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小说欣赏
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_基础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_基础知识归纳第一单元◇《桥边的老人》——选自《海明威短篇小说选》海明威,美国小说家,“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
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老人与海》1954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太阳照样升起》描写了在欧洲参战的青年流落巴黎街头的生活情景,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他也因此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代表作品有《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伊甸园》《死在午后》《第五纵队?西班牙大地》等中长篇小说。
“冰山原则”是海明威提出的一种文学创作理论。
指的是人的语言对于人的思想的表达就好像冰山一样,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另外八分之七在水下。
意思是说人的语言是不足以表达思想的,也没必要写得太过直露。
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构成“冰山原则”的四个基本要素。
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
这种理论在海明威的作品中显得尤为突出。
《老人与海》简介:这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
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
但是,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
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抗争。
大马林鱼虽然没有保住,但他却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什么程度”,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
这样一个“硬汉子”形象,正是典型的海明威式的小说人物。
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发表的一些短篇小说里,海明威描写了一些拳击师、斗牛士、猎人等形象,在这些下层人物身上,他塑造了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敢于面对暴力和死亡的“硬汉子”性格,《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的形象就是这种性格的发展与升华。
小说中的大海和鲨鱼象征着与人作对的社会与自然力量,而老人在与之进行的殊死搏斗中,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虽败犹荣,精神上并没有被打败。
外国小说欣赏

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第一单元《桥边的老人》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1954年因《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以塑造“硬汉”而著称。
长篇小说代表作有《丧钟为谁而鸣》《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
《墙上的斑点》弗吉尼亚·伍尔芙(1982--1941)英国女作家、批评家,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墙上的斑点》是她第一篇典型的意识流作品。
她是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驱,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先锋。
第二单元《炮兽》雨果(1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作家。
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海上劳工》《笑面人》等。
他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
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九三年》是他人道主义思想的颠峰之作。
《安东诺夫卡苹果》蒲宁(1870--1953),俄国作家,193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创作继承了俄国古典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往往具有一种音乐般的韵味和魅力,被高尔基誉为“当代优秀的文体家”。
第三单元《丹柯》高尔基(1868--1936),苏联作家。
主要作品有《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自传体三部曲,长篇小说《母亲》等。
列宁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
本文节选自短篇小说《伊则吉尔老婆子》,《母亲》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史上崭新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奠基作品。
《炼金术士》保罗·戈埃罗,生于是1947年,巴西作家。
他的创作以理解自己为出发点,长于用朴素的语言、象征手法来讲述富于意味的哲理。
《炼金术士》是作者最负盛名的小说,这部象征色彩极强的寓言故事被誉为“影响读者心灵一辈子的现代经典”。
第四单元《娜塔莎》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
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的特点

调的审美情趣 。 西方 现代 派 文学 流派 纷呈 ,政
文学的科学性 ,一直是中学教 师
治 、思想倾 向也很不一致 , 但有如下
是毋庸置疑的,但是 由于以前教材要 : 凡点共同点:①各流派都强溺要表现
求的模糊性 , 使得文学的科学性在 中 : “ 现代 意识” ,其 中心就 是危机 感和 学语文教学中,几乎被扼杀。由于对 文学的科学性缺 乏了解 因丽 一般
教 研 成 果 园
杨 长 橐
人 教 版 《 国 小 说 欣 赏 》 的 特 点 外
文目 标显然要更高。新一轮课程改革 把 语 文 学 科 归 人 “ 言 和 文 学 领 语
域” ,重新确立 了文学在语 文教学 中
思考 。总之 , 这是一本真正的把小说 当成 “ 小说”的好教材 。
的小说文本都 比较典型地说 明了这个 话题的作品 ,教学可操作性很强 。每
个话题下面又分解出一些小话题 ,深
界级大师 雨果 、高尔基 、 托尔斯泰的 作品,也有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 的作
品 。在 “ 题 ” 和 “ 考 与 实践 ” 话 思 中,重在 以文学的眼光 , 观照小说的
入阐述该话题不同的方 面,以方便教
( 的话 《 国小说 欣赏》前 言) 编者 外 。
教材紧扣 “ 国小说”这一特性 ,课 外 文的选 择上重视经典作品 ,作品所代 表的流派更是多元化 ,几乎涵盖了近
现代外 国小说 的所有主要流派 , 有世
等八大单元。这些话题 大体上囊括 了
小说的一些基本面 , 是各个单元的核 心要素和分类依据。每个单元所选择
人物 出场…
调 ” 营造意境与渲染 境” “ 弓 : 说,外晷小说是我们今天面对的文学 导 l 揭示人物性格… 作 为 :世界的一个庞太的组成部分 ,是不 可 象征 ”凡个小话题 。这些太小话题 的 :忽视的人类智慧的结 晶。这门课程 旨
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1-新人教版选修

骄傲的勇士丹柯望着横在自己面前的广大的草原——他快乐 地望着这自由的土地,骄傲地笑起来。随后他倒下来——死了。
——自我牺牲,一心为公的高贵品质
作品主题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
小说主 读者的人 题的基 生体验、
读了这段话,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丹柯
勇敢、坚强
穿过
前勇
搭救 往
直 站起
自然
环境恶劣
人类
前进(难)
难进 退
投降 族人
两
快乐、强壮、勇敢
后退(难)
敌人又强又狠
略
烘
托
详
“一波三折”的情节(二)
丹柯的故事出自伊则吉尔老婆子之口,由于它是一则民间 传说,小说沿用了讲故事中最为传统的第三人称叙述口吻。
故事在一开头就为丹柯的出现拉开了序幕:一群生活在草 原上,快乐、强壮、勇敢的人被另一凶残的种族赶到不宜生存 的林子深处去了,惟一的出路是穿越森林到另一片草原上寻找 生机。
作业一:《丹柯》主题的拓展思考——
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 奇·彼希柯夫
? 马克西姆·高尔基
有人说,从《丹柯》中可 以窥视到高尔基的“最大 的痛苦”是什么,你同意 吗?
作品主题的拓展思考二
伊则吉尔老婆子——
“这是从丹科炽燃的心里迸发出来的火星。在世 界上曾经有一颗心,某一次这颗心冒出火来……这也 是一个古老的故事啦……古老的,完全是古老的!你 瞧瞧,在古时候有着多少故事?……可是现在,再没 有这样的东西了,无论是事情,无论是人,无论是故 事,都没有跟古时候一样的……为什么呢?……现在 我看见各式各样的人,但却没有强有力的人!他们到 哪儿去了呢?……美丽的人是愈来愈少啦。”
普通高中新课准人教版语文《外国小说欣赏》教材介绍

小说的八个 基本元素(话题) 传统小说的三要素 叙述 人物 场景 情节 主题 环境 人物 ●这些话题大体上囊括了小说的一些 情节 基本面,是各个单元的核心要素和分 结构 类依据。每个单元所选择的小说文本 情感 都是比较典型地说明了这个话题的作 虚构 品。每个话题下面又分解出一些小话 题,深入阐述该话题不同的方面。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叙述 场景 主题 人物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第七单元 第八单元 情节 结构 情感 虚构
第一单元:叙述
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生;通过具体课文的分析,考察 小说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与内容、题旨的关系;了解小说的叙述腔 调和速度控制。
《桥边的老人》:叙述角度和人称对于主题表达的作用
第一人称,有限视角:亲历感;依靠对话,显示故事;含而不露, 令事件、对话充满弦外之音 细节反复出现:“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 办?”
《墙上的斑点》:叙述角度和人称对于主题表达的作用
第一人称,全能视角:主观性;给叙述者最大的叙述自由 理清意识流动的大致线索 了解意识流的写法和特点
写作
一题:训练学生在规定情境下的联想思维能力,体会叙述人称的 选择对于作品题旨表达的意义
“课程标准”关于小说的教学目标
(1)培养阅读古今中外各类小说的兴趣,从优 秀的小说作品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 ,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 高文学修养。 (2)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学会尊重、理解作 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 格的文化,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 审美取向,作出恰当的评价。
(五)倡导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 学习兴趣与主观能动性。
比如,在《教师用书》部分的教学建议里, “虚构”单元的一个教 学建议是:“组织一次类似于电视综艺节目的竞猜活动,让同学讲述 一件事,让听众判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虚构的。”类似的活动会非 常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
外国小说欣赏答题技巧

《外国小说欣赏》考点突破【考纲导航】除散文这种常考文体之外,小说也是最近几年尤其是新课程高考中非常热门的一种文体。
《外国小说欣赏》由“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和“虚构”等八个话题知识组成,因而这些话题知识很可能就是高考出题的八个考点,试题一般以主观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精粹点睛】在外国小说阅读的复习中,考生宜紧扣教材的八个话题知识展开,细密梳理八个话题知识及掌握答题要领,规范作答话语。
1.理解叙述角度、人称及其表达效果【考点梳理】叙述角度有“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两种。
全知视角大多见于传统小说,叙述者如上帝一般俯瞰人间,对所发生的故事、各个人物都了如指掌,有时候还跳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
如雨果的《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全知视角判断与评价。
完全依赖于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里的世界,完全靠叙述者带领读者走进情节的各个环节,让读者参与其中。
有限视角的表达效果:这使得读者变得不像在阅读传统小说那样只是被动地听故事,而必。
“我”和第三人称“他”。
第一人称的叙述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与有限视角一样会受到一定的叙述限制,但它能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抒发感情。
第三人称叙述则更自由,与全知视角一样,对人物和故事无所不知,但它的叙述并不那么亲切没有距离感。
小说家选择何种叙述人称完全是根据小说的具体叙述需要而定的,也无所谓孰优孰劣。
第二人称问题小说用第二人称“你”来叙述的情况很少见,严格上说不是一种叙述角度而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
用“你”,倾注的是叙述者对这个人物一种抒情目光,将之当作朋友,更加拉近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使得他们之间别有一种依恋和欣赏的意味。
【考点纠错】混淆叙述视角与叙述人称;不能结合具体文本回答叙述视角与叙述人称相应的表达效果。
【命题形式】小说采用的是什么叙述视角(或人称)?这样的叙述视角(或人称)能够取到怎样的表达效果?等等。
【答题要领】准确识别叙述视角与叙述人称,对叙述视角或人称的表达效果进行分点作答,要能结合文本进行具体分析。
高考语文复习《外国小说欣赏》内容整理

小说必有主题,宽泛意义的主题称为“母题”。有时材料比作家想要表达的更有思想。写作目的不外两种:讲故事和讲道理。小说忌讳“主题鲜明”,主张“形象大于思想”,小说的主要功能是叙事而不是说理,小说通过形象将“理”蕴涵其中。小说通过客观描绘、隐喻、象征暗示出主题,因此主题就有多种可能。罗兰巴特说:作品一旦产生,作者就死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模糊处理,说不尽的主题,反而增加了小说的艺术魅力。
场景
场景是小说最小的构成因素,有大小场景之分。就是我们常说的“场面描写”,不同于环境描写,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是生活的横截面。场景可以:(1)给全篇定调;(2)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3)导引人物出场;(推动情节发展和为后文铺垫)(4)揭示人物性格;(5)作为象征,有揭示主题的作用。(注意和环境描写的作用区分)
《战争与和平》(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
《安娜卡列尼娜》(第二部里程碑作品)
《复活》(世界文学不朽名著)
对贵族生活的批判,道德自我修养的主张,擅长于心理分析。
关注“人民的思想”
“娜塔莎”是托尔斯泰笔下一个经典的形象。
本文:分析人物形象和塑造人物的方法
素芭
通过刻画哑女素芭永恒孤寂的内心世界,为我们展示了素芭的不幸以及她与自然的和谐融合。长大后,由于自身的残疾,素芭被迫远嫁到加尔戈达,远离了她熟悉的生活,陷入了更大的孤寂之中,美丽、聪颖、内心丰富,充满爱心的善良女性素芭的遭遇让人同情。
艾萨克什维辛格(美国)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
长篇小说《卢布的魔术师》
“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这种艺术既扎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处境。”本文:景物描写的作用;拟人叙述的作用;理解主题。
新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完美课件

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一向以文坛硬汉 著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生于乡村医生 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他的一生经 历丰富,富有传奇色彩。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 次世界大战,出生入死以致伤痕遍体。在战争中,他炸 成过重伤,膝盖被打断,身上中的炮弹片和机枪弹头多 达230余块,一共做了13次手术,换上一块白金做的膝 盖骨。 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 武器》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1940年写成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54年,因为 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中篇小说《老人与海》 之中,以及他在当代风格中所发挥的影响,被授予诺贝 尔文学奖。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多次医疗 无效, 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 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
新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完美课件
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
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不用为它担心。可是, 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
“可是山羊呢?唉,不想也罢。”
思考:老人3次唠叨,小说在强调什么呢?
新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完美课件
新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完美课件
冰山理论--叙述的“减法”
作者海明威说,“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 庄严宏伟的,这时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 水面上”。他认为应该把思想、情感乃至语 言与动作等八分之七的内涵隐藏起来,使得 叙述简洁。
1、“硬汉”海明威
文学常识
短篇:《桥边的老人》
2、海明威的中长篇篇创::《《作老太人阳与…》海《》永别…》
中篇小说《老人与海》:
老渔夫桑提亚哥在海上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第85 天,老头儿一清早就把船划出很远,他出乎意料地钓到了 一条比船还大的马林鱼。老头儿和这条鱼周旋了两天,终 于叉中了它。但受伤的鱼在海上留下了一道腥踪,引来无 数鲨鱼的争抢,老人奋力与鲨鱼搏斗,但回到海港时,马 林鱼只剩下一付巨大的骨架,老人也精疲力尽地一头栽倒 在陆地上。那天下午,桑提亚哥在茅棚中睡着了,梦中他 见到了狮子。“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 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是桑提亚哥的生活信 念,也是《老人与海》中作者要表明的思想。通过桑提亚 哥的形象,作者热情地赞颂了人类面对艰难困苦时所显示 的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象征着人类这种“打不败”的精 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象大于思想
探 究 小 说 主 题 的 方 法
抓住情节进行分析
抓住人物进行分析
注意小说的感情倾向
请说说这篇小说给你怎样的启示。 请说说这篇小说给你怎样的启示。不 少于250 250字 12分 少于250字(12分) 示例1: 示例 : 主人公甘愿接受明天的报纸上刊载 的自己的命运, 的自己的命运,从未试图改变自己的命 导致这样一个结局。 运,导致这样一个结局。 这启示我们,要有科学的思维, 这启示我们,要有科学的思维,勇 于反抗命运的桎梏, 于反抗命运的桎梏,而不是像小说主人 公那样愚昧、麻木。 公那样愚昧、麻木。
具体题目展示
1.请说说这篇小说给你怎样的启示。 1.请说说这篇小说给你怎样的启示。 请说说这篇小说给你怎样的启示 不少于250 250字 12分 不少于250字(12分) 2.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这篇小说情节 2.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这篇小说情节 方面的特点,并指出其产生的艺术效果。 方面的特点,并指出其产生的艺术效果。 不少于250 。(12 250字 12分 不少于250字。(12分)
探究材料二
圣
徒
[美国]威廉•埃克曼
(文章略) 文章略) 请设想文中逃离村庄的那个兄弟之后 的故事。不少于250字(12分)
圣徒( 威廉·艾克曼 艾克曼) 圣徒(美国 威廉 艾克曼) 很久以前,有一对兄弟不怎么守规矩, 很久以前,有一对兄弟不怎么守规矩,骨子里有 一股野性。有一次,他们犯下大错,偷了村民的羊。 一股野性。有一次,他们犯下大错,偷了村民的羊。 很快,这对窃贼被抓住。 很快,这对窃贼被抓住。当地居民决定在这对村民 的额头烙上“ 两个字母 即偷羊贼(Sheep thief)。 两个字母, 的额头烙上“ST”两个字母,即偷羊贼 。 这个印记将伴随他们终生。 这个印记将伴随他们终生。 其中一个兄弟羞愧难当,逃离这个村庄。 其中一个兄弟羞愧难当,逃离这个村庄。另一个兄 弟满怀愧疚留了下来,用行动弥补自己犯下的错误。 弟满怀愧疚留了下来,用行动弥补自己犯下的错误。 起初,村民心存疑虑,不愿跟他有什么交往。 起初,村民心存疑虑,不愿跟他有什么交往。在 村里,不管是谁病了,这个额头上印着“偷羊贼” 村里,不管是谁病了,这个额头上印着“偷羊贼”的 年轻人都会跑过去,用暖汤和爱心照顾别人。 年轻人都会跑过去,用暖汤和爱心照顾别人。不管是 谁家的活少了帮手,他都会过去帮一把。 谁家的活少了帮手,他都会过去帮一把。不管是穷人 还是富人,他都乐意伸出援助的手, 还是富人,他都乐意伸出援助的手,从来没有收取任 何报酬。这一生,他似乎是为了帮助别人而活。 何报酬。这一生,他似乎是为了帮助别人而活。
请说说这篇小说给你怎样的启示。不少于250字 请说说这篇小说给你怎样的启示。不少于250字 250 12分 (12分)
示例4 示例4: 人的命运是由上天注定的吗? 人的命运是由上天注定的吗? 也许有的人看来, 也许有的人看来,彼莱斯雷尼的命运是由上天注 定的。加尔文不是提出了“先定论” 定的。加尔文不是提出了“先定论”吗?人的一生在 你刚出生时就已由上天注定,你无法改变。 你刚出生时就已由上天注定,你无法改变。 但彼莱斯雷尼的命运却并不是上天注定, 但彼莱斯雷尼的命运却并不是上天注定,也不是 一个偶然,它是一种必然。 一个偶然,它是一种必然。报纸不可能无缘无故登出 必然事出有因。 的,必然事出有因。昨天和今天就已经注定了彼莱斯 雷尼的命运是出车祸而亡,因为他超速行驶。 雷尼的命运是出车祸而亡,因为他超速行驶。 命运不是上天注定的,而是自己注定的。 命运不是上天注定的,而是自己注定的。也许你 昨天和今天的违法违章行为就会造成你明天的悲剧。 昨天和今天的违法违章行为就会造成你明天的悲剧。 所以,请把握好自己的命运。 所以,请把握好自己的命运。
•
彼莱斯雷尼坐在车上翻阅起报纸来, 彼莱斯雷尼坐在车上翻阅起报纸来,不一 会儿, 会儿,他看到了一条放映捷克斯洛伐克电影的 预告——“金发姑娘的爱情”,别人也在夸耀 金发姑娘的爱情” 预告 金发姑娘的爱情 这部电影。这部电影在斯塔奇大街的“蓝色山 这部电影。这部电影在斯塔奇大街的“ 电影院放映,五点半开始。正巧, 洞”电影院放映,五点半开始。正巧,离开映 还有一段时间,他继续往下翻报纸。 还有一段时间,他继续往下翻报纸。他的眼睛 彼莱斯雷尼· 一下子停在一条关于彼莱斯雷尼·尤若夫的报导 上面写着,彼莱斯雷尼驾驶一辆牌为CO 上,上面写着,彼莱斯雷尼驾驶一辆牌为 的小轿车在斯塔奇大街上超速行驶, -75-14的小轿车在斯塔奇大街上超速行驶, - 的小轿车在斯塔奇大街上超速行驶 在离“蓝色山洞” 在离“蓝色山洞”电影院不远处与迎面开来的 一辆卡车相撞,运输工人彼莱斯雷尼当场丧命。 一辆卡车相撞,运输工人彼莱斯雷尼当场丧命。
3.请结合文本分析这篇小说塑造人 3.请结合文本分析这篇小说塑造人 物的艺术特征。不少于250 。(12 250字 12分 物的艺术特征。不少于250字。(12分) 4.请结合文本分析这篇小说在叙述 4.请结合文本分析这篇小说在叙述 方面的艺术特点。不少于250 。(12 250字 方面的艺术特点。不少于250字。(12 分)
5.有人说:“‘在作者方面使用最 有人说: 少的文字,在读者方面得到最大量信息’ 少的文字,在读者方面得到最大量信息 是匈牙利作家厄尔凯尼•依斯特万的一贯 是匈牙利作家厄尔凯尼 依斯特万的一贯 风格。 风格。”请结合这篇小说谈谈你对这个 问题的看法。不少于250 。(12 250字 12分 问题的看法。不少于250字。(12分)
小评论写作
要有观点,观点提炼要正确, 要有观点,观点提炼要正确,表述 要完整、简洁、鲜明; 要完整、简洁、鲜明; 要言之有据,应依托文本进行分析, 要言之有据,应依托文本进行分析, 有叙有议,叙议结合,证明观点; 有叙有议,叙议结合,证明观点; 要言之有序,层次清楚,逻辑严密, 要言之有序,层次清楚,逻辑严密, 可适当运用说理方法。 可适当运用说理方法。
探究材料一
汽车司机
[匈牙利]厄尔凯尼·伊斯特万
彼莱斯雷尼·尤若夫是个运输工人, 彼莱斯雷尼·尤若夫是个运输工人,他驾驶的车 牌为“ - - 的汽车停在一个角落的售报亭 牌为“CO-75-14”的汽车停在一个角落的售报亭 旁。 我要一份《布达佩斯新闻报》 “我要一份《布达佩斯新闻报》。” 对不起,售完了。 “对不起,售完了。” 那么来一份昨天的也行。 “那么来一份昨天的也行。” 昨天的也卖完了, “昨天的也卖完了,不过我这儿碰巧有一张明天 的报纸。 的报纸。” 那上面刊登电影院的节目吗? “那上面刊登电影院的节目吗?” 电影院每天放映的电影都登在上面。 “电影院每天放映的电影都登在上面。”
请说说这篇小说给你怎样的启示。 请说说这篇小说给你怎样的启示。不少于 250字 12分 250字(12分) 示例2: 示例 : 小说通过主人公看“明天的报纸” 小说通过主人公看“明天的报纸”这一行 为来暗示他将来的命运。 为来暗示他将来的命运。并通过主人公一系列 自言自语”“一塞”“超速行驶” ”“一塞”“超速行驶 “自言自语”“一塞”“超速行驶”这一连串 的动作,表现了主人公的不在乎、不谨慎、 的动作,表现了主人公的不在乎、不谨慎、随 意不羁的性格。 意不羁的性格。 小说通过主人公惨死的结局, 小说通过主人公惨死的结局,揭示我们要 认真听取他人有关于自己的善意的提醒, 认真听取他人有关于自己的善意的提醒,来防 止自己将要犯下的错误发生, 止自己将要犯下的错误发生,深刻而含蓄地揭 示了倾听他人善意的意见的好处, 示了倾听他人善意的意见的好处,来警醒我们 要认真的对待他人的每一条建议。 要认真的对待他人的每一条建议。
•
“竟然有这样的事!”彼莱斯雷尼自言自 竟然有这样的事! 语道。他看看表,马上就到五点半了。 语道。他看看表,马上就到五点半了。他把 报纸往口袋里一塞,开着车就走了。汽车在 报纸往口袋里一塞,开着车就走了。 斯塔奇大街上超速行驶,在离“蓝色山洞” 斯塔奇大街上超速行驶,在离“蓝色山洞” 电影院不远处与一辆卡车相撞。 电影院不远处与一辆卡车相撞。彼莱斯雷尼 悲惨地死去了, 悲惨地死去了,他的口袋里还装着一份明天 的报纸。 的报纸。
请说说这篇小说给你怎样的启示。不少于250 250字 请说说这篇小说给你怎样的启示。不少于250字 12分 (12分) 示例5: 示例 : 小说主人公彼莱斯雷尼买到了一份明天的报纸, 小说主人公彼莱斯雷尼买到了一份明天的报纸, 报纸准确无误地报道了他出车祸惨死的命运。 报纸准确无误地报道了他出车祸惨死的命运。(叙) 彼莱斯雷尼的惨死表面上是一种与预言的惊人巧 但实际上是他长期超速行驶, 合,但实际上是他长期超速行驶,不注意交通安全的 必然后果。这个情节虽然荒诞, 必然后果。这个情节虽然荒诞,但却非常有力地告诉 我们一个道理:偶然是存在于必然之中的。 我们一个道理:偶然是存在于必然之中的。看似偶然 的成功往往是长期坚持努力的必然结果, 的成功往往是长期坚持努力的必然结果,而看似不经 意的失败又往往是长期忽视某些问题的必然结局。 意的失败又往往是长期忽视某些问题的必然结局。 分析议论) (分析议论) 因此, 因此,在生活中我们须懂得偶然是存在于必然中 的道理,不能心存侥幸,应防患于未然。(观点) 。(观点 的道理,不能心存侥幸,应防患于未然。(观点)
(选考板块)
高考可能出现的题型
(一)评论类 (1)思想小评论。包括:主题、情感。 思想小评论。包括:主题、情感。 (2)艺术小评论。包括:叙述、场景、 艺术小评论。包括:叙述、场景、 人物、情节、结构、虚构。 人物、情节、结构、虚构。 (二)拓展类 (1)续写;(2)补写;(3)改写。 续写;(2 补写;(3 改写。 ;( ;(
许多年过去,一个游客途径这个村庄, 许多年过去,一个游客途径这个村庄,坐 在路边的一个小餐馆吃饭, 在路边的一个小餐馆吃饭,附近坐着一个老 他发现老人的额头上印着奇怪的标记。 人,他发现老人的额头上印着奇怪的标记。 他还发现,每个村民走过老人的身旁, 他还发现,每个村民走过老人的身旁,都会 停下脚步,表达敬意与老人说几句话, 停下脚步,表达敬意与老人说几句话,小孩 子也会过来,给老人一个温暖的拥抱。 子也会过来,给老人一个温暖的拥抱。 外地人十分好奇,问餐馆老板: 外地人十分好奇,问餐馆老板:“老人额 头上印的那个标记,究竟是什么意思? 头上印的那个标记,究竟是什么意思?” 我不清楚,这是很久以前的事, “我不清楚,这是很久以前的事,”老板 我想,那两个字母代表着‘圣徒’ 说,“我想,那两个字母代表着‘圣徒’ 的缩写也是ST) 〔saint〕吧。”(saint的缩写也是 ) 〕 的缩写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