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天气和气候》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思维导图

天气与气候天气:短时间、多变→天气预报→常用天气符号的识别 气候:长时间、相对稳定→两大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日变化→日温差:最高气温减去最低气温。
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 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 前后。
气温 月变化→年变化年温差:最热月均温减去最冷月均温 绘制气温曲线图 判断所属半球:南半球?北半球? 气温等级 (月均温) 气温类型 大于20℃为高温 小于0℃为寒冷 0℃—20℃为温暖 全年高温 全年温和 全年寒冷 冬冷夏热 时间 变化 空间变化及主要影响因素 ⑴受纬度因素的影响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两极逐渐递减; ⑵同纬度地带受海陆因素的影响,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刚好相反。
⑶受海拔因素的影响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形成过程:水汽蒸发→上升→冷却凝结→成云致雨 全年多雨 全年少雨 全年湿润 冬雨型 夏雨型 时间变化:月变化→降水柱状图→年变化及分类 大于100毫米为多雨 50-100毫米为湿润 小于50毫米为干燥 降水等级→月降水量 ⑴纬度因素: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⑵海陆因素: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⑶地形因素: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空间变化及主要影响因素 降水两个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 判读方法与步骤 气候类型的 名称、特点、分布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海陆、地形等 人类活动与气候的相互影响 定半球 以温定带 以水定型 热 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温 带: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寒 带:极地气候 高山高原气候 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 大陆西岸 大陆东岸 内陆。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思维导图:第2章天气和气候

第2早天气和气候思维导图目录针对每章每节的知识体系,把每一节都整理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思维导图,图文结合,要点突出。
思维导图源于课本,但高于课本;切合学生 实际,更融合方法与技巧。
能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是高效学习的基础和有效保证。
章2SP/ t \ f\Z I 'I、f节节节节节节节 12 3 4 5 6 7豊鞘君豊&C-鞘幕右,异<3,占亍曰,大=层 大宅的压强 凤和降水 天吒预报宅倏和影响宅候的因素 我国的宅候特征与主要宅象灾害Z最显養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韻嶼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氧代、二氧化破等)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呈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雨、雪、大风等天气现象部发生在对流层对流层在两极地区的厚度约为8千米,到赤道则增大到17・18千米fi •电H层中间居、八上冷下热('高空对《[才层/*大代W分《大气层画大宅温度变化和分层对流原理下层热空气密度小,气流上上升;上层空气溫度低.密度大,代流下沉保护■阻扌当紫外线和小天体撞話、•作用各种天气变化和适宜的昼夜溫差短时间内近地面的代溫、湿度.代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t、天气代溫:指当地大代的冷热程豪) -----------气溫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也很大。
气温与生物Q人休最感舒适的代溫约为22艾・各种农--------------- -- -- ----- ------ ----- ------在代点观测中,除了使用普通\ 溫度计走时测量气溫外•还要「气温测量使用最高溫度计和最低溫度! 计,分别测11-夭中的最离气!温和最低气溫/(■安置溫度.湿度仪器防止太阳对仪器的H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的反射辐射保护仪器免受强风、雨、蠡等的影响,并使段器感应部分有适当的通风」白色,反射热7百页箱一天中宅温C 的变化中气溫最*®出现在午后2点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M»MM»测畳气溫的工典衆溫度比我国常用单位是摄氏度(°C )生活中有许多类似的现点都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初中地理《中国的气候》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1

初中地理《中国的气候》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1 中国的气候适用年八年级级所需时课内共用3课时,每周3课时;课外共用2课时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1.主题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天气、气候与人们生活生产关系密切,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入学习,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和生活实际,把抽象的天气、气候知识变成具体的有用的知识,从而使教学内容具有实践性和生活气息,是学生乐学、爱学。
2.单元的组成情况:中国的气候这节教材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多特殊天气和多旱涝灾害。
3.单元的学习重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4.单元的学习难点:学生阅读和分析图表能力的培养、提高。
5.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我国的气候和特殊天气对农业生产、生活的有利方面和危害,气候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6.单元的主要的学习方式、预期的学习成果:对本部分知识的学习,要结合中国气候类型图、网络资源等进行,力求让学生从宏观把握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通过分组讨论,自主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并让学生树立起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环境意识。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2.了解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和分布特点3.了解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两个主要特征4.认识我国气候资源的有利条件5.认识我国主要特殊天气及其造成的危害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年降水量分布柱状图、温度带图和干湿区图等图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辩证看问题的能力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环境意识对应课标(说明:学科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学习的要求) 学习中国的自然地理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了解我国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应成为学习中国自然地理的一个基本目标。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天气与气候适用年级初一所需时间课内共用5课时;每周3课时;共用不到2周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单元选择了多变的天气、气温和降水及其分布、世界的气候等内容,把知识重点放在“气温和降水及其分布”和“世界的气候”上。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初步形成正确的地域观;了解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差异,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理解气候的特点及其成因。
本单元是地理学习的重点,因为天气与气候不仅是影响人类活动的重要因素,而且也是认识一个区域自然环境的重要知识。
本章教材设置了四节内容,多变的天气,气温和气温的分布、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世界的气候。
本单元设计把这三节内容整合为三个专题,专题一:;专题二:世界的人种、气温和降水及其分布;专题三:世界的气候。
专题一——“明天的天气怎么样,”,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学生借助网络、PPT软件等多种信息工具,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通过展示、交流,知道天气的特点并能识记天气符号和看懂天气预报。
“人口问题”是本专题的核心内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还是学习后面两个专题的基础。
专题二——“大树需要穿衣,庄稼需要打伞吗,”,突出了“气温、降水及其分布”的学习,通过这些身边的自然地理现象,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区域的差异性。
专题三——“周游世界,能安排好自己的衣着吗,”,利用大量的图片和资料,帮助学生识记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和气候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三个专题始终围绕着人与环境关系这条主线展开。
预期学习成果:提高学生从各种图表、媒体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制作演示文稿交流不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及气候以及影响他们的因素;,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通过“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教学,使学生体会、感悟“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地域观念、灾害意识。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正确使用天气述语2.识别不同的天气符号,学会识读卫星云图、城市天气预报图3.记住一天中观测气温的次数和时间、最低值和最高值出现的时间,会计算气温日较差、年较差4. 学会阅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和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并能从图上总结气温的变化规律和绘制气温曲线图5.根据世界气温分布图,总结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6.从年降水量柱状图上读出各月的降水量数值,并归纳出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7. 指出影响降水量多少的主要因素,并能运用这些因素具体分析某地降水量多少的原因 8.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读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9.运用影响气候的因素分析气候的成因过程与方法;1. 通过学习天气及其影响,明确天气与人类活动之间的辩证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并让学生养成趋利避害的观念2.学会寻找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引发兴趣,并将学会的知识用于生活3.通过交流讨论,能举例说出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4.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感知纬度、地形、海陆位置的不同对降水分布的影响,从而把握世界降水分布规律5.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候的分布图,建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的空间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让学生养成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治学精神2.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知识、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认识地理学习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3.通过“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教学,使学生体会、感悟“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地域观念、灾害意识对应课标1.多变的天气,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思维导图快速记忆PPT课件第3章 天气与气候

01
考点记忆
考点1、世界的语言 (2)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
01
考点练习
例1: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北京市掀起了学习 英语的热潮,其主要原因是( B ) A.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B.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C.英语是联合国的唯一工作语言 D.英国参加2008奥运会的运动员最多
01
考点4、不同的人种
考点记忆
01
考点练习
例:有关人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主要是白色人种,因为白种人最聪明 B.区别人种主要是根据人的生活习惯的差异 C.日 本经济增长速度快,是因为日本人所属的黄种人最 优秀 D.将人种分为“高等”和“低等”是种族歧视的表 现,应坚决反对
答案:D
B.O.2%
C.1.0%
D.O.4%
答案:C
01
考点记忆
考点2、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密度=该地总人口/该地总面积
(2)分布不平衡: ➢人口稠密地区: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人口稀疏地区:气候极端干旱或严寒,地势高峻
01
考点练习
例:下列关于人口增长与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密度大的地区的自然增长率也大 B.用人口密度大小表示人口疏密程度 C.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必然导致人口密度减小 D.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的地区,城市、工业和交通都较发达
(3)人口增长速度: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记忆:(1)人站着数冰淇淋 (2)一人拿一沓钱,一张钱几人抢
01
考点练习
例: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市某自然村2010年度
的人口进行调查,经统计,该村年初总人口为6
初中地理《气候》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气候适用年初一级所需时课内共用8课时,每周3课时:课外共用2课时。
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气候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自然条件之一。
它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尤其对农业来说,它更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
本单元主要包括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几部分内容。
从本章知识在整个教材体系的地位来看,是后面学习分区地理知识以及中国地理知识的基础之一。
本单元教材在内容编排上简明、扼要,语言优美、通俗、生动。
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基本宗旨,尤其注重培养学生自学、分析、总结的学习习惯。
专题一——“天气与我们的生活”,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学生借助网络、PPT软件等多种信息工具,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通过展示、交流,理解天气与气候的不同,从而初步形成正确的认知。
“天气与气候”是本专题的核心内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还是学习后面两个专题的基础。
专题二——“气温与降水”,突出了气候两要素之间关系的学习,通过身边的人文地理现象,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区域气温与降水的差异性,学会读图用图。
专题三——“气候主要类型”,利用大量的图片和资料,帮助学生探讨影响气候的要素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理解保护环境的意义。
三个专题始终围绕着人地关系这条主线展开。
预期学习成果:提高学生从各种图表、媒体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制作演示文稿交流不同地区的气候资料;,初步形成正确的认知观;初步了解影响气候分布的因素;能通过举例和分析资料,说明地球运动、海陆、地形、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形成人地和谐的地理思维。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²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²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²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²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初中地理《世界的气候类型》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地理《世界的气候类型》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本章的类程重点有三,用世界候类型分布类类出主要候类型的分布〜类例类明类度位置、海类个运气气分布、地形等因素类候的影〜类例类明候类生类和生活的影。
类程要求比类类类〜但类类的做到困类。
气响气响很如考察候的特征及分布类类〜需要类合曲类类以及降水量柱类分析〜类就要求类生类类能力是气气温状来学会气个学气分析解类候坐类类〜要求的类度类高〜容量大〜必类类类作类一类元提前类。
所以把本章第二类世界温气温状个独划另个气、降水分布〜类制、解析曲类降水柱类类能力点类出类成一类元。
本类元只类类了判类候类型、分析候特征、类类候分布类律、理解人类活类天、候件之类的类系等容〜把知类重点放在气气与气气条内气气气学学气异响候类型特征、候坐类类、候分布类律上。
通类类〜使生理解世界候特征、差及其影〜初步本类元在类本原四类的基类上类取第一、三、四类〜类行整合。
把类三类容整合类三类类〜类类一,世界内个气候特征分布〜类类二,影候的因素〜类类三,天候人类活类的类系。
类类一世界候特征与响气气与气与——气与研学学网分布〜以究性类的形式〜生借助类片、地类、类等多类工具〜类手中的类料类行分析、整理、类类〜通类展示、交流〜了解不同地的候特征和分布类律。
是本类元的重点容〜也是类后面类类的区气内学两个基类。
类类二影候的因素〜重点类类度位置、地形地类、海类分布等因素类候的影〜通类一些地——响气学气响理类类和演示助生理解不同地理要素类候的影〜形成类类的科类度。
类类三人类活类天、帮学气响学——与气气候的类系〜利用类〜搜集大量的文字类片类料。
助生探类人类活类天候的相互影〜理解保网帮学与气气响类期类成果,提高生各类类表、媒中类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生制作演示交流〜初步了解学学从体学影候的因素〜初步形成科类度〜能通类类例和分析类料〜类类文、类告的形式类明的人类活类天响气学与气运响气响气用地类、类类、类类、演示等方法〜类类出影世界候的主要因素〜初步了解影候特征和分布的类类天、候类人类活类的重要影〜形成保类大类境的意类〜类立初步的人地类念。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思维导图快速记忆PPT课件第3章 天气与气候

01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1、气温的变化 (1)概念 (2)测量 (3)变化 2、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 (2)、世界气温的分布 规律及影响因素
01
考点记忆
考点1、气温的变化
(1)气温的概念是指空气的温度。
(2)测量:是用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 温度计放置的高度,离地面1.5米。 单位:℃(摄氏度)。
气温比同纬高;向低纬凸起气温比同纬低
01
考点练习
例:关于等温线图的判读,不正确的是( ) A.若等温线和纬线、海岸线或等高线大致平行,说明气温受 纬度位置、海陆或地形影响明显 B.一般地说,等温线较平直,反映影响气温的因素较单一 C.等温线的稀疏和密集不能说明温差大小 D.等温线向低纬方向突出时,说明突出地区的气温低于同纬 度相邻地区
01
考点记忆
考点3、空气质量 (2)、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气压高,气流下沉,易污染; 气压低,气流上升,易扩散,不易污染。
•人类活动:燃烧煤炭,汽车排放。
01
考点练习
例:2003年11月20日晨,某高速公路因大雾关 闭路口,造成若干车辆不能上路,此事说 明( ) A.天气影响生产 B.天气影响交通 C.天气影响学习 D.天气影响战争
考点记忆
01
考点练习
例:下列叙述中,叙说天气的是 ( ) A.山前桃花山后雪。 B.塔里木盆地终年干燥少雨 C.昆明四季如春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答案:D
01
考点记忆
考点2、天气预报 (1)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或几日内阴晴、 风、气温和降水情况
(2)卫星云图: 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越白,表示云层越 厚,降水概率越大 。蓝色表示海洋,绿色 表示陆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