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

合集下载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

(二)固定及目的:
应用化学试剂使组织或细胞中的无机 成分和有机成分液(4%甲 固定液是10%福尔马林溶液(4%甲 醛溶液),固定24小时以上。 醛溶液),固定24小时以上。
固定的目的
1、迅速阻止组织、细胞死后变化,防止 自溶与腐败,使之尽量保持生前的状 态与结构。 2、使细胞内的蛋白质、脂肪、糖、酶等 成分转变为不溶性物质,以保持其原 有状态。 3、使组织内各种物质成分产生不同的折 光率,以便染色后易于鉴别和观察。 4、使组织块硬化,便于制作薄片。
三、脱蜡和染色
(一)、脱蜡 1、二甲苯Ⅰ5-10min 、二甲苯Ⅰ 2、二甲苯Ⅱ1-2min 、二甲苯Ⅱ 3、1:1二甲苯:乙醇(冬天20min) 二甲苯:乙醇(冬天20min) 5min 4、无水乙醇、 95%、80%、 70、 50% 95%、80%、 70、 梯度乙醇每级1 梯度乙醇每级1-2min 5、蒸馏水1-2min 、蒸馏水1
固定的注意事项
1、组织块不宜大,厚度小于5mm,长宽 、组织块不宜大,厚度小于5mm,长宽 也应小于15×15mm。 也应小于15×15mm。 2、固定液与组织块的比例应大于10:1。 、固定液与组织块的比例应大于10: 3、软组织或较大组织块可先经2-3小时固 、软组织或较大组织块可先经2 定后再修整成小块,重新投入新配制 的固定液中继续固定。 4、肠道可在浆膜面贴上一层厚纸,以防 固定组织变形。
•Thank you!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
实验内容 掌握组织材料的取材、固 定、脱水、透明、包埋、切片、 烤片、脱蜡、染色及封固的基 本操作。
一、取材及固定
(一)取材注意事项: 1、材料新鲜 2、组织块力求小而薄 3、勿使组织块受挤压 4、尽量保持组织的原有形态 5、熟悉取材部位

皮肤组织病理切片技术

皮肤组织病理切片技术

一、V — G法(胶元纤维染色法) 结缔组织含有三种纤维,即胶原纤维、网 状纤维、弹力纤维。胶原纤维在结缔组织中 含量最多,起支持作用,具有一定的韧性和 坚固性,抗拉力强的特点。胶原纤维染色在 病理诊断上主要用于和肌纤维的鉴别。常用 的胶原纤维染色方法为V—G法。 结果: 细胞核蓝黑色或黑色,胶原纤维红色,肌 纤维、细胞浆、红血球呈黄色。
配法:(PH 7.0~7.2)
甲醛 NaH2PO4· 2H2O 或 无水 Na2HPO4· 12H2O 或 无水 蒸馏水 100ml 5.2g 4.0g 16.4g 6.5g 900ml
三、脱水
组织脱水,就是把组织内的水分彻底 除掉,故亦称无水法。无论任何组织都 含有不同程度的水分。一般组织经过固
皮肤组织病理切片技术
一、取材
1、手术取材。 适用于:( 1 )面部、关节部,易出血部位 等;(2)较大、较深的皮疹;(3)结节 和囊肿性皮疹;( 4 )切除治疗和检查, 主要用于小的肿瘤。 2、钻孔取材。(角膜钻孔器)
适用于一般的皮疹取材。
二、固定
固定的作用和目的:
1、可以防止组织溶解及腐败。
2 、使细胞内的蛋白质、脂肪、糖、酶 等各种成分沉淀保存下来,保持它原有
透明
切片 染色
切 片 质 量 标 准(100分)
切片完整 没有刀痕 厚薄均匀 附贴适量 平坦无褶 10分 5分 10分(一层细胞) 5分 10分
树胶适量 染色鲜艳 对比清晰 透明度好 片内无污染 无“人工”现象 玻片整洁 标签端正
5分 10分 10分 10分 10分 5分 5分 5分
常 规 染 色
固定的注意事项:
1、组织块必须小而薄。 2、固定液对组织有收缩及硬化作用,亦有 使组织膨胀的作用。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

实验四病理组织切片制作一、实验目的组织切片技术是病理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通过实验,能够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病理组织切片的基本方法之一,即石蜡包埋的组织切片法。

二、实验原理根据病变及检查的要求,合理采集病料,经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后进行切片,在进行染色得到结果。

固定是用化学药品把组织原来的结构保存下来,以便观察。

脱水是除去组织中的水分,以利于透明和浸蜡。

组织的透明是便于透蜡包埋。

包埋的是使石蜡透入组织内部,把软组织变为适当硬度的包埋块,以便切成薄片。

最后使用切片机,将包埋块中组织切成薄片。

三、主要仪器及试材已固定好病料,石蜡,手术刀,手术剪,镊子,脱水框,染色缸,梯度脱水酒精和透明剂一套,烘箱,切片机,毛笔,玻片,蛋白甘油,染色架,酒精灯,三角架,大烧杯,温度计,火柴,切片刀,记号笔或铅笔。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一)固定采取的病理材料必须立即放入10%福尔马林固定液中。

(二)脱水组织经固定后,尚含有多量水分,而水与透明剂苯、石蜡根本不相融合。

必须先把组织中的水分除去。

但脱水剂必须是与水在任何比率下均能混合的液体,脱水剂常兼有硬化组织的作用。

最常用的脱水剂为酒精、丙酮等。

1.酒精沸点78.4℃,为最常用的脱水剂。

脱水能力强,并能使组织硬化,能较好地与二甲苯透明剂相混合。

最终结果表明,只要脱水环节处理好,都会得到好的切片。

脱水的程序为70%一80%一95%一100%。

各级酒精2—4小时,视材料的大小、厚薄而定。

100%酒精有硬化组织的作用,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不超过3小时。

脑组织、脂肪组织或疏松结缔组织,脱水时间要适当延长。

2.丙酮沸点为56℃。

脱水作用比乙醇强,但对组织块的收缩较大,主要用于快速脱水或固定兼脱水。

脱水时间l一3小时左右。

(三)透明透明对组织有脱酒精及透明两种作用。

当组织中全部为透明剂占有时,光线可以透过,组织可呈现不同程度的透明状态,此种现象称为透明,具有这种作用的试剂称为透明剂。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

------------------------------------------ 最新资料推荐------------------------------------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病理组织切片常用的制作方法有三种。

即石蜡切片法,冰冻切片法和火棉胶切片法。

以石蜡切片法为代表,切片的基本制作过程是:组织取材固定冲洗脱水透明浸蜡组织包埋组织切片展片附贴切片脱蜡染色脱水染片透明封固。

以上基本过程是互相联系的,任何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将使整个切片制作归于失败。

因此应细致、耐心、认真负责,并事先做好计划安排。

一、取材采取病料,要刀剪锐利,剪切时不可挤压,扯拉病料,以防人为损伤。

切取的工具要清洁。

采取病料越新鲜越好,一般不超过死后24小时。

应选择病变部与可疑病变部切取,切取时要由表及里,有浅入深并包括周围正常组织一部分。

特殊病料应根据器官的结构特点切取。

管状,囊状和皮肤组织应注意垂直切取(横切)。

带有薄膜的组织,要防止切时薄膜分离和脱落。

切取组织块大小,以1.51.50.3厘米为宜,最厚不宜超过0.5厘米。

组织块病变一面应平整光滑,另一面可不平整,以便包埋时辨认。

切取后,放入事先准备好的装有固定液的磨口玻璃广口瓶中,并做好标记。

二、固定固定的目的是迅速将组织细胞杀死,使细胞中的蛋白质,糖,脂肪等凝固,从而保持与活组织相似的结构状态。

材料取下后,应迅速固定。

固定液数量应为病理组织块的5到20倍。

由于一般把组织块浸入固定液后数小时,固定液渗入组织液的深度只达2至IJ 3厘米。

因此,可以放置冰箱内固定,使组织内酶失去作用,细菌也能停止滋生。

最常用的固定液是10%的福尔马林溶液:使用时,用40%的甲醛饱和水溶液10毫升,加水90毫升配成。

三、冲洗固定后的组织块,应将固定液洗去。

一般均用流水(自来水)冲洗12到24小时左右。

及时冲洗尚有停止固定的作用,防止固定过度,有利于制片染色。

冲洗时如不方便用流水冲洗,也可用较大容器盛装水浸洗,每隔相当时间换水一次。

病理切片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病理切片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病理切片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简介病理切片是病理学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它能够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本文将详细介绍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制作过程步骤1:组织取材•选择适当的组织进行切片制作;•确保组织样本取材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步骤2:固定组织•使用合适的固定剂固定组织样本,如福尔马林;•确保固定时间和固定剂的浓度符合要求。

步骤3:脱水与清洁•将固定的组织放入酒精溶液中进行脱水处理;•清洁组织以去除固定剂和杂质。

步骤4:组织包埋•将脱水的组织置于熔蜡中进行包埋;•确保组织完全包裹,避免产生气泡。

步骤5:切片制作•使用专用的切片机将包埋的组织切成薄片;•控制切片的厚度和形状,确保质量。

步骤6:染色•使用合适的染色剂对切片进行染色,如血液样本使用血液染色剂;•控制染色时间和染色剂的浓度,确保染色效果。

步骤7:封片•将切片放在载片上,使用专用胶水将其封闭;•确保切片和载片的牢固性。

步骤8:质量控制•检查切片的质量,包括切片厚度、染色效果等;•确保切片符合病理学的要求。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安全•在病理切片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如福尔马林。

注意事项2:操作规范•按照病理切片制作的标准操作流程进行,确保结果的准确性;•遵守操作规范,减少操作失误的风险。

注意事项3:仪器维护•定期对切片机等相关仪器进行维护保养;•确保仪器的正常工作状态,减少故障的风险。

注意事项4:质量控制•对制作的病理切片进行质量控制,如切片的厚度、染色的均匀性等;•确保制作出的病理切片符合质量要求。

注意事项5:记录保存•对制作的病理切片进行记录,包括样本信息、制作过程、染色方法等;•妥善保存记录,方便后续查阅和追溯。

结论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需要经过多个步骤,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操作和控制。

同时,要注意安全、遵守操作规范、定期维护仪器,并进行质量控制和记录保存。

只有这样,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病理切片,为病理学的研究和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组织病理切片制备

组织病理切片制备

组织病理切片制备
组织病理切片的制作,首先医生取下组织病理标本,放在10%的中性福尔马林里进行固定,固定完之后标本送到病理科。

小标本需要固定4-6个小时,大标本需要固定6-12个小时,固定完之后由病理医生进行取材。

所谓的取材指把标本取出放在标本盒里,置于全自动脱水机中脱水16个小时处理标本。

处理过程包括组织进行固定、透明、脱水、浸蜡,处理完16个小时之后,病理技师把标本拿到包埋机上进行包埋,把病变组织放在蜡里,包埋成病理蜡块。

蜡块包埋完之后,病理技师把蜡块放在切片机上进行切片,切片大约需要切3-4μm的切片。

切完片子需要捞在病理玻片上,玻片再进行脱蜡,放在二甲苯中需要透明,之后放在全自动染色机中进行染色,再放在封片机里进行封片,这样才能制成病理切片,这个过程一般需要2-3天的时间。

法医学在法医学病理标本处理中的组织切片制作

法医学在法医学病理标本处理中的组织切片制作

法医学在法医学病理标本处理中的组织切片制作答案:法医学在法医学病理标本处理中的组织切片制作是通过将采集的组织样本固定、包埋、切片、染色等步骤,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从而帮助法医学鉴定案件中的病理变化和死因。

在法医学病理标本处理中的组织切片制作过程中,首先需要采集病理标本,通常是通过活检或尸检获得。

随后,对标本进行固定处理,以保持组织结构的完整性。

然后,将固定后的组织样本进行包埋,即将组织置于蜡块中,使其易于切割。

接下来,使用组织切片机将标本切割成薄片,通常为几微米至几十微米的厚度。

随后,切片进行染色处理,以突出不同的细胞结构和病变特征,便于观察和分析。

通过法医学在法医学病理标本处理中的组织切片制作,法医学家可以通过观察组织切片的细胞结构、细胞核形态、染色质分布等特征,辅助判断病变类型、病理变化和死亡原因。

这对于破解案件真相、保护公共安全、维护司法公正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深入讨论:在法医学病理标本处理中,组织切片制作是法医学鉴定的重要一环。

通过对组织切片的制作,可以帮助法医学家观察病理变化、病变类型、细胞结构等信息,从而为案件的司法鉴定提供客观依据。

不同的染色方法可以突出组织中不同的结构和物质,使得细胞和细胞器在显微镜下更清晰可见。

在实际操作中,法医学家需要严格遵循标本处理的规范和步骤,确保所得到的组织切片质量符合鉴定需求。

特别是在病理判断和诊断方面,组织切片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法医学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精细制备和准确染色是关键步骤,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总的来说,法医学在法医学病理标本处理中的组织切片制作是一项具有挑战性且重要的工作。

通过对病理组织样本的精细处理和观察,可以为法医学鉴定提供关键支持,促进案件的准确处理和司法公正。

病理学中的组织切片技术

病理学中的组织切片技术

病理学中的组织切片技术病理学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科,研究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的疾病变化及其发生、发展机制。

而组织切片技术是病理学中的基础操作,是为了观察和诊断疾病而必要的步骤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组织切片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一、组织切片技术的概述组织切片技术是指将人体组织切割成薄片并染色,以便于病理学家观察。

这项技术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改进,已经成为了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组织切片技术可以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研究、诊断和治疗中。

二、组织切片技术的步骤组织切片技术的主要步骤包括取样、固定、脱水、包埋、切片和染色。

下面将对这些步骤进行详细的介绍:1. 取样组织切片的第一步是取样,即从人体组织中取出一小块,以便于后续的操作。

取样的方法根据不同的情况会有所不同,比如在手术中取样,就需要根据病变的部位和特点来选择取样点,而在活检中取样,就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来确定取样点。

2. 固定取样后,需要用一种方法把组织中的细胞和结构固定住,以便于后续处理。

目前常用的固定剂是福尔马林,它可以迅速把组织中的蛋白质交联,使其不易变性,从而保持组织形态的完整。

3. 脱水在固定后,需要将组织逐渐从水中转移到酒精、乙醇等脱水剂中,以便于把组织中的水去除,使其硬化。

这是组织切片的关键步骤之一,如果脱水不彻底,切出的组织切片会变形或破损。

4. 包埋将脱水的组织置于熔蜡中,使其被包覆在蜡中。

这么做可以保持组织的形态,并使其更易于切割。

5. 切片蜡包埋后,组织需要被切成薄片。

切片可以使用手工或自动切片机完成,手工切片需要技巧和经验,而自动切片机可以更好地保证切片的厚度和质量。

6. 染色切片完成后,需要对组织进行染色,以便于病理学家对其进行观察。

目前常用的染色剂有血液学染色剂、组织学染色剂以及免疫组化染色剂等。

三、组织切片技术的应用组织切片技术在病理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其中包括:1. 诊断和治疗疾病组织切片技术是病理学家进行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病理组织切片常用的制作方法有三种。

即石蜡切片法,冰冻切片法和火棉胶切片法。

以石蜡切片法为代表,切片的基本制作过程是:组织取材→固定→冲洗→脱水→透明→浸蜡→组织包埋→组织切片→展片附贴→切片脱蜡→染色→脱水→染片透明→封固。

以上基本过程是互相联系的,任何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将使整个切片制作归于失败。

因此应细致、耐心、认真负责,并事先做好计划安排。

一、取材采取病料,要刀剪锐利,剪切时不可挤压,扯拉病料,以防人为损伤。

切取的工具要清洁。

采取病料越新鲜越好,一般不超过死后24小时。

应选择病变部与可疑病变部切取,切取时要由表及里,有浅入深并包括周围正常组织一部分。

特殊病料应根据器官的结构特点切取。

管状,囊状和皮肤组织应注意垂直切取(横切)。

带有薄膜的组织,要防止切时薄膜分离和脱落。

切取组织块大小,以1.5×1.5×0.3厘米为宜,最厚不宜超过0.5厘米。

组织块病变一面应平整光滑,另一面可不平整,以便包埋时辨认。

切取后,放入事先准备好的装有固定液的磨口玻璃广口瓶中,并做好标记。

二、固定固定的目的是迅速将组织细胞杀死,使细胞中的蛋白质,糖,脂肪等凝固,从而保持与活组织相似的结构状态。

材料取下后,应迅速固定。

固定液数量应为病理组织块的5到20倍。

由于一般把组织块浸入固定液后数小时,固定液渗入组织液的深度只达2到3厘米。

因此,可以放置冰箱内固定,使组织内酶失去作用,细菌也能停止滋生。

最常用的固定液是10%的福尔马林溶液:使用时,用40%的甲醛饱和水溶液10毫升,加水90毫升配成。

三、冲洗固定后的组织块,应将固定液洗去。

一般均用流水(自来水)冲洗12到24小时左右。

及时冲洗尚有停止固定的作用,防止固定过度,有利于制片染色。

冲洗时如不方便用流水冲洗,也可用较大容器盛装水浸洗,每隔相当时间换水一次。

整个浸洗时间比流水冲洗应稍长一些。

酒精固定的组织材料不需冲洗。

四、脱水经过固定的组织,冲洗后要进行脱水。

脱水的目的在于将组织内的水分用酒精或其他溶剂置换出来,为石蜡等其他包埋剂浸入组织创造条件。

常用的脱水剂为酒精。

由于酒精可以任何比例与水结合,对组织穿透力强,又能使组织硬化,因而不能将组织从水中直接移入浓度高的酒精中,应从低浓度逐渐到高浓度。

脱水必须充分,否则给浸蜡造成困难。

除用酒精作脱水剂外,还可以用正丁醇(N—Butyla alcohol)。

正丁醇微溶于水,能与各种浓度酒精混合,也能直接溶解石蜡。

故组织经正丁醇脱水后,不须经二甲苯透明。

用正丁醇作脱水剂,组织块收缩减低,也不会过硬,故比酒精优越。

五、透明透明的目的是将组织内的酒精用矿物油或植物油置换出来,并溶解石蜡,帮助石蜡浸透组织。

由于经过透明剂处理的组织块用肉眼观察呈透明状,故称这一过程为透明。

常用的透明剂为二甲苯(Xylol),因其穿透力较强,因而组织在二甲苯中停留时间不宜过长,一般透明时间在30分钟左右即可。

六、浸蜡浸蜡是指组织经过透明作用以后,放入溶化的石蜡中浸渗,使石蜡浸入组织块中,冷却后,才能进行切片。

通常选择熔点在52~56℃之间的石蜡,并视切片时环境的气温而选择。

室温高则选用熔点稍高的石蜡,反之,则选用熔点较低的石蜡,这样可防止切片时石蜡太软或易碎裂。

浸蜡的过程是:二甲苯石蜡混合液(1:1)1小时二甲苯石蜡混合液(1:2)1小时石蜡(1)1小时30分石蜡(2)1小时30分上述过程可在56℃~58℃恒温箱中进行,含二甲苯的混合液可用磨口小瓶盛装。

七、包埋包埋就是将已浸渗好的组织包埋于浸渗剂中。

根据需要,包埋的方法常有石蜡包埋法和火棉胶包埋法。

石蜡包埋法:(1)先将熔化的石蜡倒入包埋框,用加热的镊子将欲包埋的组织块在蜡液内放置好。

注意各组织块之间的距离和每个组织块的位置和方向。

(2)迅速第二次往平皿内倾倒蜡液,淹没组织块。

待蜡液出现凝固层后,即轻轻放入冷水盆中或冰箱中使其凝固。

石蜡完全凝固后,倒出冷缩的蜡块片,用加热的外科刀,按组织块位置修整蜡片待用。

对于实验动物(狗和兔等)组织,一般的脱水透明和浸蜡时间如下:处理步骤处理时间(min)处理步骤处理时间(min)①75%酒精长短不定二甲苯Ⅰ、Ⅱ⑥30②85%酒精120-300 二甲苯Ⅲ⑦60③95%酒精Ⅰ和Ⅱ120-300 56-58℃石蜡⑧30④无水酒精Ⅰ、Ⅱ、Ⅲ30 56-58℃石蜡⑨60-120⑤无水酒精Ⅲ60-120 56-58℃石蜡⑩120-180注:摘自病理学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王伯,李玉松,黄高,张远强主编。

八、组织切片不同的切片制备方法,其切片方法也有较大差别,组织切片法包括石蜡切片法、冰冻切片法、火棉胶切片法、石蜡包埋半薄切片法、树脂包埋薄切片法和大组织石蜡切片法等。

常用的切片工具包括组织切片机、切片刀和自动磨刀仪器等。

以下分别加以叙述。

(一)石蜡切片法组织经石蜡包埋后制成的蜡块,用切片机制成切片的过程称为石蜡切片法。

为现在病理诊断常用的制作切片的方法。

在切片前应先切去标本周围过多的石蜡(此过程称为修块)但也不能留得太少,否则易造成组织破坏,连续切片时分片困难。

一般切4-6μm的切片,特殊情况可切1-2μm。

要观察病变的连续性,可制作连续切片。

除此之外,石蜡包埋的组织便于长期保存,因此石蜡切片仍是目前各种切片制作方法中最常用,最普遍的一种方法。

1.切片前的准备(1)固定后的标本经脱水、透明、浸蜡和包埋后,制成蜡块。

高质量的蜡块和锋利的切片刀是保证切片质量的关键环节。

检查切片刀是否锋利,简便的方法是用头发在刀锋上碰一下,如一碰即断,说明刀锋锋利。

用显微镜观察可确定刀口是否平整,有无缺口。

(2)准备充足的经过处理的清洁载玻片和恒温烤片装置,大中号优质狼毫毛笔和铅笔(用于在载玻片的粗糙端写号),如用普通载玻片,可用碳素墨水和蛋白甘油按3:1体积混合后书写。

2.切片制作过程(1)将预先修好的组织块先在冰箱中冷却,而后装在切片机固定装置上。

将切片刀装在刀架上,刀刃与蜡块表面呈5℃夹角。

将蜡块固定,调整蜡块与刀至合适位置,并移动刀架或蜡块固定装置,使蜡块与刀刃接触。

(2)切片多使用轮转式切片机,使用时左手执毛笔,右手旋转切片机转轮。

先修出标本,直到组织全部暴露于切面为止,但小标本注意不要修得太多,以免无法切出满意的用于诊断的切片,标本应注意切全。

切出蜡片后,用毛笔轻轻地托起,尔后用眼科镊夹起,正面向上放入展片箱(展片温度根据作用的石蜡熔点进行调整,一般低于蜡熔点10~12℃),待切片展平后,即可进行分片和捞片。

切片经30%的酒精初展后,再用载玻片捞起放入展片箱更易展平。

为减少切片刀与组织块在切片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使石蜡保持合适的硬度,切片时可经常用冰块冷却切片刀和组织块,尤其在夏季高温季节更为必要。

(3)轮转式切片机切取组织,是由下向上切,为得到完整的切片,防止组织出现刀纹裂缝,应将组织硬脆难切的部分放在上端(如皮肤组织,应将表皮部分向上。

而胃肠等组织,应将浆膜面朝上)。

(4)捞片时注意位置,要留出贴标签的空间,并注意整齐美观。

捞起切片后,立即写上编号。

(5)切片捞起后,在空气中略微干燥后即可烤片。

一般在60℃左右烤箱内烤30min即可,也可用烤片器烤片。

血凝块和皮肤组织应及时烤片。

但对脑组织待完全晾干后,才能进行烤片。

否则,可能产生气泡影响染色。

3.注意事项(1)组织的取材和固定取材时,组织块的大小厚薄应适当,过大、过厚的组织,固定液不易渗透,易引起固定不良。

过小、过薄的组织,在固定和脱水的过程中易变硬或产生弯曲扭转,同样影响切片质量。

陈旧、腐败和干枯的组织不宜制作切片。

用陈腐组织制成的切片,往往核浆共染,染色模糊,组织结构不清,无法进行观察。

固定不及时和固定不当的组织,染色时常出现核质着色较浅,轮廓不清,出现不同程度的片状发白区。

组织固定时,固定液的量应充足,至少要在4倍以上,同时注意组织块不要与容器粘连。

至于组织固定的时间,根据具体情况加以掌握。

有关固定时应注意的事项,可参见有关章节。

(2)组织脱水、透明和浸蜡组织脱水用的各级酒精,应保证相应浓度,以便组织脱水彻底。

但无水酒精中,组织块放置时间不宜过长,否则组织过硬,切片困难。

遇到此情况,可将组织浸在香柏油中软化,用二甲苯洗去香柏油后,再重新浸蜡和包埋。

脱水酒精,尤其是无水酒精中混有水分,则组织脱水不干净。

经二甲苯时,组织也无法透明,呈现浑浊。

此时应将组织在新的酒精中重新脱水。

二甲苯透明也应充分,否则不利于石蜡的浸透。

但组织在二甲苯内的时间应严格掌握,时间过长组织易碎,也无法切出好的切片。

时间不足,则石蜡不易浸透。

浸蜡的温度也不宜过高,时间长短也应加以控制。

总之,组织脱水、透明和浸蜡对于切片质量都有一定影响,组织脱水、透明和浸蜡过度,组织块变硬变脆,因此对于小块组织或小动物标本应注意时间。

但若时间不够,组织块硬化不够,也不利于切片和染色,因此,应注意各具体环节的操作,并注意保证各种试剂的质量。

(3)切片切片刀要求锋利且无缺口,切片自行卷起多由切片刀不锋利所致,切片刀有缺口时,易造成切片断裂破碎和不完整。

骨组织切片时,用重型刀较好。

全钢刀或单面钨刀也适合石蜡或火棉胶包埋的骨组织。

(4)切片刀和切片机切片刀放置的倾角以20-30℃为好。

倾角过大切片上卷,不能连在一起。

过小则切片皱起。

应注意维护切片机,防止因螺丝松动产生震动,切片时会造成切片厚薄不均。

遇硬化过度的肝、脑、脾等组织时,应轻轻切削,防止由于震动产生空洞现象。

(5)特殊要求切片的制作石蜡切片虽然有很多优点,但制片过程中要经过酒精和二甲苯等有机溶剂处理,因此很易造成组织内抗原性的丧失,在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时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因而有人采用冷冻干燥包埋法,即将新鲜组织低温速冻,利用冷冻干燥机在真空和低温条件下除去组织内的水分,然后用甲醛蒸汽固定干燥后的组织,而后在进行浸蜡、包埋和切片。

此法可保存组织内的可溶性物质,防止蛋白质变性和酶的失活,减少抗原的丢失。

用于免疫荧光标记、免疫酶标记和放射自显影。

(二)冰冻切片法冰冻切片在组织学技术中应用广泛,对临床快速病理诊断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因冰冻切片制作时不经各级酒精的脱水,二甲苯的透明等过程,因此对脂肪和类脂的保存较好,在进行脂肪染色和神经组织髓鞘的染色常用。

冰冻切片多用于新鲜组织,甲醛固定的组织和低温冰箱冷藏的组织块等。

组织不经任何包埋剂而直接放在制冷台上冷却后进行切片。

1.恒冷箱切片将组织块在恒冷箱的切片机上切片。

恒冷箱切片机的种类较多,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用。

一般调节温度为-25℃左右。

箱内温度下降后,打开观察窗,将组织固着器放置到速冻台上,先放少量OCT或羧甲基纤维素,待冻结后将组织块放上,并在其周围加适量包埋剂,将组织块包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