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顶轴系统调试措施

合集下载

主机润滑油及顶轴油系统调试

主机润滑油及顶轴油系统调试

1. 编制目的1.1检验润滑油、顶轴油系统设备的安装及工作情况,发现并消除油系统存在的各种问题,按要求对润滑油及顶轴油系统各定值进行整定。

1.2通过试验检查热工保护联锁信号及动作是否正确可靠,以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

1.3通过试运调整使润滑油、顶轴油系统及盘车装置达到优化运行的目的。

2. 编制依据2.1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1996年版2.2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DL/T 5437-2009版2.3 《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996年版2.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 DL 5011-922.5 《汽轮机启动调试导则》DL/T 863-2004版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11年版)2.7 《汽轮机启动运行说明书》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2.8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说明书》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2.9 《集控运行规程》(辅机部分)神华神东电力新疆准东五彩湾发电厂2.10 《神华新疆准东五彩湾电厂(2×350MW)工程机组调试大纲》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3. 调试质量目标符合部颁《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996年版)》中有关系统及设备的各项质量标准要求,全部检验项目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满足机组整套启动要求。

专业调试人员、专业组长应对调试质量的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检查、控制,发现问题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以便协调解决,保证启动调试工作顺利进行。

4. 系统及主要设备技术规范4.1 系统介绍汽轮机润滑油系统采用主油泵—射油器供油方式。

主油泵由汽轮机主轴直接驱动,其出口压力油驱动射油器投入工作。

润滑油系统主要用于向汽轮发电机组各轴承提供润滑油;向保安部套提供部分用油;向发电机氢密封提供密封用油;为顶轴装置油泵提供充足的油源;向汽轮发电机组转子联轴器提供冷却油;本系统还具体回油排烟功能。

系统工质为ISOVG32汽轮机油。

007正式汽轮机油系统及顶轴油系统调试措施0107

007正式汽轮机油系统及顶轴油系统调试措施0107

目录1、概述2、调试依据3、目的4、试运范围5、启动前的检查和准备工作6、启动7、启动后的保护试验8、停止9、注意事项1、概述山西赵城晋能新能源热电有限公司#1机组配一台调速油泵、一台润滑油泵、一台直流油泵、两台顶轴油泵、一台排烟风机,其主要参数如下:1.1调速油泵型号:150AY150×2C流量:93~186m3/h扬程:157~195m转速:2950r/min配用电机功率:130KW1.2交流润滑油泵型号:100AY60B流量:79 m3/h扬程:38 m转速:2950 r/min配用电机功率:18.5KW1.3直流润滑油泵型号:100AY60B流量:79 m3/h扬程:38 m转速:3000 r/min配用电机功率:17KW1.4顶轴油泵型号:63MCYH-1B流量:3.6 m3/h压力:32Mpa转速:980 r/min配用电机功率:37KW1.5排烟风机流量:1400 m3/h配用电机功率:2.2 KW2、调试依据2.1制造厂说明书2.2《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2.3《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2.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2.5《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2.6其他《运行规程》有关系统及设备资料3目的油泵电机、系统管道及辅助设备正常,设备运行性能良好,控制系统动作正确,满足机组正常运行要求。

4试运范围4.1调速油泵、润滑油泵、直流油泵、顶轴油泵及其系统管道等5启动前的检查和准备工作5.1全面检查润滑油系统及顶轴油系统,确认系统安装工作结束,现场清洁,符合启动试运条件。

5.2联系热工检查各仪表正确投入。

5.3带负荷试运前电机空试合格,电机转向正确,电机就地及远控试验合格。

5.4试运前润滑油系统各阀门开、关试验合格,严密性合格。

5.5主油箱油位正常(+100mm~-100mm),油位计完好并投入。

5.6润滑油系统及顶轴油系统经循环冲洗油质合格。

06_主机润滑油及顶轴油系统调试措施解析

06_主机润滑油及顶轴油系统调试措施解析

西安热工研究院 电站启动调试技术研究中心二 ○ ○ 五 年 五 月合同编号:TPRI/T8-CA-00x-2005A 措施编号:TPRI/T8-MA-T006-2005A华能太仓电厂4号机组主机润滑油及顶轴油系统调试措施受控状态:受控文件受控号:编写:张亚夫审核:批准:目录1、编制目的2、编制依据3、调试质量目标4、调试对象及简要特性介绍5、调试的组织与分工6、调试应具备的条件7、调试步骤及方法8、质量检验标准9、试验记录项目10、安全注意事项11、附录附录1 调试质量控制点附录2 调试记录表格1.编制目的1.1检验润滑油系统设备的安装及工作情况,发现并消除油系统存在的各种问题,按要求对润滑油系统各定值进行整定;1.2通过试验检查热工保护联锁信号及动作是否正确可靠,以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1.3通过喷油试验及超速试验对机组的机械超速遮断系统进行整定。

2.编制依据2.1《汽轮机控制整定值》西北电力设计院2.2《CLN600-24.2/566/566型汽轮机主机说明书》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2.3《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2.4《DEH说明书》2.5《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1996年5月2.6《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2.7哈尔滨汽轮机厂有关润滑油系统图纸3.调试质量目标符合部颁《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996年版)》中有关系统及设备的各项质量标准要求,全部检验项目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满足机组整套启动要求。

专业调试人员、专业组长应按附录1(调试质量控制点)对调试质量的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检查、控制,发现问题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以便协调解决,保证启动调试工作顺利进行。

4.调试对象及简要特性介绍4.1润滑油系统的主要作用为向汽轮发电机组的各轴承及盘车提供润滑油,向发电机氢密封系统提供备用密封油及机械超速遮断系统的危急遮断油;4.2该系统主要由汽轮机主轴驱动的主油泵、油箱、射油器、高压备用密封油泵、交流润滑油泵、直流事故油泵、顶轴油泵,盘车装置、冷油器、机械超速遮断装置、喷油试验装置、油管路、除油雾装置、油净化装置、过滤器及有关热工联锁保护装置及监测仪表等组成;4.3机组正常运行时,主油泵提供润滑油系统用油,其出口分成两路,一路供往高压备用密封油管路及机械超速遮断装置,另一路油通往射油器,经射油器射油后供往低压密封油系统、主油泵入口润滑油系统及顶轴油系统;4.4交流润滑油泵和高压备用密封油泵主要用在启停阶段及润滑油系统油压偏低时,向润滑油系统及密封油系统供油,直流事故油泵在紧急情况下使用或润滑油压由于某种原因太低时投入运行;4.5本系统配置了一套油净化装置用于运行中部分润滑油进行连续处理,清除油中水份及杂质,以保证机组润滑油运行期间的品质。

3号机组润滑油顶轴油系统及盘车装置调试措施

3号机组润滑油顶轴油系统及盘车装置调试措施

1 概述新疆神火煤电有限公司4×350MW动力站工程3号汽轮机系东方汽轮机厂有限公司生产的NZK350-24.2/566/566型超临界、单轴、一次中间再热、双缸双排汽、间接空冷凝汽式汽轮机。

本机润滑油系统除向汽轮发电机组的支持轴承, 推力轴承和盘车装置提供润滑油和向发电机密封瓦密封油提供备用油。

本机润滑油系统还配有一套油净化装置,用来在线运行中除去透平油中的水份、机械杂质。

本机组的盘车装置采用蜗轮蜗杆减速机构,带有电操纵液压投入机构,用润滑油压驱动。

盘车转速4.29 r/min。

1.1 主要设备技术规范1.1.1 交流润滑油泵型式:立式液下离心泵流量:3600 l/min出口压力:0.4 MPa转速:2950r/min配套电机电压:380V功率:45 kW1.1.3 直流润滑油泵型式:立式液下离心泵流量:2600 l/min出口压力:0.28 MPa配套电机电压:DC220V转速:3000 r/min轴功率:22 kW1.1.4 顶轴油装置额定工作压力:14 MPa系统试验压力:21 MPa流量:140 l/min配套电机功率:55 kW电压:AC380V额定转速:1470 r/min1.1.6 主油箱排烟风机型式:立式、离心式风量:1200 m3/h全压: 3.5 kPa转速:2900 r/min配套电机功率:3 kW2 调试目的2.1为了指导规范润滑油系统及设备的调试工作,保证润滑油系统及设备能够安全正常投入运行,制定本措施。

2.2 检查润滑油系统设备电气、热工保护联锁和信号装置,确认其动作可靠。

2.3 检查润滑油系统及设备的运行情况,检验润滑油系统的性能,发现并消除可能存在的缺陷。

3 编制依据3.1《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DL/T 5437-2009]。

3.2《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电力部建设协调司建质(1996)40号]。

3.3《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DL 5190.3-2012]。

50MW主机润滑油及顶轴油系统调试措施

50MW主机润滑油及顶轴油系统调试措施

50MW主机润滑油及顶轴油系统调试措施编号:M-2009SZRD135Y-GZ-QJ-07 XX造纸集团有限公司环保迁建二期工程废渣综合利用动力车间工程主机润滑油及顶轴油系统调试方案工作人员:XXX编写人员: XXX审核:XXX批准:XXXXX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二○一一年九月摘要本措施依据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及机组调试合同的要求,主要针对XX造纸集团有限公司环保迁建二期工程废渣综合利用动力车间工程1×50MW汽轮发电机组、350t/h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机组调试工作提出具体方案。

依据相关规定,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给出了主机润滑油及顶轴油系统调试需要具备的条件、调试程序、注意事项等相关技术措施。

关键词:汽机;主机润滑油及顶轴油系统;调试措施目录一、编制目的 (4)二、编制依据 (4)三、调试质量目标 (4)四、系统及主要设备技术规范 (4)五、调试范围 (4)六、试运前应具备的条件 (5)七、调试工作程序 (5)八、调试步骤 (6)九、组织分工 (6)十、调整试运注意事项 (9)附录1 (10)附录2 (11)附录3 (12)一、编制目的为了指导及规范系统及设备的调试工作,保证系统及设备能够安全正常投入运行,制定本措施。

检查电气、热工保护联锁和信号装置,确认其动作可靠。

检查及设备的运行情况,检验系统的性能,发现并消除可能存在的缺陷。

二、编制依据2.1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1996年)2.2 《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2009版)2.3 《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审标准》(2006年版)2.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 DL 5011-922.5 《火电、送变电工程重点项目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建质[1994]102号)2.6 润滑油及顶轴油系统说明书三、调试质量目标符合部颁《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2006年版)》中有关系统及设备的各项质量标准要求,全部检验项目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满足机组整套启动要求。

汽机调试方案之二--润滑油顶轴油盘车系统

汽机调试方案之二--润滑油顶轴油盘车系统

BT-QJ02-02XXXXXXXX扩建工程#3机组润滑油、顶轴油及盘车装置调试方案XXXXXXXX科学研究院二〇〇六年九月签字页批准:审核:编写:目录1 编制依据 (1)2 调试目的 (1)3 调试对象及范围 (1)4 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及准备工作 (6)5 调试步骤 (7)6 运行监视 (9)7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因素控制措施 (9)8 联锁保护及热工信号试验项目 (10)9 组织分工 (10)1 编制依据1.1 《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及相关规程》;1.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1992年版)》;1.3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1.4 《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996年版)》;1.5 《电力建设工程调试定额(2002年版)》;1.6 《电力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规定》;1.7 设计院设计施工图。

1.8 制造商有关系统及设备资料。

2 调试目的对润滑油系统、顶轴油系统、盘车装置进行试运、调整,考验其性能满足正常安全运行的需要。

3 调试对象及范围3.1系统简介3.1.1润滑油系统不仅向汽轮发电机的支持轴承、推力轴承和盘车装置提供润滑油,还向机械超速装置及注油试验提供动力油,同时为防止发电机氢气泄漏,还向发电机氢气系统提供密封用油。

3.1.2顶轴装置是汽轮机组的一个重要装置。

它在汽轮发电机组盘车、启动、停机过程中起顶起转子的作用。

汽轮发电机组的椭圆轴承均设有高压顶轴油囊,顶轴装置所提供的高压油在转子和轴承油囊之间形成静压油膜,强行将转子顶起,避免汽轮机低转速过程中轴颈和轴瓦之间的干摩擦,减少盘车力矩;在汽轮发电机组停机,转速下降过程中,防止低速碾瓦;运行时顶轴油囊的压力代表该点轴承的油膜压力,是监视轴系标高变化、轴承载荷分配的重要手段。

3.1.3盘车装置3.2主要设备交流润滑油泵直流润滑油泵排烟风机冷油器顶轴油泵盘车装置油净化装置3.3设备规范主油箱规范顶轴油泵规范直流事故油泵规范交流润滑油泵规范盘车装置规范主油箱排油烟机规范主机冷油器规范贮油箱规范3.4试转系统和范围3.4.1润滑油系统:主要由润滑油箱、主油泵、注油器、辅助油泵、冷油器、滤油器、除油雾装置、净油系统、危急遮断功能、液位开关等以及各种脱扣、控制装置和连接它们的管道及附件组成。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调试技术措施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调试技术措施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调试技术措施姓名:XXX部门:XXX日期:XXX汽轮机润滑油系统调试技术措施1.目的及适用范围通过调整试运,使润滑油系统、顶轴油系统及盘车装置运行正常。

满足机组的启、停要求,运行安全平稳。

本措施适用于国电阳宗海电厂三期扩建工程2×300MW机组润滑油系统的调试。

2.系统概述润滑油系统主要用于向汽轮发电机组各轴承提供润滑油,向保安部套提供压力油,向发电机密封油系统提供密封用油以及为顶轴装置提供油源。

润滑油系统由交流润滑油泵、直流事故油泵、溢油阀、冷油器、主油箱、畜能器、交流电动排烟风机及润滑油供排油管路系统等组成。

机组正常运行时交流电动主油泵经冷油器后向整个润滑油系统及发电机密封油系统供油。

机组启、停机过程由交流润滑油泵向整个润滑油系统、顶轴油系统、盘车装置及发电机密封油系统供油。

当交流润滑油泵无法工作时可以由直流事故油泵向系统供油,确保机组安全。

顶轴油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防止机组在低速转动时磨损轴瓦。

顶轴油系统由顶轴油泵、过滤器、分流器、单向阀、节流阀及顶轴油供排油管道构成。

该系统的油源取自润滑油冷油器出口,其回油和润滑油回油一起流回主油箱。

盘车装置为低速电动盘车,转速为4.10r/min,可就地操作,也可以远方操作。

2.1交流润滑油泵:转速:3000r/min流量:2200l/min第 2 页共 9 页压力:0.52MPa功率:45KW2.3直流事故油泵转速:1750r/min流量:1550l/min扬程:32m功率:15KW2.4顶轴油泵型号:PVH98型,德国进口压力:16MPa流量:大于190l/min转速:1480r/min功率:75KW2.5畜能器50L共4只,充氮压力:0.19MPa2.6盘车装置型式:电液操纵摆动齿轮切向啮入式自动低速盘车型号:PC-22/4.10型转速:4.10r/min功率:22Kw3.职责分工3.1建设单位:参加试运各阶段工作的检查协调、交接验收、竣工验收的日常工作;处理试运过程中设备问题和备品配件的供应;组织试运质量验评。

SBCCC-210-T-12F12机组汽机润滑油顶轴及盘车系统调试措施.

SBCCC-210-T-12F12机组汽机润滑油顶轴及盘车系统调试措施.

#1、#2机组汽机润滑油顶轴及盘车系统调试措施1 调试具备的条件1.1 确认所有润滑油系统的设备安装完毕,所有设备的标牌与制造商所提供的图纸资料相一致,安装位置准确;1.2 确认润滑油系统按制造商提供的油清洗程序完成清洗,油循环清洗结果应符合制造商规定的要求≤7级(NAS1658标准);1.3 确认所有转动机械电动机按制造商的要求完成试运转;1.4 确认热工、电气调试人员对控制系统所有元器件(测量元件、传感器、回路、电源、报警等)校验和传动完毕;1.5 确认系统恢复至正常状态:1.5.1 所有临时系统均已拆除;1.5.2 所有控制电源、动力电源均已可靠投入;1.5.3 滤网的清理;1.5.4 油箱注油至正常油位;1.6 与下列系统连接正确及油循环结束:1.6.1 顶轴油系统;1.6.2 油净化系统;1.6.3 事故排油和检修排油系统;1.7 防火、消防设备齐全。

1.8 通迅设备齐全。

1. 系统启动的组织机构人员和执行机构人员明确,所有人员已熟悉掌握调试措施的启动程序,运行人员掌握汽轮机运行操作规程。

2 系统逻辑联锁保护试验2.1 机组设有交、直流油泵联动模块,在机组运行中,如果润滑油压低至联动值时,投入联锁的油泵自动联起;2. 交流油泵联动试验:润滑油压低于0.07MPa,交流油泵联锁启动;2.3 直流油泵联动试验:2.3.1 润滑油压低于0.06MPa,直流油泵联锁启动;2.3.2 直流油泵备用,交流油泵跳闸,直流油泵联锁启动;2.4 高压启动油泵联动试验:2.4.1 汽机转速<2850r/min,高压启动油泵联锁启动;2.4.2 汽机运行中,润滑油压低于0.08MPa,联锁启动高压启动油泵;2.5 主油箱排烟风机联锁试验:2.5.1 运行排烟风机跳闸,备用风机启动;2.5.2 排烟压力高,备用风机启动;2.6 润滑油压低保护跳机:操作润滑油压跳闸试验块,试验校核三个润滑油压低跳机压力开关动作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概述国投伊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国投伊犁热电厂(2×330MW)热电工程2号汽轮机为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CZK330-16.7/0.4/538/538型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高中压合缸、单轴双缸双排汽、双抽供热直接空冷汽轮机。

本机组润滑油系统由主油泵、交流润滑油泵、直流事故油泵、高压启动油泵、顶轴盘车装置、滤网、排烟系统、主油箱、油净化装置、油箱电加热器、油箱油位指示器、油位开关等以及各种脱扣、控制装置和连接管道、阀门、逆止门、各种监测仪表等构成。

其工质采用透平油;汽机的主油泵安装在前轴承箱内,由汽轮机转子带动。

在润滑油系统油压低时联动交、直流润滑油泵。

油净化系统包括油净化装置及其与汽机主油箱、储油箱相连的有关管道系统。

该机组由新疆电力设计院设计,安徽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负责安装,新疆电力科学研究院负责机组的整套启动试运工作。

根据部颁的有关规程、规范,特编制本措施,以指导机组在调试阶段润滑顶轴盘车系统试验。

2 调试目的全面检查油系统设计、制造及安装的质量,保证润滑、顶轴油、盘车系统安全可靠地投运。

3 编写依据3.1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DL/T5437-2009]。

3.2 《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电力部建设协调司建质(1996)111号]。

3.3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DL /T 5210.3-2009]3.4《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火电厂动力部分)》[国家电网安监(2008)23号]。

3.5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00年版)》。

3.6 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说明书及设计图纸。

4 调试使用设备4.1 手持振动表,型号:RION Vm-63,精度10%,编号08146188。

4.2 现场经校验合格的DCS测点元件和就地表计。

5 组织与分工5.1 建设单位的职责全面协助试运指挥部做好试运全过程的组织管理,参加试运各阶段的工作的检查协调、交接验收和竣工验收的日常工作。

负责编制和发布各项试运管理制度和规定。

协调解决合同执行中的问题和外部关系等。

参加分部试运后的验收签证工作。

负责管理制造厂家的调试项目等。

5.2 安装单位的职责负责分系统试运的组织工作和系统的隔离工作。

负责试运设备的检修、维护及消缺工作准备必要的检修工具及材料。

负责有关系统及设备的临时挂牌工作,配合调试单位进行分系统的调试工作。

负责试运阶段设备与系统的就地监视、检查、维护、消缺和完善。

负责该系统分部试运后的验收签证工作。

负责向生产单位办理设备及系统代保管手续。

5.3 调试单位的职责负责调试系统的指挥及技术工作,准备调试表格进行调试工作并记录有关数据;负责调试系统相关的联锁、报警、保护的传动及试运前的技术及安全交底做好交底记录。

负责全面检查试运系统的完整性和合理性,组织系统试运条件的检查确认。

负责试验数据的记录及整理工作。

填写试运质量验评表。

参加分部试运后的验收签证工作,编写调试报告。

负责对试运中重大技术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及建议。

5.4 监理单位的职责负责本试运方案的讨论会审。

检查试运的各项工作落实完善情况。

负责本次调试设备的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及对调试过程进行监控。

负责试运过程中的缺陷管理,建立台账,确定缺陷性质和消缺责任单位,组织消缺后的验收,实行闭环管理。

协调办理设备和系统代保管有关事宜。

5.5生产单位的职责完成各项生产准备工作,包括燃料、水、汽、气、酸、碱等物资的供应。

提供电气、热控等设备的运行整定值。

负责系统试运中设备的启、停,运行调整及事故处理。

在调试系统试运期间作好事故预想,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准备运行的规程、工具和记录报表等。

负责试运中设备的巡检及正常维护工作。

负责有关系统及设备的正式挂牌工作。

负责已经代保管设备和区域的管理及文明生产。

5.6 生产厂家的职责制造单位应按合同进行技术服务和指导,保证设备的性能;及时消除设备缺陷;处理制造厂应负责解决的问题;协助处理非责任性的设备问题等。

6 调试范围6.1 主油箱及内部设备、交流润滑油泵、直流润滑油泵、高压启动油泵、顶轴盘车装置、油净化装置、排烟风机、系统相关的管道和仪表。

润滑顶轴盘车系统联锁保护。

6.2 机组润滑油系统主要技术参数见表一。

6.3 机组顶轴油系统主要技术参数见表二。

6.5 机组盘车装置主要技术参数见表三。

表一机组润滑油系统主要技术参数序名称单位数值1 采用的油牌号、油质标准32#透平油2 油系统需油量㎏275203 轴承油压MPa(g) 0.083~0.1244 主油泵5 型式双吸离心式6 制造厂上海汽轮机厂7 容量㎏2322008 出口压力MPa(g) 1.66~1.729 入口压力MPa(g) 0.018~0.02510 交流润滑油泵11 型式离心式12 制造厂涿州水泵厂13 出口压力MPa(g) 0.414 转速r/min 295015 电动机16 容量kW 3017 电压V 380AC18 转速r/min 295019 直流事故油泵20 型式离心式21 制造厂涿州水泵厂22 容量m3/h 16823 出口压力MPa(g) 0.424 转速r/min 295025 电动机26 绝缘等级B级27 容量kW 3028 电压V 220DC29 转速r/min 2950表二机组顶轴油系统主要技术参数序顶轴油泵1 制造厂DENISON/力士乐/PARKER2 容量m3/h 3.783 出口压力MPa(g) 22.54 转速r/min 14505 电动机6 容量kW 457 电压V 3808 转速r/min 1450 表三机组盘车装置主要技术参数见序盘车电机1 型式Y225M-62 容量kW 303 电压V 3804 转速r/min 10005 盘车转速r/min 2.517 应具备的条件7.1油系统设备及管道安装完毕,润滑油系统、顶轴油系统及油净化装置油循环结束,油质经化验合格。

7.2交、直流润滑油泵单体试转完毕。

7.3油净化装置试转完毕。

7.4润滑油系统所有压力开关、变送器及监控仪表安装调整校验完毕,处于投入状态。

7.5油箱加热器安装调试完毕,排烟风机可随时投入;主油箱油位计灵活好用,指示正确,油位补至最高允许值,储油箱补至正常油位。

7.6 润滑油系统恢复完毕,机组各轴承具备通油条件。

7.7闭式、开式冷却水系统试运完毕,润滑油冷油器具备通水条件;7.8 汽机事故排油系统具备投入条件,油系统设备、管道表面及周围环境清理干净,无易燃物,工作区内无明火作业。

油区消防系统调试完毕,投入运行。

7.9 直流电源系统投入运行。

7.10 热工顺控系统(SCS)及DCS系统中有关润滑油系统及油净化装置部分调试完毕。

8 润滑油系统试运8.1 润滑泵启动启动交流润滑油泵,检查油泵出口油压不小于0.2MPa润滑油母管油压为0.083~0.124MPa。

油箱的油温低于10℃,不得启动油泵,油箱油温至少在21℃时,方可启动盘车,21℃也是汽轮机运行的最低油温。

汽轮机运行时正常油温为38~49℃。

8.2 润滑油系统联锁保护试验见《2号机组汽机联锁保护确认表》润滑油部分。

8.3 主油箱正常油位为距油箱顶部1333mm,高于正常油位152.4mm高一值报警,低于正常油位152.4mm低一值报警,低于正常油位563mm低二值报警(调试时核对就地油位)。

8.4 排油烟风机8.4.1 打开排油烟风机入口门,启动排烟风机,检查风机转向正确,振动正常。

8.4.2 调整入口挡板开度,使单台排烟风机运行时主油箱内能够形成1kPa 微负压。

8.4.3 润滑油系统运行时应保证排烟风机已启动。

8.5 启动直流油泵记录电流、出口压力、振动,检查管道及法兰无泄漏。

8.6 启动交流油泵记录电流、出口压力、振动,检查管道及法兰无泄漏。

9 油净化装置试运程序9.1 调试步骤:9.2.1第一次开机前应注意确保设备安装正确,进出油口干净,油池中注入润滑油至油位镜的中线位置。

9.2.2确保转鼓干净,设备安装正确。

9.2.3确保所有的连接处连接正确不存在渗漏,注意:确保软管连接处和法兰连接处牢固结实,防止热油燃烧。

9.2.4检查分离机顶盖与机架的连接是否到位,检查机架与底座的螺钉的连接是否到位;9.2.5观察油池中的油位应在油位镜的中线位置。

注意:在运行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油位是否正确,润滑油太多或太少都有可能损坏轴承。

9.2.6要松开分离机刹车机构。

9.2.7确保电机的旋转方向正确。

注意:当给电机接线时,一定要检查电机的旋转方向。

9.2.8检查固定分离机的锁紧螺钉是否松开。

9.2.9检查分离机上的排油泵安装是否到位。

开机后检查电机和转鼓是否在旋转;打开与设备连接处上的进油阀、出油阀和排污阀;打开流量开关至三分之二处(不全打开);将控制柜面板上的所有开关置于关闭状态;打开控制柜中的空气开关QF和控制电源开关,此时面板上的温控仪显示屏有显示;待温控仪显示屏显示正常后,打开分离开关,刚开始分离机电机电流达到一个峰值,然后缓慢下降,待分离机电机转速正常后,分离机电机电流下降到一个稳定值;待压力表7有压力显示后,打开加热开关进行加热;待分离机电机电流显示达到5A左右后(此时证明分离机转鼓转速已达到全速),缓慢将水封水从水封水入口注入转鼓内,直到水从分离机出水口流出为止停止加水,此时水封已形成,(注:每次开机前都得加水,水质为工业用水或饮用水都可以);待温控仪显示屏油温显示达到65度后,打开电磁阀开关,让油进入分离机16进行分离,调整流量开关20直到压力表7显示0.1-0.2MPa为止,此时流量正常;9.2 油净化装置正常投入上述各步骤经检查运行正常之后,将油净化装置投入正常运行,对汽机主油箱或储油箱进行循环过滤,使油质总处于良好状态。

10 顶轴油系统调试10.1 本机组顶轴油系统配有3台顶轴油泵,正常运行时1运2备。

顶轴油泵正常工作时压力整定在8~12MPa,顶轴油母管溢油阀动作压力整定值14 MPa。

10.2 系统启动调试10.2.1 润滑油系统调试完毕,并投入运行。

10.2.2 将系统溢流阀全开,分别启动一台顶轴油泵,调整系统溢流阀在动作值为设定值,停泵。

10.2.3 分别启动一台油泵,调整泵体溢流阀在动作值为设定值。

10.2.4 调整顶轴油泵压力为设定值,然后分别启动一台顶轴油泵,调整泵的出口压力为设定值。

10.2.5 顶轴油泵的联锁试验见《2号机组汽机联锁保护确认表》顶轴油部分。

10.3 各轴承顶轴油压的调整10.3.1 用可调节流阀,调整转子各轴瓦顶轴油管压力。

10.3.2 轴颈被顶起高度0.05~0.08mm。

10.3.3 为防止顶轴油节流阀误关而损坏设备,取下顶轴油各支管节流阀手动轮交专人保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