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主义浅析

合集下载

构成主义的设计特点

构成主义的设计特点

构成主义的设计特点
1. 几何形状:构成主义强调几何图形的使用,特别是线条、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2. 平面色彩:设计中最常用的几何形状是一个平面,通常会使用明亮、颜色鲜明的颜色。

3. 抽象化:设计师使用形式和色彩来抽象化整个设计,以强调几何形和颜色之间的关系。

4. 重复和模式:构成主义设计中的形式和色彩以各种方式和比例重复出现,形成一种连贯的整体。

5. 简洁和实用:设计师致力于简化设计,使它们更简单、更实用、更符合工业化生产。

6. 无情和技术:构成主义设计是一种冷静、理性的视觉语言,强调科技的重要性。

7. 自由和开放:构成主义设计以自由和开放为基础,设计师可以自由地探索和尝试不同的方法。

构成主义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构成主义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构成主义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构成主义对当代艺术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首先,构成主义强调对形式和结构的探索和塑造,这对当代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艺术家可以通过对构成主义的研究和理解,探索不同的构图和结构方式,从而丰富他们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

其次,构成主义强调形式与功能的统一,这在当代设计领域中也有所体现。

现代设计注重的不仅是美学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实用、高效的解决方案。

因此,构成主义对于现代设计的理念和方法也有所启迪,促进了设计师对于形式与功能的平衡考虑。

此外,构成主义的一些创作手法和技巧,比如对几何形状和线条的运用,以及对色彩和空间的处理等,也被当代艺术家借鉴和运用。

当代艺术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类似于构成主义的元素和手法,但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重新创新和发展,呈现出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表达方式。

总之,构成主义对当代艺术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不仅为艺术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还对现代设计理念和方法产生了启迪作用。

浅析构成主义风格

浅析构成主义风格

理论研究浅析构成主义风格□凌露雨湛磊摘要:构成主义艺术是现代艺术领域的重要分支,作为艺术风格派别中的一种,其以非同寻常的艺术形式在艺术界占据一席之地。

构成主义艺术起源于俄国,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构成主义不同于传统艺术流派,但也无法脱离传统艺术。

该文结合构成主义艺术作品,讨论不同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阐述构成主义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抽象风格艺术形式图1图2构成主义是现代风格派别的一种,不同于传统的艺术风格流派,给艺术带来了新的表现方式。

构成主义艺术家以不同的形式、材料开展创作,对当时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极其明显的风格特征使构成主义艺术作品的表现手法尤为突出。

构成主义艺术家用多元化的色彩和角度体现空间的层次。

一、构成主义风格的产生构成主义艺术是现代艺术领域的一大创新,其诞生于俄国的艺术运动,具有一定的俄国文化特征和艺术风范。

构成主义艺术的发展时间不长,但其依然在世界艺术史中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构成主义艺术经历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具有鲜明的革命色彩。

十月革命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推翻了旧的社会秩序,为构成主义艺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对于奋进的艺术家而言,十月革命后俄国逐渐工业化,这是对过去时代的终结。

革命胜利之后,新的社会环境为艺术家提供了新的创作素材,也为构成主义提供了发展的机会。

思想观念的进步,推动了构成主义在艺术、建筑和设计的不断实践。

构成主义是几乎完全抽象化的艺术风格,即断绝艺术与自然物象的联系,从而形成的形式艺术。

二、构成主义的代表人物塔特林是构成主义运动的主要发起者。

塔特林的浮雕绘画受毕加索绘画的影响,但不同的是塔特林的作品构成舍弃了对事物的客观表现,主要是以抽象的形式出现在观者的视野中。

罗德钦科也是构成主义的代表,他的设计以功能性为主,更加实用,并为政治服务。

三、构成主义的艺术形式1•构成主义艺术的基本内容随着欧洲各国不同艺术流派的创新,现代设计艺术不断发展变化。

构成主义是现代设计发展的重要的推动者,构成主义43图3图4艺术理念对现代艺术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风格流派——构成主义

风格流派——构成主义

构成主义的概念形成于过去200年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展开的大辩论中,是自由主义批判社会主义国家方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自由主义观点从三个方面反对由计划理性主义完全控制操纵的社会:·人的理智是有限的;·不计其数的重要社会规则,如语言、法律、道德、风俗习惯或市场都处在不断的进化过程中;·彻底重建社会制度的努力不会达到其目标,相反只会导致压迫和专政。

关于成立新社会的早期设想见于托马斯·莫拉斯(Thomas Morus)的《乌托邦理想国》(1516)以及坎帕内拉(Campanella)的《太阳国》(1602)。

两人均提出了和当时社会显示截然相反的方案,并要求当时的社会制度来一次大调整。

两篇著作中均建议取消生产资料私有制,将个人严格处于国家的控制之下,集体生产并有中央统一分配生产物资。

19世纪初,奥古斯特·孔德和圣西门传承了这一理想,其学术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对这两位大作家而言,社会制度的宗旨在于,“将个人力量的劳作集中指向一个共同目标”(孔德)。

两位还异口同声地要求将世俗权利赋予“工业劳动的老板们”。

后者的任务是将学者指定的社会发展计划付诸实践。

由“老板们”组成的政府并非如人们猜想的那样建立在强硬的高压政策基础之上,而上采用无为的统治管理,因为统治者会引领被统治者走一条正确的历史道路,并实现所有人的最终幸福。

卡尔·马克思在其历史决定论文章末尾宣布建立“自由帝国”和达到“完全共产主义”时,也提出了同样的论据。

人类历史的20世纪充其量不过是蔑视人权的专制者和政党采用极端社会形式,极尽各种可笑之事能令自己肃清社会各阶级和阶层的行为合法化的时代。

但即使在自由民主的国家内,彻底重建社会的想法在改造人类生理或者对人格进行有理有据地再教育的外表掩盖下,直到今天依然没有消失。

关于新社会的设计方案通常和建立一种无限工整的终极社会制度的承诺相联系。

对此,常有价值观点提出鄙薄意见,常见的是批评这种方法过于乌托邦化。

浅析风格派和构成主义

浅析风格派和构成主义

浅析“风格派”和“构成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初期,俄国的“构成主义”运用和荷兰的“风格派”运动基本都是处于独立的发展状态,它们之间并没有多少关联,而对于世界的设计运动的影响也非常有限。

但是,这两个运动都是从立体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且都把立体主义推进到一个非常绝对化,理性化,逻辑化的高度(一)“风格派”形成1918年,荷兰的一些青年艺术家和设计家组成了一个名为“风格派”的造型艺术团体。

他们以《风格》杂志为宣传阵地,开始探索艺术和设计领域的新方法和新形式。

风格派的成员们努力把设计,艺术,建筑,雕塑合为一体,强调几何结构单体或元素的组合,在结构简单的组合体中,单体仍然要有相对的独立性和鲜明的可视性。

他们倾向于在集合结构中反复运用基本的原色。

风格派有时又被称为“新造型”或“要素派”。

总的看来,他是20世纪初期在法国产生的主体派的分支和变种。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蒙德里安回到荷兰,因为荷兰是战争中的中立国,因此他的探索并没有因为战争而中断。

这个时期,他受到哲学家逊马克的哲学思想的决定性影响,完全改变了他原来的思想方法。

逊马克认为我们的物质世界是由纵横两种结构组成的,认为世界上的3个基本颜色是红色,黄色和蓝色。

蒙德里安受到他的这种思想的影响后,转向完全纵横直线结构的完全抽象绘画,色彩也是逐步转向单纯的黑色线条结构,白色底和红色,黄色和蓝色的三原色计划,走向高度的理性化方向。

他认为立体注意并没有在自己发明的成果上扩大和发展,缺乏逻辑的发展和补充;他认为真正的视觉艺术应该是通过有机的运动而达到高度的平衡,在不平均但是平衡的对抗中找到平衡,在弹性的艺术中找出平衡点,对于人类来说有重要的意义,这是艺术表现真实的关键。

在蒙德里安的影响下,他的几个朋友在艺术创作中都出现了与他的完全抽象作品类似的探索。

“风格派”形成之后,这种通过蒙德里安的绘画发展起来的设计风格,开始成为运动的核心视觉因素,因为高度逻辑化,也就导致这个运动的素有成员都热衷于通过数学的计算来达到设计上的视觉平衡,他们都认为这种新的形式是时代的视觉符号。

构成主义

构成主义

论平面设计中“构成思想”的美学表现——以战后日本平面设计为例摘要:构成主义运动源于20世纪初的欧洲,其构成理念在包豪斯时期被引入到现代主义设计中。

二战后,日本设计师将欧洲“构成思想”与本土文化精髓相融合,奠定了日本现代设计发展的基础,其中,龟仓雄策和田中一光为集大成者。

对“构成思想”在日本平面设计中运用的梳理与分析,在实际的设计创作中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关键词:构成思想;平面设计;日本;风格一、“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的发展概况“构成”一词源于20世纪前期的苏联的构成主义运动。

[1]“构成主义”, 亦称“结构主义”属于哲学的范畴,它有具体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行为准则。

引入到艺术范畴,成主义提倡“机械的美”,反对用艺术来模仿其他事物,力图切断艺术与自然现象的一切联系,从而创造出一个“新的现实”和一种“纯粹的”或“绝对的艺术形式”。

[2]排斥艺术的思想性和形象性以及民族传统。

主张依靠长方形、圆形和直线等表现的单纯性、自由的单纯结构、功能的表现的探索以及结构自身的表现为终极目标,[3]构成“没有表现对象”的艺术。

它原为雕塑上的一种形式,以平面、立面为基本形式追求的空间构成的形式美,[4]后来影响到绘画、版画及工艺美术等方面,依赖点、线、面、色彩和肌理等抽象艺术形式构建画面新秩序,显现了艺术发展的新方向。

在艺术形式上,构成就是研究对象世界诸要素的分解与组合,使其产生新功能和特性,是创造形态的方法;研究如何创造形象、组织“形与形”之间的关系及形态排列的方法,可以说是一种研究形态的科学。

20世纪20年代,包豪斯设计学院的成立,改变了世界设计浪潮的发展,包豪斯的教员们总结了“构成主义”的历史,汲取了构成主义运动的积极思想,将构成主义合理的思想与形式融入到设计中,将设计发展的历史推进到现代设计阶段。

在包豪斯设计学院,“构成”的概念被吸收分解,根据设计教学的需要最终形成约翰-伊顿色彩体系分析教学,康定斯基开设的“自然的分析与研究”、“分析绘画”等教学课程,其教学模式被世界各国纷纷引进学习,尤其是日本更将其发展成完善的“三大构成”教学体系影响着世界现代设计教学体系的发展。

构成主义色彩观念

构成主义色彩观念

构成主义是20世纪初期的一股革命性的艺术运动,它推翻了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和观念,通过几何形状和色彩组成,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对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构成主义的色彩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色彩的几何化:构成主义艺术家通过几何形状和线条的组合来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将色彩从传统的自然主义和表现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2. 色彩的对比:构成主义艺术家通过对比色的运用来创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强调色彩的对比和冲突,突出作品的表现力和张力。

3. 色彩的重复和变化:构成主义艺术家通过重复和变化色彩的方式来创造出节奏感和动态感,强调色彩的变化和流动性,突出作品的动态感和节奏感。

4. 色彩的象征意义:构成主义艺术家通过色彩的象征意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强调色彩的象征意义和隐喻性,突出作品的思想性和情感性。

总的来说,构成主义的色彩观念强调色彩的几何化、对比、重复和变化以及象征意义,通过色彩的运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力。

浅析构成主义的发展

浅析构成主义的发展

浅析构成主义的发展摘要:虽然所有的前卫俄国艺术家有着共同的热情,但是他们对于新共产主义社会里的艺术家和艺术的角色却有不同的观点。

在革命后早期,他们充满热情的辩论,刺激出构成主义的不同的意识型态。

关键字:抽象几何整体性共识性构成主义产生的背景:构成主义是兴起于俄国的艺术运动,也可以说是当时俄国的意识形态促使了构成主义在俄国的发展。

大约开始于1917年受到马克思主义刺激之下的俄国革命之后,持续到1922年左右。

对于激进的俄国艺术家而言,十月革命引进根基于工业化的新秩序,是对于旧秩序的终结。

这个革命被视为俄国无产阶级的一大胜利。

革命之后,大环境提供了信奉文化革命和进步的观念的构成主义在艺术、建筑学、和设计实践的机会。

在当时的俄国,革命的信仰和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使大部分知识份子极度的狂热,他们希望能够为新苏联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内外干涉的困境中,俄国的艺术运动在困苦中开始探索一种新的形式来支持革命,鼓舞士气。

虽然构成主义兴起于俄国,但不幸的是也是在俄国遭到了扼杀,在1925年前后受到当时俄国的掌权者的封杀。

因此,没有能够象德国的现代主义那样产生世界的影响这是非常遗憾的。

构成主义的理念:俄国的构成主义是现代主义设计重要的推动者和发扬着,对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以及往后的艺术设计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影响了建筑绘画领域的广泛发展,也对电影,文学的艺术革新起到推进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俄罗斯的一些艺术家在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的影响下,开始积极的探索工业时代的艺术语颜料,画布,大理石等传统材料,而应取决于塑料,钢铁,玻璃等现代材料,艺术的形式也应该是抽象的几何形式。

对于构成主义的风格来源做一下整理:1在分解和重构上——立体主义:是西方现在艺术的一个流派。

代表人物:毕加索。

立体主义艺术的中心是如何使用二位的平面展现三维的形态。

对构成主义的影响:雕塑领域,艺术的重点是空间里的动感,而不是量感对材料的重新组合2 对于速度之美的展现——未来主义:号召扫荡一切传统艺术,创建与机器时代的生活节奏相合拍的全新艺术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成主义浅析1 21塔特林1919~1920 紀念塔(第三国际塔)原模:1920 重修:1968木材、鐵、玻璃高470 cm 斯德哥爾摩現代美術館2馬勒維基1924~1928 建築构成主义的背景与内容一、定义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又名结构主义;发展于1913~20年代。

构成主义是指由一块块金属、玻璃、木块、纸板或塑料组构结合成的雕塑。

强调的是空间中的势(movement),而不是传统雕塑着重的体积量感。

构成主义接受了立体派的拼裱和浮雕技法,由传统雕塑的加和减,变成组构和结合;同时也吸收了绝对主义的几何抽象理念,甚至运用到悬挂物和浮雕构成物,对现代雕塑有决定性影响。

二、构成主义的背景与内容构成主义是兴起于俄国的艺术运动,大约开始于1917年受到马克思主义刺激之下的俄国革命之后,持续到1922年左右(G.Julier, 1993:56)。

对于激进的俄国艺术家而言,十月革命引进根基于工业化的新秩序,是对于旧秩序的终结。

这个革命被视为俄国无产阶级的一大胜利。

革命之后,大环境提供了信奉文化革命和进步的观念的构成主义在艺术、建筑学、和设计实践的机会。

构成主义对于工业设计的重要意义为:他们的目的是将艺术家改造为「设计师Designers」。

但是这是以我们现在可以理解的语句所言,事实上,在当时「设计Design」的观念仍未成形,当今所谓的设计的意义并未充分浮现,因而他们采取不同的说法:「生产艺术Production Art」。

俄国构成主义者高举着反艺术的立场,避开传统艺术材料,例如油画\颜料、画布,和革命前的图像。

因此,艺术品可能来自于现成物,例如:林材,金属,照片,或者纸。

艺术家的作品经常被视为系统的简化或者抽象化,在所有领域的文化活动,从平面设计到电影和剧场,他们的目标是要透过结合不同的元素以构筑新的现实。

虽然所有的前卫俄国艺术家有着共同的热情,但是他们对于新共产主义社会里的艺术家和艺术的角色却有不同的观点。

在革命后早期,他们充满热情的辩论,刺激出构成主义的不同的意识型态。

在一方面是「纯粹主义者」的马勒维其(Malevich),康丁斯基(Kandinsky),和佩夫思那(Pevsner)兄弟。

他们争辩说艺术基本上是一个精神上活动,它的工作是为了要整理出人对世界的洞察。

尤其是马勒维其,他宣称工业设计不可避免地取决于抽象性的创造。

而且它是「个二手(再造)活动,它取汲于对当代环境的研究而将之理想化的描绘出来。

」对马克思主义者而言,因为这些艺术家不认同产品主义者的观点,这种主张导引出与社会的真实生活脱节。

相对于「纯粹主义者」的观点,是塔特林(Tatlin)和热切的共产主义者罗钦可(Rodchenko) ,他们坚持艺术家必须成为技术纯熟的工匠,他必须学习用现代工业生产的工具和材料,提供他的热情与能力,直接为无产阶级的最大利益服务。

这些「艺术家/工程师」必须为生活本身带来和谐,把工作转变成艺术,将艺术转变成工作。

这边的论点成为构成主义的主流。

三、构成主义的政治动机与风格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和文化的理论决定了构成主义的内容。

这些论述围绕在政治动机与风格。

构成主义者认为:所有艺术家应该「进入工厂,在那里才有真实的生命。

」艺术同时也将为构筑新社会而服务。

因此,传统提供愉悦经验的艺术概念必须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生产和工业,这与新社会和新政治秩序是密不可分的。

这些清楚的政治动力造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

例如塔特林为某类型的热炉发明和建造不同的设计,意图以消耗最小量的燃料而输出最大的热值。

而热炉在当时普遍贫困的民间是非常普遍的用品,甚至有人拆掉家具充当燃料。

马克思主义意识型态在设计上的另一个展现是罗钦可的「工人俱乐部The Workers' Club」,在1925年的巴黎艺术与工业国际博览会的俄国馆中展出。

这是最早的构成主义者室内环境设计的尝试之一。

工人的俱乐部的概念在二十年代出现了,作为「共产主义生活模式的中心」,不只是要提供一个政治活动的空间,它也必须提供娱乐和休闲。

如果可以的话,俱乐部必须展现出新生活将会如何。

依照罗钦可的意识型态概念,俱乐部应该是构成主义设计原则的实务示范。

俱乐部设计的规划原则和家俱设计有着经济性的考量:让楼板和空间发挥最大的用途,它涉及如何让木制家俱达到使用上的简易性、制作上标准化、能够有弹性的容易扩展。

实务上设计出许多可折迭的部件,当不使用时容易移走和储存。

例如讲坛,折迭屏幕,展示板和长凳。

为顾及各种类型的活动和俱乐部的所有活动,俱乐部摆设了桌椅、书与期刊的柜子、当代文学的储存空间、海报展示窗、地图和报纸、和「列宁角落」。

为了交谈、会议、与简报,设计了演说者的讲坛,以及电影与幻灯片的活动屏幕。

至于风格部分,李思兹基( EL Lissitzky ) 对大量生产产品的布尔乔亚式设计发出谴责:因为当时的设计只是把古典式样、歌德式样、或洛可可式样的造形包覆于产品。

他指出:艺术家不需要的是所谓外在的唯美、艺术性的流行,而需要的是对风格的根本有着深一层的了解(C.Loddor, 1983:155~157)。

他透过检查一系列的物质,对基本风格得出如下结论:不细节雕琢、是诚实的。

重视整体、是精确的。

不是来自于黔驴技穷的形式或者虚构的幻想,而是简洁中的丰富性。

整体或细节上,能由圆与直线所构成、是几何学的。

是由双手借助现代机器所打造的、是工业的。

基于上述的特质,对于家俱设计得出如下结论:它包含了对结构、体积, 体积的结合和空间的轮廓、尺度、比例、模块和节奏的表达。

在艺术的检验、材料的本质、与材质色彩之下,这些原素最终的基本仍在于:机能。

透过如此的方法,设计师能便能生产出传达新苏联生活的产品。

充分执行这个设计原则的最好例子就是罗钦可的工人俱乐部内的家俱设计。

他的家俱是由严谨的欧几里德几何学形式的直角直线组合而成,而且诚实地对待材料的使用。

开放式的骨架─明显地得重量减轻,更容易去折迭。

家俱全由木头制造,形式简单,因而才能在遍及全苏联的低技术的小工厂中生产,而且不需要昂贵的大量生产线。

这些考量充分反映了以下几点:结构的重思考、严格地注重材料使用的经济性、使用上与生产时的功能考量、精巧的使节省空间的设计。

家俱涂上了四个颜色:白、红、灰、黑,这种搭配似乎成为结构主义的标准色。

四、构成主义的问题与其没落李思兹基在1940年回顾自己的设计活动,批评自己和其它的艺术家对于家俱设计的问题太过理论化。

假如确实花费了钱,却是在演讲与设计活动中,而非打造模型之上。

他们忽略实务上的生产与制造,忽视了木工的实际现实(C.Loddor, 1983:155~157)。

结构主义者产出许多计划、构想图、和模型,然而,这些从未真正大量生产出来,甚至罗钦可的工人的俱乐部也一样。

在俄国的工业设计里,他们从未实践彻底贡献新社会的理想。

另一方面讽刺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出结构主义的出现,但是共产党严格实施马克思主义却导致结构主义的结束。

保达诺夫(Bogdanov),无产阶级运动的主要理论家,宣称无产者艺术家是独立的个体,独立于党的领导之外。

但是,这种意识型态的思想被列宁所否决,列宁坚持所有组织都应该置于党中央的管理之下,而且如此的控制也能避免行成新的独立、没有生产力的艺术家阶级。

由于冲突不断,在俄国的平面艺术里,由社会写实主义逐步地取代了结构主义。

最后在1932年,官方决定:社会写实艺术为唯一合法的风格。

保达诺夫宣称:无产阶级必须有自己的阶级艺术,以组织用于社会主义斗争的力量。

矛盾的是,透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构成主义者创作了许多艺术,由于作品的抽象,而无法被工人不能理解、欣赏。

即使工人的俱乐部中的家俱,所谓的严谨的欧几里德几何线条与诚实材料,看来都对无产阶级太抽象了。

最后,纯粹的视觉形式被痛斥为"颓废的形式主义" 和"脱离社会现实" 。

据报导,列宁曾说这样的艺术无论在思想上或在实践上都是有害的。

如此的意识型态和政治因素都导致构成主义的结束。

这其中与受其影响的包浩斯的矛盾有异曲同工之妙。

包浩斯的原本目的在于创造服务社会大多数一般人民的产品,但由于其造型的抽象以及其艺术性,却造成他的售价高昂,无法为大众接受,反而成为资本家展现财富的收藏。

五、构成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20世纪20年代初期起,维斯宁三兄弟分别在莫斯科技朮学校、莫斯科高等技朮学院和莫斯科建筑学院任教。

B.A.维斯宁曾任全苏建筑师协会第一任主席和苏联建筑科学院第一任院长。

维斯宁兄弟的建筑创作活动开始于十月革命前。

在府邸、银行等民用建筑中,他们采用俄罗斯古典主义风格,而在工业建筑中则采用适应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轻质墙的简洁风格。

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他们是构成主义建筑派的代表,对苏联建筑的现代化起了积极作用,也同西欧的现代主义建筑互有影响。

A.A.维斯宁领导构成主义建筑师组织"现代建筑师联盟"(OCA,1925~1930)。

构成主义者倡导把生活环境建成铸造社会主义新人的模子,主张用现代的物质和技朮手段解决现代生活对建筑提出来的功能要求和经济要求,主张用工业化的方法进行大规模的建造。

维斯宁兄弟提倡建筑设计的"功能方法",即"把目的、手段和建筑形象统一起来,把内容和形式统一起来,不使它们互相矛盾的方法"。

所谓内容,就是建筑物里面进行着的功能过程和思想、感情的总和﹔"新生活要求新的造型,这种造型只能求助于新材料和新技朮"。

所谓"新生活",就是具有社会主义特征的生活。

维斯宁兄弟认为工业建筑和大规模建造的工人住宅是社会主义时代建筑的主要任务。

他们从事城市和工人村的规划时,把它们当作具有劳动、教育、居住、文化娱乐等功能的综合体,探讨有利于培养人们集体精神的公共住宅形制。

他们设计了不少文化宫和剧场。

维斯宁兄弟的主要建筑作品有:沙土尔水电站(1919),莫斯科无产阶级区文化宫(1931年设计,局部建成)和第聂伯水电站1929年开始建造),主持规划水电站旁的扎波罗热城(1929~1931)。

他们1923年设计的莫斯科劳动宫是构成主义建筑早期的代表作,按照功能安排内部空间,外部形体则是它的直接表现,完全摆脱了传统的建筑构图。

利用框架结构提供的可能性,内部空间开畅流动,大小两个观众厅之间用活动隔断,可分可合。

哈尔科夫群众性音乐剧场的观众厅跟莫斯科劳动宫的一样,只有池座和散座,不设楼层和包厢,旨在表现平等一致的民主精神。

舞台跟观众厅连成一片,适合群众性的盛大演出,机械化水平很高,可适应多种变化。

第聂伯水电站给工人创造了良好的劳动环境,形象洗练。

旁边的扎波罗热城,一方面采用标准设计,推广工业化施工,另一方面注意城市面貌的多样性,以大面积的绿化、完善的生活设施和新的布局形式设计住宅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