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食品过敏原的探讨
食品中的过敏原及其识别与控制

食品中的过敏原及其识别与控制随着食品供应链的不断延伸和食品多样化的发展,食物过敏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对于过敏食品过敏源的准确定位和控制,能够帮助消费者和食品生产企业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
本文将探讨食品中过敏原的识别和控制手段,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食品过敏原的识别1. 蛋类鸡蛋是引发食物过敏的常见原因之一。
通过严格检测食品中的鸡蛋蛋白和卵黄,可以准确识别食品中的蛋类过敏原。
基于这种识别结果,生产商可以选择添加鸡蛋替代品或调整产品配方,以满足过敏人群的需求。
2. 坚果坚果过敏是常见的过敏反应之一。
对于食品中的坚果过敏原的准确识别,可以通过DNA检测、蛋白质测定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等技术手段进行。
通过这些方法,食品生产企业可以合理选择原料,避免使用含有坚果成分的食材,从而减少过敏风险。
3. 小麦小麦过敏是一种常见的食品过敏反应,尤其对于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患者来说。
识别食品中的小麦过敏原,可以通过面粉中麦麸蛋白的测定和小麦酰胺的分析等方法。
通过这些检测手段,食品生产企业可以提供无小麦配方的食品,以满足过敏人群的需求。
二、食品过敏原的控制1. 优化生产流程食品生产企业可以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减少过敏原污染的风险。
例如,对于生产食品的设备和工具进行彻底清洁,使用抗过敏原的原料代替过敏原成分,严格控制交叉污染等。
2. 标签标识食品标签是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参考依据。
为了保护过敏人群的权益,食品生产企业应该在产品标签上清楚地标注是否含有常见过敏原成分。
同时,还可以使用易读的字体和色彩,以便消费者快速识别。
3. 加强消费者教育消费者教育是预防过敏食品过敏反应的重要环节。
食品生产企业可以通过宣传资料、社交媒体和健康教育活动等渠道,向消费者传达过敏原的相关信息,提醒他们在购买和食用食品时注意过敏原的存在。
三、结语食品中的过敏原识别和控制对于保障过敏人群的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准确识别食物中的过敏原,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将有助于减少过敏风险,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食品中的过敏原风险管理

食品中的过敏原风险管理过敏反应是一种免疫系统异常的现象,人们对某些物质产生过敏反应,其中过敏原是最常见的触发因素之一。
食品中的过敏原风险管理成为了食品行业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就食品中的过敏原风险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进行管理,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1. 过敏原及其风险过敏原是指某些食物中引发过敏反应的成分,如花生、坚果、大豆、牛奶、鸡蛋、鱼类、海鲜等。
对于过敏人群而言,只需摄入微小剂量的过敏原便可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呼吸困难、腹泻、呕吐等。
过敏原风险主要存在于未经充分处理的食品中,如食品添加剂不当使用、交叉污染、错误标签等情况。
同时,由于食品供应链的复杂性,食品中的过敏原风险也与食品的来源、加工过程、贮存条件等有关。
2. 为了减少食品中的过敏原风险,保护过敏人群的健康安全,食品行业应该高度重视过敏原风险管理。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管理措施:2.1 标签和声明准确的标签和声明能够提供给消费者关于食品中过敏原的信息,帮助过敏人群辨别是否适宜食用。
在食品包装上清晰地标注过敏食物成分,并特别提示可能存在的交叉污染风险,以便过敏人群有针对性地选择食品。
2.2 良好的生产实践食品制造商应遵循良好的生产实践,如合理设计生产流程、加强卫生管理、控制交叉污染等,以降低过敏原进入食品的概率。
此外,培训员工关于过敏原风险的认知和控制技能也是必要的。
2.3 供应链管理食品供应链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对于过敏原风险管理尤为重要。
食品企业应该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确保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符合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
此外,要严格把控每个环节的食品质量,避免因交叉污染或其他原因导致过敏原的存在。
2.4 消费者教育与宣传消费者教育与宣传是管理食品中过敏原风险的重要环节。
通过向消费者传递正确的过敏原相关信息,如了解过敏症状、正确使用过敏原标签等,能够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食品中过敏原风险的发生。
3. 监管与合作食品中的过敏原风险需要政府监管和食品行业的合作来共同管理。
食品中的过敏原

食品中的过敏原近年来,食品过敏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对某些食物过敏,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适反应。
食品过敏原是引起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将探讨食品中常见的过敏原种类,以及如何应对食物过敏问题。
一、食品中的常见过敏原1. 牛奶和乳制品:乳糖不耐症是牛奶和乳制品过敏的常见原因之一。
乳糖不耐症的人体内缺乏乳糖酶,导致乳糖不能被分解,从而引起不适反应。
2. 小麦和谷类:小麦过敏是一种常见的食物过敏问题。
麦麸蛋白是导致小麦过敏的主要成分,而谷类中的蛋白质也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3. 鸡蛋:鸡蛋是儿童常见的过敏原之一。
其中的蛋白质是导致过敏的主要成分。
4. 花生和坚果:花生过敏和坚果过敏是常见的食物过敏问题。
花生和坚果中的蛋白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过敏性休克。
5. 鱼和贝类:某些人对鱼和贝类过敏,其中的蛋白质是导致过敏的主要成分。
鱼类过敏可能导致呼吸困难、皮肤红肿等反应。
二、应对食物过敏问题的方法1. 食品标签阅读:购买食物时,仔细阅读食品标签,了解食物中是否含有过敏原成分。
一些国家已经要求食品标签上必须清楚标注过敏原物质,消费者可以根据标签信息作出明智的选择。
2. 避免交叉污染:在食物加工和准备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与过敏原接触。
使用清洁的烹饪器具和独立的工作区域,以避免过敏原交叉污染。
3. 过敏原排查:如果怀疑自己对某种食物过敏,可以通过过敏原排查来确认症状的原因。
专业医生可以进行过敏原测试,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4. 食物替代:对于已经确认过敏的食物,可以寻找替代品来满足营养需求。
例如,对于对牛奶过敏的人可以选择豆奶或植物性奶制品。
5. 急救措施:对于严重的过敏反应,应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了解过敏问题的危险信号,接受过敏急救培训,以确保在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够正确应对。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食品过敏问题,保护我们的健康。
同时,食品行业和政府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和宣传,提高消费者对食品过敏问题的认识,为过敏人群提供更多便利和保障。
关于食品过敏原的探讨

关于食品过敏原的探讨关于食品过敏原的探讨摘要:本文讨论的是关于食品过敏原在国内外的关注情况、与之相关的检测、标识和立法,对今后提高食品过敏原控制的研讨。
关键词:食品过敏原、标识目前,食品安全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关于食品过敏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的得到各国的注意,相关的立法和研究在不断发展。
食品过敏原(Food Allergen)问题属于食品安全性的范畴,又涉及到临床医学等的领域。
对食品过敏原问题的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各不相同的理解和关注程度。
国外发达国家已经有着诸多的报道和研究,甚至有较具体的立法对食品生产和经销者进行监管,而我国对食品过敏原的研究和关注较少,而消费者对由此引发的过敏反应也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
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深入开展,食品过敏原的问题将逐渐得到重视。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食品过敏的发病率日益增加,给临床和食品工业造成了的压力,也引起了消费者的一度恐慌,增加了民众对食品的不安全感。
调查显示全世界范围内有1%~2%的成年人对食品过敏,而低于三岁的儿童中有8%以上对食品过敏。
社会生活的变迁,引导着人们生活习惯不断发生改变,饮食业跨越地区和国家的界限快速发展,转基因食品的大量涌现,过敏症状亦趋于多样复杂和严重化。
食品过敏原的安全性问题要求食品的生产者、管理者以及消费者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共同把可能存在的任何风险降至最低限。
1 关于食品过敏原的介绍目前大约有160多种食品含有可以导致过敏反应的食品过敏原,常见的食品有:奶(牛奶、山羊奶等),树果(杏仁、胡桃、山核桃、榛子和腰果等),菜籽(葵花籽、芝麻等),豆类(花生、大豆、豌豆、蚕豆等),蛋类,巧克力,香辛料,鲜果,海产品(虾、贝壳类)等。
一般来说,食品过敏原为分子量介于10000~70000之间的蛋白或糖蛋白,占食品总蛋白的极小一部分,分别属于不同的蛋白家族。
但是微量的食品过敏原蛋白即可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
据专家报道,产生的临床症状包括皮肤反应(荨麻疹、血管性水肿、湿疹),呼吸症状(哮喘、鼻炎),肠胃症状(呕吐、腹泻、肠胃痉挛),系统反应(心血管症状),肌肉和骨骼等不同形式的临床症状,有时可能产生过敏性休克(Anaphylactic Shock),甚至危及生命。
食品安全问题如何防止食品过敏反应

食品安全问题如何防止食品过敏反应食品过敏反应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健康问题,给许多人的生活带来了困扰和危险。
为了保障公众的食品安全和减少食品过敏反应的发生,我们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预防措施。
本文将探讨食品过敏反应的原因,以及如何防止食品过敏反应的方法。
一、食品过敏反应的原因食物过敏反应是由于人体对某些食物产生的免疫反应而导致的过敏症状。
通常,这种过敏反应是由于人体免疫系统对某些食物中的特定蛋白质产生过度反应引起的。
常见的食物过敏原包括鸡蛋、牛奶、花生、坚果、大豆、鱼类、贝类等。
一旦被暴露在这些过敏原上,食品过敏的人体会出现一系列不同程度的过敏症状,包括皮肤瘙痒、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泻、胸闷等。
二、防止食品过敏反应的方法1. 食物标签阅读避免食品过敏反应的第一步是仔细阅读食品标签和成分表。
在购买食品时,务必查看食品的成分,特别是过敏原所在的成分。
如果您已知对某些食物过敏,请查看食品标签上清晰标注的过敏原信息,以确保不会摄入过敏原。
2. 食品交叉污染食品交叉污染是指过敏原与无过敏原食品之间的接触,导致无过敏原食品携带过敏原。
为了防止食品交叉污染,购买无过敏原的食品时,可以选择标有“无过敏原”、“无交叉污染”等字样的食品。
此外,家中烹饪食物时,要注意使用分开的切菜板、刀具和炊具,并彻底清洗,以防止食品交叉污染。
3. 就餐注意事项在外就餐时,如果您有食品过敏反应的问题,建议提前告知服务人员您的需求,以便其提供无过敏原食品或将食物准备过程中的过敏原去除。
同时,在选择餐厅时,可以优先选择那些提供了过敏原信息的餐厅,以便您更好地掌控饮食。
4. 进行过敏测试如果您怀疑自己对食物过敏,建议及时进行过敏测试。
过敏测试可以帮助您确定自己对哪些食物过敏,并且根据测试结果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避免不必要的食品过敏反应。
5. 饮食规划和营养平衡如果您已确定对某种食物过敏,可以和专业营养师一起制定适合您的饮食计划。
饮食计划应尽量满足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保证身体健康,同时避免食用过敏原食品。
食物相关过敏原的识别与预防控制

食物相关过敏原的识别与预防控制引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然而,一些人却面临着食物过敏的困扰,其常见症状包括皮肤发红、呼吸急促、喉咙肿胀等。
为了避免过敏反应带来的不适和麻烦,正确识别和预防控制食物相关的过敏原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什么是食物过敏原在认识和预防食物相关的过敏原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是过敏原。
简而言之,过敏原是指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异常反应的一种物质。
在食物中,常见的过敏原包括乳制品、鸡蛋、花生、海鲜等。
二、如何准确识别食物过敏原针对个体存在明确过敏反应的情况下,准确地识别出具体对哪种食物成分产生反应就显得至关重要。
1.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和记录自身的身体反应。
当出现过敏症状时,注意记录所食用的食物种类及成分,并及时向医生咨询并进行相关测试。
2.过敏测试定量抗体试验(RAST)是一种常见的血液测试方法,可以检测食物特异性IgE抗体水平。
此外,皮肤划痕试验也是较为常见的诊断方法,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过敏原检测能够提高识别准确率。
3.避免交叉过敏有些人对于一类食物产生过敏反应后,还可能对其他相关食物产生交叉反应。
因此,在了解自身存在过敏源后,同类型或相似性质的食物也要尽量避免。
三、预防控制食物过敏原引发的不良反应除了准确识别食物过敏原之外,正确地预防和控制不良反应也是非常关键的。
以下将从饮食调整和环境管理两方面给出建议。
1.饮食调整对于已经明确了自身存在某种过敏原的人来说,合理安排饮食就显得尤为重要。
(1)避免食用过敏原对于已知的过敏食物,尽量完全避免或限制摄入。
如果不确定某种食物的成分是否含有过敏原,最好事先咨询营养师或医生建议。
(2)注重多样化饮食为了获得全面的营养,引导个体注意营养均衡和多样化的饮食习惯。
更换不同的食物来源可以帮助减少过敏风险(3)寻求替代品对于不能摄取某些特定食物的人群来说,可以寻求替代品来满足身体所需。
例如,对于乳制品过敏的人来说,可以选择植物奶替代牛奶。
食品质量保证中的食品过敏原控制与警示

食品质量保证中的食品过敏原控制与警示食品过敏对于一些人群来说,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身体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食品质量保证中的食品过敏原控制与警示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食品过敏原控制与警示的必要性以及目前食品业对此的实施情况。
1. 食品过敏原的定义食品过敏源是指食品中引起过敏反应的特定成分,如花生、牛奶、鸡蛋等。
一旦敏感体质的人食用这些食物,就会引起免疫系统反应,导致过敏症状的发生。
2. 食品过敏原的控制措施在食品质量保证中,控制食品过敏原非常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控制措施:2.1 标签声明食品包装上清晰明确地标明食品中是否含有过敏原,以及过敏原的种类和含量。
这样一来,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过敏情况做出明智的购买和食用决策。
2.2 交叉污染防控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防止不同食品之间的交叉污染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在生产过程中要使用专门的设备和工具来避免不同过敏原的接触。
2.3 培训员工生产和销售食品的员工应该接受过食品过敏的培训,了解食品过敏原的种类、症状以及紧急情况的应对方法。
只有员工具备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保证食品质量。
3. 食品过敏警示的重要性食品过敏原控制只是一方面,食品过敏警示也同样重要。
以下是一些食品过敏警示的重要性:3.1 提醒过敏人群对于那些已经知道自己过敏原的人来说,食品过敏警示可以提醒他们在购买和食用食品时要特别注意。
有明确的警示标识,过敏人群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3.2 促进消费者教育通过食品过敏警示,消费者可以更加了解食物过敏的危害性,以及如何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
这有助于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对食品过敏问题的重视程度。
4. 目前的食品过敏防控措施情况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强化食品过敏的防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食品过敏防控举措:4.1 标签标识要求一些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严格的标签标识要求,食品包装必须明确标明是否含有过敏原。
4.2 餐厅警示一些餐厅、咖啡馆等场所也会在菜单上标明食品过敏原的信息,以提醒顾客选择适合自己的食品。
食品过敏源分析

食品过敏源分析食品过敏已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健康问题。
过敏反应可能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因此识别和分析食品过敏源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如何进行食品过敏源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识别并避免食品过敏。
一、过敏原概述食物过敏原是指某些特定食物中的成分,可以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
常见的过敏原包括乳制品、鸡蛋、坚果、小麦、大豆和鱼类等。
其中,鸡蛋、乳制品和坚果是最常见的过敏原。
二、食品过敏症状食物过敏反应的症状可以多种多样,从轻微的皮肤发红、瘙痒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
常见症状还包括呼吸困难、咳嗽、皮疹、腹泻和呕吐等。
不同人对不同食物的过敏反应也各不相同。
三、基于症状进行分析对于食品过敏的分析,首先需要观察和记录食物引起的过敏症状。
如果对某种食物过敏的症状相对明显,那么很可能该食物是过敏原。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食物过敏的症状可能延迟出现,这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
四、排除法分析排除法是一种常用的食品过敏源分析方法。
通过逐一排除可能的过敏原,识别引起过敏的食物。
例如,如果在一段时间内消除某种食物,过敏症状减轻或消失,那么很可能该食物是过敏原。
逐步排除可能的过敏原可以逐渐缩小范围,从而更准确地确定过敏源。
五、血液测试血液测试是一种确诊食物过敏的常用方法。
通过检查特定抗体的数量来确定人体对不同过敏原的免疫反应。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更准确和科学的过敏源分析结果。
六、皮肤测试皮肤测试是识别食物过敏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在皮肤上施加过敏原,并观察皮肤的反应来确定是否过敏。
尽管这种方法相对简单快捷,但结果不如血液测试准确。
七、新兴技术在食品过敏源分析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新兴技术正在被应用于食品过敏源分析中。
例如,基因测序技术可以帮助鉴定某些过敏原的基因组成,从而更好地确定食物过敏源。
此外,生物芯片技术和质谱分析技术在过敏源分析领域也显示出潜力。
八、避免食物过敏一旦确定了食品过敏源,避免食用相关食物是首要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食品过敏原的探讨摘要:本文讨论的是关于食品过敏原在国内外的关注情况、与之相关的检测、标识和立法,对今后提高食品过敏原控制的研讨。
关键词:食品过敏原、标识目前,食品安全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关于食品过敏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的得到各国的注意,相关的立法和研究在不断发展。
食品过敏原(Food Allergen)问题属于食品安全性的范畴,又涉及到临床医学等的领域。
对食品过敏原问题的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各不相同的理解和关注程度。
国外发达国家已经有着诸多的报道和研究,甚至有较具体的立法对食品生产和经销者进行监管,而我国对食品过敏原的研究和关注较少,而消费者对由此引发的过敏反应也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
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深入开展,食品过敏原的问题将逐渐得到重视。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食品过敏的发病率日益增加,给临床和食品工业造成了的压力,也引起了消费者的一度恐慌,增加了民众对食品的不安全感。
调查显示全世界范围内有1%~2%的成年人对食品过敏,而低于三岁的儿童中有8%以上对食品过敏。
社会生活的变迁,引导着人们生活习惯不断发生改变,饮食业跨越地区和国家的界限快速发展,转基因食品的大量涌现,过敏症状亦趋于多样复杂和严重化。
食品过敏原的安全性问题要求食品的生产者、管理者以及消费者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共同把可能存在的任何风险降至最低限。
1 关于食品过敏原的介绍目前大约有160多种食品含有可以导致过敏反应的食品过敏原,常见的食品有:奶(牛奶、山羊奶等),树果(杏仁、胡桃、山核桃、榛子和腰果等),菜籽(葵花籽、芝麻等),豆类(花生、大豆、豌豆、蚕豆等),蛋类,巧克力,香辛料,鲜果,海产品(虾、贝壳类)等。
一般来说,食品过敏原为分子量介于10000~70000之间的蛋白或糖蛋白,占食品总蛋白的极小一部分,分别属于不同的蛋白家族。
但是微量的食品过敏原蛋白即可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
据专家报道,产生的临床症状包括皮肤反应(荨麻疹、血管性水肿、湿疹),呼吸症状(哮喘、鼻炎),肠胃症状(呕吐、腹泻、肠胃痉挛),系统反应(心血管症状),肌肉和骨骼等不同形式的临床症状,有时可能产生过敏性休克(Anaphylactic Shock),甚至危及生命。
当摄入了有关的食物,其中的食品过敏原可能导致一系列的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通常会在一个小时内出现,症状明显,有时表现得会较激烈,包括诸如呕吐,腹泻,呼吸困难,嘴唇、舌头或咽喉肿胀,血压骤降等。
而因食品产生的敏感或不适反应却可能在几小时内,甚至几天后才会发生,主要的症状有:湿疹,胃肠不适综合症,偏头痛,麻疹,鼻炎,全身乏力,哮喘,关节炎,疼痛,儿童多动症等。
2 国内外对食品过敏原的标识管理和控制关注食品过敏原可以先关注食品标签,对于流通领域的食品消费者可以通过仔细阅读产品标签获得产品信息,了解产品的配料、生产过程,控制误食引起的食品过敏情况。
目前,欧盟二十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对食品过敏原立法。
欧盟国家的食品过敏原主要包括:八大过敏原——含麸质谷类(如小麦、黑麦、大麦等)、鱼类及鱼类制品、甲壳类动物及其制品、蛋类及其制品、花生及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奶类及其制品(含乳糖) 、坚果及其制品,还有芹菜、芥末、芝麻、二氧化硫(浓度≥10ppm)。
标签上的过敏原声明应该达到与产品相同的视觉效果。
欧盟立法规定食品如果超过10ppm二氧化硫就必须在标签中指示。
但是欧洲酿造业贸易协会建议,如果生产过程添加了亚硫酸盐,加上自然发酵的二氧化硫总量超过10ppm,就必须在标签中标示。
所有国家都将小麦列为过敏原。
小麦含有一种谷蛋白的成分,叫面筋,能够引起敏感人群产生腹部不适的症状。
但是,大麦、燕麦、黑麦等与小麦类似的作物,含有的蛋白在氨基酸组成上与小麦谷蛋白非常相似,也能引起敏感人群腹部不适,只是症状较轻。
美国FDA要求从2006年1月1日起食品必须对过敏原进行标示,主要是八种过敏原。
其中谷物类只有小麦,没有大麦、燕麦、黑麦等其他谷物。
2006年7月31日美国财政部烟酒税收贸易局向WTO技术贸易壁垒委员会发布“有关葡萄酒、蒸馏酒及麦芽酒精饮料的主要食物过敏原标签”的TBT通报(报号:G/TBT/N/USA/205)。
在本通告中,烟酒税收贸易局提议对属于《联邦酒类管理法案》标签要求的酒精饮料生产中所使用的主要食物过敏原采用强制性的标签标准。
在本文件中所提出的法规提案同样还规定了申请免除过敏原标签的程序。
本法规提案与包含在2004年的《食物过敏原标签与消费者保护法案》中的《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最新的修正案相类似。
根据本规则提案,除了所述的产品适用于某种免除之外,葡萄酒、蒸馏酒和麦芽酒精饮料的生产商、灌装商和进口商必须在产品的标签上声明存在牛奶、鸡蛋、鱼、甲壳类动物、树坚果、小麦、花生和大豆,以及源自这些食物含有蛋白质的配料。
美国2004年《食物过敏原标签与消费者保护法案》要求:食品生产商或包装商必须在含主要食品过敏原的食品包装标签中,按以下两种方式之一标识过敏原:1.当含主要过敏原的食物来源名称没有出现在营养成分列表中时,必须在食品过敏原名称后加括号标注食品来源。
例如,营养成分:强化营养面粉(小麦面粉、麦芽、烟碱酸、还原铁、硝酸硫胺素、核黄素和叶酸)、糖、部分氢化大豆油或棉籽油、高果糖玉米糖浆、酵母(牛奶)、蛋类、香精、天然或人造调味品、发酵剂(酸式焦磷酸钠和无水磷酸二氢钙)、蛋黄素(大豆)和单酸甘油酯及甘油二酯(乳化剂)。
2.在营养成分列表后紧跟食品过敏原的食物来源名称,字体必须不小于营养成分所用字体。
例如:含有小麦、牛奶和蛋类。
澳大利亚含谷蛋白的谷物制成的食品必须标识谷物名称,酿造业除外,就是说啤酒不必标示谷物名称。
每年在澳大利亚发生600例严重食品过敏事件,而澳大利亚只有2000万人口。
在澳大利亚召回的食品商品中,因为过敏原引起的在2004年占47%,2005年占35%。
澳大利亚非常重视食品中过敏原管理,对那些允许不合格标签食品进入市场的部门将会给予非常严厉的惩罚。
制造商必须了解某食品中存在过敏原,并在产品上进行相应的标识,使有过敏体质的消费者食物的性能有知情权。
英国食品标准局(FSA)颁布的食品标签指南,也专门有针对过敏的人群的规定,对产品标识不符合规定的产品进行召回或下架。
近期,因为产品中含有过敏原——小麦面粉错误地标识成低筋面粉(plain flour),英国Cofresh休闲食品公司下架了其生产的3种产品。
在国外食品具体标注中可见一斑。
进口食品不光标出了过敏提示,甚至有的还用特殊的颜色和警告符号重点标出。
即使从品名和配料中能看出过敏源的,还是会标明过敏提示以示强调。
甚至配料里看不出的过敏源,如果在生产的过程中存在或可能存在,也会一一列出。
据调查,产自法国的芬尼丝果仁巧克力,外包装上用粗黑字体提示:本品含有微量花生。
产自丹麦的蓝罐曲奇的配料表中并没有果仁,但包装盒上特别标注:因制造设备也生产果仁类产品,本产品可能偶含碎果仁。
产自韩国的edo杏仁千层酥饼干在配料表下方用提示框的方式标注:本品含有麸质的谷类、大豆制品、坚果,对此类食品过敏者慎食。
产自英国的tesco番茄酱浸意大利面、炼乳、摩卡咖啡、饼干、什锦果酱等进口食品外包装上都有“过敏提示”:含小麦,麸质,配方中不含花生,不能保证配料中不含花生,工厂中不含花生。
同为tesco品牌的什锦果酱、浓缩果汁上的“过敏提示”则是:含亚硫酸盐。
其他来自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的进口食品上也有类似的提示语。
国产食品很少有标过敏提示。
据调查,大约50种国产食品,除“康师傅”系列饼干、“卡夫”饼干和上海“达能”饼干,有类似过敏提示的语言,其余都未标,而且上述三种的“提示”都标在包装最不易被发现的位置。
康师傅苏打夹心饼干上写有“本生产线还生产含有鸡蛋、花生、坚果、大豆制品的产品。
”卡夫太平苏打(香葱)上写有“此生产线也加工含花生、芝麻、蛋制品及芹菜的产品。
”达能三层高钙梳打上写有“配料中含有小麦制品,可能含有微量贝壳海产品成分”。
调查中,吃过这些饼干的消费者95%没有注意包装上的过敏提示。
但是被问到食品包装标注过敏提示是否必要时,90%回答有必要。
国内的食品其实很容易含有过敏源但消费者并不了解,比如牛奶过敏就很难防,沙拉酱、饼干、糖果都可能含有牛奶。
我国现在实施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没有强制要求“过敏提示”。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食品标识标注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稿特别强调,食品外包装上,必须对可能导致过敏反应的食品或以其作为原料加工成的食品进行警示说明。
意见稿规定:食品中如果含有蜂王浆、咖啡因等可导致过敏的食品成分,外包装上应以大于或等于3mm高度的字体单独标注中文警示说明。
由此可见,我国质检部门对于食品安全工作在深入展开,食品过敏原的问题在立法上也将得到体现。
3 食品过敏原的检测介绍食品过敏原的检测方法主要是免疫分析法。
随着更多过敏原致病机制的被发现,未来食品科学和食品分析中的各个传统领域中都将对此有所贡献。
主要的检测方法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人血清特异性lgE检测食品过敏原的分析方法。
过敏原与lgE结合是过敏原体现其生物活性的中心环节,因此食品过敏原检测过程中特异性lgE的血清学检测必不可少。
对于能够引起50%病人产生过敏反应的主要食品过敏原必须测定特异性lgE与食品过敏原结合的能力,包括引发过敏反应的频率,热稳定性和水解稳定性等。
自从lgE成功纯化及抗lgE抗体的制备后,放射过敏原吸附实验( radio allergosorbent test RAST)得以设计应用。
之后改进的酶标记过敏原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allergosorbent assays,EAST)及荧光和化学发光标记的检测技术也均已建立。
这些方法均是检测特异性lgE与过敏原相互作用的免疫分析方法。
RAST和EAST抑制实验已经被用来检测和分析一系列食品的致敏性,如生海鲜和比萨饼中的鳕鱼过敏原;含有花生的食品和花生油等相关产品的致敏性;大豆相关食品的致敏性;榛实过敏原的热稳定性和水解稳定性研究;坚果类食品的交叉致敏作用等。
2).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是一种酶免疫方法。
在食品安全方面ELISA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兽药残留、农药残留、疫情、有害微生物、动植物毒素等的快速检测分析,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随着人们对食品过敏认识的深入和重视程度的加强,现在发展了很多种ELISA方法用于食品过敏原总蛋白提取物和特殊食品过敏原的检测和定量分析。
ELISA已经成为一种系列化、微量化、商品化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生物检测技术之一。
3).PCR分析法:食品过敏原检测的一个新靶标就是特殊食品蛋白的c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