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日积累与古诗完整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1-8单元必背日积月累

语文园地六 日积月累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语文园地八 日积月累
眉清目秀 亭亭玉立 明眸皓齿 文质彬彬 相貌堂堂 威风凛凛
膀大腰圆 浓眉大眼 白发苍苍 鹤发童颜 慈眉善目 步履蹒跚
语文园地二 日积月累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唐]韩愈
语文园地三 雨少,秋霜早。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四年级上册古诗日积月累

四年级上册古诗日积月累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作者介绍:王维(699年-761年,一说701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市)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
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受禅宗影响很大,精通佛学,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创作背景:《鹿柴》是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
唐天宝年间,王维在终南山下购置辋川别业。
辋川有胜景二十处,王维和他的好友裴迪逐处作诗,编为《辋川集》,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五首。
译文: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听到人说话的声音。
落日余光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鹿柴(zhài):王维辋川别墅之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
柴:通“寨”、“砦”,用树木围成的栅栏。
但:只。
返景(yǐng):同“返影”,太阳将落时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
复:又。
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作者介绍: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
晚唐诗人。
原籍河内怀州(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郑州)。
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16,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占廿二首,数量位列第四。
创作背景:作者终身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牛李党争的实质就是太监当权,本诗就是讽刺太监当权的黑暗、讽刺宪宗的皇权旁落。
子曰:“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嫦娥》即是“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这类诗的典型。
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银河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
四年级上册古诗、日积月累默写汇总

四年级上册古诗、日积月累默写汇总一、古诗1、《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二、日积月累1、读了《去年的树》,我感受到了友情的美好;读了《给予树》,我明白了要关爱身边的人;读了《颐和园》,我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历史文化。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6、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雷锋)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是四年级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
本学期,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收录了多首经典古诗,这些古诗不仅充满了文学魅力,而且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
通过学习这些古诗,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提高文学素养。
我们来学习《暮江吟》。
这首诗是由唐代白居易所作,描述了夕阳映照江面的美景。
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深秋江景图。
在诗中,“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描述,形象地表现了夕阳余晖映照江面的独特美感。
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们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美妙与宁静。
接下来是《题西林壁》。
这是宋代苏轼的一首题西林壁的古诗,诗人通过对庐山景色的描写,抒发出对自然景观的赞叹和向往。
其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描述,生动地表现了庐山多姿多彩的形态。
这首诗可以帮助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学会欣赏身边的美景。
《雪梅》是一首描写冬季雪后景色的古诗。
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感受,描绘出了雪后红梅傲雪绽放的独特景致。
在这首诗中,“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的描述,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和日积月累

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和日积月累《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和日积月累》(一)嗨,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四年级上册语文里那些超有趣的古诗和日积月累。
先来说说古诗吧,那一首首古诗就像一幅幅美丽的画。
比如说《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读着这诗句,眼前仿佛就出现了那傍晚的江水,一半绿一半红,多神奇呀!还有《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告诉咱们呀,看事情得从不同角度去看,不然可容易迷糊呢。
再讲讲日积月累,这里面可都是宝贝。
像那些优美的句子,“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就是告诉咱们要多问问题,别总是自己瞎琢磨。
还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在教咱们怎么学习,得一步一步来,可不能着急。
小伙伴们,咱们可一定要好好记住这些古诗和日积月累,它们会让咱们变得更有学问,更聪明呢!《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和日积月累》(二)嘿,朋友们!咱们又见面啦,今天来唠唠四年级上册语文的古诗和日积月累。
古诗那可真是妙不可言!《鹿柴》里“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那种幽静的感觉一下子就出来了,好像自己也走进了那空空的山里。
《嫦娥》中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让人不禁为嫦娥感到惋惜。
日积月累也很有意思哟!“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这就是说聪明的人也要学习和提问才能有收获。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这句话告诉咱们每个人都会有疑惑,很正常啦。
每次读这些古诗和日积月累,我都会想,古代的人们可真厉害,能用这么简短的文字表达出这么丰富的情感和道理。
咱们现在学习它们,也是在传承这份智慧和美好。
大家可别小瞧了这些古诗和日积月累,平时多读一读,背一背,说不定哪天就能用上,让别人对咱们刮目相看呢!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很有趣?那咱们一起加油,把它们都装进咱们的小脑袋瓜里吧!。
4年级上册日积月累古诗词语表

4年级上册日积月累古诗词语表一、古诗部分。
- 原文:“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 解析:- 这诗写的是一座空寂的山林。
你看啊,“空山不见人”,说这山里啊,好像看不到人呢。
可是呢,“但闻人语响”,却能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这就很有趣啦,有一种神秘的感觉。
就好像这山林在跟你玩捉迷藏,人藏起来了,声音却露出来了。
-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那夕阳的余晖照进树林深处,又落在青苔上。
这个画面特别美,青苔是那种绿绿的、湿湿的,在夕阳下肯定是一种很清幽的景色。
王维很擅长写这种有禅意的诗,这诗就给人一种很宁静、空灵的感觉。
- 原文:“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 解析:- 开头“一道残阳铺水中”,这个“铺”字用得特别妙啊。
就好像夕阳是一块大毯子,平平地铺在江面上。
“半江瑟瑟半江红”,江水一半是碧绿的,一半是被夕阳染成红色的,就像一幅彩色的画。
- 后面写“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九月初三的夜晚啊,那露水像珍珠一样,月亮弯弯的像弓。
白居易把夜晚的景色写得这么美,就像他在给我们讲一个很美的故事,让我们能想象出那个有露水、有弯月的夜晚。
- 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解析:- 前面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是看庐山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样子就不一样。
从横着看是山岭,侧着看是山峰,远看、近看、高看、低看都不一样。
这就像我们看东西,每个人的角度不一样,看到的也不一样呢。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可有名啦。
意思是说为什么看不到庐山的全貌呢?就是因为自己就在庐山里面啊。
这就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想看清一件事情,得跳出这个事情本身,从外面来看才行。
就像我们自己的问题,自己可能想不明白,得让别人来看看才能清楚。
- 原文:“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日积月累一(第14页)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译文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听到人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注释鹿柴(zhài):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
柴:通“寨”、“砦”,用树木围成的栅栏。
但:只。
返景(yǐng):同“返影”,太阳将落时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
复:又。
作者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
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
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日积月累一(第32页)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尚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王充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解释1.好问则裕,自用则小,意思是勤学好问,学到的东西就多;骄傲自大,学到的东西就少。
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思是要博学多才,就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
出自《小戴礼记、小宋礼记》。
3.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再聪明的人,不学他不会有成就,不问他永远不会知道。
4.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人不是生出来就都懂得许多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第9课古诗三首(第34页)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译文快要落山的夕阳,霞光柔和的铺在江水上,江水一半碧绿,一半艳红。
【免费】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课文、日积月累(大全)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课文、日积月累(大全)1、观潮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长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走月亮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
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我们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鲜花的地方。
3、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4、语文园地二日积月累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尚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汉]王充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唐]韩愈5、古诗三首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雪梅[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6、语文园地三日积月累立了秋,把扇丢。
二八月,乱穿衣。
夏雨少,秋霜早。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7、精卫填海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8、语文园地四日积月累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四年级上册所有的日积月累和古诗

四年级上册所有的日积月累和古诗一、日积月累。
1. 第一单元: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 解析:这是一副回文联。
你看啊,正着读是“雾锁山头山锁雾”,雾气笼罩着山头,而山呢又像是把雾气锁住了一样;反着读“天连水尾水连天”,天空和水的尽头相连,水又和天相连,多巧妙啊。
就像玩文字游戏一样,很有趣味性。
-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啊,如果你喜欢问问题呢,就会变得知识丰富。
就像一个小瓶子,你不断往里装东西(知识),那它就会越来越满。
但是如果老是自己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靠自己,不向别人请教,那这个人就会变得见识短浅,就像一个小瓶子永远不装东西,就只能是个空瓶子啦。
- 解析:这是在告诉我们学习的方法呢。
“博学之”就是要广泛地学习,就像小蜜蜂采蜜一样,到处去吸取知识的花蜜。
“审问之”就是要仔细地问问题,不能稀里糊涂的。
“慎思之”就是要谨慎地思考,不能想当然。
“明辨之”就是要清楚地分辨是非对错,就像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一样。
“笃行之”就是要踏踏实实地去做,不能光说不练。
-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王充。
- 解析:聪明的人啊,如果不学习就不会有成就,如果不问问题就不会知道知识。
这就好比你想做一个超级英雄,但是你不去学习超能力的知识,也不去问别人怎么获得超能力,那你永远也成不了超级英雄。
3. 第三单元:立了秋,把扇丢。
- 解析:这是一句民间谚语。
立秋之后呢,天气就慢慢变凉了,扇子就用不上了,就可以丢掉啦。
就像夏天的时候你离不开冰淇淋,到了秋天,天气凉了,冰淇淋就没那么受欢迎了。
- 二八月,乱穿衣。
- 解析:农历二月和八月的时候啊,天气多变。
有的人觉得冷,就穿得很厚,像个小棉球;有的人觉得热,就穿得很薄,像个小蝴蝶。
所以大街上人们穿衣服就很混乱,各种厚度的衣服都有。
- 夏雨少,秋霜早。
- 解析:如果夏天的雨水少,那秋天的霜就会来得早。
这就像一个连锁反应,夏天雨水少就好像是一个信号,预示着秋天的霜要提前来敲门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语文日积累
与古诗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四年级上册语文日积月累与古诗
【日积月累】
第一单元
1、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碧水碧蓝天
2、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3、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4、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
第二单元
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兰花盆里装;
三月桃花连十里,四月蔷薇靠短墙;
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
七月栀子头上戴,八月丹桂满枝黄,
九月菊花初开放,十月芙蓉正上妆,
十一月水仙供上案,十二月腊梅雪里藏。
第三单元
雨中的森林
雨中的树林是个童话世界,
走进去你就会变成一个小精灵。
每棵树都会送给你很多喜悦,
你还会发现很多新奇的事情。
晶莹的雨珠滚动在叶面上,
蜘蛛吐丝给你串一串项链。
落花铺成的地毯又软又香,
还有青蛙击鼓跳舞为你表演。
鸟儿在雨中也愿一展歌喉,
听歌的松鼠摇着毛茸茸的尾巴。
细雨淋过的浆果酸甜可口,
刺猬扎满一身运回了家。
连那些小雨点儿都会变魔术,
落在地上立刻就变成了蘑菇。
第四单元
望子成龙来龙去脉群龙无首龙飞凤舞
如虎添翼调虎离山骑虎难下照猫画虎
天马行空汗马功劳马到成功老马识途
牛刀小试笨鸟先飞呆若木鸡胆小如鼠
第五单元
1、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北京颐和园月波楼)
2、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淡烟浓远近秋(四川青城山真武殿)
3、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山东济南大明湖)
4、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江苏苏州沧浪亭)
第六单元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第七单元
1、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
2、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刘备)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第八单元
1、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牛顿)
2、在新的科学宫里,胜利属于新型的勇敢的人,他们有大胆的科学幻想,心里燃烧着探求新事物的热情。
(阿费尔斯曼)
3、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
(郭沫若)
【古诗】
1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