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案1

合集下载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案2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案2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案教具:钢琴、多媒体。

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了解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2、了解《自新大陆交响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的基本情调和结构体式,了解命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

1、前言:本学期来,我们欣赏了交响音乐中的序曲、交响诗、组曲、协奏曲等体裁的作品,今天,我们将学习交响音乐中最重要的一种体裁的作品。

2、听一音乐主题《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思考、回答以下问题:此曲是什么乐器演奏的?表现了何种情感?是哪个国家、那一位作曲家的什么作品?导入本课将欣赏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交响曲)的第二乐章。

二、介绍作品、作者。

1、简介交响曲。

(1)提问交响诗的特点?(交响诗是一种内容比较具体的、有标题的单乐章管弦乐曲,它多以诗歌、戏剧、绘画及历史事迹为题材。

(2)介绍交响曲的特点:交响曲是结构宏伟、庞大的大型管弦乐套曲,它通常包含四个乐章,其中至少有一个乐章用奏鸣曲式写成。

交响曲可以容纳丰富的内容,反映重大的题材表现深刻的情感体验。

曲中几个乐章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每一乐章可以单独演奏,但连续演奏时几个乐章的顺序不能改变。

2、介绍德沃夏克(一组配乐画像)。

德沃夏克是捷克著名钢琴家、作曲家、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之一。

他于1841年出生在布拉格附近一个贫寒的家庭中。

经过刻苦的努力,他获得了奥地利文化部的奖学金,得以全身心地从事音乐创作。

他曾九次访问德国、英国和俄国,并亲自指挥乐队演奏他的作品,备受欢迎。

1891年他任布拉格音乐学院院长,并被英国剑桥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1892年应邀赴美国任纽约音乐学院院长,1895年回国继原任,1904年去世,捷克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他一生写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代表作有《自新大陆交响曲》、歌剧《水仙女)等。

他的作品始终贯串了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怀念家乡的深切感情,富有浓郁的斯拉夫民族色彩。

初中音乐_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音乐_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欣赏《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能够对欧洲交响音乐感兴趣,理解作品所表达的爱国情感,从而表达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2.感受体验乐曲音乐要素变化所带来的情绪反应,了解并记忆英国管的音色。

3.能够记住、会唱主题音乐a,了解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和《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学习、掌握交响曲的基础音乐知识。

【教学重点】欣赏《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学难点】感受体验乐曲音乐要素变化所带来的情绪反应【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竖笛吹奏《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主题a片段,提问:旋律的速度、是怎样的?带给大家怎样的情绪?【设计意图】竖笛学生都会吹奏,而且音色接近英国管,能够表现相应的情绪,学生很容易进入到淡淡的思乡之情的环境中。

二、分段赏析(一)赏析a主题1、出示课题,学唱主题a教师弹琴,学生视唱主题旋律。

【设计意图】学唱主题,对乐曲表达的情感有更进一步的体验。

2、简介德沃夏克德沃夏克是捷克著名钢琴家、作曲家、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之一。

曾任布拉格音乐学院、纽约音乐学院院长,他的作品始终贯串了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怀念家乡的深切感情,富有浓郁的捷克民族色彩。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作者,有助于理解作品。

3、学习什么是交响曲课件出示交响曲定义、管弦乐队编制、交响曲体裁形式。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及教师讲解,让学生对交响曲的定义、结构有初步的认识。

4、聆听a主题,分辨演奏乐器(1)教师播放a主题,学生聆听、分辨演奏乐器。

(2)教师出示课件,学生了解英国管。

【设计意图】通过音频、课件及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记忆英国管及其音色特点,解决教学目标。

5、再次视唱a主题,分析旋律创作手法(1)对比聆听带附点和不带附点旋律所带来的不同情绪反应。

(2)分析重复、变化重复的创作手法及作用。

【设计意图】分析创作手法有助于进一步感受情绪及背唱旋律。

6、背唱主题a接龙游戏,师生变换顺序演唱a主题,背唱。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四单元《☆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学设计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四单元《☆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学设计

《自新大陆交响曲》
——第二乐章
课题:自新大陆第二乐章
课型:综合课
课时:一课时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科书、乐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欣赏、学习《自新大陆交响曲》,了解交响曲,了解相关乐器,了解作品音乐情绪。

2.能力目标:能够对作品的主要音乐特征基本了解和掌握;能够理解作品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3.情感目标:能够对交响乐感兴趣,乐于体会交响音乐。

教学重点:欣赏《自新大陆》第二乐章,了解音乐结构和音色表达。

教学难点:乐曲表达的情感和表现手法。

说明:。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交响乐的基本结构及特点;•理解第九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及特点;•熟悉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的旋律和节奏;•掌握人音演唱的基本技巧和要求。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第九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及特点;•熟悉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的旋律和节奏;•掌握人音演唱的基本技巧和要求。

三、教学准备•放映设备、音响设备;•选取自新大陆唱片公司出版的人音版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音频;•相关教学素材。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引领学生回顾交响乐的基本知识,介绍第九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及特点。

2.学习第二乐章播放第二乐章的音频,让学生仔细聆听,理解其旋律和节奏特点。

3.教学人音演唱教师介绍人音演唱的基本技巧和要求,让学生模仿音频中的演唱,并纠正其演唱中的错误。

4.组织集体演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演唱,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人音演唱的基本技巧和要求。

5.总结反思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所学知识,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教学扩展教师让学生自行搜索第九交响曲的相关信息,撰写一份交响乐的介绍或是自己的感受,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交响乐的基本结构及特点第九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及特点人音演唱的基本技巧和要求七、教学评价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交响乐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掌握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的旋律和节奏,掌握人音演唱的基本技巧和要求,并能够进行集体演唱。

同时,学生能够对第九交响曲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学习,使他们的音乐综合素养得到了提升。

九年级音乐《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案

九年级音乐《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案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学设计一、课型欣赏课二、教学内容人民音乐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经典交响》三、教材分析《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是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经典交响的教学内容。

乐曲为慢板,复三部曲式。

是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在美国担任纽约音乐学院院长时所作,汲取了美国民间音乐,尤其是印第安民间音乐,并融进了自己的音乐灵感创作而成的。

音乐情绪以抒情为主,表现作者思念故乡的感情。

四、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经过前面多年的音乐学习,已经接触过了舞曲、进行曲、室内乐、协奏曲等音乐体裁,但对交响曲接触的还比较少。

而九年级的学生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有了一定的分析及感受和体验交响乐的基础,但对音乐进行理性的分析方面还需加以引导。

五、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对交响音乐感兴趣,并愿意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拓宽音乐视野。

2.过程与方法:能够用欣赏、分析等方法参与感受《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掌握有关交响曲的基础知识。

3.知识与技能:感受乐曲的音乐要素和音乐情绪,认识主题a的主奏乐器英国管,初步了解复三部曲式的音乐结构。

六、教学重点感受乐曲并了解其表达的内容与结构。

七、教学难点通过多种形式的参与,提高学生感受和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八、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认识交响曲交响曲(Symphony),是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多乐章大型音乐作品。

它能够通过种种音乐形象的对比和发展来揭示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和人们的思想心理、感情体验,是一种规模庞大、音响丰富、色彩绚丽,富于戏剧性和表现力的大型管弦乐套曲。

2.交响曲的组成一般由四个乐章组成,分别由快板、慢板、小步舞曲或谐谑曲、急板或快板组成。

(二)新课展开1.德沃夏克捷克作曲家,十九世纪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民族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1892年德沃夏克应邀来到美国纽约音乐学院担任院长,期间,他被美国的民间音乐所吸引,创作出了《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其中,第二乐章的旋律充满了浓郁的思想之情,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曲子的第二乐章中的第一个主题部分,看看你能不能想起在那里听过?并且想一想用了什么乐器演奏?2.分段欣赏(1)A段①主题a1)主题a,汲取了美国民间音乐,尤其是印第安民间音乐,并融合了作曲家自己的音乐灵感进行创作,表达了作曲家怀念遥远祖国的的情感。

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案)

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音乐主题的变化和曲式结构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和声进行和土著元素的融合,我会通过对比聆听和谱例分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音乐情感表达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音乐创作活动。这个活动将让学生尝试创作表达特定情感的音乐小片段。
-感受和识别音乐中的土著元素,探讨德沃夏克如何融合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风格。举例:识别出乐章中特定的土著节奏和旋律模式。
-学会运用音乐术语进行作品分析,如旋律、节奏、和声等。举例:通过实际乐谱分析,让学生能够用专业术语描述音乐特征。
2.教学难点
-识别和区分音乐中的主题变化和动机发展。难点解释:学生在识别音乐主题的变奏和动机的展开时可能会感到困惑,需要通过重复聆听和教师引导来理解。
3.分析第二乐章的曲式结构,理解其音乐表现力;
4.探讨德沃夏克如何运用音乐语言描绘新大陆的自然风光和土著民族的生活场景;
5.学会从音乐作品中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音乐审美:通过欣赏和分析《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培养学生对交响乐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音乐艺术的热爱;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交响乐的基本概念。交响乐是一种由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复杂音乐形式。它是音乐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深刻地表达情感和描绘场景。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这个乐章展示了德沃夏克如何运用旋律、节奏和和声来描绘新大陆的神秘与土著民族的特色。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在欣赏音乐时,能够主动去感受作品的情感,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但同时,我也注意到在讲解音乐理论和分析曲式结构时,部分学生显得有些吃力。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案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案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案本文以自然和音乐为主题,介绍乔治·格仑的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的主要内容,分析其音乐特点,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一堂关于自然和音乐的教案。

一、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简介新大陆交响曲是由捷克作曲家乔治·格仑在1892年为纪念哥伦布四百周年而创作的。

其中第二乐章,被称为“夜晚的原野”,描绘了哥伦布船队在大洋上航行时的夜晚景色。

这个乐章的主要特点是运用了大量的自然主题,音乐呈现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二、音乐分析1. 主题这个乐章的主要主题包括:夜晚的原野、月亮升起、风声呼啸、草原上的野花、流星划过天空等。

这些主题通过不同的乐器声音,以及音调的变化和组合,赋予了音乐一种动人心魄的感觉。

2. 旋律这个乐章的旋律优美简洁,节奏感强,展现了自然界的多彩和神秘。

旋律也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如欢乐、忧愁和悲伤。

3. 乐器这个乐章使用了多种乐器,包括小提琴、大提琴、长笛、管弦哨等等。

不同的乐器相互配合,创造出一种奇特的音乐效果,比如模仿流星划过天空的效果。

4. 样式这个乐章的样式多样化,从静态到动态,从缓慢到动感,从低沉到高亢。

这种样式的转换,帮助乐曲更好地描绘自然和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喜欢自然通过讲解音乐作品,唤起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引导学生去观察自然,欣赏自然的美丽,从而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2. 音乐之旅带领学生一起去听原声录音,了解音乐作品的背景和主题,分析音乐的情感和样式,体验音乐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3. 自然主题讨论音乐作品中的自然主题,如何用音乐描述大自然的声音、颜色和形状等。

学生可以用乐器、声音和身体语言来模仿自然环境。

4. 创作音乐分组让学生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用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来表达自然的美丽。

这也可以是一个跨学科的活动,将音乐与科学、艺术和文学等领域联系在一起。

四、总结本文介绍了自然和音乐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乔治·格仑的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的音乐特点,并设计了一堂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个优美的音乐作品。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聆听《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祖国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聆听、演唱、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变现力、创造力与合作探究能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交响曲。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聆听《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祖国的情感。

2.难点初步了解交响曲。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播放歌曲多媒体播放乐曲《春节序曲》,并提问:乐曲的演奏形式(交响曲)学生聆听感受歌曲,老师由此引出新课《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

(二)初步感知1.初听:多媒体播放歌曲,提问:歌曲描绘一幅怎样的画面呢?(仿佛看到了家乡的美丽景色)2.复听:老师弹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情感(思念家乡,对家乡的热爱)3.拓展交响曲: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多乐章大型音乐作品,一般由四个乐章组成,其中至少有一个乐章用奏鸣曲式写成,1快板,2慢板,3小步舞曲或诙谐曲,4急板或快板。

(三)深入了解1.聆听引子部分,提问演奏乐器(管乐)2.聆听A段,老师弹唱主题a,提问主奏乐器(英国管),感受音乐情绪(忧伤、平静)播放主题b,提问乐器(弦乐、小提琴),比较和主题a情绪的变化(明朗秀丽,更加欢快活泼)3.聆听B段,播放主题C,提问主奏乐器(长笛、单簧管),对比音乐情绪的变化(更加柔和)播放主题d,对比主奏乐器(单簧管)又加入长笛,情绪更加高涨,再次抒发对家乡的思念与热爱)4.介绍作曲家:德沃夏克,捷克作曲家,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歌剧《水仙女》等。

(四)音乐活动播放歌曲《念故乡》,我国音乐家李叔同根据乐曲主题a填词,学生分组有感情演唱歌曲《念故乡》。

(五)小结作业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并引导同学们自主发言。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主旨:认识交响曲,感受了作者热爱家乡、祖国的情感,为家乡国家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的基本情调和结构体式,学唱其音乐主题。

2、了解曲目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的基本情调和结构体式,了解命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第九交响曲是民族乐派交响曲的代表作,在整个音乐史上也是不容忽视的杰作。

由于德沃夏克的交响曲深受古典乐派的影响,所以他的作品结构坚实、牢
固。

另外,由于他具有天生的旋律才能和丰富、敏锐的旋律感,因
而他的作品充分发挥了旋律的魅力,而不像传统的古典交响乐那样
单纯地发挥技法。

这就是德沃夏克交响曲的特殊之处。

德沃夏
克的管弦乐法,并不反映当时的潮流,虽然没有华丽绚烂的色
彩,却显得十分朴实可爱。

正是因为如此,他的管弦乐法遭到
当时某些乐评家的误解。

实际上,德沃夏克的交响曲不但能充
分地发挥各种乐器的特性,而且在乐器的组合运用方面,更具有无穷的妙味。

二、乐曲分析
广板,降D大调,4/4拍子,复合三段体。

这一乐章是整部交响曲中最为有名的乐章,经常被提出来单独演奏,其浓烈的乡愁之情,恰恰是德沃夏克本人身处他乡时,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的体现。

整个乐队的木管部分在低音区合奏出充满哀伤气氛的几个和弦之后,由英国管独奏出充满奇异美感和神妙情趣的慢板主题,弦乐以简单的和弦作为伴奏,这就是本乐章的第一主题,此部分被誉为所有交响曲中最为动人的慢板乐章。

事实上,也正因为有了这段旋律,这首交响曲才博得全世界人民的由衷喜爱。

这充满无限乡愁的美丽旋律,曾被后人填上歌词,而改编成为一首名叫《恋故乡》的歌曲,并在美国广泛流传。

本乐章的第二主题由长笛和双簧管交替奏出,旋律优美绝伦,在忽高忽低的情绪中流露出了一种无言的凄凉,仍是作者思乡之情的反映。

本乐章的第三主题转为明快而活泼的旋律,具有一些捷克民间舞蹈音乐的风格。

三、拓展
1、什么是交响曲,交响曲的发展?
2、听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四、课堂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