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质量标准
槟榔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原药材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建立一个中药饮片原药材检验标准操作程序,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适用范围:中药原药材。
责任人:质量保证部主任、质量控制部主任、化验员。
标准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内容:1、性状取本品适量,放入白瓷盘中,用眼观察,可见以下性状特征:本品呈扁球形或圆锥形,高1.5~3.5cm,底部直径1.5~3cm。
表面淡黄棕色或淡红棕色,具稍凹下的网状沟纹,底部中心有圆形凹陷的珠孔,其旁有1明显疤痕状种脐。
质坚硬,不易破碎,断面可见棕色种皮与白色胚乳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
气微,味涩、微苦。
2、鉴别主要使用仪器:电子分析天平、电子显微镜等。
2.1显微鉴别:2.1.1 试液配制2.1.1.1 水合氯醛试液:取水合氯醛50克,加水15毫升与甘油10毫升使溶解,即得。
2.1.1.2 甘油醋酸试液:取甘油、醋酸及水各等份混匀,即得。
2.1.1.3 稀甘油:取甘油33毫升,加水稀释至100毫升,再加樟脑一小块或液化苯酚1滴,即得。
2.1.2 供试品制备2.1.2.1 取本品10g,研细后取少量粉末,置载玻片上,滴加水合氯醛搅拌均匀,置酒精灯上加热透化;加稀甘油数滴,搅拌均匀,分装2~3片,加盖玻片,即得。
2.1.2.2 取研细的粉末少量置载玻片上,加甘油醋酸试液,搅拌均匀,加盖玻片,即得。
2.1.2.3取研细后取少量粉末,置载玻片上,滴加水搅拌均匀,同时滴加少许稀甘油,加盖玻片,即得。
2.1.2.4横切面制备:取供试品欲观察部位,经软化处理后,用徒手切片法切成10~20μm的薄片,选取平整的薄片置载玻片上,滴加水合氯醛试液后,在酒精灯上加热透化,并滴加稀甘油,盖上盖玻片。
2.1.3 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本品横切面:种皮组织分内、外层为数列切向延长的扁平石细胞,内含红棕色物,石细胞形状、大小不一,常有细胞间隙;内层为数列薄壁细胞,含棕红色物,并散有少数维管束。
槟榔 执行标准

槟榔执行标准
一、槟榔原果的选择
1.应选用成熟度适宜、无病虫害、无腐烂、无裂果、无异味的槟榔原果。
2.槟榔原果应符合相关农药残留标准。
二、槟榔加工前的处理
1.将槟榔原果清洗干净,去除果皮上的杂质和果肉中的果核。
2.将清洗后的槟榔原果进行切割,切割面应平整,以便后续加工。
三、卤水配方和制作
1.卤水的主要成分包括食用盐、食醋、酱油、糖、辣椒等调料。
2.卤水的制作应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各种调料,并加入适量清水。
3.卤水的味道应适中,不得有异味或过咸。
四、烘制工艺
1.将切割好的槟榔原果放入烘制机中进行烘制,以去除多余水分。
2.烘制温度和时间应适当控制,以保证槟榔果肉干燥均匀。
3.烘制后的槟榔应呈棕色或深褐色,有浓郁的香气。
五、槟榔干质量要求
1.槟榔干的感官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形状完整、大小均匀、色泽棕红或深褐色、有光泽、口感松软、气味浓郁。
2.槟榔干的理化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水分含量≤5%,氯化钠含量≤4%,铅含量≤0.5mg/kg,砷含量≤0.5mg/kg。
3.槟榔干的微生物指标应符合相关卫生标准。
六、检验规则
1.每批槟榔干都应进行感官、理化和微生物指标的检验。
2.不合格产品不得出厂销售。
七、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1.槟榔干应有清晰的标签,包括品名、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2.槟榔干应采用防潮、防尘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以确保产品质量。
3.槟榔干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挤压和碰撞,保持产品完整性。
4.槟榔干应贮存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035木香槟榔丸质量标准

******有限公司GMP管理文件
目的:建立木香槟榔丸成品质量标准,使木香槟榔丸成品的生产控制、质量检验有据可依。
范围:适用于木香槟榔丸成品的生产控制与质量检验。
责任人:质量检验员、微生物检测员、生产质量监控员、质量检验科科长、质量保证科科长、生产部部长、质量管理部部长。
内容:
1. 产品名称:
1.1品名:木香槟榔丸
1.2汉语拼音:Muxiang Binglang Wan
2. 代号:
2.1产品代号:C30014
2.2处方代号:CF0035,具体处方见JS-GY-035。
3. 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P
531
4.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4021254。
5. 质量标准:
******有限公司 JS-CP-035 共2页第2页
6. 药品有效期:36个月。
7. 取样方法:按《成品取样标准操作规程》(GZ-ZL-006)。
8. 检验方法:按《木香槟榔丸成品检验操作规程》(JS-CJ-035)。
9. 功能与主治:行气导滞,泻热通便。
用于湿热内停,赤白痢疾,里急后重,胃肠积滞,脘腹胀痛,大便不通。
10. 用法与用量:口服。
一次3~6g,一日2~3次。
11. 贮存条件:密闭。
12.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
进口干槟榔的检测报告

进口干槟榔的检测报告
根据最近的市场状况和需求,我们公司准备进口干槟榔产品。
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我们进行了全面的检测,并获得了以下报告。
1. 外观检测:我们对干槟榔的外观进行了检测。
外观应整齐干燥,没有明显的变色和腐烂迹象。
经过检测,我们的产品完全符合这一标准。
我们可以确保产品外观的良好状态。
2. 尺寸检测:我们对干槟榔的尺寸进行了测量。
正常的干槟榔尺寸应为3-4cm,直径约为1-1.5cm。
经过测量,我们的产品符合这一标准,各项尺寸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3. 含水量检测:我们对干槟榔的含水量进行了检测。
干槟榔的含水量应在12-15%之间。
经过仔细测量,我们得出的结果是干槟榔的含水量为13.2%,这表明我们的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4. 农残检测:我们对干槟榔中的农残进行了检测。
农残是指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学物质残留在食品中的情况。
经过严格检测,我们的产品未检测到农残,符合国家有关农残检测标准的要求。
5. 重金属检测:我们对干槟榔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检测。
重金属是指铅、镉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经过检测,我们的产品未检测到有害的重金属成分,符合国家有关重金属检测标准的要求。
总之,我们进口的干槟榔产品经过全面检测,确保了其高质量和安全性。
这些检测报告证明了我们产品的优秀品质,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
我们将坚持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干槟榔产品。
精制 槟榔 标准

精制槟榔标准
1. 名称:精制槟榔
2. 原料:选用优质槟榔果实为主要原料。
3. 外观:果实宜饱满,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形状均匀,无霉斑。
4. 颜色:果皮呈深褐色,果肉呈浅黄色。
5. 大小:果实直径约3.5-4.5厘米,长度约5-6厘米,果重约15-20克。
6. 口感:果实刚软中带脆,果皮坚韧,果肉饱满多汁,不应有粘性。
7. 香气:具有微香味,不应有异味。
8. 储藏:精制槟榔应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保存期限为3个月。
9. 包装:槟榔应精心包装,外观整洁,包装材质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10. 营养价值:槟榔富含槟榔碱、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适量食用可养生健康。
11. 使用注意事项:槟榔含有槟榔碱,过量食用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请适量食用并注意口腔卫生。
注:此标准仅供参考,制作槟榔时请在合理范围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马槟榔 药材标准

马槟榔药材标准马槟榔,又称槟榔、槠榔,是常见的一种药材。
它具有若干保健功效和医疗价值,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领域。
为保证马槟榔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药材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马槟榔药材的标准要求和相关内容。
一、马槟榔的定义马槟榔,为马槟榔科植物马槟榔的果实。
果实通常呈扁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肉质,籽数目较多。
它具有特殊的香气和苦涩的味道,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中药材。
根据药材标准,马槟榔的颜色应为鲜绿或浅棕色,果实形态应符合规定的标准。
二、药材标准要求1. 外观要求马槟榔的外观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标准,马槟榔的果实应整齐、完整、肉质丰满,没有破损、变质或虫蛀的迹象。
果实的大小和形态应符合标准要求,并且表面应光滑,无毛刺。
2. 香气和味道马槟榔的独特香气和苦涩味道是其药效的重要标志。
标准要求马槟榔具有明显的香气,而且苦涩味道较浓烈。
这些特征与其他药材相比具有明显差异,并且可以通过感官测试进行鉴别。
3. 化学成分马槟榔的药效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密切相关。
标准要求对马槟榔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并确定其含量。
主要化学成分包括马槟榔碱、挥发油和多种生物碱等。
这些化学成分的含量应符合标准规定的范围。
4. 含水量药材的含水量是反映其质量和保存情况的重要指标。
标准要求马槟榔的含水量应在一定范围内,不得超过限定值。
合适的含水量有利于马槟榔的保存和使用,同时也能保证其药效和品质。
5. 杂质和有害物质为确保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标准要求对马槟榔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进行检测。
包括重金属、残留农药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以及杂质的种类和比例等。
这些检测结果应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和法规,以保证马槟榔的使用安全。
三、马槟榔的应用价值1. 调节肠胃功能马槟榔具有温中行气、理气化湿的功效,可用于调理胃气不足、脾胃虚弱等引起的胃脘不适、消化不良等症状。
中医认为它能够帮助消化、促进食欲,对于胃寒、脾虚引起的食欲不振有独特的疗效。
2. 镇痛止血作用马槟榔也常用于镇痛止血的治疗。
43种进口中药材质量标准(原件)

关于颁布儿茶等43种进口药材质量标准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04]14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各口岸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各口岸药品检验所:为加强进口药材的监督管理,我局修(制)订了儿茶、方儿茶、西洋参、高丽红参、西红花、牛黄、羚羊角、泰国安息香、苏合香、乳香、没药、血竭、藤黄、沉香、檀香、丁香、母丁香、小茴香、荜茇、广天仙子、豆蔻、槟榔、肉豆蔻、大腹皮、大风子、西青果、诃子、胖大海、芦荟、猴枣、弗朗鼠李皮、胡黄连、肉桂、番泻叶、马钱子、玳瑁、石决明、天竺黄、穿山甲、海狗肾、海马、哈蚧、海龙等43种进口药材的质量标准(见附件),现予颁布。
上述质量标准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二○○四年五月八日中药材质量标准中文名儿茶汉语拼音Ercha英文名CATECHU来源儿茶为豆科植物儿茶Acacia catechu(L.f.)Willd.的去皮后的枝、干的干燥煎膏。
冬季采收枝、干,除去外皮,砍成大块,加水煎煮,浓缩,干燥。
性状本品呈方形或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
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光滑而略有光泽。
质硬,易碎,断面不整齐,具光泽,有细孔,遇潮有黏性。
无臭,味涩、苦,略回甜。
鉴别(1)本品粉末棕褐色。
可见针状结晶及黄褐色块状物。
(2)取火柴杆浸于本品水溶液中,使轻微着色,待干燥后,再浸入盐酸中立即取出,置火焰附近烘烤,杆上即显深红色。
(3)取本品粉末约0.5g,加乙醚3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用甲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0.2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l,对照品溶液2?l,分别点于同一纤维素预制板上,以正丁醇—醋酸—水(3:2:1,上层)(实验室室内相对湿度要求在40%以下)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
槟榔 执行标准

槟榔执行标准槟榔,作为一种受到广大亚洲地区人民喜爱的嚼食品,需要制定一套统一的执行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本文将介绍针对槟榔的执行标准,并详细讨论其各项要求。
一、槟榔的定义及分类槟榔是指槟榔树果实的种子,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名称,如台湾称为"槟榔",泰国称为"唐人果"。
根据成熟度和处理方式的不同,槟榔可分为生槟榔、青槟榔和熟槟榔三类。
执行标准应明确各类槟榔的特征和区分标准。
二、槟榔的外观要求槟榔的外观应呈长橢圆形,表面平滑整齐,无明显的皱纹或破损。
颜色应为鲜绿或红褐色,并有一定的光泽。
执行标准应明确外观的质量要求,以保证消费者对槟榔的识别和选择。
三、槟榔的口感和风味槟榔应具有一定的口感和特殊风味,以满足消费者对槟榔的喜好。
执行标准应规定槟榔的口感和风味要求,如嚼劲、涩味和香气等方面的要求。
四、槟榔的营养成分槟榔作为一种嚼食品,其营养成分对保持人体的健康起着一定的作用。
执行标准应规定槟榔的营养成分要求,如脂肪含量、维生素含量、矿物质含量等指标。
五、槟榔的加工工艺槟榔的加工工艺直接影响到槟榔的质量和口感。
执行标准应规定槟榔的加工流程和要求,如采摘、晒干、筛选、处理和包装等环节的具体操作要求。
六、槟榔的标签和包装槟榔产品的标签和包装应符合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规和标准,以保证槟榔产品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执行标准应规定槟榔标签和包装的要求,如标示内容、标签大小和材料、包装形式等方面的要求。
七、槟榔的质量检测方法为了确保槟榔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执行标准应明确槟榔的质量检测方法,包括感官检测和理化检测。
执行标准应规定相应的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如外观检测、水分含量检测、农药残留检测等。
八、槟榔的储存和运输要求槟榔的储存和运输对保持其质量和口感至关重要。
执行标准应规定槟榔的储存条件和运输要求,如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包装方式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槟榔在流通过程中不受到损害。
九、槟榔的卫生要求槟榔作为一种食品,其卫生要求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P253
5.质量标准
5.1 通用名称:槟榔
5.2 来源: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的干燥成熟种子。
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用水煮后,干燥,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干燥。
5.3 性状:本品呈扁球形或圆锥形,高1.5~3.5㎝,底部直径1.5~3㎝。
表面淡黄棕色或淡红棕色,具稍凹下的网状沟纹,底部中心有圆形凹陷的珠孔,其旁有1明显疤痕状种脐。
质坚硬,不易破碎,断面可见棕色种皮与白色胚乳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
气微,味涩、微苦。
5.3 鉴别:
5.3.1 本品横切面:种皮组织分内、外层,外层为数列向外延长的扁平石细胞,内含红棕色物,石细胞形状、大小不一,常有细胞间隙;内层为数列薄壁细胞,含棕红色物,并散有少数维管束。
外胚乳较狭窄,种皮内层与外胚乳常插入内胚乳中,形成错入组织;内胚乳细胞白色,多角形,壁厚,纹孔大。
含油滴及糊粉粒。
5.3.2 取本品粉末8g,加浓氨试液4ml,加三氯甲烷50 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残渣用三氯甲烷10 ml洗涤一次,合并三氯甲烷液,置于分液漏斗中,加稀盐酸5 ml、及水20 ml,振摇,分取酸水层,用三氯甲烷10 ml洗涤1次,弃去三氯甲烷液,加浓氨试液调节PH值约9,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10 ml,合并三氯甲烷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槟榔对照药材,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2005版药典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醋酸乙酯-浓氨试液(7.5: 7.5:0.2)为展开剂,置氨蒸汽预饱和的层开缸内,展开,取出,热风吹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橘红色斑点。
5.4 检查项目、限度及检查方法:
5.5 含量测定:取本品粗粉约8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乙醚80 ml,振摇后加氨试液4 ml,振摇10分钟,加无水硫酸钠10 g,振摇5分钟,静置俟沉淀,分取乙醚液,置分液漏斗中,残渣用乙醚洗涤3次,每次10 ml,合并醚液,加滑石粉0.5 g,振摇3分钟,加水2.5 ml,振摇3分钟,静置,至上层醚液澄清时,分取醚液,水层用少量乙醚洗涤,合并醚液,低温蒸发至约20 ml,移置分液漏斗中,精密加入硫酸滴定液(0.01mol / L)20 ml,振摇提取,静置俟分层,分取醚层,醚层用水振摇洗涤3次,每次5 ml,合并洗液与酸液,滤过,滤器用水洗涤,合并洗液与酸液,加甲基红指示液数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02mol/L)滴定,每1ml硫酸滴定液(0.01mol/L)相当于3.104mg
的槟榔碱(C
8H
13
NO
2
)。
本品以干燥品计,含醚溶性生物碱以槟榔碱(C
8H
13
NO
2
)计算,不得少于0.30%。
5.6 炮制:槟榔除去杂质,浸泡,润透,切薄片,阴干。
炒槟榔取槟榔片,照清炒法(2005版药典附录Ⅱ D)炒至微黄色为止。
5.7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储存(0~30℃、相对湿度75%以下),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