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专题09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一)
2020届高考语文考点解析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专题07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易错点1 扩展语句1.根据下面的诗句,描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至少运用两种修辞;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个字。
乡村四月(南宋)翁卷绿遍山野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错因分析】从类型上分析,此题属于诗句内容的扩展,组织答案时一定要注意审清题干,读清楚题干的要求,“①至少运用两种修辞;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个字”,如果任意一点做得不够,就会被扣分。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注意描写的运用,写出“乡村四月”的景色,注意“视听结合”,注意题干中“修辞”和字数的要求。
【参考答案】四月的江南,山坡上田野里到处都是绿的树、绿的草,原野顿时成了绿色的海洋。
远处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交相辉映,造就了另一个银白的世界。
天空中飘洒着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深情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
扩展语句的题目从形式上来说包括三种:词语型扩展、句子型扩展、话题性扩展。
词语型扩展注意联词成句,句子型扩展注意添加相应的修饰成分,话题性扩展注意围绕话题,展开想象。
扩展时注意首先根据所给内容明确表达方式,是叙述、说明、议论还是描写抒情,叙述注意要点交代清楚、说明注意特征、功效、用途等明确,议论注意观点明确,抒情注意情感真挚、描写注意意境的创设。
作答扩展语句题一定要把握准确题目的要求,比如一般扩展语句都有修辞方面的要求,组织答案时就一定不能忽视,否则就容易失分。
1.李商隐的一联诗“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想。
请根据诗意,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写一段文字展现这联诗的意境。
要求:100个字左右,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
题干要求扩写“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100个字左右,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答题时结合诗句内容适当展开想象,抓住诗句中关键意象“秋霜”“残荷”“雨”。
2020高考语文扩展语句

[考点要求]“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是考纲要求的考点,但全国卷近几年未做单独考查。
为了做到有备无患,本书对该考点也做到了精讲精练,达到备考无盲区的复习目标。
第1讲扩展语句“扩展语句”是在指定语句的基础上增添表述内容以丰富语句内涵的一种考查形式。
完成“扩展”,有时需要添加附加成分,如时间、地点、情态状语和具有描摹性、说明性的定语;有时需要增加分句,补充相关内容;有时需要运用修辞(如比喻、对偶、排比等),把抽象的内容表达得更具体、丰满、生动、形象;有时则需要用阐释、引申、想象、联想把语句扩展成一个完整的语段,表现一个生动的画面。
1.(2017·浙江卷)根据下面的诗句,描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运用第三人称,有心理描写;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个字。
小路上,有十八台阶/我坐在最上面/借一束月光/数台阶上的蚂蚁/我要把蚂蚁,数回一个童年。
答案(示例)沿着小路,他拾级而上。
坐在十八级台阶上,四顾茫然,未来的路在哪里?成人仪式后,他的心空荡荡的,没了着落。
月色溶溶,树影婆娑。
他瞥见一排蚂蚁慢慢往上爬,俯下身,细细数着这些负重前行的“勇士”,久违的感奋漫过全身,他仿佛又回到了多梦的童年。
解析首先要结合题干揣摩诗句的意境和人物的心理,或空寂,或清冷;或落寞,或感奋。
然后再展开想象,运用第三人称对诗句描绘的意境和人物心理进行添枝加叶的细致刻画,尽量突出人物心理的变化过程。
描写时要灵活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力求使句子表达形象生动。
2.(湖南卷)根据首尾语句,发挥想象,有创意地补写中间一段文字。
100字左右。
苍天有裂,补天迫在眉睫;苍生有苦,女娲忧心如焚!面对万民翘盼,女娲决定把天补上。
她选用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用这种石浆将天上的裂痕补好,随后又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
最后女娲还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堵塞向四处蔓延的洪流。
经过女娲一番辛苦整治,苍天总算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
高考语文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知识点

高考语文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知识点如何搞好复习,是一项教学技术。
只要同学们扎扎实实搞好复习,相信大家的学习能力一定会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以下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高考语文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知识点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考语文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知识点一、什么叫扩展语句?就是通过遣词造句将几个词语或一个简单的句子加以丰富、完善,或语言表达更生动形象,或理论论述更加严谨。
扩展语句就是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将结构简单、内容贫乏、意思欠明确、表达欠具体、描述欠生动的语句扩充得丰富、充实、鲜明、形象起来。
它要求考生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联想、想象能力以及驾驭语言的能力。
举个例子,比如说你正从饭厅出来,同学问你:"吃饱了吗?"你可以回答:"吃饱了!"也可以回答:"我吃了三块肉饼,还有一碗肉丝面,吃得太饱了!"这后一种回答就是把"吃饱了"这句话扩展了。
二、扩展语句的原则1.一致性原则扩展的语句要尽量保持与原句的情境、事理、语气各方面的和谐一致,不能改变原意,另起炉灶。
2.合理性原则扩展的内容要合情合理,不能与原句文风、文意相悖;不能偏离话题,把握不住话题的重点;更不能胡乱地补充添加一些絮语废话。
要在所提供的大框架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
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和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触文生感,具体发挥。
3.新颖性原则品茗扩展的语句不仅要包蕴原句,做到通顺流畅、合情合理,而且要使语意在原句的基础上更加充分、具体、形象、透彻。
要尽可能地运用新颖的形式,尝试运用多样化的修辞手法进行合乎规律的大胆创新。
三、扩展语句的类型(一)逻辑推理型扩展(续写补写式扩展):就是提供一句话或一段话,要求能根据所提供的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逻辑思维,补写或续写一段话或一句话,合理地推导出一定的结论或填上与上下句衔接的句子。
补写或续写的句子必须做到与原句文意相通,中心一致,语境和谐,句式相类,甚至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也应和原句保持一致,当然,关键的是必须符合题干所规定的要求。
压缩语段、扩展语句-高考语文一轮备考总复习

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扩展语句:要求学生能够丰富给定的句子或语段,增加细节、修饰语或背景信 息,使表达更加生动、具体和完整,这考验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压缩语段:则需要学生提炼信息,去除冗余,保持语段核心意义的同时,使表达更加精炼和准确,体 现学生对语言精炼和概括能力的掌握。 2、思维发展与提升:扩展和压缩的过程,实际上是在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判断力。学 生需要理解语句或语段的深层含义,判断哪些信息是核心,哪些是补充,从而做出恰当的添加或删减。 3、审美鉴赏与创造:在扩展语句时,学生可以通过恰当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优美 和富有表现力,展现审美鉴赏力;同时,创造性的表达也体现了个人的审美创造能力。 压缩语段则要求学生保持语段的美学结构和语言的韵律感,即使在精简中也能保持语言的艺术性。4、 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扩展或压缩涉及文化背景的语句或语段,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特定文化现象的 理解,还能在语言运用中体现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
连接世界上不同文明的“带”与“路”。它以文明对话为引领,强调不同文明的相互尊重、
平等对话与交流融合,其路径很清晰:基础设施建设先行,贸易发展紧随,伴着人
民交往、文化交流,逐渐实现沿线国家民众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和平共处、共同
发展,最终达至民心相通,文化相融。
第一步:明 “一带一路”,是语段核心话题,围绕此话题,语段对
(二)、新闻的特点 ①时效性:迅速及时。(“新”)
②真实性:用事实说话。
③客观性:相对。
知识讲解
三、新闻6要素:五W一H
5W:Who(何人) When(何时) What(何事) Why(何因)
1H:How(何果)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复习9 扩展语句 压缩语段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复习9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知识讲解扩展语句考查的是将一句话的意思丰富起来或合理地扩展成几句话的能力。
扩展语句除训练表达能力外,还训练联想想像能力。
1.扩展的种类(1)单句的扩展,也叫句内扩展。
如:我散步回来,可扩展为:傍晚,收获满心喜悦的我,披着满天火红的晚霞,从海边散步回来。
可见,添加适当的时间、地点、情态等定语、状语、补语之类的附加成分,加以修饰、补充,就可以使单薄的句子丰满起来。
当然,改后的句子应尽可能保持原来的单句的结构。
(2)复句的扩展。
如:走在路灯下人群中,我被南京路步行街的都市风景吸引了。
可扩展为:穿过灯的峡谷人的波峰,感觉在流光溢彩的长河中慢慢游移,我被南京路步行街这道熠熠生辉的都市风景渐渐吸引了。
复句的扩展,除了对每个分句(单句)使用(1)中的方法外,还要着意选用一些特殊句式。
(3)综合扩展这类扩展可以是由单句到单句。
或是由单句到复句,总之是使之生动形象、丰满细腻起来。
这类扩展需要大量使用辞格,如:歌声传到很远的地方,可扩展为:歌声,像小溪,像轻风,像白云,穿过树林,掠过村庄,飘过山岗,一直传到很远的地方。
(4)语段的扩展给定一个话题,提供一个情境,能自如地加以阐释、发挥,引申,从而使之明确、丰满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语句或语段。
如:潇洒是一棵挺拔的树。
可扩展为:潇洒是一棵挺拔的树,在风里自然地飘摇,没有固定的姿态,却有一种从容,一种得心应手的自信.一种既放得开又收得拢,既敢倾斜又伸得直。
既无拘一格千变万化又万变不离其和谐的能力,不吃力,不做作,不雕琢,不紧张,不声嘶力竭。
我们说,这就是潇洒。
2.扩展的形式(1)枝繁叶茂型枝繁叶茂型扩展就是在句的主干上添加修饰、限制成分,使之枝叶繁茂起来,使之更具体、更准确、更生动。
(2)补充完善型什么是补充完善型?(删去)原句或原语段并不完整,需要对它补充。
补充的语句既符合原句段的情境,又有灵活性和发挥性。
这种补充完善型扩展,既有限制,又有较大的发挥余地。
2020高考语文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练习

考案[26]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一)1.将“倾听”“小草”“梦想”三个词语连缀扩展成一段话,或描述一种情景,或陈述一种见解。
(不少于40个字)(4分)答:示例1:春天,我喜欢在“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水池边,倾听泉眼的声音,在万籁俱静时,水池边的小草们窃窍私语,互相诉说着自己的梦想。
示例2:在泥土中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小草,伸展着自己的懒腰,用孱弱的身躯顶起厚重的泥土,倾听春的信息,急切地向大地报告自己“绿”的梦想。
【解析】该题要求将“倾听”“小草”“梦想”三个词语连成一段话,既可以写“情景”,也可以写“见解”。
该题并没有要求以哪个词语为重点,所以,考生在扩写时可以任意选择一个词语作为出发点,以一个词语为重点进行扩写,如以“倾听”为出发点,以“小草”为重点进行扩写,可以写倾听小草的声音、倾听小草的梦想与自然万物的交流。
无论如何扩写,都不应遗漏三个词语中的任意一个。
2.请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把下面一句话扩展成一段话。
(不少于80个字)(6分)美丽总伴随着痛苦。
答:示例:美丽总伴随着痛苦。
芭蕾舞者那种十年如一日将脚趾踮起像踩在刀刃上的日子,流过无数的血与泪,那每一个舞步都是对痛苦的历练。
如果你想拥有芭蕾舞者的那份美丽,就必须付出日日夜夜的痛苦,破茧才能成蝶。
【解析】该题要求以“举例论证”的方法扩展“美丽总伴随着痛苦”,实际上是以这句话为中心论点,进行论证。
考生在扩展语句时,应抓住“美丽”与“痛苦”之间的关系,在“痛苦”中呈现出“美丽”。
3.请展开想象,写一段描绘某种情境的话,其中必须包含“流水”“星辰”和“读”三个词语。
(50字左右)(5分)答:示例:这个春风骀荡的夜晚,不见月色,却有满天的星辰在闪烁,江面上流水悠悠。
星星在品读流水,你看,还在点灯夜诵呢!流水也在赏读星辰,你看,都装在心里了!4.请紧扣下面所给句子的特点,结合《论语》或《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续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不少于60个字。
高考语文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案

高考语文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案第一章:扩展语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扩展语句的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丰富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对于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
1.2 教学内容扩展语句的定义与作用。
扩展语句的常见方法:添枝加叶、深入挖掘、合理想象。
扩展语句的实战演练。
1.3 教学步骤讲解扩展语句的概念及其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举例讲解扩展语句的常见方法。
学生进行扩展语句的实战演练,教师点评指导。
1.4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完成一篇扩展语句的练习文章,要求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扩展。
第二章:压缩语段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压缩语段的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
提高学生对于文章的概括能力。
2.2 教学内容压缩语段的定义与作用。
压缩语段的实战演练。
2.3 教学步骤讲解压缩语段的概念及其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举例讲解压缩语段的常见方法。
学生进行压缩语段的实战演练,教师点评指导。
2.4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完成一篇压缩语段的练习文章,要求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压缩。
第三章: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结合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结合技巧。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两种技巧的能力。
提高学生对于文章的全面把握能力。
3.2 教学内容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结合方法:先压缩后扩展,或先扩展后压缩。
结合实例讲解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实战演练。
3.3 教学步骤讲解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结合概念及其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举例讲解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结合方法。
学生进行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结合实战演练,教师点评指导。
3.4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完成一篇结合了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练习文章,要求运用所学方法进行结合。
第四章:高考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题型解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高考中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的题型。
培养学生针对不同题型运用相应技巧的能力。
提高学生应对高考语文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分析近年高考中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的题型。
讲解针对不同题型的应对策略。
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

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一、扩展语句的类型:1、连词成句型:如:以“溪、海、潭”为意象写一段文字,要求表达某种感悟,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
2、句子扩展型(添枝加叶或丰富句意类):如:请把“梅花开了”扩展成一段话,要求突出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格,不少于50字。
3、段落填充型(观点结论概括提炼型):(形式:领起式、过渡式、延伸式、结论式)例1、你是我的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任然是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朋友之间彼此交流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
这句话意思很明白,就是:。
例2、汉字是用来记录汉语的文字,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字之一。
几千年来,汉字对保存、传播和发展祖国的优秀文化起了巨大的作用。
现在和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里,汉字任是。
例3、科学名著分为自然科学名著和社会科学名著。
自然科学名著对于一个人增长科学知识,提高认识物质世界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政治、经济、历史、文学等各科的著名论著,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都广泛涉猎。
了解科学巨匠可贵的探索与创造,领略其风采,接受其代表作的直接熏陶,在精神上与其接触、交谈,无疑是使自己咋思想上成熟起来的有效途径。
例4、为使新闻播报更加通俗自然,编辑准备在新闻之间加上一些承上启下的话,要求衔接自然,转换巧妙。
(1)、沈阳人要不了多久将有第二个“身份证”,因为沈阳公安局将全市市民的指掌纹集中起来,建立全民指掌纹数据库。
(《华商晨报》)。
(2)、上海市灾害天气预警信号发布自从下周开始实施,凡遇有台风、暴雨、高温、低温等灾害性天气,上海市中心气象台将统一发布预警信号,以便市民及时调整衣食住行等活动计划。
(《解放日报》)。
(3)、发生在广东揭东县、湖南武冈市、安徽马鞍山市雨山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12师的4起高致病行禽流感疫情被扑灭,昨天疫区封锁被解除。
(《新华报》4、中心主题扩展型(1)、拟写广告词、标语、口号类如:请拟写一条以“公民义务献血”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专题九: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一)
清单一扩展语句常见题型
1.添加成分型
有些句子结构简单、内容单薄,“添加成分”便是使句子丰富、生动的好办法,这样的命题一般不加任何附加条件,可以较自由地创造与发挥。
例扩展下面的句子,使其具体、生动、丰满。
翠鸟飞走了。
2.串词设境型
这种类型的扩写是给定几个词语,要求考生用联想的方法,把所给的几个词语串联起来,扩展成意蕴丰富的一段话。
这种类型的题目,在要求中会有一些限制。
如,要求写成“情景交融”的文字,突出某种情感、运用何种修辞等。
例根据要求,分别写一段话,每段话都要包括下面三个词语,词语顺序可以不分先后,40字左右。
要求思想健康,语意连贯。
想象雾倾听
①表现“欢快”:
②表现“忧愁”:
解析题中提供了两种情景,扩展时要根据规定情景展开合理联想和想象,使这些情景变得生动形象,丰富饱满;只要与这两种情景相一致,且分别融进提供的三个词即可。
答案(示例)①我们的想象也随着林中的雾气弥漫开来,虽然到处朦胧,我们依然能遥看瀑布,倾听泉声,品嗅百草……
②倾听着泉水幽幽的哀鸣,蒙着愁绪不解的雾气,你说,我们忧郁的心中怎能容下想象翅膀的翻腾?
3.话题拓展型
这种类型的扩写,就是把一句话按照要求扩展成几句话或一段话,使之丰富、充实、形象、鲜明。
它往往给定一个话题或给定一个陈述对象,常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着重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联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也会考查对修辞手法准确使用的能力。
例请以“光阴是一把神奇而无情的刻刀”为话题扩写一段话,要求运用对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60字左右。
4.设境描述型
这种类型的扩写就是根据所提供的具体情境,以某一词语或者句子为重点,利用主题词或者主题句的形式进行扩写。
重点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例以“秋天·思乡”为背景,以“色彩”为重点,扩展一段话。
解析题目中明确的信息有:(1)“秋天·思乡”决定了语段的抒情氛围;(2)“色彩”明确了描述对象的特征。
运用的表达方式应以描写为主。
答案(示例1)一枚枚火红的枫叶,向人们宣告着秋的到来。
异乡的秋,让我想起家的温暖。
那橙黄的色彩,就像妈妈做的可口的饭菜般色彩怡人。
抬头看,蓝蓝的天空没有一朵白云,显得空旷旷的,就像我那漂泊的心找不到家的温暖。
一阵阵秋风吹过,枯黄的树叶纷纷扬扬落下来。
或许我就是那黄黄的树叶,被风吹落在离根很远的地方。
可又有谁知道,我对“根”那绵绵无尽的思念呢?
(示例2)秋天到了,在秋天这个季节里,花草树木脱去了浓浓的青装,换上了深黄色的外套。
在路旁,一片片叶子被秋风无情地扫落,落叶给大地铺上一层黄色的地毯。
此时,我心里有点惆怅,这惆怅道出了一个游子对家乡的思念,这惆怅表露了一个游子对亲人的思念,我不禁唱起了家乡的歌谣,歌声伴着落叶在风中飘荡。
5.具体描写型
这种题型往往会给出一个概括性很强的句子,要求考生围绕给定的句子,选择相应的具体材料,对原句进行“解释性”的扩写,有点类似于给出一个论点要求去找论据那样的题目。
这种类型不同于“添加成分型”,“添加成分型”是在原句上添,这种类型是围绕句子添。
例把下面的句子扩写成一段话。
要求:①以“诗”为陈述对象;②至少运用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③不少于60字。
一首好诗,总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刺激和调动你的想象。
解析句子交代了说明的对象——“好诗”,指明了好诗的特点——“刺激和调动你的想象”。
最好使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
答案(示例)一首好诗,就像一朵浪花,叫你去想象大海的浩瀚;就像一钩新月,叫你去想象夜空的宁静;就像一颗露珠,叫你去想象黎明的清新。
它总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刺激和调动你的想象。
6.赏析想象型
这种类型一般指对古诗名句的扩写,要求考生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对题目中所给句子进行扩写。
即把诗句改成散文,但原诗句的格调、主旨、意境不能改变;要有合理丰富的联想、想象。
此类题以扩展写景句居多。
例扩写杜甫《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中的首句,要求能够描绘出这句话的意境。
解析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氛围,扩展时,要突出这一意境特点。
所写的句子是否有意蕴关系到扩展的好坏,语言要生动且有文采。
解答此类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准确表达原句的语意及
情感,所扩写的内容要符合材料的中心与情感基调;②根据语意,设置合理的情景;③注意语言表达的连贯、得体。
答案(示例)一轮明月倒挂在江中,宛如一只银盘,泛着皎洁的月光。
时而,有微风轻拂江水,泛起丝丝涟漪,清波和着月光悠悠飘散,又缓缓聚拢。
那银盘飘忽,好似一朵睡莲不胜凉风的娇羞。
盈盈一水间,即便在眼前,却又只能欣赏,不能把玩。
7.哲理阐述型
这种类型的扩展一般是指根据一定的语境进行逻辑推理,推导出相关语句,总结上文,概括主旨,也是使语段文从句顺、结构严谨的扩展形式。
这种题要求考生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按照作者论说的事理,合理推断并概括出段落的最后一句话。
与政治批判(即对人的批判)不同,科学批判不过是科学讨论的另一种说法而已,包含着怀疑、猜想、辨析、反驳等多方面的含义。
科学批判即使抛弃了原来的错误观点和模糊思想,也不否定其在科学和理论进步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正好反映了人类认识过程的曲折和反复,因而,
解析抓住本段主旨:通过论述推理推断出科学批判的特点。
同时,必须抓住文首的关键句“与政治批判(即对人的批判)不同”,它点明表述科学批判的特点时要结合比较对人的批判,若单纯表述科学批判的特点,就违背了作者的思维导向,导致扩展失败。
答案(示例)科学的批判首先是而且只能是对事的批判,而不是对人的批判。
哲理阐述型题还有另一种考查方式,即给出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或事物,要求用简短而富有意味的语言,含蓄地加以概述,给人以启迪。
如“蜡烛——自身站立不正,必然泪多命短”“钢笔——空有满肚子的墨水,自己却写不得文章”“8——不想降低自己的身份,永远也变不成无穷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