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总结(1)
高中历史-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历年)汇总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历年)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英舰“汉华丽”号)中英《南京条约》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东南沿海门户洞开4.取消旧的公行制度,英商在通商口岸自由交易5.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1843年7月22日(道光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五)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通称《五口通商章程》)内容:1.压低关税,进口货物的税率定为5% 中国成为世界上最低税率的国家之一,海关从此也失去了保护本国工农业生产的作用,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2.领事裁判权,英国侨民在中国犯刑事罪时,由英国领事根据英国法律处理中国的司法权遭到破坏,外国人可在中国为非作歹1843年10月8日(道光二十三年八月十五)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简称《虎门条约》《中英善后条约》)1.片面最惠国待遇。
今后中国与任何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出让新的权益时,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2.可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建立租界1844年7月3日(道光二十四年五月二八)中美《望厦条约》美获得了扩大的领事裁判权,规定不但中国人与美国人之间,而且美国人与其他外国人在华发生的一切诉讼,“中国官员不得过问”。
并扩大了关税协定权,规定中国要变更关税税则,必须取得美国的同意1844年10月24日(道光二十四年九月十三)(法国专使刺萼尼,两广总督耆英在停泊于广州黄埔的法舰阿吉默持号)中法《黄埔条约》(又称《中法五口贸易章程》)法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共36款,附有《海关税则》。
条约规定除取得英美两国在条约中规定的侵略权益外,还规定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清朝地方政府负责保护教堂和坟地。
1846年2月(道光二十六年正月),清政府被迫宣布解除1724年(雍正二年)公布的禁止天主教在华传教的禁令。
初中历史2024届中考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汇总(含练习)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1.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中英签订【简介】又称"万年和约"、"白门条约"、"江宁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内容】(1)割让香港岛;(2)向英国赔偿2100万银元;(3)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4)协定关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5)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在华自由贸易等。
【影响】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注:1843年10月8日,中英签订了《虎门条约》,主要规定了五口通商的详细事宜。
2.《望厦条约》1844年7月3日中美签订【简介】又称《中美五口通商章程》,是中国和美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内容】美国在通商、外交等方面,享有与英国同等的权利。
【影响】成为其他帝国主义列强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范本。
3.《黄埔条约》1844年10月24日中法签订【简介】是中国和法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内容】法国能获得和美国一样的权益。
【影响】为外国侵略者利用传教权利进行公开的侵华活动埋下了第一块基石。
4.《瑗珲条约》1858年5月28日中俄签订【简介】又称瑷珲(ài huī)城和约,该条约令中国失去了大量领土。
【内容】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给俄罗斯,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
【影响】使得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遭到严重破坏,清政府丧失了对东北地区统治的权利。
5.《天津条约》1858年6月中分别与俄、美、英、法签订【简介】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强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影响】使得英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势力扩展到了华南、长江流域和东北,更加靠近出口货物的产地和进口货物的行销地。
6.《北京条约》1860年10-11月中分别与英、法、俄签订【简介】是清朝政府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北京分别与英国、法国、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近代史纲要:八个不平等条约

近代史纲要:八个不平等条约下面是凯程考研整理总结的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中八个不平等条约,分享给各位考生,希望对考生们复习有一点的帮助。
进入到了新复习阶段,考研的小伙伴们要继续努力的复习哦!在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与外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就是史纲考试中需要着重掌握的史实内容。
对于条约,大家不需要记住具体的详细内容,只需牢记每个条约里外国攫取的主要特权即可。
一、《南京条约》签订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丧失了领事裁判权(司法权),割让香港岛丧失领土主权,协定关税丧失关税主权。
它是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二、《虎门条约》1843年中英签订《虎门条约》,有关于片面最惠国待遇(关税主权)的内容。
三、《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58年中国与英、法、俄、美签订《天津条约》,其中有外国公使可以常驻北京,外国船舰可在中国长江各口岸通航的规定。
四、《北京条约》1860年中国与英美签订《北京条约》,开放天津;将九龙南部割让给英国。
五、《马关条约》中日甲午战争期间,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列强可以直接在中国办厂,割让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六、《辛丑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期间,1901年中国与英、美、俄、德、日、奥、法、意、西、荷、比签订《辛丑条约》,外国可以直接在中国驻军。
至此,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真正形成。
七、逐次割让香港的三个不平等条约1、1842年《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2、1860年《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3、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条例》以及一系列租借条款中,将九龙北部以及新界租借给英国99年,1997年期满。
八、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的侵略特权有哪些1、割占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2、外国船舰可在中国领海自由航行,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3、外国人在华不受中国法律管束,享受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4、协定关税,则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等等。
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总结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签定的《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在《南京条约》以后,中英又签定了《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在这两个条约签定以后,1844年中美签定了《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1851年中俄鉴定了《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58年5月中俄签定了《瑷珲条约》,1858年6月中国与英,法,俄,美,俄四国签定了《天津条约》,同年11月中国又与英,法,美三国签定了《通商章程善后条约》,1860年中英,中法,中俄又签定了各自的《北京条约》,1861年6月中俄签定了《堪分东界约记》,1868年中美签定了《中美续增条约》,1874年10月中日签定了《台事专条》1876年9月中英签定了《烟台条约》和《入藏探路专条》,1881年中俄签定了《伊犁条约》,1884年中法签定了《中法简明条约》,1885年签定了《中法新约》,1890年和1893年清政府与英国签定了《藏印条约》和《藏印续约》,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1896年的《中俄密约》,中俄1896年签定了《续订旅大租地条约》,1898年中德签定了《胶奥租界条约》,1898年中英签定了《订租威海卫专条》1901年清政府同俄,英,美,日,德,法,意,奥,西,比,荷11个国家签定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签定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共13款,主要内容是:1、宣布结束战争。
两国关系由战争状态进入和平状态。
2、五口通商。
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3、赔款。
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其中600万银元赔偿被焚鸦片,1200万银元赔偿英国军费,300万银元偿还商人债务。
其款分4年交纳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则酌定每年百元应加利息5银元。
4、割地。
清朝政府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5、中国海关税应与英国商定。
6、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
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及其内容(一)

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及其内容(一)
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及其内容
简介
•近代史背景
•不平等条约的起因
不平等条约的种类
1.《南京条约》
•签订时间:1842年
•内容:开埠、赔款、割地
2.《辛丑条约》
•签订时间:1895年
•内容:割台湾、赔款
3.《马关条约》
•签订时间:1895年
•内容:割台湾、赔款
4.《辛丑和约》
•签订时间:1901年
•内容:赔款、割地
5.《北京议定书》
•签订时间:1901年
•内容:赔款、割地
不平等条约的影响
•领土割让
•赔款导致经济困境
•侵犯主权,剥夺民族尊严
•开放不平等条款,损害中国经济利益不平等条约的反抗与废除
•清政府内部改革与洋务运动
•辛亥革命与共和国成立
•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要求
政府努力争取不平等条约废除
•参与国际会议
•签订《联合国宪章》
结语
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但从反抗与废除的过程中也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与抗争精神。
我们要继续努力,捍卫国家利益,争取民族尊严的进一步彰显。
历史 不平等条约 总结 表格

历史不平等条约总结表格
历史上存在许多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往往是由强大国家强迫
弱小国家签订的,导致了许多不公平和不平等的情况。
这些条约在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
以下是一些
历史上的不平等条约以及它们的影响:
1. 南京条约(1842年),南京条约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果,中国被迫割让香港,开放五个通商口岸并支付赔款。
这导致了中国
的领土丧失和经济削弱,对中国的主权和尊严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2. 辛丑条约(1898年),辛丑条约是清朝和八国联军签订的,导致中国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和一部分山东半岛给日本,开放更多
通商口岸,并支付更多赔款。
这进一步削弱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
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屈辱感。
3. 凡尔赛条约(1919年),凡尔赛条约结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对德国提出了严苛的要求,包括割让领土、支付赔款和承担
全责。
这加剧了德国的经济困境,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种子。
4. 不平等条约的影响,这些不平等条约导致了许多国家的领土
丧失、经济削弱和民族屈辱感。
它们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际关
系的紧张和不稳定,为后续的冲突埋下了隐患。
总的来说,不平等条约在历史上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对于理
解世界历史和国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当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努力促进国际关系的公平和平等,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
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内容及时间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
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不平等条约是指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通过武力、威慑或欺诈等手段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剥夺中国主权和利益的条约。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不平等条约及其主要内容:
1. 《南京条约》(1842 年):割让香港岛、赔偿英国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废除公行制度。
2. 《天津条约》(1858 年):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增开天津、大沽、登州、台南、淡水、潮州、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可以自由驶入长江一带通商口岸、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外国传教士可以到内地自由传教。
3. 《北京条约》(1860 年):割让辽东半岛、赔偿八百万两白银、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允许外国人在中国买卖人口、扩充公行制度。
4. 《马关条约》(1895 年):割让台湾、澎湖列岛、赔偿日本二亿两白银、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开采矿产、修建铁路、允许日本在中国福建、广东、山东等地驻兵。
二、不平等条约的影响
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丧失主权: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丧失了大量的领土、主权和利益,使得中国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国家。
2. 经济剥削:不平等条约使得西方列强在中国享有特权,他们
可以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得大量的经济利益,而中国则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剥削。
高中历史高考中国近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汇总(共20个,含主要内容及影响,历次考试必考)

中国近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影响一、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条约①中英《南京条约》又称《江宁条约》,1842年8月29日签订[主要内容]1.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史称“五口通商”),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2.赔款。
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其中600万银元赔偿被焚鸦片,1200万银元赔偿英国军费,300万银元偿还商人债务。
其款分4年交纳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则酌定每年百元应加利息5银元。
中国向英国共赔偿二千一百万西班牙银元(唯一一个赔款以“银元”为单位的不平等条约)。
3.割地。
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军撤出南京、定海等处江面和岛屿。
4.废除清政府原有的公行自主贸易制度,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
5.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与英国商定;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6.以口头协议决定中英民间“诉讼之事”,“英商归英国自理”;中国的司法主权开始受到侵害。
②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五月十八日,清政府代表耆英与美国代表顾盛在澳门望厦村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即《中美五口通商章程》。
条约内容可归纳为五条:美国享有英国在中国的一切特权;美国兵船可自由出入中国通商口岸;美国可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医院;中国变的更好,需与美国领事商议;扩大领事裁判权。
③中法《黄埔条约》1844年九月十三日,清政府代表耆英与法国代表拉萼尼在广州黄埔的法国战舰上签订了《中法黄埔条约》。
条约内容可归纳为二条:法国享有英国、美国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法国可在五口租地建立教堂,中国有保护教堂的义务。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第二次鸦片战争涉及的考点来说可谓是考生备考的重灾区,光是需要大家重点记忆的条约名称和时间就达到了14个之多,第二次鸦片战争考点讲解也许能帮你更好的理清各考点之间的联系~①中英《天津条约》1858年6月26日签订。
[主要内容]1.英国公使得驻北京,并在通商港口设领事馆;2.增开南京、台南、汉口、九江等九个通商口岸;3.英国人可以往内地游历、通商;4.英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往来;5.中国给英国赔偿白银四百万两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1、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2、外国列强通过清政府的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开放通商口岸: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
1、新开放的通商口岸,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设厂:
4、允许日本人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条约名称:
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基本情况:
签订时间:
1860年10月24
签订国:
中国清政府与英国、法国
意义:
1、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2、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主要内容
内容:①
影响:
1、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2、增开天津为商埠
1、使第二此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增加为11个。
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中日《马关条约》
条约名称:
中日《马关条约》
基本情况:
签订时间:
1895年4月17日
签订国:
中国清政府与日本
签订地点:
日本马关
签订国代表:
清政府代表李鸿章与日本政府代表伊藤博文
意义:
1、该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2、该条约使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求。
1、“使馆界”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2、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便于侵略者镇压中国人民反帝斗争。
部门:
3、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1、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便于列强“以华制华”。
军事:
4、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外国军队驻扎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的要地。
1、便于侵略者的入侵。
官员: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条约名称:
中英《南京条约》
基本情况:
签订时间:
1842年8月29日
签订地点:
中国南京
签订国:
中国清政府与英国
意义:
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内容:
项目:
内容:①
影响:
赔款
1、中国赔偿2100万银元
1、开创恶例,加重中国人民负担
意义:
1、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主要内容
内容:①
影响:
1、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2、增开牛庄(营口)、淡水、南京、汉口、等10个通商口岸。
1、中国的门户进一步被打开,资本主义列强侵略范围扩大,从沿海深入内地,从南方扩展到北方
3、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
1、实即外国军舰对通商口岸进行武力威胁,破坏中国的领海权
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影响
影响:
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的神圣领土大片被割占,领土主权遭到空前的蹂躏;中国的主权被西方列强进一步破坏和践踏了,使中国社会经济加速半殖民地化;各国公使常驻北京,更便利了列强对清政府的控制和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始投靠外国侵略者,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起来,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活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加深了。
4、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通商、传教。
5、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白银200万两,赔偿英商损失白银200万两。
①主要内容:
方法1,挑选核心词依次缩记为“公使驻京、开十口、外国船、外国人、赔款”。
方法2,用数字排比法记为“一开二赔三外”。解释:“一开”──增开通商口岸;“二赔”──军费、商损两种赔款,;“三外”──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①条约内容:
挑选核心词依次缩记为“割地、赔款、开口岸、协税”。
②通商口岸名称:
方法1,用字头法记为“广、厦、福、宁、上”。
方法2,用谐音法记为“光(广)下(厦)不(福)能(宁)上”。
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条约名称:
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
基本情况:
签订时间:
1858年6月
签订国:
中国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四国
4、准许华工出国
1、实际上是准许列强掠卖中国人口。
5、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①主要内容:
方法1,挑选核心词依次缩记为“认天约、开天津、割九龙、准华工、增赔款”。
方法2,用字头法结和谐音法记为“准(许)天天陪酒”。解释:“准”──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天天”──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陪”──谐“赔”音,指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酒”──谐“九”音,指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5、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与诸国仇敌”的各种组织,违者处死;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1、使清朝官吏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
修约:
6、修订商约。清政府同意将各条约中通商行船的内容加以修订,以便利帝国主义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1、使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允许日本在华设厂,其他列强援引“利益均沾”条款,争先在中国设厂,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①主要内容:
方法1,挑选核心词依次缩记为“割地、赔款、开口岸、设厂免税”。割地(辽、台、澎)、赔款(军费2亿两)、开口岸(沙、重、苏、杭)、设厂免税(口岸设厂,内销免税)
2、清政府财政收入减少。
3、英国控制中国经济。
影响: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为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打开了大门,从此各国侵略者接踵而至,它是中国遭受资本主义奴役的开始,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历史转折点。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战后,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始遭到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的破坏,独立的中国开始逐步向半殖民地的中国转化,中国一步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①签订国家:
谐音法,“有一日,一只老鹰饿得没办法,嗷嗷叫”。解释,有一(意)日(日),一只老鹰(英)饿(俄)得(德)没(美)办法(法),嗷(奥)嗷叫。
②主要内容:
方法1,挑选核心词依次缩记为“赔款、划界、拆炮、驻兵、惩官民、改总理、修商约”。
方法2,用字头法结合谐音法记为“修使馆赔炮兵,改总理惩官民”。解释,“炮兵”──拆毁北京至大沽的所有炮台,准许外国军队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惩官民”──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立即革职,永不叙用。
割地
2、中国割香港岛给英国
1、中国领土主权完整被破坏
开放通商口岸
3、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②
1、加速了英国的入侵。
2、冲击中国自给自足经济形态。
3、打开了中国的思想封闭。
4、标志着闭关政策的结束。
5、加速中国近代化步伐。
协定关税
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1、中国关税主权完整被破坏。
4.该条约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主要内容:
项目:
内容:①
影响:
割地:
1、割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
1、进一步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
2、这是日本继俄国之后,对中国领土进行的最严重的一次割让。
3、它迫使台湾和祖国隔离,并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4、此后,帝国主义各国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中国民族危急进一步加深。
意义:
1、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
主要内容:
项目:
内容:②
影响:
赔款:
1、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
1、巨额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大规模勒索。
2、为支付赔款,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使人民生活更加贫困。
划界:
2、将北京东交民巷划为外国“使馆界”,界内中国人不准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方法2,用字头法结合谐音法记为“哥哥开厂赔两亿两”。解释:“哥哥”──谐“割”音,指割地;“开”──开放四处通商口岸;“厂”──口岸设厂,内销免税;“赔两亿两”──赔款两亿两。
《辛丑条约》
条约名称:
《辛丑条约》
基本情况:
签订时间:
1901年9月7日
签订地点:
中国北京
签订国:清政府与列强11国【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匈帝国)、比(利时)、荷(兰)、西(班牙)】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