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群体性皮肤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
氯氰菊酯中毒解毒方法

氯氰菊酯中毒解毒方法
氯氰菊酯是一种常见的农药,但是如果误服或者接触过量都可能导致中毒。
氯氰菊酯中毒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中毒,临床症状严重,危害性大。
因此,了解氯氰菊酯中毒的解毒方法对于急救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氯氰菊酯中毒的解毒方法,以便广大读者在面对这种紧急情况时能够正确应对。
首先,当发现有人误服或者接触氯氰菊酯后,应立即将其转移到空气流通良好的地方,并迅速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和眼睛,避免继续接触毒物。
同时,要保持患者清醒,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其次,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可以尝试进行一些简单的急救措施。
比如,如果患者仍意识清醒,可以让其饮用大量温水,促使尿液排出,加速毒物的排泄。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患者吐出物质,以免引起呼吸道异物堵塞。
最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考虑使用一些解毒药物进行处理。
常见的解毒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氢氧化铝、活性炭等。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患者中和毒物,减轻中毒症状。
但是在使用解毒药物时,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剂量进行使用,不可随意使用解毒药物,以免加重患者的病情。
总之,氯氰菊酯中毒是一种严重的急性中毒,需要及时正确的急救措施。
在发生氯氰菊酯中毒的紧急情况下,要保持冷静,迅速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并及时就医。
同时,平时要加强对氯氰菊酯的安全使用和储存,避免发生中毒事故。
希望本文所述的解毒方法能够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氯氰菊酯中毒的紧急情况。
氯氰菊酯中毒怎么办

氯氰菊酯中毒怎么办氯氰菊酯在生活中是人们用来喷洒农作物,农作物上面有很多虫子,而这些虫子对农作物有毁坏的功能,所以人们会用到这个氯氰菊酯来喷洒虫子,这个氯氰菊酯的毒性很强,虫子接触到之后很快就会死亡,但是如果人们不小心接触到这个氯氰菊酯的话,那么危害就大了,我们同样会中毒,但是要看中毒的程度,那么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氯氰菊酯中毒了怎么办?急性毒性属中等毒类。
大鼠经口LD50251mg/kg,经皮剂量达1600 mg/kg未见死亡,吸入LC50>0.048mg/ L,大鼠静注6mg/kg;小鼠经口LD5082 mg/kg;兔经皮LD50>2400mg/kg。
禽鸟口服LD50>2000mg/kg,鱼高毒,对蜂蚕有巨毒。
动物急性中毒表现为共济失调,步态不稳,偶有震颤,存活者3天后恢复正常。
本品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
高效氯氰菊酯,属神经毒剂,作用方式一般为触杀、胃毒。
接触部位皮肤感到刺痛,尤其在口、鼻周围但无红斑。
很少引起全身性中毒。
接触量大时会引起头痛、头昏、恶心、呕吐、双手颤抖,全身抽搐或惊厥、昏迷、休克。
氯氰菊酯是一种新型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它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无内吸和熏蒸作用。
杀虫谱广,药效迅速,对光、热稳定。
对某些害虫的卵具有杀伤作用。
一般口服中毒者,催吐,洗胃,导泻,保温处理.洗胃液可用2%-5%的碳酸氢钠溶液,碱性溶液加速分解.吸入中毒可心用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15分钟特殊治疗:2型拟除虫酯中毒可用3%亚硝酸钠注射液10-15ml或25%-50%硫代硫酸钠注射液5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注意事项:1]无特殊解毒剂,可对症治疗;不能使用阿托品[2]大量吞服时可洗胃;[3]本药忌与碱性物质混用,以免分解失效。
[4]对鱼、蜜蜂高毒注意防护。
如果在生活中我们遇到了这个氯氰菊酯中毒的话,那么需要及时的采用急救措施来改善症状,必须要快,如果中毒很深的话,那么我们的生命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对于这氯氰菊酯中度之后一定要休息好,不要剧烈运动,这样很有可能会加快毒素,导致中毒严重,中毒之后洗胃要注意很多事项。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药急性中毒56例临床分析

C i i a ly i o 6 Pa in s、 i u e P r t r i l cl n Ana ss n 5 t t vdl e Ac t y eh o d
WANG 馏
( eate t E e ec D p r n o m r nyMe in, ai un n opt, l6 10, h a m f g dc eD lYna H si l i a Dai 70 0 i . C n)
分析报道 如下 :
1临 床资 料 1 . 1一般资料 5 例 患者 中,男性 3 6 0例 ,女性 2 例 ,年龄 2- 8 。甲氰菊酯 6 04 岁 2 例 ,溴氰菊酯 2 例 ,氰戊菊酯 4 。其 中 1 中毒 4 例 ,服药量 7 5 例 : 3 服 8 2 ̄ 0m ,出现症状 时间 :1 ̄ 0 n 0 20 L 0 6mi。皮肤和 呼吸道接 触 中毒 8 , 例 出现症状 时间 :  ̄ 0 。依 据 《 4 1h 职业性 急性拟 除虫菊酯 中毒诊断 标准》
肝 、护 胃及其 他对症支持 治疗 。中重度患者在 上述基础上 予吸氧 ,保
持 呼吸道通畅 ,抽搐者使 用地西泮 ,抗生素 防治感染 ,低血 压者积极 予 以补液升压 治疗 ,合 并有肺水肿 时予阿托 品及地塞米松 等治疗 ,昏
I y r s yehod P scd ; ue osnn Kewo d】P rtri; et ie Act io ig i p
拟除 虫菊 酯类 杀 虫药 具有 广谱 、高 效 、低残 留、光 稳定 和生 物
氯氰菊酯中毒治疗方案

氯氰菊酯中毒治疗方案引言氯氰菊酯是一种常用的杀虫剂,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家庭卫生中。
然而,不正确或过量使用氯氰菊酯可能导致中毒。
本文将介绍氯氰菊酯中毒的治疗方案,旨在帮助人们了解如何正确处理氯氰菊酯中毒事件,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氯氰菊酯中毒的症状氯氰菊酯中毒的症状因个体差异和中毒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氯氰菊酯中毒可能引起以下症状: - 头晕 - 恶心和呕吐 - 腹痛和腹泻 - 呼吸困难 - 皮肤刺激和瘙痒 - 眼睛疼痛和灼伤 - 神经系统异常,如震颤、抽搐等急救措施发现氯氰菊酯中毒的人员,应立即采取以下紧急救援措施: 1. 将病人迅速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并远离氯氰菊酯的接触源。
2. 如果病人呼吸困难或出现意识丧失,立即拨打紧急救援电话,同时开始心肺复苏。
3. 清除病人的口腔内还残留的氯氰菊酯,同时不要让其饮用牛奶或油脂类食物,这可能加速氯氰菊酯的吸收。
4. 如病人呼吸正常且清醒,立即让其漱口或含漱口水,以清除口腔内的残留物。
5. 使用肥皂和温水彻底清洗暴露的皮肤,切勿直接使用溶剂或化学物质清洗。
医疗处理及时求助医疗专业人员是至关重要的。
在到达医疗机构之前,应采取以下临时医疗处理: 1. 如果病人眼睛接触到氯氰菊酯,立即冲洗受伤眼睛。
用流动清水清洗至少15分钟,并尽快就医。
2. 若病人皮肤暴露在氯氰菊酯下,应迅速脱掉被污染的衣物并进行彻底冲洗。
用温水和肥皂清洗皮肤,而不是使用溶剂或化学清洁剂。
3. 对于吸入氯氰菊酯的病人,将其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呼吸道通畅。
在等待医疗人员到达之前,监测病人的呼吸和意识状态。
医院治疗当患者被送往医院时,医生会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以下是可能的医院治疗措施: 1. 胃洗:通过胃管将胃液抽取并清洗,以降低体内残留氯氰菊酯的浓度。
2. 给予支持疗法:包括予以足够的液体补充,以促进氯氰菊酯的排除,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 服用活性炭:活性炭是一种吸附剂,可以帮助排除体内的有毒物质。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的危害及预防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的危害及预防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一类新型高效的杀虫剂,具有高效、快速、低毒等特点,因此在现代农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不正确的使用和储存会给农民带来严重的健康危害。
本文将重点阐述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一、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危害1. 对人体的危害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刺激性较大,会引起中毒反应,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症状。
重度中毒还可能导致昏迷、抽搐、休克、呼吸、循环等功能衰竭,并且对神经系统、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2. 对环境的危害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环境有较大危害,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水、土、空气等环境的质量,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从而影响农田的生产能力。
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的预防1. 严格遵守使用规范农民在使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时,必须遵守使用规范,按照药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正确使用,避免过量使用和不当使用。
特别是在种植蔬菜、水果等高风险农产品时,应该切实控制药剂使用量和使用次数。
2. 做好药剂的储存为了有效预防农民在使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过程中中毒,需要在药剂的储存方面下功夫。
药剂应储存在干燥、阴凉、通风的位置,与食品、饮料等不同种类的物品分开存放,以防止混淆或者错误使用。
同时,要确保药剂容器密封性良好,避免药剂泄漏造成污染。
3. 做好自我保护在使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时,农民应该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穿戴符合标准的防护用品,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以减少暴露于农药中的风险。
另外,使用农药后,要及时清洗身体和更换衣服,避免农药残留对身体的影响。
4. 加强宣传和培训农民应加强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的防范意识,了解有关农药使用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的知识,及时掌握新型农药的相关信息。
同时,相关职能部门也应该加强农药安全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
结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广泛应用和低毒性等优点,给现代农业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帮助,但其使用不当也会给人和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
氯氰菊酯中毒解毒方法

氯氰菊酯中毒解毒方法
氯氰菊酯是一种常见的农药,但是如果误食或者接触到人体,会引起中毒。
氯
氰菊酯中毒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情况,因此了解解毒方法对于应对中毒事件至关重要。
首先,如果怀疑某人中毒了氯氰菊酯,应立即将其转移到通风处,并确保自己
和其他人的安全。
然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在等待医疗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急救措施来帮助中毒者。
其次,如果中毒者是因误食氯氰菊酯而中毒,应立即让其漱口,并喝一些温水
或牛奶来稀释体内的毒素。
但切勿强迫呕吐,以免加重中毒情况。
如果中毒者意识清醒,可以让其服用活性炭来吸附毒素,减少毒素的吸收。
另外,如果中毒者是因皮肤接触氯氰菊酯而中毒,应立即将受污染的衣物脱掉,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然后用肥皂清洁皮肤。
如果发生眼睛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每隔15分钟换一次水,直到医疗人员到达。
最后,医疗人员到达后,应告知中毒者接触了氯氰菊酯,并提供详细的中毒情况。
医疗人员会根据中毒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可能包括给予抗毒素治疗、支持性治疗等。
在治疗过程中,中毒者应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毒素的扩散速度。
总之,氯氰菊酯中毒是一种严重的情况,需要及时有效的处理。
在发生中毒事
件时,要冷静应对,迅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并尽快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同时,平时也要注意安全防范,避免接触和误食有毒物质,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
希望大家都能够健康平安地生活。
杀虫剂真的这么安全吗?

龙源期刊网 杀虫剂真的这么安全吗?作者:胡楫来源:《大众健康》2002年第07期夏季,蚊蝇肆虐。
电视里的杀虫剂广告多了起来,令人眼花缭乱。
这个说“对人畜无毒”,那个称是“环保产品,芳香可人”。
那么——广州某活动中心发生的一起小学生集体中毒事件,可以让我们对杀虫剂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那天,刚上完美术课的学生一个个冲向卫生间上厕所,结果吸入了大量的有毒杀虫剂,20多名学生刚从厕所出来就出现了咳嗽、恶心的症状,其中4人比较严重。
一名学生呕吐不止,四肢抽搐;另一名学生当即昏倒。
据医生介绍,学生们吸入的这种杀虫剂含有高浓度的聚酯类氯化物和有机磷化物,对人身体有害,当吸入一定量的时候就会出现以上症状。
杀虫剂对人的毒性作用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性质。
我国以杀虫剂对大白鼠的致死量为依据,将杀虫剂的急性毒性分为剧毒、中等毒和低毒等三个级别。
即使是低毒级的杀虫剂,对人畜的毒性已经较大,剧毒级的杀虫剂就更加厉害了。
如一个60公斤体重的人,只要口服0.06克或经皮肤吸收0.15克或经口鼻吸入0.19克的剧毒杀虫剂,就可能中毒死亡。
换句话说,就是1公斤的这种剧毒级杀虫剂可以使8333人命丧黄泉,可见其毒性之猛烈!而杀虫剂对人的慢性毒性是通过致癌、致畸、致突变、迟发神经毒性等一系列生物试验来综合评价的。
可见它对人的影响更深远、更厉害。
因此,对杀虫剂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不要以为不发生头昏、恶心等急性中毒症状就万事大吉,杀虫剂对人畜的毒副作用,有的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表现出来。
目前广泛使用的卫生杀虫剂大都采用一种世界公认安全的属于拟除虫菊酯类的溴氰菊酯作为杀虫有效成分。
然而,最近同济大学环境毒理学有关专家试验证实,它对人体的神经系统有明显毒性,长期接触会引起神经麻痹、感觉神经异常及头晕头痛等神经症状。
而那些有机磷类、有机氯类和氨基甲酸酯类等杀虫成分,对人畜毒性就更大。
不仅如此,气雾杀虫剂和杀虫乳油一般都采用毒性相当高的苯及其同系物作溶液,长期接触这些辅剂会损害造血系统的功能。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一、概述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大量用法是因为在20世纪70年月浮现了一批高效、低毒、杀虫谱广的品种,这类农药目前在我国已被大面积推广应用在棉花、水稻、果树、蔬菜等作物上,其中主要的有: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氰戊菊酯和二氯苯醚菊酯。
前三者都是氰酸酯类农药,其中前二者称敌杀死,后者称速灭菊酯。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毒性普通较大,氰酸中氰基毒性大,氰基能快速与人体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使氧化酶失去正常的氧化还原作用,致使组织细胞得不到氧气而造成细胞内室息。
因为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特殊敏感,因此中毒反应及死亡较快。
对鱼类毒性有很高的蓄积性,有些品种还有三致作用。
其主要中毒症状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及皮肤刺激症状。
因此类农药而发生中毒的大事已有数百例,死亡数十人。
目前常用于检测此类农药的办法有薄层色谱法和蔼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常用的检测器有电子捕捉检测器和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二、测定办法 (一)植物性食品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残留量的测定 1.原理试样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经提取、净化、浓缩后用电子捕捉-气相色谱法测定。
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经色谱柱分别后进入到电子捕捉检测器中,便可分离测出其含量。
经放大器,把讯号放大用记录器记录下峰高或峰面积。
利用被测物的峰高或峰面积与标准的峰高或峰面积比举行定量。
2.试剂石油醚(分析纯,沸程30~60℃,重蒸)、丙酮(分析纯,重蒸)、无水硫酸钠(分析纯,550℃灼烧4h备用)、色谱用中性氧化铝(550℃灼烧4h后备用,用前140℃烘烤1h加3%水脱活)、色谱用活性炭 (550℃灼烧4h后备用)、脱脂棉(经正己烷洗涤后,干燥备用)。
农药标准品:氯氰菊酯(纯度≥96%)、氰戊菊酯(纯度≥94.3%)、溴氰菊酯(纯度≥97.5%)。
标准溶液的配制:用重蒸石油醚或丙酮分离配制氯氰菊酯2×10-7 g/mL、氰戊菊酯4×10-7g/mL、溴氰菊酯1 ×10-7g/mL的标准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群体性皮肤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
儿童群体性皮肤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人工合成的一类仿生杀虫剂,品种多,部分兼有杀螨作用。
由于其杀虫活性高,而毒性一般比有机磷农药低,近年来被广泛用来杀灭蚊蝇。
近日,新乡市几家医院紧急救治93例儿童突发群体性皮肤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患者93例中男40例,女53例;年龄9~12岁;均为参加新乡市夏令营军训小学生。
于2006年7月13日夜11时30分,出现临床症状后被120急救车分别送到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5例,新乡市中心医院28例,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26例,新乡市新华医院14例。
病例均在喷洒过氟氯菊酯灭蚊蝇的房间里活动7 h后出现反应。
二、临床表现患儿均出现面部皮肤潮红,颧骨部位红肿,自觉面部有刺痛、瘙痒、烧灼、麻木感和蚁爬感。
约半数患者眼睑红肿,眼痛、畏光,球结膜充血水肿等眼部刺激反应15例。
体温升高(38℃)5例,伴咽充血。
接受血和尿常规检查37例,WBC略高8例,余均在正常范围。
尿常规检查均未见异常。
由于时间紧迫,未抽血查胆碱酯酶活性。
三、治疗方法对患儿及家长讲明病情,进行必要心理疏导。
均留院观察,先用清水彻底洗手、洗脸,眼睛有刺激症状患儿15例在清洗眼睛后点滴地塞米松眼液,58例静脉点滴维生素c注射液2.O g、地塞米松5 mg,共1次。
其中5例发热患者除此治疗外,予抗病毒药物治疗3 d。
余35例未予药物治疗,在清洗手和脸后,嘱大量饮水促使毒物排泄,稳定情绪,充分休息。
结果
经过治疗和处理,90例于次日症状消失,3例于d3症状消失。
发
热5例患儿经抗病毒治疗3 d后症状消失。
93例均恢复正常。
7 d后电话随访25例患儿,并通知家长带患儿到医院体检,10例到院体检,体格检查均未见异常,血、尿常规检查未见异常,余家长诉孩子正常未到医院来。
、 14 d后再次电话随访未见异常。
讨论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属中等毒性及低毒范畴。
此类药物是一种神经毒剂,可促进神经末梢前突触释放神经递质,使小脑乙酰胆碱水平明显下降,增加脑内一些氨基酸及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物水平…1;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表现为先兴奋后抑制。
病变部位发生在脊髓,主要兴奋脊髓中间神经元,增强运动神经的兴奋性,造成肌肉持续收缩及共济失调。
低剂量可致感觉神经刺激症状,表现为肢体麻木及烧灼刺痛感[2|。
此类农药中毒的途径有口服中毒、皮肤接触中毒及眼部刺激反应、呼吸道吸人中毒等途径。
口服中毒分为轻、中、重3度引3。
皮肤接触部位可出现烧灼、刺痛、瘙痒、蚁爬感及麻木感,部分患者可出现皮肤潮红、丘疹、大疱性皮炎,且在日光下加剧。
眼部污染者可导致眼痛、畏光、流泪、眼睑红肿及球结膜充血水肿等眼部刺激反应。
重者可经皮吸收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对于此类药物中毒解救,目前仍未发现理想特效解毒剂。
根据不同中毒途径,一般处理为:1.口服中毒者,首先应进行催吐、洗胃、导泻、保温等处理。
2.药液污染皮肤,应用清水洗净,眼部污染者在清洗眼睛后点滴地塞米松眼液。
3.吸人中毒可予甲基半胱氨酸雾化吸入15 min。
解毒治疗可用葛根素250--300 mg静脉推注或静脉滴注,2--4 h重复1次【4J。
特殊治疗重症首先给氧,可用3%亚硝酸钠注射液10~15 n1L或25%~50%硫代硫酸钠注射液50 HlL稀释后缓慢静推,可加速毒物分解。
对症治疗包括止惊,可用苯巴比妥;防止肺水肿、脑水肿应补液、利尿、应用维生素B6、能量合剂、葡醛内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皮肤反应可用维生素E油剂搽涂皮肤,效果较佳。
随着治疗新技术不断普及应用提高,重症患者用血液净化救治也渐成常规b J。
关于拟菊酯类农药群体中毒报道较少。
本次突发93例儿童群体发
病与喷洒药物后未彻底进行开窗换气有关,也与孩子们天性好动,好奇心强,手乱摸被药物喷撒物品后再摸脸擦汗有关。
认为本次群体反应是皮肤接触中毒所致,临床症状较轻。
在解救中,作者根据患儿不同症状予不同处理;对家长采用讲清病情、心理疏导。
对患儿予彻底清洗患处皮肤,有眼部症状及时滴眼液均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观察发现,经静脉点滴维生素c和地塞米松治疗的58例患儿与未进行静脉输液治疗35例患儿在症状消失时间和预后方面无明显差异。
因此,作者认为对拟菊酯类除虫药皮肤接触有过敏反应患者以局部彻底清洗,避免揉擦皮肤即可。
但由于是群体发病,患儿和家长同时处于极度紧张状态,情绪极不稳定,因此心理疏导治疗显得尤重要。
静脉输注维生素c解毒、地塞米松针剂抗过敏达到治疗目的,也起到很好稳定情绪和安慰作用。
可皮肤接触局部有过敏反应者,经过适当处理,症状一般在2--3 d消失,与文献报道一致MJ。
经过7~14 d随访,不留后遗症,预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