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浓度及有关计算
物质的量浓度有关计算(答案)

物质的量浓度有关计算(答案及详解)1.15.82解:n=V气/ Vm=560L/22.4L·mol-1=25molm溶液=m+m水=25mol×17g·mol-1+1000g=1425gV溶液=m溶液/ρ=1425g/0.9g·cm-3=1583ml=1.58LC=n/V溶液=25mol/1.58L=15.82mol·L-12.B3. 1/22.4mol·L-1解:(1)解题基本入手点是公式:c=n/V(2)设烧瓶体积为VL,标准状况下,充满氯化氢气体,则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为:V/22.4mol,由于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则溶液将充满烧瓶,所得溶液的体积为VL。
因此,烧瓶内盐酸溶液的浓度为:1/22.4mol·L-1。
4. 1/22.4 mol·L-1解:根据混合气的平均式量为19,算出氨气和空气的体积比5∶1,若设烧瓶的体积为6L,空气为1L,则其中的氨气为5L,即5/22.4 mol。
氨气极易溶于水,而空气不溶于水,因此氨气所占的体积也就是所得氨水溶液的体积,进入烧瓶的水形成的溶液的体积为5L,溶液浓度为:1/22.4 mol·L-1。
5.3.68mol·L-1解:C浓·V浓=C稀·V稀18.4mol·L-1×0.01L=C稀×0.05LC稀=3.68mol·L-16.1:4解:n=C1V1+C2V2=0.1mol·L-1×0.1L+0.6mol·L-1×0.05L=0.04molV=0.1L+0.05L=0.15LC=n/V=0.04mol/0.15L=0.28mol·L-17. 4:1解:设两溶液体积分别为V1和V2n总=C1V1+C2V2=0.1V1+0.6V2V总=V1+V2C混合=n总/ V总0.2mol·L-1=0.1V1+0.6V2/ V1+V2V 1:V2=4:18.1.0×10-4mol·L-1解: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的阳离子的正电荷浓度之和等于阴离子的负电荷浓度之和:[H+]+[Na+]+[NH4+] =[Cl-]+[SO42-]×2将已知数据代入,计算得:[H+]=1.0×10-4mol·L-19. D解:(1)建立参照体系,若溶液等质量混合,则混合后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2=5%(2)对于X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密度越小,因此,当等体积混合时,1%溶液的质量大于9%溶液的质量,稀溶液的比例大了,因此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偏低,即小于5%;对于Y溶液,当等体积混合时,1%溶液的质量小于9%溶液的质量,浓溶液的比例大了,因此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偏高,即大于5%。
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及计算

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及计算计算物质的量浓度可以根据已知的数据使用不同的公式来实现。
以下是常见的计算物质的量浓度的公式及对应的示例:1.摩尔浓度(C):摩尔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体积的比值。
摩尔浓度的计算公式为:C=n/V其中,C为摩尔浓度,n为溶质的摩尔数,V为溶液的体积。
示例:已知溶液中含有0.5mol硫酸,并且体积为2L,那么摩尔浓度为0.5 mol/2 L = 0.25 mol/L。
2.质量浓度(C):质量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体积的比值。
质量浓度的计算公式为:C=m/V其中,C为质量浓度,m为溶质的质量,V为溶液的体积。
示例:已知溶液中含有20g盐,并且体积为500mL,那么质量浓度为20g/0.5L=40g/L。
3.相对分子质量浓度(C):相对分子质量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溶液体积的比值。
相对分子质量浓度的计算公式为:C=M/V其中,C为相对分子质量浓度,M为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V为溶液的体积。
示例:已知溶液中含有10g硝酸,并且体积为2L,硝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3g/mol,那么相对分子质量浓度为63g/mol/2 L = 31.5 g/L。
除了以上的计算物质的量浓度的公式之外,还有其他的情况需要注意。
例如,在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也可以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来计算。
这时,需要根据方程式中的物质的量比例来计算摩尔浓度。
另外,还有一些特定的浓度单位,比如百分比浓度(%)和摩尔分数(mol fraction),也是常见的浓度计算方式。
总而言之,物质的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内所含物质的量的多少,可以根据不同的公式进行计算。
在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需要根据已知的数据和公式进行相应的计算,以得出所需的浓度值。
物质的量浓度总结及有关计算

• 例: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和溶质质量分数为18%的稀硫酸配 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8%的硫酸,需要浓硫酸和稀硫酸的质量分别 为( ) • A.62.5g 437.5g B.71.4g 428.6g • C.437.5g 62.5g D.428.6g 71.4g
解析 设需要浓硫酸和稀硫酸的质量分别为x、y。 由题意得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配制100mL 1.00mol/L 的NaCl溶液
5.9gNaCl
2018/11/17
14
三、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②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主要仪器
烧杯、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托盘天平、药匙(固体 溶质使用)、量筒(液体溶质使用)
线
2018/11/17
15
三、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3)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再加水
2018/11/17 19
三、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俯视或仰视刻度线对溶液浓度的影响
俯视 仰视
2018/11/17
20
三、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4)原容量瓶洗净后未干燥 15)容量瓶中含有少量的水 16)往容量瓶中加水时有少量加到瓶外
解得:
题组五 溶液稀释与混合的判断技巧 例题:(1)将3p%的硫酸与同体积的p%的硫酸混合 得到q%的稀硫酸,则p、q的关系正确的是 ________(填序号,下同)。 ①q=2p ②q>2p ③q<2p ④无法确定 (2)若上题中的溶质是乙醇而非硫酸,则p、q的关 系是________。 ①q=2p ②q>2p ③q<2p ④无法确定
2.等质量混合 两溶液等质量混合时(无论ρ >1g·cm-3还是 ρ <1g·cm - 3) ,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分数w=0.5(a%+b%)。 以上规律概括为“计算推理有技巧,有大必 有小,均值均在中间找,谁多向谁靠”。
物质的量浓度总结及有关计算

物质的量浓度总结及有关计算C=n/V其中,C表示浓度,n表示溶质的物质的量,V表示溶液的体积。
在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计算物质的量浓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已知溶质质量和溶液体积计算浓度:在这种情况下,先将溶质质量单位转为克,体积单位转为升,然后代入浓度计算公式C=n/V,即可得到浓度。
2.已知溶质摩尔质量和溶液体积计算浓度:溶质摩尔质量是指溶液中每摩尔溶质占据的质量。
先将溶质质量单位转为克,然后除以溶质摩尔质量,得到溶质的物质的量。
然后将溶质物质的量代入浓度计算公式中,即可得到浓度。
3.已知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计算浓度:直接代入浓度计算公式C=n/V,即可得到浓度。
摩尔分数(X)是指溶质的物质的量与溶液总物质的量之比。
摩尔分数计算公式如下:X = n(sol)/n(tot)其中,n(sol)表示溶质的物质的量,n(tot)表示溶液中所有物质的物质的量。
体积分数(C)是指溶质的体积与溶液总体积之比。
体积分数计算公式如下:C = V(sol)/V(tot)其中,V(sol)表示溶质的体积,V(tot)表示溶液的体积。
摩尔分数和体积分数可以通过物质的量浓度转换得到。
假设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n(sol)、溶液总物质的量为n(tot),溶质的体积为V(sol)、溶液的体积为V(tot),摩尔浓度为C,摩尔分数为X,体积分数为C,则有以下关系式:C = n(sol)/V(tot)X = n(sol)/n(tot)C = X*ρ(sol)C = X*M(sol)/M(tot)C = X*(V(mol)/V(sol))其中,ρ(sol)表示溶液的密度,M(sol)表示溶质的摩尔质量,M(tot)表示溶液总物质的摩尔质量,V(mol)表示溶液的摩尔体积。
在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中,还可以通过反应比例关系来计算。
比如,在化学反应中,当已知其中一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时,可以通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的量比例关系,计算其他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高二化学物质的量浓度及有关计算

第二讲物质的量浓度及有关计算【高考目标定位】1.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2.掌握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溶解度之间的换算3.掌握有关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计算。
【考纲知识梳理】一、概念辨析1.物质的量浓度(1)概念:(2)符号:(3)单位:(4)说明:①溶液中的溶质既可以为纯净物又可以为混合物,还可以是指某种离子或分子。
②NH3、Cl2等溶于水后成分复杂,求算浓度时仍以NH3、Cl2为溶质。
③体积是溶液体积,不是溶剂体积。
④在一定浓度的溶液里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其浓度大小不变,所含溶质的质量改变。
2.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容量瓶①特点:②用途:。
容量瓶有各种不同规格,常用的规格有100mL、250mL、500mL和1000mL等。
(2)配制一定体积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及所用仪器如下:1、所需实验仪器托盘天平、量筒、烧杯、、、。
2、配制步骤①、②、③、④、⑤、⑥、⑦3、误差分析原理:c B = n B/V=m/MV(M-溶质的摩尔质量,配制某种溶液时是定值)(1)天平的砝码沾有其他物质或已锈蚀,导致称量物质的实际值是大于称量值偏高;称量时游码忘记归零;会使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低。
(2)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使量取液体的体积偏大,使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
(3)用于溶解稀释溶液的烧杯未用蒸馏水洗涤,使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致使溶液的浓度偏低。
(4)转移或搅拌溶液时有部分液体溅出,致使溶液浓度偏 低。
(5)容量瓶内溶液的温度高于20℃,造成所量取的溶液的体积小于容量瓶上所标注的液体的体积,致使溶液浓度偏 高。
(6)在给容量瓶定容时,仰视读数会使溶液的体积大,使溶液浓度偏 低。
二、计算公式1.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VN N MVm Vn c A === 2. c 、ω%、ρ之间的计算关系 Mc %1000ρω=三、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溶解度之间的关系物理量 质量分数 物质的量浓度 溶解度 溶质单位 溶液单位 单 位数值上关系质量分数相同的两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一般 等.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两溶液其质量分数一般 等. 溶质溶解度相同的两溶液其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等. 定 义 符号相同点 都能示溶质和溶液的相对比值 转化关系四、溶液的稀释 (1)溶液的稀释:①V 1p 1×W 1%= V 2p 2×W 2% 或W 液×W 1%=(W 液+W 水)×W 2%(溶质的质量守恒) ②C 1V 1=C 2V 2(溶质的物质的量守恒)(2)溶液混合:C V=C 2V 2+C 1V 1(溶质的质量守恒)。
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

=V[H SO (aq)] ×M(H SO )
2 4 2 4
=
=
V[H2SO4(aq)] ×ρ ×1000 ×
ω
ρ
V[H2SO4(aq)] ×M(H2SO4)
×1000 ×
ω
M(H2SO4)
= 18mol/L
练习:2mol/LNaOH溶液(ρ =1.08g/cm3) 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解:设有1L NaOH溶液,则 m(NaOH) = 2mol/L×1L×40g/mol = 80g m[NaOH(aq)]=1.08g/cm3×1000cm3= 1080g ω[NaOH(aq)] = 80g/1080g×100% = 7.4%
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
知识回顾: 什么是溶液?溶质在溶液中的分布密度我们用 浓度来表示。那么大家知道哪些浓度的表示方 法呢?同学们学习过一种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是怎样表示的?
溶质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质量 饱和溶液的 溶解度(g) 溶质质量分数= 100g+溶解度(g) ×100%
思考:
化学反应是按一定粒子数进行反应的,也即按 照一定的物质的量进行反应的。怎样才能从已 知质量分数的溶液中取出含有一定物质的量溶 质的溶液呢?
(5)有关溶液反应的计算:
例5:中和50mL,2mol/LH2SO4溶液共用去了NaOH溶 液80mL,求此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5mol/L 注意: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的量的比等于化学 计量数之比。 练习:中和1升0.5 mol/LNaOH溶液,需要多少升 1mol/LH2SO4溶液?
0.25L
规律1:密度大于水的溶液:密度越大,溶液的质量分数 越大,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就越大,如盐酸、硫酸、 氢氧化钠溶液。反之亦然。 规律2:同种溶质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混合 [溶质的质 量分数分别为 a%、b%,混合溶液的密度为ρ g/ml ] (1)等质量混合后的质量分数为:(a%+b% ) /2,物质 的量浓度为:1000 ρ (a%+b% ) /2 M
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

返回
二 溶液的稀释或混合
导学探究 1.从1 L 1 mol· L-1 NaOH溶液中取出100 mL:
-1 1 mol· L (1)取出的这100 mL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含NaOH的质
量是 4 g 。
解析 m=0.1 L×1 mol· L-1×40 g· mol-1=4 g。
解析答案
活学活用
2.(1)用14.2 g无水硫酸钠配制成500 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0.2 mol· L-1。
解析 14.2 g n(Na2SO4)= -1=0.1 mol, 142 g· mol
0.1 mol c(Na2SO4)= 0.5 L =0.2 mol· L-1。
解析答案
(2)若从中取出50 mL,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0.2 mol· L-1;溶质的质量为 1.42 g。 解析 从中取出50 mL溶液,浓度仍为0.2 mol· L-1,
对于“在标准状况下,a L气体(摩尔质量为M g· mol-1)完全溶于b mL水
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 mL-1”这一情景,溶质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
浓度的计算方法如下:
1 000aρ n c=V= a = mol· L-1。 aM+22.4b 22.4×M+b -3 -1 mL × 10 L· mL ρ a 22.4 mol
解析答案
归纳总结
1.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相互求算
-1 1 000 mL × 溶液的密度 g· mL ×质量分数 -1 物质的量浓度(mol· L )= 溶质的摩尔质量g· mol-1×1 L
2.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解度的相互求算
物质的量浓度(mol· L-1)= 溶解度g 1 000 mL×饱和溶液的密度g· mL × 100+溶解度g -1 溶质的摩尔质量g· mol ×1 L
物质量浓度计算的公式

物质量浓度计算的公式:c=n/V=np/(m总)=npw/(m溶
质)=npw/nM=pw/M
注意:此式子中p的单位是g/L即1000g/mL
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叫做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则把单位体积设为1L=1000ml(换算单位是因为和密度单位统一)
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公式是c=n/V,在这里的n表示的是溶质的物质的量,V表示溶液的体积
那么根据n(溶质的物质的量)=m/M,且m(溶质的质量)=ρv 初三化学学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百分比
所以可以得到,m(溶质的质量)=ρv=ρ×1000ml×w
把这个带进去n(溶质的物质的量)=m/M,得到n=ρ×1000ml×w/M
再带进去c=n/V,得到c=ρ×1000ml×w/M×1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物质的量浓度及有关计算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理解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涵义,掌握有关计算的基本题型。
能力培养: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思维能力。
科学思想:在溶液计算中,贯彻守恒的思想。
科学方法:演绎推理法,比较分析法。
重点、难点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6种基本类型是重点;电荷守恒、建立参比的基本解题方法是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引入】今天我们复习物质的量浓度。
【提问】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是什么?请写出它的计算公式。
学生活动回答:1L溶液中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
板书:c=n(mol)/V(L)【再问】溶液的组成还常用什么来表示?回答:也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来表示。
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单位质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
板书:a%=m(溶质)/m(溶液)×100%【提问】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公式c=n/V,我们能够联想起哪些有关的计算思想?请同学们讨论后回答。
思考,讨论,回答:(1)在公式计算中,已知任何两个量,可以求得第三个量。
(2)还可以根据物质的量联系溶质的质量、气体溶质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及微粒数目等。
(3)当溶质的量一定时,浓度和体积成反比;当体积一定时,浓度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4)根据n=cV,当取出一定浓度的溶液时,溶液的浓度不变,但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所取溶液的体积成正比。
【评价】同学们说的都很正确,不过,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当取出一定浓度的溶液时,溶液的浓度不变?回答:溶液是均匀稳定的体系。
【板书】类型1 代入公式的计算【投影】填空:思考,完成练习。
【强调】体积必须以升(L)为单位进行计算。
如果题目给的体积为mL,则必须进行换算。
【提问】为什么醋酸的[H+]小于其酸的浓度?回答:醋酸为弱酸,[H+]=ca,因此,[H+]小于酸的浓度。
【板书】类型2 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提问】在进行换算时,根据那个不变的量来推导计算公式?请写出计算公式?回答:溶液中溶质的量是不变的,分别用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于是得到如下方程:m=cVM=1000Vρa %【强调】在此公式中,物质的量浓度(c)、溶质的质量分数(a%)、溶质的摩尔质量(M)和溶液密度(ρ),已知任何三个量,可计算第四个量。
【投影】练习:63%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4 mol· L-1,溶液的密度为______。
思考,完成练习。
答案:1.4 g·mL-1【板书】类型3 稀释问题【提问】溶液在加水稀释过程中,不变的量和变化的量是什么?计算的依据是什么?回答:不变的量是溶质的质量和物质的量,变化的量是水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和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因此,可根据如下公式计算:n=C1V1=C2V2计算依据是,在此公式中,已知任何三个量,可计算第四个量。
【再问】如何计算稀释后溶液的体积?能否用浓溶液的体积和水的体积相加?回答:不能相加,应该用质量相加除以稀溶液的密度。
【板书】V(稀)≠V(浓)+V(水)m(稀)=m(浓)+m(水)V(mL)=m(稀)g/ρ(稀)g·mL-1记笔记。
【说明】对于浓度不超过1mol·L-1的稀溶液,混合时体积变化不大,可以作近似计算:用原溶液体积相加得混合后的溶液体积。
【投影】讨论题:将12mol· L-1的盐酸(密度为ρ1g·mL-1)50mL和1mol·L-1的盐酸(密度为ρg·mL-1)100mL混合,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mL-1,溶液物2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1讨论,思考,回答:基本思路:c=n/V混合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为:n=12mol·L-1×O.05L+1mol·L-1×0.10L=0.7mol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V=(ρ1×50+ρ2×100)/1000ρ(L)答案:700ρ/(50ρ1+100ρ2)mol·L-1</PGN0028.TXT/PGN>【板书】类型4 气体溶质问题【投影】讨论题:标准状况下,AL氯化氢气体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ρg·mL-1,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提问】指导讨论:(1)这类型题目的基本入手点是什么?(2)请思考、讨论得出解题的正确思路。
思考,讨论,回答:(1)解题的基本思路是从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浓度的定义公式入手:a%=m(溶质)/m(溶液)×100%c=n/V(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m(溶质)=36.5g·mol-1×AL/22.4L·mol-1溶液的质量为:m(溶液)=(36.5A/22.4+1000)g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得到:a%=36.5A/(36.5A+22400)×100%(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n(溶质)=AL/22.4L·mol-1溶液的体积为:V=(36.5A/22.4+1000)/1000ρ(L)根据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得到:c=1000ρA/(36.5 A+22400)mol·L-1【小结】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和水的质量相加,但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质和水的体积相加,也不等于水的体积。
溶液的体积一定用其质量除以密度来计算。
【板书】类型5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投影】讨论题:体积比为1∶1∶1的氯化钠、氯化镁和氯化铝溶液,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硝酸银溶液,均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则这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提问】指导讨论:(1)三个反应的实质是什么?消耗等量的硝酸银说明什么?(2)请思考、讨论得出解题的正确思路。
讨论,思考,回答:(1)这三个反应的实质均为:Cl-+Ag+→AgCl↓消耗等量的硝酸银说明三种溶液中C1-的物质的量相等。
(2)设:n(Cl-)=1mol则:n(NaCl)=1moln(MgCl2)=1/2 moln(AlCl3)=1/3 mol根据c=n/V,体积相同时浓度和物质的量成正比,因此浓度比为:1∶(1/2):(1/3)=6∶3∶2【小结】此类型题目的关键是找出与浓度有关的n和V的比例关系,从而得到浓度的比例关系。
【板书】类型6 烧瓶内气体溶于水的浓度计算【投影】讨论题一:标准状况下,一圆底烧瓶充满氯化氢气体,倒扣于水槽中,假设溶液没有损失,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提问】指导讨论:(1)解题基本入手点是什么?(2)请思考、讨论得出解题的正确思路。
讨论,思考,回答:(1)解题基本入手点是公式:c=n/V(2)设烧瓶体积为VL,标准状况下,充满氯化氢气体,则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为:V/22.4mol,由于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则溶液将充满烧瓶,所得溶液的体积为VL。
因此,烧瓶内盐酸溶液的浓度为: 1/22.4mol·L-1。
【评价】完全正确,所得溶液的浓度与烧瓶的体积无关。
【投影】讨论题二:标准状况下,用圆底烧瓶收集氨气,当混合气的平均式量为19时,停止收集,并将其倒扣于水槽中,假设溶液没有损失,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讨论,思考,回答:根据混合气的平均式量为19,算出氨气和空气的体积比5∶1,若设烧瓶的体积为6L,则其中的氨气为5L,5/22.4 mol。
空气为1L。
氨气极易溶于水,而空气不溶于水,因此进入烧瓶的水形成的溶液的体积为5L,溶液浓度为:1/22.4 mol·L-1。
回答:氨气极易溶于水,而空气不溶于水,因此氨气所占的体积也就是所得氨水溶液的体积。
因此,无论氨气和空气的比例如何,溶液的浓度均为1/22.4mol·L-1。
【评价】思路完全正确,还有没有更简单的思路。
【评价】完全正确,因此讨论题一和讨论题二的结果是相同的,无论烧瓶的体积如何。
【投影】讨论题三:标准状况下,将二氧化氮和氧气按4∶1的体积比混合后,充满一烧瓶,倒扣于水槽中,当反应不再进行时,假设溶液没有损失,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
讨论,思考,回答:根据:4NO2+O2+2H2O=4HNO3若设烧瓶体积为1L,则NO2为4/5L,生成硝酸4/(5×22.4)mol,所得溶液体积为1L,因此,溶液浓度为1/28 mol·L-1。
【评价】完全正确,由于烧瓶内的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和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为5∶4,因此所得溶液浓度为:(4/5)×(1/22.4)mol·L-1。
【投影】讨论题四:标准状况下,将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氧气的混合气充满一烧瓶,倒扣于水槽中,当反应不再进行时,溶液充满烧瓶,假设溶液没有损失,则所得溶液的浓度范围是:______。
讨论,思考,回答:根据:4NO2+O2+2H2O=4HNO34NO+3O2+2H2O=4HNO3假定全部是二氧化氮和氧气的混合气,则其体积比一定为4∶1,所得硝酸溶液的浓度为:1/28mol·L-1。
假定全部是一氧化氮和氧气的混合气,则其体积比一定为4∶3,所得硝酸溶液的浓度为:4/(7×22.4)=1/39.2mol·L-1。
因此,若为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氧气的混合气,所得硝酸溶液的浓度范围是:1/39.2mol·L-1<c<1/28 mol·L-1。
【小结】此类型题目的基本思路是从公式c=n/V入手,找出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之间的关系。
【过渡】上面我们讨论了有关溶液浓度计算的六种基本类型,下面我们再复习两种在溶液浓度的有关计算中的基本解题方法。
倾听。
【板书】基本计算方法1.电荷守恒法【投影】讨论题:某地酸雨经检验,除含氢离子外,还含如下离子:[Na+]=1.4×10-3mol·L-1[Cl-]=3.5×10-3mol·L-1[NH4+]=2.3×10-3mol·L-1[SO42-]=1.5×10-4mol·L-1则该溶液中的氢离子的浓度为____。
讨论,思考,回答: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的阳离子的正电荷浓度之和等于阴离子的负电荷浓度之和:[H+]+[Na+]+[NH4+] =[Cl-]+[SO42-]×2将已知数据代入,计算得:[H+]=1.0×10-4mol·L-1【评价】完全正确,请注意SO42-带2个负电荷,因此其负电荷浓度等于其离子浓度的2倍。
【板书】基本计算方法2.参比法【投影】讨论题:物质X的1%(溶质的质量分数,以下同)的溶液和9%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得溶液①,物质Y的1%的溶液和9%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得溶液②,根据附表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①,②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大于5%B.溶液①,②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等于5%C.溶液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5%,溶液②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5%D.溶液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5%,溶液②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5%讨论,思考,倾听教师讲解:(1)建立参照体系,若溶液等质量混合,则混合后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2=5%(2)对于X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密度越小,因此,当等体积混合时,1%溶液的质量大于9%溶液的质量,稀溶液的比例大了,因此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偏低,即小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