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方案.pdf

合集下载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2年湖北省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2年湖北省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2年湖北省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日期】2022.04.14•【字号】鄂农办函〔2022〕58号•【施行日期】2022.04.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2年湖北省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方案》的通知鄂农办函〔2022〕58号各市、州、县(区)农业农村局,厅机关有关处室、厅直有关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省农业农村厅、生态环境厅关于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鄂农发〔2021〕11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2022年湖北省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方案》,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2022年4月14日2022年湖北省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方案为做好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切实保护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目标,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市场运作、多方联动”的原则,建立健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和工作机制。

结合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统筹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

二、目标任务一是继续开展试点。

2022年,在宜昌市、仙桃市、潜江市、新洲区、郧阳区、监利市、枝江市、秭归县、五峰县、沙洋县、云梦县、英山县、麻城市、赤壁市、广水市等15个市(县、区)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试点,试点县2022年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到75%以上。

二是全面普及推进。

在试点县带动下,全省尽快建立健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确保非试点县2022年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到65%以上,并确保按期完成全省“到2025年回收率达到80%以上”目标任务。

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工作方案

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工作方案

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工作方案一、背景随着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农药的使用量也在不断增加,而农药包装物的回收和处置问题也日益突出。

农药包装物一般为塑料或金属材质,包装内的残留物质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工作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二、目标1.建立全面、系统的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体系,确保农药包装物得到有效回收和处置。

2.降低农药包装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

3.提升农民、农药使用者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三、工作方案1.法规制度建设(1)制定《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管理办法》,明确农药废弃包装物的分类、回收和处置要求。

(2)加强与农药生产企业的合作,要求企业在生产农药时对包装物进行分类标识,便于回收和处置。

2.回收体系建设(1)建立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网点,包括在农资销售点和农田周边设置回收点,确保农民方便的回收农药包装物。

(2)成立专业的回收团队,负责回收点的管理和包装物的收集、分类。

(3)和专业的废弃物处理公司合作,将回收的包装物进行分类处理。

3.宣传教育(1)通过多种形式,如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农药包装物回收的重要性和现有的回收机制。

(2)开展农民和农药使用者的培训,加强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知识。

(3)利用农民合作社、村委会等组织,向农民普及农药包装物回收和处置的方法。

4.监督检查(1)建立监督机制,对回收网点、回收团队和废弃物处理公司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

(2)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对未经授权进行农药包装物回收、擅自处置等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四、预期效果通过以上工作方案的实施,预计能够达到以下效果:1.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体系得到健全和完善,包装物得到高效回收和处理。

2.减少农药包装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保护农田和水资源的安全。

3.农民和农药使用者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得到提升,主动参与包装物的回收和处置工作。

4.提升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推动农业产业的绿色化进程。

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工作方案

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工作方案

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绿色生态发展之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紧扣“防、减、收”(科学防治、农药减量、废物回收)的防控要求,按照“属地管理、市场运作”的原则,全面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保障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目标任务X年,在全镇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试点工作。

按照“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原则,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袋、瓶、桶等)定点回收,实现各类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率30%以上。

每个村设一个收集点,镇上设集中收运点,定期送县上进行集中处理。

三、职责分工落实专人负责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工作,建立完善工作机制,确定辖区内回收点设置,做好辖区内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政策宣传。

农药经销商、农药使用者为回收实施主体。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以村(社区)为单位发动群众,对(沟、渠)边、河(池塘)边的农药废弃包装物进行一次环境大整治。

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工作顺利开展,镇成立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二)加强宣传发动。

广大农民是农药包装物产生的主体,各村、社区充分利用会议、LED、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农药包装物乱丢乱弃危害性和安全处理重要性的宣传,让农民充分认识乱扔农药包装物对环境和人身安全的危害,积极参与到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工作中;开展农药包装物安全处理有关知识培训,切实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营造全民参与农药包装物回收的工作氛围。

(三)抓好部署落实。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部署以村组(社区)为单位发动群众,对田(沟、渠)边、河(池塘)边的农药废弃包装物定期进行环境大整治。

三小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为规范食品“三小”(食品小作坊、食品小经营店、食品小摊贩)生产经营行为,按照《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及摊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开展“三小”专项整治,特制定本方案。

一、认真排查,明确监管对象。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方案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方案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方案一、废弃物回收机制的建立首先,需要建立起一个废弃物回收的机制,以确保废弃物能够被安全有效地回收利用。

可以成立一个由相关政府部门、农药生产企业、农业科研机构和农民代表组成的农药废弃物回收委员会,负责制定废弃物回收的具体实施细则,协调相关各方的合作。

二、废弃物回收站的建设在农村地区,可以建设一定数量的农药废弃物回收站。

这些回收站设立在农田周边或方便居民投放的地方,方便农民投放废弃物,并提供相应的回收容器。

回收站可以由政府或与企业合作成立,负责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和分类处理。

三、废弃物分类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废弃物需要进行分类处理,即将不同类型的废弃物进行分开,以便于后续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桶状废弃物可以通过清洗和回收再利用,瓶状废弃物则需要进行彻底的清洗和破碎处理,以保证其中的农药残留物得到充分分解。

农药残留物可以通过特殊的处理方法,如焚烧、生物降解等有效消除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四、废弃物的再利用经过分类和处理后,废弃物可以得到各种再利用。

例如,废弃的桶状物可以进行退化处理后再次用于农药的包装;废弃的瓶状物可以通过回收再生产新的塑料制品;农药残留物可以进行资源化利用,例如提取有价值的化学物质等。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对原材料的消耗,还能减少环境污染。

五、宣传与培训宣传与培训是推动废弃物回收工作的重要环节。

政府、农药生产企业和农业科研机构可以联合开展宣传活动,向农民介绍废弃物回收的意义、方法和利益。

此外,还可以组织培训班,向农民教授废弃物回收的操作技能,增强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六、法律和制度保障为了推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的顺利开展,还需要通过相应的法律和制度来加以保障。

可以出台相关的政策,对回收工作给予一定的经济、税收或财政补贴支持,并规定相关企业和个人的义务和责任。

总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的开展对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废弃物回收机制、建设废弃物回收站、实施废弃物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进行宣传和培训以及法律和制度保障的综合手段,可以有效解决农药包装废弃物带来的环境和健康问题,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实施方案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实施方案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实施方案1.现状分析2.目标设定(1)促进农药包装废弃物的有效回收率,减少废弃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2)加强农民对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的认识和意识,改变不良的废弃习惯。

3.方案制定(1)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要求农药生产企业在销售农药时必须提供相应的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方案,并对实施不力者进行处罚。

(2)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宣传农药包装废弃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引导农民养成正确的废弃习惯。

(3)回收网络建设: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站点,安装专门的储存设施,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储存和运输。

(4)物流管理:建立完善的物流管理体系,确保废弃物的及时回收和处理,减少二次污染。

(5)资源利用:将回收的农药包装废弃物进行分类和处理,有机地利用废弃物中的有价值资源,如塑料、纸张等。

(6)监督检查: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定期抽查回收站点的运营情况,并进行公示,提高回收站点的运营质量和效率。

4.实施步骤(1)立法和政策制定:相关部门和农药生产企业共同制定法规和政策,规定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理要求。

(2)宣传教育: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渠道,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危害宣传和废弃习惯改进的教育活动。

(3)回收网络建设:根据农村地区的分布情况,建立适当数量的废弃物回收站点,确保覆盖面广。

(4)物流管理:与物流公司合作,制定农药包装废弃物的运输路径和方法,确保废弃物的及时回收和储存。

(5)分类处理和资源利用:回收站点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和处理,将可回收的材料进行资源利用,同时对无法利用的废弃物进行安全处置。

(6)监督检查:相关部门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对回收站点的运营情况进行抽查,并公示抽查结果,确保回收站点的质量和效率。

5.预期效果(1)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率明显提高,减少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2)农民对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的认识和意识得到提高,改变不良的废弃习惯。

(3)废弃物回收处理产业得到发展,相关企业收入增加,就业机会增多。

关于农药废弃包装物及农用废旧地膜回收和集中处置实施方案

关于农药废弃包装物及农用废旧地膜回收和集中处置实施方案

关于农药废弃包装物及农用废旧地膜回收和集中处置实施方案为解决农药废弃包装物及农用废旧地膜随意丢弃对农田生态系统造成破坏问题,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按照中共XX市委办公室、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的通知》要求,结合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文明、绿色XX”为目标,按照“行政带动、市场补充、政府扶持、属地管理”原则,建立以“实施主体回收、专业机构处置、公共财政扶持”为主要模式的农药废弃包装物及农用废旧地膜的回收和集中处置体系。

二、工作目标农药及地膜的销售、使用主体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农药废弃包装物及农用废旧地膜的乱扔乱弃现象基本杜绝,农药废弃包装物及农用废旧地膜所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工作开展X年后,农药废弃包装物的当年回收率达到80%以上、回收物的对应处置率达到100%,农用废旧地膜的当年回收率达到90%以上、回收物的对应处置率达到100%;工作开展5年后,农药废弃包装物的当年回收率达到95%以上、回收物的对应处置率达到100%,农用废旧地膜的当年回收率达到95%以上、回收物的对应处置率达到100%。

三、回收对象回收处置对象为农药废弃包装物、农用废旧地膜两大类物资。

本实施方案中的农药废弃包装物,是指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因农业生产产生的、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农药包装物。

包括用塑料、纸板、玻璃等材料制作的与农药直接接触的瓶、桶、罐、袋等器具。

农药经销商产生的装有报废农药的农药废弃包装物,不适用于本实施方案。

农药废弃包装物属于危险废物的,应同时遵守有关危险废物处理的法律规定。

本实施方案中的农用废旧地膜,是指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因农业生产产生的、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地膜。

四、职责分工(一)回收责任主体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开展辖区内回收农药废弃包装物及农用废旧地膜的宣传培训、统一归集、督促检查和核实确认等具体工作。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实施方案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实施方案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实施方案为了贯彻《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保障公众健康、防治农药包装废弃物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结合本省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本方案的目标是构建布局合理、全程可控、运转高效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和处理体系,全面落实农药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回收处理主体责任,鼓励资源化利用单位、行业协会、专业化服务机构等共同参与。

到2025年,全省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提高到80%以上,回收的农药包装废弃物100%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二、主要措施一)加强调查监测,掌握产生回收情况。

各地应加强对农药包装废弃物产生和回收情况的调查监测,准确统计本辖区农药使用量,并及时汇总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量。

在国家未出台相关统计标准前,自2021年1月1日起,按照农药使用量的10%折算统计农药包装废弃物的产生量,按照实际重量统计回收量。

二)建立布局合理的回收体系。

各地应指导建立三级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包括农药使用者、农药经营者和县级回收站。

农药使用者在配药时应通过清洗等方式充分利用包装物中的农药,减少残留农药,并将农药包装废弃物分类就近交回农药经营者。

农药包装废弃物分为可资源化利用(塑料瓶)和非资源化利用(塑料瓶除外的其他农药包装废弃物)两类,各回收站(点)应分类回收存放,建立回收电子台账,记录农药包装废弃物的数量和去向信息。

农药经营者应至少配备两个带盖、防渗漏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桶,标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专用”的同时,分别标注蓝色的“可资源化利用(塑料瓶)”、红色的“非资源化利用(塑料瓶除外)”标识,可资源化利用回收桶用于存放塑料农药瓶,非资源化利用回收桶用于存放其他农药包装物,如铝箔袋、玻璃瓶等。

农药经营者应督促使用者做好农药包装物的清洗,并查验回收的农药包装物的清洗情况。

每个县可择优选择一家农药批发商或专业化服务机构设立县级回收站,配备存放仓库以及防雨、防渗漏、防遗撒的运输工具,定期收集各农药经营者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并送至资源化利用单位和无害化处理机构。

农村地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实施方案

农村地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实施方案

农村地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实施方案农村地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农村地区农药使用量大,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置问题亟待解决。

农药包装废弃物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对人畜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制定一套有效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二、方案目标:1. 建立农村地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确保废弃物得到有效回收和处置;2. 减少农村地区农药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3. 提高居民对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和处置的认识,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

三、实施步骤:1. 宣传教育阶段- 制定相关宣传教育计划,包括宣传资料、宣传海报等;- 在农村地区广泛宣传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的重要性和方法;- 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农村地区居民的环保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2. 回收设施建设阶段- 在农村地区建设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箱,数量根据使用量进行合理规划和布置;- 在农村地区配备专门的收运车辆,定期收集农药包装废弃物;- 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站点,对农药包装废弃物进行专门处理。

3. 回收运营阶段- 设立回收站点工作人员,负责回收和处置农药包装废弃物;- 定期巡查回收站点,确保回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发布回收站点的信息和联系方式,方便居民进行回收。

4. 绩效考核阶段- 制定回收站点的绩效考核指标,包括回收量、处理效率等;- 对回收站点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估,及时调整回收工作策略;- 将回收站点的绩效情况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提出优化措施。

四、实施要点:1. 鼓励居民主动参与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可以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或其他奖励措施;2. 加强与农药生产企业的合作,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系统;3. 增加对农药包装废弃物的监管力度,对违规处理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4. 定期开展农村地区农药包装废弃物的监测工作,及时掌握污染情况。

五、预期效果:通过本实施方案的实施,预计能够有效回收和处置农村地区农药包装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7月15日印县农牧科技供销合作局2018-2020年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实施方案长期以来,农民习惯施用农药后随意丢弃包装物,造成废弃农药包装物在农田坏境中长期残留,直接污染土壤和水源,威胁农业生态坏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坏境防治法》、《新农药管理条例》和《省固体废物污染坏境防治条例》、《省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明确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按照属地管理、市场运作、政府扶持的原则,通过减少农药使用,减少农药包装废弃物;推广使用大包装农药,减少农药包装废弃物;我局2017年已开展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机制,多措并举解决农药包装废弃物随意弃置的问题,保障农业生态坏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目标任务。

2018年全面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

力争到2020年,全县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模式和运行机制基本建立,主要农业乡镇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率达到70%以上,基本实现农药包装废弃物有效回收。

二、突出工作重点
(一)构建回收处置体系。

各乡(镇)农技站设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所需工具由县农牧科技供销合作局提供。

县级回收站点设在农牧大楼门市部,统一回收各乡镇产生的农药包装废弃物。

各乡(镇)农技站要根据当地实际,通过宣传、走访、张贴标语等多种方式,探索建立适合不同区域特色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体系。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严格规范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各个环节,防止“二次污染”。

(二)强化宣传指导服务。

由县植保植检站牵头,各乡(镇)农技站要加强宣传引导和普法教育,增强农药生产者、销售者和使用者的生态文明意识,明确社会责任,自觉妥善回收处置农药包装废弃物。

要加强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技术培训,指导农民不得随意丢弃农药包装废弃物,自觉拾捡、妥善保管、及时送交废弃农药包装。

(三)实施农药减量行动。

要深入实施农药减量控害行动,力争到2020年,将我县农药总用量控制在6吨以内,实现农药用量的零增长。

县农牧科技供销合作局将加大力度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推广使用色板性诱装置、杀虫灯、天敌昆虫等绿色防控产品和高效施药械,推广大包装农药,实施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治,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农药包装废弃物。

三、落实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农牧科技供销合作局成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植保植检站,切实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的监督管理。

县植保植检站根据我县实际,科学制定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方案,建立任务台账,明确责任清单,层层落实责任。

(二)严格督促考核。

我局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制定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和集中处置工作考核办法,强化目标考核,切实做到组织到位、目标明确、措施落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