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简易地球仪

合集下载

小小地理学家制作简易地球仪

小小地理学家制作简易地球仪

小小地理学家制作简易地球仪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地理特征对我们认识世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名小小地理学家,我们可以通过制作简易地球仪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形状、地理分布以及各大洲和海洋的位置。

本文将介绍制作简易地球仪的步骤和方法,帮助地理学家们更好地探索地球。

材料准备为了制作简易地球仪,我们需要以下材料:1. 空心纸制球或泡沫球2. 一张地球全图3. 塑料或金属支架4. 纸板或硬纸制作的标示罗盘5. 地理经纬度表6. 彩色标签纸7. 手工具(剪刀、胶水等)8. 彩色笔或涂料制作步骤第一步:制作地球的形状将空心纸制球或泡沫球涂上蓝色来代表水域,然后再绘制地球上的陆地。

你可以使用彩色笔或涂料来给陆地上色,让地球更加形象。

第二步:製作标识牌将地球全图打印出来,用剪刀把各个大洲和海洋剪下来。

然后使用彩色标签纸在各个大洲和海洋上贴上标识,比如写上大洲的名称和海洋的名字。

这样地球仪上的标识就更加清晰。

第三步:固定地球仪将地球仪固定在塑料或金属支架上,使其可以自由转动。

这样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观察不同地区的位置。

第四步:制作标示罗盘使用纸板或硬纸制作一个标示罗盘,用来标示地理方向。

在纸板上画上正北、正南、正西和正东的标志,并贴在地球仪上方便使用。

第五步:添加经纬度根据地理经纬度表,在地球仪上贴上经纬度线。

这样我们可以通过经纬度的位置,更加准确地了解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

使用与理解制作完成的简易地球仪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的地理特征。

通过转动地球仪,我们可以观察各个大洲之间的相对位置,了解它们的分布情况。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标识牌更加直观地识别出大洲和海洋的名称,培养地理认知能力。

此外,地球仪上的经纬度标记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位置。

通过经度的划分,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时差情况,通过纬度的划分,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和生态环境。

总结通过制作简易地球仪,我们可以以更加直观、有趣的方式了解地球的地理特征,培养自己对地理的兴趣,并加深对世界各地的认知。

地理实践:动手制作一个简易的地球仪

地理实践:动手制作一个简易的地球仪

地理实践:动手制作一个简易的地球仪一、地球仪介绍地球仪是把地球按比例缩小的球体模型。

为了更好的了解地球的特征,人们按照地球的形状,按一定的比例把地球缩小而制作的模型就是地球仪。

地球仪的表面还可以标示国家、河流、海洋、湖泊等地理事物,为更好的确定地理事物的位置还可以加上经纬网。

所以地球仪可以较好的表示地球的基本特征,是我们认识、了解和研究地球的好工具。

二、制作材料乒乓球、铁丝、胶布、橡皮泥等。

三、制作步骤1.在乒乓球的正中用红笔画上一个最大的圆圈,作为赤道;在赤道两侧各钻一个小孔,使小孔到赤道上各点的距离相等。

在小球上绘制南、北纬90°、0°纬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刻度。

同时绘制0°、180°经线,可以多标注几条经线。

注意经度刻度写在赤道上。

2.把铁丝弯成图1中②所示的形状,或使用图2的方法。

注意倾斜的铁丝要与竖直方向成23.5°角,把乒乓球用倾斜的铁丝穿起来。

同时所弯的半圆要比乒乓球略大一些。

图1 图23.在图中箭头④所指的倾斜铁丝两头,用胶布包裹,把乒乓球固定在倾斜铁丝中间,并可以自由转动。

在图中⑤的部位,包上一些橡皮泥,固定好小地球仪。

注意事项:1.南北两极点定位要准确。

2.球面要清洁,每画一条纬线或经线都要待墨干后再画,度数标清。

3.经纬线粗细要一致。

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应画成虚线。

4.地球仪一定要能转动起来。

四、奖项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参与奖:五、优秀示例。

小学生动手制作简易地球仪

小学生动手制作简易地球仪

小学生动手制作简易地球仪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结构和特点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我们可以尝试动手制作一个简易的地球仪。

这个制作过程既有趣又有教育意义,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材料准备:1. 一个小型的塑料球2. 一张世界地图3. 一支铅笔4. 一把剪刀5. 一根细线或者弹性线6. 一些彩色纸和胶水(可选)步骤一:准备工作首先,我们需要将地图上的国家和大陆剪下来,以便后续贴在塑料球上。

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剪下的国家和大陆,也可以将整个地图都剪下来。

步骤二:贴图将剪下的国家和大陆用胶水涂抹在塑料球上。

可以根据地理位置将它们粘贴在合适的位置。

这个过程可以让小学生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地理分布,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

步骤三:加上经纬度线用铅笔在塑料球上画出经纬度线。

经线是从地球的北极到南极的虚拟线,而纬线是从地球的赤道到两极的虚拟线。

这样做可以帮助小学生理解地球的坐标系统,以及不同地区的纬度和经度。

步骤四:添加标志物为了更好地标识地球上的国家和大陆,我们可以用彩色纸制作一些小旗帜或者标志物,然后将它们插在相应的地方。

这样一来,小学生在使用地球仪时,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不同国家和大陆的位置。

步骤五:添加支撑物最后,我们需要在地球仪的顶部穿过一根细线或者弹性线,以便能够悬挂地球仪。

这样一来,小学生可以将地球仪挂在墙上或者其他合适的地方,随时观察和学习。

通过动手制作这个简易地球仪,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结构和特点。

他们可以通过观察地球仪上的国家和大陆,了解不同地区的位置和相对距离。

同时,他们也可以通过地球仪上的经纬度线,学习地理坐标系统和地球上的纬度和经度。

这个制作过程既有趣又有教育意义,可以激发小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当然,这只是一个简易的地球仪,可能无法展示地球的真实比例和形状。

但是,通过这个制作过程,小学生可以在玩耍中学习,培养他们对地球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这也是一个家庭亲子活动的好机会,家长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参与制作,增进亲子关系。

简易地球仪制作方法

简易地球仪制作方法

简易地球仪制作方法
地球仪是一种用来展示地球表面特征的工具,它是地球的一个模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如何制作一个简易的地球仪。

制作过程非常简单,只需要一些常见的材料和工具即可。

材料准备:
1. 一个大大小小的球状物体,比如橡皮球、泡沫球或塑料球。

2. 一张世界地图,可以从书店购买或在互联网上下载并打印出来。

3. 一把剪刀。

4. 一瓶胶水或双面胶带。

5. 一根细线或细棍,用于支撑地球仪。

制作步骤:
1. 将球状物体洗净并晾干,确保表面干净无尘。

2. 将世界地图剪下来,要求剪得整齐,尽量保留地图上的国界线和标志性地形。

3. 将剪好的地图贴在球状物体上,可以使用胶水或双面胶带固定。

4. 将地球仪的底部剪平,以便于放置和支撑。

5. 将细线或细棍插入地球仪的底部,确保地球仪可以保持平衡。

制作完成后,你就可以开始使用这个简易地球仪了。

你可以通过旋转地球仪来观察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

你还可以使用地球仪来学习地理知识,比如国家的位置、大洲的分布等。

当然,这个简易地球仪并不完美,它可能无法展示地球的真实比例和形状。

但对于初学者或者想要简单了解地球地理特征的人来说,这个简易地球仪已经足够了。

如果你对地球仪的精确度有更高要求,可以考虑购买专业的地球仪。

总结:
制作一个简易地球仪并不困难,只需要一些常见的材料和简单的工具。

通过制作地球仪,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地理特征,学习地理知识。

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让你对地球仪制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制作简易地球仪的方法

制作简易地球仪的方法

制作简易地球仪的方法地球仪是一种用来展示地球表面特征、地理位置和地球运动规律的工具。

虽然市面上有各种精确的地球仪供购买,但如果你想亲手制作一个简易地球仪,也是可以的。

下面将介绍一种制作简易地球仪的方法。

材料准备:1. 一个塑料或泡沫球2. 一张世界地图3. 一支细小的画笔4. 一把剪刀5. 一根细长的棍子6. 一些彩色纸或标签纸7. 一些胶水或双面胶带步骤一:制作地球仪的外壳将球切成两半,这样便于制作地球仪的外壳。

然后,选择一张世界地图,将地图按照球的大小裁剪成合适的形状。

使用胶水或双面胶带将地图贴在球的表面上,确保地图贴合紧密,没有皱褶或空隙。

步骤二:绘制经纬线和大洲使用细小的画笔在地球仪上绘制经纬线,这样可以更好地展示地球的地理位置。

经线是从地球的北极到南极的虚拟线,纬线是从地球的东西两极的虚拟线。

在球的表面上均匀地绘制这些线,可以参考地图上的经纬度标注。

此外,你还可以使用彩色纸或标签纸制作标签,将大洲的名称贴在相应的位置上,这样可以更加清晰地展示地球的地理特征。

步骤三:制作地球仪的支架为了使地球仪能够固定在一个位置上,需要制作一个支架。

可以使用一根细长的棍子作为地球仪的支撑杆,将其插入地球仪的底部。

可以选择将棍子固定在地球仪底部的中心点上,这样地球仪就可以自由地旋转。

也可以选择将棍子固定在地球仪底部的一侧,这样地球仪就可以倾斜展示。

步骤四:调整地球仪的位置和角度将地球仪放置在一个平坦的表面上,确保它可以平稳地旋转。

根据需要,可以调整地球仪的角度,以展示特定的地理位置或地球运动规律。

制作简易地球仪的方法就是这样简单。

通过这个简易地球仪,你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地理特征和地球运动的规律。

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祝你制作地球仪的过程顺利愉快!。

简单地球仪的做法

简单地球仪的做法

简单地球仪的做法简单地球仪的制作方法一、简介地球仪是一种模拟地球形状和特征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的结构和地理位置。

虽然市面上有很多精细的地球仪产品,但我们也可以通过简单的材料和方法制作一个小型的地球仪,来观察和学习地球的基本特征。

二、材料准备1. 一个塑料球:可以是小型的塑料球,如网球或篮球,尽量选择平滑表面的球体。

2. 一根细杆:可以使用竹签或者铁丝等材料,作为地球仪的支架。

3. 丝线或者绳子:用于固定杆子和球体。

4. 世界地图:可以在网络上下载或者购买一张印刷的世界地图。

三、制作步骤1. 准备工作:将球体清洗干净,确保表面光滑,没有杂质。

准备好世界地图,将其剪裁成适合球体大小的形状。

2. 固定支架:将细杆插入球体的底部,确保杆子垂直于球体表面。

使用丝线或者绳子将杆子固定在球体上,确保牢固。

3. 贴上地图:将剪裁好的地图用胶水或者双面胶粘贴在球体上。

注意要将地图的边缘和球体表面尽量贴合,避免出现皱褶。

4. 完成地球仪:等待胶水或者双面胶干燥后,我们的简易地球仪就制作完成了。

四、使用方法1. 持起地球仪:将地球仪的支架端拿在手中,让球体悬空。

2. 观察地球仪:通过转动地球仪,可以观察到地球的不同部分,包括大陆、海洋、山脉、河流等。

可以根据地图上的标志,找到自己所在的位置,了解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关系。

3. 学习地理知识:利用地球仪,我们可以学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位置、大小、相对距离等地理知识。

可以通过观察地球仪来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等基本特征,加深对地球的认识。

五、注意事项1. 制作地球仪时,要选择平滑的球体,以确保地图能够贴合表面。

2. 固定支架时,要确保杆子垂直于球体表面,避免地球仪摇晃。

3. 在选择地图时,要选用质量好、清晰度高的地图,以便观察和学习。

4. 在观察地球仪时,要小心轻放,避免碰撞或者摔落造成球体破损。

六、结语通过简单地球仪的制作,我们可以在家中或者学校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和观察。

简易地球仪的制作方法初一

简易地球仪的制作方法初一

简易地球仪的制作方法初一
嘿,初一的小伙伴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简易地球仪呀!这可太有趣啦!
首先呢,准备好这些材料:一个乒乓球或者类似的球体、一支马克笔、一些细铁丝或绳子。

接下来就开始制作啦!用马克笔在球体上画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大致轮廓,这就像给地球仪穿上了一件独特的外衣。

然后呢,把细铁丝或绳子的一端固定在球体的北极点上,另一端可以固定在一个小木棍或者其他支撑物上,这样地球仪就可以自由转动啦!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画轮廓的时候要尽量准确哦,不然地球仪可就不那么标准啦!还有固定铁丝或绳子的时候也要牢固一些,不然地球仪转着转着掉下来可就不好啦!
在这个过程中呀,安全性那是杠杠的,材料都很简单,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稳定性方面呢,只要把铁丝或绳子固定好,地球仪就能稳稳地转动啦。

那这个简易地球仪有啥用呢?它的应用场景可多啦!比如可以在学习地理的时候,用它来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各个地区的位置,这可比死记硬背有趣多啦!而且它还可以作为一个小装饰品放在书桌上,多有意思呀!它的优势就是简单易做,材料易得,还能让我们更直观地认识地球。

我就记得呀,有一次我给我的小伙伴展示我做的地球仪,他可惊讶啦,一直围着地球仪转来转去,还不停地问我各种问题,这让我特别有成就感!这不就是它的实际应用效果嘛,能引起大家的兴趣,还能帮助大家学习。

所以呀,初一的小伙伴们,赶紧动手做一个属于自己的简易地球仪吧,让学习地理变得更加有趣和轻松!这绝对是一个超棒的体验!。

制作简易地球仪固定三个圆形的经验

制作简易地球仪固定三个圆形的经验

制作简易地球仪固定三个圆形的经验要说制作一个简易的地球仪,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复杂?别担心,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怎么轻轻松松就能把地球“搬”到你桌子上。

对,你没听错,虽然做地球仪听起来好像是个大工程,但其实也就是几个简单的步骤,既能锻炼动手能力,还能顺便给自己涨点见识,何乐而不为呢?首先啊,咱们得准备好材料。

有的人可能会皱眉,材料是啥?别急,先听我慢慢道来。

最简单的就是纸板、剪刀、胶水、颜料和一颗“坚定”的心。

纸板用来做地球仪的基座,得选那种稍微厚一点的,这样才有支撑力。

然后,你还需要一个圆形的球体,这可以用一个大一点的气球或者橡胶球代替。

话说回来,你是不是已经开始想象自己的“地球”了?你得给它准备一套装饰,颜料、马克笔这些都可以。

没错,就这么简单!好啦,先从做地球的“基础建设”开始。

你首先得把纸板剪成合适的形状,最好是一个大圆形。

然后,在圆形的边缘上剪出几条小槽,这样可以更好地固定住你的球体,避免它晃来晃去,不然它就像一只自由的风筝,哪里都跑。

要是你用的是气球,不妨先把气球吹好,做个大致的预估,看看能不能满足“地球”的标准。

别一口气把气球吹得老大,否则你可能会发现,地球仪变成了大气球,谁能接受这个?简直让人崩溃。

接下来是最有趣的部分——绘制地图!这可不是随便乱画的哦。

你要耐心地把全球的大陆和海洋分清楚,最好参考一张世界地图。

哎呀,别小看这一步,能让你大开眼界呢!如果不小心涂错了位置,也没关系,反正这是你自己的地球,错了就错了,重新来过就是了。

不过,尽量别弄成“花花世界”那种模样,给人看的时候,总得有点真地球的样子才行。

用一些鲜艳的颜色来描绘海洋和大陆,别忘了给南极和北极加上点白色,让它看起来更逼真。

哦对,记得涂好后让颜料干一干,免得一不小心碰到弄花了,之后的麻烦可就大了。

好啦,地球画好了,我们要开始“固定”了。

记住,固定的时候不要手忙脚乱,慢慢来。

将球体轻轻放在你剪好的纸板支架上,确保它能够稳稳地立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作简易地球仪
动动手,制作简易教具(此作业10月7日周一晚自习讲评)
老师寄语:
有道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如果不经过自己的理解消化,就如“水过鸭背——不留痕迹。

”通过什么样的“加工”程序,我们才能轻易地将知识理解消化?那就是动手实践吧!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要把握“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规律,多动手尝试尝试,对旧的知识活学活用的同时,你又可以在“活用”中“活学”新知识,进行“有形”和“无形”的知识增值!
下面就让我们来动手制作简易地球仪吧!
1、制作经线模型
(1)裁剪一条宽约3~5cm,长40cm的纸条,将纸条对折,中线作为0°经线。

从0°经线开始,每隔1厘米依次画出经线(1厘米代表10°)。

也就是从本初子午线向东依次标出10°E、20°E、30°E、40°E……用同样的方法画出西经并标定度数,如下图所示。

示意图
(2)并用不同颜色表示东半球、西半球,最后在180°处粘贴在一起,做成一个纸圈,以加深对经度和东西半球划分的理解。

2、用乒乓球手工制作地球仪
【温故而知新】纬线与纬度: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纬线,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形成一点。

地球仪上除南北两极点外所有
纬线都是圆。

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人们给纬线标定了不同的度数,这就是纬度。

与两极之间距离相等的纬线就是赤道,赤道为0°,自赤道向南北各90°,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

北极点和南极点分别为90°N和90°S。

经线和经度: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

经线是半圆,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相对应的两条经线(即经度相隔180°)构成闭合经线圈。

人们给经线标上不同的度数,这就是经度。

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属于东经度,以西属于西经度。

国际上规定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限。

【材料及工具】乒乓球1个、可随意变形的钢丝1根、细线若干、圆规、铅笔、彩色笔、细线若干等。

【安全准备】在活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铁丝等危险物品的使用
【制作步骤】
1)在乒乓球上画出南、北极,赤道和0°经线;以0°经线、赤道为起点,每隔30°画出一条经线和纬线。

①如何确定南北极:用一根细线绕乒乓球接口处一周。

将细线取下,找出这段绕乒乓球一周细线的中点,做出中点标志,再将其绕乒乓球一周,在乒乓球上标出细线的起点和中点,确定一点为北极点,标定90°N,则另一点为南极点,标定90°S。

②绘制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首先确定0°经线,用一根细线,连接南北两极,绕乒乓球一周,用笔沿细线画一个圆,确定其中一条经线为本初子午线,那么另一条就是180°经线,把度数写在乒乓球上经线旁。

③确定赤道并标定度数:用一根细线连接两极点,并做好标记,将细线取下,找出细线的中点,做好中点标志而后再用细线连接两极点,把细线的中点出画在乒乓球上。

将细线的两端固定,移动细线,在乒乓球上画出每次移动后细线中点的痕迹,将这些中点痕迹用笔连起来就是赤道。

④绘制其他经线并标度数: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把赤道分成了两等分,将这两等分再分别等分成6等分,这样每分之间相隔30°,标出等分点,连接每个等分点和两极点。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依次标出30°E、60°E、90°E、120°E……用同样的方法画出西经并标定度数。

⑤绘出其他纬线并标度数赤道把每条经线等分成南北两部分,把北半球的每条经线等分成三分,并标识其等分点。

把赤道北侧的离赤道距离最近的所有标示点连
接起来,标出30°N,用相同的方法画出60°N纬线及30°S纬线和60°S纬线并标识它们。

在此基础上画出南、北回归线(23.5°N、23.5°S)和南、北极圈(66.5°N、66.5°S),注意这四条纬线用虚线表示。

2)用不同颜色表示低、中、高纬度地区的范围。

3)用圆规(或锥子)在南、北极各钻一个小孔,并将铁丝弯成如图2-15所示形状(注意倾斜的铁丝与水平面成66.5°角),然后从乒乓球小孔中穿过。

4)在贴近南、北极的倾斜铁丝处,用胶布裹上几圈,这样可以将乒乓球固定在倾斜铁丝的中间,同时又可以自由转动。

5)如图2-15所示,将倾斜铁丝弯成半圆,所弯的半圆要比乒乓球略大一些。

在小地球底部螺旋形铁丝处放一重物使小地球仪不会翻倒。

附学作品屏赏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