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的形成及其危害

合集下载

3.3防静电、雷电安全技术

3.3防静电、雷电安全技术
4.石油化工企业防静电危害的应对措施
(1)静电接地 接地是消除静电灾害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是防止静电的最基本的措施。静电接地连 接是接地措施中重要的一环,具体有静电跨接、直接接地、间接接地等方式,应根据国家 标准和行业规范采取正确的接地措施。
一、防静电的技术措施
4.石油化工企业防静电危害的应对措施
一、防静电的技术措施
2.产生静电的部位和情况
(1)固体物质带电 固体物质大面积的摩擦,如纸张与卷轴的摩擦; 橡胶或塑料的碾制; 传动带与带轮或导轮的摩擦; 固体物质在挤出、过滤时与管道、过滤器等发生的摩擦; 固体物质的粉碎、研磨和搅拌过程等,均可能产生静电。
一、防静电的技术措施
2.产生静电的部位和情况
一、防静电的技术措施
4.石油化工企业防静电危害的应对措施
3)人体静电接地
①操作人员在可能产生静电危害的场所(在敞开的状态下处理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场 所;可燃气体、易燃液体虽在密封状态下,但有可能泄漏的场所;带煤气等可燃气体进行 抽、都盲板、换阀门、接管等检修的场所)应正确使用各种防静电防护用品,不得穿戴合 成纤维及丝绸衣物。 ②禁止在爆炸危险场所穿脱衣服、帽子或类似物。
一、防静电的技术措施
4.石油化工企业防静电危害的应对措施
1)静电的消除途径: 一是创造条件加速静电泄漏或中和;包括两种方法,泄漏法和中和法。接地、增湿、加入 抗静电剂等属于泄漏法;运用感应静电清除器、放射线静电消除器及离子流静电清除器 等属于中和法 二是控制工艺过程,即限制静电的产生。
一、防静电的技术措施
一、防静事故案例2 ] 某厂一本间的研磨间,面积40m2,通风不良.下午2时,21人擦洗地面,拉来一车锯末。 ,泼上63kg汽油,然后大家用扫帚扫,拖把拖,2点23突然爆炸,满屋起火,烧死1 人,轻伤4人,重伤16人,住院后又死亡5人。 [原因分析] 该事故是人体带电引起的。

静电的特性及危害

静电的特性及危害

静电的特性及危害
出管口、液体注入容器。

5)、液化气体、压缩气体或高压蒸汽在管道中流动或由管口喷出时。

6)、穿化纤布料衣服、高绝缘鞋的人员在操作、行走、起立等.
2、静电的特点:
1)、电压高。

静电能量不大,但其电压高。

固体静
素.由于静电的影响因素多,静电事故的随机
性强.
3、静电的危害:
工艺过程产生的静电可能引起爆炸和火灾,也可给人以电击,还可能妨碍生产。

4、放电与引燃:
A、各类静电放电种类
1)电晕放电。

即在两电极间放电,引燃能力很小.
2)刷形放电。

非导体与导体间易发生,引燃能力中等.
3)火花放电。

发生在相距较近的带电金属导体间,释放能量集中,引燃力很强。

4)传播型刷形放电.发生在具有高速起电的
场所,放电能量大,引燃能力很强。

基本防护措施:
减少静电荷产生
对接触起电的物料,应选用在带电序列中位置较临近的、或对生产正负电荷的物料加以适当组合,使最终达到起电量最小。

5-2 静电危害及防护

5-2 静电危害及防护

二、影响静电产生和聚散的因素
• 2. 物体的运动速度 • 在静电产生的同时,也存在静电的消失。一般开始时, 静电的产生多于静电的泄露,静电就逐渐积累,当积累到一定 程度,产生与泄露的静电量达到了平衡,保持为一动态稳定值 ,及达到饱和状态。 • 不同的物体达到静电饱和状态所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 ,一般不超过十几秒或几十秒,物体达到静电饱和状态所需的 时间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速度加快,时间缩短。故生产中 控制物料速度。
助于产生的电子或离子中和物体上的静电,从而达到
消除静电危害的目的优点:使用方便,不影响产品质
量。
五、静电对健康的危害
• 人体长期在静电辐射下,会使人焦躁不安、头痛、胸闷、呼吸困 难、咳嗽。
• 在家庭生活当中,静电不仅化纤衣服有,脚下的地毯、日常的塑
料用具、锃亮的油漆家具及至各种家电均可能出现静电现象,静 电可吸附空气中大量的尘埃而且带电性越大、吸附尘埃的数量就 越多,而尘埃中往往含有多种有毒物质和病菌,轻则刺激皮肤, 影响皮肤的光泽和细嫩,重则使皮肤起癍生疮,更严重的还会引 发支气管哮喘和心律失常等病症。
静电防护的技术措施 (4)加入抗静电剂

抗静电剂具有较好的导电性或较强的吸湿性。因
此在易产生静电的高绝缘材料中,加入抗静电剂,使 材料的电阻率下降,加快静电泄露,消除静电危害。 抗静电剂种类很多,有无机盐类如氯化钾等。
静电防护的技术措施
(5)采用静电消除器 • 静电消除剂是一种能产生电子或离子的装置,借
• (3)气体静电: • 完全纯净的气体是不会带静电。 • 在工艺生产中,几乎所有的气体都含有少量的固体或液体 颗粒的杂质,因此在压缩或排出空气时,由于气体杂质的碰撞 摩擦等作用,都会产生静电。
三、静电的特性及危害

(完整版)静电产生原因、危害及消除

(完整版)静电产生原因、危害及消除

第八章、静电产生原因、危害及消除1.静电产生原因(1)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质子组成。

在正常状况下,一个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数量相同,正负平衡,所以对外表现出不带电的现象。

但是电子环绕于原子核周围,一经外力即脱离轨道,离开原来的原子儿而侵入其他的原子B,A原子因缺少电子数而带有正电现象,称为阳离子、B 原子因增加电子数而呈带负电现象,称为阴离子。

(2)造成不平衡电子分布的原因即是电子受外力而脱离轨道,这个外力包含各种能量(如动能、位能、热能、化学能……等)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即可产生静电。

(3)接触起电:当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就会使得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荷如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其带正电,而另一个体得到一些剩余电子的物体而带负电。

若在分离的过程中电荷难以中和,电荷就会积累使物体带上静电。

所以物体与其它物体接触后分离就会带上静电。

通常在从一个物体上剥离一张塑料薄膜时就是一种典型的“接触分离”起电,在日常生活中脱衣服产生的静电也是“接触分离”起电。

固体、液体甚至气体都会因接触分离而带上静电。

这是因为气体也是由分子、原子组成,当空气流动时分子、原子也会发生“接触分离”而起电。

我们都知道摩擦起电而很少听说接触起电。

实质上摩擦起电是一种接触又分离的造成正负电荷不平衡的过程。

摩擦是一个不断接触与分离的过程。

因此摩擦起电实质上是接触分离起电。

在日常生活,各类物体都可能由于移动或摩擦而产生静电。

另一种常见的起电是感应起电。

当带电物体接近不带电物体时会在不带电的导体的两端分别感应出负电和正电。

(4)静电现象:在干燥和多风的秋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种现象: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常听到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见面握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会突然感到指尖针刺般刺痛,令人大惊失色;早上起来梳头时,头发会经常“飘”起来,越理越乱,拉门把手、开水龙头时都会“触电”,时常发出“啪、啪”的声响,这就是发生在人体的静电,上述的几种现象就是体内静电对外“放电”的结果。

化工生产中静电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化工生产中静电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化工生产中静电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化工生产过程中,静电产生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静电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摩擦产生静电:当两种物质摩擦时,原子或分子相互之间会发生电荷转移,使得两种物质带电。

其中一种物质会失去电子而变为带正电荷的正离子,而另一种物质会获得电子而变为带负电荷的负离子。

2. 分离产生静电:当两种相互接触的物质因为某些原因被迅速分离时,带电的正离子和负离子也会被分离,从而产生静电。

这种现象在液体或气体中尤为常见。

3. 颗粒粉尘带电:在化工生产中,常常会产生细小颗粒或粉尘。

这些颗粒和粉尘经过空气的摩擦或碰撞时,会带电。

静电带来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火灾和爆炸:静电产生后,如果带电物体接触到可燃物质,如气体、液体或固体,会引起火花放电,进而引发火灾和爆炸。

尤其是在易燃气体和粉尘环境下,静电引发的火灾和爆炸特别危险。

2. 电击伤害:静电的电荷会引发电击,造成人身伤害。

当人体接触带电物体时,电子可能会通过人体流动,造成疼痛和伤害。

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如含有高电压或高频电场的场所,电击可能导致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

3. 机械故障:静电可以引起机械故障,特别是在化工生产中使用的各种设备和管道中。

静电会导致物质的黏附和积聚,引起堵塞、流量减少、设备磨损加剧等问题,从而影响到生产运行和设备寿命。

4. 产品质量问题:静电对于某些化工产品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静电会吸附灰尘和污染物,使得产品表面变脏,影响外观和质量。

静电还会影响产品的绝缘性能、粘合性能和抗静电性能等,从而影响到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

为了避免静电带来的危害,化工生产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静电防护措施。

常见的措施包括:对带电物体进行接地处理,减少静电的积聚和积累;使用静电导电材料或涂层,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能;增加湿度,改善空气中的电离程度;安装防静电装置,如静电消除器、静电保护器等;加强人员的防静电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通过合理的静电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静电带来的风险,保障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

化工生产中静电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化工生产中静电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化工生产中静电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化工生产中,静电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

静电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而且在化工生产中,静电也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从静电产生的原因以及其在化工生产中可能带来的危害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静电产生的原因1. 摩擦效应:当两种不同材料相互接触并分离时,会发生电荷的转移,导致物体带有正负电荷,从而产生静电。

在化工生产中,常见的摩擦效应包括输送带与物料的接触,物料与容器的接触等。

2. 流体的运动:在化工生产中,液体或气体的流动也会引起静电的产生。

当液体或气体在管道、泵等设备中流动时,会发生电荷的分离,导致静电的产生。

3. 接地不良:接地不良也是引起静电产生的重要原因。

在化工生产中,如果设备或容器的接地不良,就会导致电荷无法及时释放,从而积聚在物体表面,产生静电。

二、静电在化工生产中可能带来的危害1. 火灾爆炸危险:静电在化工生产中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

由于静电的积聚会使得物体带有电荷,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放电现象。

如果放电发生在易燃易爆的气体或液体周围,就会引起火灾和爆炸。

2. 人身安全:静电对人身安全也构成一定威胁。

在化工生产现场,静电可能导致人员触电,尤其是在操作设备、装卸物料等过程中,由于人体与设备或物料之间的摩擦作用,容易产生静电,从而造成人员触电事故。

3. 对设备的损坏:静电也可能对化工生产设备造成损坏。

由于静电的积聚会对设备造成电磁干扰,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静电还可能引起设备表面的积尘、粉尘等,进而影响设备的性能和寿命。

4. 生产质量问题:在化工生产中,静电还可能对产品的质量造成影响。

静电可能导致产品表面积聚灰尘、杂质等,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外观。

三、如何预防静电带来的危害1. 接地保护:在化工生产中,保证设备和容器的良好接地是预防静电危害的关键。

通过良好的接地设计和接地装置的安装,可以有效地将静电及时释放,避免积聚造成危害。

2. 导电材料的使用: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导电材料也是一个重要的预防措施。

静电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静电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1 静电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一、静电的产生与危害静电通常是指相对静止的电荷它是由物体间的相互摩擦或感应而产生的。

在干燥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可以听到清晰的“噼啪”放电声夜晚脱毛衣时还能够看到明亮的蓝色小火花握手时双方骤然缩手或几乎跳起的喜剧场面这是由于人在干燥的地毯或木质地板上走动电荷积累又无法泄漏发生了轻微电击的缘故。

可能引起各种危害的静电如未能采用科学方法加以防护则会造成各种严重事故静电火花会引起爆炸与火灾静电放电还可能直接给人以电击而造成伤亡静电的产生和积聚会妨碍正常生产与工作的进行。

例如人们不大在意的狂风卷起砂砾会因摩擦而带有大量静电它不仅会中断通信有时还会引起铁路、航空等自动信号系统失误造成严重事故。

所以对静电可能造成的危害必须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止。

二、静电引发爆炸或火灾的原因放电火花的能量超过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引燃能量时即会引起爆炸或火灾。

静电爆炸和火灾多由于火花放电引起对于引燃能量较小的爆炸性气体或蒸汽混合物也可由刷形放电而引发爆炸和火灾。

带静电的绝缘体经过一两次火花放电后其上仍然可能会残存危险的静电导体的火花放电却正相反它只能发生一次火花放电其上静电即全部消失。

所以导体的火花放电因是其积聚能量的集中释放故具有更大危险性。

三、防止静电危害的技术措施2 防止静电危害有两条主要途径一是创造条件加速工艺过程中静电的泄漏或中和限制静电的积累使其不超过安全限度二是控制工艺过程限制静电的产生使之不超过安全限度。

第一条途径包括两种方法即泄漏和中和法。

接地、增湿、添加抗静电剂、涂导电涂料等具体措施均属泄漏法运用感应中和器、高压中和器、放射线中和器等装臵消除静电危害的方法均属中和法。

第二条途径包括就材料选择、工艺设计、设备结构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静电防护的主要措施有下列四种: 一静电控制法控制静电产生的方法有1保持传动带的正常拉力防止打滑。

2以齿轮传动代替带传动减少摩擦。

3灌注液体的管道通至容器底部或紧贴侧壁避免液体冲击和飞溅。

防静电是指什么?

防静电是指什么?

防静电是指什么?防静电是一种通过抑制、消散或屏蔽静电的技术手段,以防止静电对人体、设备和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一种措施。

静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如果不加以控制,静电可能引发火灾、爆炸、设备损坏等严重后果。

因此,了解和掌握防静电技术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一、静电的形成和危害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因电荷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电势差。

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或分离时,产生的摩擦电荷会使物体带电。

在一些特殊环境下,静电可能对人体和设备产生严重的危害。

例如,工厂中的静电可能引发爆炸性的火灾,医院手术室中的静电可能干扰医疗设备的正常工作。

因此,了解静电的形成原理和危害是有效防范静电的第一步。

静电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人体的影响:静电会引起身体不适、头晕、头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造成心脏病发作等严重后果。

2. 对设备的影响:静电可能导致电子设备损坏、数据丢失、信号干扰等问题,给企业和个人带来经济损失。

3. 对环境的影响:静电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灾害,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

二、防静电的基本原理防静电技术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控制和消除静电:1. 接地屏蔽:将静电引导到地面,避免在人体和设备上积聚,减少静电产生的可能性。

通过接地连接,将带电物体和地面相连,使静电能够安全地消散。

2. 静电消除器:静电消除器利用电离风机、高压电离器等设备,将环境中的离子释放出来,中和静电荷,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

3. 静电屏蔽材料:使用导电材料将静电屏蔽在物体表面,阻止静电的蔓延和积聚。

例如,在医院手术室中,手术设备通常采用抗静电材料制作,以防止静电对手术过程干扰的发生。

三、防静电的应用领域防静电技术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1. 电子制造业:静电对电子器件的影响非常大,操作人员在操作电子器件时必须穿防静电服,并采取相应的防静电措施,以避免静电对电子设备的损害。

2. 医疗行业:在手术室和医疗设备的使用过程中,防静电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管理编号:LX-FS-A15769 静电的形成及其危害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静电的形成及其危害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静电的形成条件:
在石油化工生产中,静电放电对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但并非所有的静电放电都能引起爆炸事故。

静电危害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以下3个基本条件:1)带电体表面电荷所形成的静电场强度必须达到能击穿周围气体的强度。

2)静电放电的能量必须大于可燃物的最小点燃能量。

3)放电必须在爆炸混合物的爆炸浓度范围内发生。

另外,影响静电放电的因素很多,包括物料的种
类、形态、环境条件、静电放电的种类等。

2.静电的危害:
★爆炸和火灾
爆炸和火灾是静电最大的危害。

静电能量虽然不大,但因其电压很高而容易发生放电。

当带电体与不带电或静电电位低的物体互相接近时,如果电位差达到300 V以上,就会出现火花放电。

静电放电的火花能量,若已达到周围可燃物的最小着火能量,而且可燃物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爆炸极限,就会立即发生燃烧或爆炸。

★静电电击对人体的危害
静电电击只发生在瞬间,通过人体的电流为瞬时冲击电流,其危害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直接伤害、二次伤害、精神紧张。

人体遭受电击时,会精神
紧张,发生误操作、高空坠落、摔伤或触碰机械造成伤害等后果。

请在该处输入组织/单位名称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Organization / Organization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