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设备、容器及工具清洗消毒管理规定

合集下载

工器具及工作服清洁消毒操作规程

工器具及工作服清洁消毒操作规程

工器具及工作服清洁和消毒操作规程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工器具及工作服在工作前、工作中、工作后必须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操作并由各班组负责人确认。

达到消毒杀菌的目的,以保障产品的质量。

一、程序:清扫→预冲洗→用消毒剂喷洒或浸泡→一次清洗→二次清洗二、要求:1、每班生产前:对设备、工器具进行一次清洗消毒,对于不可拆卸的设备、工作案台、计量工具等到进行清洗消毒。

次氯酸钠(200ppm)喷洒;清水冲洗(保证与食品接触表面无残留水)。

2、小的工器具如:小刀、勺等;要求消毒剂浓度为200ppm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一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清洗水池中的水,余氯<20ppm,方可周转使用。

3、工作过程中:每小时要按上述程序和要求进行一次消毒杀菌。

4、加工过程中的中断:中断时和重新启动前必须再按上述程序和要求进行消毒杀菌。

5、生产结束后:应将所有的设备、工器具等进行清洗消毒。

地面、地漏、墙壁打扫干净。

其中地面、地漏、墙壁可用消毒剂浓度为200ppm的次氯酸钠溶液喷洒或擦拭,用水清洗。

6、生产周转使用的塑料筐、盘,可用200ppm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分钟,二次清洗水池中的水,余氯<20ppm,方可周转使用。

7、盛放原料的塑料箱倒出原料后,清水浸泡或高压水枪冲洗,去除污渍;要用200ppm-300ppm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分钟,用清水冲洗干净,二次清洗水也中的水,余氯<20ppm,放置待用;8、盛放下脚料等废弃物的专用容器在使用结束后,要用200-300ppm次氯酸钠浸泡1-2分钟,清洗后使用。

9、工作服的清洗:工作服清洗应分部门和工序进行,由高清洁区工作服到低清洁区工作服顺序进行。

先扫去沾在工作服上的粉尘或其它可去除的污物,用洗衣粉溶液浸泡15分钟,要求没有严重染色的衣服不得使用次氯酸钠溶液浸泡,已被严重染色的工作服可用100ppm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0分钟,后按上述程序进行二次清洗,要求用次氯酸钠溶液浸泡过的工作服二次清洗时洗衣机的排水,余氯不得超过20ppm。

公司车间生产设备清洁管理制度

公司车间生产设备清洁管理制度

公司车间生产设备清洁管理制度1. 管理目的为确保公司车间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订立本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车间的生产设备清洁管理,包含但不限于生产线、机械设备、工具等。

3. 责任和权限3.1 车间主任负责车间生产设备清洁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3.2 车间主任有权委派专人负责设备清洁管理,并对其进行培训和监督。

3.3 车间员工有责任依照本制度要求参加设备清洁工作,并及时报告设备异常情况。

4. 设备清洁工作要求4.1 定期清洁 4.1.1 每日清洁:车间员工每天开始工作前,应对负责区域内的设备进行简单的清洁,包含清除附着于设备表面的杂物和灰尘。

4.1.2 周清洁:每周一次,由专人负责,对设备进行全面清洁,包含拆卸、清洗内部和外部表面,注意清理设备四周的区域。

4.1.3 月清洁:每月一次,由专人进行,对设备进行更细致的清洁,包含清洗设备内部的隐藏部位、更换润滑油和耗材等。

4.2 废弃物处理 4.2.1 清洁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及时清理,放入指定的废弃物容器中,并按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

4.2.2 废弃物容器应定期清理,保持其干净,并在容器上进行标识,明确废弃物的种类。

4.3 清洁工具使用 4.3.1 选择适当的清洁工具进行清洁,譬如刷子、清洁剂、抹布等。

使用前应检查工具的情况,确保没有损坏和异物。

4.3.2 使用完毕的清洁工具应归还指定位置,并进行清洁和消毒,以备下次使用。

4.4 设备检查 4.4.1 车间主任应定期组织设备检查,对设备的清洁情况进行评估和检验。

4.4.2 对于设备清洁不达标的情况,车间主任应及时通知责任人进行整改,并做好记录。

5. 培训和教育5.1 公司应定期进行设备清洁管理培训,包含操作规程、清洁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内容,确保员工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5.2 新员工入职后应接受设备清洁管理培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6. 惩罚措施6.1 对于违反设备清洁管理制度的员工,依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包含口头警告、书面警告、扣减工资、停工整顿等惩罚措施。

生产设备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生产设备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生产设备清洗消毒操作规程生产设备清洗消毒操作规程1.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确保生产设备的清洗消毒工作能够按照规范进行,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适用范围包括所有生产设备,如机器、仪器、工具、容器等。

2. 基本要求2.1 清洗消毒操作应按照相关卫生标准和要求进行,确保设备表面无油污、灰尘和其他杂质,并保持干净清洁。

2.2 清洗消毒工作应定期进行,特别是在设备更换或停用之前。

2.3 清洗和消毒工作应由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并且需要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

2.4 清洗消毒工作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记录和记录保存。

2.5 清洗和消毒后的设备应保持干燥,并妥善存放以防止再次污染。

3. 清洗消毒步骤3.1 准备工作3.1.1 确定清洗消毒时间和人员。

3.1.2 配备所需的清洗消毒工具和设备。

3.1.3 将设备内的残留物和流体排空,并关闭相关阀门。

3.2 清洗操作3.2.1 使用清洁剂按照规定的浓度将设备表面和内部进行清洗,可使用喷雾、刷子和布料进行擦拭。

3.2.2 注意清洗设备的细节部位,如接缝、螺纹等。

3.2.3 清洗过程中,保持设备表面湿润,防止清洗液挥发。

3.2.4 清洗液的使用应根据设备的材质和使用环境酌情选择,避免对设备造成腐蚀作用。

3.3 消毒操作3.3.1 使用消毒剂按照规定的浓度将设备表面和内部进行消毒,可以使用喷雾或刷子进行擦拭。

3.3.2 注意消毒剂的接触时间,确保达到消毒效果。

3.3.3 消毒剂的选择应符合生产设备消毒标准和要求,避免对产品造成污染。

3.3.4 消毒液的使用应根据设备的材质和使用环境酌情选择,避免对设备造成腐蚀作用。

3.4 清洗消毒后的处理3.4.1 将清洗和消毒液排空,并彻底冲洗设备,确保无残留物。

3.4.2 用清洁的布料将设备表面和内部擦干,并保持干燥。

3.4.3 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无残留物和损坏。

3.4.4 将设备妥善存放,避免再次污染和破坏。

4. 记录和记录保存4.1 清洗消毒工作的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将工作记录和记录保存。

生产工器具清洁、消毒操作规程

生产工器具清洁、消毒操作规程

页码:文件编号:生效日期: 再版日期:第1页/共2页SOP-SM-01007-1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ubject题目:生产工器具清洁、消毒操作规程Issued by颁发部门:质量部Written by起草人:Date日期:Dept. Head Approval 部门主管审核:Date日期:QA Director Approval QA 主管审核:Date日期:Approved by批准:Date日期:Dispense分发:生产部、质量部1.目的建立设备部件、容器的清洁规程,防止工器具污染,确保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区设备部件和容器的清洁、消毒。

3.责任者车间操作工负责实施,工艺员/现场QA负责检查监督。

4.内容4.1.容器具是指车间内用于存放物料的容器和其他辅助工具。

4.2.洁净区内的容器具使用后,使用者应在清洗间将容器认真清洗干净。

一般生产区使用的容器则在一般生产区的水池中洗涤。

4.3.清洗方法4.3.1.一般生产区的容器4.3.1.1.用饮用水冲洗,对难于清洗的部位可用毛巾或尼龙刷等擦洗,有难洗污垢的要用“白猫”洗涤剂擦洗干净,再用清水冲洗,直到内外壁表面干净,不粘有物料并擦干为止。

4.3.1.2.用饮用水将容器内外表面冲洗干净,倒置沥干。

4.3.1.3.已清洁过容器按定置管理放在挂有“已清洁”状态标志的指定位置,有盖的容器应加盖,无盖的容器应倒置摆放。

页码:文件编号:生效日期: 再版日期:第2页/共2页SOP-SM-01007-1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ubject题目:生产工器具清洁、消毒操作规程Issued by颁发部门:质量部4.3.2.洁净区使用的容器4.3.2.1.生产结束将容器具拿至容器具清洁室,进行清洗。

4.3.2.2.先用饮用水冲除污物。

4.3.2.3.再用浅色丝光毛巾沾取适量“白猫”洗涤剂进行擦洗。

屠宰企业生产设备设施清洗消毒制度

屠宰企业生产设备设施清洗消毒制度

屠宰企业生产设备设施清洗消毒制度1、目的确保生产用的设施、设备、工器具清洁工作完全彻底,使污染风险最小化,并确保工器具的收发在控制范围之内。

2、适用范围适用于各车间对设施、设备、工器具清洗、消毒及对工器具收回、发放所进行的活动。

3、职责3.1车间各工序班组长负责组织本工序工人执行本程序,卫生班长负责监督、检查本程序的执行情况。

3.2车间主任负责审核。

4、工作程序4.1设备设施清洗消毒1)每日班前对设施、设备及工器具进行清洗,生产过程中每两小时检查一次。

2)应完全彻底以使污染风险最小化,在每次工作结束后对不同工序的工器具进行清洗,清洗后对工作案以上或以下的工器具分开放在消毒槽消毒。

工作案以上的工器具用100PPm,工作案以下用200-300PPm次氯酸钠消毒。

3)冻干盘:冻干盘在专用清洗机内用纯水蒸气加热清洗后,放入热风循环烘箱中烘干4)盛装原料和食品添加剂的容器工作结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用200-300ppm的次氯酸钠消毒,用清水冲洗。

5)可倾式均质搅拌机和气动自动卧式罐装机每日使用完用清水冲洗干净,使用前用臭氧进行消毒。

6)混合机、筛分机、半自动包装机每日使用完清理干净,使用前用臭氧进行消毒。

7)封口机、打码机等,每日生产停机后,对污垢处,可用洗涤剂清洗干净,然后用100PPm次氯酸钠溶液消毒,最后擦净。

8)加工用的车辆每日工作结束用水清洗后再用300PPm次氯酸钠溶液消毒,再用水冲净9)空间:在班后无人时,用臭氧消毒2小时。

10)所有盛放产品的工器具不得直接接触地面。

4.2 场所清洗消毒1)更衣室:每天早、中、晚,工人进出更衣室后由更衣室人员对更衣室进行彻底清洁处理,保证地面、墙壁、鞋架、衣架和卫生间等各处清洁无污染。

清洁后由卫生班长负责检查并记录在《每日卫生检查表》中。

2)卫生间:车间内部卫生间由卫生班人员每天清扫2-3次,保证墙壁、地面、便池卫生,无异味。

用于清洗厕所的工具由专人负责,放在远离车间的区域。

生产设备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生产设备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生产设备清洗消毒操作规程1. 引言为确保生产设备的卫生状况,防止交叉感染和传播疾病,需要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的清洗消毒。

本文档旨在制定清洗消毒操作规程,确保全面、高效、安全地进行设备的清洗消毒工作。

2. 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生产设备的清洗消毒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生产线上的机器设备、工具、容器等。

3. 清洗消毒准备在进行清洗消毒前,需要先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准备适当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并按照生产设备的特点和使用频率确定使用的类型和浓度。

- 检查清洁工具的状况,确保其完好无损,如刷子、抹布、喷壶等。

- 检查相关设备和器具的功能是否正常,如喷洒系统、管道连接等。

- 准备好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4. 清洗操作步骤4.1 清洗前准备•关闭设备的电源,并将设备断电,确保安全操作。

•移除可拆卸的零部件,如叶片、过滤器等,并进行单独清洗。

•使用清洁剂将设备表面的污垢和油渍进行浸泡,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刷子或抹布进行清洗。

•清洗完毕后,用清水彻底冲洗设备表面,确保清洁剂残留物的清除。

4.2 消毒操作•根据消毒剂的说明书,按照正确的浓度配制消毒溶液。

•使用喷壶或喷洒器将消毒溶液均匀喷洒在设备表面,确保覆盖每个角落。

•让消毒溶液停留在设备表面一定时间,以杀灭细菌和病毒。

•使用清水对设备进行彻底的冲洗,以确保消毒剂的残留物被彻底清除。

4.3 干燥与装配•用干净的抹布或纸巾将设备表面擦干,确保完全干燥。

•检查并确认清洗的零部件已经完全干燥后,进行装配。

•确保装配时每个部件的正确安装位置,如叶片的方向,过滤器的安装位置等。

•确认设备装配完毕后,打开设备的电源,并进行功能测试,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5. 清洗消毒频率清洗消毒的频率应根据生产设备使用的频率和生产环境的卫生要求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设备每日使用后应进行清洗消毒,对于特殊情况下的需要,如更换生产材料等,应立即进行清洗消毒。

6. 安全注意事项•在清洗消毒操作过程中,应戴上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以防止化学物品对身体造成伤害。

2023年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_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规定

2023年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_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规定

2023年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_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规定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篇1一,目的本规程规定了生产所用设备、容器的清洗和消毒制度,规范车间生产线各工段班后的清洗作业,使清洗按一定要求、程序以保证生产所用设备和容器卫生达到标准,从而确保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达标。

二,适用范围生产所用设备和容器。

三,职责生产车间负责生产设备及容器的清洗消毒。

四,要求1.在整个消毒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程执行,确保反应釜、精馏塔和管道消毒达标,不得残留消毒液,不得造成二次洗涤,影响产品质量。

2.建立《设备清洗消毒记录》,对设备的清洗消毒进行记录。

五.消毒方法1.所有设备、容器清洗应按照一洗、二冲、三消毒、四保洁的顺序进行操作,禁止使用不洁净的未经消毒的设备。

2.清洗时对设备先用适量的清洁剂进行清洗,再用清水重复冲洗,清洗完后再进行消毒。

3.使用药物进行消毒时,消毒液的浓度,消毒的时间必须严格按照消毒液的说明进行:如果使用含氯消毒剂,使用浓度应含有效氯250mg/L。

4.大的生产设备,应首先经过清洗再使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小的生产设备应全部浸泡在液体中,浸泡时间5分钟以上。

5.使用紫外线杀菌消毒,杀菌时间为30-40分钟。

6.使用消毒剂,必须注意可用于食品消毒字样,并注意失效期,不得使用失效的消毒剂。

7.经消毒的生产设备应在清洁的场所存放,不得与其他杂物混放,防止重复污染,车间场所应当每天清洗、消毒保持清洁。

8.经过清洗消毒后的生产设备,感官要保持光洁干净,不得沾染肉眼可见物。

9.各班次班前对设备进行检查、清洁和润滑,下班前对设备进行外表清洗,除去设备外部残留物,对各部件进行擦拭和注油。

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篇21.目的':建立生产设备清洁管理制度,保证生产设备符合工艺卫生要求2.范围:车间一般生产区、洁净区设备。

3.责任:车间班长负责组织实施,各工序生产操作人员有责任按本制度执行。

工艺员、质监员负责监督、检查。

4 内容4.1一般生产区设备的清洁4.1.1设备内表面清洁时,先用软用水(必要时加洗涤剂)擦试设备内表面至清洁,再用干抹布将设备内表面擦试干净。

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一、所有生产设备均应按各自相应的清洁规程进行清洁消毒。

二、严格按照清洗消毒规程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洗消毒。

清洗消毒后做相应检查,清洗消毒的及时性及清洗消毒后检查的数据应记录和保存。

三、同一设备连续加工同一无菌产品时每批之间要清洗灭菌。

同一设备连续加工同种非无菌产品时至少每周或每生产三批次后按清洗规程全面清洗一次。

四、经灭菌处理的设备应标明灭菌的日期、并在防菌条件下贮存,可在两天内使用,否则应重新进行灭菌处理。

五、可移动设备应移动至清洗区清洗。

六、清洗设备内清洁区所用的工具容器等不脱落纤维、和微粒,必须能洗涤消毒和干燥。

七、保证生产设备的洁净度必须达到或高于食品生产的要求。

八、对生产车间经灭菌的设备质控部应定期根据生产情况(至少每班一次)进行无菌检查。

九、检查合格的设备由质控部填写设备检查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设备、容器及工具等清洗消毒管理规定
一、乳化、搅拌锅清洗消毒
1、水相锅、油相锅、乳化锅的清洗和消毒:每天生产前,用工艺水将水相锅、油相锅和乳化锅及管道冲洗干净,排出的水澄清无肉眼可见杂质为准。

将锅中水排干净后关闭各阀门。

往乳化锅中加入工艺水将均质头淹没处,油水项锅淹没至搅拌器,水位达到要求后停止加水,开通夹层锅蒸汽,将水温加热85-90℃保持10分钟。

2 、如下一批产品与上一批产品相同,水相锅、油相锅及管道不必清洗。

3、如下一批产品与上一批产品不相同,需用工艺水将水相锅、油相锅和乳化锅及管道冲洗干净,排出的水澄清无肉眼可见杂质后方可投料生产下一批产品。

4、每天生产完毕后,用工艺水冲洗水相锅、油相锅、乳化锅及管道,拆卸未能冲洗干净的部件(如滤网),卫生死角需用尼龙刷或毛刷擦洗,洗至排出的水澄清无肉眼可见杂质为准。

5 、若连续生产,每7天需用85-90℃的热水保持20分钟。

6、若遇不连续生产,时间间隔3天(含3天)以上,需用85-90℃的热水保持20分钟。

二、抽料泵的清洗与消毒
1、每天生产前,抽料泵用10-15kg75%酒精清洗消毒。

2 、换品种时,需用工艺水将抽料清洗干净才能进行下一品种。

3、每天生产结束后,抽料泵用工艺水冲洗干净。

三、灌装机清洗与消毒
1、单头灌装机清洗与消毒:每天生产前先用工艺水清洗加料斗与活塞。

用3-5kg75%酒精消毒。

2、换品种时,需用工艺水将抽料清洗干净才能进行下一品种。

3、每天生产完时,用工艺水清洗加料斗和灌装头,至排出水无肉眼杂质为准。

4、多头灌装机的清洗与消毒:每天生产前,通过输料管道,用工艺水清洗八头灌装机5分钟。

工艺水清洗完成后,用10-15kg75%酒精消毒加料斗与活塞。

5、换品种时,先通过向贮料罐中加工艺水,将输料管中的余料排出。

四、静置桶的清洗与消毒
静置桶先用自来水清洗干净,再用工艺水冲洗,晾干。

临用前用纱布沾75%酒精擦洗静置桶的内壁,再用拧干纱布沾干桶内残留的酒精。

五、辅助用具的清洗和消毒
生产用勺子、铲子、滤网、搅拌棒、软胶管、称料桶(罐)、称料用的料抽等辅助用具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放置于固定位置晾干(注意软胶管需以倒“U”形方式悬挂晾干),次日使用前用75%酒精消毒后用纱布擦干使用。

六、抹布清洗与消毒
1、先工艺水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2、临用前用75%酒精浸湿然后拧干备用。

七、清洁工具器具管理
1、清洁用具使用后及时放入清洁间处理干净。

工作场地不得存放清洁工具。

清洁工具及清洗剂(消毒剂)要分别存放。

不能造成对化妆品生产环境的污染。

2、清洁用具的配备要以满足各生产区域的清洁卫生需要为原则。

3、洁净区清洁用具材质要求:不得脱落纤维、不得对环境造成污染、易于清洁,丝光毛巾(四周包边,不得露出毛边)、拖布(不锈钢手把)、尼龙刷。

4、各区域房间均应配备专用清洁工具,不得混淆使用。

各生产区域的洁具间应由专人管理。

5、洁具间应每天清洁,定期消毒,不得对存放的清洁工具造成污染。

洁具间应按规定存放清洁用具,不得将非本洁具间的用具、物品放入洁具间。

八、清洁剂、消毒剂及其配制和使用:
1、本公司批准使用的清洁剂、消毒剂:
a.清洁剂:洗涤灵、洗衣粉、玻璃清洁剂;
b.消毒剂:75%酒精、0.1-0.5%新洁尔灭溶液、500ppm优氯净。

2、清洁剂、消毒剂的配制:
a.清洁工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规定的浓度准确配制。

b.配制用水应与使用环境的洁净级别相适应。

一般生产区、洁净区使用的清洁剂、消毒剂应用纯水配制。

3、配制清洁剂、消毒剂应由品质人员复核,配制过程中填写配制记录。

4、清洁剂、消毒剂的贮存:
a.配制后的清洁剂、消毒剂应在容器外醒目位置贴挂标签,标明品名、规格、批号、配制日期、有效期、配制者及复核者签名。

b.清洁剂、消毒剂应置清洗间密封保存。

5、清洁剂、消毒剂的使用:
a.清洁剂、消毒剂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使用,以保证清洁、消毒效果。

b.使用时应将清洁剂或消毒剂从贮存容器中倒出或放出,取用后应将容器密封,不得将物品直接浸入贮存容器中清洁或消毒,以防污染清洁剂、消毒剂。

c.消毒剂应每月轮换使用并记录,以防止出现耐药菌株。

d.配制后的清洁剂、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使用,过期不得继续使用。

技术部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