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模具标准化-模具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海尔空调模具设计规范-1

海尔空调模具设计规范-1

模具外形要求
模具要求有热流道的加上隔热板, 隔热板沉入上闷板,比上闷板高 出0.5mm四周单边少30mm. 所有模具上下闷板的天地长出50mm, 有特殊的模具就按照特殊做
模具的吊装和拆卸要求
(1)模具配件不能影响模具的吊装和存放,如安装时下方有外露的油缸、预复位机构等,应有支撑腿 保护,支撑物应高于模具配件;如安装时上方有外露的油缸、预复位机构等,可以更改吊环孔位置, 但必须保证模具吊装平衡; (2)每个重量超过10KG的模具零部件都必须有适合的吊环孔,其它零件也需有相应措施保证零部件拆 卸安装方便。 (3) 模具主吊方向上吊环应考虑吊装平衡,可设计两个或四个吊环,或采用吊模块吊装。5T以下的模 具起吊时最大偏移量不能超过2°, 5-16T不能超过3°,16T以上不能超过5°。如下图
米思米、盘起、正钢、锦鸿
米思米、盘起 米思米、盘起、正钢、锦鸿 米思米、盘起、正钢、锦鸿 米思米、盘起、正钢、锦鸿 米思米、盘起、正钢、锦鸿
行程开关
油缸 液压系统 油管 油嘴
OMRON
君帆 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
顶杆 台阶顶杆 扁顶杆 顶出机构 司筒针 带丝顶杆 气动弹簧 限位拉杆I 限位拉杆II 尼龙锁模器 三板模分型定距机构 拉钩锁模器 倒锥型拉料杆 定距拉板 定位圈 浇注系统 浇口套 气针
海尔模具标准件选用规范
标准件系统 标准件 水嘴 水管 冷却系统 隔水片 热管 O型密封圈 定位块 锁紧定位机构 标准配件 米思米、盘起、正钢、锦鸿 米思米、盘起、正钢、锦鸿 米思米、盘起、正钢、锦鸿 米思米、盘起、正钢、锦鸿 国家标准 米思米、盘起、正钢、锦鸿
红色圈内为标准
锁紧块:
气拍 复位弹簧 模具日期章 模具外围零件系统 锁模片 撑头、支撑柱

模具设计规范及要点

模具设计规范及要点

模具设计规范及要点模具设计是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为了确保模具设计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制定一系列的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模具设计的规范及其要点。

一、模具设计规范的目的模具设计规范的目的是确保模具具备高质量和高效率的生产能力,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模具使用过程中的故障和损耗。

通过遵守规范,可以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和更换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的质量。

二、模具设计规范的要点1.模具设计应符合产品的要求:模具设计必须根据产品的尺寸、形状、材料和数量要求来进行,确保模具可以完美地制造出符合产品要求的零件。

2.模具设计应考虑材料的选择和加工工艺:模具所选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硬度,以承受生产过程中的高负荷和磨损。

同时,模具的加工工艺应考虑到成本、时间和质量的平衡,确保成型过程的高效和精确。

3.模具设计应遵循安全和可靠性的原则:模具的设计应确保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尽量减少操作人员的伤害和事故发生。

同时,模具的设计要保证其可靠性,能够稳定地工作,并且容易进行维护和修复。

4.模具设计应考虑到工装和夹具的需要:在模具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工装和夹具的配套需求,确保模具能够与其完美配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5.模具设计应简化结构:模具的设计应尽量简洁,避免复杂的结构,以减少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

同时,简化结构也有利于操作和维护。

6.模具设计应具备可拆卸性:模具的设计应尽量满足零部件的可拆卸性,使得维护和更换变得容易。

这样可以减少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7.模具设计应合理确定尺寸公差:模具的设计应根据产品的尺寸要求合理确定公差,以确保模具制造出来的零件尺寸准确且符合要求。

8.模具设计应注意冷却系统的布置:模具的冷却系统设计应合理布置,以确保零件的快速冷却和缩短生产周期。

冷却系统的设计也要考虑到冷却介质的供应和排放。

9.模具设计应充分考虑排气和出渣:模具的设计应考虑到充分的排气和出渣,以防止铸件中产生气孔和杂质。

模具设计文件标准化要求

模具设计文件标准化要求

模具设计文件标准化要求1.1注射模设计制图的一般规定:1.1.1图纸尺寸规格及标题栏修改栏放置位置标题栏标准格式见附图1-1a、1-1b,请严格按此标准格式执行。

见下图,标题栏要求填写齐全,签名要用正楷。

标题栏及修改栏大小因按自动生成的尺寸1:1绘出,不得随意缩放。

当非1:1出图时,须将标题栏按打印比例缩放,保证标题栏大小永远不变(即1:1和2:1和1:2打印出的图纸,其标题栏大小相同)。

1.1.2 图纸比例的表示方法为A:BA.:在图纸上绘画之尺寸,B:物件的真实尺寸例:图纸比例缩小-- 1 :2图纸比例相同-- 1 :1图纸比例放大--5 :1注意:绘图设计时尽量采用1:1,而出图时装配图尽可能1 :1打印,零件图应根据实际需要缩放打印,原则是能清晰表达出工件形状。

.1.3线段分类不同的线段种类及其应用如下表:1) 图线宽度:粗实线定为b:0.3-0.35mm宽2) 图线画法:同一图样中,同类图线宽度应一致。

虚线点画线及双点画线的线段长度和间隔各自大致相等1.1.4文字的使用1)尺寸文字字高定为3.5mm,(箭头尺寸定为2.0)公差值文字字比例0.62)其它文字字高定为3.5或5.0 mm,优先使用5.03)字体为中国国标Gbcbig字体4)文字尺寸不得有任何重叠现象1.1.5投影方法因本公司客户多为美国日本客户,所以公司制图投影方法采用国际标准中第三角投影方法,而非国标常用的第一角投影方法。

1.1.6图纸更新如图纸发出后,图纸有所更改,须将图纸更新及重新发放。

更新方法参见公司标准《设计部技术文件管理标准》。

1.2设计部出图样式及基本要求为了缩短模具生产周期,设计部需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满足各种需要的图纸:结构简图、排位图、模架图、上下模零件草图、装配图、零件图、线切割图、顶针图、铜公图、3D模型图。

1.2.1简图用来订模胚,上下模料及开框并给设计员以指引用。

结构简图一般由设计部主管手工绘制在《模具确认表》第2页。

模具设计规范

模具设计规范

3
5 5
3.5
5 6
φ 3、φ 2.5、φ 2
φ 4、φ 5、φ 6、φ 7 φ 8 、 φ 9 、 φ 10 、 φ 12 、 φ 16 、 φ 20
d
d1+0.5
h
2.方式二:对于非DMG客户的模具顶杆止转及定位采用以下方式:
2.2
为了减少顶杆的加工量,并防止顶杆安装方向错误,特修订我公司顶杆 的杯头止转形式。改为杯头单面止转。设计尺寸见图2。 对于外单模具,若客户另有要求,按客户标准执行。无要求,则按新标 准执行。
模具设计规范
前言
• 为了满足设计及制造的要求, 指导设计工作,现将设计及制 造中应注意的问题加以整理。 待设计标准系统化后再行纳入。

海尔模具标准化办公室
一、冷却系统设计
1.1、模板冷却设计要求
* 三板模:要求水口板加冷却水路。 * 热流道模具:要求热流道板加冷却水 路。每个热嘴必须单独冷却。 * 对于模具长度超过1000MM的情况下, 底针板,底板必须加单独的冷却回路, 以保证针板与后模板温度一致。
*三板模倒锥形拉料杆:
三板模倒锥形拉料杆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倒 扣力拉断点浇口.其设计参照:《标准件库》
*分流道拉料杆:
图5 分流道拉料杆设计
设计要点: (1)对于较长的分流道系统,应设计分流道拉 料杆.其主要作用是顶出分流道. (2) 分流道拉料杆的头部设有冷料井 , 深度 3MM 左右 , 目的为了分流道料把顶出过 程中起到导向作用,使料把顶出平衡.
以上两种形式在没有海尔模具的标准,对于没有特殊设计标准的模具均采用上述方式加工。
3.2、搭接流道设计
对于锥形流道加工在模具的两个零件上的情况,应考虑脱模, 将流道设计成如图3.1形式。一般C>0.2MM.

模具设计规范标准规范标准

模具设计规范标准规范标准

模具设计规范标准规范标准模具设计标准规范1﹑⽬的:确保模具设计规范化,统⼀化.能将设计意图正确的传达给制造部门.避免或减少失误。

2﹑范围:⼯程部设计组接收⼯程部产品组转交的图⽂件、样品等资料到图纸发⾏为⽌之阶段均属之。

3﹑权责:3.1 ⼯程部设计组:负责模具开发设计及设计变更、2D/3D产品图⾯设计、3D建模、设计模具的组⽴图、3D拆模与拆电极、绘制零件图.3.2 现场加⼯各组:加⼯各组的组长,在加⼯前需先审视加⼯图,若发现与原先检讨的不符合或有误,甚⾄不合理,需⽴即反应⼯程部检讨查核后,⽅可继续加⼯。

4. 名词释义:⽆5﹑作图环境标准:5.1⽂字标准5.1.1字体。

数字及英⽂使⽤“Arial”字体,中⽂使⽤“标楷体”。

5.1.2⽂字⼤⼩。

为了使整套图⾯⽂字视觉效果⼀致,在标准图框(即1:1图框,A4为297*210)中,设定字⾼为3.0,宽0.85。

5.2 图⾯标准5.2.1 图框:为了便于查阅,装订,保存,图框统⼀标准如下:A0图框:841*1189横印(附件⼀)A1图框:594*841横印(附件⼆)A2图框:420*594横印(附件三)A3图框:420*297横印(附件四)A4图框:297*210直印(附件五)5.2.2 图⾯要求5.2.2.1零件图⾯按照其在模具当中的位置分类摆放,以便于查找。

5.2.2.2尺⼨标注⽅式。

除了圆以外,所有模板、模仁之尺⼨均采⽤坐标标注⽅式。

5.2.2.3 视图投影关系:第三视⾓法。

5.2.3图档版本版本编号采⽤⼤写字母“A”加上⼀位数字序号,数字序号按照图⽂件完成的时间先后顺序进⾏排列。

例如A1、A2、A3等。

5.2.4 图层与线型:为了便于图形与尺⼨的识别,图层与线型统⼀标准如下:5.3编码原则5.3.1模具结构和主要零件名称如下:5.3.2零件名称与对应的编号如下:5.3.2.1模胚部分编号零件名称编号零件名称A01 上固定板A09 脱料板A02 下固定板A10 推板A03 母模板A11 上流道板A04 公模板A12 电热板A05 母模承板A13 脚垫A06 公模承板A14 浇道脚垫A07 上顶针板A08 下顶针板5.3.2.2镶件部分5.3.2.3⼀般零件部分5.3.2.3⼀般零件部分(续)5.3.2.4特殊零件部分5.3.3编码⽅式5.3.3.1模具编码⽅式。

模具设计规范标准规范标准

模具设计规范标准规范标准

模具设计标准规范1﹑目的:确保模具设计规范化,统一化.能将设计意图正确的传达给制造部门.避免或减少失误。

2﹑范围:工程部设计组接收工程部产品组转交的图文件、样品等资料到图纸发行为止之阶段均属之。

3﹑权责:3.1 工程部设计组:负责模具开发设计及设计变更、2D/3D产品图面设计、3D建模、设计模具的组立图、3D拆模与拆电极、绘制零件图.3.2 现场加工各组:加工各组的组长,在加工前需先审视加工图,若发现与原先检讨的不符合或有误,甚至不合理,需立即反应工程部检讨查核后,方可继续加工。

4. 名词释义:无5﹑作图环境标准:5.1文字标准5.1.1字体。

数字及英文使用“Arial”字体,中文使用“标楷体”。

5.1.2文字大小。

为了使整套图面文字视觉效果一致,在标准图框(即1:1图框,A4为297*210)中,设定字高为3.0,宽0.85。

5.2 图面标准5.2.1 图框:为了便于查阅,装订,保存,图框统一标准如下:A0图框:841*1189横印(附件一)A1图框:594*841横印(附件二)A2图框:420*594横印(附件三)A3图框:420*297横印(附件四)A4图框:297*210直印(附件五)5.2.2 图面要求5.2.2.1零件图面按照其在模具当中的位置分类摆放,以便于查找。

5.2.2.2尺寸标注方式。

除了圆以外,所有模板、模仁之尺寸均采用坐标标注方式。

5.2.2.3 视图投影关系:第三视角法。

5.2.3图档版本版本编号采用大写字母“A”加上一位数字序号,数字序号按照图文件完成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例如A1、A2、A3等。

5.2.4 图层与线型:为了便于图形与尺寸的识别,图层与线型统一标准如下:5.3编码原则5.3.1模具结构和主要零件名称如下:5.3.2零件名称与对应的编号如下:5.3.2.1模胚部分编号零件名称编号零件名称A01 上固定板A09 脱料板A02 下固定板A10 推板A03 母模板A11 上流道板A04 公模板A12 电热板A05 母模承板A13 脚垫A06 公模承板A14 浇道脚垫A07 上顶针板A08 下顶针板5.3.2.2镶件部分5.3.2.3一般零件部分5.3.2.3一般零件部分(续)5.3.2.4特殊零件部分5.3.3编码方式5.3.3.1模具编码方式。

模具设计规范

模具设计规范

模具设计规范随着制造工业的不断发展,模具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模具设计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

模具是产业中的重要生产工具,需遵守一定的设计规范。

本文将从模具设计规范的定义、需求和实现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模具设计规范。

一、模具设计规范的定义模具设计规范是指模具设计中遵守的标准、规程或约束条件,其主要目的是确保模具的可靠性、稳定性和高效性。

采用规范的模具设计可以有效地降低设计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还能提高准确度和安全性。

模具设计规范通常包括形状、尺寸、材料选用、加工等方面的规定,还包括模具安装、使用和维护方面的规范。

二、模具设计规范的需求1、提高模具制作效率模具是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制作工艺,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制作工艺难度和制作周期。

制定规范可以使模具的制作效率得到提升,缩短制作周期,满足产量需求,降低制造成本。

2、保证模具质量模具制作质量直接决定了制品质量及生产效率,制定规范可以避免一些质量问题的出现,保障产品的准确度、一致性和稳定性,避免浪费资源,他们同时还可以避免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损坏和断裂等情况,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3、减少损耗模具使用过程中的损耗必不可免,但合理的规范可以让损耗最小化。

规范要求制定时明确材质、尺寸、结构等要素,能够避免无用设计,并较好地保护模具。

4、避免安全隐患模具在生产过程中承载较多的力与压力,这也增加了模具的使用风险。

制定规范可以让模具承受更大的负荷,使其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可靠,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模具设计规范的实现1、规范标准针对不同行业,制定不同的模具设计规范标准,以保证满足每个行业的特定工艺和产量需求。

2、材料选择模具的材料需要有较好的抗腐蚀、抗磨损性能,并且具备良好的强度和硬度,可以承受生产过程中较大的压力。

同时,还要考虑材料的价格,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材料。

3、设计细节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很多,如模具的结构设计、表面处理、零件尺寸、空间利用等等。

模具设计标准规范格式有哪些

模具设计标准规范格式有哪些

模具设计标准规范格式有哪些模具设计标准规范格式是指在模具设计过程中,按照一定的要求和规定所遵循的设计标准和规范的具体格式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模具设计标准规范格式:1. 零件图纸格式:(1) 图纸尺寸:常用的尺寸有A0、A1、A2、A3、A4等,要根据实际设计需要选择合适的尺寸。

(2) 图纸布局:零件图纸应根据设计要求合理布局,包括将主要视图放在前面,副视图或断面视图放在后面等。

(3) 标注:零件图纸上应标注重要的尺寸、形位公差、材料等信息。

2. 总图纸格式:(1) 主视图:主视图是模具总图纸上最重要的视图,应包括模具整体结构和主要组成部分。

(2) 副视图:副视图是模具总图纸上的辅助视图,可以包括一些特殊部位或者需要特别强调的部分。

3. 零件图样格式:(1) 图样尺寸:零件图样的尺寸应与零件的实际尺寸相符,图样应包含所有需要加工的细节。

(2) 标注:图样上应标注零件的名称、编号、材料、尺寸、形位公差等信息。

4. 零件加工工艺文件格式:(1) 工艺路线:零件加工工艺文件应包含详细的工艺路线,包括各个加工工序的顺序、所需设备和工具等。

(2) 工艺参数:零件加工工艺文件应包含加工工序所需的各项参数,如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加工深度等。

5. 模具装配图格式:(1) 模具装配图应清晰明了,包括所有模具组成部分的拆装关系。

(2) 标注:模具装配图上应标注模具名称、模具编号、每个组件的名称和编号等信息。

总之,模具设计标准规范格式涵盖了零件图纸格式、总图纸格式、零件图样格式、零部件加工工艺文件格式和模具装配图格式等,旨在确保模具设计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这些格式要求设计者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设计,以保证模具在实际生产中的性能和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2
P1 4.5 6 7 9 11
上表中的尺寸为参考尺寸,自制刀具可参考上述尺寸,保证倒扣量,保 证使用效果即可。对于制品材为ABS、PS等硬料,A°应选用小值,对于制 品材料为PP等软料,A°应选用大值。
* 第二种类型:如图2所示 球形打磨头加工,倒扣量0.2—0.5(单边);硬料:ABS、PS等取小值; 软料:PP等取大值。
7.1圆角设计
*次优先选择设计表:
序号 腔壁深度 建议用刀 腔R角设计 备注
1
0-20
Ф10
R6
(适用面积较小的腔)
2
21-40
Ф10
R8
(适用面积较小的腔)
3
161-250
Ф35
R20
底部倒角R3(避空处)
4
251-300
Ф40
R22
底部倒角R3(避空处)
以上R角设计为通用标准,对于结构工程师在结构设计时, 在设计允许范围内应尽可能将R角设 计较大,以便于加工。
模具设计规范
前言
• 为了满足设计及制造的要求, 指导设计工作,现将设计及制 造中应注意的问题加以整理。 待设计标准系统化后再行纳入。

海尔模具标准化办公室
一、冷却系统设计
1.1、模板冷却设计要求
* 三板模:要求水口板加冷却水路。 * 热流道模具:要求热流道板加冷却水 路。每个热嘴必须单独冷却。 * 对于模具长度超过1000MM的情况下, 底针板,底板必须加单独的冷却回路, 以保证针板与后模板温度一致。
7.2、避空设计
* 模框及模具上避空方槽避空孔的设计见下表及 下图所示
腔深H 标准腔角避空半径 R 中心距C 建议用刀
15-20
<40 <70 <150 <170 <200 <250 <300 <400 <500
9
9 10 21 27 27 27 27 33 42
*潜浇口拉料杆设计:
潜浇口拉料杆的结构形式见图2, 图3.
图2:拉切式潜浇口拉料杆设计
图3:推切式潜浇口拉料杆设计
设计要点: (1).L1=(2.5—5)D 值。 D为修正梯形流道的当量直径。软料取小值,硬料取大
(2)对于拉切式潜浇口的冷料井应参照主流道冷料井来设计,必须有足够 的倒扣力,以便拉断潜浇口。对于推切式潜浇口冷料井不必加工倒扣形状, 但其深度H应大于潜浇口料把的长度,起到导向料把顶出的作用。 (3) 潜浇口拉料料杆一般情况下头部不必加工形状。
*三板模倒锥形拉料杆:
三板模倒锥形拉料杆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倒 扣力拉断点浇口.其设计参照:《标准件库》
*分流道拉料杆:
图5 分流道拉料杆设计
设计要点: (1)对于较长的分流道系统,应设计分流道拉 料杆.其主要作用是顶出分流道. (2)分流道拉料杆的头部设有冷料井,深度 3MM左右,目的为了分流道料把顶出过 程中起到导向作用,使料把顶出平衡.
图1:模具空间足够的情况弹性装置设计
图2:模具空间较小的情况弹性装置设计 图2所示6 20 M24 12 16 M20 8 12 M16 材料:45# HRC40
注:开模状态,弹簧应有2~5MM预压缩。
六、热流道设计
6.3.阀式热流道设计注意事项
弹力胶垫设计参数 回针直径D3 Ø15 D1 D2 M(安装 螺钉) 不设计螺 钉 材料 备注
10
12
聚氨酯 橡胶
Ø20
Ø25 Ø30 Ø35
16
20 25 30
18
22 27 32
M5
1.回针台阶槽顶面加深 2MM,回厂加工。 2.弹力胶垫暂由准备车 间按自制件加工。
4.2. 斜顶分型面设计
斜顶分型面主要设计形式如下: 1.垂直分型面设计如图1所示、水平分型面的设计图2所 示。在此种情况下,设计时优先选用垂直分型面,有利 于加工精度引起的飞边。 2.对于如图3所示的卡扣类形状,一般暂按垂直分型面设 计,试行总结。特殊情况评审分析解决。
图1.铍铜零件设计
1.4、关于斜顶的冷却
* 较大的斜顶必须设计冷却水路,并单独回 路控制。对于无法加工冷却水的小型斜顶, 应在附近加强冷却。
二、顶出系统设计
2.1、顶杆孔、扁顶杆孔的镶拼方式 设计
*顶杆的布置应考虑到镶拼结构,不允许顶杆跨越镶拼线,如图1所示。
跨越镶拼线不允许
X
镶拼线
图1
*扁顶杆、方顶设计在镶块中间时,成型制品部分必须在镶块的一侧。
以上两种形式在没有海尔模具的标准,对于没有特殊设计标准的模具均采用上述方式加工。
3.2、搭接流道设计
对于锥形流道加工在模具的两个零件上的情况,应考虑脱模, 将流道设计成如图3.1形式。一般C>0.2MM.
图3.1
3.3、流道分型面设计
*大水口模具的浇口套底面应保持平面,曲面分 型面与浇口套的接触面也应为平面。
顶杆规格D Ø1, Ø1.5 Ø2,Ø2.5 Ø3 Ø4~Ø8 Ø10~Ø25 封胶段高度H 5 10 15 20 30 备注 本表所列为顶杆顶面 为较缓的曲面或平面 的情况。对于陡壁情 况,应避免破胶位,所 列数值为最小值。
注:外单模具按客户标准,客户若无要求,按上述执行。
2.5、司针固定设计规范
* 热流道侧浇口模具,流道应加在后模上,可采 用梯形流道,热流道喷嘴上不加工流道形状。
四、斜顶机构设计
4.1、斜顶分型面设计回针弹力胶垫
斜顶顶面设计有分型面的情况,为了保护斜顶分型面,要求回针底部 增加弹力胶垫,使斜顶先复位,具体设计尺寸暂按图1设计。
图1.弹力胶垫的设计 弹力胶垫设计参数的选用:
5 5
3
5 5
3.5
5 6
φ 3、φ 2.5、φ 2
φ 4、φ 5、φ 6、φ 7 φ 8 、 φ 9 、 φ 10 、 φ 12 、 φ 16 、 φ 20
d
d1+0.5
h
2.方式二:对于非DMG客户的模具顶杆止转及定位采用以下方式:
2.2
为了减少顶杆的加工量,并防止顶杆安装方向错误,特修订我公司顶杆 的杯头止转形式。改为杯头单面止转。设计尺寸见图2。 对于外单模具,若客户另有要求,按客户标准执行。无要求,则按新标 准执行。
6.5.热流道喷嘴铜密封圈备件要求
• 自制热流道喷嘴的铜密封圈, 每套模具在开料单上备件3套, 原则上每次拆下喷嘴更换一次。
七、设计工艺
7.1.圆角设计
关于R角的设计: 现我司结构设计时,R角设计过小,增加了加工难度,现根 据我司 NC公司刀具配备情况,将R角设计规范如下:
*优先选择设计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腔壁深度 0-20 21-40 41-80 81-110 111-130 131-160 161-250 251-300 301-400 401-500 建议用刀 Ф16 Ф16 Ф16 Ф21 Ф26 Ф26 Ф52 Ф52 Ф63 Ф63 腔R角设计 R9 R9 R10 R13 R16 R21 R27 R27 R33 R42 建议底部倒角R6 建议底部倒角R6 建议底部倒角R6 建议底部倒角R6 备注 (适用面积较大的腔) (适用面积较大的腔)
1.2、主流道浇口套冷却设计
*由于主流道直径较大,温度较高,为了 提高模具的生产效率,要求主流道有充分的 冷却.因此,要求模具设计时,主流道浇口套 周围必须有单独的冷却回路。
1.3、铍铜零件环型水路设计
模具上使用的铍铜材料,属于合金铜材料,具有一定的 脆性。设计、加工、装配不当均有可能发生脆性开裂,现 以波轮模具后模铍铜镶块环形水路为例说明铍铜零件设计 中应注意的问题。 *固定台阶的根部应倒圆角R2,以防止出现应力开裂。 *环形水路底部应设计圆角以防应力开裂。 *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增多T值。C、B值不小于10MM。
(5) 司针的头部为曲面时,司针要加止转,可以采用杯头单面止转的方法。
2.6、延时钉的设计
延时钉材料应采用45#,热处理至HRC35~40。延时钉与延时 钉孔的直径间隙不宜过大,约为0.2MM, 例:延时钉的直径为: Ø9.8,延时钉孔直径为:Ø10,加工孔的刀具应为标准钻头。如图1 所示。
图1:延时钉设计
不得跨越两个镶块,如图2所示。其加工工艺是:对于方孔在镶块中 间的工艺是先钻孔,后线切割;对于方孔在镶块分割处的工艺是准 备加工到位。
跨越镶拼线不允许
X
镶拼线
图2
*顶杆避空:对于顶针板及底针板上的顶杆直径及胚头直径避空,
总装图表达清楚,在出零件图时也必须例行检查。
2.2、顶杆及镶芯头部止转的设 计
1.司针在底板上的固定方式见图1、图2 :
图1:压板式固定 2.适用范围: * 压板式固定方式适用以下几种情况:
图2:无头螺钉固定
(1) 司针顶面为曲面,需要止转的情况下,必须采用压板式固定。 (2) 司针数量较多,距离胶近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压板的数量,可采用 一块压板固定多个司筒的方式。 (3) 对于司针顶面碰穿的情况,必须采用压板式固定方式, * 无头螺钉固定方式适用以下情况: 司针无需止转、顶面非碰穿,数量较少的情况下采用该方式。 3.司针固定方式设计要点: (1) 底板上固定司针可采用压板的形式,压板厚度不得低于10mm; (2) 尽量减少压板的数量; (3) 压板与底板槽之间避空0.5mm; (4) 底板上的槽与压板做编号处理。
2.7.气拍设计原则:
1.气拍的设计原则重申:在深腔件顶出侧对 面应设计有气拍。 结合家电类产品要求如下: (1)哈佛块在前模的外桶后模应加有气拍; (2)双连桶后模大桶侧应加有气拍; (3)抽屉(四周封闭)前模加气拍;
2.8.弹簧垫圈的使用:
• • • • 弹簧垫圈的设计: 斜顶杆的固定螺钉、顶块的固定螺钉、顶出块的固定 螺钉、增加弹簧垫圈。 如图4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