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果树瀑布》第一课时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黄果树瀑布》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6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黄果树瀑布》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6篇】小学二年级语文《黄果树瀑布》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课文内容,感受瀑布形态声音的特点,感受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性情的陶冶。
3、理解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并由此理清文章脉络。
4、运用专题学习网站,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教学重点:借助专题学习网站,引导学生自主研读课文重点段落——瀑布的壮美和谷底时的感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揣摩重点段落中的关键词语及短语,体会其表达效果,品味黄果树瀑布的壮美。
教学准备:搜索相关资料,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迁移导入1、师板书“瀑布”同学们看到这两个字,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或诗句呢?2、为什么这么多的文人墨客都被瀑布折服呢?我想这其中总有缘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黄果树瀑布,去寻找答案吧。
(板书黄果树)二、初读感悟,领略壮观1、课件出示:看,这就是黄果树瀑布,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呢?2、作者看了有怎样的感受呢,请同学们点击打开课本,快速浏览课文。
把写作者感受的句子多读几遍。
并且想一想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3、在读的过程中如果碰到了一些不理解的地方,同桌可以互相帮助。
4、生自渎课文师巡视了解学情点拨帮助。
5、交流: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呢?6、作者这样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感受着,这样的写作方法就叫“移步换景”。
三、默读课文走近瀑布,感受壮美读书要用心去读,用心去品,我们就能品出其中的韵味,现在我们就来比一比,默读课文,看看谁能听到黄果树瀑布的声音,看到黄果树瀑布壮观的景象。
(一)听瀑1、生默读,标出自己“听”到的和“看”到的。
2、汇报(1)你“听”出什么来了?师引导: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在不同的位置,所听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那作者又是在那些地方听瀑的呢?分别听到怎样的声音?a、远处b、近处c、谷底(2)让我们也一起去听听,感受一下(点击感受声音)听了刚才的瀑布声,你对文中哪些词句感受更深了?指导生朗读:“渐近渐响”、“涌了过来”……指导生用“好像…又像”说话。
5上17《黄果树瀑布》第一课时课案

范读对于学生更快进入文本意境,正确朗读提供了保障。
让学生自己说出书写注意点,既能加深学生对汉字的印象,又便于教者进行适当的检查,做好适当的补充。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让他们学会从整体上把握文本,更有利于他们理解文本。
准确的朗读、正确的停连、感情的诵读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本、陶冶性情、更好的感知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情。
学生背诵描写庐山瀑布的诗句。
瀑布位于一个叫黄果树的地方
学生朗读课文题目
学生听范读
学生读、开火车读、齐读
学生说出书写注意点并描红
进行扩词练习。
齐读词语
学生自主读课文,同桌间交流讨论
学生回答:非常壮美
学生练习
学生回答
声音大的成语:响遏行云、震耳欲聋、声振林木、惊天动地
气势大的成语:排山倒海、气势磅礴、气吞山河、浩浩荡荡
⑴进行停连练习。
⑵理解词语“訇然作响”、“气势非凡”、“挟来”。
⑶进行相关积累:声音大的成语、气势大的成语。
⑷以上出现的比喻句是把什么比做什么?说明了什么?
⑸齐读,读出气势。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
课文。
(1)全篇通读。
(2)自由选读。
(3)品味诵读。
(4)学生评议。
(5)教师点拨。
2.指导学生感知总分结构进行分段练习,概括段意。
学生齐读
学生练习有感情的诵读。
学生练习分段、分层。
学生读课文找出分层依据。
学生练习。
自由读诗,体会瀑布特点。
分组交流。
学生对于黄果树瀑布的情况知之甚少,缺乏一些感性的认识,仅仅凭一些挂图的出示很难勾起学生听觉、视觉、心灵的交融,所以出示黄果树瀑布音像资料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为切入主题节约时间。
《黄果树瀑布》教案(优秀9篇)

《黄果树瀑布》教案(优秀9篇)《黄果树瀑布》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意;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3、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指名说说你学习了《烟台的海》一文后,对大自然有什么认识;今天我们再领略一下大自然,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无限魅力,出示课题。
出示中国地图,指出黄果树瀑布风景区所在的地理位置。
二、初读,整体感悟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你有什么问题想知了解的?(为什么把黄果树瀑布称为“大自然的杰作”)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顺句子,了解每一自然段的内容,初步感受一下大自然的这一杰作。
3、检查交流:出示“人喧马嘶、喧嚣、撩过来、挟来、掩映、聆听、悬挂、胸膛、山回谷应”指名认读,结合句子说说词意;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指导读好长句;小组讨论:在不同的地方所听到的黄果树瀑布的声响各有什么特点?找准文中的用词(渐近渐响、喧嚣、大合奏、山回谷应、訇然作响)归纳中心:课文具体描写了_________,赞颂了______。
观录相、听范读、集体朗读全文第二课时一、阅读全文,说说课文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主要写了什么?二、小组学习第2—5自然段1、哪几个小节写瀑布声,哪几个小节写水的形态;2、作者在哪几个地方听了瀑布声,声音各有什么特点,作者的感受是什么;3、作者在哪几个地方观察了瀑布水的形态,各有什么特点,作者的感受是什么;4、小组集体读课文,把作者的感受读出来;5、班上交流,班上读书比赛,看看哪组最好。
6、集体朗读。
三、自学第6__7自然段1、自由读;2、哪几个词是写瀑布的,哪几个词是写人的感受的;3、想一想,你觉得瀑布的声响与人的感受有什么联系,大自然与人的生命力有什么联系;4、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推出说得最好的在班上交流一下。
四、学习第8自然段1、朗读;4、结合前文,看看画面,说说你是怎样理解“他完全沉醉了。
黄果树瀑布教案第一课时

点拨:结合手中资料,独立完成夯实基础。
提示:
根据以前和现在两个时间段总结。
3.作者知道黄果树瀑布是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风景,为什么看到后并不感到特别激动?在黄果树看到旅游纪念品为什么产生无聊感?
南阳市书院学校一切为Biblioteka 学生八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班
日期
09.05
设计
审核人
课题
《黄果树瀑布》第一课时
课型
新课
课堂流程及学习内容
(解读目标、夯实基础、能力提升、总结梳理、过关检测)
点拨与要求
一、解读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作者相关常识。
2、把握课文内容,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词。
3、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探讨文章主旨。
崩裂:抚摸:干瘪:陈腔滥调
3、词语检索
别无二致:
形而上:
震耳欲聋:
灰飞烟灭:
千篇一律:
陈腔滥调:
三、能力提升
1.速读课文,本文写了什么内容?一句话简要概括。
2.理清感情线索。本文讲述作者对黄果树瀑布的感觉变化过程,细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体现这一变化的词句。
链接
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县白水河上,素有“天下奇景”之称,是我国第一大瀑布,也是亚洲第一大瀑布。
提示:
用文中原句来回答
温馨提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二、夯实基础
1、走近作者
作者,当代。是第三代诗歌的代表性人物,以世俗化、平民化的风格为自己的追求,是少数能表达自己对世界的哲学认知的作家。与诗人韩东、丁当创办《》文学杂志。1986年发表成名作《》,著有散文集《》、《》。诗集《诗六十首》《一枚穿过天空的钉子》、《对一只乌鸦的命名》。
第17课《黄果树瀑布》第一课时教案精选

第17课《黄果树瀑布》第一课时教案精选《17、黄果树瀑布》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3.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生动的表达方法,指导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4.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学习作者“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揣摩重点段落中的关键词句及短语,体会其表达效果,指导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
【教学难点】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让学生在感受黄果树瀑布壮美的基础上,学习“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搜集有关瀑布的诗,黄果树瀑布和徐霞客的资料;2.教师搜集黄果树瀑布的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师:老师想请位同学来背一背我们曾经学过的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叶圣陶爷爷也写了一首赞美瀑布的诗《瀑布》,我们一起来读读。
出示:《瀑布》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美丽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课件出示瀑布图片)这都是我们祖国的一些著名的、美丽的瀑布。
再来看这幅,(出示黄果树瀑布的图片),这一幅是我国最大的瀑布,也是亚洲最大的瀑布,是世界上最宽的瀑布——黄果树瀑布。
同学们想去看这美丽的黄果树瀑布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到黄果树瀑布去游览观赏一番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学们课前都查阅了黄果树瀑布的资料,那谁来说说你对它的了解呢?(学生互相交流所查资料)看来大家通过课前的预习,已经初步了解了黄果树瀑布的背景知识了。
那接下来大家就来看看老师找的一些关于黄果树瀑布的背景知识吧。
投影出示资料:黄果树瀑布高77.8米,宽101米。
黄果树瀑布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因季节而变化,冬天水小时,它妩媚秀丽,轻轻下泻;到了夏秋,水量大增,那撼天动地的磅礴气势,简直令人惊心动魄。
1999年被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列入世界吉尼斯记录。
17《黄果树瀑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7《黄果树瀑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作者移步换景的写作顺序。
4、初步领略黄果树瀑布的壮美。
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通过朗读、批注、做标记、思考等学习活动,揣摩课文写作顺序,把握课文大意,能按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2、通过图片与视频,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领略黄果树瀑布的壮美。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是按游览顺序来描写黄果树瀑布的,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声形美。
教学方法:谈话法、情景体验法、迁移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有着壮丽的山河,锦绣的河山,本单元的主题就是祖国各地,上节课我们到安徽的黄山观赏了奇松,领略了黄山松的千奇百态,今天我们继续南行,一起去贵州安顺,去见识一下生命之源------水的别样风姿。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借助媒体,感受瀑布。
1、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与收集的资料,来说说自己对黄果树瀑布的了解。
2、播放视频,欣赏瀑布。
3、黄果树瀑布是如此壮美,那么我们的文人墨客都是以怎样的笔墨来描绘与赞美它的呢?大家走进课文,一起来欣赏李有贵的《黄果树瀑布》。
出示自学要求:⑴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在精彩处(好词、句子、段落)、疑问处做出不同的标记。
(2)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
(3)大声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三、组织交流阅读收获,并理清写作脉络。
1、说说大家的预习成果。
(生字的认识、画了哪些好词、好句、好段)2、引导说出疑问师: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在阅读过程中大家有哪些问题?说一说。
视情况做出评价3、组织学生美美地读一读你认为精彩的地方。
(1)读给同桌听。
(2)读给全班听。
4、师引导学生揣摩文章的写作顺序。
师:如果说好词佳句是散落在文中闪亮的珍珠的话,那么写作的顺序就是将这些珍珠串成精美项链的丝线。
浏览课文,揣摩文章的写作顺序。
《黄果树瀑布》教案4篇

《黄果树瀑布》教案4篇《黄果树瀑布》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
1、品味酣畅的景物描写,感受作者强烈而独特的情感体验。
2、认识课文开头和结尾的表达作用。
3、培养对大自然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品味文句,感受作者强烈而独特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难点。
个别抒写情感体验的句子。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五、预习要求。
诵读课文一遍,默读一遍。
标出自己认为值得品味和觉有疑难的语句,试做批注。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
学生观赏黄果树瀑布的图片,谈感受,引入课文。
(二)感知课文。
1、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讲评并作示范。
2、学生提出疑难语句,相互试行解读,教师做适当引导。
(三)阅读探究。
1、作者实地游览后,对黄果树瀑布产生了哪些独特的感受?(“阅读练习”二)理解:作者实地游览有两个惊喜的发现:瀑布是有声的、潮湿的;瀑布是立体的,可以抵达它的后面。
有声的瀑布令作者异常激动;潮湿的瀑布能把“我”淹没;立体的瀑布可与之亲密接触。
从文中描写可见,作者沉浸在喜悦、欢乐和激动之中,感受到瀑布那具体的、强烈的生命,产生对瀑布的亲近感和崇高感。
(可引导学生通过“抚摸”、“亲近”、“诞生”、“复活”等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和浓墨重彩的夸张描写去体会。
)2、开头两段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写?(“阅读练习”一)理解:开头两段写自己看到黄果树的图片并不激动,看到旅游纪念品会产生无聊感。
因为这些统一制作的东西只是一种公共的概念,没有个人的、独特的体验,干瘪而空洞。
这样写与下文那有声有形有生命的、具体生动的、震撼人心的实景形成反差,突出了作者的独特感受。
3、结尾倒数第二段写了什么?这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阅读练习”四)理解:结尾写自己在没有到实地游览之前对黄果树瀑布没有什么感受,无话可说,又不愿落入千篇一律的俗套,所以不肯姑妄下笔。
我们应当学习作者这种不写千篇一律的陈词滥调,力求亲身体验,非写独特感受不肯下笔的写作态度和创新精神。
(四)揣摩品味。
《黄果树瀑布》教案三篇

《黄果树瀑布》教案三篇《黄果树瀑布》教案篇1课前预习:了解及黄果树瀑布相关资料。
相关课程标准:“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尝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黄果树瀑布的壮丽以及的思想感情。
2.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声音的特点。
3.了解本文的写作手法。
评价任务:1.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把获得的整体感觉读出来。
2.再次阅读课文,引导同学思索、争论两个问题。
3.诵读,与开初的朗读比比,哪一次更读出了雄壮的感觉?4.的独特用的感受有哪些?5.品尝美好语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临水骋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面对自然的山水,古今中外的很多仁人志士,不由自主地打开了自己生命的情怀。
自然界中的山水给了作家们无穷无尽的灵感。
《小石潭记》中柳宗元写了小石潭的清亮,表达了心中的凄苦、悲凉、悲伤。
自然的山水,除了予以作家排遣忧愁的灵感,还会给作家们对于壮丽生命的感叹。
由于自然之水不仅有悄悄的潭水的姿态,还有壮阔的瀑布、汹涌的潮头,同样予以作家们深刻的生命的启示。
本文中诗人于坚面对奔流而下的瀑布,抒发了自己独特的感受。
二、图片中的瀑布用多媒体展示瀑布的图片,加强同学对瀑布的感性认识。
同学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受来感知瀑布的形象。
简介有关黄果树瀑布的知识。
三、走近作家由同学介绍一下的状况。
同学相互补充。
老师补充:于坚-----1954年生于昆明,20岁开始写诗,25岁发表作品。
1984年毕业于云南高校中文系。
1994的长诗《0档案》被誉为当代汉语诗歌的一座“里程碑”。
闻名诗集有《空地》、《诗六十首》、《对一只乌鸦的命名》、《忆没穿过天空的钉子》、《作为事项的诗歌》《飞行》,文集《棕皮手记》、《云南这边》等十余种。
于坚开拓了诗坛口语写作的风气,他是第三代诗歌的代表性诗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8个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认识绿线中的四个只识不写的生字。
3.能正确、流利的通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反复朗读课文,初步感知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
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
学法:读写结合法,合作讨论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准备:
教师:老师自制的生字卡片,小黑板以及黄果树瀑布的背景资料;
学生:预习课文,大致了解黄果树瀑布的背景。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黄山奇松》这一课,谁能告诉老师学了这篇课文,你了解到了什么。
看来同学们对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掌握得非常好,在上课前,老师想请位同学来背一背我们曾经学过的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你背得真有感情,这节课就让我们到我国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去游览观赏一番。
(老师板书课题)
二、走进背景林
请大家齐读课题,再读一遍。
好,课前呢老师已经布置大家回去
预习了这篇课文,并让同学们搜集一些关于黄果树瀑布的背景资料,现在老师就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看你们课前的预习工作做得怎么样。
首先,同学们通过预习,都了解了黄果树瀑布的那些情况呢?谁先来回答老师的这个问题。
嗯,看来大家通过课前的预习,已经初步的了解了黄果树瀑布的背景知识了。
那接下来大家就来听听老师找的一些关于黄果树瀑布的背景知识吧。
(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并补充)
三、伴你解生字
刚才啊老师检查了同学们对黄果树瀑布背景资料预习掌握的情况,现在老是再来看看这一课的生字词你们预习得怎么样。
请大家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等候交流。
在读课文时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好读的地方多读两遍。
同学们读的真认真,那老师现在就来检查你们对课后的生字的预习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老师先来检查这些生字的字音,谁先来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好,这些生字的读音你们已经掌握了,那它们的字形呢?你们通过预习又记住了多少?(老师指名让学生说说他们所记住的这些生字的字形)
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啊也记住了这些生字的字形,但是呢老师的方法跟你们的不一样,老师给每个生字都编了一个口诀,有了这些口诀,记住这些生字就不会费力气了。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老师编的是什么口诀呢?(老师用小黑板出示)
“哗”:中“华”一张“口”,声音震五洲。
“缝”:相“逢”在前“线”(纟)。
“隙”:“小”(“小”字头)太阳(日)在耳(“耳’字旁)边.
“叠”:三又(三个“又”叠放在一起)缺点宜,上下放一起。
“隔”:除去一半(“除”字去掉右边),融化一半(“融”字也去掉右边)。
“轰”:“车”一“双”,声声响,如炸弹,落地上。
“膛”:“月”儿照高“堂”,因此胸中亮。
“醉”:小“卒”喝酒无水(酉),喝进肚里神魂飞。
请大家自由的读一读,如果你觉得用老师的口诀来记住这些生字词容易的话,就多读两遍,把它记住。
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开到书后的描红部分,把这一课的8个生字描一遍。
描红描完了,生字也读完了,那这些字你理解了吗?请你来给这些字组个词,或造个句子。
(老师把学生组的词写在对应的生字卡片下)请大家把这些生字词读两遍,
田字格中的生字同学们都已经掌握了,那上面绿线中的四个会认字会读吗?下面老师请同学来把它们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四、一起读课文
生字到这里就已经学完了,课后请同学们把书后的生字和练习第二题的词语抄两遍。
刚才啊,老师已经检查了大家对黄果树瀑布的背景资料和课文生字词的掌握情况,那课文呢?课文你读得怎么样,流利吗?下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把课文读一读,记住,要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不好读的地方多读两遍。
一会儿老师请同学起来读书。
谁先来读课文?你可以选择一段你喜欢的段落来读一读,也可以读整篇课文。
(指名读,齐读)
课文先读到这里,谁能来给文章分分段,看看文章一共可以分成
几段,每一段的段意又是什么。
马上就要下课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把这个问题留到下节课来解决吧。
五、作业
1.抄写生字以及课后练习第二题,每样两遍;
2.通读课文,要带有感情的反复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