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认识;茶具的搭配

合集下载

茶艺教案课程认识茶具8文档

茶艺教案课程认识茶具8文档

茶艺教案课程认识茶具8文档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茶艺》教材的第一章第二节“认识茶具”。

详细内容包括茶具的历史发展、分类及用途、茶具的选用与保养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茶具的历史发展过程,认识到茶具在我国茶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掌握茶具的分类、用途及选用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和保养茶具。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茶具的分类及用途、茶具的选用与保养。

教学重点:茶具的历史发展、茶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茶具实物、图片、PPT、视频等。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各种茶具,让学生初步感受茶具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介绍茶具的历史发展,让学生了解茶具在我国茶文化中的地位。

(2)讲解茶具的分类、用途,引导学生掌握茶具的基本知识。

3. 实践操作(10分钟)(1)展示茶具实物,让学生观察、触摸,加深对茶具的认识。

(2)分组进行茶具选用练习,让学生学会根据茶叶特点选择合适的茶具。

4. 选用与保养(10分钟)(1)讲解茶具的选用原则,让学生掌握如何挑选合适的茶具。

(2)介绍茶具的保养方法,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和保养茶具。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设计茶具选用、保养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茶具与文化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1. 茶具的历史发展2. 茶具的分类与用途1)瓷器2)紫砂器3)玻璃器4)金属器3. 茶具的选用与保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茶具的历史发展过程。

(2)列举三种茶具的分类,并说明其用途。

(3)分析茶具选用与保养的重要性。

2. 答案:(1)茶具的历史发展:商周时期,茶具主要以青铜器为主;战国至汉代,陶瓷茶具逐渐取代青铜器;唐宋时期,茶具种类丰富,瓷器、紫砂器等逐渐成为主流;明清至今,茶具材质、造型更加多样化。

茶具的认识及介绍

茶具的认识及介绍

茶具的介绍
1、茶盘
用于摆放茶具及泡茶,有方形、圆形及树桩茶盘
2、茶道组
①茶夹用于夹取品茗杯
②茶匙用于取散茶
③茶拨用于分茶,将茶叶放入杯中
④茶针用于掏紫砂壶口,防止紫砂壶被堵塞
⑤茶漏放于紫砂壶口增大壶口面积,防止茶叶散落
⑥茶刀用于撬取饼茶、砖茶及沱茶等
3、茶罐
用于存储干茶,主要有紫砂、陶瓷、玻璃〔花茶〕等
4、茶荷
用于盛放茶样,以便欣赏茶叶的色泽及外形
5、茶滤
放置于公正杯之上过滤茶汤
6、紫砂壶
根据形状常用的有石瓢壶、如意壶、鼓壶、西施壶等
7、盖碗
盖碗由三局部组成。

上为盖,也喻为天;中为碗,也喻为人;下为托,也喻为地;天、地、人三才合一,盖碗也称为三才碗,天盖之,人蕴之,地载之。

8、公正杯
用来综合茶汤及欣赏汤色
9、品茗杯
10、茶巾
用来沾干壶底和杯底的睡姿及摆放茶具11、茶海
用来盛放己清洁的的品茗杯
12、养壶笔
用来养紫砂壶、茶宠,清洁茶盘。

茶具选配

茶具选配

茶具选配 2009-12-17 9:20:20(一)茶艺器具的名称及用途 我国地域辽阔,茶类繁多,又因民族众多、民俗差异,饮茶习惯便各有特点,所用器具更是异彩纷呈。

1.主茶具 主茶具乃泡茶、饮茶主要的用具,主要有茶壶、茶船、茶盅、茶杯、杯托、盖碗、冲泡器等。

(1)茶壶 用以泡茶的器具。

也可直接用茶壶来泡茶,独自酌饮。

也可用小茶壶当茶盅用。

茶壶由壶盖、壶身、壶底和圈足四部分组成。

壶盖有孔、钮、座等细部。

壶身有口、延(唇墙)、嘴、流、腹、肩、把(柄、板)等细部。

由于壶的把、盖、底、形的细微部分的不同,壶的基本形态就有近200种。

以把划分: ①侧提壶:壶把为耳状,在壶嘴的对面。

②提梁壶:壶把在盖上方为虹状者。

③飞天壶:壶把在壶身一侧上方为彩带飞舞状。

④握把壶:壶把圆直形与壶身呈90°状。

⑤无把壶:壶把省略,手持壶身头部倒茶。

以盖划分: ①压盖:盖平压在壶口之上,壶口不外露。

②嵌盖:盖嵌入壶内,盖沿与壶口平。

③截盖:盖与壶身浑然一体,只显截缝。

以底划分: ①捺底:将壶底心捺成内凹状,不另加足。

②钉足:在壶底上加上三颗外突的足。

③加底:在壶底四周加一圈足。

以有无滤胆分: ①普通壶:上述的各种茶壶,无滤胆。

②滤壶:在上述的各种茶壶中,壶口安放一只直桶形的滤胆或滤网,使茶渣与茶汤分开。

(2)茶船 承放茶壶等的垫底器具,有竹木、陶瓷及金属制品。

既可增加美观,又可防止茶壶烫伤桌面。

其主要种类有: ①盘状:船沿矮小,整体如盘状,侧平视茶壶形态完全展现出来。

②碗状:船沿高耸,侧平视只见茶壶上半部。

③双层状:茶船制成双层,上层有许多排水小孔,使冲泡溢出之水流入下层的储水器。

(3)(3)茶盅 亦称茶海、公道杯、公平杯,用于盛放和分斟茶汤。

将茶汤及时斟于茶海中,可避免茶叶久泡而苦涩。

其主要种类有: ①壶式盅:壶形,或以茶壶代替。

②圈顶式盅:将壶口部分或全部向外延拉成一翻边,以作把手。

认识茶具活动教案小学

认识茶具活动教案小学

认识茶具活动教案小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茶艺》单元第一节,主要围绕“认识茶具”这一主题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茶具的种类、用途及特点;掌握茶具的使用方法;认识茶艺中的基本礼仪。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茶具的种类、用途及特点,提高学生的生活常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正确使用茶具泡茶。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茶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及茶艺礼仪。

教学重点:茶具的种类、用途及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茶具一套(包括茶壶、茶杯、茶盘、茶荷、茶巾等)、茶叶、热水壶、多媒体课件。

学具:每组一套茶具、茶叶、热水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物展示和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茶具的种类、用途及特点,引导学生关注茶艺文化。

2. 实践操作(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茶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2)教师示范:教师现场演示泡茶过程,强调注意事项。

(3)学生练习: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泡茶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知识讲解(1)茶具的种类及用途:介绍茶壶、茶杯、茶盘、茶荷、茶巾等茶具的用途。

(2)茶艺礼仪:讲解茶艺中的基本礼仪,如请茶、敬茶、谢茶等。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茶艺礼仪的例题,引导学生正确回答。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茶具使用和茶艺礼仪的随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茶具的认识种类:茶壶、茶杯、茶盘、茶荷、茶巾等用途:泡茶、品茶、敬茶等2. 茶艺礼仪请茶:请客人用茶敬茶:向客人敬茶谢茶:感谢客人的品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茶具的认识及茶艺礼仪的短文。

茶具的认识及茶艺礼仪茶具是泡茶、品茶必不可少的工具。

常见的茶具有茶壶、茶杯、茶盘、茶荷、茶巾等。

它们各自有不同的用途,如茶壶用于泡茶,茶杯用于品茶,茶盘用于盛放茶具等。

茶艺礼仪是茶艺活动中的一种礼节,主要包括请茶、敬茶和谢茶。

请茶是邀请客人用茶,敬茶是向客人敬茶,谢茶是感谢客人的品茶。

茶道六君子的名称及用法

茶道六君子的名称及用法

茶道六君子的名称及用法
茶道六君子是指在茶道中必备的六种道具,它们分别是:
1.茶壶(铁锅):主要用于沸水烧制茶水,选择茶壶要注意它的材质、大小、形状和工艺等因素,以及其是否适合烧制特定的茶叶。

2.茶杯(盏):用于品尝和饮用茶水,茶杯的选材和制作也有讲究,如紫砂杯、玻璃杯、瓷杯等不同材质的茶杯对茶水的口感和香气都会有所影响。

3.茶匙(舀):用于舀茶叶、放茶汤和调制茶水,茶匙的大小和材质也要根据不同的茶叶和茶器来选取。

4.茶筅(筛):用于过滤茶水中的杂质和茶渣,以保持茶水的清澈和口感,茶筅的制作材料和筛孔大小也会影响茶水的品质。

5.茶巾(布):用于擦拭茶具和桌面,保持茶道环境的整洁和卫生,茶巾的材质和颜色也要与茶具搭配协调。

6.茶托(盘):用于盛放茶杯和茶匙,以及捧着茶具和茶碗移动,茶托的大小和形状也要根据茶具和茶宴的规格来选取。

茶道六君子在茶道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们是
茶道仪式中必不可少的道具,也是茶客品味茶水、感受茶道文化的载体。

当然,茶道的实践和感悟还需要在不断的学习和体验中逐渐领悟和感受。

茶具12件详解

茶具12件详解

茶具12件详解茶具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具的用途不仅仅是用来沏茶,更是一种品位和生活态度的体现。

以下是12件茶具的详细介绍:1. 茶杯茶杯是最基本的茶具之一,它的大小、形状和材质影响着茶的品味。

一般来说,茶杯要选择瓷器、玻璃、紫砂等材质,容量以100毫升以上为宜。

2. 茶壶茶壶不仅仅是用来沏茶,更是一种艺术品。

茶壶的种类很多,例如紫砂壶、玻璃壶、铁壶等。

不同种类的茶壶在制作工艺和材质上都有着各自的特点。

3. 茶筅茶筅是用来泡抹茶的,它的材质一般为竹子。

泡茶的过程中,使用茶筅可以让茶水更加细腻,口感更加舒适。

4. 茶巾茶巾主要用于擦拭茶具和手部,材质多为白色棉布或麻布。

使用茶巾可以保持茶具干净整洁,同时也可以保护手部皮肤不受烫伤。

5. 茶匙茶匙是用来取茶叶的,多用于瓷器或铁器茶叶罐内。

一般来说,茶匙的材质应该选用不易生锈的不锈钢。

6. 茶盘茶盘是放置茶杯和茶叶等茶具的大瓷盘子,一般用瓷器或漆器来制作。

茶盘应该选择较为平整的款式,便于放置茶具和拨水。

7. 茶具架茶具架是放置茶具和茶叶的小盘子,通常用于茶室和茶艺表演中。

茶具架的材质和形状应该与茶具相匹配,以便于装饰茶室或营造氛围。

8. 茶海茶海是盛放茶汤的大碗,一般容量为200毫升以上。

茶海的设计应该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便于倒茶和握持。

9. 茶叶罐茶叶罐可以方便地存放茶叶,以保证茶叶的新鲜度和质量。

茶叶罐的材质和形状应该与茶种搭配,以便于保持茶叶的风味和滋味。

10. 茶道具箱茶道具箱是保存茶具和茶叶的箱子,它的材质和结构应该能够保证茶具的安全和便于携带。

11. 茶勺茶勺是量茶的工具,材质通常选择银或不锈钢。

好的茶勺应该具有精细的工艺和优美的外观,以符合茶文化的规范和品味。

12. 茶架茶架是放置茶具的家居饰品,通常用于客厅、餐桌或茶室。

茶架的材质和款式应该与家居环境相匹配,以便于营造和谐的氛围和舒适的感觉。

总之,好的茶具不仅可以提高茶的品质,更是一种品位和生活态度的体现。

认识茶具活动教案小学

认识茶具活动教案小学

认识茶具活动教案小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小学四年级《生活与劳动》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认识茶具”。

具体内容包括:茶具的起源与发展、不同类型的茶具、茶具的用途及使用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茶具的起源与发展,掌握茶具的基本知识。

2. 认识不同类型的茶具,学会正确使用茶具泡茶。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及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茶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茶具的分类及用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茶叶、茶具、PPT、视频等。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实践操作所需茶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茶叶、茶具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生活中见过的茶具。

2. 新课导入(10分钟)介绍茶具的起源与发展,讲解不同类型的茶具及其用途。

3. 实践操作(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茶具,教师示范正确使用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道有关茶具使用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茶具的起源与发展2. 茶具的分类及用途3. 茶具的正确使用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茶具的起源与发展,并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茶具。

2. 答案要求:字迹工整,语言通顺,不少于1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操作环节表现较好。

但部分学生对茶具的正确使用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了解茶文化,如茶叶的种类、泡茶技艺等,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茶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2. 实践操作环节:学生跟随教师示范正确使用茶具。

3.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与答案的要求。

一、茶具的正确使用方法1. 使用茶具前,需了解茶具的材质、特点及适用茶叶,以确保泡茶效果。

a. 茶具的清洗方法,避免茶具残留污垢影响茶汤口感。

b. 茶具的摆放顺序,以便泡茶过程中操作便捷。

认识茶具中班科学教案

认识茶具中班科学教案

认识茶具中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茶具及其功能;2. 理解茶具的材料和制作工艺;3. 探索茶具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学准备1. 茶具实物和图片;2. 包括陶瓷、瓷器、玻璃、不锈钢在内的茶具材料样品;3. 制作茶具图示的图片卡片;4. 熱水壺和水;5. 茶叶;6. 观察记录表。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 引导学生回忆在家里或其他地方喝茶的经历,提问:“你们喝茶时用过什么东西?”2. 向学生展示茶具实物或图片,让他们猜测茶具的名称以及使用方法。

第二步:认识茶具1. 展示茶壶、茶杯、茶盘等茶具实物,引导学生依次说出茶具的名称。

2. 引导学生观察茶具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让他们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茶具的外形。

3. 使用图片卡片,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茶具,让他们尝试说出茶具的名称。

第三步:了解茶具的材料和制作工艺1. 展示不同材料的茶具样品,如陶瓷、瓷器、玻璃、不锈钢等,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外观和质地。

2.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材料的茶具有什么特点和优缺点。

3. 让学生回顾自己的观察结果,总结不同材料的茶具适合什么场合使用。

第四步:探索茶具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1. 提问:“你们认为茶具在人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2. 引导学生思考,茶具的作用除了喝茶之外,还可以用来做什么?3. 给学生提供茶叶和热水壶,让他们亲自体验泡茶的过程。

在观察记录表上记录下他们的观察结果和感受。

第五步:小结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总结茶具的功能和用途。

2. 提醒学生,茶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工具,我们应该爱护和保养茶具,使其更长久地为我们服务。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茶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们不仅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了茶具的外形和特征,还通过比较不同材料的茶具认识了茶具的制作工艺。

最重要的是,学生认识到茶具不仅仅是用来喝茶的工具,还可以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更多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龙茶:紫砂壶杯具,或白瓷壶杯具、盖碗、盖杯。也可用灰褐 系列炻器壶杯具。
茶具的含义 茶具为用具 泡茶饮茶所用器具的总称,俗话 说“器为茶之父”,泡茶饮茶,必须要有茶具。 茶具为艺术 茶具个性产生的艺术效果。 茶具配套营造的艺术效果。
第一节 茶具种类特点 一.茶具的种类 1、主茶具,是指直接于泡茶和饮茶的起 主要作用的茶具: (1)茶壶:有陶质和瓷质 (2)茶船:用于盛放茶壶 (3)盖碗,由盖、碗、托三部件组成,潮 州人用盖碗泡工夫茶 泡花茶也多用盖碗代替茶壶。
(4)茶杯: ①小茶杯,工夫茶杯,称若琛瓯 ②大茶杯,多为瓷质,配大茶壶 ③闻香杯:高深而窄小的茶杯,由台湾创兴。 (5)杯托:用于盛垫茶杯,有瓷质、陶质和竹 木材质多种。 (6)茶海,又称公道壶、茶盅, (7)煮水器,现多用随手泡。
2、辅助茶具,主要有: (1)茶盘:用于盛放主茶具。有 竹木、不锈钢、陶、瓷等材质 (2)奉茶盘:专用于盛放茶杯 (含杯托)向顾客送茶。 (3)茶荷:供顾客赏茶,椭圆形 (4)茶叶罐:用于贮放茶艺用茶 (5)茶巾:用于擦洗、抹拭茶 具,为棉织物。
早期的茶具为陶制,非专用器。 唐代饮茶兴盛,出现了专有器具。
如何选壶?
一把茶壶是否适用,取决于用之置茶、泡茶、斟茶(倒茶 )、清洗、置放等方面操作的便利程度及茶水有无滴漏。 纵观整体,一则壶嘴、壶口与壶把顶部应呈“三平”,或 虽突破“三平”但仍不失稳重,唯把顶略高; 二则对侧把壶而言,壶把提拿时重心垂直线所成角度应小 于45度,易于掌握重心; 三则出水流畅,不漏水,壶嘴可断水,无余水沿壶壁外流 滴落。
供春首次做成的紫砂壶烧成后叫“树瘿壶” ,创造了艺术特色,从而开创了紫砂壶的艺术 天地。 广东潮州的珠泥壶,很具陶质茶具特色。 3、玻璃茶具 属现代茶具 唐代有种琉璃茶具,属半透明的矿物质地茶具 ,色泽鲜艳,半透明,有光彩照人之感。
三、茶具的鉴赏 “功能美” 容量适、出水流畅。 “材质美” 用材的质量,是关键。 “造形美” 形态设计的美。 “工艺美” 须方则方,须圆则 圆;须直则直,须曲则曲,须光则光,须 毛则毛。 “品味美” 文化的品味及内涵。
茶 具
水 为 茶 之 母 , 器 为 茶 之 父
茶具的起源
茶具又称茶器。最初都称为茶具 。 据西汉辞赋家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酺已 盖藏”之说。 唐代,“茶具”一词在唐诗里触处可见,诸如唐 诗人陆龟蒙《零陵总记》说:“客至不限匝数, 竞日执持茶器。”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 》“此处置绳床,旁边洗茶器。
(2)白瓷茶具,白瓷大约始于北朝晚期, 白瓷茶具明代受重视。有利于鉴赏茶的汤 色,是当今评茶、品茶不可少的茶具。 江西景德镇(市)生产的白瓷茶具,可 谓当今茶具的皎皎者。 瓷质茶具的结构具有致密度高,吸水性 低而质地坚硬等特点
黑瓷(宋代黑盏)
2、陶质茶具,以紫砂为之最,明人文震 亨《长物志》说:“茶壶以砂者为上,盖 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 真正使紫砂壶走上艺术道路并发扬光大 的,是一位名叫“供春”的年轻人。 “供 春壶”创制于明代正德年间(十六世纪初 )。
工夫茶艺的茶具配套 ①煮水器具:莲珠壶或随手泡; ②备茶器具:茶叶罐、茶则(茶 插)、茶漏、茶匙; ③泡茶器具:茶壶或茶盖碗; ④盛茶器具:茶海、茶杯; ⑤摆盛器具:茶盘、壶托、杯托 ⑥洁涤用具:茶巾、茶洗、茶盂、 杯夹、茶签。
茶具的艺术摆设 一.前后高矮适度的原则 以便让观众看得清晰。 二.左右平衡的原则 壶为主具在中央,配 套用具分设两侧。 三.均匀摆布的原则 表演台面上的茶具要 均匀分布,不同茶具之间距离相近,茶杯之间 的距离也要注意,宜不紧不松。
下面我们介绍几种茶类适宜选配的茶具,色泽、形类大致如下:

绿茶:透色玻璃杯,应无色、无花、无盖。或用白瓷、青瓷、青 花瓷无盖杯。
花茶:青瓷、青花瓷等盖碗、盖杯、壶杯具。 黄茶:奶白或黄釉瓷及黄橙色壶杯具、盖碗、盖杯。 红茶:内挂白釉紫砂、白瓷、红釉瓷、暖色瓷的壶杯具、盖杯、 盖碗或咖啡壶具。 白茶:白瓷或黄泥炻器壶杯及内壁有色黑瓷。
(6)用具组,又称茶道组,最先由台湾 创制,多用于工夫茶,主要用具有: ①茶则:匙状,木质。 ②茶夹:用于夹取品茗杯和闻香杯。 ③茶漏:辅助装茶入壶用具。 ④茶针:用于疏通壶嘴。 ⑤茶导:用于将干茶拨入茶壶。 ⑥茶筒:
二、茶具的材质及特点 1、瓷质茶具 (1)青瓷茶具,早在东汉时浙江上虞已烧制成 青瓷器具,唐代饮茶所用的茶碗,最兴用青瓷。 为什么?陆羽《茶经》提到:“邢瓷白而茶色丹 ,越瓷青而茶色绿。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 茶,茶作白红之色。”
二、茶具的艺术特征 1、形态艺术 造型所呈现的形态美。 2、相态艺术 外部论朗,紫砂粗犷有粗 犷的美,瓷器表面细腻,有光洁亮丽的美 。 3、神态艺术 气质、神韵。 总体艺术特征:能配套 茶具功能配套要齐全(按茶艺) 2、按艺术风格配套 一是强调茶具个体艺术,要求造型别致、文雅 高贵、艺术感强 二是强调整体配套的协调,各种器具的色泽, 艺术姿态要协调,还要大小相宜。
4、其他材质茶具 ( 1) 竹 木 茶 具
(2)漆器茶具
( 3) 金 属 玻 璃 茶 具
(3)金属茶具
(4)玉石茶具
第二节 茶具的艺术配套 一.茶具艺术的概念 1、茶具个体形态艺术,即由个体造型 呈现的艺术感。 2、茶具整体配套(包括主茶具和辅助 茶具组配)形成的艺术感,体现在整体色 泽、形状、大小等的协调性。
谢谢大家
小组成员:冯旭骅、朱泽亚、徐文伟、
王冰清、邵光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