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 实 摄 影 教 程
摄影的流派及作品欣赏详解

写实摄影(纪实摄影)
写实摄影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摄影流派,延绵至今,它是摄影 艺术中基本的、主要的流派。它是摄影的本体语言,它是现 实主义创作方法在摄影艺术领域中的反映。写实主义摄影也 被称之为纪实摄影,这种摄影风格也主导了至今的新闻摄影 观。 写实主义摄影的特点独特,这个流派的摄影家们严格遵 守摄影创作要再现社会生活现实和自然景观的现实原则。在 拍摄时不干预被摄者和不破坏自然景观,在他们不被察觉时, 抓拍到被摄者的自然、真实、感人的形象。他们崇尚艺术应 该“反映人生”的观点。他们敢于正视现实,创作题材大都 取自社会生活。艺术风格质朴无华,但具有强烈的见证性和 提示力量。
《年轻的农民》1913 •桑德
37
• 新即物主义的理论先驱是斯特兰德,他对即物主义艺术特 征作了如下规定:“新即物主义乃是摄影的本质,并且也 是摄影的产物和界限。”他认为,摄影“对生命的表现极 强,而且需要观察正确事物的眼睛。为此,并非根据敷衍 的过程和操作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而是必须运用纯净的摄影术才行。” 新即物主义摄影的创作先驱则是阿杰和斯泰肯。
《采睡莲》 彼得·埃默森
26
纯粹派摄影 (如实摄影、直接摄影)
纯粹派摄影是成熟于二十世纪初的一种摄影艺术流派。其 创导者为美国摄影家斯蒂格里兹。他们主张摄影艺术应该发 挥摄影自身的特质和性能,把它从绘画的影响中解脱出来, 用纯净的摄影技术去追求摄影所特具的美感效果——高度的 清晰、丰富的影调层次、微妙的光影变化、纯净的黑白影调、 细致的纹理表现、精确的形象刻画。总之,该派摄影家刻意 追求所谓的“摄影素质”:准确、直接、精微和自然地去表 现被摄对象的光、色、线、形、纹、质诸方面,而不借助任 何其他造型艺术的媒介。
• 1889年法国印象派画展在英国首展,展览对英国艺术界产 生一定的影响,也影响了高艺术摄影的代表人物鲁滨迅, 他在肯定印象主义绘画的同时认为“软调摄影比尖锐摄影 更优美”,在这样的美学观念的指导下,鲁滨迅注重将 “柔美”的审美意识融入到摄影艺术创作中,开始推崇这 种蒙胧效果的软调摄影。
中国新闻摄影的发展历程

中国新闻摄影的发展历程1839年8月19日,路易·达盖尔发明了银版摄影术,标志着摄影术的正式诞生。
1842年5月5日,德国的汉堡发生了一场大火,比欧乌和史特尔茨纳赶赴现场拍摄照片,后仅存一幅,这次拍摄被认为为世界上第一次新闻摄影活动和第一张新闻摄影照片。
至此,世界新闻摄影拉开了序幕。
中国的新闻摄影则晚了半个多世纪,总体来看,中国新闻摄影发展历程可以分为解放前和建国后两个阶段.一、解放前阶段1。
摄影术的传入: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随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外国人以牟取暴利为目的开设照相馆,摄影术传入,标志着中国摄影术的产生。
1860年,意大利人F。
A.比托作为英法联军的随军摄影师, 最早拍摄了英法侵略军攻占天津、北京的照片。
到19世纪70年代,中国人陆续拍摄了修复后的天津大沽炮台和在洋务运动中兴建的一些军工企业及其产品的照片。
这是中国人拍摄的最早的新闻照片.1884年中法战争中,提督刘永福大败法军,广州《述报》曾于同年3月27日将“用西国映相法拍得刘提督小像”印成单张随报赠送.2. 新闻摄影术的早期阶段:1900年照相铜板制版技术传入中国,铜板照片影像逼真,是报刊图片宣传的的一大革新。
1905年同盟会在日本出版《民报》,刊登革命先驱孙中山、邹容、秋瑾的肖像和时事照片。
1906年中法“南昌教案”交涉过程中,北京《京话日报》曾在 3月29日发表南昌知县江召棠被法国传教士杀害后的遗体铜版照片,揭穿了法方推卸罪责的谎言。
3. 新闻摄影中期阶段:辛亥革命成功后,以新闻为主要手段的画报、摄影周刊开始出现。
1911年武昌起义,革命党人李白贞出入战地拍摄照片,从战争开始到停战议和,没有中断。
所拍《革命军占领蛇山轰击衙署时之写真》、《瑞督逃匿之兵舰》等照片,具有较强的新闻性,被当时许多报刊转载。
起义后,武汉、上海、广州等地报纸纷纷发表起义照片,宣传革命。
仅同盟会在上海出版的《警报》,在不到4天时间内,就刊出有关革命军在武昌与清军作战的新闻照片10多幅.1912年创刊的《真相画报》为国内最早出现的画报。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课程表

⒔ 名栏目进课堂
选1
⒕ 应用统计基础
选2
⒖ 传媒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 选 2
⒗ 国际新闻
选2
⒘ 西方文化史
选2
⒙ 中外经典新闻作品选读 选 2
周学时
合 讲实 计 课验
22 22 22 11 33 33 44 22 22 22 22 22 11 22 22 22 22 22
修 合班上课 读 人 专业及 人 数 年级 数
任课教师
备注 课程编号
48 13本科 103 曹永红
4-3.4 00000010
48 0
0*
2-3.4 00040010D
48 13本科 13记者 145 温乃楠
2-1.2 05000080
48 0
0
0 2-9.10d 05010360B
48 13广电 70 王辰瑶
2-5.6.7 05010430B
51 12广电
5
新媒体广告 广告媒介策划
消费者行为学
6
仙Ⅱ-312
仙Ⅱ-315
仙Ⅱ-304
仙Ⅱ-315
7 传媒文化研究理论 与实践
8
仙Ⅱ-315
9
10
广告心理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
逸B-410
仙Ⅱ-315
注:本学期上课起讫时间:自 3月 2日至6月21日 (共16周) 本学期考试起讫时间:自 6月22日至7月 5日 (共 2周)
选2
⒔ 广告媒介策划
选2
⒕ 应用统计基础
选2
⒖ 社会研究方法(二) 选 2
⒗ 受众研究
选2
⒘ 传媒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 选 2
周学时
合 讲实 计 课验
22 22 22 22 22 22 22 22 22 33 22 22 22 22 22 22 22
摄影活动方案

摄影活动方案•相关推荐摄影活动方案通用15篇为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
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摄影活动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摄影活动方案1一、活动背景:作为第二届艺术节系列活动之一,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开展以“美丽校园我来拍”为主题的摄影活动。
开展这个形式的活动一方面是给师生提供一个平台,展示参赛者的摄影技术,一方面通过“美丽校园我来拍”主题的摄影形式,形象地表达我校师生对校园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主题:“美丽校园我来拍”三、活动目的:集中展示我校素质教育取得的优秀成果,活跃校园文化气息,培养艺术特色学校的良好氛围,展现我校师生的青春风采和精神面貌,同时展示参赛者的摄影技术、观察和审美能力。
四、活动时间:3月26日——4月20日五、活动要求及评奖方式:1、作品要求(1)作品必须为校园内拍摄的照片,且为原创不得网上下载,以及不可进行后期处理。
(2)照片展示内容健康,积极向上,新颖、创新,符合主题。
(3)参赛者须以班级或工会小组为单位,至少准备3张以上作品参赛,并注明作品标题、作者姓名、班级、及联系方式,每班及每个工会小组可选择1至2位参赛者参加活动。
(4)其中的最佳镜头奖是在所有获奖作品中挑选,最佳组织奖是交作品最多、质量好的班级或工会小组。
(5)活动4月13日下午16点截稿。
2、作品收集方式参赛作品以班级或工会小组为单位交到教导处。
评委会组成:由主办方邀请校内专业老师对作品进行评审。
六、活动流程:1、前期准备:学生艺术节活动统一宣传布置。
工会召开工会委员及工会组长会议宣传布置2、收集作品:4月13日下午16点00截稿,以班级和工会小组为单位交教导处3、作品评比:4月17日邀请老师担任评委对作品进行评比4、作品展出:获奖作品在艺术节闭幕式展出5、颁奖活动:艺术节闭幕式颁奖6、后期安排:教导处对本次活动写好总结。
初学纪实摄影应避免的误区

/ 2024.04照相机 43忽略环境背景在画面中可以交代拍摄的地点、季节,使用得当可以烘托主体,增强画面纵深感与空间感。
在构图的取舍上,注意对画面环境以及细节的刻画,可以凸显视觉张力。
好多摄影师在拍摄人物运动的状态时,很容易仅关注动作的清晰表达,忽略了发生动作的环境。
例如江西婺源月亮湾的打渔火、撒网成为风景线,好多影友也拍过类似的画面,但很少有人会把远处的桥、山、建筑物在画面中有所呈现。
对比图3和图4两张图片,图3注意到环境,画面有呼吸感;图4缺乏环境的联系,构图略显局促 任皓天/摄影图4情感的缺失曾几何时,拍摄打铁花没拍到铁花四溅的画面就好像是失败的。
决定性瞬间似乎成了纪实摄影的标配,难怪好多影友拍摄的人文纪实作品都趋向同质化。
走马观花式的拍摄,制造了不少形式感强的画面,纪实的本真却没有很好地体现,一些生活化的场景往往都忽略掉了。
杨延康花了十余年拍摄《藏传佛教》,他融入到僧侣与信徒的日常生活中,细腻地捕捉到真实、自然的影像。
好多影友也都拍过成都的彭镇茶馆,但是真正拍得接地气当属陈锦。
正如他说的:“我要的是最真实、最实在的影像。
老老实实去拍照,老老实实用平实的视角表达想要表达的东西,表达真实的生活。
”图5-图6 摄影师关注到鲜明的拍摄主体——孩童,侧面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图5 曾静华/摄影 图6 姜玉兰/摄影影友漫谈图344 照相机2024.04 /在全媒体时代,短视频成为主流,短平快成为好多人的创作方向,而纪实摄影的领地变得有些尴尬,真正静下心来搞创作也就变得弥足珍贵。
希望越来越多的摄影人,在遵循纪实的规则下,拍出艺术性、历史性、兼具人文情怀的作品来。
缺少空镜头空镜头也称“景物镜头”,是在影视剧里不出现人物的镜头(跟剧情没有关系的人物),常用于交代环境、时间空间,推动故事情节。
纪实摄影也可以借鉴影视摄影中的空镜头来增强专题摄影中影像的内在张力,通过人物的缺失来交代人物的出席,通过观者自身经历来构建画面,增添了观看照片的隐喻性、多义性。
学摄影必读的40本书

学摄影必读的40本书1980年以来翻译出版的西方摄影理论书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这是一个真理,爱摄影也是一样,当你了解技术以后,你需要的就是补充自己的理论和想法了。
推荐40本1980年以来翻译出版的西方摄影理论书,和我一起学习吧~《摄影社会空间》《西方摄影文论选(修订版)》《视觉文化读本》《论摄影》《同时——随笔与演说》《明室》《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上帝的眼睛:摄影的哲学》《摄影与社会》《摄影的哲学思考》《视觉艺术鉴赏》《观看之道》《看》《摄影》《摄影简史》《纪实摄影》《落差》《美国摄影图片制作工艺专业教程》《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西方早期摄影与明信片上的中国》《摄影与摄影批评家》《表征》《霍克尼论摄影》《影像艺术批评》《美学与摄影》《摄影的精神》《图像证史》《视像的霸权》《游客凝视》《世界摄影史》《摄影思想史》《出龛入龛》《百年彩色摄影》《世界摄影大师传记丛书》《摄影100关键词》《摄影圣典》《当代摄影大师》《当代摄影新锐——17位影象新生代》(阮义忠中国摄影出版社,1990年出版)作者: [台湾] 阮义忠出版社: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年:1990-3页数:253装帧:平装ISBN:9787800070525 内容简介摄影——这一门历时仅仅一个半世纪的艺术,正以其真实且税利的特质,展现出无比的见证性和伦理性,且暗示着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
愈来愈多的摄影工作者也用心经营出本身独特的风貌。
本书作者阮义忠参阅了数十年欧美摄影书刊及专辑,对当代诸多新锐摄影者的创作理念与风格作深入的探讨,写成这本涵括17位摄影者的摄影专辑,而与以前所著的《当代摄影大师——20位人性见证者》一书合成连贯的系列。
全书笔调亲切活泼,引文与叙说相间,倍能显现摄影者的胸襟、素养和观点。
明晰的文字与精选精印的图片,适足以令读者了解罗逊柏格、尤斯曼、索德克、贝里、吉卜生、威金、德巴东、弗孔……等探索影象新境的历程。
4摄影史第四课--纪实摄影的兴起

3
2、纪实的摄影的分类(按主题内容分类)
a. 重大事件 这是一类所发生的重要的,有影响力的事件进行的摄 影。如战争、灾难、政治事件等重大事件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 展都 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影响人类历史的进程,都具有 弥足珍贵的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 。 b. 百姓生活 这一类摄影作品将目光投向最广泛的人类生活,无论 是城市还是乡村,不管是主流大众还是边缘个体,流行前卫也 好,民俗风情也罢,善良的,罪恶的,高尚的,堕落的,欢乐 的,痛苦的,-----都被凝结成一个个精彩瞬间,被观看,被感 叹,被学习,被思考-------c. 社会风景 这类不同于单纯的自然风光,与人的活动息息相关的 风景也是纪实摄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摄影家以其进行的记 录不仅仅是像风光摄影一样展现大自然的奇巧瑰丽,而是具有 一种象征性或揭示的过程,多侧面的表现人生。
• 摄影联盟(photo league):
– 西斯金《哈莱姆文献》系列
• 新闻摄影的兴起:
– – – – – 卡帕《西班牙共和军士兵之死》, 1936年、《蹲着的女人》,1938年; 埃森斯塔德、 伯克-怀特、\ 丽.密勒 雅各布 里斯:纽约贫民窟
2
纪实的滥觞
1、纪实的界定
– 纪实摄影是以记录生活 现实为主要诉求的摄影 方式,来源于生活和真 实,如实反映我们所看 到的,有记录的和保存 现实的价值,所以,纪 实摄影具有作为社会见 证者的独一无二的资格, 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历 史文献价植。
– 有着明确的政治,社会使命的文化团体,反对画意摄影不同政治社会 问题的愚民影响,要求摄影家本着社会问题倡导的是一种与艺术浪漫 无缘的、正视现实,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与改革的摄影态度。
发展:
– 过于明星的政治背景与巨大的声势,引起(美)政府当局的严重关注。
工作报告之微电影实习报告

微电影实习报告【篇一:拍片实习报告】大连海洋大学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名称:微电影拍摄所属课程名称:影视基础实验类型:验证性试验实验日期:2013年12月19日班级:专业:姓名:学号:成绩:拍摄计划拍摄作品:《正反人生》拍摄片长:8分钟拍摄场地:二教402 、图书馆2楼、校园、宿舍、水房拍摄时间:2013.12.19-2013.12.20演员:李长诚、张巍(组外)、马帅、高群(组外)道具:硬币、试卷、书篇二:大三拍片实习总结大三拍片实习总结剧本拟定小组名单一公布,我们第七组马上如火如荼地开始了筹备。
首先是剧本拟定,为公平起见和达到最高效益,我们进行了会议。
从每个组员地作品,一一比较优点和缺点,想第一时间定夺。
但最终想来,没有合适的剧本适合,最后根据王静的剧本重新构思了《从前有个小朋友》,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咖啡厅老板张翰因为孤独而抚慰更多孤独人的心,但是效果明显有好有坏,有时候甚至被当成流氓泼水了。
一对朋友的分手使他在安慰女主角时不断勾起了对一个dv短剧,不需要承载太多东西,甚至不需要去表现什么情节曲折性,层层环扣这种效果。
我倒宁愿它如流水一样缓慢前进却又有自己的主题方向。
《从前有个小朋友》没有什么递进的故事联系,只是平平淡淡地借助些小故事串联起来映衬主角人物思想,重要的是人物思想性格,而不是故事情节。
整部剧纯属是要托起张翰这一人物,从而使主题思想通过这个人物更鲜明更深刻。
其次,剧本不是单纯地讲述些故事,而是从这些故事中提升到具有一定思想深度的主题和寓意。
我想,带有心理意识是最成功的地方。
许是当代人一种严重的病症吧,在喧嚣城市里,在灯红酒绿闪烁下,每个人隐含一颗孤独的心,自我冰封。
更在尔虞我诈中,失去了对彼此地信任,迫不得已只能相信自己。
我不知道张翰孤独的原味是什么,但我却身同感受地知道那种孤独,找不到人倾诉,活在对别人的回忆里?从某种意义上讲,我觉得他已经是属于一种病症,不预期地出现幻觉,周而复始地在同一个位置等着倾听,更或者,有一种自我强迫症,强迫自己在以为美好的回忆到台上,大家依依评剧,使得每个人都对自己剧本有一个更清楚地想法,甚至,会发现有时觉得《从前有个小朋友》最成功之处还是在于编剧,挺精彩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纪实摄影世界史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学习历史不光是为了知 道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什么,而是要知道“发生” 的原因。学习历史是为了看清历史进程上的各个 历史阶段的每一个关键点。并从中找出规律。因 为任何客观的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虽然 在发展的过程中会有各式各样的人为的、客观的 干扰。可是事物还是会顽强的按照自身的发展规 律去前进。历史就是可以使我们站在一个比较高 的角度来客观的看清楚事物的发展规律。同时, 还可以使我们从“原点”出发经过“现在”做一 条射线,这条射线就是;遵照事物自身的发展规 律,帮助我们看清楚、预测事物的未来。
社会生活摄影
1877年英国摄影家汤姆逊拍摄了《伦敦街头生活》 系列照片,并进行了展览。使得下层人民的贫困 生活第一次在摄影中得到真实揭露。
1890年美国摄 影家里斯拍摄 的《另一半人 怎样生活》。 揭示了贫民窟 的生活状况, 迫使政府通过 了改造贫民窟 的法案。
科技摄影
1840年美国天文学家德雷伯拍摄下第一张月球的照片。 1845年最早的显微摄影——青蛙血球的放大照片问世。 1872年——1877年美国摄影家拍摄跑马的动态照片获得 成功。
1857年英国摄影家奥斯卡.古斯塔夫.雷兰德创作了《人生 两条路》的作品,作品在曼切斯特美术展览上展出。作品 是用了37张底片放大制作而成。画面阐述从善的道德观念, 创作手法、画面构图都是按照绘画的方式创作的。作品在 展会上被维多利亚女王买走,这使得高艺术摄影得到空前 的重视和发展。
英国摄影家彼得.亨利.埃默森1889年出版 了《自然主义摄影》一书,提出了自然主 义摄影的原则是;把眼睛感受到的自然现 象直接记录下来,要求主题的真实性而不 是有意义的安排或设计,构图应该以每处 景物的内容决定,而不是要依据什么强加 的“艺术准则”,任何过于复杂的人为加 工,只会损害图象的内在美,破坏作品的 艺术价值。
单一的一张照片也许可以是新闻照片,肖像 照片,艺术照片或纪实照片——是其中的 一种,是全部,或哪一种也不是。在社会 科学的工具——图表、数据、地图和文字 中,照片纪实现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纪实摄影不仅需要专业工作者参加,而且 还需要业余爱好者的参与,只有通过那些 业余爱好者有趣的作品对主题的选择和跟 踪,照相机对我们时代及我们复杂社会的 纪实,才能恰如其分地抓住本质,并产生 广泛的影响。”
1855年英国人芬顿,带着暗房马车拍摄了克里米 亚战争。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战地记者。拍摄的战 地照片举办了第一个新闻摄影展。
1860年意大利人贝阿脱拍摄了英法侵略军攻占天 津、北京的照片。
1861年美国人布雷迪拍摄了关于美国国内战争的 报道,使人们第一次从照片中看到了战争的恐怖 和残酷。
纪 实 摄 影 教 程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photojournalism
谢白 2003/9
目录
概论 纪实摄影世界史 纪实摄影中国史 哲学对纪实摄影的 影响
“决定性瞬间”等 相关理论 纪实摄影的拍摄方 法
单幅纪实摄影作品 的拍摄
组照纪实摄影作品 的拍摄 民俗摄影的拍摄 新闻摄影的拍摄 图片编辑的方法
第三节 纪实摄影的参与主体
纪实摄影从一开始,就有专业摄影师和业 余摄影师的参与。他们各自发挥着各自的 特长,相互之间又弥补着各自的不足。纪 实摄影作品水平的高低,是由多方面的因 素决定的。有技术的原因,也有思想和观 念的原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纪实摄影作品是对社会的关注,对社会的 研究。拍摄者对社会问题研究的深入程度, 就决定着作品的内涵深度。而对社会问题 研究的深入与否,是由拍摄者的学识所决 定的。是一个长时间的积累才能达到的境 界。这个境界的达到需要有以下几方面的 知识所组成;
可是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人一开始,就把摄 影术用在了人像摄影。尽管当时感光材料 对光的敏感度很低,为了防止被摄对象的 晃动,甚至要把人用支架固定住。可是为 了把自己的形象留给后人,有资料显示, 1850年美国人用于人像摄影的经费约一千 万美元左右,占摄影的总支出95%。从中人 们悟出一个道理;人发明反映和保留自身 真实形象的摄影术之根本任务就是照人。
早期纪实摄影(1839——1899)
在摄影术的诞生地——法国,以及英国人, 首先使用摄影术进行风光和静物的拍摄。 对于早期的摄影家来说,风光和静物也是 最容易掌握和最容易适应早期的摄影器材、 感光材料的题材。这不仅是因为自然的迷 人美景强烈的吸引着人们,更重要的是当 时的感光材料还难以记录略有动感的影像。
与人交往相处的技能
纪实摄影的拍摄对象是人,注重表现的是 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与 人交往的能力,决定了你能否进入拍摄对 象的生活,能否进入拍摄对象的内心。能 够很好的进入人们的生活圈子,进而进入 被拍摄对象的内心世界。你就能拍到感人 的好照片。就能很好的揭示生活的真谛。
第四节 纪实摄影表现的对象
第一节 什么是纪实摄影
摄影术发明的原动力是纪实,摄
影的技术特性决定了他的纪实功 能,摄影的最主要的美学特征也 是他的纪实性。纪实,是摄影术 的生命。
艺术摄影:所谓艺术摄影就是最大限度的 使用视觉形式和各种摄影手段,表达摄影 师的艺术思想和哲学理念。他不受真实性 的影响,不受摄影手段的限制,也不受时 间和空间的制约。今天我们主要来讨论纪 实摄影,艺术摄影我们就暂且不论。
哲学积累
哲学是一种世界观。哲学是关于人思维方 法的科学。哲学有各种流派,他影响着接 受它们的人们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人们观 察事物的角度。我们前面讲纪实摄影需要 思辩,思辩就是一种正确的思维方法。如 何去学习和保持一种正确的思维方法?学 习哲学是唯一的必由之路。
文学积累
有一种说法;摄影是文学,文学需要思想。 文学是人学,故摄影也是人学。文学表现 和反映各种人的情感,人的生存环境,人 的生存状态。同样,摄影也是要表现人的 情感,人的生存环境,人的生存状态。我 们从文学中可以学到对环境氛围的把握, 明晰各种事物各方面的关系。从文学中我 们学习结构的处理。
1871年法国警察利用照片查找巴黎公社社员。
1880年3月4日美国摄影师霍根把照片《棚户区》印在纽约 每日画报上,这次报道使得美国人看到还有人在那么困难 的环境下生活。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以至于使得议会 通过仪案;改造贫民区的生活状况。
1886年摄影采访第一 次出现,法国摄影家 纳达尔采访时年75岁 的音乐家里斯特。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利用X光拍摄出人的 手骨结构的X光照片。
1896年摄影还帮助居 里夫人发现了比铀更 强的镭射线。
早期摄影的美学思想
由于摄影术受到绘画艺术的全面的影响,同时还 受到从事绘画的人们的鄙视。争取摄影的艺术的 地位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为了取得艺术的确认, 摄影的创作题材,创作风格都极度的向绘画靠拢。 高艺术摄影流派就应允而生。高艺术摄影就是使 用照相机去模仿绘画的表现题材和风格。借用流 行诗、历史传说和《圣经》中的轶事、寓言故事、 基督生活作为题材进行创作。其宗旨是通过这些 画面阐述道德观念,给人以教益。
摄影技术积累
纪实摄影是用照相机作为工具对社会进行研 究和记录的。对工具掌握的熟练程度,往往 就决定着是否能够在事件发生的现场,能否 将正在发生的事件记录下来。因为纪实摄影 的工作性质是;瞬间思维,瞬间判断,瞬间 构图,瞬间拍摄。
敬业精神
纪实摄影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强 烈的敬业精神。他必须要有对社会观察的 敏锐的洞察力,对社会现象有着极大的兴 趣。他总是觉的,他有必要去研究现在正 在发生的事件,有责任把正在发生的事件 记录下来,无论他是好是坏。并对事件发 表自己的观点,对事件进行评说。
二是关于社会与人的。他包括;生
活摄影,肖像摄影,婚纱摄影,民 俗摄影,新闻摄影,社会纪实摄影 等。这类摄影他既受纪实摄影的特 点的制约,还有一个主要的特征就 是;他的主要拍摄对象是人,以及 人与人组成的这个社会。
第二节 纪实摄影的定义
著名的纪实摄影家多罗西亚.兰格(Dorother Lange)女士在应著名摄影家安塞尔.亚当斯 (Ansel Adams)的要求写“纪实摄影”词条时, 她写到:“纪实摄影记录我们这个时代的社会景 象。它反映现在,但为将来做纪实。它的焦点是 人与人的关系。它记录人们在工作中,战争中和 娱乐中的行为,……甚至一年中周而复始的活动。 它描写人类的各种制度——家庭、教堂、政府、 政治组织、社会团体、工会。它不仅展现他们的 表面形象,同时还刻意揭示人们的活动方式,接 受生活的方式,表现虔诚的方式,以及影响人类 行为的方式。纪实摄影立足于自身的长处,并且 靠自身便能产生效力。
通过摄影记录了许多的细节和人类的情感。我们 几乎可以找到这160年以来的所有重大事件的影象 资料。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几乎所有的摄影的传 世之作都是纪实摄影作品。 纪实摄影与其说是一种艺术门类,到不如说是一 种工具,一种解读社会的工具。通过这个工具, 摄影者、社会工作者发表自己对社会的看法,阐 述自己对社会的评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以这样说;纪实摄影师应当使自己成为一个社 会学,人类学,一个环境学、政治学和哲学学者。 只有这样才能对社会进行科学的评论。
纪实性摄影:所谓纪实性摄影就是对 任何真实事件、场景、物体的现实现 场的记录。他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受到摄影手段的影响。受到真实性的 检验。我们讲的纪实性摄影为了阐述 的方便,通常我们把他归类为两个方 面;
一是关于自然和物的。例如;自然
风光摄影,野生动植物摄影,产品 摄影(他不同于广告摄影,他主要 的是表明产品的物理性质和外在形 态),科技摄影等。总之他是对任 何真实事件、场景、物体的现实现 场的记录。并受到真实性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