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重组白细胞介素-8在大肠杆菌的表达、鉴定
白细胞介素-8的~(125)I标记

第11卷第4期1998年11月同 位 素Jou rnal of Iso topesV o l.11 N o.4N ov.1998白细胞介素28的125I标记范 我 钱建华 张 毅 沈维明 朱本兴(苏州医学院放射医学系,215007)用Bo lton2H un ter(H PN S)试剂作为联结剂,制备125I2白介素28(I L28)。
首先用125I2N a I标记H PN S,标记率为(5717±1819)%,然后以pH8.5的硼酸缓冲液为标记介质,用125I2H PN S联接I L28。
分离纯化后125I2I L28的放化纯度为9012%±415%。
关键词 125I标记 白介素28 Bo lton2H un ter试剂联结法 放射化学纯度 标记率中图法分类号 O613144 R81715 O621135 O629173白细胞介素28(I L28)是一种被单核细胞、内皮细胞、纤维细胞和许多上皮起源的细胞类型表达的含99个氨基酸的蛋白质,通过一个信号肽分离和氨基终端进一步的蛋白酶化过程,I L2 8被单核细胞优先作为含72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为814kD蛋白质分泌或被内皮细胞和纤维细胞作为含77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为819kD蛋白质分泌。
据文献[1]报道,I L28的前炎性作用可使它定位在急性和慢性炎症部位并修复中性粒细胞。
除此之外,它可能还具有某些抗炎性质。
I L28可阻止中性粒细胞粘附至活化的血管内皮,对家兔短期血管内给药I L28时,发现由中性粒细胞迁移至细胞素诱导的炎症被抑制。
在近期发现的趋化性细胞素家族中,I L28是几种人类细胞产生的趋化性活化因子中主要的一种,并发现这种趋化因子引起明显的白细胞增多。
作为一种趋化吸引剂,I L28可促进骨髓细胞的修复,另外它对肺缺血再灌注时引起的损伤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在很多疾病中(例如肺炎、风湿性关节炎、腹膜炎、脓毒症)和抽烟者体内,I L28的水平都有明显的变化[2-5]。
表达重组蛋白的CHO-GS细胞的无血清培养

表达重组蛋白的CHO-GS细胞的无血清培养张芳;张立;易小萍;孙祥明;张元兴【期刊名称】《高技术通讯》【年(卷),期】2005(015)007【摘要】采用DOEHLERT和HADAMARD统计方法建立了一个适于重组CHO-GS细胞生长和外源蛋白表达的无谷氨酰胺无血清培养基SFMB.对多种硫酸多聚糖进行了考察,选取低分子量硫酸葡聚糖,添加浓度为25 mg/L,可以避免细胞结团.用SFMB在方瓶中培养重组CHO-GS细胞,细胞生长优于含10%小牛血清的无谷氨酰胺DMEM/F12培养,最大细胞密度提高了40.7%,外源蛋白的表达水平也得到提高.在100 ml转瓶中分批培养,最大细胞密度和蛋白表达分别达到1.5×106cells/ml和0.48 mg/L.【总页数】6页(P73-78)【作者】张芳;张立;易小萍;孙祥明;张元兴【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37;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37;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37;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37;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81【相关文献】1.人白细胞介素7重组蛋白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和鉴定 [J], 耿梅;陈清;徐丽慧;张延亭;何贤辉2.无血清培养人肝癌细胞增生率的变化和bFGF在细胞中的表达 [J], 张华;郭崇洁;景朋;高福云;赵天德3.重组细胞株CHO-105C3无血清培养及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表达 [J], 韩凤来;周向军;范大钧;童涌;曹韫旭;陆德如4.人白细胞介素13重组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大肠埃希菌的表达 [J], 黄庆;府伟灵;张雪;黄君富5.昆虫细胞中共表达人糖基转移酶对重组蛋白SEAP表达的影响 [J], 唐巍玲;田苗苗;黎健蓓;钟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细胞介素8的功能与研究进展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对IL-8基因转录的抑制是 通过激素受体复合物与IL-8基因5′末端的糖皮质激素反应 成份(GRE)相互作用实现的。
Bp=3159
图为IL-8 cDNA的核苷酸序列和由此推导出的IL-8的氨基酸序列
HOOC NH2
COOH
NH2
3.白细胞介素-8的染色体定位和基因结构
编码IL-8的基因定位于4号染色体的q12~q21 部位,含有4 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其5′末端序列与其他细胞因子基因 无总体相似性,但含有几个已知的核因子结合位点,包括 激活因子-1和肝细胞核因子-1和干扰素调节因子-1,与糖 皮质激素作用的位点也在5 ′末端。
4.3 IL-8对T淋巴细胞的作用
给大鼠淋巴结引流区域皮下注射IL-8后3分钟,淋巴细胞即 开始向引流淋巴结迁移增多,30分钟时可增多3倍,6~8小 时仍为正常水平的2倍;给大鼠耳部皮下注射 IL-8后, 也见 到淋巴细胞在局部呈剂量依赖性增多。
实验表明:IL-8可使T淋巴细胞最大游走率提高7.4倍,但不 能促进T细胞增殖,IL-8对动员T淋巴细胞参与免疫反直有 一定的促进作用,且T淋巴细胞对IL-8的敏感性比Neu高 2~10倍。
参考文献
牙周炎患者外周血及牙龈组织中白细胞介素8表达的临床实验研究;苗强。赵虹卜, 郎志刚,侯翠珠.中国实验诊断学2OO6年8月.
中性粒细胞与白细胞介素-8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韩文铭,何丽娜,黄燕,班 俊,敏汤洁;临床内科杂志2002年3月第l9卷第2期.
如:类风湿关节炎、免疫性血管炎、牙周炎、肾小球肾炎、 肠道炎症等都与IL-8有关,现已证明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积 液中及银屑病痛灶中IL-8水平升高,IL-8可能参与这些疾病 的发生,可以根据病情研制IL-8受体或其受体后传导途径阻 断剂以及抑制IL-8产生的药物,对于治疗此类疾病将大有益 处。
大肠杆菌表达的rhIL—8的分离纯化

大肠杆菌表达的rhIL—8的分离纯化
李卫党;狄春辉
【期刊名称】《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6(028)005
【摘要】目的:探索人重组白细胞介素-8(rhIL-8)的分离纯化的路线。
方法:用Sephacry1-S-200凝胶过滤和WQsepharose
highperformance.Qsepharosebigbead
s两步连续阴郭交换层析纯化,结果:两种方法纯化的rhIL-8纯度分别达95.6%、98.6%。
氨基酸组份分析推算值基本与理论值相符。
纯化的rhIL-8对小人中性粒细胞具有明显的体内体外趋势
【总页数】3页(P337-339)
【作者】李卫党;狄春辉
【作者单位】北京医科大学免疫学系;北京医科大学免疫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78.21
【相关文献】
1.rhIL—6大肠杆菌高效表达的影响因素及其产品中试的研究 [J], 杨吉成;盛伟华
2.rhIL—6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J], 田志刚;刘杰
3.大肠杆菌RNA聚合酶σ亚基基因的表达及表达产物的分离纯化 [J], 刘秀丽;丁
清泉
4.大肠杆菌表达rhIL—8的纯化和生物学活性鉴定 [J], 陆宇新;张毅
5.rhIL-13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J], 王文;田志刚;孙汭;张建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8在大肠杆菌的表达、鉴定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8在大肠杆菌的表达、鉴定【摘要】目的:利用PCR技术[1]扩增hIL-8 cDNA,将其与酶切后的原核表达载体pKpL3a〔含PL启动子〕质粒连接,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鉴定。
方法:PCR技术扩增hIL-8 cDNA获取目的基因,大肠杆菌质粒提取,将目的基因连接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KpL3a质粒中,重组DNA分子转化到Pop2136大肠杆菌中,利用其所产生的温度敏感性λ阻遏蛋白来调控外源基因表达,经ELISA反应检测其表达水平。
结果:带hIL-8基因的重组pKpL3a质粒成功转化到Pop2136大肠杆菌中,经诱导,表达了IL-8并经ELISA反应检测了其表达水平。
结论:hIL-8成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关键词】hIL-8, PCR ,重组DNA【Summary】Purpose:Connecting the hIL-8 cDNA which is amplificated using PCR technology with the plasmid of pro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digested pKpL3a (including PL promoter),and detecting the express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
Method:Get target gene by amplificating hIL-8 cDNA using PCR technology. Extract the E.coli plasmid. Connect the target gene with E.coli plasmid pKpL3a expression vector. Transform recombination DNA into E.coli Pop2136, and regulate gene expression of exogenous using the temperature-sensitive λ repressor protein, then detect the expression levels by ELISA reaction。
人 白介素8 IL-8 Elisa试剂盒检测方法原理步骤说明书

人IL-8定量分析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IL-8简介:IL-8是由巨噬细胞产生的单核因子,是趋化因子家族C-X-C亚族(α亚族)中的一员,对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具有趋化作用,能够吸附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T细胞,但是单核细胞除外。
人的IL-8 cDNA 序列表明有99个氨基酸残基。
经过剪节掉22个个残基后,形成成熟的具有77个氨基酸的蛋白。
IL-8还能够调节T 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成熟分化,在炎症反应、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并且研究表明IL-8还具有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
IL-8在人体内存在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来源于单核细胞含72个氨基酸的多肽,另一种是来源于内皮细胞含77个氨基酸的多肽。
72aa比77aa的IL-8具有更高的趋化活性,而77aa的IL-8具有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功能,其位于N端的五肽序列已被确定是IL-8具有诱导凋亡功能的活性部位。
检测原理:本试剂盒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样本中IL-8 的浓度。
IL-8 捕获抗体已预包被于酶标板上,当加入标本或参考品时,其中的IL-8 会与捕获抗体结合,其它游离的成分通过洗涤的过程被除去。
当加入生物素化的抗人IL-8 抗体后,抗人IL-8 抗体与IL-8 接合,形成夹心的免疫复合物,其它游离的成分通过洗涤的过程被除去。
随后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亲合素。
生物素与亲合素特异性结合,亲合素连接的酶就会与夹心的免疫复合物连接起来;其它游离的成分通过洗涤的过程被除去。
最后加入显色剂,若样本中存在IL-8 将会形成免疫复合物,辣根过氧化物酶会催化无色的显色剂氧化成蓝色物质,在加入终止液后呈黄色。
通过酶标仪检测,读其450nm处的OD值,IL-8 浓度与OD450值之间呈正比,通过参考品绘制标准曲线,对照未知样本中OD值,即可算出标本中IL-8 浓度。
人定量分析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组成:组分规格预包被板12条或 6条样本分析缓冲液1瓶5ml/3 ml标准品稀释液10ml/5ml标准品2/1(冻干)生物素化抗体1瓶10ml/5mlHRP连接的酶结合物1瓶10ml/5ml浓缩洗涤液 20×30ml/瓶TMB底物1瓶10ml/5 ml终止液1瓶5ml/3 ml封板胶纸3/2张说明书1份标本收集:1.标本的收集请按下列流程进行操作:A.细胞上清标本离心去除悬浮物后即可;B.血清标本应是自然凝固后,取上清,避免在冰箱中凝固血液;C.血浆标本,推荐用EDTA的方法收集;D. 若待测样本不能及时检测,标本收集后请分装,冻存于-20℃,避免反复冻融。
mLST8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纯化及鉴定

Ex e so pr s i n, Pu i c to a I e i c to rf a in i nd d ntf a i n o Re o b n nt i f c m i a m LST8 i Es he ihh o i n c rc z c l
Z HU h a - h AO J a C un Z i ,H u n,HU NG Xin —Y HA Y — e A a g u,Z O a Zh n,HE Xi—Y n’ u u ,S n — i HI Big Y
研 究 报 告
mL T 在 大 肠 杆 菌 中 的 表 达 、 化 及 鉴 定 S8 纯
朱传 智 郝娟 黄香 玉 赵雅 贞 何秀 云 , , , , , 石炳 毅
1 .西南 大学 生命 科 学学 院 , 庆 4 0 1 ;2 解放 军第三O九 医院 器官 移植 与免 疫调 节北 京 市重点 实验 室 , 京 10 9 重 075 . 北 00 1
生 技 术 通 讯 … 2 3N L , ’ R N BI EC Err SI OT HNOL OGY v 1 Jl。4 J l 0 2 o. o斗 Z 1 z . t . O 5 ・ u・ , ,2 兀 E
49 3
di1.9 9 .s. 0 — 0 2 0 20 .0 o: 036  ̄i n1 9 0 0 . 1 . 0 6 s 0 2 4
进 行 肽 指 纹 质 谱 鉴 定 和 圆二 色 谱 分 析 。结 果 : 切 和 D A测 序 证 明 p T 2 a m S 8 达 质 粒 构 建 无 误 , 在 大 肠 酶 N E 一 8— L T 表 并
杆 菌 中得 到 高 效 表 达 ; 过 N 亲 和 层 析 、 性 、 子 交 换 层 析 和 分 子 筛 层 析 获 得 了较 高 纯 度 的 复 性 蛋 白 , 指 纹 质 通 i 复 离 肽 谱 鉴定 为 mL T ; L T 蛋 白的 二 级 结 构 [ 旋 为 1.% , 折 叠 为 5 _%( 中平 行 结 构 为 1 . , 向平 行 结 构 为 S 8m S 8 螺 8 2 B 23 其 21 反 % 4 .%) p 角 为 2 .% , 规 则 卷 曲为 3 . ] 明 其 为 典 型 的 B 叠 结 构 。 结论 : 大 肠 杆 菌 中表 达 了重 组 mL T 02 , 转 07 无 99 表 % 折 在 S8 蛋 白, 性 获 得 了二 级 结 构 准 确 的mL T , 进 一 步研 究 mL T 复 S 8为 S 8的 晶体 结 构 与 功 能 奠 定 了基 础 。
IL_8基因多态性与幽门螺旋杆菌易感性的相关研究_王文文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具有高 感 染 率 的 慢 性 致 病 菌 ,其 感 染 可 引 起 人 类 发 生 慢 性 胃 炎 等 胃 慢 性 疾 病 [1] ,与 胃 癌 的 发 生 发 展 具 有 密 切 关 系 [2]。 不 同 人 群 中 Hp 的 感 染 率 不 同 ,且 致 病 机 制 复 杂 ,近 些 年 来 研 究 的 热 点 逐 渐 转 向 基 因 研 究 方 面 :一 方 面 一 系 列 新 的 致 病 基 因 逐 渐 被 发 现 , 另一方面是与幽门螺旋杆菌易感性有关的人类基 因也被不断报道[3-4]。其中白细胞介素 IL-1、IL-8、 肿瘤坏死因子α等基因的多态性与幽门螺旋杆菌 的 感 染 存 在 相 关 性 [3-5]。 -251A/T 是 IL-8 的 启 动 子 上 的 多 态 位 点 ,关 于 该 位 点 的 多 态 性 与 幽 门 螺 旋 杆 菌 的 感 染 及 胃 癌 发 生 的 关 联 性 存 在 争 议 ,本 研 究 试 图 以 海 南 人 群 为 研 究 对 象 ,对 该 课 题 进 行 深 入的研究。
表 1 -251A/T 突变位点的基因型检出样本数及基因型分布频率
基因型
实验组(n=276)
对照组(n=301) χ2值 P 值
例数 基因型频率(%) 例数基因型频率(%)
TT 79 28.6
48 15.9
13.51 <0.05
AT 152 55.1
146 48.5
2.48 >0.05
AA 45 16.3
3讨论 研究表明,胃酸分泌的缺乏是 Hp 的易感因素之 一[6]。白细胞介素 IL-8 可促进 IL-1 的表达,而后者具 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因此,IL-8 表达水平的高 低与胃酸的分泌量密切相关。-251A/T 是 IL-8 基因 启动子区的一个多态位点,等位基因 A 或者 T 与对该 基因表达的影响存在争议。如张笑添等[7]的研究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重组白细胞介素-8在大肠杆菌的表达、鉴定【摘要】目的利用PCR技术扩增hIL-8 cDNA,将其连接于原核表达载体pKpL-3a(含PL启动子)中,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鉴定。
方法PCR技术扩增hIL-8 cDNA获取目的基因,将该基因重组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KpL3a质粒中,重组DNA分子转化到Pop2136大肠杆菌中,利用其所产生的温度敏感性λ阻遏蛋白来调控外源基因表达,经ELISA反应检测其表达水平。
结果带hIL-8基因的重组pKpL3a质粒成功转化到Pop2136大肠杆菌中,经诱导,表达了IL-8并经ELISA反应检测了其表达水平。
结论:hIL-8成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关键词】hIL-8 PCR 重组基因表达正文趋化因子(Chemokine)是一组具有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能吸引免疫细胞到免疫应答局部,参与免疫调节和免疫病理反应。
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属于趋化因子家族成员,其分子中含有Cys-X-Cys的三联氨基酸序列,因而属于CXC趋化因子亚家族(α家族)。
IL-8的重要生物学功能是对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T细胞具有区划作用,并可促进中性粒细胞的活化,在炎症反应中是一种重要的炎症因子。
另外,IL-8还具有促进造血细胞增殖及新生血管生成作用,在伤口愈合和肿瘤生长及转移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由于天然来源的IL-8含量极低,难以大批量制备,因而只能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表达和生产。
其基本过程是:获取目的基因;表达载体的选择和构建;目的基因与表达载体的拼接;重组DNA分子转化到大肠杆菌;使其复制转录并合成重组的免疫分子。
利用重组技术, 可使大肠杆菌成为生产IL-8的生物工厂。
这种生物工厂一旦建造成功, 只要供给大肠杆菌适当的生长条件, 就可提供取之不尽的IL-8。
1 材料与方法1.1 主要材料1.1.1 菌株与载体Pop2136大肠杆菌和含pKpL-3a质粒的大肠杆菌由本实验室提供。
1.1.2 工具酶与试剂TaqDNA聚合酶及其buffer购于北联生物医学工程公司。
dNTPmix购于Takara 公司。
Klenow酶购于北联生物医学工程公司。
内切酶StyⅠ、XbaⅠ购于Takara 公司。
T4 DNA连接酶及其buffer购于Takara公司。
1.1.3 PCR引物的设计、合成上游5ˊ引物:agt gct aaa gaa ctt aga tgt;下游3ˊ引物:ccg tct aga tta tga att ata agc cct ct(内含XbaⅠ酶切位点和TAA 终止密码)由Takara公司合成。
1.1.4 主要仪器PCR仪,微量加样器(20μl、200μl、1000μl),高速台式离心机,DYY-10型电泳仪、电泳槽、凝胶成像系统,水浴摇床,孵箱,酶标仪,一次性酶标板等。
1.2 试验方法1.2.1 PCR技术扩增hIL-8cDNA在Eppendorf管中依次加入下列成份构建总体积为50μl的反应体系:ddH2O 37μl、10×buffer 5μl、dNTPmix 5μl、上游引物1μl、下游引物1μl、cDNA模板1μl、Taq酶1μl。
调节PCR仪,设置95℃预变5分钟。
94℃30秒,60℃30秒,72℃1分钟,反应30个循环。
最后72℃再延伸5分钟。
在设定好的PCR仪上进行反应。
反应结束后取出10μl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
向管中余下的40μl反应体系中加入Klenow酶1μl,室温30分钟,以修平扩增片段的3ˊ末端。
之后转至1.5ml离心管中,加入50μl酚-氯仿-异戊醇并混匀,10000rpm,30秒离心。
吸取上层清液转至另一已加入5μl 3M NaAc的1.5ml离心管中,加入150μl无水乙醇,-20℃放置1小时。
10000rpm,10分钟离心,弃上清,加入0.5ml 70%乙醇,10000rpm,5分钟离心,弃上清,空气中干燥,溶于20μl TE。
1.2.2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配置0.8%琼脂糖凝胶板。
充分凝固后从制胶槽中卸下凝胶板,放入电泳槽,加入TAE(×1),使其液面略高于琼脂糖板,拔出样品梳。
DNA样品10μl加5μlGEBS 样本液,在蜡面纸上混匀,全部加样于琼脂糖的样品孔中。
稳压电泳80v约2小时,是溴酚蓝指示剂泳动到适当位置,1-5v/cm。
取出凝胶板置溴化乙锭中染色20分钟。
在凝胶成像仪观察结果。
1.2.3 质粒提取从转化平皿上接种一单菌落到LA培液体养基中,37℃震荡培养,待细菌浓度增至OD600=1.5时,收获细菌。
取菌液1ml转至Eppendorf管中,8000rpm,2分钟离心,弃上清。
加入200μl缓冲液A,充分混匀。
加200μl碱溶液裂解细菌,反复倒转管5次至溶液清亮,开盖后能拉出丝状粘稠液体。
加200μl乙酸缓冲液,反复倒转管5次混匀,冰浴10分钟(宁短勿长)。
10000rpm 5分钟离心,上清转至另一Eppendorf管中,加2.5倍体积的无水乙醇,混匀,-20℃放置1小时。
10000rpm 5分钟离心,弃上清,加入70%乙醇0.5ml。
10000rpm 5分钟离心,弃上清,干燥。
加入50μl TE使质粒溶解,酶切备用。
1.2.4 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取两个Eppendorf管分别标记A、B,依次加入下列物质构建两个反应体系。
A管:ddH2O 16μl 、10×H buffer 2μl、质粒DNA 1μl、StyⅠ1μl。
B管:ddH2O 14μl 、10×M buffer 2μl、0.1%BSA 2μl、PCR产物1μl、XbaⅠ1μl。
37℃水浴45分钟。
A管中加入1μl Klenow酶、2μl dNTPmix,室温30分钟,加50μl酚-氯仿-异戊醇,混匀,10000rpm 5分钟离心,取上层液转至另一Eppendorf管中,加100μl 无水乙醇、4μl乙酸钠,混匀,-20℃沉底1小时。
10000rpm 10分钟离心,弃上清,100μl 70%乙醇洗涤一次,干燥。
加入2μl 10×M buffer、2μl 0.1%BSA、1μlXbaⅠ,37℃水浴45分钟。
加50μl酚-氯仿-异戊醇,混匀,10000rpm 5分钟离心,取上层液转至另一Eppendorf管中,加100μl无水乙醇、4μl乙酸钠,混匀,-20℃沉底1小时。
10000rpm 10分钟离心,弃上清,100μl 70%乙醇洗涤一次,干燥。
加20μl TE进一步用于连接反应。
B管中加50μl酚-氯仿-异戊醇,混匀,10000rpm 5分钟离心,取上层液转至另一Eppendorf管中,加100μl无水乙醇、4μl乙酸钠,混匀,-20℃沉底1小时。
10000rpm 10分钟离心,弃上清,100μl 70%乙醇洗涤一次,干燥。
加20μl TE进一步用于连接反应。
1.2.5 DNA连接在Eppendorf管中加入下列物质构建反应体系进行连接反应:H2O 9.5μl、10×T4 DNA连接酶buffer 2.5μl、pKpL3α质粒DNA 7μl、IL-8 PCR产物5μl、T4 DNA 连接酶1μl。
置12-16℃水浴反应过夜。
65℃水浴15分钟,灭活T4 DNA连接酶,用于转化。
1.2.6 转化将无质粒大肠杆菌pop2136接种于1ml LB培养基37℃培养3-5小时。
待OD600=0.4时转移至Eppendorf管中,8000rpm 2分钟离心,弃上清。
加200μl 100mM Cacl2混匀,冰浴30分钟。
加10μl连接好的质粒DNA,混匀,冰浴30分钟,37℃水浴2分钟,冰浴2分钟。
加入1ml LB培养基,37℃培养0.5小时。
取出50μl涂于LA培养皿上(含氨苄青霉素),37℃倒置培养过夜,检查转化菌是否生成(只有转化的细菌才能在平皿上生长)。
1.2.7 细胞因子的测定—ELISA双抗体夹心法包被:将稀释好的包被抗体加入ELISA板,100μl/孔,放置湿盒中,4℃24小时。
洗涤:加入洗涤液洗涤1分钟/次,共3次。
加样:加入待测样品、阴性对照及倍比稀释的标准品,100μl/孔,放置湿盒中,37℃ 30分钟。
洗涤:同前。
加酶标抗体:100μl/孔,100μl/孔,放置湿盒中,37℃ 30分钟。
洗涤:同前。
加显色剂:A液(TMB,四甲基联苯胺)1滴,B液(H2O2)1滴,室温显色5-10分钟。
终止反应:加中止液(2mol/L H2SO4)。
测OD值:酶标仪测450nm处OD 值,以OD值为横坐标,标准品浓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结果2.1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见图1。
检查扩增结果,9组都见一致的扩增区带,PCR产物与设计的228bp相符,并无非特异性扩增,说明目的基因扩增成功。
1 2 3 4 5 6 7 8 9图1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注:PCR Products:228bp2.2 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IL-8含量所测OD值和标准曲线见表1和图2。
表1 450nm处OD值4组Measurement count:1 Filter: 450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B 0.81 0.485 0.914 1.654 0.445 0.614 1.7 0.241 1.503 0.155C 0.735 0.633 0.939 1.702 0.449 0.364 1.415 0.383 1.412 0.754D 0.836 0.618 0.921 1.237 0.366 0.384 1.339 0.352 1.481 0.261E 0.861 0.747 1.169 1.84 0.358 0.575 0.343 0.542 0.226 0.11F 0.321 1.198 1.51 2.136 0.704 0.882 0.704 1.108 0.55 0.192G 0.377 1.565 2.198 1.876 0.448 0.654 0.612 0.949 0.915 0.408H图2 ELISA双抗体夹心法标准品OD值标准曲线根据标准品的浓度和试验所测OD值,计算出待测样本的hlL-18浓度为10.4ng/ml。
3 讨论本实验首先通过PCR技术扩增hlL-18cDNA,反应结束后取出少量做琼脂糖凝胶电泳,根据图1的结果可以看出,引物的设计和PCR反应条件的设计是很成功的。
而在PCR反应中,引物的设计尤为重要。
引物设计有3条基本原则:首先引物与模板的序列要紧密互补;其次引物与引物之间避免形成稳定的二聚体或发夹结构;再次引物不能在模板的非目的位点引发ZML聚合反应(即错配)。
具体实现这3条基本原则需要考虑到诸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