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无菌取样方法

合集下载

手术部位微生物采样方法

手术部位微生物采样方法

手术部位微生物采样方法①分泌物常规检查+革兰染色的操作方法: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擦拭切口2遍,再用含生理盐水的无菌棉签取分泌物放入无菌试管中,塞上试管塞,送检。

②细菌培养的操作方法: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擦拭切口2遍,再用含生理盐水的无菌棉签用力擦拭病灶边缘或浓腔囊避后放入无菌试管中,塞上试管塞,送检。

但厌氧培养时应吸取深部标本而不能擦拭表面,同时切记要使用厌氧培养基进行培养。

③采样注意事项:采样时不能用干棉签取样,一定要用无菌盐水蘸湿棉签再取样并及时送检。

送检标本时要注明采集标本的解剖部位,必须区分表浅切口还是深部切口。

如革兰染色出现上皮细胞提示标本已受皮肤正常菌群污染妇产科手术切口感染38例李秀琦王完英为了解妇产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有效控制切口感染的发生,笔者对3年医院妇产科收治的手术住院病历进行调查。

1. 资料与方法对2001年6月~2004年6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628例手术患者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

参照《医院感染学》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

2. 结果2.1 各类手术与切口感染的关系调查妇产科收治的各类手术628例,手术后切口感染38例,切口感染率为6.05%,其中Ⅰ类手术感染率为 1.28%,Ⅱ类手术感染率为90.60%,Ⅲ类手术感染率为16.66%。

2.2 急诊手术急诊手术感染率为3.48%,非急诊手术感染率为1.68%,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

2.3 手术时间手术时间<150 min,感染率为4.06%,手术时间≥150 min,感染率为13.68%。

2.4 环境因素对切口感染的影响(1)病房大小:住单人房间感染率为0.60%;住3人房间的感染率为6.78%;住4人房间的感染率为9.37%。

(2)接台手术:调查中发现38例切口感染的手术患者,手术时接台26例中感染有6例,占23.07%。

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率为7.88%,高于其他妇产科手术。

(3)季节变化:冬季切口感染率高于秋季,春夏季次之。

手、设备表面微生物取样方法

手、设备表面微生物取样方法

手、设备表面微生物取样方法一、携带物品:酒精灯、75%酒精棉球若干、不锈钢剪、镊子、棉签、10ml生理盐水、一次性手套。

备注:不锈钢剪、镊子、棉签、10ml生理盐水须经高温蒸汽灭菌;10ml生理盐水根据实际所需准备多支;一次性手套需经辐照灭菌;二、操作方法:1、手取样点燃酒精灯,取样人员戴上一次性手套,用棉签蘸取少许无菌生理盐水涂抹车间人员手正背面,反复两次,在涂抹时要转动棉签,使各部位能均匀。

完成后用不锈钢剪剪去取样人员手持部段,然后将棉签投入10ml生理盐水中,盖上试管盖。

2、设备表面取样点燃酒精灯,取样人员戴上一次性手套,用棉签蘸取少许无菌生理盐水涂抹设备平滑表面(面积自己预先估计一个大概数值,25、50或100cm2等),反复涂抹两次,在涂抹时要转动棉签,使各部位能均匀。

完成后用不锈钢剪剪去取样人员手持部段,然后将棉签投入10ml生理盐水中,盖上试管盖。

三、细菌及大肠菌群的培养(具体操作时以GB4789.2-2010和GB4789.3-2003为准)样液稀释:将放有棉棒的试管充分振摇。

配成1:10样液。

根据污染情况,进行十倍递增稀释,吸取1ml 的1:10样液加9ml无菌生理盐水中,混匀,此液为1:100稀释液,以此类推。

细菌总数:1、以无菌操作,选择1~2个稀释度各取1ml样液分别注入到无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及时将冷却至46℃左右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倾注平皿,每皿约15-20ml,转动平皿使其充分混合均匀。

2、待琼脂凝固后,将平皿翻转,置36℃±1℃培养48 h后计数。

3、结果报告:报告每25、50或100cm2数食品接触面或每只手的菌落数。

大肠菌群:1、以无菌操作,选择3个稀释度各取1ml样液分别接种到乳糖胆盐发酵管内,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

2、将乳糖胆盐发酵管置于36℃±1℃培养24±2h。

所有乳糖胆盐发酵管都不,则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阴性,如有产气者,根据标准做证实实验。

微生物无菌取样方法

微生物无菌取样方法

微生物无菌取样方法概述:微生物无菌取样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操作,用于采集样品中的微生物,并保持其在取样和处理过程中的无菌状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微生物无菌取样方法,以帮助实验人员正确进行无菌操作。

无菌取样方法:1. 火焰消毒法火焰消毒法是最常见的无菌取样方法之一。

首先,将待取样的工具(如镊子、培养皿等)放置在火焰中,直至工具表面完全变红;然后,将待取样的区域靠近工具焰口,让火焰的热量将其消毒。

在取样前后,务必将工具放回火焰中进行再次消毒,以确保无菌状态的维持。

2. 酒精消毒法酒精消毒法适用于对火焰敏感的材料。

首先,将待取样的工具浸泡在酒精中片刻,使其充分浸润;然后,将工具从酒精中取出,迅速挥发酒精。

在取样前,务必等待工具表面干燥,避免酒精残留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3. 紫外线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利用紫外线的辐射杀灭微生物。

首先,将待取样的工具放置在已配备紫外线灯管的消毒设备中;然后,将设备关闭,开启紫外线灯管。

在一定时间内,让紫外线对工具表面进行照射,以杀灭潜在的微生物。

取样前后,务必使用前述火焰或酒精方法进行消毒。

4. 过滤法过滤法适用于液态样品的无菌取样。

首先,选用0.2微米的微孔过滤膜,将其装配在过滤器上;然后,将待取样的液态样品通过过滤器,使样品中的微生物被截留在过滤膜上。

取样后,将过滤膜移至培养基上,使截留的微生物在培养基上生长,并进行后续分析。

注意事项:1. 取样器具及培养皿等实验工具需提前进行高温高压灭菌,以确保其无菌状态。

2. 取样时要防止被周围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避免把手触碰到取样区域。

3. 在无菌取样过程中,务必避免交叉污染,每次取样前后都要对工具进行消毒。

4. 注意避免取样过程中发生气溶胶扩散,防止微生物通过空气传播。

5. 紫外线辐射对人体有一定危害性,使用紫外线消毒法时要注意安全。

结语:微生物无菌取样是实验操作中的重要步骤,为了得到准确和可靠的实验结果,实验人员需要选择适合的无菌取样方法,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步骤

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步骤

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步骤样品的采集是微生物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检验的样品数量和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这对取样人员和制样人员提出了很高的专业要求,既要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一致性,又要保证整个微生物检验过程在无菌操作的条件下进行。

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大致分为取样、包装密封、标识、样品的运输、接收、保存几个环节。

一、样品的取样取样是指在一定质量或数量的产品中,取一个或多个代表性样品,用于感官、微生物和理化检验的全过程。

首先在取样之前应确认货、证是否相符。

其次取样工具要达到无菌的要求,对取样具和一些试剂材料应提前准备、灭菌。

如果使用不合适的采集工具,可能会破坏样品的完整性,甚至使样品采集毫无意义。

应根据不同的样品特征和取样环境,对取样物品和试剂进行事先准备和灭菌等操作。

另外要保证样品能够代表整批产品,其检测结果应具有统计学有效性,样品到达实验室时的状况应能反映出取样时产品的真实情况。

取样时应根据不同的产品类型、产品状态等选择不同的取样方法和标准。

①包装食品:对于直接食用的小包装食品,尽可能取原包装,直到检验前不要开封,以防污染。

对于桶装或大容器包装的液体食品,取样前应摇动或用灭菌棒搅拌液体,尽量使其达到均质;取样时应先将取样用具浸入液体内略加漂洗,然后再取所需量的样品,装入灭菌容器的量不应超过其容量的3/4,以便于检验前将样品摇匀;取完样品后,应用消毒的温度计插入液体内测量食品的温度,并作记录。

尽可能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以防温度计破碎后水银污染食品;如为非冷藏易腐食品,应迅速将所取样品冷却至0~4℃。

对于大块的桶装或大容器包装的冷冻食品,应从几个不同部位用灭菌工具取样,使样品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在将样品送达实验室前,要始终保持样品处于冷冻状态样品一旦融化,不可使其再冻,保持冷却即可。

②生产过程中的取样:划分检验批次,应注意同批产品质量的均一性;如用固定在贮液桶或流水作业线上的取样龙头取样时,应事先将龙头消毒;当用自动取样器取不需要冷却的粉状或固体食品时,必须履行相应的管理办法,保证产品的代表性不被人为地破坏。

菌落总数测定取样方案

菌落总数测定取样方案

菌落总数测定取样方案1. 引言菌落总数测定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测定方法,用于评估样品中的微生物菌落总数。

本文档旨在介绍菌落总数测定的取样方案,包括取样器材、取样位置、取样方法等内容。

2. 取样器材为了确保取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下是常用的取样器材:•无菌塑料勺•无菌橡胶手套•无菌塑料袋•无菌培养基•无菌培养皿•无菌蒸馏水注意:在进行取样前,所有器材需要进行有效的灭菌处理,以避免污染取样样品。

3. 取样位置为了得到对样品整体微生物菌落数的评估,取样位置的选择非常重要。

根据具体情况,在进行菌落总数测定时,可以选择以下几个位置进行取样:3.1 产品表面如果需要评估产品表面的微生物菌落总数,应在产品表面随机选择几个位置进行取样。

取样位置应包括整个表面的不同部位,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3.2 生产环境如果需要评估生产环境中的微生物菌落总数,可以在生产车间、设备表面等位置进行取样。

确保在不同时间点和不同位置进行取样,以获取全面的评估结果。

4. 取样方法取样方法直接影响到菌落总数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以下是常用的取样方法:4.1 产品表面取样方法1.先戴上无菌橡胶手套,避免手部细菌的污染。

2.使用无菌塑料勺,在产品表面随机选择取样位置。

3.将勺子平放在所选位置上,轻轻刮取一定量的样品,并放入无菌塑料袋中。

4.将取样后的塑料袋密封,并标明取样位置和日期。

4.2 生产环境取样方法1.先戴上无菌橡胶手套,避免手部细菌的污染。

2.使用无菌培养皿或无菌塑料勺,在生产环境选择取样位置。

3.将培养皿或勺子接触到所选位置,并轻轻拭取一定量的样品。

4.将取样后的培养皿或勺子放入无菌塑料袋中。

5.将取样后的塑料袋密封,并标明取样位置和日期。

5. 取样时间取样时间通常根据具体需要而定。

可以进行定期的取样,以了解生产环境的微生物菌落总数变化情况;也可以在特定事件后进行取样,例如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

6. 取样数量取样数量也取决于具体情况。

在进行菌落总数测定时,应根据样品的大小、取样位置的多样性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取样数量确定。

微生物样品的取样方法及取样要求

微生物样品的取样方法及取样要求

微生物样品的取样方法及取样要求样品取样的要求1)在取样之前应确认货、证是否相符。

2)取样过程中应避免与水等环境的不良因素影响,防止样品被污染。

3)取样用具(如注射器、采血管、试管、探子、铲子、匙、取样器、剪子、样品袋等)必须是经过灭菌的。

4)对采集的样品一般要求随机取样。

若怀疑最有可能受病原体污染或者带有病原体的样品,可以进行选择取样。

5)根据样品种类(如盒装、袋装、瓶装和罐装),应取完整密封的样品。

如果样品很大,则需用无菌取样器取样;若样品是粉末,应边取边混合;若样品是液体的,通过振摇即可混匀;若样品是冷冻的,应保持冷冻状态(可放在冰内、冰箱的冷盒内或低温冰箱内保存),而非冷冻动物产品须保持在0℃~5℃中保存。

6)取样前或取样后应在盛装样品的容器或样品袋上立即贴上标签,每件样品必须标记清除(包括品名、来源、数量、取样地点、取样人及取样日期)。

7)获取有关取样产品的信息:如样品名称、批量大小、包装类型、包装容器体积、生产线、产品编号或控制号、批量号、标签内容、包装破损状况、产品存放地点或建筑物的基本情况等。

8)当客户对所规定的取样程序有偏离、添加或删节的要求时,应详细记录这些要求和相关的取样资料,并记入包含检测结果的所有文件中,同时告知相关人员。

9)当取样作为检测一部分时,实验室应有程序记录与取样有关的资料和操作。

这些纪录应包括所用的取样程序、取样人的识别、环境条件(如果相关)、必要时有抽样地点的图示或其他等效方法,如果合适,还应包括取样程序所依据的统计方法。

食品微生物学的取样点食品微生物的取样计划中常包括以下取样点:原料、生产线(半成品、环境)、成品、库存样品、零售商店、或批发市场、进口或出口口岸。

原料的取样包括食品生产所用的原始材料、添加剂、辅助材料及生产用水等。

生产线样品是指食品生产过程中不同加工环节所取的样品,包括半成品、加工台面、与被加工食品接触的仪器面以及操作器具等。

对生产线样品的采集能够确定细菌污染的来源,可用于食品加工企业对产品加工过程卫生状况的了解和控制,同时能够用于特定产品生产环节关键控制点的确定和HACCP的验证工作。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采样方案取样方案有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采样方案取样方案有

×××××采样单
样品编号:━━━━━━━━━━━━━━━━━━━━━━━━━━━━ 产品名称(商品名)______规格型号__________注册商标_____________ 生产厂家_______________通讯地址__________邮政编码□ □ □ □ □ □ 受检地点_______________通讯地址__________邮政编码 □ □ □ □ □ □ 采样地点_______________采样日期__________采样基数______________ 生产日期_______________批 号__________产品依据标准__________ 有效成分及含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目地________________检测项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样前调查→现场观察→确定采样方案 →采样 →样品封存 →开具采样证明
(3)采样的要求
1、严格遵守样品采集的操作规程。 2、所采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 3、采样操作要防止污染,防止变质、损坏、 丢失。 4、不得加入防腐剂、固定剂等。 5、样品采集和现场测定必须有二人以上参 加。
(4)食品微生物检验的采样方案
一、微生物检验的工作流程
检验前准备 样品的采集及样品的送检 样品的预处理方法 样品的检验 检验结果的报告
(一).检验前的准备
1. 2. 准备好所需的各种仪器。 按技术要求将各种玻璃仪器进行清洗、烘干、包扎、灭菌,冷 却后送无菌室备用。 准备好所用的各种试剂,做好普通营养琼脂或其他选择必培养 基。 做好无菌室或超净工作台的灭菌工作,提前1h灭菌30~60min. 工作衣、鞋、帽、等灭菌后备用。 工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后,实验没有完成之前不得随便出入无菌 室。

微生物取样流程详细步骤

微生物取样流程详细步骤

微生物取样流程详细步骤微生物取样可是个挺有趣又很讲究的事儿呢。

咱先说取样前的准备哈。

得把要用的工具都准备好,像无菌的采样棉签、采样管、镊子这些。

而且这些工具一定要保证是干净无菌的哦,要是工具不干净,那取的样可就不准啦。

就好像要给微生物一个纯净的小房子,不能让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混进去。

然后就开始取样啦。

如果是取固体表面的微生物,比如说一块面包上的。

就用无菌的棉签轻轻在面包表面擦拭,这个擦拭也是有技巧的呢,不能太用力把面包都弄坏了,也不能太轻,不然可能微生物都没沾到棉签上。

就像给面包挠痒痒一样,轻轻的、稳稳的。

要是取液体里的微生物,那就用无菌的采样管直接取一些液体就行啦,就像用吸管喝饮料一样,把液体吸到采样管里。

取完样之后呢,要赶紧把样品保存好。

如果是用棉签取的样,要把棉签放到采样管里,然后把采样管密封好。

这就好比把微生物关到了一个小盒子里,不让它们跑出来,也不让外面的东西进去打扰它们。

密封好之后,还要在采样管上做好标记,写清楚是从哪儿取的样,什么时候取的样,可不能搞混了,不然等分析的时候就乱套了。

再说说特殊环境下的取样。

要是在比较脏或者有很多灰尘的地方取样,那更得小心了。

得先把周围的灰尘啥的清理一下,再进行取样。

就像要在一个乱糟糟的房间里找东西,得先把周围的杂物收拾一下才能更好地找到目标。

最后就是把取好的样品送到实验室去啦。

在送的过程中也要小心,不能让样品受到震动或者温度变化太大。

就像护送一个小宝贝一样,小心翼翼地把它送到目的地。

微生物取样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按照这些步骤来,就不会有大问题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无菌取样方法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在讨论无菌取样的原因和采集方法之前,必须要理解“无菌的”的这一术语,“无菌”一般用于取样中,意味着取样过程中,避免操作引起污染。

一个无菌样品的采集,应该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即:在收集过程中,本身应避免污染,然后放入消毒容器中。

一、包装无菌取样的工具:
拥有正确的采取产品或加工过程的无菌取样器械工具是至关重要的的。

除非使用合适的采集工具,否则样品的完整性会被怀疑,甚至样品毫无意义。

为了避免没有合适的取样工具,建议建立一个无菌取样的分析清单,来收集取样工具。

如果可能盛样品的容器在最初进入加工区之前应当被预先标识,像样品号、取样日期、取样人等。

这样可以使在不同的工厂条件下的样品取样更为方便一些。

附加样品号码一般在样品采集中被正式确定下来,因此不用预先标明。

人员的工具设施,像工作服、发网或消毒处理过的清洁的鞋靴必须具备有助于证明采集者没有污染到食物产品或样品。

二、采样前准备
1. 干冰或冰袋:如果使样品在贮运过程中保持冷却,一些种类的制冷剂是必需的。

检查观看干冰袋子是否有接触,如果泄漏可能污染样品,你也可以用湿冰,湿冰可以由工厂提供,然而取样前必须清楚这一点,如果想保持样品冷冻,干冰应在检验前获得。

2. 灭菌容器及器具:无菌采样袋,袋子必须购买灭菌的,使用时只需撕掉封头,用
提供的地方法张开袋子,将样品放入,然后将袋子顶端卷起,并封口;必要时,取样用镊子,剪子等要灭菌处理。

3. 无菌手套:灭菌手套在采样中并非必须启用,如果一个产品在样品收集过程中必
须被接触,那么最好让工人来做(加工处理产品的工人),将样品放入收集容器中,既然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处理接触产品,那么我们就不能认为他们对产品又有附加的污染。

当用手套时必须用一种避免污染的方式戴上,手套的大小必须适合工作的需要。

4. 75%酒精棉球以及75%酒精喷壶,一次性帽子,口罩以及白大褂。

当采集无菌样品时,一条最重要的规则是:千万别污染样品。

三、采样
抽样必须遵循无菌操作程序,抽样工具如整套不锈钢勺子、镊子、剪刀等应当高压灭菌,防止一切可能的外来污染。

容器必需清洁、干燥、防漏、广口、灭菌,大小适合盛放检样。

抽样全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食品中固有微生物的数量和生长能力发生变化。

确定检验批,应注意产品的均质性和来源,确保检样的代表性。

常见的抽样方法有:
1.直接食用的小包装食品:
尽可能取原包装,直到检验前不要开封,以防污染。

2.桶装或大容器包装的液体食品:
(1).抽样前摇动或用灭菌棒搅拌液体,尽量使其达到均质;
(2).抽样时应先将抽样用具浸入液体内略加漂洗,然后再取所需量的样品,装人灭菌盛样容器的量,不应超过其容量的四分之三,以便于检验前将样品摇匀;
(3).取完样品后,应用消毒的温度计插入液体内测量食品的温度,并作记录。

尽可能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以防温度计破碎后水银污染食品;
(4).如为非冷藏易腐食品,应迅速将所抽样品冷却至0-4℃。

3.桶装或大容器包装的固体和固体食品:
(1).每份样品应用灭菌抽样器由几个不同部位采取,一起放入一个灭菌容器内;
(2).注意不要使样品过度潮湿,以防食品中固有的细菌增殖。

4.桶装或大容器包装的冷冻食品
(1).对大块冷冻食品,应从几个不同部位用灭菌工具抽样,使之有充分的代表性。

(2).在将样品送达实验室前,要始终保持样品处于冷冻状态。

样品一旦融化,不可使其再冻,保持冷却即可。

无菌采样操作步骤
1.穿白大褂,戴口罩帽子。

2.戴一次性无菌手套,穿戴过程中不能污染手套表面。

3.取样前,再用75%酒精对一次性无菌手套进行消毒处理,待手套表面干燥后,方能取
样。

4.撕开无菌袋封头,捏住张开装置,打开无菌袋。

5.采集样品,如工作人员有盛装工具,用现场的工具采样,如没有,用自备无菌工具采
样。

6.采样完毕,无菌袋封口,保证不泄露,不被污染。

7.冷藏或冷冻样品,要相应的保温处理。

采样器具汇总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