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地球的演化与地质时代
地球的构造与地质演化历程

地球的构造与地质演化历程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有着丰富多样的地质构造和演化历程。
在漫长而悠久的岁月中,地球的大气、水体和陆地逐渐形成,呈现出今天我们所熟悉的面貌。
本文将带您一同探索地球的构造和地质演化历程。
1.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由内到外依次分为内核、外核、地幔和地壳四个主要层次。
其中内核由铁和镍组成,外核则主要由液态铁组成。
地幔是地球体积最大的部分,由固态岩石和高温部分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部分,它由岩石和土壤构成。
2. 板块构造和地壳运动地球的地壳不是一个整体,而是被分割成多个大大小小的板块。
这些板块可以漂浮在地幔的上方,它们的运动是由地壳下面的岩石和热对流驱动的。
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导致了许多地质现象,如地震、火山爆发和山脉形成。
3. 大洋地壳的生成与消失大洋地壳主要分布在世界的海洋中。
大洋地壳的生成是通过海底扩张的过程实现的。
在中洋脊处,地壳从地幔中上涌,使岩石融化并逐渐冷却,形成新的地壳。
而在大洋洋沟处,地壳向下沉入地幔,这被称为俯冲作用。
这种过程导致了大洋地壳的形成和消失。
4. 大陆地壳的演化与大洋地壳不同,大陆地壳是由多种岩石组成的较厚的地壳层。
大陆地壳形成的过程主要有两种:造山带的形成和地壳拼合。
造山带形成于两个板块之间的碰撞,产生了许多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
地壳拼合是指两个或多个岛屿或大陆碰撞并合并为一个较大的陆地。
5. 地球的地质时间尺度地球的地质演化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其时间尺度被分为了多个阶段和纪元。
最常用的时间划分是地质年代表,它将地质时间分为了不同的时期,如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每个时期又细分为相应的纪、世和阶。
通过研究地球上的岩石和化石,科学家能够了解不同时期地球上的生物和环境变化。
6. 地球的演化历程地球的演化历程可以追溯到约46亿年前,其形成和演化经历了多个重要的事件。
最早的是地球的形成阶段,通过宇宙早期尘埃云的重力坍缩,形成了太阳系以及地球。
地质年代与地球历史的演变

地质年代与地球历史的演变地质年代是指地球历史上不同的时期,它们代表着地球上不同的地质事件和生物演化过程。
通过研究地质年代,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演变历程,揭示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进化,以及地球上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
本文将探讨地质年代与地球历史的演变,从地球形成到现代地质时代的变迁。
地球形成于约46亿年前,当时的地球是一个炽热的火球,没有大气层和水,也没有生命存在。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逐渐冷却,并开始形成大气层和水。
这个时期被称为地球的原始时期,它是地球演化的起点。
地球的原始时期过后,地球进入了古生代时代。
这个时期是地球上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关键时期。
在古生代时代,最早的生命形式开始出现,如单细胞生物和海藻等。
这些生命形式逐渐进化为多细胞生物,并适应了不同的环境条件。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进入了中生代时代。
在这个时期,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迅速增加,出现了恐龙等巨型生物。
同时,地球上的大陆开始分裂和漂移,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悉的大陆板块。
中生代时代也是地球上最大的灭绝事件之一,恐龙等许多物种在这个时期灭绝。
中生代时代过后,地球进入了新生代时代。
在这个时期,地球上的生物进一步演化,哺乳动物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新生代时代也是地球上最近的一个时期,它包括了地球上的现代生物和人类的进化历程。
现代地质时代是指地球上最近的一个时期,它从约200万年前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
现代地质时代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冰期和间冰期。
在冰期时期,地球上的温度下降,大量的冰川形成,覆盖了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区。
而在间冰期时期,地球上的温度回升,冰川逐渐消退。
地质年代的演变不仅仅是地球上地质事件的记录,它还反映了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演化。
通过研究地质年代,科学家们可以了解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过程,揭示了地球上不同生物的起源和演化途径。
此外,地质年代的演变也揭示了地球上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
例如,地球上的火山喷发、地震和海啸等自然灾害都与地质年代的变迁有关。
地球历史知识点

地球历史知识点地球作为我们居住的星球,拥有着悠久而精彩的历史。
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和变化。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地球历史的重要知识点,从地球的形成到现代社会的发展,带您一窥地球历史的宏大画卷。
1. 地球的形成地球的形成可以追溯到约约46亿年前的太阳系形成时期。
据科学家的推测,地球是由一团旋转的尘埃、气体和碎片形成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物质逐渐聚集起来,并通过引力作用形成了地球。
2. 地球的演化地球的演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经历了数亿年的变化和发展。
最早的地球被认为是一个炽热的火球,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冷却,并形成了岩石地壳。
陆地的形成是地球演化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随着板块运动的发生,大陆开始形成并不断变化。
3. 地球的大气层地球的大气层是地球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一个重要部分。
最早的大气层主要由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
随着生命的出现和光合作用的进行,氧气开始积累,并成为地球大气层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持着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
4. 地球的生命起源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可以追溯到大约37亿年前的地球表面。
这些原始生命形式主要是细菌和藻类等微生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进化的进行,地球上出现了更复杂的生命形式,如植物和动物。
5. 地球的地质时代地球的历史被划分为不同的地质时代,每个时代都代表着不同的地质和生物特征。
例如,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等是地球历史上的重要地质时期。
每个时代都有独特的地质构造和生物演化,对地球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6. 地球的现代社会地球的历史不仅包括了地球形成和演化的过程,还包括了现代社会的发展。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我们使用的各种能源和资源都来自地球,而我们也面临着许多环境和气候变化等挑战。
总结:地球的历史是一个丰富多样的故事,涵盖了亿万年的经历和变化。
从地球的形成到现代社会的发展,每一个知识点都承载着地球历史的一部分。
通过了解地球的历史,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我们所居住的星球,为保护和治理地球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经典:《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教学课件

3
地质年代单位和时间地层单位
在地质年代表中,首先根据生物的演 化阶段,将46亿年地球演化史划分为隐生宙 (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然 后在显生宙中,根据生物界的总体面貌划分 出3个二级地质年代单位(代),即从老至 新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在每一个 代中,再根据生物界面貌及其演化特色划分 出若干三级地质年代单位(纪),纪是最常 用的地质年代单位。
23
另一方面,海洋中的无脊椎动物仍然统治着 那里的世界,其中腕足类是非常引人注目的一类生 物。在当时,鱼类首先从无脊椎动物中分化出来, 形成生物界的新族(脊椎动物)。泥盆纪的鱼类空 前繁盛,故称“鱼类的时代”。中国的泥盆系以海 陆过渡相的砂岩为主,含有铁、锰、石油等矿产。
24
工蕨化石 广西
泥盆纪 泥岩
12
最老的 植物化石同圆藻
前寒武纪 迭层石灰 岩中的层 状藻类体
13
寒武纪是古生代的第一个纪,进入寒武
纪后,地球上出现了广泛的海侵,为海洋生物 的生长创造了条件。寒武纪最显著的特点,就 是具有硬壳的不同门类的无脊椎动物飞速涌现 (即生物大爆炸)。寒武纪海相页岩和石灰岩 地层中产有丰富的三叶虫化石,其化石数量约 占当时化石总量的60%,所以寒武纪也称三叶 虫时代。
9
地质年代单位与时间地层单位
10
主要地质时代的基本特征
在寒武纪之前,地球上的生物极其稀少,人 们把寒武纪以前的一段漫长地质时期统称前寒武 纪。在中国划分出一个震旦纪,主要分布在华南、 西南地区。
前寒武纪已知最老的动物化石为埃迪卡拉动 物群,最老的植物化石为同圆藻。
11
前寒武纪泥岩中 最老的动物化石 埃迪卡拉动物群
8
对应于特定地质年代的时间段落中形 成的地层,称为时间地层单位。
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教学课件

• 这次灭绝事件对鱼类的影响相对较小。
• 二叠纪时两栖棲动物大量繁荣,常见的有迷齿类的蝾 螈;爬行动物继续发展,代表分子有中龙等;哺乳动 物的先驱—温血爬行动物兽孔类开始发展。
• 植物:出现了繁荣于中生代的裸子植物如松柏类和银 杏类,逐渐过渡为中生代植物。
二叠纪
7、三叠纪 Triassic :2.5-2.08亿年
• 在二叠纪晚期,全球发生了地质历史中规模最大的生物集群 灭绝事件。繁盛于古生代早期的三叶虫、四射珊瑚、横板 珊瑚、蜓类有孔虫以及海百合等全部绝灭,腕足动物、菊 石、棘皮动物、苔藓虫等也遭受严重的打击。
• 二叠纪晚期的生物灭绝事件造成了地史中最严重的生物危 机,陆生生物大约70%的科未能摆脱灭绝的命运;海洋中则 至少有90%以上的物种在这一时期消失,导致古生代海洋中 由海百合—腕足动物—苔藓虫组成的表生、固着生物群落 迅速退出历史舞台,为中生代生物群落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奥陶纪时,无脊椎动物非常繁盛
3、志留纪Silurian :4.39-4.01亿年
•环境条件:
• 志留纪末期的褶皱运动、造山运动--“加里东运动” (苏 格兰) ,陆地面积不断扩大。
• 古大西洋关闭,北美板块与俄罗斯板块碰撞对接,形成 “劳亚大陆”。
• 中国西部柴达木板块与中朝板块拼合,古祁连海褶皱关闭。 • 其他许多古海洋(如古鸟拉尔海洋、古北亚海洋、古太平
不同地质时期生物的组成
• 寒武纪Cambrian :5.7-5.1亿年
环境条件:寒武纪时十分温暖,适合各种生物的生长发育。
寒武纪时主要是水的世界,已经形成的古陆上全部是秃山和荒漠,而 且彼此孤立、分隔,不具备生物繁衍的条件;但海洋中则是生物形成 的主要场所。
•植物:藻类植物繁盛。
地球的地质历史从地球形成到现在的演化过程

地球的地质历史从地球形成到现在的演化过程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的地质历史与我们的存在息息相关。
本文将从地球形成开始,逐步介绍地球的演化过程。
1. 地球的形成地球的形成始于约46亿年前的太阳系形成时期。
当时,巨大的星云坍缩形成了太阳,并在其周围形成了行星盘。
随着行星盘的旋转和凝聚,地球开始形成。
在这个过程中,岩石和金属凝聚成球形,形成了地球的核心、地幔和地壳。
2. 形成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内部可以分为三层:地核、地幔和地壳。
地核由铁和镍构成,它是地球最内部的部分,直径约为3480千米。
地幔是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层状结构,由硅、铁、镁等元素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部的部分,不断变化的地壳板块构成了地球的陆地和海洋。
3. 地球的演化过程地球的演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包括了地壳板块的形成、大陆漂移和造山作用等诸多过程。
3.1 地壳板块的形成地壳板块是地球表面上不断移动和碰撞的大块岩石。
它们形成于约30亿年前,当地球表面开始冷却并形成了硬壳。
地壳板块主要分为大陆板块和海洋板块。
3.2 大陆漂移大约20亿年前,地壳板块开始经历大陆漂移。
通过地壳板块的移动和碰撞,陆地不断变形和重组。
这个过程主要受到地壳板块的构造和地球内部的热对流所驱动。
3.3 造山作用地壳板块的碰撞和挤压导致了造山作用的发生。
造山作用是指地壳板块的碰撞引起的地壳变形和地表地貌的抬升。
著名的喜马拉雅山脉就是由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而形成的。
4. 地球的地质时代地球的历史被分为不同的地质时代,以记录地球演化的不同阶段。
现在广泛接受的地质时代划分包括了前寒武纪、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古近纪、新生代等。
5. 地球的未来演化地球的演化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包括了陆地的侵蚀、海洋的扩张以及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的外貌和地壳板块的分布也会发生变化。
总结:地球的地质历史从地球形成到现在的演化过程包括地球的形成、内部结构的形成、地壳板块的形成、大陆漂移和造山作用等过程。
地球上的地质历史与地层演化

地球上的地质历史与地层演化地球是我们居住的星球,它经历了数十亿年的演化和发展。
通过研究地球上的地质历史和地层演化,我们能够了解地球的起源、发展和变化,为我们对地球的认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本文将介绍地球上的地质历史和地层演化的主要过程和特点。
一、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地球的形成可以追溯到约45亿年前,当时的太阳系中存在着大量的尘埃和气体。
由于引力作用,这些物质逐渐聚集形成了地球。
在地球形成初期,地球表面非常火热,存在大量的火山活动和陨石撞击。
渐渐地,地球冷却下来,水蒸气凝结为水,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大洋和陆地。
二、地球的地质历史1. 古生代:约5.4亿年前至2.5亿年前古生代是地球历史的早期阶段,也是生命演化的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生命形式,如藻类和无脊椎动物。
同时,也发生了大规模的地球构造活动,包括板块运动和造山作用。
2. 中生代:约2.5亿年前至6,600万年前中生代是地球历史的中期阶段,也是恐龙的时代。
陆地上出现了丰富的植物和动物,海洋中也充满了各种海洋生物。
这个时期,板块运动继续进行,地球上的大陆开始分裂。
3. 新生代:约6,600万年前至现在新生代是地球历史的晚期阶段,也是现代地质历史的主要阶段。
这个时期,地球上出现了哺乳动物和现代人类。
新生代地质历史的重要事件包括冰期的来临和结束、火山活动的频繁以及人类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三、地层演化地层是地球表面不同岩石和沉积层的堆积顺序和排列,是地质历史的重要记录。
通过研究地层,可以了解地球在不同时期的环境变化和地球构造活动。
地球的地层可以分为岩石地层和沉积地层。
岩石地层包括火成岩、变质岩和沉积岩,可以通过地质勘探和化石研究揭示地球的演化历史。
沉积地层主要是指不同时期沉积在地表的岩土层,它们记录了地球各个时期的沉积环境和古生物群。
地层演化是地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反映了地球构造运动、气候变化和生物进化等一系列地球过程。
地层演化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历史,为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地球地质年代演化史

地球地质年代演化史介绍地球地质年代演化史指的是地球从形成至今的演化历程。
它记录了地球上各个时期发生的重要地质事件和地质现象,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历史变迁和地球上生物和非生物的发展演化。
本文将对地球的地质年代演化史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早期地质年代(45亿年前-20亿年前)地球形成• 4.5亿年前,地球从太阳原始星云中形成。
•在地球形成的早期,地球表面温度非常高,有大量火山喷发。
公元前4亿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表面温度逐渐下降,海洋开始形成。
•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和地壳运动导致了地球上第一个大陆的出现。
地球地壳演化1.公元前35亿年:第一个地壳大陆形成。
2.公元前30亿年:大陆板块碰撞形成了更大的陆块。
3.公元前25亿年:大规模的地壳运动使得形成了超级大陆。
中期地质年代(20亿年前-5亿年前)地球上的生命出现•公元前20亿年,最早的细胞生物出现在海洋中。
•生物开始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引发了全球氧气增加的大氧化事件。
大约15亿年前•地球上的大洋形成,并且陆地和海洋之间的交互作用增加。
地球地理环境变化1.地球上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地质活动带,如环太平洋地震带。
2.地球板块运动导致了地壳断裂和山脉的形成。
后期地质年代(5亿年前-现今)地球上的生命多样性•公元前5亿年,地球上出现了多样的植物和动物。
地球气候变化1.全球变暖:全球变暖加剧,导致极地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
2.全球变冷:地球气候出现周期性冷却期,如冰河时代。
人类的出现•在过去的几百万年里,人类的祖先开始演化,并形成现代人类。
结论地球地质年代演化史是地球的发展历程的记录,它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在地质年代的不同阶段,地球上发生了众多的重大地质事件和生物演化的变化,这些事件和变化对地球上的生命和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地球地质年代演化史,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地球,保护地球,发展可持续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的起源与形成,是一部优美的三部曲:
♫
原始地球一旦形成,即扑获周围的星云物质(或在旋
转中甩出自身的部分物质),形成自己的卫星——月球。
同时因重力分异和放射性元素蜕变而开始增温。
最早的生命诞生于4月,但它们留下化石则已是 5月间了; 12月中旬时,恐龙成为当时地球上的主宰; 灵长类的踪迹晚至12月26日才出现; 作为一代天骄的人类历史,如以300万年计,则直到 12月31日“傍晚”的“6点24分”,方才姗姗来迟。 但却恰好赶在“除夕”之夜的《新闻联播》之前, 成为这一“年”内最具爆炸性的新闻
涨,早期的迅速扩张和后来的局部收缩阶段。其中一
些重要的事件包括——
大爆炸后的10亿亿亿亿分之一秒(10-34秒)内,早 期宇宙的体积“从无到有”,急剧暴胀了10100倍;
大爆炸后的1秒钟内,宇宙温度高达100亿K以上。 此时还没有原子和分子,只有电子、质子和中子等基 本粒子;
3分钟后,宇宙温度降至10亿K以下,质子和中子聚
地球表层地形的变化也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地球形成以后的地形变化 可以按时间顺序分为六个 阶段这六个时间分别为:
46亿年阶段;42-40亿年;
25-10亿年;5亿年前; 1亿年前和现代阶段。
地球形成以后的圈层结构变化
重 力 分 异 等 物 理 过 程 。 的 化 学 分 异 作 用 为 主 , 其 中 包 括
辐射:生物进化过程中,由于适应不同的生态条件或地理 条件而发生物各分化 趋同:亲缘关系疏远的生物,由于适应相似的生活环境而 在形体上变得相似
相对地质年代的 确定
地层叠覆律
地质体之间的切割律:
地质体之间的切割关系主要以下几种:
Relative time
1.岩体与岩层:沉积接触和侵入接触关系
2.岩体与岩体之间的切割关系 3.岩层与岩层之间的不整合关系(角度与平行不整合关系)
原始 地壳
部分熔融 的长英质 岩浆上升 部分熔融的中 性和长英质岩 浆上升形成原 始大陆地壳
深剥蚀面 大陆褶 皱构造 地壳
地幔
地球的演化与生命的起源
地球从形成到今天已经有46亿年。若以46亿年比作人类的一 年,那么在这“一年”中,
地球形成于一年肇始的1月初;
地壳于2月凝结(38亿年前);
原古海洋在3月产生;
生物进化的特点 和规律
进步性发展
少多,简单复杂,低级高级 生物发展的阶段性:原核真核;单细胞多细胞;多细胞体 制不断改进
生物进化的重大突破:异养自养;两极(合成者+生产者) 三极(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生态系;水生陆生
进化的不可逆性
在生物演化过程中,已经绝灭的生物和退化的器官,在以后的历史 中就不可能再次出现
生命的演化
地球物质本是宇宙中普通的物质,在地球上却演绎出一段 神奇的历史——从无机界一统天下的最初局面,在电闪雷
鸣中,从“原始汤”里面,分道扬镳,脱胎出了勃勃生命。
石头里蹦出来的生命 晶体—矿物—岩石—地质体—无机界
地 球—有机界
生命形成于水中,最初的水是从地幔中析出的,所以应该说:
46亿年有多长?
如果从最早的人类开始算起,可以把上 下5千年的中华民族历史延长600倍;如
果从地球肇始的46亿年开始,可以把从
猿到人的演变过程操练1500遍。
§3
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的建立:为了反映地球发展的历史和阶段及地质事件的
先后顺序,需有一世界统一的时间系统——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分为两类:相对地质年代(先后顺序)和绝对地质年代 (同位素测年)。
早 期 地 球 过 程
人 类 活 动
太阳驱动过程
千-百万年尺度
地球的起源与形成,是一部优美的三部曲:
♫ 46亿年前,太阳星云在加速旋转的过程中分化出原始
地球。原始地球温度较低,轻重元素浑然一体,是一个相 对均匀、尚无分层结构的行星。 ♫ 当原始地球内部物质升温达到熔融状态时,比重大的亲
铁元素向地心下沉,成为铁镍地核,比重小的亲石元素上
质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了解相对地质年代,必须了解地层与化石的概念。 必须掌 握地层层序律、化石层序律和和生物演化律的基本内涵。
岩层:是指两个界面所限制的同一岩性的层状岩石,包括沉积
岩、火山岩和部分变质岩。
地层:具有一定时代含义的岩层或其组合。
地层层序律:根据“将今论古”原则,成层岩石的形成是自下
而上顺次叠置而成 的;在未发生倒转或破坏的情况下,上覆 地层新于下伏地层。
构造运动及古地理特征等为依据将地质历史划分为若干阶段
而形成的年代单位,一个地质年代单位代表了一个时间地层 单位中岩石形成的时间范围。 划分等级:
宙代纪世
时间地层单位:与地质年代单位相对应。一个时间地层
单位代表了一定时间范围内形成的全部岩层。具有全球
对比意义。 划分等级:
宇界系统
岩石地层单位:以地层的岩石特征作为划分依据的地层 单位。它不考虑其年龄,具有地方性,使用范围有限。 划分等级:
同位素地质年龄
同位素地质年龄:利用同位素的蜕变规律来计算得到的矿物和 岩石的形成年龄。
Geode-time
同位素定年法
地质年代表:
利用相对地质年代和同位素测年法,
将地层系统、构造及生物演化阶段建成
全球统一综合表,称地质年代表。
§4 地质年代和年代地层单位
地质年代的划分与单位:以生物演化阶段、地层形成顺序、
§2 地球的早期演化
行星地球形成以后,地球在内、外两部发动机的联合驱动下,才得以开始不
懈的运动与演化过程。这两部发动机联合驱动,又各司其职,将地球系统的
运动和演化过程从性质上划分为外动力作用过程和内动力作用过程,从时间 上划分为短期过程(天至几百年)和长期过程(百万年至几十亿年)。 地核-地幔过程 板块构造 古 气 候 史 古 气 候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天-几百年尺度 物理气候系统
的观点已被“众多小行星母体形成”的观点所取代。由于小行
星的形成时间和形成方式与地球相似,对比陨石的成因就可以 了解地球的成因和组成。 陨石的年龄 已收集到的不同陨石群的年龄不同,但用不同方
法测定的陨石的最老年龄集中于45-47亿年;推测地球的形成年
龄即为46-47亿年。
相对地质年代
相对地质年代确定的依据:岩层的沉积顺序、生物演化和地
化石层序律:
不同时代的化石保存在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古老
的化石只能保存在较早形成的地层中,年青的化石只能保
存在较晚形成的地层中。
双 栖 孔 子 鸟 化 石
发 现 于 辽 西 地 区 、 生 活 于 亿 年 内 的
1
的发 的现 古于 虫云 动南 物澄 门江 化地 石区 、 生 活 于 5 亿 年 前
纪(period) 世(epoch)
系(system) 统(serios)
§5 地质时期的重大转折期与地质事件
在46亿年的漫长地质时期中,曾经出现过多次重大的地史 转折和全球性事件。这些事件造就了今天的陆洋格局,奠 定了我们生活其间的生命世界。然而,其中还有许多事件 的起因和过程,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地 球 圈 层 结 构 的 形 成 以 地 球
三圈分异两部曲
1、在地球形成初期,熔融的地球最早进行的化学作用
是分异成圈过程,即由均一的物质分解出不混熔的液 滴,不混熔的液滴不断聚集,导致密度大的物质下沉 形成地核,实现了核、幔分异; 2、随之,地幔逐渐冷却固化,易融物质因其熔点和密 度较低,逐渐上浮至地球表层,冷却后形成地壳。
突变论与渐变论之争
国 际 地 质 年 代 表
地质年代和事件时间是如何确定的?
由于地球形成以来经历过复杂的改造和变
动,原始地球形成时的物质记录已经破坏 殆尽。推测地球的年龄,需要从地球自身 的最老物质记录、月球岩石年龄和太阳系 内原始物质几方面来探讨之。
地球上已知最老的岩石是一种出露于澳大利亚西南部的石
的红光方向移动,称为红移。这也是多普勒效应。
吹气球模式与大爆炸模型
宇宙的稳定性:牛顿引力定律
F=fM1M2/R2
多 谱 勒 效 应 与 星 体 红 移
从 各 个 方 离向 我上 观 们测 而到 去的 星 体 都 在
大爆炸时刻表
最初的宇宙,是从一个无穷小的“奇点”开始扩
展的。大爆炸中诞生的宇宙,经历了从初期的急剧暴
地球的演化与地质时代
黄定华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地球生物学系
绵绵不尽的时间长河,谁 会想到有一个源头?浩瀚无 垠的宇宙空间,谁能想到是 从“无”到有?地球的形成 与演化,正是在这一无尽延 续的时间中,无穷拓展的空 间里,所发生的无数科学传 奇之一。
§1 时间的“零点” 与宇宙的“奇 点”
——大爆炸时刻
英岩,根据其中所含矿物(锆石)的形成年龄测定,证明已有 41~42亿年历史。 月球上最老的岩石年龄约为46亿年。 太阳系内的流星、陨石和宇宙尘是太阳星云原始物质的残 留部分,其中陨石的物质成分虽有铁质、石质之分,但已知的 形成年龄都在46亿年左右,可以代表太阳系早期的年龄。
陨石的成因
陨石是小行星的碎片,但“一个母体形成陨石”
变为原子核,形成了最初的四种物质。其中氢占78%, 氦约22%,另有极少量氘和锂; 10亿年后,膨胀较慢的区域发生局部收缩,星系开始 形成; 50亿年后出现首批恒星; 100亿年后,太阳系诞生; 距今46亿年前,地球形成。
星云假说与太阳系起源
它们分别聚集为大型星系云,再收缩形成星系。星云在引力收缩中 加速旋转,分别脱生出行星圆盘和卫星圆盘,最终形成了九大行星 拱卫而成的太阳系。这一时刻距宇宙大爆炸约100亿年
初始宇宙空间充满密度极低的星际气体和尘埃物质,在引力作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