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编工艺原理第3章 经编机的构造与原理
经编机的构造与原理培训

经编机的工作原理简述
经编机采用针织技术,通过成排的针和经纱的相互运动,形成织物。
经编机的工作原理与纬编机不同,纬编机是通过纬纱围绕针运动来形成 织物。
经编机编织的织物具有紧密、轻薄、透气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服装 、家居用品等领域。
经编机的编织原理
经编机的编织原理基于针织技术,通过 成排的针和经纱的相互运动形成织物。
在经编机的编织过程中,经纱按照一定 的规律围绕针运动,形成各种不同的组
织结构。
经编机的编织原理使得其编织的织物具 有紧密、轻薄、透气性好等特点,同时 还可以通过不同的组织结构变化来调节
织物的弹性、保暖性等性能。
经编机的编织方式
01
02
03
整幅编织
经编机将整幅的纱线一次 性编织成织物。
局部编织
经编机只对织物的局部进 行编织,以形成不同的图 案或结构。
经编机工作原理
经编机的工作流程
送纱机构
将纱线按照编织要求送入编织 区。
牵拉机构
控制编织物的宽度和密度,确 保编织物符合要求。
原料准备
将纱线、织物等原料准备好, 以便进行编织。
针床与针
针床是经编机的重要部分,上 面安装有成排的针,针床的移 动使经纱围绕针运动。
织物形成
通过针床和经纱的相互运动, 形成织物。
05
03
设定参数
根据织物规格和工艺要求,设定经编 机的各项参数,如针距、送经量、张 力等。
04
开始编织
确认所有参数设定正确后,启动经编 机开始编织。
经编机的日常维护
清洁机身
定期用干净的布擦拭经 编机的外壳和内部部件
,保持清洁。
检查导纱器
定期检查导纱器是否磨 损或松动,如有需要应
现代贾卡经编机结构原理与产品设计_续三_(精)

现代贾卡经编机结构原理与产品设计(续三蒋高明丛洪莲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214063摘要贾卡经编机是生产网眼类装饰织物的主要机器, 其产品主要用于室内装饰和装饰性妇女内衣面料及其花边辅料等。
贾卡经编机的发展经历了从机械式到电子式, 从有绳控制到无绳控制, 新一代匹艾州贾卡提花系统的使用, 使得贾卡经编技术更趋完善, 贾卡原理得到进一步扩展, 其产品更加精致和完美。
文章介绍现代贾卡经编机技术的发展、工艺、机器结构和原理以及花型设计方法。
关键词:贾卡经编工艺花型设计针织研究中图分类号:TS 183. 35 浮纹型贾卡经编机及其提花原理浮纹型贾卡机又称为克里拍簇尼克(Cliptronic 经编机, 主要机型有RJWB3/2F, RJWB 4/2F, RJWB8/2F (6/2F , RJWBS 4/2F (5/1F 。
它的成功开发,使得贾卡原理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现在不但可以控制贾卡针的横向偏移, 而且在纵向上可以控制贾卡纱线进入和退出工作, 从而形成独立的浮纹效应。
目前, 这一类机器的产品应用已从单一的网眼窗帘、台布等成功地渗透到花边领域, 同时还用于妇女内衣、紧身衣和外衣面料的生产。
该机具有以下特点:(1 地组织与花纹分开形成:即花纹图案是独立的, 可以在地组织上任意位置形成。
(2 花纹循环没有限制:由于采用电子贾卡系统, 因此花纹循环没有限制。
(3 具有独立的立体花纹效应:由于采用新型的Piezo 贾卡和单纱选择装置, 从而能形成特殊的立体花纹效应。
(4 织物底布具有很高的透明度:形成花纹的纱线只用于生产花纹部分, 在花纹与花纹之间这些纱线不用, 这样地组织就可以做得很精致, 透明度大, 并且织物克重很轻。
另外, 还可以在此类织物上再进行转移印花, 得到特有的蜡笔画的效果和白色花纹图形。
5. 1 机器结构原理RJWB 3/2F 成圈机件配置如图13所示。
在RJWB3/2F 型窗帘经编机上还配置有单纱选择装置(EFS 。
经编机工作原理

经编机工作原理
经编机是一种用于生产针织面料的机器,它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针床、针筒、
输纬器、织物卷取器等部件。
在经编机工作时,首先是通过输纬器将纬纱引入针床,然后针床上的针筒按照特定的规律进行上下运动,将纬纱与经纱交织在一起,最终形成针织面料。
针床是经编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由许多个针筒组成,每个针筒上都有一个或
多个针眼。
在工作时,针床上的针筒按照特定的编织规律进行上下运动,通过针眼将纬纱与经纱交织在一起。
这种交织方式使得针织面料具有柔软、弹性好的特点。
另一个重要的部件是输纬器,它的作用是将纬纱引入针床。
输纬器通常由一个
或多个纬管组成,纬纱经过纬管后被引入针床,然后与经纱进行交织。
输纬器的设计和性能直接影响到针织面料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除了针床和输纬器,经编机还配备有织物卷取器。
织物卷取器的作用是将已经
织制好的针织面料卷取起来,方便后续的加工和使用。
织物卷取器通常采用自动或半自动方式,可以根据生产需要进行调整,提高生产效率。
总的来说,经编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针床、针筒、输纬器和织物卷取器等部件
的协调配合,将纬纱与经纱交织在一起,形成针织面料。
这种工作原理使得经编机在纺织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生产针织面料的重要设备之一。
经编机梳栉横移机构

1. 梳栉横移概述
经编机在成圈过程中,为了完成垫纱,梳栉除在针间前后摆动外, 还在针前和针背沿针床进行横向移动。完成这一动作的执行机构称为梳 栉横移机构。
一、梳栉横移机构的工艺要求
(1)按坯布组织结构进行横移,横移大小是针距的整数倍。
(a)针前横移(overlap,简写为OL):通常为1个针距;少数 为二针距(重经组织)或0针距(缺垫组织,衬纬组织);
花盘式 → 采用花盘凸轮作为花型
载体,主要有:N型等.
移
机
SU型 → 累加式电子横移机构
构
电子式
EL型 → 伺服电机控制式横移机构
2. 机械式梳栉横移机构 一、梳栉横移机构结构
1. 传动
梳栉横移机构一般结构
主轴1 → 轴2 → 轴3 → 蜗杆蜗轮减速箱4 → 编花轮5/花盘6 →链块/花盘 → 转子滑 块7 → 撑杆 → 梳栉
经编机构造与原理
江南大学经编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张琦
经编机构造与原理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成圈机构 第二节 梳栉横移机构 第三节 送经机构 第四节 牵拉卷取机构 第五节 经编机集成控制系统 第六节 经编机传动机构与辅助装置
第二节 梳栉横移机构
本节主要内容:
1. 梳栉横移概述 2. 机械式梳栉横移机构 3. 电子式梳栉横移机构
运动中的花盘
排好链块的编花轮
二、花板链块及其排列
花板链块又称为花纹链块,花板通过销子连接,且能够 被嵌入编花轮的链块轨道,从而组成了一定的曲线轨迹。
在编花轮的圆周上包覆48块花板链块,花板之间用销 钉连接,当编花轮转动时,通过不同高度的链块推动转 子,撑杆使梳栉横向移动,转子依靠压簧始终压在链块 上。
上升下降链块(d型):工作面前、后段均磨有斜面转 子在其表面运动时,梳栉
经编结构与编织原理

(1)、坯布的牵拉角度不同 特利柯脱:牵拉方向与针平面的夹角为90 ~ 110度。 拉舍尔:牵拉方向与针平面的夹角为140 ~ 160度。 (2)牵拉方式不同 特利柯脱:由沉降片和牵引卷取机构共同牵拉坯布。 拉舍尔:仅由牵引卷取机构连续牵拉。 (3)从产品性能和用途分 特利柯脱:产品测重于轻薄型织物和装饰织物。 拉舍尔:产品测重于提花织物和中厚型的织物。
上升下降链:前、后端都有斜面。
花板轮一转所能编织的横列数:
等于花板轮一周所能安装的链块数,除以行
程数。
例如,花板轮周围能安装48块链块,采用三 行程时,花板轮一转能编织16个横列,也 就是最大花高为16横列。
5、花板链条的排列原则与方法
1)不同高度的花板链块相连接时必须以斜面过 度,不能有两个斜面交叉连接, 2)开始排列时,先确定某块链块为启始点,然后 顺着链条回转的方向顺序地选择每一块花板链 块的型号。 3)如果前后两块花板号数是由低到高时,选择上 升链。 4)由高到低时,选择下降链;
第六章
经编机结构与编织原理
第一节 普通经编机的 结构与编织原理
一、经编机的分类
经编机种类繁多,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1、按机器的结构和功能分:是最常用分类方法 主要分为二类。特利柯脱型经编机和拉舍尔经编机。 特利柯脱(tricot):机速较高,梳栉数少机号高,一般采用 钩针或槽针。 拉舍尔经编机(raschel):机速低,梳栉数较多,机号较 低,多采用舌针。 由于现代经编机多采用复合针(槽针)并相互渗透,所以有 时严格化分机型并不很容易,目前这两种经编机一般从如 下几个方面来区分:
③送经量应始终保持精确。
3、编织过程中的经纱张力
(1)张力对线圈长度的影响: 当经纱张力大时,从旧线圈中回退的纱线量相对较 多,最后形成的线圈长度减小,织物密度增加; 当经纱张力小时,由经轴方向拉过纱线较容易,从 旧线圈中回退的纱线就少,最后形成的线圈长度 就比较大,织物的密度减小。 综上:控制经纱张力,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织物的 密度。
经编工艺原理第3章 经编机的构造与原理

2.针与沉降片的配合 (1) 针上升退圈时,沉降片前移,沉降片下平面压住旧线圈不使其随针一起上 升。 (2) 导纱针向机前回摆时,沉降片后退。 (3) 针头下降到低于栅状板上平面时,沉降片前移到栅状板上方。 (四)舌针经编机成圈特点 1. 成圈运动简单,织针只需上升到垫纱高度停留一段时间,梳栉完成针前垫纱, 然后即下降,完成一个循环的编织。 2. 机器震动较小。 3. 针舌打开后,针口部位较大,适应多梳栉垫纱,有利于编织花色织物。 4. 舌针的缺点是依靠旧线圈上下开闭针舌,这就使纱线产生较大的张力,特别是 闭口时,必须扩大线圈,使其套过针的较宽部位。 5. 舌针经编机上的起头比较困难,因在针舌关闭时,纱线不能再次垫入针口,易 造成已垫上的纱线滑脱(在起头时总有些针舌打不开,需挡车工将其拨下才 行)。 6. 在运转中为防止针舌的反拨关闭,还需要加装防舌针自闭钢丝,但如钢丝安装 不当,会带来很多不利,如损坏针舌,造成漏针等。 7. 舌针的制造比较复杂; 舌针成圈运动所需动程最大,直接影响车速。
三舌针经编机成圈机件运动的配合1在舌针经编机上导纱针的前后摆动是针床停顿在最高位置时进行的即导纱针不要过早的摆动等针上升到最高位置时开始向机后摆针在下降时不要过早地下降等导纱针摆到机前位置上再开始下降这样的配合关系能保证垫纱可靠
第三章 经编机的构造与原理
第一节 成圈机构 第二节 梳栉横移机构
第三节 送经机构
(二)舌针经编机的成圈运动
下图为舌针经编机的成圈位移曲线。
针上升退圈,此时沉 降片前移压住旧线圈,使 布与针一起上升,针上升 到最高位置需作一时期的 停顿,此时导纱针向机后 摆动,并在针前横移一个 针距后回摆,纱线绕在针 上,完成垫纱,当导纱针 回摆时,沉降片后退,垫 纱后针下降。沉降片前移, 当针头下降至栅状脱圈板 上边缘时,沉降片前移到 栅状脱圈板上方,旧线圈 从针头上脱下,针下降到 最低置时,新线圈形成。
双针床经编机

独传动针芯的机构,但确省去了压板,使其机构比钩针简 单,这也是它可以高速运转的原因之一。
(2)主要成圈机件
? 槽针: ? 沉降片:主要起握持和牵拉的作用。 ? 导纱针:作绕针运动,将纱线垫放到针钩内。
线速感
应装置是用
来探测经轴
实际的送经
线速度,并
将探测到的
实际送经线
速度传送给
比较调整机
构。
四、成圈机件的传动机构
? 1、作用:把主轴的转动通过一系列的传动,转化为各成 圈机件所需要的运动。
复合针
沉降片与导纱针
3、成圈过程
3、横移机构分类
?
花板链条横移机构和凸轮横移机构。源自? 花板链条横移机构特点:
?
优点:改变花色品种相对比较容易,
?
缺点:横移时间短,惯性载荷大,不利于机器的高速
? 凸轮式横移机构的特点:
?
优点:动力学性能好,针前和针后的横移时间可以不
相等,能充分利用成圈过程中允许进行横移的时间。
? 拉舍尔:牵拉方向与针平面的夹角为140 ~ 160度。
? (2)牵拉方式不同
?
特利柯脱:由沉降片和牵引卷取机构共同牵拉坯布。
?
拉舍尔:仅由牵引卷取机构连续牵拉。
? (3)从产品性能和用途分
?
特利柯脱:产品测重于轻薄型织物和装饰织物。
?
拉舍尔:产品测重于提花织物和中厚型的织物。
二、双针床经编机的一般结构
? 平型链:前后都没有斜面。 ? 上升链:前端有斜面。 ? 下降链:后端有斜面。 ? 上升下降链:前、后端都有斜面。
经编机的成圈原理

经编机的成圈原理一、成圈机件1、舌针:将数枚舌针浇铸成1″或2″的针块。
舌针垫纱范围较大。
2、栅状脱圈板:作为搁持面,辅助脱圈,并保持针间距。
3、导纱针:数枚导纱针浇铸成1″或2″的针块,用于引导纱线。
4、沉降片:用于握持织物,有利于退圈。
5、防反拨钢丝:横贯机器全长,防止针舌反拨。
二、舌针经编机的成圈过程退圈——垫纱——闭口、套圈——脱圈、弯纱、成圈——牵拉三、舌针经编机成圈机件的运动配合1、成圈机件位移曲线——主轴一转中,各成圈机件的位移与主轴转角间的关系。
X轴——主轴转角,Y轴——各成圈机件的位移,主轴0 :针处于最低位置,主轴一转,编织一个横列。
2、梳栉的摆动,是在织针处于停顿状态下进行的3、沉降片在退圈前期,向机前挺进,以便压住织物4、在织针下降钩取纱线时,沉降片迅速退向机后,以便让出位置,防止片鼻影响纱线的钩取。
jingbian zhenzhi chengquan guocheng经编针织成圈过程process of warp-knitted loop formation在经编针织机上用织针和其他成圈机件使纱线形成线圈的过程。
基本原理与纬编针织成圈过程的编结法相似。
在经编机上,平行排列的经纱从经轴上引出,分别垫放到各根织针上进行成圈。
每根纱线一般每次只对一或二根织针垫纱,成圈后形成线圈横列。
在这一横列中各线圈均与上一横列的相应线圈串套,从而使横列与横列相互连接。
同时,纱线按一定顺序在不同织针上垫纱,成圈后构成线圈纵行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经编针织物。
现代高速经编机普遍使用槽针、槽针由针身和针芯组成。
这种经编机的位移曲线(图1 [经编成圈机件位移曲线图])表示成圈过程中成圈机件的位移和主轴转角之间的关系。
针身和针芯位移曲线的零值表示它们处于最低位置,导纱针和沉降片位移曲线的零值则表示它们位于针后的最前位置。
经编成圈过程(图2 [经编成圈过程])分为10个阶段:①退圈:由于针身上升较针芯早而快,使针芯头端没入针身槽内,因而旧线圈由针钩滑落到针杆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插图1-9
(四)钩针经编机的成圈特点 1. 钩针在编织花色织物时,有很大的易变性,在变换花纹时,只需作 简单的调整即可。 2. 利用压板闭口使得旧线圈不能重新进入针钩内,因此织物起头比较 容易。 3. 钩针本身是整体的,制造简单,可制造特细织针,适宜于编织特别 细密的织物,而且成本也低。 4. 采用花压板可以编织出特殊效应的织物。 5. 在成圈过程中要出现两次上升,在下降时为适应压针需要,又要求 有两种速度,这就造成在运动中产生较大的速度变化,影响机器运 转的平衡性。 6. 钩针的闭口是靠压板来完成,而启口靠针钩本身的弹性,因此在高 速运动时,有时针钩不能迅速弹开,容易出现疵点。压板和针钩的 相互磨损也容易产生坏针和漏针。
2.针与沉降片的配合 (1) 针上升退圈时,沉降片前移,沉降片下平面压住旧线圈不使其随针一起上 升。 (2) 导纱针向机前回摆时,沉降片后退。 (3) 针头下降到低于栅状板上平面时,沉降片前移到栅状板上方。 (四)舌针经编机成圈特点 1. 成圈运动简单,织针只需上升到垫纱高度停留一段时间,梳栉完成针前垫纱, 然后即下降,完成一个循环的编织。 2. 机器震动较小。 3. 针舌打开后,针口部位较大,适应多梳栉垫纱,有利于编织花色织物。 4. 舌针的缺点是依靠旧线圈上下开闭针舌,这就使纱线产生较大的张力,特别是 闭口时,必须扩大线圈,使其套过针的较宽部位。 5. 舌针经编机上的起头比较困难,因在针舌关闭时,纱线不能再次垫入针口,易 造成已垫上的纱线滑脱(在起头时总有些针舌打不开,需挡车工将其拨下才 行)。 6. 在运转中为防止针舌的反拨关闭,还需要加装防舌针自闭钢丝,但如钢丝安装 不当,会带来很多不利,如损坏针舌,造成漏针等。 7. 舌针的制造比较复杂; 舌针成圈运动所需动程最大,直接影响车速。
另外可以很方便地进行行程数变换,如图所示。并能设计 出10,12,14,16,18和24横列的完全组织花纹,如表所示。
1.链块类型
图3-16 链块形状
图3-17 链块排列
相邻链块搭接原则为: (1)每一块链块应双头在前,单头在后(运动平稳无冲击)。 (2)高号链块的斜面与低号链块的平面相邻。
(二)E型横移机构 如图3-19所示,E型花纹机 构的滚筒上包覆了16块链块 ,横移传送方式有滑块方式 (a)和横移杠杆(摆动)方 式(b)两种。链块轨道每周 安装16个链块,编织8个横列 。该机构一般用于拉舍尔经 编机,例如MRGSF31/16SU 的地梳、RD 8 DPLM EL中的 地梳等。
(三)NE型横移机构 如图所示,NE型双滚 筒横移机构中N型花纹滚 筒用于成圈梳栉,E型花 纹滚筒用于衬纬梳栉,N 型和E型滚筒的轴处于同 一位置。该机构用于RJPC 4 F-NE和RJWB4/2F贾卡经 编机。
(四)EH型横移机构
该机构专用于多梳栉拉舍尔经编机,设计这种机构的目 的在于将地梳栉用的链块和花梳栉用的链块区分开来。它可 使花色梳栉用的滚筒减速(1块链块对应于一个横列,滚筒一 周相当于16个横列),衬纬花梳每一横列只有针背垫纱,因 此只需要一块链块.如图(1)所示。上滚筒与机器机号相对 应(成圈编织或者衬纬均使用2花纹链块),可以采用1周为6、 8、10个横列的花盘凸轮或者花纹滚筒(使用E型花纹链块时, 滚筒一周为8个横列)。下滚筒采用36H型花纹链块,滚筒一 转相当于16个横列,1个横列用1块链块,最大横移距离为 70mm。如图(2)所示,这种机构即使是不同的机号也能使 用相同花纹链块(36H型花纹链块)。机号的转换,可通过 变换接触滚子托架在横移杠杆上的安装位置来确定。
第二节 梳栉横移机构
梳栉横移机构: 控制固装着导纱针的梳栉,按花纹要求 的规律作针前和针背横向垫纱的机构。由于 各种经编机所需的起花特性和能力不同,梳 栉横移机构有多种类型。
一、机械式梳栉横移机构 (一)N型横移机构
针前垫纱位置的调试,如图所示,在最高位置落下 0.01mm,各种不同型号和动程号的机器,其调试值有 所不同。
二、舌针经编机成圈机件与成圈过程 (一)成圈机件 1.舌针 如下图(1)所示,针舌的长度决定了针的动程,影响机器速度, 舌针经编机机速普遍较低,针舌打开后垫纱范围较大,适应多梳栉,另外 舌针较粗厚,刚性较好,适应的机号较低,适宜加工短纤纱。 2.栅状脱圈板 如下图(2)所示,它是一块沿机器全长的带沟槽板条,舌 针在沟槽作升降运动。 栅状脱圈板主要用作顶布,在舌针下降成圈时,不 使织物与织针一起下降,以使织针完成套圈与脱圈;确定织针的左右位置 的作用;栅状脱圈板可上下调节,从而改变其顶面和最低位置织针针头的 距离,以调节成圈的弯纱深度。 3.导纱针 如图下(3)所示,导纱针引导纱线绕针运动垫纱。 4.沉降片 如图下(4)所示,现代舌针经编机上都采用沉降片,在旧式机 器上不采用。其作用是,当针上升时,压住旧线圈使之不与针一起上升。 因无片腹、片喉,故不起加速套圈、牵拉作用。为能编织细薄坯布,使机 器以高速运转,在现代舌针经编机上装有沉降片。 5.防针舌自闭钢丝 如图下(5)所示,防针舌自闭钢丝有的固定在机架上, 也有的与沉降片装在一起前后移动。防止退圈时针舌反拨,关闭针口,而 形成漏针,而且可使垫纱可靠(对于多梳)。
(三)舌针经编机成圈机件运动的配合 1.针与导纱针的配合 (1)在舌针经编机上,导纱针的前后摆动是针床停顿在最高位 置时进行的,即导纱针不要过早的摆动,等针上升到最高位置时开 始向机后摆,针在下降时不要过早地下降,等导纱针摆到机前位置 上再开始下降,这样的配合关系能保证垫纱可靠。 (2)针在最高位置停顿时间的长短随着梳栉数增加而增加,一 般,6梳停顿时间为主轴150- 160°,主要使梳栉有足够时间进行摆 动,使摆动平稳。 (3)多梳时,最后一把梳栉摆至最后位置时,垫纱位置较低, 有可能垫到针舌下,如采用长针舌,则增加针的动程,不利于提高 车速,如果此时针下降一些,使纱线垫到针舌上,既不增加针的动 程,又能保证垫纱可靠,有利于提高车速。 (4 )多梳拉舍尔经编机针床与梳栉作相迎运动,梳栉摆动动程 较大是影响车速提高的主要原因,如针床与梳栉作相迎运动则梳栉 摆动动程可缩小一半,为提高车速创造了条件。
槽针特里科型经编机成圈机件
成圈过程是由槽针、针芯、沉降片和导纱针相互作用的 结果。槽针经编机成圈曲线如图所示.
1. 0°脱圈 如下图(1)所示,槽针与针芯处于最低位置(脱圈位置);导纱 针处于针前最前位置,并进行针背垫纱;沉降片向机前牵拉方向(握持线圈的 位置)挺进。 2. 60°牵拉线圈 如下图(2)所示,沉降片摆到机前最前方;槽针开始上升; 针芯仍处在最低位置;梳栉结束针背横移运动。 3. 120°导纱针向机后摆动 如(3)所示,槽针继续上升,针芯开始上升,但针 芯顶端并不露出针槽沟,针背垫纱已经结束,沉降片仍握持住旧线圈。但此时 沉降片要后退一些距离以放松所握住的线圈。导纱针向针前摆动准备进行针前 垫纱。 4. 185°针前垫纱 如下图(4)所示,导纱针到达机后,进行针前垫纱,沉降 片放松握持着的线圈,针芯穿过旧线圈继续上升。 5. 240°纱线垫入针口 如下图(5)所示,导纱针向机前回摆;槽针下降,纱 线垫到针钩内,针芯逐渐升出槽针针槽,此时旧线圈再一次被张紧。 6. 315°封闭针口如下图(6)所示,沉降片向机后移动;槽针与针芯下降,并 由针芯封闭针口。旧线圈从针杆沿着针芯向上滑动。导纱针处于机前,开始进 行针背垫纱。 7. 330°开始脱圈如下图(7)所示,槽针与针芯同时下降到沉降片片腹下面。 为了形成新的线圈,在脱圈的同时针钩抽引纱线形成新线圈。沉降片向机前运 动,导纱针开始针背垫纱。
三、钩针经编机的成圈机件与成圈过程 (一)钩针经编机的成圈机件 1.钩针 如下图(1)所示,钩针是最主要的成圈机件,它上升作退圈运动,下降 作成圈运动,钩针的形状和尺寸直接影响机器的运转速度。针钩长度决定了针的 动程,动程又决定了机器的运转速度。 2.沉降片 如图下(2)所示,它的片喉与片鼻握持旧线圈,当针上升时,不致与 针同时上升,使退圈不足。套圈时沉降片后移,片腹将旧线圈上抬加速套圈进行。 新线圈形成后,沉降片前移对脱下的旧线圈进行牵拉。沉降片由薄钢片制成,表 面光滑无毛刺,为了便于安装,将32片按机号规定隔距用含锡合金铸成一块沉降 片座片,为使沉降片前端不致晃动变形,其前端也用含锡合金铸在一起。 3.压板 用来将针钩尖压入针槽内,使针口封闭。如图下(3)所示,压板用塑胶 层压板制成,具有一定的硬度,耐磨,重量较轻。压板作用面必须平直、光滑, 否则易造成集圈疵。 4.导纱针 用来引导绕针运动,将纱线垫到针上。如图下(4)所示,导纱针头部 较薄,便于带引纱线在针间摆过,容纱间隙增大,而根部较厚,以增加强度,不 易使导纱针变形。为便于安装,将32枚导纱针按机号规定的隔距铸成座片。
(二)舌针经编机的成圈运动
下图为舌针经编机的成圈位移曲线。
针上升退圈,此时沉 降片前移压住旧线圈,使 布与针一起上升,针上升 到最高位置需作一时期的 停顿,此时导纱针向机后 摆动,并在针前横移一个 针距后回摆,纱线绕在针 上,完成垫纱,当导纱针 回摆时,沉降片后退,垫 纱后针下降。沉降片前移, 当针头下降至栅状脱圈板 上边缘时,沉降片前移到 栅状脱圈板上方,旧线圈 从针头上脱下,针下降到 最低置时,新线圈形成。
(二)钩针经编机的成圈运动 为了使成圈能顺利进行,针、沉降片、压板、导纱针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律 进行运动,在时间上要很好配合,在一定的时间达到一定的位移。由于成圈机件 通过摆轴传动,其位移可以用摆轴摆角表示。下图为钩针经编机成圈机件的位移 曲线。 钩针经编机成圈过程如下图所示。在针床运动曲线中,针在100°~ 180° 的第一高度静止不动,要作一个时间的停顿,使针的运动规律复杂化。由于停顿, 相对减少了针运动的时间,势必增加针的运动速度(曲线较陡),同时增加针床 运动加速度,增大了机械的惯性力,这对于机器的高速是非常不利的,然而对于 现有的机器来说,这种停顿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针和导纱针头部较薄,杆部较厚, 针在第一高度位置较低,容纱间隙较大,导纱针在针间摆过时避免擦伤纱线,如 针上升位置加高,造成加大的插针深度,容纱间隙较小,纱线容易轧断。此外, 针头位置较低,当导纱针摆过针间时可避免针头挂住由导纱针孔引向经轴的纱段。 总之,经编机能否成圈要看成圈机件运动曲线是否符合成圈运动规律,在 一定时间达到一定位移。经编机能否适应高速,要看运动曲线是否符合动力学要 求(最小的动程、速度、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