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期末大作业_完整版

合集下载

spss期末考试上机试题及答案

spss期末考试上机试题及答案

spss期末考试上机试题及答案SPSS期末考试上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SPSS中,数据视图指的是:A. 数据编辑器B. 输出视图C. 变量视图D. 语法视图答案:A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SPSS的数据文件类型?A. .savB. .csvC. .xlsxD. .txt答案:C3. 在SPSS中,要对数据进行排序,应该使用哪个命令?A. Sort CasesB. RecodeC. ComputeD. Transform答案:A4. 以下哪个不是SPSS的统计分析方法?A. 描述性统计分析B. 相关性分析C. 回归分析D. 数据可视化分析答案:D5. 在SPSS中,要计算一个新变量的平均值,应该使用哪个命令?A. ComputeB. AggregateC. Split FileD. Sort Cases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6. 在SPSS中,数据文件的扩展名通常是________。

答案:.sav7. 要将数据从Excel导入SPSS,可以使用________功能。

答案:Get Data8. 在SPSS中,进行频率分析时使用的命令是________。

答案:Frequencies9. 为了进行方差分析,需要在SPSS中选择________菜单下的ANOVA 命令。

答案:Analyze10. 在SPSS中,如果需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可以使用________命令。

答案:Standardize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请简述SPSS中数据清洗的一般步骤。

答案:数据清洗通常包括以下步骤:检查缺失值、异常值识别、数据类型转换、数据标准化等。

12. 描述性统计分析在SPSS中如何进行?答案:在SPSS中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通过选择Analyze菜单下的Descriptive Statistics,然后根据需要选择Frequencies、Descriptives、Explore等命令来进行。

spss期末试题及答案

spss期末试题及答案

spss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SPSS中,用于描述数据集中的变量分布情况的统计量是()。

A. 平均值B. 中位数C. 众数D. 标准差答案:ABC2. 在SPSS中,进行数据录入时,如果需要输入缺失值,应该使用以下哪个符号表示?()A. 0B. 9C. -D. *答案:C3.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SPSS中的数据类型?()A. 数值型B. 字符串C. 逻辑型D. 图像型答案:D4. 在SPSS中,进行相关性分析时,通常使用哪种统计方法?()A. t检验B. 方差分析C. 卡方检验D. 皮尔逊相关系数答案:D5. SPSS中,用于创建数据文件的命令是()。

A. GET FILEB. SAVEC. OPEN DATAD. NEW DATA答案:A6. 在SPSS中,如果要对数据进行分组处理,应该使用以下哪个功能?()A. 分类汇总B. 数据筛选C. 数据排序D. 数据转换答案:A7. SPSS中,用于绘制数据分布直方图的命令是()。

A. GRAPHB. CHARTC. PLOTD. HISTOGRAM答案:B8. 在SPSS中,如果要进行回归分析,应该使用以下哪个菜单选项?()A. 分析B. 描述统计C. 预测D. 回归答案:D9. SPSS中,用于计算数据集中变量的方差的命令是()。

A. DESCRIPTIVESB. FREQUENCIESC. MEANSD. CORRELATIONS答案:A10. 在SPSS中,如果要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应该使用以下哪个菜单选项?()A. 因子B. 聚类C. 多变量D. 描述统计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在SPSS中,数据视图的窗口分为三个部分:________、变量视图和数据视图。

答案:数据结构视图2. SPSS中,用于计算数据集中变量的均值的命令是________。

答案:MEANS3. 在SPSS中,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命令是________。

spss期末上机试题及答案

spss期末上机试题及答案

spss期末上机试题及答案在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的学习过程中,上机试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评估方式。

下面将为您提供一套SPSS期末上机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SPSS。

试题一:数据导入与数据清洗通过实践操作完成以下任务:1.将Excel表格中的数据导入SPSS软件中。

2.对导入的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去除数据缺失和异常值。

答案:导入数据:步骤1:打开SPSS软件,点击“文件”,选择“打开”,再选择“数据”选项。

步骤2: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找到并选中Excel文件,并点击“打开”按钮。

步骤3:在“导入向导”界面上,选择“读取工作表”选项,点击“下一步”按钮。

步骤4:在“选择工作表和变量”界面上,选择要导入的工作表和变量,点击“下一步”按钮。

步骤5:在“命名新数据文件”界面上,选择保存导入后的数据文件的路径和名称,点击“完成”按钮。

数据清洗:步骤1:点击菜单栏上的“数据”选项,选择“选择变量”子菜单。

步骤2: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要进行数据清洗的变量,点击“确定”按钮。

步骤3:点击菜单栏上的“数据”选项,选择“筛选”子菜单。

步骤4: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要进行筛选的条件,点击“确定”按钮。

步骤5:点击菜单栏上的“数据”选项,选择“数据清理”子菜单。

步骤6: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要进行数据清理的方法,点击“确定”按钮。

试题二: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实践操作完成以下任务:1.计算数据的平均值、标准差和频数统计。

2.绘制数据的直方图和散点图,并进行数据解读。

答案:计算描述统计量:步骤1:点击菜单栏上的“分析”选项,选择“描述性统计”子菜单。

步骤2: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要进行统计分析的变量,点击“统计”按钮。

步骤3:在“统计”界面上,勾选“平均值”、“标准差”和“频数”,点击“确定”按钮。

绘制直方图:步骤1:点击菜单栏上的“图表”选项,选择“直方图”子菜单。

SPSS调查报告 - 期末作业

SPSS调查报告 - 期末作业

--------------------------------- --------- 订 -----------------------------------------线----------------------------------------姓名 学号二、调查目的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调查了解广东财经大学本部学生选择收费代课的原因,以及对本专业学习、实习实践的认知程度,是否支持放弃学习去实习或者做自己的事情,是否支持收费代课。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份调查报告揭露出的一些情况,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权衡学习与实习的利弊,更加理性地对待收费代课的行为,做出对自己正确合适的选择;另一方面,引起学校对这种收费代课现象的重视,给学校提一些建议,希望学校采取一些措施改善这种不良校风。

三、调查方法从可行性角度出发,本次调查采用非概率随机抽样的街头拦截法,集中对象为本部大三大四的同学,以自愿形式对本部同学分发调查问卷,总共发出80份问卷,回收80份,有效问卷80份。

收集问卷之后,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最后把结论整理成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中采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主要有:频数分析、多选项分析、交叉列联表行列变量间关系的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等。

四、描述统计1、对样本性别作频数分析从上表可以看出,这次填写问卷的女生较多,占了样本的66.3%,这与我们学校男女比例不均衡有很大的关系,样本的男女比例不相等,也可以较好地接近学校的实际情况,有利于我们得到更为准确的结论。

2、对样本年级作频数分析从上表可知,参加问卷调查的大三大四学生比例明显比较高,这与一开始我们预期相符,样本中大三大四学生所占比例较多,有利于我们得到更为有针对性的结论。

3、对年级与班级出勤率作交叉列联表行列变量间关系的分析由表可知,大三班级出勤率处于一般水平的班级多达14个,总体为46,占的比例超过30%;大四班级出勤率处于一般水平的班级达到4个,总体15,占的比例接近26.7%。

spss期末作业

spss期末作业
.000
r100米
-198.535
47.718
-.096
-4.161
.000
跳远
207.019
34.487
.130
6.003
.000
铅球
60.120
12.499
.152
4.810
.000
跳高
958.608
93.487
.168
10.254
.000
r400米
-57.154
13.044
-.113
-4.381
-.691
1.000
.391
.471
-.636
-.654
.375
.632
.446
-.356
铅球
.716
-.420
.391
1.000
.321
-.142
-.489
.856
.643
.703
.202
跳高
.634
-.364
.471
.321
1.000
-.275
-.487
.376
.472
.338
-.132
r400米
df
14
0
14
年龄
Correlation
.827
.688
1.000
Significance (2-tailed)
.000
.003
.
df
14
14
0
年龄
体重
Correlation
1.000
.805
Significance (2-tailed)
.
.000

SPSS期末大作业-完整版

SPSS期末大作业-完整版

SPSS期末大作业-完整版第1题:基本统计分析1分析:本题要求随机选取80%的样本,因而需要选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此选择随机抽样中的近似抽样方法进行抽样。

其基本操作步骤如下:数据→选择个案→随机个案样本→大约(A)80 所有个案的%。

1、基本思路:(1)由于存款金额为定距型变量,直接采用频数分析不利于对其分布形态的把握,因而采用数据分组,先对数据进行分组再编制频数分布表。

此处分为少于500元,500~2000元,2000~3500元,3500~5000元,5000元以上五组。

分组后进行频数分析并绘制带正态曲线的直方图。

(2)进行数据拆分,并分别计算不同年龄段储户的一次存取款金额的四分位数,并通过四分位数比较其分布上的差异。

操作步骤:(1)数据分组:【转换→重新编码为不同变量】,然后选择存取款金额到【数字变量→输出变量(V)】框中。

在【名称(N)】中输入“存取款金额1”,单击【更改(H)】按钮;单击【旧值和新值】按钮进行分组区间定义。

存取款金额1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1.00 82 34.6 34.6 34.62.00 76 32.1 32.1 66.73.00 104.2 4.2 70.94.00 22 9.3 9.3 80.25.00 47 19.8 19.8 100.0 合计237 100.0 100.0(2)【分析→描述统计→频率】;选择“存款金额分组”变量到【变量(V)】框中;单击【图标(C)】按钮,选择【直方图】和【在直方图上显示正态曲线】;选中【显示频率表格】,确定。

(3)【数据→拆分文件】,选择“年龄”变量到【分组方式】框中,选中【比较组】和【按分组变量排序文件】,确定;【分析→描述统计→频率】,选择“存款金额”到【变量】框中,单击【统计量】按钮,选择【四分位数】→继续→确定。

统计量存(取)款金额20岁以下N有效1 缺失0百分位数25 50.00 50 50.00 75 50.0020~35岁N有效131缺失0 百分位数25 500.0050 1000.0075 5000.0035~50岁N有效73缺失0 百分位数25 500.0050 1000.0075 4500.0050岁以上N有效32缺失0 百分位数25 525.0050 1000.0075 2000.00结果及结果描述:频数分布表表明,有一半以上的人的一次存取款金额少于2000元,且有34.6%的人的存取款金额少于500元,19.8%的人的存取款金额多于5000元,下图为相应的带正态曲线的直方图。

SPSS统计软件期末作业

SPSS统计软件期末作业

统计软件与应用期末作业完成作业:3、5、11、12题第3题:基本统计分析3利用居民储蓄调查数据,从中随机选取85%的样本,进行分析,实现以下目标:1、分析不同职业储户的储蓄目的(一),只输出图形并进行分析即可,不需要输出频数表格;2、分析城镇和农村储户对“未来收入状况的变化趋势”是否持相同的态度;3.分析储户一次存款金额的分布,并对不同年龄段的储户进行比较。

基本思路:首先通过随机抽样中的近似抽样方式,对居民储蓄调查数据进行抽样。

操作步骤:选择菜单数据→选择个案→随机个案样本,样本尺寸填大约所有个案85%。

1、题目:分析不同职业储户的储蓄目的(一),只输出图形并进行分析即可,不需要输出频数表格。

基本思路:首先进行多选项分析,定义名为X的多选项变量集,其中包括a7_1、a7_2、a7_3三个变量,然后对多选项变量集进行频数分析;对不同职业储户储蓄目的进行分析,采用多选项交叉分组下的频数分析。

操作步骤:分析:从折线图看出,储户中商业服务业的人数最多,总体上所有职业储户的正常生活零用所占的百分比最大,买证券与单位集资的人较少,说明大部分人群还没有这方面的意识。

2、分析城镇和农村储户对“未来收入状况的变化趋势”是否持相同的态度。

基本思路:该问题列联表的行变量为户口,列变量为未来收入状况,在列联表中输出各种百分比、期望频数、剩余、标准化剩余,显示各交叉分组下频数分布柱形图,并利用卡方检验方法,对城镇和农村储户对该问题的态度是否一致进行分析。

操作步骤:分析→描述统计→交叉表,显示复式条形图前打勾,行选择户口,列选择未来收入情况,统计量选择卡方,点击单元格,在观察值、期望值、行、列、总计、四舍五入单元格计数前打勾,最后确认。

输出以下表格和图形:户口* 未来收入情况交叉制表未来收入情况合计增加基本不变减少户口城镇户口计数38 111 20 169期望的计数37.6 103.3 28.2 169.0户口中的 % 22.5% 65.7% 11.8% 100.0%未来收入情况中的 % 73.1% 77.6% 51.3% 72.2%总数的 % 16.2% 47.4% 8.5% 72.2% 农村户口计数14 32 19 65期望的计数14.4 39.7 10.8 65.0户口中的 % 21.5% 49.2% 29.2% 100.0%未来收入情况中的 % 26.9% 22.4% 48.7% 27.8%总数的 % 6.0% 13.7% 8.1% 27.8%合计计数52 143 39 234 期望的计数52.0 143.0 39.0 234.0 户口中的 % 22.2% 61.1% 16.7% 100.0% 未来收入情况中的 % 100.0% 100.0% 100.0% 100.0% 总数的 % 22.2% 61.1% 16.7% 100.0%卡方检验值df 渐进 Sig. (双侧)Pearson 卡方10.622a 2 .005似然比9.844 2 .007线性和线性组合 4.077 1 .043有效案例中的 N 234a. 0 单元格(0.0%) 的期望计数少于 5。

spss的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spss的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spss的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SPSS是一款由哪个公司开发的统计分析软件?A. IBMB. MicrosoftC. AdobeD. Oracle答案:A2. 在SPSS中,数据文件的扩展名通常是什么?A. .txtB. .csvC. .savD. .xls答案:C3. SPSS中“Variable View”是用来做什么的?A. 编辑数据B. 定义变量属性C. 运行统计分析D. 制作图表答案:B4. 在SPSS中,以下哪个命令用于描述性统计分析?FREQUENCEDESCRIPTIVESCORRELATIONST-TEST答案:DESCRIPTIVES5. 以下哪种数据类型在SPSS中不能被识别?A. NumericB. StringC. DateD. Image答案:D6. SPSS中“Syntax Editor”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编辑数据B. 编写和执行命令C. 制作图表D. 定义变量属性答案:B7. 在SPSS中,进行假设检验时,以下哪个选项不是t检验的类型?A. One-Sample T TestB. Paired Samples T TestC. Independent Samples T TestD. Chi-Square Test答案:D8. SPSS中“Data Entry”窗口是用于什么?A. 录入数据B. 编辑数据C. 定义变量属性D. 运行统计分析答案:A9. 在SPSS中,"Analyze"菜单下包含哪些主要功能?A. 数据录入B. 统计分析C. 图表制作D. 变量定义答案:B10. SPSS中,以下哪个命令用于执行回归分析?A. DESCRIPTIVESB. CORRELATIONSC. REGRESSIOND. T-TEST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SPSS是一款_________的统计分析软件,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健康研究等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题:基本统计分析1分析:本题要求随机选取80%的样本,因而需要选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此选择随机抽样中的近似抽样方法进行抽样。

其基本操作步骤如下:数据→选择个案→随机个案样本→大约(A)80 所有个案的%。

1、基本思路:(1)由于存款金额为定距型变量,直接采用频数分析不利于对其分布形态的把握,因而采用数据分组,先对数据进行分组再编制频数分布表。

此处分为少于500元,500~2000元,2000~3500元,3500~5000元,5000元以上五组。

分组后进行频数分析并绘制带正态曲线的直方图。

(2)进行数据拆分,并分别计算不同年龄段储户的一次存取款金额的四分位数,并通过四分位数比较其分布上的差异。

操作步骤:(1)数据分组:【转换→重新编码为不同变量】,然后选择存取款金额到【数字变量→输出变量(V)】框中。

在【名称(N)】中输入“存取款金额1”,单击【更改(H)】按钮;单击【旧值和新值】按钮进行分组区间定义。

(2)【分析→描述统计→频率】;选择“存款金额分组”变量到【变量(V)】框中;单击【图标(C)】按钮,选择【直方图】和【在直方图上显示正态曲线】;选中【显示频率表格】,确定。

(3)【数据→拆分文件】,选择“年龄”变量到【分组方式】框中,选中【比较组】和【按分组变量排序文件】,确定;【分析→描述统计→频率】,选择“存款金额”到【变量】框中,单击【统计量】按钮,选择【四分位数】→继续→确定。

统计量存(取)款金额20岁以下N有效 1缺失0 百分位数25 50.0050 50.0075 50.0020~35岁N有效131缺失0 百分位数25 500.0050 1000.0075 5000.0035~50岁N有效73缺失0 百分位数25 500.0050 1000.0075 4500.0050岁以上N有效32缺失0 百分位数25 525.0050 1000.0075 2000.00结果及结果描述:频数分布表表明,有一半以上的人的一次存取款金额少于2000元,且有34.6%的人的存取款金额少于500元,19.8%的人的存取款金额多于5000元,下图为相应的带正态曲线的直方图。

统计量表格表明,年龄在20岁以下的人有1人,其存取款金额的四分位差是0(50-50)元,年龄在20~35岁之间的人有131人,其存取款金额的四分位差是4500(5000-500)元,年龄在35~50岁之间的人有73人,其存取款金额的四分位差是4000(4500-500)元,年龄在50岁以上的人有32人,其存取款金额的四分位差是1475(2000-525)元。

可见,20~35,35~50两个年龄段的离散程度比较大,其余两个年龄段的离散程度较小。

2、基本思路:本问题涉及到两个变量户口和物价趋势,考虑两者之间的联系,因而需要用到交叉列联表。

该列联表的行变量为户口,列变量为物价趋势,需要在列联表中输出各种百分比、期望频数、剩余、标准剩余,显示各交叉分组下频数分布柱形图,并利用卡方检验方法,对城镇和农村储户对物价趋势的态度是否一致进行分析。

操作步骤:(1)【分析→描述统计→交叉表】,选择“户口”到【行】框中,选择“物价趋势”到【列】框中;并选中【显示复式条形图】(2)单击【单元格】按钮,选中【观测值】、【期望值】、【行】、【列】、【总计】各框→继续;(3)单击【统计量】,选中【卡方】框→继续;结果及其结果分析:户口* 物价趋势交叉制表物价趋势合计上升稳定下降户口城镇户口计数21 131 18 170 期望的计数20.1 122.7 27.3 170.0 户口中的% 12.4% 77.1% 10.6% 100.0% 物价趋势中的%75.0% 76.6% 47.4% 71.7% 总数的% 8.9% 55.3% 7.6% 71.7%农村户口计数7 40 20 67 期望的计数7.9 48.3 10.7 67.0 户口中的% 10.4% 59.7% 29.9% 100.0% 物价趋势中的%25.0% 23.4% 52.6% 28.3% 总数的% 3.0% 16.9% 8.4% 28.3%合计计数28 171 38 237 期望的计数28.0 171.0 38.0237.0户口中的% 11.8% 72.2% 16.0% 100.0%物价趋势中的% 100.0% 100.0% 100.0% 100.0%总数的% 11.8% 72.2% 16.0% 100.0%卡方检验值df 渐进Sig. (双侧)Pearson 卡方13.276a2 .001似然比12.1592 .002线性和线性组合7.750 1 .005有效案例中的N 237a. 0 单元格(0.0%) 的期望计数少于5。

最小期望计数为7.92。

上面交叉列联表表明,I 共有237名被访者,其中170名有城镇户口,67名是农村户口,占样本总数的71.7%,28.3%;认为物价趋势为上升、稳定、下降的人数分别为28、171、38,各占总数的11.8%,72.2%,16.0%。

II 对不同户口的人群进行分析:城镇户口的人数总共有170人,对物价稳定趋势为上升、稳定、下降的比例分别为12.4%、77.1%、10.6%,认为物价趋势稳定的人数多于总比例,认为物价趋势下降的人数少于总比例;农村户口的总人数为67人,对物价稳定趋势为上升、稳定、下降的比例分别为10.4%、59.7%、29.9%,认为物价趋势稳定的人数少于总比例,认为物价趋势下降的人数多于总比例;III 对物价趋势不同态度的人群分析:认为物价上升的人数总共有28人,其中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所占比例分别为75%,25%,有城镇户口的比例略高于总比例;认为物价稳定的人数总共有171人,其中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所占比例分别为76.6%,23.4%,有城镇户口的比例略高于总比例;认为物价下降的人数总共有28人,其中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所占比例分别为47.4%,52.6%,有城镇户口的比例明显低于总比例;总体来说,不同户口的人群对物价趋势的态度存在一定的一致性。

从所得卡方检验结果来看,概率p值为0.001,小于显著性水平,因此拒绝原假设,认为行列变量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3 、对居民一次存款金额分别按照收入水平进行分类,得到均值、中位数、方差和偏度。

3、基本思路本题中的分类变量为收入水平,因而需按照收入水平对数据进行拆分,然后分别计算一次存款金额的均值、中位数、方差和偏度。

操作步骤:【数据→拆分文件】,选择“收入水平”变量到【分组方式】框中,选中【比较组】和【按分组变量排序文件】,确定;【分析→描述统计→频率】,选择“存款金额”到【变量】框中,单击【统计量】按钮,选中【均值】、【中位数】、【方差】、【偏度】→继续→确定。

结果及其分析:统计量存(取)款金额300元以下N有效41缺失0 均值2043.17 中值300.00 方差30740437.195 偏度 4.066偏度的标准误.369300~800元N有效137缺失0 均值4314.15 中值1000.00 方差134185788.508 偏度 6.490 偏度的标准误.207800~1500元N有效46缺失0 均值5687.67 中值1750.00 方差116385836.002 偏度 4.415 偏度的标准误.3501500元以上N有效13缺失0 均值11026.92 中值7000.00 方差197942756.410 偏度 2.193 偏度的标准误.616第2题:基本统计分析2用随机抽样中的近似抽样方法选取85%的样本,数据→选择个案→随机样本→大约(A)85所有个案的%。

第一问基本思路:①由于存款金额是定距型变量,考虑先进行数据分组再编制频数分布表。

②进行数据拆分,分别计算“300以下”、“300-800”、“800-1500”、“1500以上”收入的四分位数,并通过四分位数比较上述四者分布上的差异。

操作步骤:①【转换→重新编码为不同变量(R)】;选择“存款金额”到【数字变量→输出变量(V)】框中;在【名称(N)】中输入“存款金额分组”,单击【更改(H)】按钮;单击【旧值和新值】按钮进行分组区间定义。

存款金额分组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1.00 85 34.3 34.3 34.32.00 77 31.0 31.0 65.33.00 16 6.5 6.5 71.84.00 25 10.1 10.1 81.95.00 45 18.1 18.1 100.0 合计248 100.0 100.0②【分析→描述统计→频率】;选择“存款金额分组”变量到【变量(V)】框中;单击【图标(C)】按钮,选择【直方图】和【在直方图上显示正态曲线】;选中【显示频率表格】,确定。

③【数据→拆分文件】,选择“收入水平”变量到【分组方式】框中,选中【比较组】和【按分组变量排序文件】,确定;【分析→描述统计→频率】,选择“存款金额”到【变量】框中,单击【统计量】按钮,选择【四分位数】→继续→确定。

统计量存(取)款金额300元以下N有效43缺失0百分位数25 200.0050 300.0075 1000.00300~800元N有效148缺失0百分位数25 500.0050 1000.0075 4475.00800~1500元N有效41缺失0 百分位数25 710.0050 2000.0075 6000.001500元以上N有效16缺失0 百分位数25 3000.0050 4450.0075 9750.00第二问基本思路:该问题中设计到两个变量,应采用交叉分组下的频数分析,行变量为“年龄”,列变量为“未来收入状况的变化趋势”,在列联表中输出观测频数、期望频数、各种百分比,显示各交叉分组下频数分布柱形图,并利用卡方检验,针对各年龄段对“未来收入状况的变化趋势”的态度是否一致进行分析。

操作步骤:①【分析→描述统计→交叉表】,选择“年龄”到【行】框中,选择“未来收入情况”到【列】框中;②单击【单元格】按钮,选中【观测值】、【期望值】、【行】、【列】、【总计】各框→继续;③单击【统计量】,选中【卡方】框→继续;④选中【显示复式条形图】→确定。

年龄* 未来收入情况交叉制表未来收入情况合计增加基本不变减少年龄20岁以下计数0 2 1 3期望的计数.7 1.8 .5 3.0年龄中的% 0.0% 66.7% 33.3% 100.0%未来收入情况中的% 0.0% 1.3% 2.4% 1.2% 总数的% 0.0% 0.8% 0.4% 1.2% 20~35岁计数35 65 27 127期望的计数28.2 77.3 21.5 127.0 年龄中的% 27.6% 51.2% 21.3% 100.0% 未来收入情况中的% 63.6% 43.0% 64.3% 51.2% 总数的% 14.1% 26.2% 10.9% 51.2%35~50岁计数16 55 10 81 期望的计数18.0 49.3 13.7 81.0 年龄中的% 19.8% 67.9% 12.3% 100.0% 未来收入情况中的% 29.1% 36.4% 23.8% 32.7% 总数的% 6.5% 22.2% 4.0% 32.7%50岁以上计数 4 29 4 37 期望的计数8.2 22.5 6.3 37.0 年龄中的% 10.8% 78.4% 10.8% 100.0% 未来收入情况中的% 7.3% 19.2% 9.5% 14.9% 总数的% 1.6% 11.7% 1.6% 14.9%合计计数55 151 42 248 期望的计数55.0 151.0 42.0 248.0 年龄中的% 22.2% 60.9% 16.9% 100.0%未来收入情况中的%100.0%100.0% 100.0% 100.0%总数的% 22.2% 60.9% 16.9% 100.0%卡方检验值df渐进Sig.(双侧)Pearson 卡方12.895a6 .045似然比13.9056 .031线性和线性组合.017 1 .895 有效案例中的N 248a. 3 单元格(25.0%) 的期望计数少于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