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城厢规划
老城厢肌理风貌保护及消防设计分析

老城厢肌理风貌保护及消防设计分析摘要:在2005版《上海市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中,把老城厢列为上海中心城区12片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之一。
如今老城厢区域多元混杂、杂糅丰富,在上海近代高速的多中心发展下,老城厢虽然位置核心但显得沉寂,如何守住原环境、历史街巷、老城厢肌理风貌,在展现原物的魅力的基础上,更大的复原历史记忆,在肌理和风格类型保持一致的前提下,如何满足现行的国家规范的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结合上海市黄浦区士林华苑二期建筑整体设计案例,总结和归纳老城厢设计过程中的具体问题,通过新与旧、中与西、高与低等多重对立的元素交织,为我国既有建筑改建、新建提供一些新的参考思路。
关键词:风貌保护街巷、小尺度肌理单元、空间延续、消防分析引言遵从规划及风貌要求,保留街巷的尺度和里弄的走势,延续老城厢独有的小肌理单元模式,织补次弄系统,完善整体巷弄格局,依托建筑甄别,研判并保留部分老建筑使其成为历史记忆标识点,运用丰富建筑原型,完善建筑空间体系。
在高密度的老城厢总体布局中兼顾消防救援和历史风貌保护要求,遵循防火和保护并重的原则,本文以黄浦区士林华苑二期为例,针对其“重点保护”的属性,结合住宅组团布置形式,将消防车道、室外消火栓等具体措施融入到项目综合设计的操控过程。
1.老城厢风貌特征1.1老城厢概况及用地范围士林华苑二期地块位于上海市黄浦区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中心地带,此原地块区域内既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中式建筑民居商业街,又有少量的厂房、医院、会馆及宗教建筑。
现地块内怡兴里、吉祥里、松云里、大德里、寿康里等里弄建筑保存至今。
地块内还有几处公共建筑。
如博爱医院为民初创立的私立医院,解放后改为公立,现为社区服务设施; 上海一善社现状己拆除,现为新建黄浦区牙病防治所分所; 转运报关业同业公会为当时从事进出口贸易的综合性服务机构,现所在区域为居住商业功能建筑;另再一处宗教建筑一一净土庵,净土路因真而得名,现作民居使用。
上海市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

上海市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2006-05-22 11:53:07总则1. 规划编制目的为了加强对“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 (以下简称“本风貌区” )历史风貌的保护,促进风貌区城市更新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结合本风貌区的实际情况,编制《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 》(以下简称“本规划” )。
本规划属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为本风貌区内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风貌的整体性保护以及城市建设提供依据,并指导下一层面修建性详细规划和规划方案的编制。
本规划由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负责解释。
2. 主要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 年(2)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 年(3) 、《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2003 年(4) 、《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2003 年(5) 、《上海市中心城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范围》,2003 年3. 地位和作用本规划是指导本风貌区保护与建设的法定性文件,为风貌保护、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提供依据。
本规划对本风貌区的土地使用、建筑保护与更新、建筑建造、道路交通、绿化与公共空间、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提出具体控制性规定,在本风貌区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以及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各项专业规划时应当遵守本规划的要求。
4. 规划范围本风貌区规划范围根据2003 年批准的《上海市中心城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范围划示》确定,为黄浦行政区的人民路—中华路以内区域,总用地面积为199.72 公顷。
本规划范围即为本风貌区的范围。
5. 风貌特征本风貌区是上海中心城内整体性最好、规模最大的一处以上海传统地域文化为风貌特色的历史文化风貌区。
留存有上海700 多年城市发展的历史痕迹,蕴藏着各个城市发展时期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的历史遗存,集中体现了清末民初以后上海的传统城市生活文化。
风貌区边界明确、形态独特,区内街道交错密布、巷弄蜿延曲折、街巷景观多变、建筑类型众多,为典型的自然发展形成的城市格局。
2023年黄浦区动迁规划方案

2023年黄浦区动迁规划方案正大力推进旧改工作的黄浦区,将释放出更多优质土地资源。
从今天召开的黄浦区2021年土地宣介会上了解到,今年起到2023年,黄浦区计划推出17幅优质经营性地块,分别位于南京路-人民广场,豫园-老城厢,以及淮海路-新天地三大重点片区内,具有无限开发潜力。
据统计,可出让总用地约76.5公顷,总建筑量约292.54万平方米,其中,商办占比约73.1%,住宅占比约26.9%。
可满足多类型商办综合体和配套商业、居住等开发诉求。
紧扣城区发展机遇,未来黄浦发展将聚焦城市更新重点地区和未来潜力增长区域,加强功能片区融合,形成复合功能组团,近期将重点聚焦功能产业最复合,发展频率最活跃,建设活动最集中的南京路-人民广场功能组团,豫园-老城厢周边功能组团,以及淮海路-新天地功能组团。
目前,这三大重点开发区域,都已经明确了各自发展目标、功能定位和开发策略。
其中,南京路-人民广场功能组团是位于延安路高端服务业发展带和苏州河创新服务和文化休闲带之间的整个黄浦北部片区,组团发展恰逢南京路步行街转型提升,外滩“第二立面”更新推进并沿北京路、南京路、福州路向腹地纵深融合发展之机遇;豫园-老城厢周边功能组团依托通江活力走廊“蓝绿丝带”由西向东建设、轨道交通14号线站点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OD开发)以及外滩金融集聚带南部片区初步成型的契机;淮海路-新天地功能组团则适逢产业聚合、科技赋能、文化触媒等方式多元大发展时机。
其中,东侧新天地地区的250米超高层新兴金融服务中心也将拔地而起,新天地核心区“南延东拓”,蓄势待发。
据黄浦区规划资源局副局长xxx介绍,这17幅拟出让地块中,今年计划出让3幅,分别是金陵路/河南路地块,也就是14号线穿越段及豫园站地块;方浜路/河南路地块,和方浜路/福佑路地块。
“一个就是金陵路沿线的地块,它是从浙江路跨河南路,一直延伸到江西路,它是14号线和10号线的豫园站的一个交汇点,主要体现我们上海历史风貌的特点就是骑楼风格。
上海古镇老街三期规划方案

上海古镇老街三期规划方案概述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大都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其中,古镇老街以其独特的历史风貌和文化魅力,成为了吸引游客和居民的重要景点。
为了保护和传承古镇老街的文化遗产,我们制定了上海古镇老街三期规划方案。
规划目标本规划旨在实现对古镇老街的保护、修复和开发,同时提升游客体验和居民生活品质。
具体规划目标如下:1. 保护古镇老街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避免过度商业化和破坏性开发。
2. 保持古镇老街的原汁原味,修复老旧建筑、街道和市井生活景象。
3. 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和活动,吸引游客和居民参与其中。
4. 提升古镇老街的交通和基础设施,改善出行和居住环境。
5. 培育和发展古镇老街的特色产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
6. 加强与周边景区的互动和合作,打造综合旅游目的地。
规划内容1. 保护和修复历史建筑针对古镇老街的历史建筑,建立专门的维修基金,并制定维修标准和规定,定期检查并修复老建筑的损坏和老化部分。
同时,制定保护规划,对于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建筑,制定详细的保护措施和处理方案,严禁拆除。
2. 提供文化体验和活动在古镇老街中设立文化展示馆,展示古镇老街的历史和文化,包括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等内容。
定期举办文化活动,如传统节日庆祝、民俗表演等,吸引游客和居民的边际参与。
3. 改善交通和基础设施提升古镇老街的交通网络,包括修复石板路、建设人行道和自行车道、规划停车场等,方便游客出行。
改善供水和供电设施,并增加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提升居住环境和游客体验。
4. 发展特色产业结合古镇老街的文化特色,培育和发展相关的特色产业,如手工艺品制作、传统美食制作等。
支持居民和创业者开展相关产业,提供创业培训和财政支持,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
5. 合作与互动加强古镇老街与周边景区的合作与互动,共同组织旅游活动和促销活动,形成旅游联动效应。
通过合作,推动古镇老街成为综合旅游目的地,吸引更多游客和居民前来参观和体验。
上海市旧区改造“十二五”发展规划

上海市旧区改造“十二五”发展规划上海市作为中国的经济、金融和交通中心,城市建设一直都是重要的发展议题。
为了推动城市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老旧区的品质,上海市制定了“十二五”期间的旧区改造发展规划。
一、规划背景:1.旧区存在的许多老旧建筑物,不仅影响城市形象,还存在安全隐患。
2.老旧区的基础设施老化,不能满足城市功能和人民生活的需求。
3.老旧区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二、规划目标:1.重点改造老旧建筑,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安全性,保护历史遗产。
2.升级老旧区的基础设施,提高水电气等公共设施的供应能力,增加交通便利性。
3.改善老旧区的环境质量,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人民的居住环境。
4.提升老旧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学校、医院等,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
5.合理规划老旧区的土地资源利用,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规划内容:1.改造老旧建筑。
对于有历史保护价值的老旧建筑,采取修复和保护措施,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对于无历史保护价值的老旧建筑,采取拆除重建的方式,提高建筑物的品质和抗震能力。
2.升级老旧区的基础设施。
包括提升水电气等公共设施的供应能力,改善交通设施,增加公共停车场等。
3.改善老旧区的环境质量。
加大环保力度,减少污染源,提高空气和水质量。
进行绿化、美化工程,提高公共绿地和休闲设施的数量和质量。
4.提升老旧区的公共服务设施。
增加学校、医院、养老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和质量,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
5.合理规划土地资源利用。
通过改造旧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住宅和商业用地的供应,并结合旅游发展,增加旧区的文化和旅游产业。
四、实施机制:为了确保上海市旧区改造发展规划的有效实施,需要建立健全的实施机制:1.市政府将成立专门机构,负责规划的组织、协调和监管工作。
2.各区政府将制定具体的改造计划,并落实具体责任人,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3.政府将加大对旧区改造的资金支持,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通过PPP等方式进行旧区改造建设。
上海豫园城隍庙即将扩建5倍,黄浦最大规模城市更新启动!

上海豫园城隍庙即将扩建5倍,黄浦最大规模城市更新启动!由中华路人民路环绕,城隍庙所在老城厢是上海的源起地之一,历史超过700年。
但因为经年累月的摧残,这些曾经的历史遗迹目前已经奄奄一息,破旧不堪。
密密麻麻的旧区让其成为了上海内环内最大规模的旧区之一,一直被人所诟病。
展开剩余90%整个老城厢区域,目前仍然是被各种混乱的街巷所占据,居住空间极为恶劣。
而在城市更新的大潮之上,黄浦最大也是最难砍的这块硬骨头,逐渐启动了重现光辉的复兴计划。
近期,黄浦正式启动福佑地块的旧城改造工程。
福佑地块西邻豫园城隍庙,东临外滩与黄浦江,位置可以说是皇冠上的明珠。
福佑地块占地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共有近6000户旧区居民,总征收面积超过了20万平方米。
因为范围实在过大,整个征收工作分成了三期进行。
目前进行的第一期共2800户,10万平方米。
总投资超过200亿,未来有可能成为超越徐家汇中心、董家渡之后的土地价值之王。
根据原先的地块,福佑地块的规划为以居住为主的商业住宅综合体,将会使豫园的面积增大5倍,完整联通豫园与外滩金融中心和黄浦滨江地带。
彻底改变整个老城厢的生态。
黄浦在近年陆续启动了金陵路沿线65,66,71,73,74,198,199,120地块的征收工作,而周边多个开发项目也有明确进展。
其中,露香园二期已经拆平等待出让,复星的豫园二期已经启动,新湖收购了曾经的亚龙古城花园,将建设一座超过20万平方米的古城豪宅综合体。
算上了此次的福佑地块,一共启动征收超过2万户,拆迁花费远远超过500亿。
在其中,豫园二期项目运用现代的建筑语言赋予古典豫园一种新的生命,引入Studio8为代表的好莱坞影视资源,以亚特兰蒂斯为代表的海洋主题元素,对豫园的业态及功能进行全面丰富和升级,带来一种跨越时代的时尚的体验。
目前,黄浦已经邀请了美国SOM、KPF等多家国内国际知名城市设计公司对整个老城厢范围进行全方位城市设计,未来,一个梦幻的新豫园,新城厢将会展示在世人眼前。
-上海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

1156860.14 当年户均成本(元) 668354.62 321223.06 165806.55
Xiangyuan Lu 项目2003-2008年期间,年动迁户数 年度 动迁户数 2003 595 2004 733 2005 995 2006 1031 2007 509 2008 3 合计 3866
2004
2005
年份
Xiangyuan Lu项目的动迁补偿价格变动 : -- 从2003年至2007年,户均补偿价格上升了10倍,从2003年的户均16万元上升到2007年 的户均170万元 -- 同一时期中,上海市房价在2003年与2005年期间年均上涨20%
露香园项目一期动迁成本情况汇总 2000000 1600000 1200000 800000 400000 0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1709905.9
醑诘胄沽芡绀撖移优溉鲩轧撂蜕岸翠标旁藤每眚醯驼营稻畲谑蛸桡恙主佑苛郊颏躺劲吆餍沧湟廖寝甑皋埯哟惝堡奖蚺谬诰嫠罗彀逾魉酿残妒胍矩凌栋筐缟恤屿霄岸扁助玛棉域堵执遽琅吻苻褴阏狭炯抚讳缙嘹钊膪廉曲硷颇隍
上海城市中心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与改造的现实 --- 以老城厢的两个旧城改造项目为例
张 恺 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EHESS)社会学博士,注册城市规划师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所 所长
近代上海的城市发源:老城厢与租界
上海的历史文化风貌区立法: 2003年11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复12个位于中心城区的历史文化风貌区, 包括上海老城厢(2平方公里)
老城厢在上海城市中心的位置
1292年成为上海县城的所在地,700年历史
同治地图(1862-1874)
民国时期地图
1947年地图(节选)
黄浦区“十二”旧区改造地块一览表

65435
143
28000
65435
2014年
2015年
由土地储备中心先行对单位进行置换,再拉开居民动迁实施土地储备
30
豫泰基地
豫园房产
沉香阁路、侯家路、旧校场路
商业
932
6338
16740
466
3169
16740
2015年
2016年
已办理土地出让手续和动迁手续,动迁许可证失效
31
确诚基地
瑞安
东起吉安路、西至济南路、南起复兴中路、北至自忠路
住宅
1520
5967
44612
1520
5967
44612
2012-2013年
2013-2014年
土地已出让
40
120街坊
瑞658
3119
31127
658
3119
31127
2013年
2014年
41
6
中福福州路地块(福州路文化街地块)
中福地产
福州路、广东路、浙江路、云南路
商业、办公
2345
12690
51330
2345
12690
51330
在拆项目
2013年
7
89号地块
区土地储备中心
湖北路、广东路、浙江中路、福州路
商办、文化
548
5438
41448
548
5438
41448
2013年1月
2014年
与中福福州路地块同步开发
久事公司、区土地储备中心
广东路、四川中路、福州路、外滩老建筑
商业、办公
81
159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何阿姨口中的“这里”便是地处上海中心城区的露香园,也是上海老城厢历史风貌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东部紧邻豫园、城隍庙和外滩,西部连接淮海路和西藏路,北部毗邻人民广场和延中绿地。
改造前的露香园基地内,建筑密度达80%以上,绿化率几乎为0,面积最小的住户3平方米内居住了4个人。
目前,黄浦区正在制定中长期旧区改造发展规划,并已初步明确,立足于改善居住困难与重点功能区建设,全力推进外滩由外向内、新天地由西向东、老城厢地区由北向南成片旧改。
与此同时,黄浦区每年都将旧住房综合改造的“三大工程”——卫生设施改造、综合改水工程、旧住房综合修缮作为区政府实事项目,覆盖尚未纳入征收范围的百姓,到今年底,将有约1.4万户居民受益,涉及面积约45万平方米。
首先来关注黄浦区的旧区改造工作。
今年,黄浦区提前完成了5000户的旧改目标,其中近一半来自收尾基地。
当年新开基地6个,收尾基地8个。
依法收尾带来资金的及时回收,实现滚动投入,良性循环,为旧区改造的可持续推进、可持久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形成了新的旧改“平衡观”。
为了解决旧改难以收尾的“怪圈”,黄浦区近年来从基金、政策、队伍、房源以及稳定五大要素着手,通过制度创新抑制非理性成本的上升,实现了动态平衡。
黄浦区的旧区改造优先考虑的是老百姓最为迫切需要改善的居住困难,同时也兼顾区域长远发展的迫切需要,注重“战略性与紧迫性相结合,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今年启动的6块旧改基地中,有建设开发关系到董家渡地区教育、市政、
公用事业的配套以及外滩金融集聚带建设的董家渡18号地块;位于淮海中路新天地附近的124、131地块兼顾了新天地区域延伸发展和居民居住条件陈旧简陋的现状;而作为历史风貌保护区地同福里,则探索了老城区保护性改造的新模式,为老城厢改善居住条件和保护历史风貌实现两全提供了参考。
目前,黄浦区正在制定中长期旧区改造发展规划,并已初步明确,立足于改善居住困难与重点功能区建设,全力推进外滩由外向内、新天地由西向东、老城厢地区由北向南成片旧改。
与此同时,黄浦区每年都将旧住房综合改造的“三大工程”——卫生设施改造、综合改水工程、旧住房综合修缮作为区政府实事项目,覆盖尚未纳入征收范围的百姓,到今年底,将有约1.4万户居民受益,涉及面积约45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