(完整word版)数码摄影教程教案
完整word版教案模板

完整word版教案模板一、课程名称:(适用大部分课程教案)二、授课对象面向对象:XX年级/XX专业学生学生预备知识: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知识、技能与能力三、授课时间总课时:XX课时本节课时:XX分钟四、授课教师姓名:XXX联系方式:XXX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掌握XX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运用XX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在XX领域的专业技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2)运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3)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社会热点问题;(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精神。
六、教学重占和难点1、教学重点(1)XX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2)XX方法的掌握与运用;(3)XX技能的培养与提高。
2、教学难点(1)XX知识点的深入理解;(2)XX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XX技能的熟练掌握。
后续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结论、教学反思)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以下为各部分内容的基本框架: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1)引言:通过问题、案例等方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2)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新知讲授(20分钟)(1)教学内容:详细讲解XX知识点、方法、技能;(2)教学手段:板书、多媒体演示、案例分析等。
3、合作探究(15分钟)(1)活动设计:分组讨论、实验操作、问题解决等;(2)目标: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4、巩固练习(10分钟)(1)练习内容:设计针对性强、难度适中的练习题;(2)目的: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5、拓展延伸(5分钟)(1)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方式:推荐阅读、网络资源、实践项目等。
(完整word版)摄影摄像_教案_摄影摄像理论基础01

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教师统一备课用纸教学过程:摄影摄像术是人类记忆的符号。
..。
1839年摄影术诞生,人类可以对客观世界进行真实的记录和再现。
1895年电影问世,使人类的记录发展为动态和连续的.摄影和电影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它们成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大众传播媒介,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成为大众喜爱的一种娱乐方式.由此,我们来看看摄影摄像的历史与发展历程。
1。
摄影术的诞生与发展摄影:任何景物都因為有光的反射,被眼睛「看見」而「記憶」下來;在人類的發展歷史中,發現到可以利用針孔或透鏡來「攝取」景物反映過來的影像,再由感光材料把影像長久「記錄保存」,我們通稱為「攝影」。
攝影又稱照相,俗稱拍照。
日本則是引用中國古代繪畫的術語稱為「寫真」。
英文Photography,是由希臘文Phos與Grapho兩字的結合。
Phos 是「光」的意思,Grapho是「描繪」的意思,合起來就是「利用光來描繪」的意思。
摄影的诞生:相機成像最基本的原理是所謂的針孔成像原理.針孔成像原理早在西元四世紀,亞里士多德就已發現這個現象,但並未能應用到攝影上來,經過一千多年後,直到西元1822年,人類才完成世界首幅攝影作品(但是拍画);世界第一张实景拍摄是法国人J·N·尼埃普斯用暗箱拍摄成功的《窗外景色》曝光时间长达8小时.這原理是說:「光線經過針孔進入暗箱時,外界的景物會在『反射光成直線進行』的原理下,於箱內的另一面呈現上下顛倒,左右相反的景物影像。
」摄影的诞生:1825 ○N·J·尼埃普斯用阳光摄影法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牵马少年》,画面翻拍十七世纪的一幅荷兰版画。
2、广告宣传(传播功能)这一点就不须详述了,因为当今世界想看不见广告太难了。
3、审美功能即所谓艺术性功能。
具备艺术性要有三要素:一是形式上对人有视觉美感,包括被摄对象、构图、光影、透视、色彩等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愉悦感;二是内容上要引起审美者的感情共鸣,给人以启迪和思考;三是作品适于展出、悬挂供人长期欣赏。
(完整word版)3dsmax教案

教学方案系教研室计算机教研室课程名称3dsmax教学过程3DS MAX系列是美国Autodesk公司继3DS for DOS系列之后推出的全新的三维动画制作软件,其功能集建模、建材质、场景设计、动画制作于一体。
在三维动画制作软件中,3DS是一个非常成功并享有盛誉的产品系列.本堂课将通过一个简单的动画制作案例,展示3DS MAX 5的概貌二、讲授新课1 用户界面成功启动3ds max 6后,显示的主界面如下图所示2、标题栏:显示系统图标和名称,控制程序窗口的状态3、菜单栏——使用菜单进行各类操作命令3、主工具栏: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工具,例如变换对象的工具、选择对象的工具和渲染工具等4、命令面板:创建对象、处理几何体和创建动画需要的所有命令5、导航控制按钮:调整各种缩放选项,控制视口中的对象显6、时间控制按钮:(动画控制按钮)可进行动画设置及播放类似于媒体播放机7、状态栏和提示行:用户创建和处理对象的参数显示区8、视图区:3ds max 主要工作区1。
5常用对象操作课时2课型理论教学目标 1.工具栏中的常用按钮:、、、.2.命令面板中巻展栏的展开和折叠;手形光标的使用。
3.视图控制区中的常用按钮:、、、、、教学方法讲授法作业布置1、选择对象2、导航控制按钮应用分析总结本节我们讲授工具栏中的常用按钮,命令面板中巻展栏的展开和折叠;手形光标的使用,视图控制区中的常用按钮应用一:对象选择教学过程1选择一个对象选择对象的最简单方法是使用选择工具在视口中单击。
下面是主工具栏中常用的选择对象工具.仅仅用来选择对象,单击即可选择一个对象。
四种不同的区域选择方式。
第一种是矩形方式,第二种是圆形方式,第三种是自由多边形方式,第四种是套索方式。
根据名字选择对象,可以在Select Objects对话框中选择一个对象。
交叉选择方式/窗口选择方式2选择多个对象当选择对象的时候,常常希望选择多个对象或者从选择的对象中取消某个对象的选择,这就需要将鼠标操作与键盘操作结合起来。
数码摄影教程教案

一、数码摄影基础1. 教学目标(1)了解数码摄影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掌握数码摄影的基本设备及功能。
(3)熟悉摄影术语和基本原理。
2. 教学内容(1)数码摄影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数码相机的基本构成和功能。
(3)摄影术语和基本原理(如曝光、焦距、景深等)。
3. 教学方法(1)讲授:讲解数码摄影的定义、发展历程和摄影术语。
(2)演示:展示数码相机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3)实践:学生动手操作数码相机,熟悉基本功能。
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数码摄影基础知识的掌握。
(2)实操评价: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
二、摄影构图与审美1. 教学目标(1)了解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
(2)掌握摄影审美标准。
2. 教学内容(1)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对称、对比、层次感等)。
(2)摄影审美标准(如美感、意境、创意等)。
3. 教学方法(1)讲授:讲解摄影构图原则和审美标准。
(2)示例分析:分析优秀摄影作品,讲解其构图和审美特点。
(3)实践:学生拍摄作品,教师指导评价。
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摄影构图和审美知识的掌握。
(2)作品评价:评估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和审美水平。
三、数码摄影技巧1. 教学目标(1)掌握摄影曝光、焦距、景深等基本技巧。
(2)学会使用数码相机调整参数。
(3)提高摄影作品质量。
2. 教学内容(1)摄影曝光技巧(如测光、补偿等)。
(2)焦距和景深的控制(如光圈、shutter speed等)。
(3)数码相机参数调整(如ISO、白平衡等)。
3. 教学方法(1)讲授:讲解摄影技巧理论和操作方法。
(2)实操演示:展示如何调整数码相机参数。
(3)实践: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摄影技巧。
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摄影技巧知识的掌握。
(2)作品评价:评估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
四、人像摄影1. 教学目标(1)掌握人像摄影的基本技巧。
(2)了解人像摄影的构图和审美要求。
(3)培养拍摄满意的人像作品的能力。
(完整word版)电子教案模板

学科
上课时间
课 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备 注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后记:
备课人
学科
上课时间
课 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备 注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后记:
注:1、表格和高度和宽度可以根据需要作适当的调整,但不可把某一个项目调没了。
2、备注栏填写的内容为生成设计或板块反思,教学后记字数不少于200字.
备课人
学科
上课时间
课 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备 注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后记:备课人学科源自上课时间课 题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备 注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后记:
备课人
学科
上课时间
课 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备 注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后记:
3、凡采用电子稿备课的,如没有按本表统一的格式,检查将作无教案处理。
4、备注内容和教学后记必须手写.
数码摄影教程 6第六章 数码照相机的曝光与测光

景物及环 境
黑夜
表6.1 不同环境下的照度
月夜
能辨 别方
向
阴天 室内
阴天室 外
晴天 室内
晴天树 荫下
晴天室外
照度/lx
0.001~ 0.002
0.02~ 0.2
≤0.1
5~ 10
50~500
100~ 1000
1000
10 000~ 100 000
第六章 数码照相机的曝光与测光
知识链接
2、亮度
反光面或透光面在人眼观察方向看到的明暗程度称 为亮度。亮度与被射体受到光线照射的照度E、被射体的
第六第章六数章码数照码相照机相的机的曝曝光光与与测测光光
1 Part
第一节 数码照相机的曝光与曝光量
第一节 数码照相机的曝光与曝光量
一、曝光(Exposure)
摄影时控制数码照相机的光圈和快门速度,让外界 景物所反射的适量光线通过镜头到达图像传感器上形成 影像,这个过程就称为曝光。曝光之后,数码照相机经 过运行复杂的自动程序,就可以得到一张完整的数码摄 影作品。
第一节 数码照相机的曝光与曝光量
二、曝光量
曝光量定义为图像传感器所接受的光量,曝光量用H表示,
公式表达为
H=E×t
• E——照度,单位为勒克斯(lx);
• t——感光材料受到光线照射的时间,单位为秒(s);
• H——单位为勒克斯秒·革(lx·s)。
第六章 数码照相机的曝光与测光
知识链接
照
照度又称为投射光,是描述被摄体受照表面被照明
知识链接
2、亮度
不同物体的反光率参见表6.2。
表6.2 不同物体的反光率
物体 新雪 光亮瓷器 白石膏 白纸 白布 浅肤色 水泥 绿叶 深肤色 砖墙 黑纸 黑漆 黑布 黑线绒
《数码摄影》课程标准

《数码摄影》课程标准课程编码:Xm0303英文名称:Digital photography学时数:62职业岗位:摄影、图形图像设计前导课程:速写、美术设计推荐教材:《数码摄影技巧大全》杨品、左乃军、杨晶编著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数码摄影》摄是信息技术系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摄影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
掌握数码相机的使用方法,以及对照片的后期处理技能。
讲练结合,以技术为基础,着重与摄影艺术水平的提高。
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传统数码单反的使用方法,能够熟练的使用相机,并能对照片进行后期的处理。
2、掌握摄影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以理论为指导,进行摄影创作。
3、掌握摄影艺术造型法则,提高摄影作品的技术水平。
二、模块划分、任务安排模块1 初步认识数码相机任务1 数码摄影的含义、特性与流程任务2 数码照相机的存储介质任务3 数码摄影的器材及附件管理模块2 数码摄影技术任务1 照片画幅的设定任务2 感光度的设定任务3 白平衡的使用任务4 图片存储格式任务5 数码照相机握持方式及其利弊任务6 数码摄影的景深运用任务7 数码摄影的测光任务8 数码摄影的曝光任务9 数码摄影中闪光曝光任务10 借鉴传统摄影经验提高图像质量模块3 数码摄影基本训练任务1 静物摄影任务2 人物摄影任务3 小品摄影任务7 接片的拍摄任务5 近摄与翻拍任务6 抓拍与动感表现任务4 不同气象条件下的摄影模块4 数码摄影创作实践任务1 广告摄影任务2 新闻摄影任务3 纪实摄影任务4 风光摄影任务5 建筑摄影任务6 花鸟摄影任务7 夜景摄影任务8 网站图片摄影与图片公司图片摄影模块5 数码摄影的后期处理任务1 务必掌握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任务2 数码照片的基本处理方式任务3 运用Photoshop对图像作局部调整任务4 照片的翻新与修复任务5 照片的修整与校正任务6 照片的润饰与美容任务7 摄影特技的模拟任务8 照片的数码特技任务9 照片的合成技术任务10 照片的深度加工与处理模块6 数码照片输出和管理任务1 用ACDSEE看图软件提取数码照片目录任务2 刻录光盘任务3 图片市场对数码照片的尺寸要求任务4 数码图片的剪裁和打印任务5 供扩印或写真输出数码图像的一般要求任务6 数码扩印和写真输出的主要区别任务7 转移数码图像的主要方法任务8 供网站使用的图片的一般要求模块7 照片的深度加工与处理任务1 用Photoshop制作相框任务2 Authorware制作交互式电子相册任务3 用Premiere制作电子相册VCD三、课时安排说明:(1)18(周)×4(学时)-6(测验)-4(机动)=62学时。
数码摄影后期处理与修图教程

数码摄影后期处理与修图教程引言数码摄影后期处理和修图是提升照片质量和表现力的重要环节。
本教程将介绍数码摄影后期处理和修图的基本概念、常用工具、技巧和步骤,帮助读者掌握优化照片的方法。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1. 数码摄影后期处理概述•解释什么是数码摄影的后期处理,为什么它重要•引导读者了解不同后期处理软件的选择2. 色彩管理与校准•解释色彩管理的重要性,如何进行色彩校准•介绍不同颜色空间(sRGB、Adobe RGB等)的应用场景及设置方法3. 常见文件格式与保存•解释JPEG、RAW等常见文件格式的区别和应用场景•提供保存照片时的最佳实践建议第二部分:常用工具与技巧1. Adobe Lightroom•介绍Lightroom软件界面与基本功能•指导读者进行基础调整(曝光、对比度、色温等)2. Adobe Photoshop•简述Photoshop在后期处理中的应用范围•指导读者进行修复、润饰、局部调整等高级处理3. 其他后期处理工具•介绍其他常用软件(Capture One、DxO等)的功能与特点•提供比较和选择不同软件的建议第三部分:后期处理步骤与技巧1. 基础调整流程•提供一个标准的基础调整流程,包括曝光、白平衡、对比度、色彩校正等步骤2. 高级修图技巧•介绍常见的修图技法,如频率分离、蒙版操作、克隆工具使用等•提供示例和实操指导,帮助读者掌握方法和技巧3. 特效添加与人像美化•解释如何通过添加特效(滤镜、颜色调整等)提升照片表现力•给出人像美化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结论结语并强调数码摄影后期处理与修图是摄影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本教程,读者可以学习到基本概念、常用工具与技巧以及实际操作步骤,提升照片质量和创作能力。
同时也鼓励读者通过实践和探索,不断进一步优化和发展自己的后期处理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节:不同焦距镜头的特点和用途
按照焦距的不同分为标准镜头、短焦距镜头、长焦距镜头。数码照相机镜头根据焦距值能否调节,分为定律距镜头和变焦距镜头两类。定焦镜头指镜头是死的,只有一个焦距;变焦镜头指可以来回伸缩,焦距是可以变化的。目前,大部分数码照相机使用变焦距镜头。
第四节:数码照相机的基本结构(完全不同于传统相机)
数码相机的机架与镜头无论功能或形状均与光学相机相同,光圈、景深与快门速度相互之间的组合关系也与光学相机相同。图像传感器有CCD和CMOS两种,主要起着代替传统胶卷“感光”的作用,图像传感器与存储卡结合起来记录拍摄到的影像。
第五节:数码照相机的种类与性能指标
以上整个过程约168年。
第二节:数码摄影的特性
1、信息特性;2、纪实性;3、瞬间性;4、选择性。
第三节:数码摄影的应用
1、新闻和大众传播;2、艺术创作;3、科学研究
上述特性与光学照相机是相同的。
第四节:数码摄影的特点(完全不同于传统相机)
1、所见即所得,与个人电脑显示有相同之处,实现了光、电、光的过程;
以上为本章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应注意着力讲透。
教学过程
设计
语言讲述+课件展示→图片介绍→引导学生加深理解所讲授内容
作业、讨论
及辅导
本章布置以下思考题:
1、数码摄影具有哪些特性?
2、数码摄影有哪些应用领域
3、数码摄影的特点是什么?
4、数码影像创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授课方法
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
辅助手段:多媒体;光学照像机;数码照像机
辅助手段:多媒体;光学照像机;数码照像机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了解摄影的诞生及其发展的过程;
2、数码摄影的特性;
3、数码摄影的应用;
4、数码摄影的特点;
5、数码影像创作的基本要求。
教学基本内容纲要
第一节:摄影的诞生及其发展
摄影即用光绘画,是技术与视觉观察力的一种结合,也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和文献记录的工具,也是一种创作的手段。
今天我们学习数码摄影的知识,在拍摄、取景、用光、主题构思、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瞬间性、形象性、引起人们的感情共鸣等方面与光学相机并无不同。对此,同学们应予以足够注意,并通过努力学习和实践来弥补自己的先天不足。
参考资料
1、《数码摄影教程》,徐和德编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中国高校摄影教育理论研究》,张宗寿主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3、《摄影艺术20讲》,林路著,学林出版社。
4、《静物》,[英]罗杰.希克斯;[美]法兰西斯.舒尔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5、《2001中国年度最佳摄影》,中国摄影家协会《大众摄影》选编,漓江出版社。
周次
第二、三周;2008年3月24日~4月6日
章节名称
第二章数码照相机与拍摄技巧授课方式课堂讲授(√);论();上机()教学时数
4学时
授课方法
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
辅助手段:多媒体;光学照像机;数码照像机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学习和掌握数码照相机使用基本知识;
2、数码照相机的种类与性能指标;
3、数码摄影的应用;
4、不同焦距镜头的特点和用途;
5、数码照相机维护与保养。
教学基本内容纲要
第一节:数码照相机拍摄模式的选择
数码照相机拍摄模式通常有12种可供选择,其中自动、手动、程序模式、快门优先、光圈优先、人像模式、风景模式等八种模式使用较多,初学者多使用自动或程序模式,随着对摄影技术的逐渐掌握,可依拍摄需要选择相应模式。
第二节:数码照相机的拍摄
取景与调焦的操作在拍摄过程中需要注意,而取景又依个人爱好与艺术修养不同而异。数码照片下载时应先关闭相机电源,插好USB数据线,确认无误后再开启照相机电源,操作完成后重复同样操作过程。
第三节:数码摄影的调焦
现在出品的数码相机均具备自动对焦距功能,使用时可按说明书正确操作。调焦点的选择应注意突出主体,将焦点落在最需要明确表达的主体上。
课后小结
光学摄影从1836年8月19日公布以来,至1936年,第一架单镜头反光照相机问世;经历了100年时间,人们对影像记录的要求和手段虽然在不断升高和完善,但相对发展缓慢。从1936年至1991年世界上第一架商用数码相机的推出,仅用了55年,虽然也在记录着相同的影像,但记录方式却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数码相机从问世到今天拍摄功能相对完善,并对传统光学照相机构成巨大冲击,只用16年时间,无疑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数字技术的进步,极大促进了数码相机的制造,并在继续向光学相机逼近。
2、不同于光学摄影的数字化影像记录方式(结合课件给学生讲透);
3、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创作,利用互联网完成传输。
第五节:数码影像创作的基本要求
1、主题鲜明;
2、主体突出(注意给学生讲明主题与主体的区别);
3、画面简洁(从“摄影是减法的艺术”讲起);
4、符合一定的技术标准;
5、瞬间形象性(讲布列松“买啤酒归来的孩子”照片);
1839年8月19日,法国画家和物理学家达盖尔向世界公布了银版摄影法发明的详细经过,这一天被称为摄影艺术的正式诞生。
1936年,第一架单镜头反光照相机问世;
1991年,柯达公司推出DSC100、DSC200ci数码照相机,标志着现代意义上数码照相机的正式诞生;
2005年,数码照相机的像素之争已基本结束,性能日趋完善,对光学照相机构成直接威胁,前期成本低,成为大众摄影的主流选择。
天水师范学院学生公选课专业教材
(适用于各专业本科四年制)
教案主编:谢天柱
教案审阅:李三相
教案使用时间:2007~2008第二学期
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
2008-03
周次
第一周;2008年3月17日~23日
章节名称
第一章数码摄影概述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讨论();上机()
教学时数
2学时
授课方法
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
6、能引起人们的感情共鸣(讲凯文.卡特的“秃鹫.女孩”照片)
7、介绍普利策新闻摄影奖。
教学重点
与难点
1、数码摄影的信息特性、纪实性、瞬间性、选择性;
2、第四节所讲的数码摄影的三个特点:所见即所得;数字化影像记录方式;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创作;利用互联网完成传输。
3、第五节所讲的数码影像创作的六项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