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进校园主题班会资料共20页
传承革命精神班会记录(3篇)

第1篇一、班会背景为了弘扬革命精神,加强班级凝聚力,培养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我们班级于2021年X月X日开展了以“传承革命精神”为主题的班会。
本次班会旨在通过学习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让同学们深刻理解革命精神的内涵,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二、班会时间及地点时间:2021年X月X日地点:班级教室三、班会参与人员班主任、班级全体同学四、班会流程1. 开场致辞班主任首先对本次班会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性,并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认真学习。
2. 观看革命题材电影片段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革命精神,我们观看了《建党伟业》等革命题材电影片段。
同学们在观看过程中,被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所感动,纷纷为他们的无私奉献而落泪。
3. 主题演讲邀请了一位对革命历史有深入了解的同学进行主题演讲。
他结合自身所学,从革命精神的历史渊源、内涵以及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
演讲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4. 分组讨论将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围绕“如何传承革命精神”这一主题进行讨论。
讨论过程中,同学们各抒己见,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5. 代表发言各小组推选代表进行发言,总结讨论成果。
代表们表示,要学习革命先烈的优秀品质,将革命精神融入到学习和生活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6. 诗歌朗诵同学们自发组织了一场诗歌朗诵活动,朗诵了《七律·长征》、《沁园春·雪》等革命诗歌,以此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7. 结束语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对同学们的积极参与表示肯定,并希望大家能够将革命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班会成果1. 同学们对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怀;2. 班级凝聚力得到提升,同学们更加团结;3. 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提高,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风和校风。
六、班会不足及改进措施1. 不足:部分同学对革命历史了解不够深入,讨论过程中观点较为单一。
高校思政工作培训材料用好延安精神

高校思政工作培训材料用好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在陕北延安开展的一系列重要理论和实践活动,其核心思想是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延安精神的内核延安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在于中国共产党在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实践探索和实践创新。
正是基于长期的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探讨,形成了延安精神的内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为人民服务延安精神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广泛组织群众参与革命斗争和社会建设,真正做到了中国革命的‘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把自己的一切精力和能力都奉献给了人民群众,不计个人得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 实事求是延安精神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实事求是。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深入调查研究,真实了解人民的需要和愿望,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正确的政策和战略。
同时,中国共产党在确立正确路线的同时,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地解决实际问题,坚决反对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倾向。
3. 理论联系实际延安精神的第三个重要内容是理论联系实际。
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紧密结合起来,相互促进。
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创新。
二、延安精神的时代背景延安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背景下的产物。
只有了解和把握好延安精神的时代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延安精神:1. 抗日战争背景延安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在抗日战争的特殊背景下进行的。
在抗日战争的艰苦环境下,中国共产党将党的思想和行动紧密联系起来,更加坚定了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的决心。
2. 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延安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在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建设过程中进行的。
追寻延安精神,激发爱国热情队会经验总结

追寻延安精神,激发爱国热情队会经验总结摘要:一、引言二、追寻延安精神的过程1.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2.实地参观学习3.互动交流与探讨三、激发爱国热情的经验总结1.深入了解国家历史2.传承红色文化3.结合现实,关注国家发展四、活动的意义与启示1.增强团队凝聚力2.培养爱国情怀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文: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更要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激发爱国热情。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组织了一次以“追寻延安精神,激发爱国热情”为主题的团队活动。
本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使每一位参与者都受益匪浅。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本次活动的过程及经验总结。
一、引言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革命历史,传承延安精神,激发团队成员的爱国热情,我们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团队活动。
活动以追寻延安精神为主线,通过实地参观、互动交流等形式,使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
二、追寻延安精神的过程1.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活动开始前,我们通过查阅资料、观看纪录片等方式,对延安精神进行了深入了解。
延安精神主要包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2.实地参观学习团队成员来到了延安革命根据地,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等地。
通过现场观摩,大家对延安精神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3.互动交流与探讨在参观过程中,我们还组织了互动交流和探讨,团队成员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感想。
大家认为,延安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三、激发爱国热情的经验总结1.深入了解国家历史要激发爱国热情,首先要深入了解国家历史。
通过学习革命先烈的事迹,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当下,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2.传承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是我国革命先辈们用生命和血汗换来的,我们要传承和弘扬这一文化,使其成为激发爱国热情的强大动力。
2020延安精神进校园演讲稿

2020延安精神进校园演讲稿2020延安精神进校园演讲稿延安精神进校园演讲稿(一)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延安精神进校园》。
根据林区教育局转发《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延安精神进校园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精神,我们学校从今天起开展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
从20XX年到20XX年,这里曾经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陕北和延安战斗、生活、工作了13个春秋,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作出了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是这波澜壮阔的13年,正是延安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这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我们今天的条件同延安时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延安精神都不能丢。
那么,什么是延安精神呢?延安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
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我们民族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对未成年人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我们要充分运用这一生动教材,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让青少年学生更多地了解党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走过的艰难历程,了解我们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光荣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把老一辈开创的事业一代一代传下去。
在与时俱进的奋斗中,延安精神必将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化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美好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鼓舞我们谱写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我们开展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要做到:1、“七个结合”:与党员日常理论教育相结合;与课堂教育教学相结合;与思想品德课相结合;与形势政策教育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学校宣传工作相结合。
弘扬延安精神主题班会

“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当时的延安交通闭塞,经济落后。面对国民党的封锁, 毛泽东同志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 了大生产运动。部队战时作战,闲时种地。多年下来, 红米饭,南瓜汤不但没有将根据地军民饿垮,反而铸就 了延安军民的铮铮铁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延安 精神”是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毛泽东、周恩 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我党我军的最 高领导人,却住的是普通的窑洞,用的是部队配发的木 椅、木床,而正是在那张木桌上,毛泽东写出了《论持 久战》等大量有远见卓识的政论著作,给中国革命指 明了正确的道路,让中国人民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也 是在这延安窑洞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 晶——伟大的毛泽东思想。
“延安精神”是默默无闻、勇挑重担的“骆驼 精神”。“骆驼精神”是我党对任弼时同志道德品质 和光辉人格的形象比喻,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极为 漫长的路,没有休息,只有工作,没有任何要求,只有埋 头苦干,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一步一个脚印,负着重担 向前。任弼时是我党的优秀代表,他体现着延安时期 人民特有的品质和美德,是延安革命根据地得以巩固 和发展的根本所在。如果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 车推出来的,那么延安路则是“骆驼”踩出来的。这 些“骆驼”同人民一道,共同背负着民族解放的重担, 艰难地前行。 延安是历史的教科书,有关中国革 命运动的问题在这里都有它的章节,有着极为详尽的 阐释和说明。革命选择了延安,延安孕育了革命,哺育 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传 家之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今天的形 势和条件同延安时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中国共 产党人无论现在和将来都要坚持和弘扬“延安精神”。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延安精神的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
高校思政工作培训材料:用好延安精神

高校思政工作培训材料:用好延安精神用好延安精神——高校思政工作培训材料一、延安精神的背景及重要意义延安精神是指中国革命时期,中共中央及其领导的红军、八路军、新四军等基本建设和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工作纲领和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指南。
延安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与革命胜利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1.1 延安精神的形成背景延安精神的形成是在中国革命时期的特殊背景下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这一时期,面临着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压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面临着相当大的困难和挑战。
因此,为了统一和凝聚革命队伍,确保革命事业的顺利进行,中国共产党和红军领导层在延安这一相对安全的地方进行了长期而艰苦的战略转移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延安精神的重要意义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革命斗争的重要理论和实践经验总结,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延安精神对于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保持党的团结统一、提高党员干部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延安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及其内涵延安精神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形成和发展的思想精髓和行动指南,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深切关怀和中国革命的艰苦斗争的伟大付出。
延安精神具有篇章鲜明、气势磅礴、时代特色鲜明等特点,形成了团结进取、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奉献无私等重要内涵。
2.1 团结进取团结进取是延安精神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团结作为第一位原则、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的理念。
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个革命组织和力量紧密团结,形成了统一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了敢于战胜困难和敌人的斗争力量。
团结进取的思想在高校思政工作中,要求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以团结为纽带,共同为推进社会进步和个人进步而努力奋斗。
2.2 艰苦奋斗延安精神的另一个核心价值观是艰苦奋斗,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事业付出的艰辛努力和不懈奋斗的精神风貌。
平掌小学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总结

和平镇平掌小学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计划
(2012——2013年上学期)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党中央和毛主席在这里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并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青年,培养过一代又一代无产阶级革命的接班人。
根据教育局和共青团禄教字[2005]17号文件精神和和平镇小学关于开展“延安精神进校园”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将我校开展的“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的总体要求,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充分发挥延安精神对小学生的教育活动。
为此在全体教师中统一学习,充分认识到延安精神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争取领导老师的支持,将延安精神进校园上升到一定的程度。
二、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开展如下活动:
通过本项活动的开展,学生对延安文化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本学年计划继续开展此项工作,把他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
“延安精神进校园”教育活动,与小学生德育教育相结合,根据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把延安精神进校园与德育分年级实施意见和德育工作的各项要求具体结合起来是各项工作全面健康发展。
为此,我校开展了如下活动:
1、组织学习《革命故事》-高小读本
2、组织全体师生出一期关于《延安精神》方面的黑板报,组织观看有关延安的故事片
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当时的学习、战斗生活,体
会到我们现在生活的不易,从而更好的学习生活。
2020延安精神进校园演讲稿

2020延安精神进校园演讲稿延安精神进校园演讲稿(一)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延安精神进校园》。
根据林区教育局转发《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延安精神进校园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精神,我们学校从今天起开展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
从20XX年到20XX年,这里曾经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陕北和延安战斗、生活、工作了13个春秋,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作出了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是这波澜壮阔的13年,正是延安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这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我们今天的条件同延安时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延安精神都不能丢。
那么,什么是延安精神呢?延安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
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我们民族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对未成年人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我们要充分运用这一生动教材,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让青少年学生更多地了解党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走过的艰难历程,了解我们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光荣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把老一辈开创的事业一代一代传下去。
在与时俱进的奋斗中,延安精神必将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化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美好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鼓舞我们谱写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我们开展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要做到1、“七个结合”与党员日常理论教育相结合;与课堂教育教学相结合;与思想品德课相结合;与形势政策教育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学校宣传工作相结合。
2、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充分利用教师会、班队会、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电视网络、文化橱窗、墙报、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对延安精神进行学习、宣传,传播延安精神,弘扬延安精神,使延安精神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