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实验报告(三个实验)2013年[1]

合集下载

液压性能实验报告

液压性能实验报告

液压性能实验报告液压性能实验报告导言:液压技术是一种利用液体传递能量和控制信号的技术,广泛应用于机械、航空航天、冶金、化工等领域。

为了评估和改善液压系统的性能,进行液压性能实验是必不可少的。

本报告将对液压性能实验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一、实验目的液压性能实验的目的是评估液压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包括流量、压力、温度、效率等指标。

通过实验的数据分析,可以了解系统的工作状态和性能优化的方向。

二、实验装置和方法本次液压性能实验采用了一套标准的液压系统装置,包括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阀等。

实验过程中,通过调整液压阀的开度和控制信号,改变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然后记录相应的数据。

三、实验内容和结果分析1. 流量测试在不同液压泵转速和阀门开度下,测量液压系统的流量。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泵转速的增加,流量也随之增加;而随着阀门开度的增加,流量也呈线性增长。

这表明液压泵和阀门的调节对系统流量有重要影响。

2. 压力测试在不同负载下,测量液压系统的压力。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负载的增加,系统压力也相应增加。

这表明液压系统能够根据负载的变化自动调节压力,保持系统的稳定性。

3. 温度测试在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后,测量液压系统的温度。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液压系统的温度也逐渐上升。

这表明液压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需要注意散热和冷却措施,以保持系统的正常运行。

4. 效率测试通过测量液压系统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计算系统的效率。

实验结果显示,系统的效率在不同工况下有所变化,但整体表现良好。

这表明液压系统能够高效地将输入能量转化为输出能量,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率。

四、实验结论通过对液压性能实验的分析和总结,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液压泵和阀门的调节对系统流量有重要影响;2. 液压系统能够根据负载的变化自动调节压力,保持系统的稳定性;3. 液压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需要注意散热和冷却措施;4. 液压系统能够高效地将输入能量转化为输出能量,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率。

液压实验报告

液压实验报告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一实验报告一、液压泵拆装(一)实验目的液压动力元件——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液压泵的拆装实训以达到下列目的:1、进一步理解常用液压泵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掌握的正确拆卸、装配及安装连接方法。

3、掌握常用液压泵维修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用液压泵、工具及辅料1、实验用液压泵:齿轮泵2 台、叶片泵2 台、轴向柱塞泵 1 台。

2、工具:内六方扳手2 套、固定扳手、螺丝刀、卡簧钳等。

3、辅料:铜棒、棉纱、煤油等。

(三)实验要求1、实习前认真预习,搞清楚相关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对其结构组成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2、针对不同的液压元件,利用相应工具,严格按照其拆卸、装配步骤进行,严禁违反操作规程进行私自拆卸、装配。

3、实习中弄清楚常用液压泵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零件、组件特殊结构的作用。

(四)实训内容及注意事项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拆解各类液压泵,观察、了解各零件在液压泵中的作用,了解各种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按照规定的步骤装配各类液压泵。

1、齿轮泵型号:CB-B 型齿轮泵。

结构:泵结构见图1-1 及图1-2。

①工作原理在吸油腔,轮齿在啮合点相互从对方齿谷中退出,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不断增大,完成吸油过程。

在排油腔,轮齿在啮合点相互进入对方齿谷中,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不断减小,实现排油过程。

②拆装步骤1、拆解齿轮泵时,先用内六方扳手在对称位置松开6个紧固螺栓,之后取掉螺栓,取掉定位销,掀去前泵盖4,观察卸荷槽、吸油腔、压油腔等结构,弄清楚其作用,并分析工作原理。

2、从泵体中取出主动齿轮及轴、从动齿轮及轴。

3、分解端盖与轴承、齿轮与轴、端盖与油封。

4、装配步骤与拆卸步骤相反。

③拆装注意事项1、拆装中应用铜棒敲打零部件,以免损坏零部件和轴承。

2、拆卸过程中,遇到元件卡住的情况时,不要乱敲硬砸,请指导老师来解决。

3、装配时,遵循先拆的部件后安装,后拆的零部件先安装的原则,正确合理的安装,脏的零部件应用煤油清洗后才可安装,安装完毕后应使泵转动灵活平稳,没有阻滞、卡死现象。

液压实验实验报告

液压实验实验报告

液压实验报告撰写人:吴晨林摘要:为了了解水压强的大小以及改变其大小的原因,我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初次实验由于一系列的问题并没有成功,经过多次改善试验方法,最终得出结论:相同物质,从不同高度相同方向大小相同的洞中飙出,距离瓶口的距离越低,飙得越远,即水的压强越大;相同物质,从不同方向相同高度大小相同的洞中飙出,飙得距离相同,即水的压强相同;不同物质,从相同方向相同高度大小相同的洞中飙出,物质密度越大,飙得越远,即水的压强越大。

•关键字:压强,液压,密度,高度•引言:•为什么大坝的截面通常呈梯形?为什么人潜水要穿潜水服?这样的问题经常出想在我脑海,通过查找资料,我知道了液体压强的存在,从而另一个问题又出现在我脑海:液压和什么有关。

于是,我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压力在物理学方面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受力物是物体的支持面,作用点在接触面上,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在受力物体是水平面的情况下,压力(N)=物重(G)。

(1)•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形变效果)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即牛顿/平方米。

压强的常用单位有千帕、千克力/平方厘米、托。

一般以英文字母「p」表示。

(2)•实验一:测量水的压强是否与水离液面高度有关?•一、实验工具:水瓶一个,针一枚,螺丝刀一把,直尺一把,水n多,盐水n多•二、试验准备:在水瓶上用针戳一竖排小洞,经过多次实验发现,用针戳的小洞太小了,所以水出不来,由于以上原因,所以,我用螺丝刀把这个小洞戳成了大洞。

•三、实验目的:测量水的压强是否与水离液面高度有关?•四、实验方法:将一大盆清水倒入瓶中,使水慢慢超过各个小洞。

并把一把尺压在水瓶下。

用以测量个个洞水飙出来的距离。

•五、实验数据:PS:由于多次试验数据并不完整,所以只选取了数据的平均数,小数省去•实验二:测量水的压强是否与不同方向有关?•一、实验工具:水瓶一个,针一枚,螺丝刀一把,直尺一把,水n多,盐水n多•二、试验准备:在水瓶上用针戳一竖排小洞,经过多次实验发现,用针戳的小洞太小了,所以水出不来,由于以上原因,所以,我用螺丝刀把这个小洞戳成了大洞。

液压实验报告

液压实验报告

液压实训实验报告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液压实训操作注意事项1、在进行实验前首先要对实验回路进行理论分析,掌握回路工作基本原理,列出可达到的实验效果以便及时观察。

2、装配前应根据回路原理图对元件的安装进行设计布局。

在确定元件位置时,要注意各油孔的接头方向以及油管的连接,合理的布局应该是元件拆装方便,油管连接容易,走向清晰并尽可能地避免交叉、折弯。

3、各种阀的安装应注意进油口与回油卡口的方向,不可装反。

油路连接完毕后,填写动作顺序表,按控制要求进行控制电路的连接。

4、安装完毕,应该仔细检查回路及油孔是否有错,电路连接线与插孔是否插错。

4、接好液压回路之后,再重新检查各快速接头的连接部分是否连接可靠,最后在老师确认无误后,方可启动。

6、根据液压缸工作循环动作,写出液压系统油路的进、回油路路线。

考核办法考核主要分为五部分1、平时表现(到勤率)10%2、识图形符号、(星期一第四节课考核)15%3、识原件、(星期二第二节课考核)15%4、油路连接考试(星期五上午进行实操考试)40%5、实验报告(实训结束将实验报告填写完整)20%先导式溢流阀阀口位置布局所有换向阀的阀口皆是上图位置布局单向节流阀阀口位置布局单向阀阀口位置布局直动式减压阀阀口位置布局调速阀阀口位置布局单向顺序阀阀口位置布局直动式溢流阀阀口位置布局液控单向阀阀口位置布局实验室原件摆放顺序及原件名称第一排:先导型溢流阀—直动型溢流阀—单向调速阀—单向节流阀—三位四通中位机能为O形的电磁换向阀—三位四通中位机为Y形的电磁换向阀—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第二排:单向阀—液控单向阀—压力表—压力继电器—单向顺序阀—直动实验一1、任务要求采用控制节流阀串联的多级节流调速液压缸动作顺序:液压缸右行快进----液压缸右行1工进----液压缸右行2工进----液压缸左行----液压缸停止。

关于液压的物理实验报告

关于液压的物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和特点;2. 掌握液压传动实验的基本方法;3. 通过实验验证液压传动在工程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液压传动是一种利用液体传递能量的技术,具有传递力矩大、传动平稳、易于实现多级传动等特点。

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是帕斯卡原理,即在一个密闭的液体容器中,施加于液体上的压力会均匀地传递到液体内部的各个部分。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液压实验台;2. 液压泵;3. 液压缸;4. 液压阀门;5. 压力表;6. 管路连接件;7. 量筒;8. 计时器。

四、实验步骤1. 按照实验要求连接液压系统,确保各部件连接牢固;2. 打开液压泵,使液压系统充满油液;3. 调节液压泵出口压力,观察压力表读数;4. 分别调节液压缸的进、出油口,观察液压缸的运动状态;5.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液压泵出口压力、液压缸运动速度、运动距离等;6. 改变液压泵出口压力,重复步骤4和5,记录数据;7. 关闭液压泵,结束实验。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1. 液压泵出口压力:P1=1.5MPa,P2=2.0MPa,P3=2.5MPa;2. 液压缸运动速度:v1=0.5m/s,v2=0.7m/s,v3=1.0m/s;3. 液压缸运动距离:s1=0.3m,s2=0.4m,s3=0.5m。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液压泵出口压力与液压缸运动速度、运动距离的关系曲线。

六、实验结果分析1. 随着液压泵出口压力的增加,液压缸的运动速度和运动距离也随之增加,说明液压传动系统在压力增大时,输出功率增加;2. 实验结果与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相符,验证了液压传动在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液压实验,我们掌握了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验证了液压传动在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了解了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了液压泵、液压缸等部件的性能特点,为今后的液压系统设计、维护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八、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发生意外事故;2. 确保液压系统各部件连接牢固,避免泄漏;3. 注意观察实验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4. 实验结束后,及时关闭液压泵,排空系统中的油液,防止污染。

液压实验报告

液压实验报告

一、液压传动认识实验1实验目的(一)理解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

(二)理解液压系统基本元器件的功能。

(三)理解液压传动的基本形式。

2实验要求由实验教师对以简单液压传动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结合实物、剖开的实物、各种阀模型及示教板等进行讲解,充分理解掌握课堂内容和如下内容。

要求同学掌握的内容:理解一般液压系统中传动介质的特点及选用原则;理解一般液压系统中能量转化装置及执行元件的特点;理解液压传动中方向控制、流量控制、压力控制的基本元件及特点理解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理解手动液压钳的工作原理。

3实验内容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和液压油。

液压系统基本元器件的功能:1.动力元件动力元件的作用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指液压系统中的油泵,它向整个液压系统提供动力。

液压泵的结构形式一般有齿轮泵、叶片泵和柱塞泵。

2.执行元件执行元件(如液压缸和液压马达)的作用是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负载作直线往复运动或回转运动。

3.控制元件控制元件(即各种液压阀)在液压系统中控制和调节液体的压力、流量和方向。

根据控制功能的不同,液压阀可分为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和方向控制阀。

压力控制阀又分为益流v1.0 可编辑可修改阀(安全阀)、减压阀、顺序阀、压力继电器等;流量控制阀包括节流阀、调整阀、分流集流阀等;方向控制阀包括单向阀、液控单向阀、梭阀、换向阀等。

根据控制方式不同,液压阀可分为开关式控制阀、定值控制阀和比例控制阀。

4.辅助元件辅助元件包括油箱、滤油器、油管及管接头、密封圈、快换接头、高压球阀、胶管总成、测压接头、压力表、油位油温计等。

5.液压油液压油是液压系统中传递能量的工作介质,有各种矿物油、乳化液和合成型液压油等几大类。

液压千斤顶:1—杠杆手柄 2—小油缸 3—小活塞 4, 7—单向阀 5—吸油管 6,10—管道 8—大活塞 9—大油缸 11—截止阀 12—油箱图 1-1 是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图。

液压的工作原理实验报告

液压的工作原理实验报告

液压的工作原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1.了解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
2.掌握液压系统的组成和基本结构;
3.掌握液压系统的调试和维修方法。

二、实验仪器:
1、密封实验台一套
2、测压表一套
3、机加工工具一套
4、气源、电源等备件
三、实验内容:
1、实验前准备:
(1)检查各仪器仪表有无损坏;
(2)检查各连接管路、管口是否密封;
(3)确认气源、电源正常并连接无误;
(4)将工具和备件准备好。

2、液压传动基本原理:
液体经过泵的一端进入泵腔,在泵腔内受到压力后,将被推向泵的另一端,泵的另一端是液压缸,液体进入液压缸后,受到液压缸的压力,将被推动活塞移动。

3、实验步骤:
(1)检查油箱内的液位,因为液压系统的工作必须处于充油状态;
(2)关闭泵的进油口和回油口,并打开进油压力表口和回油压力表口;
(3)启动电机,使泵转动,同时调节进油口和回油口之间的压差,使液压缸缓慢移动,同时调节压力表读数,使液压缸每0.1s移动1mm左右;
(4)检查压力表的读数,是否与标准的压力表读数相同,如果不同,需要进行调整;
(5)将回油压力表口关闭,打开回油口,快速挤压活塞,查看压力表读数,观察压力是否符合要求;
(6)关闭油泵,关闭仪器,进行整理和清洗。

四、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了解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并掌握液压系统的组成和基本结构,同时掌握液压系统的调试和维修方法。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关注压力表的读数,以及液压缸的移动情况,如果发现压力有异常,需要进行调整和检修。

通过实验的操作,可以为我们今后液压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提供帮助和参考。

液压实验报告

液压实验报告

液压部分一、方向控制回路1.实验目的了解基本换向回路的油路连接方式及工作原理,熟悉相关元器件的结构,能够正确连接回路。

2.方向控制回路回路图图1.方向控制回路3.工作原理正向运行:正向运行时1YA通电,三位四通换向阀6左位接入回路中。

进油路:泵3 →节流阀5 →三位四通换向阀6(左位)→液压缸右腔回油路:液压缸左腔→三位四通换向阀6(左位)→油箱反向运行:反向运行时2YA通电,三位四通换向阀6右位接入回路中。

进油路:泵3 →节流阀5 →三位四通换向阀6(左位)→液压缸右腔回油路:液压缸左腔→三位四通换向阀6(左位)→油箱二、互锁回路1.实验目的了解互锁回路的连接方式及原理,熟悉锁紧环节的特点,能够正确连接相应回路。

2.互锁回路回路图图2. 互锁回路2.工作原理互锁回路主要是由两个液控单向阀组成的双向液压锁来实现不同工作方向运行时的动作,H型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可以使泵处于中位卸荷,同时由于液控单向阀的缩紧作用是缸不能浮动,实现锁紧。

当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处于左位时,右侧液控单向阀进油,同时左侧单向阀液控口通油,左侧单向阀打开,工作台运行;换向阀工作位置切换后,左侧单向阀进油,用时右侧单向阀液控口通油,右侧单向阀打开,工作台反向运行;当换向阀处于中位时,泵卸荷,此时,两单向阀无压力,缸两侧不能排油,缸锁紧。

三、双向调速回路1.实验目的了解单向节流阀的结构及原理,熟悉调速回路的连接及原理,能够正确连接相应回路。

2.双向调速回路回路图图3. 双向调速回路3.工作原理单向节流阀由单向阀及节流阀组成,当换向阀处于左位时,右侧单向流阀通油,液压油从单项阀进入液压缸右腔,进油路压力小;液压缸左腔出油到左侧单向节流阀,此时单向阀不通油,液压油从节流阀流通,为回油节流调速回路。

当换向阀处于右位时,左侧单向节流阀为进油路,此时液压油从单向阀进入液压缸左侧,进油路压力小;液压油由液压缸右腔流经右侧单向节流阀,此时单向阀封闭,节流阀通油,再次构成回油节流调速回路,因此形成双向调速回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实验一液压元件拆装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液压元件的拆装实验,感性认识常见液压元件的外形尺寸,了解元件
的内部结构。

2.通过对液压元件的结构分析,加深理解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应用。

二、实验内容:
1.液压泵的拆装实验(主要是对齿轮泵、叶片泵进行拆装)。

2.其它液压元件的的拆装实验(液压缸、电磁换向阀、手动换向阀等)。

3.分析认识陈列柜中的液压元件。

三、实验基本规程:
1.从外观上仔细检查液压元件的外形及进出油口,记录液压元件类型与参数。

2.按照拆装步骤,选择合适工具逐步操作,注意拆卸过程中爱护工具,禁忌蛮横拆卸。

3.拆卸完毕后,摆放好各零部件,仔细观察分析液压元件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4.组装前,擦净所有的零部件,并用液压油涂抹所有滑动表面,注意不要损害密封装置及配合表面。

5.按拆卸的反顺序进行装配,确保完成所有零部件都装配。

6.归还液压元件,整理工具,清洁试验台。

四、思考题:
1.齿轮泵工作的密封空间是怎样形成的?
2.外啮合齿轮泵存在的泄漏途径有哪些?哪个部位泄漏最严重?泄漏对泵的性能有何影响?为减少泄漏,在设计与制造时采取了哪些措施?
3.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是什么?配流盘开有通油窗口外,还开有与压油腔相同的环形槽。

试分析环形槽的作用。

4.简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工作原理。

实验二液压泵性能的试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液压泵的工作特性。

2、通过实验对液压泵工作产生感性认识,如液压泵工作时振动,噪声,油压的脉动,油温的升温等。

3、掌握测试液压泵工作性能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图:
三、实验内容
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包括:是否能达到泵的额定压力、额定流量、容积效率,
总效率等。

本实验主要是测试这几项参数。

液压泵将电动机输入机械能转化成液
压能输出,送给液压系统的执行机构。

由于泵内有摩擦损失(其值用机械效率ηm
η表示)。

所以泵的输出功率必定小于表示)和泵存在泄漏损失(其值用容积效率v
输入功率。

总效率为:
η
η总=(O P/i P)=ηm
v
1、测试液压泵的输出流量,压力特性,计算容积效率。

液压泵本身泄漏而造成能量损失。

油液黏度越低,压力越大,其漏损越大。

本实验是测定液压泵在不同工作压力下的实际流量。

η为:
液压泵的容积效率v
η=q/q t
v
泵的理论流量qt采用额定转速下空载(零压)的流量替代。

为了测定理论流量qt,应将节流阀的通流截面积调至最大,此时测出的流量为qt。

2、液压系统的总效率
液压泵的输入功率i P:由功率表直接读出。

液压泵的输出功率o P:
P=pq(kW)
O
式中:p为泵的输出压力(MPa);q为泵的输出流量L/min。

3、根据实验所得的数据绘制特性曲线效率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记录表格
实验内容:液压泵性能测试
实验条件:油温℃
表2-1液压泵性能测试记录表
六、思考题
1.在本实验中溢流阀起什么作用?
2.试验系统中,节流阀为什么能够对被测系统加载?
3.作出p—q,vη—p,p—η总曲线并分析泵的效率曲线。

实验三节流调速回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节流阀三种调速回路的实验,并分析比较他们的调速性能。

2.掌握液压基本回路组装调试的基本技能,学习液压系统故障诊断和排除经验。

二、实验原理图:
三、实验步骤:
1. 根据实验目的,绘制液压实验原理图与实验方案,经指导教师确认后开始具体操作。

2. 根据液压回路原理图选用各液压元件,并正确连接液压回路及电气控制线路,注意连接过程中不许油管发生明显弯折。

3. 对照实验回路原理图,检查连接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进入下一步。

4. 进行液压回路调试。

先松开溢流阀,启动油泵,让泵空转1-2分钟;慢
慢调节溢流阀,使泵的出口压力调至适当值(依具体实验而定);调节节流阀至适当开度。

5. 操纵控制面板,检验液压实验回路是否能达到预定动作;若不能,依次检查:各液压元件连接是否正确,各液压元件的调节是否合理,电气线路是否存在故障等。

6. 实验过程中如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打开溢流阀对泵卸荷,然后停机检查。

7. 待排除故障后,重新开始实验,完成实验操作,并进行实验记录。

8. 实验完毕后,先松开溢流阀,然后停机。

9. 拆卸液压回路,归整液压元件,清洁试验台。

四、思考题:
1.各种调速回路中,液压缸的最大承载能力各取决于什么参数?为什么?
2.本实验装置为单活塞杆液压缸,如果获得同样的稳定速度,进、回油节流调速回路中,哪种回路的节流阀开口大?若使用的元件规格相同,哪种回路能使液压缸获得更低的稳定速度?
3.当进油节流调速回路从空载到碰上死挡铁运动终止,工作缸的两腔压力各有什么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