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纽约
机会主义景观理念诠释下的“城市山水”塑造--以纽约高线公园为例

2021·04一、机会主义景观机会主义表现为较强的目的性和实践性,体现在为达成目标可采取一切可用方式和途径,以非常规手段来实现最终目标。
机会主义景观理念倡导在一切可用于塑造、表现生态景观的城市场所内,依托时代背景而就地取材塑造“城市山水”,意在展示自然、社会、人类所共处的大同环境与融合之美。
其倡导的景观理念和设计思想,在纽约高线公园项目中有着清晰体现。
二、高线公园项目(一)历史背景如图1所示,高线公园前身为建设于1930年的高架货运铁路线,高达30英尺的桥身悬跨于地面之上,消除了铁路道口对地面交通的阻隔,保障了人车安全,提高了货运效率。
1980年高线停止列车通行并被荒废。
1999年非营利性团体“高线之友”成立并与政府、设计公司合作,提出保留高线并改造为跨于街道之上的“空中游园”,为城市带来良好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既保护了工业遗产,又开发出独特的铁路工业文化景观。
(二)设计理念高线项目旨在保护铁路工业遗址,开拓自然景观,打造都市背景下的“城市山水”。
设计师保留了桥梁主体结构,复原其工业建筑风貌,以存留高线的工业历史气息,并依托铁轨、枕木、石砾、道岔等设施,凸显高线铁路符号。
同时,通过自然景观增强高线生态特色,使其与原有的工业色彩相融合,体现粗狂质朴的自然风貌,塑造以现代城市为背景的“城市山水”景观空间。
此外,通过开放的公共休闲空间吸引游客,带来可观的人气和关注度,推动周边街区更新和经济发展。
(三)设计特色第一,就地取材,展示原生态之美。
高线公园的设计特色在于将景观植被与人工材料“嫁接”在废弃的铁路高架桥面。
通过开发现有的废弃交通建筑物,既节约了城市土地,又使荒废的铁路高架桥得到循环利用,并保留了桥梁特有的工业风貌和历史特色,传承了城市的工业文化。
在桥面设计中,设计师保留铁路设施作为景观小品,以复原高线昔日风貌,展现铁路特有的荒凉、孤寂;在植物选择上,设计师选择当地特有植物(部分植物为自然生长的),以草类和多年生植物为主,进行拼接种植,打造动态的自然景观。
著名广场景观设计案例

著名广场景观设计案例
近年来,城市广场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提供社交、休闲、文化等多种功能。
而广场景观设计更是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几个著名的广场景观设计案例:
1. 纽约时代广场:纽约时代广场是全球著名的商业中心和旅游胜地,其广场景观设计以独特的红色广告牌、水晶球和夜景灯光著称。
这些元素将广场打造成为独特的文化地标。
2. 巴黎协和广场:巴黎协和广场是巴黎最著名的广场之一,广场上有独特的喷泉和奥斯曼风格的建筑物。
广场景观设计以艺术与文化融合为主题,展现了法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3. 悉尼歌剧院广场:悉尼歌剧院广场是澳大利亚最著名的广场之一,其广场景观设计以灵活性和创新性为主题,采用了多种颜色和形状的石材,打造出了现代感十足的设计。
4. 上海市民广场:上海市民广场是上海市中心的重要公共空间,其广场景观设计以融合中西方元素为主题,展现了上海城市文化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总之,广场景观设计不仅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展现城市文化和特色的一个重要载体。
这些著名的广场景观设计案例不仅为城市带来了美丽的风景线,也为城市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 1 -。
超级城市综合体分析美国纽约曼哈顿hudson yardsPPT精选文档

30 Hudson Yards 纽约市最高的户外观景台
30 Hudson Yards一个90层高,1296英尺(395米) 高的钢结构摩天大楼 ,是纽约哈德森码头综合开发 项目的主力。建成后,它将成为纽约第二高的办公 大楼,并且是该市最高的露天观景台的所在地,该 露天观景台从1100英尺高的建筑物悬臂伸出。 这座建筑物的高度将达1100英尺,比帝国大厦的观 景台高出50英尺。其令人惊叹的设计将带来独特的 纽约天际线视角。
13
The Shed 建筑创意、技术与环境相结合
Shed的建筑位于15 Hudson Yards底部,由Diller Scofidio + Renfro与罗克韦尔集团合作设计的一个 200,000平方英尺(18,500平方米)的创新结构。 The Shed将于2019年春季开幕,将成为纽约第一 个致力于委托,制作和展示各种表演艺术,视觉艺 术和流行文化的艺术中心。
14
Hudson River Park 美国最长滨河公园 哈德逊河公园拥有着美国最长的河滨 公园的称号,也是开发商自中央公园 建成以来在曼哈顿进行建设的最大的 开放空间项目。
15
Hudson Park & Boulevard 哈德逊公园大道
Hudson Park&Boulevard是新Hudson Yards区 的一个基本元素,将帮助该地区从一个荒凉的工业 区转变为一个充满活力,适合步行的综合区。 公园将成为这个新建社区中心的绿色中心,通过每 个新设计的东西街道入口,公园将为当地居民,工 人和游客提供急需的开放空间。
Hudson Yards 哈德逊城市广场
美国纽约最大最新的超级综合体,未来的天空之城 1
➢ 基本介绍
德逊城市广场(Hudson Yards)是美国历史上规 模最大的私营房地产开发项目,位于曼哈顿西区, 总投资200亿美元,也是继洛克菲勒中心之后纽约 市最大的房地产开发项目。 这个占据六个街区的开发项目位于曼哈顿西侧,由 覆盖繁忙铁道与隧道的11公顷(28英亩)土地组 成,预计建成包含商住摩天大楼,学校,医院,零 售空间,公园,文化场所和公共艺术等在内的一系 列功能建筑。 SOM、KPFDiller Scofidio + Renfro、Rockwell Group、史蒂文·霍尔、福斯特、等多家世界规模 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公司参与建设。
浅析纽约中央公园与现代景观设计

浅析纽约中央公园与现代景观设计摘要:中央公园用充满诗意的风景使我们惊醒并深受感动。
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央公园的景观案例,总结其设计模式、规划理念与社会思想,并对其做出相应的评价。
旨在介绍纽约中央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理念,如公园道,开放空间,绿色通道。
提供一条高效率、低成本可供借鉴的有效途径,分析了在全球化发展趋势下景观的形式与内涵的深刻变化,研究景观规划设计在观念、方法等方面的拓展策略,并针对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困境与机遇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纽约中央公园景观园林规划借鉴引言进入21世纪,城市正速度发展,人们少有机会享受开放的空间。
随着乡村的城市化,城开始感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
当人们处于重压之下的城市中心地带,一片绿色不仅是一个野餐和行走的地方,而且更能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振奋。
通过对开放绿地的典范——中央公园的研究,希望对世界现代的环境景观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中央公园的产生背景和发展概况(一)近代美国园林美国园林风格的形成与发展深受英国的影响。
殖民地时期的美国庭院简单朴素,一般由蔬菜园、药草园、果树园等组成,并点缀些花卉和灌木,即使是“开国之父”乔治华盛顿的维尔农山庄也毫无华丽可言。
19世纪中叶,英国自然风景式的园林建筑理念传入美国,受其影响,美国的一些城镇在建设时也进行了规划,加入了对公园的设计。
例如“波士顿在市镇规划中,保留了公共花园用地,为居民提供户外活动场所,费城在独立广场也建有大片绿地。
1841年,被誉为“美国公园之父”的唐宁(Andrew Jackson Downing,1815-1852)1出版了著作《园林理论与实践概要》,标志着美国摆脱了英国园林建设风格,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唐宁主张师法自然,认为美国的田园风光、乡村景色独具魅力,强调园林建设时要“给树木以充足的空间,充分发挥单株树的景观效果,表现其美丽的树姿及轮廓。
”他的理论成为了日后美国园林规划建设的基础。
以上这些为纽约中央公园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北京 上海 纽约三大城市规划对比研究

6
第二阶段1949~1979年
编辑课件ppt
7
第二阶段1949~1979年
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在对旧城市作 了一系列清理整顿后,即着手研究城 市规划。考虑政治、经济和意识形 态等诸多方面原因,借鉴莫斯科, 巴黎等世界著名古都的建成经验, 采用了旧城基础上进行改造并加以 发展的方针。 1 9 5 4 年的总体规划是北京第一个 比较全面的综合规划。北京城市性 质是我国政治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 而且还应该是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基 地和科学技术中心。京城规划布局 是在旧城外采用放射环形道路网系 统, 同心圆式由内向外发展。 60 年代经济调整, 特别是接着10 年 动乱,北京城市规划停止执行, 产生 了更多的失误:城墙被拆、不少古建 及其环境 受到破坏, 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 进入市区, 旧城内建设失去控制。
海规划基本上是按这一模式发展的。
编辑课件ppt
5
小结:
第一阶段是我国城市规划的萌芽时期。以北京为代表的封建 城市基本上保留了它们的传统格局, 而以上海为代表的现代 城市则开始接受西方近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影响, 两个规划 不仅反映了各自的社会性质和特征, 也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 基本区别。
编辑课件ppt
21
城市功能拓展区
海淀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之一,国际知名的高等教育和科研 机构聚集区,国内知名的旅游、文化、体育活动区。
石景山——重点打造创意创智CBD,宜商宜居城市环境。实现生态良好、 经济发达、社会进步。
朝阳——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的重要节点, 对外服务业发达地区,现代体育文化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重点 提升土地价值。保障高端产业发展用地,推动产业的高端化、集群化。
编辑课件ppt
城市公园改造设计国外案例

城市公园改造设计国外案例那我给你讲讲纽约的高线公园(High Line Park)改造案例吧。
这高线公园以前可是个废弃的铁路呢。
你能想象吗?就那么一条破铁轨,横在那儿,啥用没有,还挺碍眼的。
但是呢,人家纽约人可有创意了。
他们就想啊,这地儿能不能变成个超酷的公园呢?于是就开始动手改造。
他们保留了很多铁路原来的元素,像铁轨啊,还有那些铁架子啥的。
然后在这些基础上,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
走在公园里,就感觉像是在一条绿色的空中走廊上漫步。
一边是城市的高楼大厦,一边是这些充满生机的植物,这种对比特别有趣。
而且啊,公园里还有很多小广场、休息区,人们可以坐在那儿聊天、晒太阳,或者看看街头艺人表演,可惬意了。
再说说德国的蒂尔加滕公园(Tiergarten)。
这公园原本也有些年头了,设施啥的都有点老旧。
德国人就开始精心规划改造。
他们把公园的道路重新修整了,让人们走起来更舒服。
而且还新建了好多特别有设计感的桥梁。
这些桥横跨在公园的湖泊或者小河上,就像一道道漂亮的弧线。
他们还在公园里设置了不同主题的区域。
比如说有专门给孩子们玩的儿童乐园,里面的游乐设施都特别新颖,像那种超大的木质攀爬架,看着就很带劲。
还有给爱运动的人准备的健身区域,有各种健身器材,周围还种满了树,运动的时候还能呼吸新鲜空气。
整个公园改造之后,既保留了传统德国园林的那种严谨和美感,又增添了很多现代的活力元素。
还有伦敦的奥林匹克公园(Queen Elizabeth Olympic Park)。
这可是因为奥运会才改造的呢。
以前那块地儿有点乱糟糟的,为了奥运会,英国人可下了血本。
他们建了超级现代化的体育场馆,这些场馆的造型都特别酷炫,像是一些巨大的银色贝壳或者未来的飞船似的。
但这公园可不光是为了运动员和看比赛的人准备的。
奥运会结束后,他们就把这地方改造成了一个大众都能享受的公园。
有大片大片的草地可以野餐、晒太阳,还有很多艺术雕塑散布在公园里,给整个公园增添了不少艺术氛围。
案例洛克菲勒中心案例都市综合体

9公顷,共有建筑19座,总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容积率达18。 承续着70年的传统,是 圣诞节的一个标志。 娱乐中心的市无线电音乐厅,拥有世界最大的室内电影剧院,有世界一流的艺术家登台表演。 美联社 大 楼 全美之星——洛克菲勒中心 (Rockefeller Center) 承续着70年的传统,是 圣诞节的一个标志。 RCA大楼:作为洛克菲勒中心的主体,登上最高层的瞭望厅可以纵览整个纽约城; 9公顷,共有建筑19座,总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容积率达18。 洛克菲勒中心创造了繁华市中心建筑群中一个富有生气的、多功能复合化的空间形式,是现代综合体的典型范例 洛克菲勒中心的实践证明:办公、旅店、购物、居住和娱乐是形成功能协调的基础; 9公顷,共有建筑19座,总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容积率达18。 地下空间:洛克菲勒中心前的下沉式广场与中心其他建筑的地下商场、剧场及第五大道相连通。 洛克菲勒中心位于 纽约最繁华的商贸金融中心———曼哈顿岛中部,占地8. 传承娱乐文化的标志:它是 城市中公认最有活力、最受人欢迎的公共活动空间之一。 商务形象深入人心:洛克菲勒中心一直被视为 现代商业文明的象征,许多全球性公司像 在线时代华纳、GE、NBC新闻网、以及全 世界最大的新闻中心——美联社等都在这里设总部, 、金融机构林立。 洛克菲勒中心位于 纽约最繁华的商贸金融中心———曼哈顿岛中部,占地8.
地下空间:洛克菲勒中心前 的下沉式广场与中心其他建 筑的地下商场、剧场及第五 大道相连通。如此的设计制 造了人行流动的空间,让一 天超过25万的人潮在此穿梭 无虞。
下沉广场:广场虽然规模较 小,但使用效率却很高,在 夏季是露天咖啡吧、酒吧, 冬天则是倍受欢迎的滑冰场, 环绕广场的地下层里均设高 级餐馆,就餐的游人可透过 落地大玻璃窗看到广场上进 行的各种活动。
建筑师的丰碑——纽约西格拉姆大厦讲解学习

石料,而后则是钢和玻璃这两种现代建筑材料。密斯最早曾受过两年贸易学校的教育,l5岁时被父亲认为有绘图才能而交给几位当地建筑师训练,后又去柏林进入当时一位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名家具设计师布鲁诺•保罗(Bruno Paul)事务所学习,并于1907年通过满师考试。随后就接到第一项住宅设计任务,幸运的是,业主不仅事先送密斯去意大利考察古典建筑,而
的结构体系,精简的结构构件,讲究的结构逻辑表现,使之产生没有屏障可供自由划分的大空间,也就是“少”就是“多”的建筑原理。而且是开创了人类用玻璃作幕墙的
先例,说起这些事情,就不得不提建筑史上那个有趣的故事。
那是1950年,女医生范斯沃斯聘请密斯为她设计一座小住宅。这座面积不到200平方米的建筑物在建筑史上却名气不小。因为这座小屋就是第一个用玻璃作幕墙的房子,
建筑师的丰碑——纽约西格拉 姆大厦
纽约西格拉姆大厦设计风格:
二次大战后的50年代,讲究技术精美的倾向要西方建 筑界占有主导地位。而人们又把密斯追求纯净、透明和施 工精确的钢铁玻璃盒子作为这种倾向的代表。西格拉姆大 厦正是这种倾向的典范作品。
大厦主体现为竖立的长方体,除底层外,大楼的幕墙 墙面直上直下,整齐划一,没有变化。窗框用铜材制成, 墙面上还凸出一条工字形断面的铜条,增加墙面的凹凸感 和垂直向上的气势。整个建筑的细部处理都经过慎重的推 敲,简洁细致,突出材质和工艺的审美吕质。西格拉姆大 厦实现了密斯本人在20年代初的摩天楼构想,被认为是现 代建筑的经典作品之一。
得不为自己的想法尽力辩解。在坐的听众都被他那口若悬河的精辟论断所感染:“……当我们徘徊于古老传统时,我们将永远不能超出那古老的框子,特别是我们物质高度
发展和城市繁荣的今天,就会对房子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空间的结构和用材的选择。第一个要求就是把建筑物的功能作为建筑物设计的出发点,空间内部的开放和灵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岛自行车道
交通 Traffic
交通 Traffic
纽约地铁图
水域 Rivers
• 纽约水域:哈德逊河、 东河、岛海湾、纽瓦克湾、上纽约港、下纽约港、牙买加湾、 大西洋……
长岛海湾
哈德逊河域
牙买加湾
大西洋
纽约港
街道 Streets
市中心街道 曼哈顿的街道是设计为棋盘式,非常的整齐有致。街道有大道 (Avenue)和街(Street)两种命名方式;大道为南北向,自西 向东编号为一至十二大道,中间穿插几条非编号的大道,这些大 道是曼哈顿的南北向交通大动脉;街则为东西向,自南向北以数 字递增编号,并以第五大道为准分为东与西;而唯一一条斜穿过 曼哈顿的路是百老汇大道。上城与中城的街道绝大多数的时候都 依照棋盘式的规划,但是位于豪士顿街(Housto的街道都是有路 名的。n Street)以南的下城却是完全没有规则,所有
Urban Design
NEW YORK
By LoNezy (csust)
Contents 内容
• HISTORY
历史 区位
• LOCATION
• TRAFFIC • RIVERS • STREET • PARK
交通
水域 街道
公园 建筑
• ARCHITECTS
天际线 About the City
纽约市有超过28,000英亩 (113平方千米)的市立公 园和超过14英里(23千米) 的公共海滩
纽约中央公园
纽约中央公园
公园,街道,休闲社区等等在城市设 计中不仅仅起着重要的景观作用,更 是为市民提供聚集,休息,交流的场 所。因此,好的,适合人群聚集的场 所,在一个城市中尤为重要。
标志建筑 Architects
街道 Streets
百老汇夜景
街道 Streets
第五大道
世界十大著名步行街 100年以来始终坚持高标准,使第五大道始终站在 成功的顶峰。包揽众多货品齐全、受人喜爱的商 店是第五大道的一个特色。货品丰富、品牌齐全、 高档优质成为美国第五大道的特点,品牌的运作 成为寸土寸金的第五大道的突出特点。
公园 Park
• • 标志性建筑:自由女神像 超高层建筑代表:世贸大厦 (遗址)、帝国大厦、克莱 斯勒大厦 、西格拉姆大厦 、 康德纳斯特大楼 文化建筑:卡内基音乐厅、 林肯中心 、大都会艺术博物 馆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现代艺术博物馆、古根海姆 美术馆 教育建筑:哥伦比亚大学、 福特汉姆大学、长岛大学、 纽约大学、佩斯大学、 科技 大学、圣若望大学、纽约州 立大学 其他公共建筑:纽约公共图 书馆 、皇后图书馆 、布碌 仑公共图书馆、大中央车站、 甘迺迪国际机场、巨人体育 场
City of New York是官方名称。纽约(New York) 意为“新约克”--约克是英国一处地名。
历史 History
1932年曼哈顿中城以及现在的纽约
地理区位 Location
Hale Waihona Puke • •纽约市处于纽约州东南部 其自身分为五行政区
曼哈顿 布鲁克林
皇后区 史泰登岛 布朗克斯
纽约市为美国最大、最拥挤 的城市,亦为世界上最大的大 型都会区所在,因此该市的交 通流量十分庞大。每逢尖峰时 段或假日,经常会有大量人潮、 车潮流动于市中心曼哈顿内或 五大区之间,经常导致市区内 各重要干道及重要的连外桥梁, 出现交通阻塞的情形。
•
•
•
Architects
• • • 毋庸置疑,建筑在城市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纽约市是一座充满艺术、文化和历史气息的城市。 在纽约,CBD区高楼林立,高层建筑随处可见,这不仅仅与当地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基础密不可分,这是 每个大城市的通性。但不是城市的建筑都是首创的独一无二的。这就需要在城市设计时对城市进行正 确定位。 一个城市的文化也需要通过建筑去体现,文化区,公共区,商业区,展览区,住宅区,都经过明确的 划分。人们可以奢华,可以优雅,可以极具速度感,也可以闲庭信步,可以在第五街感受时尚,也可 以在窄街小巷谈天说地,更可以在地铁站欣赏卖艺者的情感释放。多姿多彩,鱼龙混杂,这就是城市, 纽约如是。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