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象图形数学分析法
中医脉图的描记和分析

2、滑脉脉图
滑脉特征
• [脉象特征]往来流利,如 盘走珠,应指圆滑,往来 之间有一种回旋前进的感 觉。 • [临床意义]痰饮,食滞, 实热,蓄血。 • [脉图特征]脉搏波图呈双 峰波。升、降支斜率大, W/t<0.2。重搏前波时相 后移,位置低,迭加或隐 没于降中峡附近。降中峡 位置低,h4/h1<0.3。这 些特点反映了滑脉主波升 降迅速,与其指感圆滑流 利是一致。同时重搏波较 大,呈明显的降中峡后的 波峰突起。滑脉速率波1 较高,负波1′加深,波2可 消失,是主波升降支斜率 大,重搏前波降低或小时 的特征反映。
2、降支:在心室射血的后期,射血速度减慢,主动脉根部流入的血量低于流向外周的血量, 压力随之下降,被扩张的大动脉管壁因弹性逐渐回缩,这就形成了脉搏波降支的前段。 到心室舒张期开始,室内压迅速下降,主动脉内的血液顺压差向心室返流,使主动脉 根部的压力下降并推动主动脉瓣迅速关闭。在主动脉瓣关闭前的瞬间,在脉搏波降支上形 成切迹,称为降中峡。 此后,返流的血液不仅使主动脉根部的容量增大,并且受到已闭合的主动脉瓣的阻挡, 发生一个返折波。因此,在降中峡的后面又形成了一个短暂的向上的波动,称为重搏波 (或降中波)。 重搏波的形态,主要受大动脉的顺应性影响。大动脉顺应性正常的,主动脉瓣关闭后 返折回来的短暂血流,可引起主动脉根部管壁的扩张,重搏波形态明显。而动脉硬化时, 动脉顺应性下降,返折的短暂血流不能引起主动脉根部管壁的明显扩张,重搏波幅度极小 甚至消失。 在整个心室舒张期内,心脏停止射血,主动脉管壁由于弹性回缩,使血液继续流向外 周,主动脉管腔内的血容量逐渐减少,血压逐渐下降,血管壁逐渐回位。 降支的形态,可大致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外周阻力大时,脉搏波降支下降的速度较 慢,降中峡的位置较高,降中峡以后的降支坡度较陡。如果外周阻力较小,则降支下降的 速度较快,降中峡的位置较低,降中峡以后的降支的坡度小,较为平坦。 在桡动脉测得的脉搏波图上,可见降中峡以前的降支上出现重搏前波(或称潮波)。 一般认为,重搏波是由主动脉根部的初始波传达桡动脉,以及脉搏波在动脉树内来回反射 对桡动脉施加影响的综合结果。重搏前波的形态变化,与心脏功能、血管弹性和外周阻力 等心血管参数的变化直接相关。例如,随着心室射血时间的延长或动脉弹性的变差,桡动 脉脉搏波图的主波后缘均可逐渐形成重搏前波,而且重搏前波的宽度逐渐增大,波峰的形 态逐渐明显;此外,随着外周阻力的增大,重搏前波的高度逐渐升高。
民间脉法:独创43脉!(脉位、脉力、脉率)

民间脉法:独创43脉!(脉位、脉力、脉率)脉象由脉位、脉力、脉率、脉等的混合演变构成43脉。
脉象示意图象表达脉象的位置、力量、形状和频率、复杂结构等。
以便初学脉学者易于识别掌握,脉象示意图,将正常人的脉搏力量假设作粗细尖硬软弱脉力显示,在示意图上以3-7个的脉波表示,浮、硬、尖、宽、元、浮、洪每部脉象,分别用七图表示之。
代表诊脉时出现三到七个候。
正常人脉的宽度,假设作三到七个计算,在示意图中于脉搏升波的基底部用三个粗细线表示,如脉细则填一到三个格,大脉、洪脉、实脉、急脉、宽脉较正常为宽则填画三个到七个脉波示意图,以示比正常脉象宽的倍数。
正常脉的波峰,假设为7个示意图,每一个波相当3-6秒钟(1/10分钟),为正常人脉搏跳动的次数。
1、迟脉(一)脉象:迟脉一息三至,凡脉搏慢于正常均谓迟脉。
迟脉一息三至,一分钟脉搏约在60次以下。
《脉经》谓:“迟脉呼吸三至,至离经脉,则仅二至。
”即说迟脉一分钟54次。
如每分钟仅36次,则为离经之脉。
(二)迟脉体状诗:迟来一息至惟三,阳不胜阴气血寒;但把浮沉分表里,消阴须益火之原。
(三)迟脉分类辩脉纲领表(1)迟轻而不行——缓脉病解迟脉主寒脏病亦是(2)迟漫而时止——结脉郁实二至三至数目可揣(3)迟涩止定期——代脉多死迟各兼有四条脉理(4)迟弱不流利——涩脉血痞(四)示意图解:迟脉由于脉搏的至数减慢,波峰仅描绘1-3个脉波,代表脉搏每分钟在50-60至左右,脉体和脉力,根据兼脉、兼症的不同而异(五)主病:迟脉为阳失职(指心肾阳)胸中大气不能敷布之候。
历代医家皆以迟脉属虚寒。
据临床体会,迟脉多见于心阳衰微,体力虚弱,血压降低者。
如浮而兼迟,多为表寒,没迟为里寒。
考古人所谓之胸中大气,多指胸中心肺机能而言,心阳不足,是脉迟的主因。
迟而兼涩,属血寒;迟而兼弦,多为胃痛;迟而细小,常见于气血虚弱;迟而兼实,多为内有信滞。
所以迟脉的出现,不外虚实寒之影响,或气血之壅滞。
如阳明燥结即常出现迟脉,但其脉必迟而有力,其证必表现为热证。
5.3 脉象要素及图述

第三节脉象要素及图述脉象是手指感觉脉搏跳动的形象,或称为脉动应指的形象。
脉象的辩识主要依靠手指的感觉,因此,学习诊脉要多练指感。
通过反复操练,细心体察,可以对脉搏的部位、至数,力量和形态等方面,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指感。
同时亦必须加强理性认识,只有从理论上掌握各种脉象的要素,再结合切脉的经验,才能比较清楚地识别各种不同脉象。
一、构成脉象的八个要素脉象的种类很多,文献中常以位、数、形、势四个方面加以分析归纳。
位是指脉动部位的浅深;数主要指脉动的频率和节律;形和势是指脉的搏动形态和趋势状态,形与势是难分割的二个概念,它包涵着运动体的多种物理量,如脉动的轴向和径向力度;主要由心脏和阻力影响所产生的流利度;由血管壁弹性和张力的影响而产生的紧张度等。
近代通过对脉学文献的深入理解和实验研究的资料总结,可将构成各种脉象的主要因素,大致归纳为脉象的部位、至数、长度、宽度、力度、流利度、紧张度、均匀度八个方面。
脉位:指脉动显现部位的浅深。
脉位表浅为浮脉,脉位深沉为沉脉。
至数:指脉搏的频率。
中医以一个呼吸周期为脉搏的计量单位。
一呼一吸为“一息”。
一息脉来四~五至为平脉,一息六至为数脉,一息三至为迟脉。
脉长:指脉动应指的轴向范围长短。
即脉动范围超越寸、关、尺三部称为长脉,应指不及三部,但见关部或寸部者均称为短脉。
脉力:指脉搏的强弱。
脉搏应指有力为实脉,应指无力为虚脉。
脉宽:指脉动应指的径向范围大小,即手指感觉到脉道的粗细(不等于血管的粗细)。
脉道宽大的为大脉,狭小的为细脉。
流利度:指脉搏来势的流利通畅程度。
脉来流利圆滑者为滑脉;来势艰难,不流利者为涩脉。
紧张度:指脉管的紧急或弛缓程度。
脉管绷紧为弦脉;弛缓为缓脉。
均匀度:均匀度包括二个方面,一是脉动节律是否均匀;二是脉搏力度、大小是否一致。
一致为均匀;不一致为参差不齐。
掌握上述几项主要因素,就能执简驭繁,知常识变,逐步学会辨识各种脉象的形态特征。
三、脉象图述长期以来,历代文献主要以语言、文字,通过比喻和描绘来叙述各种脉象的特征,例如,浮脉“如水漂木”,芤脉“如按葱管”,滑脉“如盘走珠”等等。
最新二脉的示意图脉象示意图解主病(精品课件)

二十八脉的示意图、脉象、示意图解、主病脉象由脉位、脉力、脉率、脉形等的混合演变构成28脉。
脉象示意图即以图象表达脉象的位置、力量、形状和频率等.以便初学脉学者易于识别掌握.脉象示意图,将正常人的脉搏力量假设作6个脉力单位,在示意图上以五个黑格表示。
脉象由脉位、脉力、脉率、脉形等的混合演变构成28脉。
脉象示意图即以图象表达脉象的位置、力量、形状和频率等。
以便初学脉学者易于识别掌握。
脉象示意图,将正常人的脉搏力量假设作6个脉力单位,在示意图上以五个黑格表示浮、中、沉,每部脉象分别用三图表示之。
代表诊脉时浮中沉三候.正常人脉的宽度,假设作两个单位计算,在示意图中于脉搏升波的基底部用两个黑格表示,如脉细则填画一个或一个半横格,大脉、洪脉较正常为宽则填画两个半或三个格,以示比正常脉象宽的倍数。
正常脉的波峰,假设为7个波,为正常人脉搏跳动的次数.1。
浮脉(一)脉象:轻按即得,浮泛于皮肤之表。
举之则泛泛流利,按之则稍减而不空。
(二)浮脉体状诗: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三)图解:以浮取上边之黑线为皮层,其波峰透出黑线,表示脉搏浮泛于皮肤之上,其脉力浮取脉力较猛,正常脉力一般为五个脉力单位,在最上大黑线中为五个小黑格。
浮脉的脉力,浮取超过正常,故浮取黑线中为6格;中取较弱,故在中取部位为5格;重取有的为4个脉力单位,在沉取部位画4格.脉形一般不宽,故在起波基底横线上,绘两个格。
说明浮脉脉力,浮取较猛,中取稍软,而重取显弱。
而浮脉在持脉时毫不加压,即明显的泛泛于皮肤之上。
若轻按不显,中取方见,重取明显,即非浮脉.(四)主病:浮脉主表,为六淫之邪侵入肌表,当外邪侵袭肌表,人体之气血为捍卫机体,而趋向于表,故脉应之而浮.浮脉虽属外邪袭表之征,但有虚实之分,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
不论表实表虚,只要脉现浮象,必有发热恶寒头痛身痛之表证.表实者可发汗以宣邪,麻黄汤主之。
表虚者,可解肌散风,桂枝汤主之。
中医把脉方法精心收集的把脉口诀以及图表

中医切脉方法、口诀以及图表切脉口诀有些脉,浮沉兼,浮统五脉(濡、革、洪、微、散)要明勘,沉含四脉(伏、细、牢、弱)重方得,浮中沉里四脉焉。
(虚、实、芤、长)(郭按:焉字在这里是其中的意思)浮脉:浮轻取,重按无,浮如木在水中浮,浮而有力多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
沉脉:沉重按,脉才显,如石投水必下潜,沉而有力为冷痛,沉而无力是虚寒。
迟脉:迟脉来,一息三,脉来极慢记心间,迟司脏病或多寒,虚实之间仔细研。
数脉:数脉来,息六至,脉来快速用心记,浮沉虚实须分别,君相之火不同治。
虚脉:虚脉形,皆无力,浮大而软无根砥,脉虚身热为中署,气虚正亏身无力。
实脉:实脉形,大而长,三候充实力最强,新病见实邪气盛,久病见之病主殃。
滑脉:滑脉状,颇费猜,如盘走珠应指来,宿食痰热胸中满,女脉调时应有胎。
涩脉:涩脉状,刮竹形,细迟短滞似欲停,血少津枯气血痹,女人非孕即无经。
洪脉:洪满指,似波澜,来时虽盛去悠然,洪主病进邪气盛,胀满胃反治颇难。
微脉:微如丝,按若无,欲绝非绝微脉呼,五劳六极诸虚病,猝病有生久难图。
紧脉:紧如索,是脉形,拘急弹指切如绳,寒伤内外病主痛,浮沉表里要分明。
缓脉:缓四至,是脉形,从容和缓号为平,或因脾虚风湿病,是病非病仔细评。
濡脉:濡脉形,浮柔细,水面浮棉弱无力,产后病中见犹可,平人无根须忧虑。
弱脉:弱脉形,沉柔细,如棉在水力不济,阳气衰微精血虚,老人犹可少壮忌。
长脉:长迢迢,过本位,指下按之柔为贵,长主心肾根本壮,长大急硬火之罪。
短脉:短缩缩,喻如龟,藏头缩尾脉中推,短主诸病皆难治,盖因真元气多亏。
芤脉:芤脉形,中间空,芤脉按之软如葱,火犯阳经血上溢,热伤阴络下流红。
弦脉:弦脉形,脉挺然,弦脉端直似琴弦,弦应肝胆痰饮痛,大小单双分轻重。
散脉:散脉候,浮而乱,中候渐无按不见,产为生兆胎为堕,久病逢之魂欲断。
细脉:细脉候,细如线,沉取极细终不断,忧劳过度气血亏,湿邪郁结也常见。
伏脉:伏脉状,仔细求,下指推筋着骨头,气郁寒凝食内结,欲吐不吐邪闭由。
中医二十八脉及全部脉象(动态图解)

中医二十八脉及全部脉象(动态图解)中医切诊方法是指医生用手指触按病人的动脉搏动,以探查脉象,从而了解病情的一种诊断方法。
切脉的部位可分为遍诊法、三部诊法、寸口诊法三种,其中常用的是寸口诊法和。
寸口位于两手腕后桡动脉搏起动处,分为寸、关、尺三部。
掌后高骨处为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
寸口脉可分候脏腑之气,左寸候心,小肠;左关候肝、胆;左尺候肾、膀胱;右寸候肺,右关候脾、胃;右尺候肾。
切脉应注意时间、姿势、指法。
时间应选在清晨病人未活动时,若病人活动,应休息15分钟左右再进行脉诊。
病人可坐位或卧位,手臂伸平,手心向上,使手臂与心脏接近于同一水平。
切诊时,三指要同时切脉,用力要平衡,由轻到重,分为浮取、中取、沉取三种指力。
诊脉时间应不少于1分钟。
健康人脉象应为一次呼吸跳4次,寸关尺三部有脉,脉不浮不沉,和缓有力,尺脉沉取应有力。
常见病脉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滑脉、洪脉、细脉、弦脉等。
1、浮脉【体象歌】浮在皮毛,如水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主病歌】浮脉为阳,其病在表。
寸浮伤风,头疼鼻塞;左关浮者,风在中焦;右关浮者,风痰在膈;尺脉得之,下焦风客,小便不利,大便秘涩。
【兼脉歌】无力表虚,有力表实。
浮紧风寒,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缓风湿。
浮芤失血,浮短气病;浮洪虚热,浮虚暑惫;浮涩血伤,浮濡气败。
2、沉脉【体象歌】沉行筋骨,如水投石;按之有余,举之不足。
【主病歌】沉脉为阴,其病在里。
寸沉短气,胸痛引胁;或为痰饮。
或水与血。
关主中寒,因而痛结;或为满闷,吞酸筋急。
尺主背痛,亦主腰膝;阴下湿痒。
淋浊痢泄。
【兼脉歌】无力里虚,有力里实。
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饮,沉涩血结;沉弱虚衰,沉牢坚积;沉紧冷疼,沉缓寒湿。
3、迟脉【体象歌】迟脉属阴,象为不及;往来迟慢,三至一息。
【主病歌】迟脉主脏,其病为寒。
寸迟上寒,心痛停凝;关迟中寒,癥结挛筋;尺迟火衰,溲便不禁,或病腰足,疝痛牵阴。
【兼脉歌】有力积冷,无力虚寒。
把脉口诀以及图表

把脉口诀以及图表-转转载自辽东经络堂最终编辑丰顺堂把脉口诀有些脉,浮沉兼,浮统五脉(濡、革、洪、微、散)要明勘,沉含四脉(伏、细、牢、弱)重方得,浮中沉里四脉焉。
(虚、实、芤、长)(郭按:焉字在这里是其中的意思)浮脉:浮轻取,重按无,浮如木在水中浮,浮而有力多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
沉脉:沉重按,脉才显,如石投水必下潜,沉而有力为冷痛,沉而无力是虚寒。
迟脉:迟脉来,一息三,脉来极慢记心间,迟司脏病或多寒,虚实之间仔细研。
数脉:数脉来,息六至,脉来快速用心记,浮沉虚实须分别,君相之火不同治。
虚脉:虚脉形,皆无力,浮大而软无根砥,脉虚身热为中署,气虚正亏身无力。
实脉:实脉形,大而长,三候充实力最强,新病见实邪气盛,久病见之病主殃。
滑脉:滑脉状,颇费猜,如盘走珠应指来,宿食痰热胸中满,女脉调时应有胎。
涩脉:涩脉状,刮竹形,细迟短滞似欲停,血少津枯气血痹,女人非孕即无经。
洪脉:洪满指,似波澜,来时虽盛去悠然,洪主病进邪气盛,胀满胃反治颇难。
微脉:微如丝,按若无,欲绝非绝微脉呼,五劳六极诸虚病,猝病有生久难图。
紧脉:紧如索,是脉形,拘急弹指切如绳,寒伤内外病主痛,浮沉表里要分明。
缓脉:缓四至,是脉形,从容和缓号为平,或因脾虚风湿病,是病非病仔细评。
濡脉:濡脉形,浮柔细,水面浮棉弱无力,产后病中见犹可,平人无根须忧虑。
弱脉:弱脉形,沉柔细,如棉在水力不济,阳气衰微精血虚,老人犹可少壮忌。
长脉:长迢迢,过本位,指下按之柔为贵,长主心肾根本壮,长大急硬火之罪。
短脉:短缩缩,喻如龟,藏头缩尾脉中推,短主诸病皆难治,盖因真元气多亏。
芤脉:芤脉形,中间空,芤脉按之软如葱,火犯阳经血上溢,热伤阴络下流红。
弦脉:弦脉形,脉挺然,弦脉端直似琴弦,弦应肝胆痰饮痛,大小单双分轻重。
散脉:散脉候,浮而乱,中候渐无按不见,产为生兆胎为堕,久病逢之魂欲断。
细脉:细脉候,细如线,沉取极细终不断,忧劳过度气血亏,湿邪郁结也常见。
伏脉:伏脉状,仔细求,下指推筋着骨头,气郁寒凝食内结,欲吐不吐邪闭由。
中医把脉原理 (附图详细解秘)

中医把脉原理(附图详细解秘)脉理兮,用心细,三法四中要熟记。
人脉难,需勤理,察形辨象非容易,浮沉迟数力为中,扩充各脉真消息,此理需明未诊前,免之新医,吃脉记,经为一贯用心机,指下回声诊妙记。
在临床中,基本上来个病人就把手脖伸到诊桌上让我号脉,因为我们都有学过中医,有关医者名誉我不能拒绝,老师教了我比较容易理解的方面。
人体的五脏,就是说,左手的寸、关、尺对应人体的心、肝、肾,右手的寸、关、尺对应人体的肺、脾,命门从这个角度入手比沉浮滑容易多了号脉中左手寸脉能摸到代表心脉正常摸不到说明心血不足大多都有心悸接不上气的现象左手关脉正常为不强不弱太强说明肝气太盛,太弱也不行大多有胃炎一类的病左手尺脉太弱头上不是头晕就头痛或头脑不清醒,,有时我分不清就说患者头有问题右手寸脉太弱为肺虚一般有咳嗽现象太强也不行右手关脉太弱为脾弱有便溏腹痛一类太强左手关脉弱的话胃炎是跑不掉的右手尺脉弱大多腰痛身上沉困浮脉:轻寻有、按无有,浮脉漂然肉上游,水帆木浮未定向,浮脉中间仔细究,有力恶风见表实,无神无力指虚浮,浮脉里有七瓣(浮紧、浮缓、浮滑、浮数、、浮迟、浮虚、浮洪),其中理性要经验。
洪脉:洪脉满指波涛似,来时力状去自然。
脉洪阳盛虽夏旺,非是火盛治灾凡。
实脉:实毕毕更属长,举按充实力最强,新病逢时是火盛,久病逢时或气痛。
长脉:长脉直过本位前,迢迢自弱类长杆,心肾身强气本状,实脉相联似剑长。
短脉:短脉象形似龟,藏头露尾脉中筋,寸尺可凭关不诊,涩微动结似相随,主病逢之为难治,概似真元气多亏。
芤脉:两边实中间空,芤形脉似软如葱,寸阳见芤血上溢,芤现迟脉下流红,芤形浮细须轻诊,睡眠浮脉像得诊,气血伤耗精神损,自汗阳虚骨蒸深。
散脉:散脉形浮无沉候,如寻至数拘不定,满指散乱似扬先,按之分散难归整,产是生早胎为堕,久病脉散必丧命。
沉脉:沉脉壮重迎指,如石投水往下沉,按之无力真元弱,有力为痛滞气侵,中寒其脉均沉类,沉紧、沉滑、沉弦、沉细、沉数、沉迟、沉微,数头机关勿误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脉象图形数学分析法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作者:徐黎明宿明良张广福王国强2005-9-21摘要: 【摘要】脉诊在中医理论与临床诊断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运用数学分析法判别脉象是近代中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传统的脉象图形数学分析法为时域分析法,对时域内脉象图的特征形参数进行分析研究,寻找出了部分中医脉象的参数定义,解释了脉象三部九候与脏腑疾病的关系。
鉴于脉象信号的周期特性,人们将频域分析法应......【摘要】脉诊在中医理论与临床诊断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运用学分析法判别脉象是近代中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传统的脉象图形数学分析法时域分析法,对时域内脉象图的特征形参数进行分析研究,寻找出了部分中医脉象的参数定义,解释了脉象三部九候与脏腑疾病的关系。
鉴于脉象信号的周期特性,人们将频域分析法应用在脉图的研究上,利用脉谱图分析出了病人与正常人之间存在的显著差异。
小波变换分析、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多尺度估计理论、时间-频率分析方法等,计算机技术基础上的现代数学分析工具和方法,都为中医脉象图形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关键词中医脉象图形数学分析时频分析法小波变换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ulse tracingsXu Liming,Su Mingliang,Zhang Guangfu,et al.The General Hospital of PLA,Beijing100700【Abstract】Diagnosis based on pulse tracings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both in theory a nd in clin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t is one of research hotspots on modern tradition al Chinese medicine by the way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for pulse tracings.The traditional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pulse tracing graph is a time domain analysis which found part pa rameters defi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ulse tracings and interpreted the relation bet ween pulse tracings and disease of entrails.As for the periodicity of pulse tracing signals,fr equency domain analysis has been used to investigate pulse tracing graph and found the si gnificantly difference between sick and normal persons.Modern tools and methods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such as wavelet transform,multiple sensors information coal escence technique,multiple scale estimation theory,time-frequency representation analysis,open a new avenue for researching graph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ulse tracings.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ulse tracing graph mathematical analysis time-f requency repˉresentation analysis wavelet transform脉诊在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中占很重要的地位,通过脉诊可以了解患者脏腑气血的盛衰,可以探测病因、病位、预测疗效等。
几千年来,中医一直依靠主观指感来体会患者桡动脉所提供的脉象信息,在判别脉象的属性方面仅停留在一些形象化的概念上,例如替替然如珠之应指;如微风吹鸟背上毛厌厌聂聂;如捻葱叶等。
临床脉诊时对脉象的认识是以医生指下的体会结合该医生对脉象概念的领会来加以鉴别与区分的。
由于概念本身较笼统,具体的判别标准又很模糊,内中还掺杂了医生的判别经验及指面感觉等很多主观因素,因此中医脉象在教学中困难较,临床脉诊时分歧较多。
难怪《脉经》作者王叔和也不得不承认:“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在心易了,指下难明”。
中医脉诊的客观化、现代化研究一直是近代中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脉诊的现代化研究主要集中在脉象的客观化描述上,是在脉象仪描记出的脉图基础上,通过对脉图的系统分析、定型与鉴别,及脉图的生理病理机制的探讨,结合诊脉经验丰富的中医指感诊断,进行特征参数分析,以寻求脉象的客观化判断标准。
早在1860年Vierordt创建了第一台杠杆式脉搏描记仪,国内在20世纪50年代ˇ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30371719)初将脉搏仪引用到中医脉诊的客观化研究方面。
此后随着机械及电子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在研制中医脉象仪方面进展很快,尤其是70年代中期,天津、上海、贵州、江西等地相继成立了跨学科的脉象研究协作组,多学科共同合作,研究成功了多形式的脉象仪。
并通过脉象图形展开了分析处理、寻找特征参数、识别脉象机制的研究。
脉学研究与整中医学的发展息息相关,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脉象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就对中医脉象数学分析法研究的进展和景作一综述。
1 传统脉象图形数学分析方法在对中医脉象图形分析研究的数学方法上,可分为时域分析法和频域分析法两大类,另外也有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估计参数的方法来判别脉象。
时域分析法是中医脉象分析方面最常用最普遍的一种分析方法,因为种方法比较直观,易被研究者接受。
20世纪70~90年代中医脉象的研究者,主要是应用时域内脉象图的特征形参数分析法进行研究,并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不但寻找出了部分中医脉象的参数定义,而且还根据脉象的特征参数解释了脉象三部九候与脏腑疾病的关系。
频域分析法是近代工程上处理周期振动信号常用的方法,鉴于脉象信号的周期特性人们将其应用于脉图的研究上,1978年贵州省脉象协作组运用计算机对弦脉、滑脉作了频谱分析,发现弦脉频谱特征类似于大量文例如一实测脉图的频域特征参数模糊子集为:F=(0.62,0.53,0.26,0.63)按模糊理论中的择近,计算与各标准子集的贴近度,求出:(A A ,F)=0.645 (A B ,F)=0.505 (A C ,F)=0.68三者中(A C ,F)最大,按择近原则,判定为弦脉。
据文章介绍,采用本方法对108例脉图进行计算得出的结论中平脉的符合率为84.8%,滑脉的符合率为87.5%,弦脉的符合率为100%。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L.Y.Wei对两组共36名正常人,11名病患者(含心脏病、急性肝炎、胃肠病),分别测其左右两手的关脉脉图。
对所测的脉图信号作快速傅立叶变换(FFT),求得其功率谱,通过分析正常人和病患者脉谱的分布规律及表述方法,探讨与中医脉象理论的关系。
为了区分生理和病理脉的谱分布规律,作者采用了谱能量比SER(f)的表述方法,设f为特定的频率,得出以下公式:SER(f)=E 1 (f)/E 2 (f)式中:E 1 (f)是f以下综合谱的能量;E 2 (f)是f 以上综合谱的能量。
研究发现f=10Hz时,即SER(10)时的数据符合正态分布。
同时对实验组中229例正常人测试数据统计得出SER(10)的平均值M=610,标准差δ=510,下限值为M-δ=610-510=100。
而对照组中病患者测试数据的SER(10)均低于100。
另外该研究通过正常人与病人脉的功率谱曲线对照分析,认为正常人的脉谱曲线占优势的成分不超过25Hz,如果脉谱图显示占优势曲线成分超过2 5Hz,则是疾病与该取脉位置有关的硬指标。
2 应用现代数学分析方法研究中医脉象信号2.1 中医脉象信号分析的特殊性临床上中医通过对患者桡动脉的寸关尺、浮中沉脉象,判别其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气血的盛衰、邪正斗争的趋势、脏腑的动态变化等。
中医脉象所反映的病理信息是以中医基础理论及基本概念为基础的,是用来鉴别整体的动态性质的。
由此可见,以中医理论为基石,在整体构思的基础上,应用整体概念,综合、定性分析研究是中医脉象研究的基本特点。
中医脉象是一种受多种因素影响的非平稳周期信号,脉象图形的频率分布常常随时间迅速变化,存在着许多模糊的边界,脉象形成的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
用传统时域内的几何分析、数学解析、特征参数解算,频域内的傅立叶分析技术显然不能满足对脉象信号分析研究的需要。
特别是中医脉象诊断是根据人体左右手桡动脉的寸、关、尺以及寸上、尺下脉搏信号进行整体、综合辨证的,而且中医诊脉的另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定性分析,所以如何从多学科、多途径、多指标获取脉位数形势的变化信息,确立脉象图形在多种因素影响下的模糊边界的阈值限,应用近代数学、物理学、生理学、生物工程学、电子计算机、频谱分析等科学手段,进行多学科相互交叉来研究中医脉象的机制。
将中医脉象的脉形、脉位、脉数、脉势从定性到定量,使其理论客观化、数量化,同时把这些信息转变为中医脉诊理论的辨证概念,进而融合四诊合参,进行科学、规范的辨证诊断。
所以在脉象信号的数学方法研究中,跳出心血管系统,四诊合参,进行科学、规范的辨证诊断。
所以在脉象信号的数学方法研究中,跳出心血管系统机械模型分析的圈子,以中医理论为基石来分析研究,给中医脉诊理论赋予现代科学的意义,是中医脉象研究的特点及难点。
2.2 时间-频率分析法时间-频率分析法[6]简称时频分析法(Time frequency representatio n,TFR),是把一维信号或系统表示成一个时间和频率的两维函数。
时频平面能够描述出各个时刻的谱成分。
时频分析方法的早期研究者Wingner提出了Wigner分布,在该时频能量分布的时频平面上能够发现很多有趣的特性。
时频平面的概念同样被Gaˉbor用于相应的Gaussian函数。
常使用的短时傅立叶变换(Shot 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即是Gabor’s信号表达的一个广义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