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分型讲解详解

合集下载

缠论里面的级别对应关系

缠论里面的级别对应关系

缠论里面的级别对应关系
缠论中的级别对应关系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到缠论的结构形态和时间周期。

以下是缠论级别对应关系的基本概述:
1. 缠论结构形态级别:
分型:这是缠论中最基本的单位,构成了更大结构的基础。

笔:由相邻的高点和低点组成,是构成线段的基础单位。

线段:由至少三个笔重叠而成,是构成更大结构的基础。

笔中枢(基础中枢):由至少三个笔重叠形成的中枢。

(笔+线段)中枢(混合中枢):由笔和线段重叠形成的更复杂的中枢。

线段中枢(标准中枢):由至少三个线段重叠形成的更复杂的中枢。

盘整:一个走势类型,其内部中枢的三段的方向是相反的。

趋势:一个走势类型,其内部中枢的三段的方向是相同的。

2. 时间周期大小级别:
1F:1分钟,是缠论的最低级别。

5F:5分钟,是处理走势的次级别。

30F:30分钟,是日线图上的次级别。

日线:是周线图上的次级别。

周线:是月线图上的次级别。

月线、季线:更大的时间周期。

此外,缠论中还涉及到中枢的升级和扩展,这会影响到中枢的级别大小。

一般来说,升级后的中枢级别大于未升级的中枢级别。

在实际应用中,缠论级别的对应关系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市场走势,制定投资策略和操作计划。

缠论中的线段划分8种情况

缠论中的线段划分8种情况

缠论中的线段划分现对线段画分的8种情况依次进行详细分析及阐述。

第一种情况(标准的第1种情况)——-———-————----—/\g2———-———-——-——--————--——-——---——---—-/—-\—-—-———---—-—-——-—---——--—-—-—-————-/—---\—-———---—--—---——-——--——-—--——-——-/-——--—\——-—-—g3—----—-——-——-——---------/-—-—-—-—\—--—/\——-—--—-—-—--———--————--/——-——-———-\-—/--\----—-—--——-—--—/\g1——/-—-—-—---——-\/———-\--——--———--—-—/-—\-—/———--—-—-—-———d3—— -\----—----—--/—---\/d2———--————-—--—--—- —\d4-———————/d1---——-—-———--—---—————--—————--—-——--—分段分析:对于g2处的顶分型,其特征序列元素为g1d2、g2d3、g3d4,由于d3低于g1很显然属于标准的第一种情况,因此g2处的顶分型可以确认。

该图是两段,d1—g2是一段,g2—d4是一段。

当下分析:这种情况下,一般会表现为d2g2力度与d1g1盘背。

如果d2g2与d1g1盘背,应该在g2处抛掉半仓(因为不能肯定是否会跌破g1),等g3回试不创新高后再抛光剩余的筹码;如果d2g2与d1g1不背驰,则可以在g3回试不创新高后清仓。

第二种情况(标准的第2种情况之1)----——-—-————-——g6—---——-—-———----——--——g9—--—----—-——-——/\—--—g7--——--—--————/-—-————---—-——--—/--\—-/\——--—---g8- --/——--——-----———-——/----\/——\—————-/\——--/-——-————-—-———-—-/-—-- d7—— \———-/-—\--/--—-—----—-—-——-—/—--—-——-—-——\——/-—-—\/—-—--—-—-—-/\g5--/—--———-----—-—\/———--d9—--—————-/-—\—-/-————-———-—————d8——————--—-——-—-/—-—-\/d6--———--—————-—-———-—-—-—------/d5-———-——--—--——-————-—-—-—————-—-—-——分段分析:图中对于g6处的顶分型,其特征序列元素为g5d6、g6d7、g7d8,由于d7高于g5很显然第一和第二两个元素之间有缺口,属于第二种情况,这时g6的顶分型不能确认。

0-2 缠论解析【初级】:分型的定义及强弱

0-2 缠论解析【初级】:分型的定义及强弱

缠论解析【初级】:分型的定义及强弱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中,其高点,必然对应着一个顶分型,而其低点,也必然对应着一个底分型。

当我们对K线进行了包含处理以后,就要对局部高低点进行一个识别。

缠论对此给出了方法并严格定义。

一、分型的定义分型,通俗理解就是阶段性高低点的转折点。

1、顶分型定义顶分型:相临三根K线中,中间一根K线的高点,是三根K线中高点中最高的,其低点,也是三根K线中低点中最高的,这三根K线的组合,就是顶分型。

2、底分型的定义底分型:相临三根K线中,中间一根K线的低点,是三根K线中低点中最低的,其高点,也是三根K线中高点中最低的,这三根K线的组合,就是底分型。

注:不分阳线阴线,只看K线高低。

顶分型的最高点叫该分型的顶,底分型的最低点叫该分型的底,由于顶分型的底和底分型的顶是没有意义的,所以顶分型的顶和底分型的底就可以简称为顶和低。

也就是说,当我们以后说顶和底时,就分别是说顶分型的顶和底分型的底。

经过包含处理后,任何三根相邻K线之间,当且仅当存在四种形态。

即:1、顶分型中间K线的最高点、最低点,分别是三根相邻K线的最高点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的最高点;2、底分型中间K线的最高点、最低点,分别是三根相邻K线的最高点的最低点、与最低点的最低点;3、上升型三根相邻K线的高点与低点都在不断的抬高;4、下降型三根相邻K线的高点与低点都在不断的降低。

如下图所示:四种类型中,顶分型与底分型属于两种转折形态。

上升型与下降型属于两种中继形态。

而任何走势的区域性顶部与底部,都发生在转折形态中。

换而言之,想精确的抄底与逃顶,咱们只要分析顶分型与底分型即可。

无论是顶分型还是底分型,均有四种较常见形态:标准形态、左侧跳空、右侧跳空、左右两侧跳空。

其中右侧跳空和左右两侧均跳空的分型,均属于力度较大的分型形态。

分析分型简单的说,就是分析力度,很显然,强势分型的力度要大于普通分型力度。

当然,顶(底)分型的形成,并不必然代表向上一笔走势结束,有些较弱的顶(底)分型,只是一个次级别的震荡,并最终成为中继形态,再继续向上(下)或盘整运行。

缠论精典解析(笔、分型、中阴段)

缠论精典解析(笔、分型、中阴段)

缠论精典解析(笔、分型、中阴段)1.分型笔线段走势类型相互验证操作法一段走势,无论多大,都必然对应着3个不同级别图的。

笔,线段,走势类型那么,就可以用这3种状态的特征来分别判断一段走势的结束,并且可以相互验证。

展开来说一下:当1个走势从1个线段开始后,就可以观察这3个级别分别是在如何形成的了线段背驰后,至少对应着5F的顶分型2-3个5F分型后必然对应着1个15F分型第1个15F分型中继后就要观察可能出现的30F分型那么在1F走势上可能就是个1F级别的盘背了30F分型的向下延伸如否为笔则直接决定了1F级别上是否有第2个中枢了若30F顶分中继则5F上线段应用上下上了依此类推而以若一级别的分型正好对应着低级别走势的背驰,或线段将结束(即线段内背驰)那么这个走势基本也就这么大行情了同理有这个方法来判断现在的走势也是一样的若今天的5F级别盘背正好对应着60F图的底分那么可能性就会大提高了否则单独的盘背,不能相辅相成有可能会被大级别的下跌走势所破坏注意点:以上所说的1F,5F,30F的级别对应只是举例,并不是严格的可以对应而这实际操作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3个相对应的级别。

他们的特征分别是:在某一级别上的分型从来不反方向延伸为笔,而当一个真正的顶分型来临后则宣告某级别走势结了。

某一级别上延伸笔从来不形成中枢,最终只是形成段内背驰而形成第1个中枢,宣告走势结束某一级别上由线段构成本级别中枢,或由笔构成次级别中枢。

最终形成一个至少是盘整的走势类型,这个走势类型结束于盘背。

或形成趋势背,而结束走势。

所以,一段行情或者说走势的真正完成,一般都对应着这三种走势的顶部特征。

2.中阴阶段结束方向预判探讨缠中说缠给了BOLL轨道对中阴阶段结束预判方法这里说说中阴结构内部更详细的缠论操作利用BOLL轨道的技术特性,再结合缠论中的分型及走势类型来综合判断这样准确率就会大大提高我们知道中阴阶段对应着缠论的中枢震荡操作但是因为级别太小,波动很快,再加上是T+1操作及各股的波动空间等一般1F中枢震荡很难参与的,但又不想踏空又不想以前的利润缩水我认为最好的操作方法是,不参与中枢震荡,待中枢向上突破时再度进入,向下突破时不管它原则上中枢突破是等3类买卖点确认的,但因3类买卖点较滞后,且有可能浪费较大级别的波动空间有其部分局限,因此这里探计的是中阴阶段结束的预判方法下面以近期的上证指数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上证指数走到2887.19点时,从底部的2656.77点来看是一个1F 趋势背由缠论可知,将要进入中阴状态。

缠论顶底分型的确认总结

缠论顶底分型的确认总结

操作其实很简单, 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 任何走势, 无论怎么折腾, 都逃不出这个节奏, 就是底、顶以及连接两者的中间过程, 因此, 在两头的操作节奏就是中枢震荡, 只是底的时候要先买后卖, 顶的时候要先卖后买, 这样更安全点。

至于中间的连接部分, 就是持有, 当然, 对于空头走势, 小板凳就是一个最好的持有, 一直持有到底部构造完成。

而有技术的, 根本就不需要什么小板凳, 按操作级别, 分清楚目前是三阶段中的哪一段, 然后日日是好日, 时时是花时, 不赚钱那真是脑子有水了。

亏钱都是错误操作引起的, 不断反省, 才会有进步的。

1.顶分型后否延伸为笔还是成为中继, 有待低级别的走势逐步去确认!确认五分钟三卖, 还是不能说周线顶分型成立后必然发展成一笔, 还有个前提是三卖后不能出现盘整背驰, 所以三卖出现, 可以确认顶分型的成立, 但是如果三卖后盘整背驰, 就会发展为中枢扩展的情况, 不必然延伸这一笔, 顶分型可以是中继型!五分三卖后跌势必然的, 但是不能确认是暴跌, 也不能说跌幅一定就有多深!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去判断的!也说明了缠论是真正当下判断的产物, 预测功能是少数情况下2、正如背驰后必然发生转折一样, 至少回跌或回升到趋势的最后一个中枢的gg或dd处。

3.结论如下:无论底(顶)分型, 看最后一根形成的k线, 这里以底分型为例: A: 右侧红色k线的收盘价和左侧绿色k线的最高点(上影高点)去对比, 收盘价高于绿色k线的最高点(上影高点)即为有效形成底分型。

B: 顶分型相反。

(这里为什么不是, 右侧红色k线的收盘价高于左侧绿色k线的开盘价位置就可以了呢?这里要注意对比底分型形成的力度问题)4.顶分型构造过程底分型构造过程(2011-04-03 08:50)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类型, 都能唯一的分解成顶分型与底分型交错连接。

如此分解, 中枢, 线段, 走势, 背驰等等一切的一切, 都是装饰品。

一旦将走势按照顶分型, 底分型及其连接进行了完全分解, 将走势进行完全分类: 顶分型构造过程底分型构造过程链接显而易见的, 对链接部件无需分析, 傻瓜都知道该怎么操作, 一个词, 持有。

缠论核心基础精髓,最详顶底分型判断,学会从此看裸K

缠论核心基础精髓,最详顶底分型判断,学会从此看裸K

缠论核心基础精髓,最详顶底分型判断,学会从此看裸K1、顶分型定义顶分型:相邻三根K线中,中间一根K线的高点,是三根K线中高点中最高的,其低点,也是三根K线中低点中最高的,这三根K线的组合,就是顶分型。

底分型:相邻三根K线中,中间一根K线的低点,是三根K线中低点中最低的,其高点,也是三根K线中高点中最低的,这三根K线的组合,就是底分型。

如下图。

无论是顶分型或是底分型,第3根K线都是这个分型形态的关键一根K线。

在顶分型中,3号K线的开盘价位,基本上能代表大部分顶分型的强弱,若在2号线实体部分的中下部开盘,显然走弱的概率就较大,若低开低走,以阴线收盘,且其最低点或收盘价低于2号K 线的最低点,顶分型就确立。

注意:这里重点说一下,分型是要处理完包含关系的。

从出现包含关系的那根K线向前看两根,若前面两根呈上升K线关系,就取高高。

若前面两根呈下跌K线关系,处理时就取低低。

看图可能会更加清楚。

当然,顶分型的形成,并不必然代表向上一笔走势结束,有些较弱的顶分型,只是一个次级别的震荡,并最终成为中继形态,并继续向上运行。

所以会有中继型的。

分型的分类:1,中继顶分型:是指股价在上涨过程中,形成一个定义中的顶分型之后,股价却没有下跌,而是稍事震荡继续上涨,这种顶分型即为中继顶分型。

它的实质是形成次级别中枢的一笔上涨的一个小顶。

2,转折顶分型:是指股价经过一波的上涨(实为一笔,因此时尚没讲笔,故仍按传统叫一波)之后形成顶分型,并由此顶分型开始一波下跌过程。

这种顶分型即为转折顶分型。

实质是此波与前同向一波发生背驰或盘带背驰,或内部次级别发生背驰或盘整背驰。

3,中继底分型:是指股价经过一波下跌之后,形成了定义中的底分型形态,却没有发生转折向上,稍事震荡后,继续下跌,这种底分型即为中继底分型。

实质是形成次级别中枢的一笔下跌的小底。

4,转折底分型:是指股价经过一波下跌之后形成了底分型,并由此底分型开始一波上涨过程,这种底分型即为转折底分型。

缠论基础(二)中继分型和转折分型的区分!

缠论基础(二)中继分型和转折分型的区分!

一、定义:中继分型:顾名思义,在上涨或者下跌过程中产生的分型结构,其作用仅为中继作用,帮助延缓上涨速度或者下跌速度,背后含义为上涨或者下跌中的抵抗动作。

转折分型:对一段上涨或者下跌的终结,引发趋势的转折,导致上涨结束,转为下跌,或下跌结束,转为上涨。

背后含义是本级别趋势的反转。

如图 日线级别从3450-3254的这一笔下跌,中间出现了4个底分型,其中有3个是中继底分型,真正终结这一笔下跌的是4号底分型,如何来避免抄底抄到中继底分型的概率?二、区分方法:(举例讲解的主要是底分型,顶分型同理)1、时间先后: 一段上涨或者下跌开始后,第一个分型通常都是中继。

也就是说越往后,转折分型的概率越大。

所以我们如果喜欢抄底或者做低吸的尽量不要买在第一个底分型。

2、背驰。

关于背驰,我后面的文章会专门用一节课讲解,因为背驰还会分为中枢背驰、盘整背驰又是新的概念。

这里运用到判断是否为转折分型的主要是用MACD在本级别或者次级别的指标背驰。

如下图:2号底分型相比1号的绿柱边长,面积变大,明显没有背驰,3号绿柱比1号略短,但是MACD的白线数值还在创新低,而最后4号底分型,绿柱最短且MACD已经拒绝创新低。

3、分型内的K线形态:顶底分型由3根组成,3号K线为最重要的K线,其次是2号K线。

3号最佳形态:实体长,大阳线或者大阴线。

底分型中大阳线的收盘价大于1号K线的最高价。

相反顶分型中3号K线最好是收盘价低于1号K线最低价。

所以由此相反,如果3号K线实体太小,收盘价格太低,则中继分型的概率就大。

2号K线最佳形态 :底分型中的2号K线收长下影,顶分型中的2号K线收长上影。

(如图例)反面例子以上是3种区分中继分型和转折分型的辅助方法,是不是很好理解?还有一个实战中的辅助方法叫分型停顿法,这个方法在我后面文章中开始讲缠论实战一买时再来分享给大家。

缠论级别划分知识点

缠论级别划分知识点

缠论级别划分知识点缠论是一种被公认的股市投资理论,被认为是投资及交易最重要的分析工具。

它是一种事先概念,让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析股票价格走势,对股票未来价格的变化进行预测。

自从以来,缠论已经被广泛应用在金融市场上,不仅可以用来帮助投资者预测股票市场,还可以用来预测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的行情。

缠论级别划分是缠论预测中重要的一环,它把股票价格走势分成五个层次走势:平衡区域、上升趋势、上升幅度、下跌趋势和下跌幅度,并在这五种走势中作出具体的预测。

第一种走势,就是平衡区域。

当股票价格在一定的范围内走势稳定时,说明该股处于平衡区域。

在这个走势下,投资者可以根据价格的变动,来判断是否有必要买入和卖出该股。

如果股票价格一直保持稳定,可以考虑买入该股,以获取长期策略性收益。

第二种走势则是上升趋势,投资者可以根据股票价格的连续上涨,来判断股票未来的走势。

这时可以采取买入的操作,尽快抢占价格的优势,以获取短期投资收益。

第三种走势是上升幅度,是指股票价格以一定的比率上涨的走势。

这时可以考虑买入,因为上涨的幅度表明该股的价格有可能会继续上升,投资者可以从中受益。

第四种走势就是下跌趋势,投资者可以根据股票价格的连续下跌,来判断股票未来的走势。

当价格连续下跌时,有可能会出现短期的行情波动,此时可以采取卖出的操作,缩小损失。

最后一种走势是下跌幅度,一般情况下,下跌幅度比上升幅度要大得多,这种走势并不能保证下跌的价格会一直往下,因此投资者可以根据股票价格的变化,谨慎采取卖出操作,以降低风险。

总之,缠论级别划分是投资者在进行投资预测时,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

投资者需要根据不同级别走势,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把握住股市的变化,把握住市场机会,实现投资的长期目标。

虽然缠论级别划分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但同时也需要其他因素来结合起来考虑,如市场风险、关联性、公司股东、政策环境等,来保证投资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

只有综合考虑上述各个因素,才能更好地分析股票价格走势,更准确地预测股票未来变化,实现投资长期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分型,里面最大的麻烦,就是所谓的前后K 线间的包含关系,其实,有点简单的几何思维, 根据定义,任何人都可以马上得出以下的一些推 论: 用[di,gi]记号第i根K线的最低和最高构成的区 间,当向上时,顺次n个包含关系的K线组,等价 于[maxdi,maxgi]的区间对应的K线,也就是说, 这n个K线,和最低最高的区间为[maxdi,maxgi]的 K线是一回事情;向下时,顺次n个包含关系的K 线组,等价于[mindi,mingi]的区间对应的K线。

顶分型的最高点叫该分型的顶,底分型的 最低点叫该分型的底,由于顶分型的底和 底分型的顶是没有意义的,所以顶分型的 顶和底分型的底就可以简称为顶和低。以 后说顶和底时,就指的是顶分型的顶和底 分型的底。

一个顶分型之所以成立,是卖的分力最终战胜了 买的分力,而其中,买的分力有三次的努力,而 卖的分力,有三次的阻击。用最标准的已经过包 含处理的三K线模型:第一根K线的高点,被卖分 力阻击后,出现回落,这个回落,出现在第一根 K线的上影部分或者第二根K线的下影部分,而在 第二根K线,出现一个更高的高点,但这个高点, 显然与第一根K线的高点中出现的买的分力,一 定在小级别上出现力度背驰,从而至少制造了第 二根K线的上影部分。最后,第三根K线,会再次 继续一次买的分力的攻击,但这个攻击,完全被 卖的分力击败,从而不能成为一个新高点,在小 级别上,大致出现一种第二类卖点的走势。

由上可见,一个分型结构的出现,如同中 枢,都是经过一个三次的反复心理较量过 程,只是中枢用的是三个次级别。所谓一 而再、再而三,三而竭,所以一个顶分型 就这样出现了,而底分型的情况,反过来 就是。


现在,我们可以深入分析这三根K线的不同 情况。首先,一个完全没有包含关系的分 型结构,意味着市场双方都是直截了当, 没有太多犹豫。包含关系(只要不是直接 把阳线以长阴线吃掉)意味着一种犹豫, 一种不确定的观望等,一般在小级别上, 都会有中枢延伸、扩展之类的东西。
禅师教你炒股票 第62课:分型

甜快快
按照最基本的线路图:“分型-笔-线段-最小 级别中枢-各级别中枢-走势类型”来逐步展 开“市场哲学的数学原理”系列。这几个东 西,是形态学中最基本的,完全没有办法再 简略了,所以无论多懒,如果真想学,请先 把这几样东西搞清楚。而如果分型、笔、线 段这最基础的东西没搞清楚,不能做到在任 何时刻,面对任何最复杂的图形当下地进行 快速正确的分解,说要掌握总体的理论,那 纯粹是瞎掰。


一共三根K线。 顶分型:第二根K线的上点是3根K线中上点 的最高点,同时第二根K线的下点也是3根K 线中下点的最高点。本质是上升后转折成 下降。 底分型:第二根K线的上点是3根K线中上 点的最低点,同时第二根K线的下点也使3 根K线中下点的最低点。本质是下降后转折 成上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其次,还是用没有包含关系的顶分型为例 子。如果第一K线是一长阳线,而第二、三 都是小阴、小阳,那么这个分型结构的意 义就不大了,在小级别上,一定显现出小 级别中枢上移后小级别新中枢的形成,一 般来说,这种顶分型,成为真正顶的可能 性很小,绝大多数都是中继的。

如果第二根K线是长上影甚至就是直接的长 阴,而第三根K线不能以阳线收在第二根K 线区间的一半之上,那么该顶分型的力度 就比较大,最终要延续成笔的可能性就极 大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