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安装控制要点-无副框

合集下载

建筑幕墙门窗安装技术标准(安装技术要求)-幕墙行业领导者核心条文

建筑幕墙门窗安装技术标准(安装技术要求)-幕墙行业领导者核心条文

建筑幕墙、门窗安装技术标准(核心条文)本标准是沈阳远大企业集团建筑幕墙、门窗及其相关产品现场安装技术要求的核心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采光顶、百叶、门头、雨棚、包柱等产品现场安装均应执行本条文。

1 安装基准确定要求1.1根据主体结构的轴线、标高进行复核,按幕墙布置图进行全面测量放线,确定幕墙安装轴线、标高,并及时整理测量结果及主体结构施工偏差。

1.2 严格控制幕墙测量误差,测量放线过程中对误差进行控制、分配、消化,不使其积累,同时应及时反馈相关单位进行协调处理。

应以复核无误的基准点或基准线为依据,做出转接件安装所需的测量线。

1.3测量时应注意天气预报,要求在风力不大于4级时测量幕墙垂直及水平方向的控制线并做标记。

2 埋件安装要求2.1预埋件应在主体结构施工时安装,按设计图纸要求预埋,预埋件应牢固、位置准确。

预埋件位置尺寸偏差:±20mm,与理论墙面不平度:±10mm。

2.2补设埋件与墙体应贴合严密,补设埋件的螺栓因遇钢筋不能全部置于埋板内部时,允许有2个螺钉打在埋件外部,其中心至埋件边缘距离≤30mm,且应通过厚度不小于8mm的辅助压板与埋件焊牢。

(见附录A中图1)2.3 补设埋件的膨胀螺栓安装位置距混凝土边缘距离,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同时不得小于膨胀锚栓有效锚固深度的2倍。

2.4预埋件清理后,表面及槽口内不应有混凝土块等杂质存在,无防腐层的应补加防腐层。

3 转接件安装要求3.1转接件与埋件采用螺栓联接时,不得少于2个螺栓。

方垫片应方向一致、整齐划一,弹簧垫片应压平,螺母应拧紧,不许松动。

3.2转接件与埋件采用焊接方法连接时,不应少于2条焊缝,并且每个转接件有效焊缝总长度应依据设计计算确定,熔透深度≥0.7δ(δ为被焊材料厚度)。

焊缝要求美观、整齐,不得有漏焊、虚焊、焊瘤、弧坑、裂纹等缺陷。

3.3转接件与埋件的连接应牢固,位置偏差应符合设计和标准要求,采用焊接连接方法时应作好防锈防腐处理。

2024.9.3-带钢副框VS不带钢副框!四个步骤图解铝门窗钢副框安装过程

2024.9.3-带钢副框VS不带钢副框!四个步骤图解铝门窗钢副框安装过程

效益分析及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 按传统先安装窗再实施抹灰等湿作业的做法,需对污染的铝合金窗进 行清理,按每人每天可以清理1.5m×1.5m窗户10个,工资按¥300.00元 /天计算,则每平方米窗户需要人工费¥13.34元。每平方米窗户成本 为¥530.00元,按传统做法,成品破坏率按1%计算,则每平方米窗户 的概率损失为¥5.3元。
抹 灰 控 制 线
二、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 3.2. 钢副框加工与检验 • 3.2.1 钢副框原材料到工地后应检查其规格及质量保证书,合格的原材
料才能用于加工制作。 • 3.2.2 钢副框应在工厂车间内下料、焊接等加工作业,加工必须依照工
艺要求进行,并经质检员验收,钢副框边长及对角线长度偏差不能大 于10mm。 • 3.2.3 焊接完后焊点处应补防锈漆。 • 3.2.4 到安装现场后,应对照设计图检查钢副框的尺寸及平面外变形是 否符合要求等。 • 3.3. 砌体施工 • 3.3.1 砌筑前放出门、窗洞口位置线,并在混凝土结构柱、墙上弹好标 高线,用于控制门窗洞口的留设。 • 3.3.2 由于钢副框要占一定的位置,预留洞口每边要较设计扩大30mm, 但当该边为混凝土结构柱、墙、梁者除外,钢副框和铝合金窗加工时 应与此对应。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 3.4. 钢副框的安装
• 3.4.1 进行设计交底,特别要说明钢副框安装的标高及与内墙面的距离, 并根据安装基准线进行定位,确保钢副框位置及标高正确。
• 3.4.2 开始安装连接件,固定连接件的安装数量必须符合设计图纸的规 定,每边的连接数量不得少于2 个,端头距窗框尺寸不大于150mm, 每个固定连接件的间距不大于400mm,以控制铝合金门窗平面外变形。

门窗安装施工工艺

门窗安装施工工艺

门窗安装施工工艺1施工工艺1.1钢副框安装1、安装前,熟悉掌握所安装工程的门窗安装接点、安装要求。

2、根据50或1米线、建筑轴线、灰饼放出安装钢副框所需的水平线、窗中线、进出位线。

3、检查钢副框规格、尺寸、窗号是否符合要求,检查钢副框焊接点、表面处理、安装铁件或涨管安装孔是否满足安装条件。

4、安装前检查安装用水管、靠尺、卷尺等测量工器具是否精确能不能满足安装要求。

安全带、安全绳、安全帽的佩带,佩带前检查有无断裂、老化现象、佩带后检查是否规范、牢固。

施工电器用具必须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现场安装、焊接用电必须按照总包或监理要求操作。

5、调整好钢副框的水平度、垂直度,用木楔定位、塞紧,然后固定钢副框。

安装过程中注意钢副框的横平、竖直,注意副框面不能出现凹凸现象。

如涨管安装,下口一定要根据施工防水接点要求做好防水处理工作。

砖墙体安装时,必须使用涨管安装。

6、副框安装无误后,发泡剂填充前,清理干净填充部位的尘土、水泥渣块,保证发泡剂的粘接强度。

施工时根据发泡剂、发泡枪使用要求操作,佩戴好相关劳保用品。

保证发泡剂连续、密实、无遗漏.附框安装后将拆卸下的防护栏恢复,以免造成危险。

1.2主框安装1、门窗进场后,整齐有序的摆放在指定的存放处。

在卸车和搬运的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防止摔伤、划伤。

对异形窗或需现场组装的窗需特别保护存放以免变形、丢失、损坏。

结合发货单,将门窗、配件、胶条数量核对无误后签证确认。

2、门窗洞口内外土建施工全部完成,具备门窗安装条件后,可以进行门窗安装。

安装前根据设计图纸、检查门窗的规格、尺寸、开启方向及组合件、附件,并对其外形及平整度检查校正,合格后方可安装。

3、安装时将调整块调整到铝副框间最佳长度,保证门窗与副框间隙均匀。

4、铝框的进出位根据安装节点要求调整,拆卸下来的压条按照顺序摆放,严禁压条的角棱与水泥接触。

5、用靠尺、水准管、卷尺等测量工具将门窗水平校正调整、定位无误后,在用螺丝将门窗固定,螺丝固定中要求拧紧不得漏装。

质量控制要点(外门窗安装工法)

质量控制要点(外门窗安装工法)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标准(门窗工程部分)指导思想与目的:以质量第一为出发点,事前指导设置质量控制点,事中检查纠偏,避免事后返工现象,将工程建成品质优良的精品工程.对象:本工程所用防火门以及铝合金门窗.主要内容:适用标准、门窗工程质量控制要点、门窗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铝合金外门窗安装工法。

一、适用标准:1、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1、2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1、3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二、门窗工程质量控制要点:2.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2.1.1.门窗生产厂家在原材料进厂时应按规定进行报验,提供材料生产厂家的出厂合格证等相关证明.2.1.2.本工程专用的原材料应单独分类存放,并按有关规定取样与我方留存样品进行比对,同时进行复试.比对无误、复试合格后我方出具原材料质量确认书,生产厂家方可进行制作.2.1.3.需取样与我方留存样品进行比对和进行复试的原材料主要有如下几类:①防火门框、扇的材质;②防火门扇内填充物的材质;③防火漆;④铝合金型材;⑤中空玻璃;⑥门窗五金件;⑦密封胶条;⑧密封胶;⑨其他。

2.1.4.如有必要可对铝合金型材、中空玻璃的生产厂家的原材料进行检查。

主要检查以下项目:①铝锭的生产厂家及质保书;②穿条的材质、生产厂家及质保书;③铸胶的材质、生产厂家及质保书;④玻璃的品牌及质保书;⑤Low-E玻璃的生产厂家及质保书。

⑥密封胶的生产厂家及质保书;⑦其他。

2.2.门窗制作过程中的质量控制2.2.1.防火门和铝合金门窗的施工厂家必须具有规定的资质,门窗应按规定进行二次设计,二次设计的成果应得到设计院及我司的认可。

2.2.2.门窗型材的下料应在专用机械上进行,并严格按图示尺寸下料。

尺寸不合格的门窗料不得进入门窗框、扇组装工序.2.2.3.中挺连接采用T型连接,自攻螺丝连接不得松动。

门窗框、门窗扇连接采用挤角组合,不得松动,框、扇方正。

门窗安装质量控制要点

门窗安装质量控制要点

门窗安装质量控制要点标题:门窗安装质量控制要点引言概述:门窗是建造中不可或者缺的部份,其安装质量直接影响到建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门窗安装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门窗安装质量控制的要点。

一、门窗的选择1.1 选材:选择高质量的门窗材料,如铝合金、不锈钢等,确保其坚固耐用。

1.2 尺寸:门窗的尺寸应与开孔尺寸相匹配,避免安装时浮现空隙或者变形。

1.3 风压等级:根据建造所在地区的风压等级选择相应的门窗,确保其能够承受外部风力。

二、安装前的准备工作2.1 测量:在安装前进行准确的测量,确保门窗的尺寸和开孔尺寸一致。

2.2 地基处理:对门窗的安装地基进行处理,确保其平整、坚固。

2.3 预留空隙:在安装门窗时,应预留一定的空隙,以便门窗的开合自如。

三、安装过程的控制3.1 固定方式:门窗的固定方式应符合相关规范,确保其坚固可靠。

3.2 密封处理:门窗的安装应进行密封处理,避免水汽渗透和漏风现象。

3.3 调试检查:安装完成后,应进行门窗的调试检查,确保其开合灵便、无噪音。

四、安装后的验收工作4.1 观察外观:对门窗的外观进行检查,确保其无损坏和变形。

4.2 测量尺寸:再次测量门窗的尺寸,确认其与开孔尺寸一致。

4.3 功能检测:进行门窗的功能检测,确保其开合灵便、密封性好。

五、质量保障措施5.1 保修期限:制定门窗的保修期限,确保在保修期内对门窗进行免费维修。

5.2 售后服务:建立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及时响应用户的投诉和需求。

5.3 质量监控:定期对门窗的安装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结论:门窗安装质量的控制是建造工程中不可或者缺的一环,惟独严格按照要点进行操作,才干确保门窗的安装质量达到标准,提升建造的整体品质和安全性。

希翼本文所述的门窗安装质量控制要点能对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门窗安装标准做法

门窗安装标准做法

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开发有限公司门窗安装节点标准做法(试行)主责部门工程管理部相关部门执行日期备注1目的:明确门窗安装节点标准做法,提高门窗节点质量,降低系统性渗漏。

2适用范围:适用于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及全资、控股子公司所有的在建或新建项目。

3编制说明本标准做法原则上要求所有在建及新建项目均按此做法执行,本标准为专项措施,其他常规要求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公司等的相关规定。

4门窗节点标准做法表1 门窗框与洞口边之间的缝隙要求(mm)外墙体饰面材料缝隙要求清水墙15涂料类20-25贴面类25-30干挂类40-50外保温墙体保温厚度+饰面材料做法缝隙-101、当门窗框与洞口边之间的缝隙大于35mm时,须增设企口或钢副框或采用其他处理方式。

企口与门窗框之间的缝隙不得大于20mm;副框与门窗框间的缝隙为5mm,副框与洞口边的缝隙不大于20mm;完成后的饰面表面以与门窗框(副框)平齐为宜,最大不得压5mm。

2、门框下槛与洞口间的缝隙应根据楼地面材料及门框下槛形式的不同进行调整,须确保门槛与楼板(墙)之间的缝隙充填密实且外部防水完整,完成后的楼地面应内高外低。

A1:门窗框与洞口缝隙要求表2 门窗洞口允许的偏差(mm)名称允许偏差洞口高度及宽度±5mm垂直度2mm洞口下平面标高±5mm表3 门窗框与洞口缝隙偏差的处理要求(mm)缝隙偏差δ(mm)处理方式δ≥50 配筋并浇筑C20细石混凝土50>δ>25 挂双层镀锌钢丝网抹灰25≥δ>5 挂单层镀锌钢丝网抹灰5≥δ≥-5 不做处理,保证塞缝密实-5>δ剔凿并用水泥砂浆粉平A2:洞口允许偏差及处理方案表4 门窗周边防渗用材表名称用途Ⅱ型用于长期浸水部位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JS)Ⅰ型用于长期浸水部位填塞门窗框与墙体缝隙聚氨酯发泡密封胶主框与附框之间的缝隙窗框和饰面层间的阴角硅酮耐候密封胶自攻螺丝与主框连接密封三元乙丙胶条用于玻璃与窗框之间密封防水剂掺于干硬性水泥砂浆中膨胀剂掺于干硬性水泥砂浆中或细石混凝土中A3:门窗节点防渗漏主要材料每2米设置不少于1个引水管或固定管;淋水管管径宜为15~20mm,距窗表面距离宜为100~150mm,喷水方向与水平方向角度宜为30°左右,孔径4~5mm,孔间距100~150mm,水量为自来水正常水压下最大量或采用增压泵增压取水,确保在外窗(墙)表面形成水幕;淋水时间≥4h。

门窗安装质量控制要点是什么(二)2024

门窗安装质量控制要点是什么(二)2024

门窗安装质量控制要点是什么(二)引言概述:
门窗安装质量对于建筑物的舒适性、安全性和节能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控制门窗安装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门窗安装质量控制的要点。

一、选择合适的门窗类型
1. 根据建筑设计和功能需求选择门窗类型
2. 考虑门窗的使用环境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材质
3. 确定门窗的性能指标,如隔音、保温和防盗等要求
二、严格控制门窗尺寸和安装位置
1. 准确测量门窗尺寸,确保与建筑结构的匹配
2. 确定门窗的开启方向和高度,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
3. 确定门窗的安装位置,考虑采光和通风效果
三、注意门窗材料和五金的质量
1. 选择合格的门窗框架材料,如铝合金、塑钢等
2. 确保门窗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变形和漏风现象
3. 选择耐久、防腐蚀的门窗五金配件,如合适的铰链、锁具等
四、合理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
1. 熟悉门窗安装的施工工艺和规范,确保符合安装要求
2. 使用专业的安装工具和设备,保证施工精度和效率
3. 注意门窗的防水和密封处理,防止水汽渗透和漏水问题
五、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和修复措施
1. 根据门窗安装规范进行全面的验收和检测
2. 检查门窗的开启和关闭顺畅性,封闭性和密封性
3. 如发现质量问题,及时采取修复措施或更换不合格的门窗
总结:
通过选择合适的门窗类型、严格控制尺寸和安装位置、关注材料和五金质量、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以及全面的质量检验和修复措施,可以有效控制门窗安装质量。

这些要点的合理落实将对建筑的舒适性、安全性和节能性产生积极的影响。

门窗安装施工要点

门窗安装施工要点

门窗工程施工要点一、一般规定(一)本章适用于木门窗制作与安装、金属门窗安装、塑料门窗安装、特种门安装、门窗玻璃安装等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

(二)门窗工程验收时应检查下列文件和记录:1、门窗工程的施工图、设计说明及其他设计文件。

2、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复验报告。

3、特种门及其附件的生产许可文件。

4、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5、施工记录。

(三)门窗工程应对下列材料及其性能指标进行复验:1、人造木板的甲醛含量。

2、建筑外墙金属窗、塑料窗的抗风压性能、空气渗透性能和雨水渗漏性能。

(四)门窗工程应对下列隐蔽工程项目进行验收:1、预埋件和锚固件。

2、隐蔽部位的防腐、填嵌处理。

(五)各分项工程的检验批应按下列规定划分:1、同一品种、类型和规格的木门窗、金属门窗、塑料门窗及门窗玻璃每100 樘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l00樘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2、同一品种、类型和规格的特种门每50樘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樘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六)检查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木门窗、金属门窗、塑料门窗及门窗玻璃,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5%,并不得少于3樘,不足3樘时应全数检查;高层建筑的外窗,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少于6樘,不足6樘时应全数检查。

2、特种门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50%,并不得少于10樘,不足10樘时应全数检查。

(七)门窗安装前,应对门窗洞口尺寸进行检验。

(八)金属门窗和塑料门窗安装应采用预留洞口的方法施工,不得采用边安装边砌口或先安装后砌口的方法施工。

(九)木门窗与砖石砌体、混凝土或抹灰层接触处应进行防腐处理并应设置防潮层;埋入砌体或混凝土中的木砖应进行防腐处理。

(十)当金属窗或塑料窗组合时,其拼樘料的尺寸、规格、壁厚应符合设计要求。

(十一)建筑外门窗的安装必须牢固。

在砌体上安装门窗严禁用射钉固定。

(十二)特种门安装除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范规定外,还应符合有关专业标准和主管部门的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型材拼缝宽度 (不适用塑钢 窗) 相同截面型材 拼缝高低差 窗框正面垂直 度
[0,0.3]mm
[0,0.3]mm
10
10
10
10
门窗栏 杆
15%
铝合金 门窗 (或塑 钢窗) (仅适 用住宅)
[0,2.5]mm
角部固定片距门窗洞口 四个角不大于150200mm;中间各固定片 中心距离不大于600mm; 以1.5mm厚的镀锌板裁 制,采用金属膨胀螺栓 或射钉固定,应根据预 留混凝土块位置,按对 称顺序安装。
10
度及间 距
10
10
门窗安装控制要点
第三方飞检制度-红线管理 建筑类:
保温材料(屋面/外墙/地 面) 屋面瓦 防火门 阳露台/平台/屋面栏杆 百叶 外墙涂料 防水材料(地下室/屋面/楼地面等) 单元门(及门锁) 成品烟道 护窗栏杆 玻璃幕墙、金属幕墙 外墙一体板 入户门(及门锁) 变形缝装置 楼梯栏杆/扶手 建筑玻璃 信报箱 成品檐沟
铝合金/塑钢门窗(附框、框、扇、五金)
扣分标准:窗框与洞口间缠绕保护膜,临时固定木楔未及时取出;门 窗框底边及两侧边上翻150高范围未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塞缝,填 缝不密实、不连续、透光,发泡胶固化后用刀片切割
20.4 外窗边框塞缝
20.5 门窗成品保护
扣分标准:成品保护不到位,有划痕、污染、变形等;
门窗安装控制要点
第三方飞检制度-实测实量
门窗安装控制要点 第三方飞检制度-质量风险
20.1 窗框与钢副框间缝隙应 采用保温、防潮且无腐蚀 性的软质材料填塞
20.2 外窗边框打胶
扣分标准:填塞的发泡聚氨酯靠外侧迎水面未在凝固前塞进、出现切 割现象(靠室内侧背水面切割不扣分)或出现透光现象;透过与墙 体间的缝隙渗漏;
扣分标准:打胶前基层未清理到位;外侧未采用耐候密封胶;打胶质 量差,或打胶宽度不合格
门窗安装控制要点 窗框的固定方式 1.本项目,窗框两侧墙体大部分为煤矸石烧结砖,未留置混凝土块,需用 膨胀丝固定,不得使用射钉枪; 2.固定片的材质要求
3.固定片的位置要求
门窗安装控制要点 节点大样-窗下口
门窗安装控制要点 节点大样-窗上口
门窗安装控制要点 节点大样-窗侧边
门窗安装控制要点 框与洞口缝隙的填塞
20.3 外窗边框固定
扣分标准:钢副框或主框固定在空心砌体上或加气块上;在砌体墙上 用射钉固定;固定片未按内高外低设置,间距不符合设计要求(固 定片设置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角部固定片距门窗洞口四角不大于 150-200mm;中间各固定片中心距离不大于600mm);抹灰后固定片 外露或直接固定在抹灰面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