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现状与进展

合集下载

抽动秽语综合征中医临床研究近况

抽动秽语综合征中医临床研究近况

有效 率 91.67% 。吴 氏 等用 自拟祛风止动方 (辛夷 10 g、苍 耳子 6 g、板蓝根 10 g、山豆根 5 g、半夏 5 g、黄连 3 g、天麻 10 g、钩藤 l0 g、木瓜 10 g、伸筋 草 l0 g、全蝎 5 g、蜈蚣 1 g),随着 患儿抽动症状的控制 ,全蝎 、蜈蚣等虫类药物 逐渐减量 ,减量
倪氏Ⅲ 从肝脾 肾论治 ,用脑清灵 口服液治疗 TS 110例 , 痊愈率 61.8% ,总有 效率 95.5% 。杨 氏 等 予 中药 止惊抽
Ts发病原 因为先天禀赋不足 ,素体 虚弱 ,尤 以肺 脾虚弱 为常 动灵 (柴胡 8 g,当归 10 g,白芍 25 g,天麻 、钩藤 、黄连 、辛夷 、 见 ;或 因五志过极 ,过食肥 甘厚 味或 外感六淫 之邪 ,内外之 因 甘草各 5 g,半夏 6 g,全 蝎 3 g,菊花 10 g,胖大 海 10 g,板 蓝
火旺等 ,临证从 脏腑辨证 人手 ,分肝 肾阴 虚及 心脾 两虚 2型 分别采用杞菊地黄丸及归脾汤 加减 。凿氏 等 将 TS分 为 4
病率 约为 0.05% 一3% ,本病多发于 5—12岁 的儿 童 ,男女 比 例约为 5.7:1,且呈 逐年上 升趋势 。病 因及发病 机制 目前 尚 不十分清楚 ,与多 基 因遗传 因素 、多 巴胺受 体 因素 、精神 因 素 、代 谢因素 、机体免 疫功 能异常 、脑功能 受损及 外伤有 关。
抽动 秽语 综合 征 (Tourette,s syndrome,TS)是 一种 以运 动 、语 言和抽搐为特点 的综合 征。临床特征为慢性 、波动性 、 多发性运动肌快速 抽搐 ,并伴 有不 自主发 声和语 言 障碍 ,以 肢体抽掣及喉 中发出怪 声或 口出秽 语为 主要临 床表 现。患

儿童抽动障碍诊治进展及护理启示

儿童抽动障碍诊治进展及护理启示

儿童抽动障碍诊治进展及护理启示摘要:抽动障碍作为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其患病率逐渐升高,且常共病其他精神类疾病,给患儿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TD的发病机制、诊治进展及护理干预等予以综述,旨在TD治疗作用中护理可发挥的作用予以启示,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与思考。

关键词:儿童,抽动障碍,中西医诊治,护理启示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临床上以多部位或单部位肌肉出现反复、不自主、快速的抽动为主要表现,包括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1]。

根据抽动的类型以及发病持续时间不同,可分为短暂性抽动障碍(Provisional tic disorder,PTD),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和慢性抽动障碍(Chronic tic disorder,CTD)三大类。

本病多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有研究显示,儿童TD的发病率约为3%[2],而我国儿童TD的总患病率为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3]。

由于TD患儿往往存在共患一种或多种精神类疾病,如强迫症和行为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和自闭症谱系障碍,因此,给患儿的生活、学习及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和影响。

新冠疫情期间,约有45.3%患儿存在病情的反复,其中,学习压力与电子产品使用为两大影响因素,受其影响的人数高达79.4%、73.2%,明显高于既往显示的46.3%、16.4%[4]。

TD的治疗常见为药物治疗,但若患儿病情较轻,可仅予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便可治疗,故临床中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非药物治疗越来越受关注[5]。

以下将对TD的发病机制、诊治进展及护理干预等予以综述,旨在探索护理在TD治疗作用的发挥并予以临床护理启示。

1.抽动障碍的发病机制目前,抽动障碍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认为其与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神经生物学因素、家庭环境因素等均有密切相关性[6]。

例如:①遗传方面,多认为TD倾向于复杂的遗传模式,SLITRK1基因突变被认为是本病的易感基因,但尚未发现本病的致病基因;②神经生物因素方面,可能与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通路异常、多巴胺过度敏感、突触前异常和调控失衡、谷氨酸信号增强等多种神经递质失衡密切相关。

抽动秽语综合征

抽动秽语综合征

精选课件ppt
11
诊断
2.抽动每天发作多次,通常为一阵阵发作,病情 持续或间断发作已超过一年,其无抽动间歇期 连续不超过3个月。
3.上述症状引起明显的不安,显著地影响社交、 就业和其他重要领域的活动。
4.发病于18岁前。 5.上述症状不是直接由某些药物(如兴奋剂)或
内科疾病(如亨廷氏舞蹈病、病毒感染后脑炎) 引起。
耸肩。复杂运动抽动是指突然、似有目的、共 济形式的连续动作。如触摸自己或他人,蹲下 或跳起。
精选课件ppt
6
临床表现
发声性抽动 79-98.5%抽动累及发声器官,出 现嗅鼻、发哼声和清嗓子。这种不自主发声为 简单发声抽动。复杂发声抽动系指不自主的唠 叨、秽语。发声抽动常见部位在喉部,抽动时 表现为爆破声、呼噜声、咳嗽或洁喉声音。 秽语症 60%其特点往往发生在最不适宜的地 点和场合以罕见的抑扬顿挫无礼方式大声表达 淫秽字语。
精选课件ppt
7
临床表现
共鸣 象秽语一样也常常出现在50%TS患 者的青少年时期,内容可以是会话的整 个句子,叫唤自己名字,模仿人类的语 言、习性或模仿动物的鼻音、电视中喜 庆的声音;也有反复执行愚昧诙谐的动 作,如反复出现象征胜利的V型手势。
精选课件ppt
8
临床表现
行为紊乱 精神不稳定存在于所有TS病例 中。轻的表现躁动不安、过分敏感、易
19
中医学认识
肝亢日久,累及它脏,则出现它脏所属的局部 症状。肝属木,脾属土,肝木克脾土,肝旺脾 虚,脾主四肢肌肉,开窍于口,故出现四肢的 局部抽动,挺胸鼓肚,噘嘴,颜面肌肉的抽动。 波及心经,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则表现为伸 舌、健忘、精神不集中、心神不宁、烦躁易怒、 疑虑。木火刑金,累及肺,肺开窍于鼻,喉为 肺之门户,则表现耸鼻、喉中出声。

抽动秽语综合征——儿童常见病

抽动秽语综合征——儿童常见病

抽动秽语综合征——儿童常见病抽动秽语综合征抽动秽语综合征(TS)——以不自主的突然的多发性抽动、伴有暴发性发声和秽语的抽动障碍l 男性多见,男女之比为3:1l 90%以上于2~12岁之间起病l 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明了l 往往存在多种共病情况,如注意多动缺陷障碍(ADHD)、强迫障碍(OCD)、行为问题等【临床表现】l 起病于21岁之前,大多数在2-15岁之间l 多种抽动动作和一种或多种不自主发声,两者出现于病程某些时候,但不一定同时存在l 抽动症状一天反复出现多次,但在数周或数月内症状程度有变化l 病程至少持续1年,且在1年之中症状缓解不超过2个月以上l 抽动症状先从面、颈部开始,逐渐向下蔓延l 患儿不自主喉鸣出现较晚,仅20%在早期出现,60%在起病后的6~7年出现l 抽动于精神紧张时加重,注意分散时减轻,入睡时消失,l 无意识障碍,亦不发生癫痫样痉挛【发病机制】1、很多研究认为遗传因素在该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l 65%~90%的抽动秽语综合征病例是家族性的l 单卵孪生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发病率(53%~56%)明显高于双卵孪生(8%)l 男性外显率高(0.5~0.9),女性外显率低(0.2~0.8)l 出现强迫性症状或行为障碍较为常见,家族中精神病病史也较多见2、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损伤的抽动秽语综合征l 大脑的影像学改变主要在基底核l 难产、窒息、早产、头部外伤等造成的儿童器质性脑损伤,可能是导致抽动秽语综合征发病的危险因素l 约50%的患者有肌张力改变或精细运动缺损等神经系统体征l 脑电图可见非特异性的异常改变3、中枢神经递质系统异常l 多巴胺活动过度或多巴胺受体超敏l 性激素及兴奋性氨基酸的作用l 去甲肾上腺素(NE)功能失调——小剂量可乐定可使症状减轻4、精神因素l 精神创伤、生活事件、过度紧张可诱发或加重抽动症状l 抽动可能是愿望被压抑和反抗心理的表现5、感染及免疫因素l 昏睡性脑炎伴动眼危象和疱疹脑炎的患者可有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表现,l 病理解剖和影像学检查发现颞叶、基底核丘脑中脑盖部及中脑水管周围有病变l 链球菌感染后自体免疫过程可能与儿童抽动及强迫症状有关l 成人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链球菌M12、M19抗体滴度升高【诊断】——主要根据病史和临床症状1、病史:l 有家族遗传倾向l 发病年龄2~18岁,多在4~12岁起病,青春期后逐渐减少l 症状呈波动性,数周或数月内可有变化,病程较长为慢性病程,至少持续1年2、抽动:l 多发性抽动是早期主要症状l 首发于面部,逐渐向上肢躯干或下肢发展l 表现眼肌、面肌、颈肌或上肢肌反复迅速的不规则抽动l 如眨眼、撅嘴、皱眉、抽动鼻子、扮鬼脸、甩头点头、颈部伸展、耸肩等症状l 加重后出现肢体及躯干暴发性不自主运动,如上肢投掷运动转圈、踢腿顿足、躯干弯曲和扭转动作等l 抽动频繁每天可达10余次甚至数百次l 情绪激动精神紧张时加重精神松弛时减轻睡眠时消失。

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一)

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一)

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一)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神经疾病,是儿科疑难病症之一。

临床特征为慢性、波动性、多动性的运动肌快速抽动,伴有不自主的发声、言语障碍和行为紊乱。

本病男、女儿童发病之比约4:1,患病率约0.050/0,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增多的趋势0 1825年Itard首次报道本病,1885年Gilles de la Tourete对本病进行系统描述,并获得以其名字命名的荣誉。

目前对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

最新研究表明,该病与基底神经节和边缘的特殊部位的发育异常有关0 20世纪70年代以来,氟哌啶醇已被公认为治疗本症的有效药物,有效率在66%—82.5%o但该药在治疗过程中,常有震颤、视力模糊、疲乏恶心、粒细胞减少等副作用,使部分患者治疗难以持久。

中医目前对本病尚无统一命名,历代中医学者多将之归于“瘛”、“慢惊风”、“肝风”等范畴。

其病机多由于肝肾阴虚、筋肉失养、经脉阻滞、肝风内动所致。

与肝、脾、肾三者关系密切,与风、痰、虚三方面有关。

小儿为稚阳未充、稚阴未长、五脏六腑尚娇嫩之体,卫气不能外固则极易受风邪所侵;再者小儿脾常不足,肝常有余,脾虚痰盛,肝旺动风,风主动主抽,风痰阻络,故而见不自主抽动;风痰上犯清窍则见挤眉弄眼,耸肩摇头,口角抽动;上扰咽喉则出现不自主发声。

笔者体会到对于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治疗应以头针(百会、四神聪穴)为主,辨证选穴以息风化痰通络,健脾疏肝补肾为大法。

一辈子活得就是这一颗人心!但是善良,要有个度,因为总有人利用你的善良伤害你。

人善,人欺,天不欺;人好,心好,有好报为人行善,你把善良给对了人,别人就会对你感恩;为人行善,你把善良给错了人,那么别人就会让你寒心。

真心待人,你把心软给对了人,别人会感谢你情深意重;040506070809 10 11 1213 14 152008512124622 200851218520720。

越来越常见的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中医这样治

越来越常见的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中医这样治

越来越常见的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中医这样治据小编的教师朋友反映,在一个小学班级里,经常出现有一两个孩子的脸部或者身体出现突然的快速抖动,如眨眼、皱眉、歪嘴、摇头、点头、耸肩、抬臂、踢腿、扭腰、干咳、骂人、吼叫等,把老师和同学都吓一大跳。

其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了。

那么,抽动秽语综合征究竟该怎么治呢?一起来看今天的内容吧!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属于中医“肝风”“筋惕肉”“瘛疭”“慢惊风”的范畴。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与儿童的“肝常有余、心常有余、阳常有余”,“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虚”的生理特点有关。

其病机主要是阴阳失调,肝火生痰,心、肝、脾、肺、肾的功能失调。

1中医辨证施治(1)肝肾阴虚,精髓不足症状:眨眼,目涩、目赤或目痛,寐少多梦,烦躁不安,伴有眼睑抽动,口舌生疮,胸闷胀满,叹息,手足抽动,舌红,苔少,或呈地图舌状,脉细。

治法:滋水涵木,降火息风。

方剂:大定风珠加减。

白芍10g,阿胶9g(冲服),沉香粉6g,龟甲6g,麦冬9g,熟地6g,麻仁6g,钩藤6g,五味子6g,牡蛎12g,炙甘草12g,鳖甲6g。

(2)阴虚风动症状:挤眉眨眼,摇头耸肩,手足瘛疭,心中憺憺大动,噘嘴嗅鼻,喉中痰声吭吭,口渴唇干,大便干结,舌绛少苔,脉细数。

治法:潜阳息风,养血柔肝。

方药:三甲复脉汤加减。

炙鳖甲6g,牡蛎6g,白芍15g,炙甘草6g,桂枝3g,全蝎6g,茯神9g,钩藤9g,阿胶6g,石菖蒲6g,佛手6g,鹿角霜6g,丹参3g。

(3)痰火扰神症状:起病急骤,头面、躯干、四肢肌肉抽动,伴喉中痰鸣,粗言秽语,谩骂,烦躁口渴,睡眠不安,舌红,苔黄或腻,脉弦滑或滑数。

治法:清火涤痰。

方药:礞石滚痰丸加减。

青礞石6g,黄芩3g,制大黄1g,沉香3g,鹿角霜6g,石菖蒲6g,郁金3g,陈皮3g,半夏3g,钩藤6g,沉香粉6g,天竺黄3g,全蝎3g,胆南星3g,竹沥6g,川贝母6g。

(4)脾虚肝旺症状:纳呆食少,情绪不稳,易怒烦躁,沉默寡言,眼红或胸胁闷痛,全身肌肉多呈不自主抽动,如眨眼、努嘴、皱眉、点头、摇头、踢腿,大便溏,四肢冷,形体消瘦,咳声阵阵,谩骂,大喊,舌红,苔薄白,脉弦或缓。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76例临床分析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76例临床分析
14 治 疗 方 法 .
抽动秽语 综合征 (tue esn rme T , o rt do , S)是一 种复杂 的神 t y 经精 神 障碍 ,缶 以慢 性多发 运动性 抽动 和发 声性抽 动为其特 I床 I 征, 症状 多 发生 于学 龄儿童 , 男孩 多见 , 常伴 有强 迫 、 多动 等行 为 和情绪 障碍 。据报 道 , 发病率 为 00 % ~3 近年来 , .5 %, 其发
运 动性抽 动障碍 3 9例 , 动表现有 眨 眼 、 抽 嗅鼻 、 嘴 、 努 口角
3 讨论
31 发 病机 制 .
抽动 、 头 、 头、 眉、 鬼脸、 点 甩 皱 扮 歪脖 、 缩颈 、 伸颈 、 肩 、 耸 抬臂 、
挺 腹等 ; 发生 发声抽动 1 , 9例 表现 为清嗓子 、 咳声 、 吠样吼 干 犬
际交往 能 力 , 需要及 时诊 断及治 疗 。现将 2 0 0 7年 1 ~2 1 月 00 年1 2月在 笔者所 在 医院诊治 的 7 6例患 儿 临床特点 分析 , 报道
如下 。
1 资 料 与方 法
11 一般 资料 .
所有 患 儿诊 断均 符 合 《 国精 神 疾 病诊 断 与统 计 手 册 》 美
控制 的能力 , 症状缓解 。 使 142 药物 治疗 .. 所 有病 例诊 断 明确 后 , 均使 用 以氟 哌 啶醇 或氟 哌啶醇 +苯海索 为主的药物治疗 , 氟哌 啶醇 的最小剂量 为 02 , .5mg 2次 ,, d 最大剂量 为 2m , / , g 3次 d 维持数月 治疗 , 逐 再 渐减药 至停药 。服药过程 中若 出现锥 体外系副作 用 , 同时加服 苯海索 , 与氟哌 啶醇 等量同服。
全 消失 。部 分患儿 有躁动不 安 , 注意力 涣散 , 记忆 力减退 , 习 学 困难 。在发 生呼吸道 感染 时症状加 重 , 所有 患儿智力检 测均未

抽动-秽语综合征

抽动-秽语综合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随症状
TS患儿常伴有行为、情绪和学业问题。另外,这些患儿OCD、ADHD和 对立-违拗障碍的发病率更高。TS常伴发这些特殊精神疾病,从而表 明大脑某些区域功能紊乱。神经影像学研究表明,有些TS患儿两侧纹 状体不对称和透明隔腔体积变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术 扫描数据提示严重受累患儿的多巴胺受体结合物功能异常。研究还表 明,TS患儿症状加剧时会发生全身和局部的细胞因子应答反应。
抽动-秽语综合征
基本介绍
抽动-秽语综合征(TS)的典型表现为多部位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不一定同时岀 现)。TS的发生率为4〜5/10 000。男女比例约1.5-3:l,TS常见于儿童时期,最 初表现为简单运动抽动,发生年龄常在7岁以前。有些患儿表现为多发抽动和复杂 发声抽动,比如狗叫声和咕哝声。TS发作可随年龄加重,病情严重的高峰期约为10 〜12岁。大声说出秽语(秽语症)具有特征性,但通常只见于10%的患儿。发声抽 动能被短时间抑制,但最终无法完全控制,从而影响患儿与其他儿童的社会交往。 虽然TS能终身存在,但青春期症状的严重程度可以决定其最终预后。1级亲属中有 TS患者时,TS的发生率更高,男孩是女孩的3〜4倍多。有些病例是常染色体显性遗 传,并且男性的外显率更高。诊断标准包括多部位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持续时间1 年以上,同一年中症状缓解时间大于3个月,起始年龄在18岁以前,除外其他医学 原因(药物、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治疗
TS患儿只有在抽动及其相关症状影响到日常功能后需要考虑药物治疗, 而且还要考虑药物治疗的利弊。很多患儿只需要接受心理支持治疗。 一些TS儿童因为强迫观念与行为症状、注意力不集中和冲动问题需要 接受药物治疗。有人担心,兴奋剂的使用会引发抽动,但不是所有研 究都支持这种观点。抽动障碍不是合理使用兴奋剂的禁忌证。药物治 疗的目标是改善抽动本身,当抽动影响社会发展和学习功能时需要药 物治疗。作为1线治疗药物,氟哌啶醇和哌咪清可以使65%的抽动症状 减轻。因为这2种药物潜在的严重副反应,许多临床医生推荐使用利 培酮。利培酮减少抽动的作用与可乐定相当。盐酸脈法辛片也是一种 受体兴奋剂,其镇静作用弱,治疗抽动的作用不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关键词】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研究现状;进展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69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974-01
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属于心理障碍的一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儿童疾病,这种疾病的临床表现比较多样,病情的差别也比较大,最明显的病情表现是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的缺陷会使患儿刑场心理阴影,对其日常的学习生活形成不良影响。

近十几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其诊断和治疗易出现延误。

目前,对于该病的症状的确认基本无争论多有论述,本文旨在研究抽动障碍的发病原因和机制,分析其临床表现,探究治疗临床状况,为今后的治疗研究做出参考。

1 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的表现
抽动秽语综合征是指以不自主的突然的多发性抽动以及在抽动的
同时伴有暴发性发声和秽语为主要表现的抽动障碍,主要表现为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

儿童患者一般的病情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影响听课质量,小动作过多,活动频率高,儿童不能安稳地坐在课桌前听课,在做事情的时候没有思考行为,不计后果,比较容易冲动,情绪波动大,这些不良情绪都会影响学习成绩的进步。

并且同时还容易有其他障碍性疾病产生,比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强迫障碍(ocd)、睡眠障碍和情绪障碍等[1]。

2 病因与发病机制
首先是社会心理原因,有些家庭父母离异造成的家庭紧张的气氛容易使孩子缺乏安全感,并且没有稳定和睦的家庭环境;另一个就是社会家庭之间的冲突,学习压力大,家长和教师的处理方式不正确,以及生活学习环境突然产生变化都是这个原因之一。

其次是轻微的脑损伤,这里有围产期损伤,包括婴儿早产,窒息,孕妇在怀孕期间许久吸烟。

另外是婴儿时期的cns感染、重症疾病、颅脑外伤等都是有可能形成脑损伤的原因,但是还没有研究能够证明脑损伤与多动症两者之间存在病因联系。

再次是遗传基因,有些患儿其父母在幼儿时期有多动病史;患儿的血缘兄弟姐妹中得病的几率高;与双卵双胎和其他婴儿相比较,单卵双胎的发病几率要高一些;1995年cook报道一些有adhd家族史的病人的多巴胺转导基因存在着缺陷。

然后是生化因素,一些学者曾经对患儿的代谢产物包括血、尿、脑脊液中的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等在内的多种物质进行检验,没有能够完全缺失的实验根据能够确定某种神经递质或酶的改变与多动症的发病有关系,但是有相应假说被提出。

最后是免疫因素,最近几年的报道显示有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抽动障碍发病与感染后自身免疫病理损害有关系,在这些发病患者中有一成左右是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相关的,其中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是触发病因的一种。

链球菌、病毒等多种病原体能够通过
直接或者交叉免疫攻击反应形成神经结构损害而导致抽动障碍,出现临床症状[5]。

3 治疗
应进行综合治疗,并注重治疗的个体化。

3.1 心理治疗首先应用支持性心理疗法。

要调整家庭环境,消除种种紧张刺激,帮助心理构建。

严格作息制度,改进教学方法。

对患儿要加强个别教育,消除自卑感和消极情绪,增强信心。

3.2 行为矫正治疗包括认知训练、躯体训练、培养社会化技能等。

我院对部分患儿进行登记和定期训练,收到了明星的效果。

3.3 西药治疗氟哌啶醇,为首选药物,主要对运动和发声抽动有效,0.25-0.5mg/次,2-3次/d,或0.5mg/d睡前一次,然后根据症状加减量。

硫必利(泰必利)本品疗效不如氟哌啶醇优点为不良反应轻。

初始剂量为50-100mg/d分2-3次口服,以后根据病情渐加量,常用剂量为200-300mg/d。

对于轻中度的患者,可选用可乐定、泰必利等;对于重症患者可选用哌迷清,氟哌啶醇,泰必利,利培酮,托吡酯等,均应从小剂量开始,然后缓慢增加剂量至疗效最佳而不良反应最小为止。

效果不理想时应联合用药。

3.4 中药治疗赵明得等用“滋阴制动汤”合氟哌啶醇治疗小儿抽动症43例疗效观察。

处方包括党参、黄芪、龙骨等十二味药在内,每天分三次服用一剂[10]。

孟丽华等以平肝熄风、健脾化痰之法,药选天麻、钩藤、石决明等十一味药;平熄内风剂,药用全蝎、蜈蚣、羚羊角粉、天麻、钩藤为主药随证加减[7]。

赵建民等用平
肝熄风法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17例,药用天麻、钩藤、玄参等十四味药为基本方,17例全部有效[8]。

3.5 其它治疗另一种能够对抽动障碍起到治疗意义的方式就是针灸,针灸治疗的方法主穴取百会、四神聪、风池、风府、大椎、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合谷、太冲;耳穴取肾、肝、脾、神门、皮质下。

另外还有著名的中医大家管遵信教授用“耳穴压丸”法取穴,每次一侧耳穴,左右耳轮换进行,隔天贴压1次,10次为一疗程。

另外治疗抽动障碍的方法还有免疫疗法,脑深部电刺激和手术治疗几种方法。

这几种治疗方式对抽动障碍的治疗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很多儿童患者在其成长之后病情都与比较明显的改善。

4 讨论
对于发病原因的研究,最近几乎都认为是受遗传因素,生活环境,心理状况,胚胎等因素影响的,很多研究结果都表示和a族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免疫力低下有关,但是这项研究结论并没有得到论证。

在治疗过程中,中西药都有一些效果,西药要结合心理调适和技能训练同时服用,要长期坚持才能获得比较理想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服用西药很有可能有不良反应出现,需要长期观察。

中药见效慢,但是几乎没有不良反应,比较受到家长的欢迎。

各家研究结果不同,尚待进一步临床观察与报道。

参考文献
[1] 刘智胜.小儿多发性抽动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1-16.
[2] abelson jf,kwan ky,o’roak bj,et al.sequence variants in slitrk1 are associated with tourette′s syndrome
[j].science,2005,310(5746):317-320.
[3] 季卫东,李宁,郭本玉.儿童抽动障碍aso、il-6 和il-8 水平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2):838-840.
[4] leonard hl,kiessling ls,swedo se.speculations on antineuronal antibody-mediated neuropsychiatric disorders of childhood[j].pediatrics,1994,93(2):323-326.
[5] swedo se,leonard hl,mittleman bb,et al.identification of chidren with pediatric autoimmune neuropsychiatric disorders associated with streptococcal infections bya marker associated with rheumatic fever [j].amj psychiatry,1997,154(1):110-112.
[6] 刘智胜,静进.儿童心理行为障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7-160.
[7] 丽华,郑丽新.中药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症58例[j].吉林中医药,2006,26(2):24.
[8] 赵建民,薛红民.平肝熄风法治疗抽动-秽语综合症17例[j].山西中医,2003,19(1):20.
[9] 高鸿.从肝论治抽动-秽语综合症探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18(3):192-193.
[10] 赵明德,董春桂.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43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2,34(5):36-37.
[11] 姜武,汤晓云.耳针治疗儿科病症四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4,25(5):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