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企业账务处理

合集下载

外贸企业的会计账务处理流程

外贸企业的会计账务处理流程

外贸企业的会计账务处理流程账务处理流程如下:1、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记账凭证。

2、根据收付记账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3、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分类账。

4、根据记账凭证汇总、编制科目汇总表5、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

6、期末,根据总账和明细分类账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7、做年、季、月度财务预测和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分析、业绩评价与反馈。

会计每月工作都有哪些一、每月会计要做的工作1、根据出纳转过来的各种原始凭证进行稽核,稽核无误后,编制记账凭证。

2、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

3、月末作计提、摊销、结转记账凭证,对所有记账凭证进行汇总,编制记账凭证汇总表,根据记账凭证汇总表登记总帐。

4、结账、对帐。

做到帐证相符、帐帐相符、帐实相符。

5、编制会计报表,做到数字准确、内容完整,并进行分析说明。

6、将记账凭证装订成册,妥善保管。

二、税金申报缴纳工作1、每月月末,计算提取相关的税金。

2、每月7号前,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10号前申报缴纳增值税(或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

季度末的下月15号前申报缴纳所得税。

3、年终,进行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

一般在年终结账后开始,到4月30日前完成汇算清缴工作。

望楼主采纳沈阳金蝶财务为您解答会计每月报税工作都有哪些?各地的网上申报的流程大致都是一样的。

国税、地税都是网路申报吗?国税的你要上当地的国税局网站,上面应该有网路申报这一项的,然后需要输入你们的税号、密码等专案才可以进入,国税每月需要申报的报表如:增值税主表,表一,表二,资产负债表,利润表,附报资料表等,可能各地的要求不一样,也根据你们企业的性质填报不同的表;地税申报需要上地税局的网站,根据地税编码进入,申报的报表如:个所税表,综合表一,每个季度需要申报资产负责表和利润表。

抄税后就是纳税申报,清卡会计日常工作都有哪些?会计的日常工作内容和任务主要包括货币资金核算、往来结算、工资核算、货币资金收支的监督等。

生产出口企业财务做账流程

生产出口企业财务做账流程

生产出口企业财务做账流程《生产出口企业财务做账流程:一场数字和规则的奇妙之旅》作为一名曾经深入生产出口企业财务工作的“财务战士”,现在就来和大家唠唠生产出口企业财务做账流程这个事儿,那可真是一场既严谨又妙趣横生的“冒险”。

一、初始的数据收集——大海捞针的开始生产出口企业的财务就像一个信息收集站,首先得把所有的原始凭证找齐。

这就好比在一个杂乱无章的大仓库里找宝贝,采购发票、发货单、报关单等等都是我们的目标“宝物”。

有时候业务部门送过来的单据乱得像被龙卷风席卷过的杂物堆,你得瞪大了眼睛一张张筛选。

比如那张被揉得皱巴巴的原材料采购发票,可能就藏着成本核算的关键数字,这时候感觉自己像个找线索的侦探,不放过任何一个蛛丝马迹。

二、成本核算——数字的魔方游戏生产环节成本核算是最复杂也最有趣的部分。

你要把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这些小方块巧妙地组合到一起。

想象一下,直接材料就像一堆五颜六色的积木块,每一种原材料都是独特的一块。

直接人工呢,那是工人们用心投入的汗水结晶,得按照工时或者产量分摊到每个产品上。

制造费用就像万能胶,把水电费、设备折旧这些零零散散的东西黏合到成本里。

这时候要是一个数字错了,整个成本魔方可就“变形”了。

记得有一次,仓库报错了一批原材料的单价,结果算出来的产品成本夸张得像外星产品的高价,我当时就像一个拆炸弹的士兵,紧张地重新核对每一个数据。

三、出口退税环节——与政策的斗智斗勇出口退税就像是国家给我们生产出口企业的甜蜜小奖励。

但想要拿到这个奖励,可得和政策这个严师好好打交道。

得把报关单、出口发票等资料整理得像等待检阅的士兵一样整齐。

申报退税的时候,那些税收代码、汇率换算,每一个细节都得精准到位。

就像走钢丝一样,稍微歪一点就可能掉进“退税失败”的深渊。

我曾经因为一个产品的归类编码填写错误,差点就错过了一笔可观的退税金额,当时那个懊恼啊,感觉就像到嘴的鸭子飞了。

四、财务报表编制——盛大的数字庆典最后到了编制财务报表这个阶段,就像是把之前所有的努力成果都摆到一个精美的舞台上展示。

外贸出口企业账务处理

外贸出口企业账务处理

外贸出口企业账务处理外贸企业首先应交税费科目的明细一定要设置的非常明细外贸企业有内销和外销,无论内销还是外销,进货发票的商品名称、数量一定和销售发票名称、数量进行一一对应;出口企业出口货物常用的成交方式有 FOB、CFR、CIF三种;1.FOB2. FOB=CFR-运费3. FOB=CIF-运费-保费企业可以采用当月1日或当日的汇率作为记账汇率一般为中间价,确定后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调整;一套完整的出口退税资料:进货发票、出口发票、出口自制发票、报关单、提单、合同;1.购买内销货物借:库存商品—内销—A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增税内销进项税贷:应付账款—甲公司2.销售内销货物借:应收账款—国内---乙公司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结转内销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内销成本贷:库存商品—内销—A商品注意:对于外贸企业来说都是一一对应的,如果该批货在本月购买、销售的话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如果只购买就只做购买的分录;如果在以前月份购买,那本月只做销售和结转成本的分录;4.购买外销货物借:库存商品—外销—A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增税外销进项税贷:应付账款—甲公司5.销售外销商品一定开具普通发票,发票上的金额是FOB价,外币折算成美元时用报关单当月1日的汇率借:应收账款—国外—UNO贷:主营业务收入—外销收入6.结转外销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外销成本贷:库存商品—外销—A商品7.计提出口退税额退税额=不含税进货金额退税率借: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款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8.不享受退税的税额借:主营业主成本—出口成本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9.收到货款借:银行存款—中国银行贷:应收账款—国内---乙公司--国外—UNO支付货款:借:应付账款---甲公司贷:银行存款—中国银行10.收到出口退税款借:银行存款—中国银行贷: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款11.计提内销应该缴纳的增值税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转出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计提内销应缴纳的附加税和普通企业一样印花税无论内销还是外销都需要缴纳出口退税资料在专门的出口申报系统进行申报:1.安装,按照默认的路径进行按照2.企业基础信息设置3.进入申报系统:在哪个月申报在进入的时候就选择某月,例如:2017年7月进出口申报系统申报,那就选择2017074.认证需要退税的所有进货发票5.进入申报系统—外部资料采集—认证发票信息处理,录入认证的进货发票信息6.免退税明细数据采集—录入出口明细,关联号:年份+月份+批次 170701,用铅笔写到报关单上一张报关单对应唯一的关联号7.免退税明细数据采集—录入进货明细,关联号和之前要对应,并且一张报关单对应几张进货发票就录入几次;只要是该张报关单对应的关联号就不变8.检查9.基础信息采集—企业经营情况—出口货物备案单证目录录入,一张报关单备案一次,出口发票号码:这张报关单对应的所有出口发票号码;装货单:集装箱号;运输单:提运单号;出口货物明细:商品编号;合同号:出口发票上都有;录入完毕之后,进行序号重排,生成备案,日期一定要是当天的日期;10.确认免退税明细数据—确认明细申报数据11.免退税申报—退税汇总—申报表录入直接点击回车即可—生成申报数据保存到默认路径或桌面都可以12.进入国税申报系统—免退税预审-没有疑点—转正式申报即可13.打印封皮、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汇作申报表、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出口明细报表、外贸企业出口退税进货明细申报表,随报关单、进货发票抵扣联一起装订,该公章和法人章,财务签字14.如果数据有问题进入出口申报系统进行撤销,重新修改即可。

出口销售账务处理方案

出口销售账务处理方案

一、概述出口销售是企业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外汇结算、关税、退税等多个环节。

为了确保出口销售业务的顺利进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本文提出以下出口销售账务处理方案。

二、账务处理流程1. 销售合同签订(1)销售部门与客户签订出口销售合同,明确产品名称、数量、价格、付款方式、交货期限等条款。

(2)销售部门将合同复印件送至财务部门备案。

2. 发票开具(1)销售部门根据合同信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2)财务部门审核发票信息,确保无误后,将发票交由销售部门。

3. 外汇结算(1)销售部门根据合同约定,将外汇结算单据送至财务部门。

(2)财务部门核对结算单据,确认无误后,进行外汇结算。

4. 关税缴纳(1)根据出口货物清单,计算关税金额。

(2)财务部门将关税缴纳凭证送至海关,办理关税缴纳手续。

5. 退税申报(1)根据出口货物清单,计算应退税额。

(2)财务部门整理退税申报材料,提交至税务机关。

6. 收入确认(1)财务部门根据合同约定,确认出口销售收入。

(2)将销售收入计入主营业务收入账户。

7. 成本核算(1)根据出口货物清单,计算出口成本。

(2)将出口成本计入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8. 期末结转(1)将主营业务收入账户和主营业务成本账户余额结转至本年利润账户。

(2)根据本年利润账户余额,计算净利润。

三、账务处理注意事项1. 确保合同条款明确,避免后续纠纷。

2. 严格审核发票信息,确保发票真实、准确。

3. 外汇结算过程中,注意汇率波动风险,合理选择结算方式。

4. 关税缴纳及时,避免滞纳金产生。

5. 退税申报材料齐全,确保退税顺利进行。

6. 成本核算准确,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7. 期末结转及时,确保财务报表真实、准确。

四、总结出口销售账务处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以上方案,可以规范出口销售业务流程,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出口帐务处理

出口帐务处理

1出口帐务处理1.1 生产企业出口业务会计核算1.1.1一般贸易方式下出口业务核算1)货物出口并确认收入实现时,根据出口销售额(FOB价)作帐务处理:借:应收账款(或银存)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等)2)月末根据《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的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做帐务处理: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次月根据上期《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的应退税额做帐务处理: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4)次月根据《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的免抵税额做帐务处理(一般企业不做此笔会计处理,因其是税务机关免抵调库的依据,不影响增值税的核算)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借:银存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1.1.2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下出口业务核算:1)货物出口并确认收入实现时,根据出口销售额(FOB价)作账务处理:借:应收账款(或银存)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等)2)月末根据《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的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做帐务处理: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次月根据《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的应退税额做帐务处理: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4)次月根据《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的免抵税额做帐务处理(一般企业不做此笔会计处理,因其是税务机关免抵调库的依据,不影响增值税的核算)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借:银存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1.1.3来料加工贸易方式下出口业务核算来料加工贸易方式下销售收入是免税的,不计提销项税额,用于来料加工的原材料、零部件等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直接计入成本。

特殊行业账务处理--2023年最新出口企业账务处理

特殊行业账务处理--2023年最新出口企业账务处理

出口企业账务处理(一)购进、销售及出口退税的计算(1)购进原材料的账务处理借: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2)内销货物的账务处理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出口货物的账务处理借:应收外汇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4)计算出口产品:不得抵减的进项税额。

当期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出口货物销售额*(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借:主营业务成本(当期不得抵扣的进项税)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5)计算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全部进项税额+当期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额(6)计算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即:免税购进原材料的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7)计算应退税额若当期应纳税额为负数,即为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且其金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0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8)收到出口退税款的账务处理借:银行存款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9)结转下期留抵税额结转下期留抵税额为: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若当期应纳税额为负数,即为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且其金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则: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当期免抵税额)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二)“免、抵、退”税的申报流程1、免抵退税预申报时间:本月免抵退税正式申报之前资料:本月免抵退税明细申报电子数据后续处理:到税务机关进行预审后,将预审反馈信息读入出口退税申报系,并根据反馈疑点调整申报数据。

2、增值税申报纳税时间:法定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资料:(1)《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及其附表。

对外贸易账务处理

对外贸易账务处理

一、一般贸易出口账务处理出口企业账务处理大致同非出口企业账务处理一样,只是涉及增加一些出口退税方面的会计分录:1、结转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结转当期免抵税额(内资企业必须做,外资企业可以不做)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3、结转当期应退税额借:应收补贴款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4、出口退运出口退运的账务处理分两部分:A、跨年度退运(根据税务局专管员要求处理,以下分录仅作为参考,许多税务局要求直接补税)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出口收入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内销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借: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贷:主营业务成本B、本年度退运借:主营业务收入——出口收入贷: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借:库存商品——出口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贷:主营业务成本5、出口转内销出口转内销账务处理比照退运账务处理进行。

二、进料加工、来料加工贸易出口账务处理进料加工贸易方式同一般贸易账务处理基本一样,区别在于一般贸易是国内采购原材料,进料加工是国外进口材料,即进料加工复出口。

来料加工贸易方式是收取加工费方式,即国外客户提供原材料,企业根据国外客户的要求加工定制产品出口,收取加工费,属于免税范畴。

收入的会计处理同一般贸易,但是来料加工原材料是单独记账备查,企业日常账务处理不需要记载。

三、代理出口贸易账务处理1、对于委托方而言正常计收入及相关科目,如收入:借: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代理出口支付代理费:借:经营费用——代理费贷: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其他处理同一般贸易账务处理。

2、对于受托方而言,仅涉及代理费收入确认一项:借: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贷:主营业务收入——代理费此外,不论哪种出口方式,都涉及海运费的账务处理问题:1、国外客户负担海运费:货物出口时:借:应收账款——国外客户贷:其他应付款——海运费支付海运费时:借:其他应付款——海运费贷:现金、银行存款2、企业自行负担:货物出口时:借:营业费用——海运费贷:其他应付款——海运费支付海运费:借:其他应付款——海运费贷:现金、银行存款。

出口企业涉及出口部分的基本账务处理及操作

出口企业涉及出口部分的基本账务处理及操作

出口企业涉及出口部分的基本账务处理及操作一、销售1、当月销售:以出口发票记账联、出库单为附件借:应收外汇账款——**国家/**客户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销售收入注:1、均为FOB价入账,CIF价或者其他价格出口的出口发票上需要标注。

2、网上报税时,当月的免抵退销售额,在主表中相应栏内手工填列。

3、以当月出口销售额*(征税率-退税率)做进项转出借:主营业务成本——出口销售成本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注:1、网上报税时,这部分进项转出即为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在表二中相应栏内手工填列。

2、以上是当月有出口销售必做的两个步骤!同时将发生的销售录入到免抵退系统当中二、收汇1、收货款(以银行收汇水单为附件)借:银行存款——美元账户贷:应收外汇账款——**国家/**客户2、美元转人民币((以银行转账水单为附件)借:银行存款——人民币财务费用——汇兑损益贷:银行存款——美元3、月末美元日记账需要调汇,本月汇率*美元余额-人民币余额即为调汇金额汇率(月初1日汇率中间价,遇假日顺延,中国人民银行网可查)借:财务费用——汇兑损益贷:银行存款美元分录为:借:银行存款——人民币财务费用——汇兑损益贷:应收外汇账款——**国家/**客户注:也有把财务费用放到月底统一调的。

美元应收账调汇同美元日记账调汇。

以上为收汇过程涉及的账务处理,同时核销时需持核销单号到开户行外汇办公室领取收汇核销证明联,以便到外汇局办理核销。

具体可以咨询当地银行。

三、单证收齐申报、退税所谓单证收齐是指下列单证:(1)出口发票(退税联)(2)报关单(出口退税联)(3)核销单(出口退税联)1、业务员下订单,收到预付款后,货物生产完毕,准备出口,并确定货代,此时需要寄报关资料给货代,具体相关资料:(1)核销单需加盖中英文条形章(蓝色),组织机构代码章(蓝色),骑缝处盖2个公章(红色),要求核销单空白且已作海关备案。

(2)报关单需加盖报关专用章(蓝色),要求报关单为蓝色空白纸1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一月份,期初增值税留抵5万元,购进原材料等货物500万元,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85万元,内销产品销售额300万元,出口货物离岸价折合人民币1200万元。

①外购原材料、备件、能耗等,会计分录为:借:原材料等科目50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0000贷:银行存款等科目5850000②产品外销时,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等科目1200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12000000③内销产品,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等科目351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30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0000 ④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得免征你和抵扣税额(即剔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1200×(17%-13%)=48(万元)借:主营业务成本4800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480000⑤计算应纳税额本月应纳税额=51-(85-48)-5=9(万元)>0,仍应交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140000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140000结转后,月末“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账户贷方余额为90000元。

一般来说,“免、抵、退”是各有含义的,①、“免”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免征生产销售环节的增值税;②、“抵”是指以本企业本期出口产品应退税额抵顶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③、“退”是指按照上述过程确定的实际应退税额符合一定标准时,即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成的部分予以退税。

我国对出口货物实行增值税“免、抵、退”税办法已两年多了,但有一些出口生产企业的财务人员对“免、抵、退”税计算及账务处理仍不能很好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免、抵、退”工作的进行。

笔者现将“免、抵、退”税计算方法简介如下并举例说明。

归纳起来,“免、抵、退”税的计算可分为四个步骤:一、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牌价×(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收率-出口货物退税率)二、计算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末留抵税额若应纳税额为正数,即没有可退税额(因为没有留抵税额),则仍应交纳增值税;若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未抵扣税额,则有资格申请退税,但到底能退多少,还要进行计算比较。

三、计算免抵退税额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免税购进原料包括从国内购进免税原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

其中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公式为: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海关实征关税和消费税四、确定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若期末未抵扣税额≤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期末未抵扣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期末未抵扣税额;若期末未抵扣税额≥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0。

现结合实例说明如何进行计算和账务处理。

例:某自营出口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17%,退税率13%,2003年1—3月有关业务资料如下:1、一月份,期初增值税留抵5万元,购进原材料等货物500万元,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85万元,内销产品销售额300万元,出口货物离岸价折合人民币1200万元。

①外购原材料、备件、能耗等,会计分录为:借:原材料等科目50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0000贷:银行存款等科目5850000②产品外销时,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等科目1200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12000000③内销产品,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等科目351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30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0000④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得免征你和抵扣税额(即剔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1200×(17%-13%)=48(万元)借:主营业务成本4800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480000⑤计算应纳税额本月应纳税额=51-(85-48)-5=9(万元)>0,仍应交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140000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140000结转后,月末“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账户贷方余额为90000元。

2、二月份,外购原材料、燃料等支付价款850万元、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144.5万元;内销货物取得不含税销售额300万元;出口销售货物取得销售额500万元。

①采购原料、出口及内销的会计分录与1月份类似,不再赘述。

②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即剔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500×(17%-13%)=20(万元)借:主营业务成本2000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00000③计算应纳税额(即抵税)应纳税额=300×17%-(144.5-20)=-73.5(万元)④计算免抵退税额(即算尺度)免抵退税额=500×13%=65(万元)<73.5(万元),可全部申请退税⑤确定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应退税额=65万元免抵税额=0期末留抵税额=73.5-65=8.5(万元)借:应收补贴款6500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650000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850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850003、三月份,免税进口料件一批,支付国外买价300万元、运抵我国海关前的运输费用、保管费和装卸费用50万元,该料件进口关税税率20%,料件已验收入库;出口货物销售取得销售额600万元;本月无内销。

①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300+50)×(1+20%)=420(万元)借:原材料4200000贷:银行存款等科目3500000应交税金—应交关税700000②出口的会计分录与前2个月类似,不再赘述。

③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即剔税)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420×(17%-13%)=16.8(万元)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600×(17%-13%)-16.8=7.2(万元)借:主营业务成本720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72000④计算应纳税额(即抵税)应纳税额=0-(0-7.2)-8.5=-1.3(万元)⑤计算免抵退税额(即算尺度)免抵退税额抵减额=420×13%=54.6(万元)免抵退税额=600×13%-54.6=23.4(万元)⑥确定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应退税额=1.3万元当期免抵税额=23.4-1.3=22.1(万元)借:应收补贴款13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2210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234000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85000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85000通过实务处理我们可以看出,在免抵退税的计算方法中,计算“当期免抵税额”主要是为了账务处理的需要。

因为当应纳税额为负数,且留抵税额小于“免抵退”税额时,可退税额为留抵税额,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留抵税额。

账务处理为:借:应收补贴款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免抵税额即为“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科目的数额,如果不计算出免抵税额,在财务处理时将无法平衡。

举例某公司4月份报关出口产品一批,出口离岸价折合人民币200万元,内销产品取得销售收入100万元,当月购进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进项税额为34万元。

4月应退税额计算如下:应纳税额=100×17%-[34-200×(17%-13%)]=-9(万元);(假定该出口产品的退税率为13%)免抵退税额=200×13%=26(万元);4月份应退税额为9万元;4月份免抵税额=26-9=17(万元)。

上述说明,该公司出口产品的总出口退税额为26万元,其中9万元未从本公司的内销产品销项税额中得到抵减,由国税局给予退税,另17万元通过出口环节免税和从内销产品的销项税额中得到了抵减实现。

即17万元不需要国税局退税就已经实现了“退税”,而9万元只有在拿到国税局通过国库划转的票据后才实现退税。

所以账务处理是: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免抵额)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免抵额)LZ问:那么当期免抵税额可以抵减应纳税额吗?答:你已经从外销环节免税和内销产品的销项税额中得到了弥补(即“免抵”了),当然不能再抵减应纳税额了,如果再抵减应纳税额就是重复了。

LZ又问:那为什么我计算当月应纳税额的时候=销项税额-本月进项税+本月进项税额转出-不予抵扣税额+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计算当月应纳税额的时候没有涉及上面的免抵税额相信这个问题大家已经明白了,也不需要重复回答了吧一、出口退(免)税的概念出口货物退(免)税是对报关出口货物退还在国内各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按税法规定已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或免征。

二、实行出口退(免)税的原因(为什么要实行出口退税?)①各国税制不同使货物的含税成本相差很大,出口货物在国际市场上难以公平竞争,而大多数国家是鼓励出口贸易的。

因此,实行零税率制度有助于提高竞争力。

②依照税法理论,间接税是转嫁税种,虽是对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征收,但税额实际上是有消费者负担的,是对消费行为征税;而出口货物并未在国内消费,因此应将其在生产流通环节缴纳的税款退还。

③依据有关国际法管辖地原则,进口国还要根据本国税法规定对进口货物征税,出口货物实行零税率可以有效地避免国际双重课税。

三、出口退税的基本原则:“征多少、退多少,未征不退和彻底退税”。

四、出口退税基本构成要素:①出口范围:包括出口企业范围和货物范围。

其中出口企业范围包括外贸企业、工贸企业、生产企业和特定企业。

出口货物范围主要是依照税法规定征收增值税和消费税的货物。

②税种:增值税和消费税。

③税率:17% 指机械设备电器及电子产品、运输工具、仪器仪表等四大类机电产品。

15% 指服装以外的纺织原料及制品,四大类机电产品以外的其他机电产品及法定税率为17%的部分货物。

13% 主要是指现行征税率为13%的货物。

6% 外贸企业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的准予退税的货物,除农产品执行5%的退税率外,其他均按6%办理退税。

5% 农产品出口退税率为5%。

④计税价格⑤期限五、出口退税的基本方法:①免退:对本环节增值部分免税,进项税额退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