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化学真奇妙 同步素材 118 (鲁教版八年级全)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全册:1.1“化学真奇妙”知识归纳练习题(无答案)

1.1“化学真奇妙”知识归纳练习题一、单选题1.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列反应发生时吸收热量的是()A. C+O2CO2B. Mg+2HCl═MgCl2+H2↑C. CaO+H2O═Ca(OH)2D. CO2+C2CO2.古诗词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D.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3.铜在空气或氧气中受热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A. 白色物质B. 红色物质C. 白色氧化铜D. 黑色氧化铜4.下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 对着干燥玻璃片呼气C. 木炭在中燃烧D. 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5.判断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 发出黄白色火焰B. 固态石蜡变成了液态C. 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D. 放出了大量的热6.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 合成化学纤维B. 冶炼金属铁C. 加工实木家具D. 木炭燃烧7.下列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 干冰制冷B. 海水晒盐C. 风能发电D. 铁矿炼铁8.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沸点B. 硬度C. 还原性D. 溶解性9.下列家庭实验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用灼烧的方法验证面粉组成用B. 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C. 用擦亮的铝箔在空气中加热D. 用竹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10.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 石墨导电B. 汽油挥发C. 用铅笔写字D. 用焦炭冶炼11.墙内开花,墙外可以嗅到花香的原因是()A. 分子很小B. 分子在不断运动C. 分子是可分的D. 分子之间有间隔12.下列有关“化学之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B. 最轻的气体是氢气C. 最小的粒子是原子D. 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13.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用途是利用物质物理性质的是()A. 铜用于制作导线B. 生石灰用作食品干燥剂C. 稀硫酸用于除铁锈D. 碳酸钠除去馒头中的酸味14.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不相符合的是()A. 一氧化碳用于冶金工业——一氧化碳能够燃烧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易升华同时吸收大量的热C. 金刚石用于裁玻璃——金刚石很硬D. 石墨用于制铅笔芯——石墨很软15.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苹果腐烂B. 榨取果汁C. 面包发霉D. 菜刀生锈16.今年我国要求“公共场所全面禁烟”。
鲁教版化学八年级1.1化学真奇妙课件

实验小结
化学变化过程中通常伴随着 发光、放热、颜色变化 、生成气体 、 生成沉淀 等现象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是否生成新物质。
以下反应哪些是化学反应?
(1)矿石粉碎(2)木炭燃烧 (3)铁丝生锈(4)汽油挥发 (5)剩饭变馊(6)湿衣服晾干 (7)蜡烛燃烧(8)水变为水蒸气 (9)火药爆炸(10)钢铁熔化 (11)灯泡通电发光发热(12)滴水成冰
八年级全一册
1.1化学真奇妙
化学与人类息息相关
想想这些都和化学有关吗?
食品添加剂
化学对人类的利与弊
化学添加剂使纯奶能够更 加持久的保存而不变质, 但过多的不恰当的化学添加剂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危害。
神奇的化学
用化学的角度解读胰岛素
用化学的角度解读生活
你能例举出生活中那些是化学变化吗?
分辨下列各组变化中的化学变化和物 理变化?
(1)铁钉生锈和受热熔化 (2)咬碎食物和消化食物 (3)火柴折断和点燃 (4)蔗糖溶在水里和加热变黑变苦
辉煌的化学历史
1、制造青铜器 2、造纸 3、制造火药 4、烧制瓷器 5、活字印刷 6、指南针指南
用实验感受化学的魔力
实验1、点燃镁条,观察现象…
温馨提示: 注意观察反应前、反应进行中和反应后的 颜色、状态、气味等变化
银白色的镁条剧烈燃烧,产生耀眼的 白光,生成白色粉末,燃烧的上方有浓烈 的白烟,并有大量的热量放出…
实验2、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 现象:
无色溶液变成红色
实验3、锌粒加入盐酸中 现象:
产生大量气泡…
实验4、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
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册1.1《化学真奇妙》第二课时参考教案

氧气:O2
铁:Fe铁是由铁原子构成。
2.物质的组成——元素〔宏观〕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铁是由铁元素组成。
组成与构成的区别:
3.化学: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构造、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根底自然科学。
教学过程
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
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并举两例
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
元素是宏观概念,论种不管个;
原子、分子是微观粒子论种又论个。
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构造、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根底自然科学。
小结。
说明构成以下物质的微粒名称:
水、氧气等
铁、铜、铝等
理解
记忆以下化学符号:
H2O,H2,O2,CO2,CO,Fe,Si
拓宽了解
能否说分子大,原子小?
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分析二氧化碳的组成与构成。
区别:
组成与构成
组成:宏观——元素
构成:微观——分子、原子
课题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
1.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开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相信化学为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将继续发挥它的伟大作用。
2.了解:化学变化的能量观——化学变化会放出或消耗能量;化学研究的目的观——利用化学反响可获得新物质或能量;化学的科学价值观——化学科学的两面性;绿色化学观。
2.化学变化的特征
3.两种变化的关系
思考并答复
二、
6.化学反响中能量的转化
2023~2024学年新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1.1 化学真奇妙》高频题集

2023~2024学年新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1.1 化学真奇妙》高频题集考试总分:82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4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12分)1. 生活中有太多的变化,下列“变”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树根“变”根雕B.葡萄“变”美酒C.机器人“变”形D.玉石“变”印章2.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液氮用作冷冻剂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D.工业用一氧化碳冶炼生铁3.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酸性B.氧化性C.吸附性D.还原性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沉淀产生的一定是化学变化B.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C.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的同时会发生化学变化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不发生物理变化二、多选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3分)5. (3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木已成舟B.花香四溢C.冰雪消融D.钻木取火卷II(非选择题)三、填空题(本题共计 4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12分)6. 取一块木炭,做如下实验,并做如下实验记录:①观察木炭是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②木炭能燃烧;③我国某些地方冬天用木炭取暖;④将木炭粉碎;⑤木炭可制成黑火药;⑥取一小块木炭点燃,放入氧气瓶中燃烧,发出白光。
上述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属于用途的是________。
7. 请用下列序号填空:①铜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②酒精是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④过氧乙酸有很强的腐蚀性;⑤煤着火燃烧,变成一堆灰烬;⑥石蜡熔化。
鲁教版化学八年级全一册(五四制):1.1 化学真奇妙

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生成了其他物质
破碎、扩散、蒸发、凝固
如果变化过程中没有其他物质 生成,只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 改变,则该变化为物理变化
发光、放热、变色、变味、 放出 气体、生成沉淀 如果变化过程中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则该变化为化学变化
常常有“能” “会” “易” “可以”“具有”这样的字眼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
在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 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纸剪 成条
变化前 :纸 变化后: 纸
变化前:纸
纸
变化后:二氧化碳和水等
燃Leabharlann 烧物质变化后 没 有新物质生成
物质变化后 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注意 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不能单单依
据是否有明显的现象,而应该看是否 生成了其他物质,或者判断原物质的 构成微粒有没有发生变化。如:电灯 通电时发光也放热,但它是物理变化。
第一章 步入化学殿堂
1.1 化学真奇妙
绚 丽 多 彩 的 化 学 世 界
在工业方面
人工生产的钻石
冶炼钢铁
在农业方面
农药
化肥
在医药卫生方面
合成药物
杀菌消毒
在航空航天方面
吸波材料(RAM)
高能燃料
神奇的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定义 特征 形式
判断 方法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物质构成的奥秘
氧
气
分
子
氧气
模 型
物质构成的奥秘
水的电解
水的生成
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 组成、结构、 性质以及 变化规律 的科学。
初中化学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1.1 化学真奇妙 课件

感悟新知
知识点 2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知2-导
燃烧的火柴
折断得火柴
这里有两根火柴,都产生了一些变化,但是这两种变化
一样吗?有哪些共同之处,又有哪些不同之处?
感悟新知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分与联系
知2-讲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概念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分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常伴有发光、放热、 常有状态、形状、大小
综合应用
例6 [原创题] 人类的发展历程也是人类追寻光明的历程, 人类照明经历过下列过程:
篝火→油灯→蜡烛→电灯 请回答有关问题: (1)在上述照明经历的过程中, ___电__灯___照明没有产生
化学变化。
感悟新知
(2)蜡烛燃烧的过程并不简单,主要包含以下
综合应用
过程:石蜡先融化成液态,再变成气态,石蜡气体
感悟新知
知1-讲
1. 化学的研究方向 化学是利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继而根据这些规律来改变和创造物质。
感悟新知
2. 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2)化学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知1-讲
感悟新知
化学研究内容的 内涵与外延
知1-讲
A. 生产化学肥料和农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B. 研发新型药物,治疗困扰人类的癌症——用化学解决疑
难病救治的问题
C. 研发新能源汽车,减少化石燃料燃烧——解决能源危机
和环境污染问题
D. 研制可降解塑料——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感悟新知
知1-练
见多识广 “白色污染”是对废弃塑料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
鲁教五四制版化学八年级全一册化学真奇妙

1.1化学真奇妙同步卷1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21年中国新科技展示出了化学魅力。
下列有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9月24日,中国科学家在全球首次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生产效率比种植玉米生产淀粉高数百倍B.10月30日,中国科学家实现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一步合成,已形成万吨级产能C.12月8日,我国自主研发首座大型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机组投运,机组里循环流动的是气态二氧化碳和液态二氧化碳D.12月14日,浙江大学研发的“二氧化碳烟气微藻减排技术”,利用微型藻类生物吸收二氧化碳实现固碳2.以下是我区在创文活动中开展的工作,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喷药消毒B.清运垃圾C.拆除违建D.种植花草3.为阻断新型冠状病毒传播,人们改变了许多生活习惯。
下列做法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改变握手拥抱礼节B.保持社交距离C.用医用酒精杀菌消毒D.出门配戴口罩4.在日常防疫中,酒精可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对酒精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易挥发B.具有可燃性C.熔点、沸点D.具有特殊香味5.“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墨汁作画久不变色B.氢气作高能燃料C.活性炭用于净水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6.我国有着优秀的传统工艺文化,下列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玉柄雕琢B.骨笛打孔C.彩陶烧制D.金简刻字7.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生铁用于铸造铁锅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煤用作燃料D.铜用于制导线8.三星堆古遗址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下列古文化遗迹与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是()A.刻有文字的甲骨残片B.用黄土建筑的城墙C.烧制精美的陶器制品D.人工磨制的玉石饰品9.抗击疫情,人人有贵。
1.1化学真奇妙 课件初中化学 鲁教版(五四制) 八年级全册

C. 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
D. 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能量
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D )
A. 铁生锈
B. 大米酿酒
C. 纸张燃烧
D. 汽油挥发
4.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C )
A. 木已成舟
B. 花香四溢
C. 蜡烛成灰
D. 滴水成冰
5.(1)写出下列粒子的化学符号:
H2O
H2
解析:任何物质均是化学物质,化学物质存在于任何食品中,故D不合理。
二、神秘的化学变化
你能将下列变化过程按一定的分类方式分成两类吗?
①木材制成课桌 ③榨取葡萄汁 ⑤铁块制成铁锅
②木炭燃烧 ④葡萄酿成酒 ⑥铁矿石炼成铁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实验1 点燃镁条
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 的白光,放出大量热,生 成白色固体。 温馨提示: 注意视察反应前、反应进行中和反应后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变化。
氢原子和氧原子还能两两自相结合形成氢分子和氧
4
分子(分别用化学符号H2和O2表示)。
5
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
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
6 原子和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物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理
物变
质 化 只是形状、状态的变化
的
变 化
化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学
变 常伴随有发光、发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
物质:物质构成了宇宙万物,占有空间,具有质量、具有特性的东 西称为物质,如塑料、木材等。
注:“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但是物质不一定都组成物体, 比如磁场是物质,但是没有由磁场组成的物体 。
例 1 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对化学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D ) A. 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证人体健康 B. 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良人类的生存条件 C. 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 D. 化学物质不能存在于任何食品中,以确保食品的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乐”变“雪碧”
可口可乐和雪碧都是夏令时节的理想饮料。
可口可乐淡褐色的液体,而雪碧汽水则是清澈透明的液体。
下面介绍一则将“可口可乐”变成“雪碧”的小实验。
取可口可乐空瓶一只,倒入四分之三体积的蒸馏水。
取烧杯一只加入50亳升酒精,并加入适量碘片,制得深褐色酒精碘溶液。
将配好的溶液倒入可乐瓶中,边加边振荡碘直到溶液的颜色和可乐相似为止。
一瓶"可乐"制好了。
在干燥的瓶盖内放入硫代硫酸钠(大苏打)粉末,然后取一张糯米纸盖在内粉末上,再将瓶盖轻轻地盖在瓶口上,小心盖紧,注意不要使大苏打粉末散落在瓶内。
将可口可乐瓶用力一摇,很快一瓶“可乐”变成了无色透明的“雪碧”。
原来,硫代硫酸钠和碘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褪去碘溶液的颜色:
自然,这种“可口可乐”不会可口,“雪碧”也不会令人清爽,它们绝对不能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