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损害数额计算推荐方法

合集下载

环境公益诉讼损害赔偿计算

环境公益诉讼损害赔偿计算

环境公益诉讼损害赔偿计算在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环境公益诉讼作为一种保护环境的法律手段备受关注。

环境公益诉讼是指为了保护环境资源和生态系统,维护公众利益,依法通过诉讼程序保护环境、防治污染行为,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清洁的环境和公共生态利益的一种诉讼方式。

在环境公益诉讼中,损害赔偿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下面将介绍环境公益诉讼中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

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1. 直接损害赔偿直接损害指的是环境遭受损坏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包括环境资源的损失、生态系统的损坏等。

直接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一般是通过评估环境损害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可以借助专业评估机构进行评估。

评估的重点包括环境资源的价值、修复成本等,综合考虑后确定损害赔偿数额。

2. 间接损害赔偿间接损害指的是环境问题导致的间接影响,如人们生活质量下降、生态系统功能减弱等,这些影响难以用金钱来衡量。

对于间接损害赔偿的计算,可以根据环境公益诉讼的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进行参考,采取综合评估的方式确定赔偿数额。

3. 惩罚性赔偿在某些情况下,由于环境破坏的严重性或者恶意程度过高,法律可能会规定对被告进行惩罚性赔偿。

惩罚性赔偿的计算取决于具体案件的情况,可以结合法律规定和案情进行综合评估确定。

环境公益诉讼中的损害赔偿计算案例以下是一例环境公益诉讼中的损害赔偿计算案例,仅供参考:某地的一家化工厂非法排放废水,导致当地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造成多条河流和湖泊生态系统遭受破坏,一定面积的农田无法正常种植作物。

环保组织对该化工厂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要求对方进行损害赔偿。

经过评估,专业机构认定这些损害属于直接损害,按照修复成本和环境资源价值等进行评估,确定直接损害金额为1000万元。

另外,考虑到间接损害和对环境的影响,法院认定需进行惩罚性赔偿,根据案情综合评估确定惩罚性赔偿金额为500万元。

最终,根据以上评估结果,法院判决该化工厂需向环保组织支付直接损害赔偿1000万元和惩罚性赔偿500万元,共计1500万元。

环境污染责任赔偿程序和赔偿标准

环境污染责任赔偿程序和赔偿标准

环境污染责任赔偿程序和赔偿标准一、引言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保护环境和激励企业及个人对环境污染负责,各国法律体系中普遍规定了环境污染责任赔偿的程序和标准。

本文将对环境污染责任赔偿程序和赔偿标准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二、环境污染责任赔偿程序1. 环境损害的确认环境污染责任赔偿程序的第一步是确认环境损害,包括对受损环境的调查和评估,以及确定污染源和责任方。

这需要专业的环境评估机构和相关部门的参与,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和准确。

2. 提起诉讼或和解协商确认环境损害后,受损方可以选择提起诉讼或与污染源进行和解协商。

在进行诉讼或协商时,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环境损害的发生以及污染源的责任。

相关法院或仲裁机构将根据法律规定和证据进行判决或裁决。

3. 判决或裁决的执行一旦获得判决或裁决,污染源需要按照法院或仲裁机构的要求履行责任并承担赔偿责任。

赔偿可以包括修复环境损害、支付损失补偿金等方式进行。

如果污染源不履行责任,受损方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强制执行。

三、环境污染责任赔偿标准1. 直接经济损失的赔偿对于环境损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赔偿标准通常包括受损方因环境污染所遭受的财产损失、经营利润减少等。

赔偿金额应根据损失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计算和评估。

2. 环境修复费用的赔偿环境污染责任赔偿还应包括环境修复费用的赔偿。

环境修复费用是指为了恢复受损环境的正常状态而进行的修复工作所需的费用。

赔偿金额应基于环境损害的程度和范围以及修复所需的技术和成本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3. 惩罚性赔偿为了惩罚严重污染行为和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某些法律体系允许对污染源进行惩罚性赔偿。

惩罚性赔偿通常不仅包括对受损方的赔偿,还包括对污染源的罚款和其他惩罚措施。

四、国际合作与共享责任环境污染责任赔偿程序和赔偿标准需要在国际层面得到统一和协调。

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制定环境保护的国际准则和标准,共同应对跨境污染问题,并确保环境损害受损方能够获得公正的赔偿。

环境污染损害数额计算推荐方法

环境污染损害数额计算推荐方法

— 11 —1.背2.定2.12.2附件:环境污染损害数额计算推荐方法(第I 版)景和依据为推动和规范环境污染损害的鉴定评估工作,定量化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与国家生态环境资源在环境污染事故和事件中遭受损害的赔偿与司法判决提供技术支持,依据《宪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提出本《方法》。

义环境污染损害指环境污染事故和事件造成的各类损害,包括环境污染行为直接造成的区域生态环境功能和自然资源破坏、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及其减少的实际价值,也包括为防止污染扩大、污染修复和/或恢复受损生态环境而采取的必要的、合理的措施而发生的费用,在正常情况下可以获得利益的丧失,污染环境部分或完全恢复前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的期间损害。

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指某种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对其他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公众利益所发挥的作用。

— 12 —2.32.42.52.62.73.环3.1防止污染扩大指当污染物等有害物质向环境排放,为防止污染扩散所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

基线指污染物泄漏或有害物质向环境排放没有发生时,评估区域的生态环境状态。

污染修复指出现污染物泄漏或有害物质向环境排放产生风险时采取的降低环境中污染物浓度、稳定或固定环境中污染物质、或对污染区域实施隔离措施,将污染引发的风险降至可接受水平,恢复或部分恢复受污染区域环境功能的人工措施。

生态恢复指使受损害的生态环境恢复到或好于基线状态所采取的人工恢复措施。

期间损害指从环境污染事故和事件发生到受损害的生态环境和/或服务恢复到基线状态期间,受影响区域不能完全发挥其生态功能,或为其他自然资源或公众提供服务而引起的损害。

境污染损害范围认定 损害范围的认定原则(1)科学性原则环境污染损害范围的认定借鉴参考了美国、欧盟等国外相关法— 13 —3.2律关于环境污染损害范围的定义以及农业部等国内相关部门和行业制定的事故损害评估范围,力争反映环境污染损害的客观实际和内在属性。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标准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标准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标准环境污染造成人身伤害赔偿的范围一医疗费二、误工费;三、护理费;四交通费;五、住宿费;六、住院伙食补助费;七、营养费;八、残疾赔偿金;九、被扶养人生活费;十、残疾辅助器具费;十一、死亡赔偿金和丧葬费。

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赔偿包括三方面:一、直接经济损失,二、间接经济损失三、恢复到损害前状态所需要的费用。

热门城市:平凉律师包头律师自贡律师江西律师保定律师上饶律师金昌律师新疆律师鸡西律师晋城律师环境污染在日常生活中较常见,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等各种污染,有时侵犯到他人的合法权益,我国相关法律作出了明确规定,对于造成他人损失的环境污染是要依法承担责任的。

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标准。

▲一、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标准我国在涉及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方面,相关法律对赔偿的范围、赔偿的标准等均没有具体的规定。

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1、相关法律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其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其第四十一条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

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其第五十五条规定:“造成水污染危害的单位,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失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

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部门或者交通部门的航政机关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环境污染损害计算推荐方法怎样计算的

环境污染损害计算推荐方法怎样计算的

环境污染损害计算推荐方法怎样计算的指环境污染事故和事件造成的各类损害,包括环境污染行为直接造成的区域生态环境功能和自然资源破坏、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及其减少的实际价值,也包括为防止污染扩大、污染修复和/或恢复受损生态环境而采取的必要的、合理的措施而发生的费用。

▲一、环境污染损害数额计算推荐方法1、固定资产损失=重置完全价值(元)×(1-年平均折旧率%×已使用年限)×损坏率(%) 其中:年平均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100%/折旧年限,重置完全价值是指重新建造或购置全新的固定资产所需的费用;预计净残值率是指固定资产净残值占资产原价值的比例,由专业技术人员或专业资产评估机构进行定价评估;固定资产净残值是指固定资产报废时预计可收回的残余价值扣除预计清理费用后的余额。

2、流动资产损失:指生产经营过程中参加循环周转,不断改变其形态的资产,如原料、材料、燃料、在制品、半成品、成品等的经济损失。

流动资产损失按不同流动资产种类分别计算并汇总。

流动资产损失=流动资产数量×购置时价格-残值,残值指财产损坏后的残存价值,应由专业技术人员或专业资产评估机构进行定价评估。

3、农产品财产损失:指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导致的农产品产量减少和农产品质量受损的经济损失,按照《农业环境污染事故司法鉴定经济损失估算实施规范》(SF/ZJD0601001)、《渔业污染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方法》(GB/T 21678)和《农业环境污染事故损失评价技术导则》(NY/T 1263)计算。

4、林业损失:指由于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造成林产品和树木损毁或价值减少,对林业资源本身的损害列入生态环境损害评估。

林产品和树木损毁的损失利用直接市场价值法计算,评估方法参见农产品财产损失计算方法。

5、生态环境损害生态环境损害评估方法包括替代等值分析方法和环境价值评估方法。

替代等值分析方法包括资源等值分析方法、服务等值分析方法和价值等值分析方法。

环境污染损害数额计算推荐方法(第I版)

环境污染损害数额计算推荐方法(第I版)

财产完全损毁按重置成本法计算;如果部分损毁,损毁部分按
重置完全价值折旧方法计算,见式(4)。
财产损失=重置完全价值(元)×(1-年平均折旧率%×已使用年
限)×损坏率(%)
(4)
其中:年平均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100%/折旧年限(5)
4.3.2 清理现场费用
指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清理事故现场所发生的必要的、合理
4.5 污染修复费用
如果环境污染事故和事件发生后,制定了详细完整的污染修复
方案,以实际修复工程费用作为污染修复费用。如果无法得到实际
修复工程费用,本《方法》推荐采用虚拟治理成本法和/或修复费用
法计算,并根据受污染影响区域的环境功能敏感程度分别乘以
1.5-10 以及 1.0-2.5 的倍数作为这部分费用的上、下限值,确定原
— 13 —
(1)人身损害 人身损害包括因环境污染事故和事件而支出的医疗费、误工费、 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一般性医疗支出费用、 造成人身伤残的特别损害、造成死亡的特别损害等费用。 (2)财产损害 财产损害包括因环境污染事故和事件直接造成的资产性财产损 毁、减少的实际价值。本《方法》将财产损害分为国家财产损害、 单位财产损害和个人财产损害,其中国家财产损害主要包括国有耕 地、林地、湿地和草地等生产性资产的直接产品损失;单位财产损 害主要包括国有和集体单位所有的固定资产和产品、半成品等其他 资产的损害;个人财产损害主要包括个人所有的渔产品、农作物、 畜禽和房屋等资产的损害。本《方法》所称“财产”不包括国家和 集体所有的自然资源。 (3)应急处置费用 应急处置费用指环境污染事故和事件发生后现场抢救和应急处 理所发生的合理费用,包括为降低、减轻污染危害而采取的防止污 染扩大而投入的物资和人力,以及清理现场、人员转移安置等产生 的合理费用。具体包括污染控制费用及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 用、人员转移安置费用、应急监测费用。 (4)调查评估费用 调查评估费用指对环境污染损害评估所支出的费用,按实际评 估发生的费用计算,包括现场预调查、勘察监测、污染场地调查、

环境损害和价值的评估方法

环境损害和价值的评估方法

环境损害和价值的评估方法环境损害评估是指对环境受到的损害程度进行量化和评估的过程,旨在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价值评估是指对环境的资源和服务进行评估,以了解其对社会和经济的贡献。

本文将介绍环境损害和价值评估的方法。

首先,环境损害评估的方法可以分为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两种。

定量评估是通过数值化的方法对环境损害进行量化和计算,通常需要采集大量的环境数据和监测指标,利用模型和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

例如,空气污染的评估可以通过测量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利用统计学方法得到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程度。

水质损害的评估可以通过监测水体中的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等指标,利用模型计算水质的改善程度。

土地利用的评估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获取土地利用类型和变化情况,利用GIS技术分析土地的破坏和变化程度。

定性评估则是基于专家判断和主观评价的方法,通过对环境特征和损害原因的分析来评估环境损害程度。

其次,环境价值评估的方法可以分为市场价值评估和非市场价值评估两种。

市场价值评估是指通过市场交易来确定环境资源和服务的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

直接使用价值是指人们直接使用环境资源和服务所得到的价值,例如旅游景区的门票收入和渔民的捕鱼收入。

间接使用价值是指人们通过环境提供的服务所得到的价值,例如水源涵养、气候调节和生物多样性维持。

非市场价值评估则是通过调查问卷、投票和评估模型等方法来确定环境资源和服务的价值,包括存在价值、选项价值和遗产价值。

存在价值是指人们仅仅因环境的存在而赋予的价值,例如人们对大熊猫和珍稀植物的喜爱和保护。

选项价值是指人们为了未来可能的使用和享受而赋予的价值,例如人们对于保护湿地和森林的选择和支付。

遗产价值是指人们希望将环境资源和服务保留给后代所赋予的价值,例如人们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珍视和传承。

最后,环境损害和价值评估的方法还需要考虑不确定性和可持续性。

不确定性是指由于数据缺乏、评估方法的局限性和环境变化等原因导致评估结果的不确定程度。

生态损害赔偿核算方法(一)

生态损害赔偿核算方法(一)

生态损害赔偿核算方法(一)生态损害赔偿核算方法详解引言生态损害赔偿核算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措施,旨在准确评估因人类活动导致的生态损害,并通过合理的赔偿方式修复和保护生态环境。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态损害赔偿核算的各种方法。

方法一:直接费用法•直接费用法是生态损害赔偿核算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核算时,直接费用法主要关注因生态损害而产生的直接经济损失,例如土地、水资源的损毁以及生态系统功能退化所造成的相关经济影响。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容易获得相关数据,因此受到广泛应用。

•然而,直接费用法忽视了一些间接经济影响,无法全面反映生态损害的实际情况,应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方法二:终值法•终值法注重的是损失的终值,即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生态损害所带来的损失总额。

•核算时,需要考虑生态损害的持续时间和范围,以及相关生态修复和恢复的成本。

•该方法能够更全面地反映生态损害对经济的长期影响。

•但是,由于预测未来的损失总额比较复杂,终值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困难。

方法三:替代成本法•替代成本法主要着眼于通过修复和恢复生态环境来消除生态损害,从而衡量所需的成本。

•核算时,需要评估生态修复所需的具体措施和费用,并计算其对经济的影响。

•该方法能够更准确地反映生态修复的现实成本和经济效益。

•然而,替代成本法的核算过程较为繁琐,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因此操作难度较高。

方法四:市场价格法•市场价格法是一种基于市场价格的核算方法,通过衡量生态资源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来评估生态损害的经济影响。

•核算时,需要收集和分析市场交易中涉及到的生态资源和服务的价格信息。

•该方法能够更直观地反映生态损害对经济的实际影响,并为生态修复提供经济支持。

•然而,市场价格法受市场波动和信息不完全的影响,可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结论生态损害赔偿核算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方法进行全面评估。

直接费用法、终值法、替代成本法和市场价格法都是常用的核算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缺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环境污染损害数额计算推荐方法(第I版)1.背景和依据为推动和规范环境污染损害的鉴定评估工作,定量化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与国家生态环境资源在环境污染事故和事件中遭受损害的赔偿与司法判决提供技术支持,依据《宪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提出本《方法》。

2.定义2.1环境污染损害指环境污染事故和事件造成的各类损害,包括环境污染行为直接造成的区域生态环境功能和自然资源破坏、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及其减少的实际价值,也包括为防止污染扩大、污染修复和/或恢复受损生态环境而釆取的必要的、合理的措施而发生的费用,在正常情况下可以获得利益的丧失,污染环境部分或完全恢复前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的期间损害。

2.2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指某种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对其他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公众利益所发挥的作用。

2.3防止污染扩大指当污染物等有害物质向环境排放,为防止污染扩散所釆取的应急处置措施。

2.4基线指污染物泄漏或有害物质向环境排放没有发生时,评估区域的生态环境状态。

2.5污染修复指出现污染物泄漏或有害物质向环境排放产生风险时釆取的降低环境中污染物浓度、稳定或固定环境中污染物质、或对污染区域实施隔离措施,将污染引发的风险降至可接受水平,恢复或部分恢复受污染区域环境功能的人工措施。

2.6生态恢复指使受损害的生态环境恢复到或好于基线状态所釆取的人工恢复措施。

2.7期间损害指从环境污染事故和事件发生到受损害的生态环境和/或服务恢复到基线状态期间,受影响区域不能完全发挥其生态功能,或为其他自然资源或公众提供服务而引起的损害。

3.环境污染损害范围认定3.1损害范围的认定原则(1)科学性原则环境污染损害范围的认定借鉴参考了美国、欧盟等国外相关法律关于环境污染损害范围的定义以及农业部等国内相关部门和行业制定的事故损害评估范围,力争反映环境污染损害的客观实际和内在属性。

(2)简明性原则针对环境污染损害范围广、影响链长的特点,本《方法》对各类损害进行了有选择的综合归并,以全面合理、重点突出、简明扼要为目标确定损害的范围边界。

(3)可操作原则确定的环境污染损害评估范围经过了充分的案例试点验证以及国家和地方专家的反复论证,拟列入评估范围的损害易于评价,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4)循序渐进原则一1 一从保证评估范围架构的完整性和评估方法的成熟性两方面考虑,提出全面完整和近期可操作两套损害评估范围,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将环境污染可能造成的损害逐步纳入评估范围。

3.2环境污染损害范围全面完整的环境污染损害评估范围包括:人身损害、财产损害、生态环境资源损害、应急处置费用、调查评估费用、污染修复费用、事故影响损害和其他应当纳入评估范围内的损害。

近期可操作的环境污染损害评估范围包括:人身损害、财产损害、应急处置费用、调查评估费用和污染修复费用,此五类损害的评估适用本《方法》。

(1)人身损害人身损害包括因环境污染事故和事件而支出的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一般性医疗支出费用、造成人身伤残的特别损害、造成死亡的特别损害等费用。

(2)财产损害财产损害包括因环境污染事故和事件直接造成的资产性财产损毁、减少的实际价值。

本《方法》将财产损害分为国家财产损害、单位财产损害和个人财产损害,其中国家财产损害主要包括国有耕地、林地、湿地和草地等生产性资产的直接产品损失;单位财产损害主要包括国有和集体单位所有的固定资产和产品、半成品等其他资产的损害;个人财产损害主要包括个人所有的渔产品、农作物、畜禽和房屋等资产的损害。

本《方法》所称"财产"不包括国家和集体所有的自然资源。

(3)应急处置费用应急处置费用指环境污染事故和事件发生后现场抢救和应急处理所发生的合理费用,包括为降低、减轻污染危害而釆取的防止污染扩大而投入的物资和人力,以及清理现场、人员转移安置等产生的合理费用。

具体包括污染控制费用及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人员转移安置费用、应急监测费用。

(4)调查评估费用调查评估费用指对环境污染损害评估所支出的费用,按实际评估发生的费用计算,包括现场预调查、勘察监测、污染场地调查、风险评估、损害评估费用。

(5)污染修复费用污染修复费用指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结束后,经过污染风险评估确定应该釆取的将污染引发的风险降至可接受水平的人工干预措施所需费用,包括制定修复方案和监测、监管产生的费用。

4环境污染事故损害的评估方法4.1人身损害人身损害评估方法参照适用国家现行有关规定和标准。

4.2财产损害财产损害的评估方法参照适用国家现行有关规定和标准,没有相关规定和标准的,可以参照《环境污染损害数额计算推荐方法的编制说明》(以下简称《编制说明》)评估计算。

4.3应急处置费用应急处置费用按实际发生的费用,即直接巿场价值法评估。

4.3.1污染控制和现场抢救费用为防止污染继续扩大,同时对各种正在受到污染或即将受到污染的财物进行抢救而釆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投入的各种阻止污染物扩散的物资、辅助使用的机器设备、燃料(油料)、人员工资或补贴,以及因釆取污染控制措施而造成的财产损害等。

(1)投入的各种物资的价值:(1)式中:为控制污染事故扩大而投入的各种物资的总价值(元);投入的i种物资价格,即购买时的价格,若无参考价格,可按当期同类产品巿场价格计算;投入的i种物资的数量。

同时,投入使用的各种机器设备产生的费用按租赁使用费计算。

(2)燃料(油料)费用:燃料(油料)费用=燃料(油料)消耗量(kg)×现价(元/kg)(2)(3)人员费用:人员费用=人数×日均工资(补贴)标准(元/天)×天数(天)(3)(4)因釆取污染控制措施而造成的财产损害财产完全损毁按重置成本法计算;如果部分损毁,损毁部分按重置完全价值折旧方法计算,见式(4)。

财产损失=重置完全价值(元)=(1-年平均折旧率%×已使用年限)损坏率(%)(4)其中:年平均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100%折旧年限(5)4.3.2清理现场费用指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清理事故现场所发生的必要的、合理的费用。

清理费用主要包括材料费,运输费、人工费以及需要购置的一些工具、特制的防护服等费用,计算方法参见式(1)。

4.3.3人员转移安置费用指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的性质和对周边居民的影响程度,对受害人员和受到威胁的人员进行疏散、转移、安置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

这部分费用按照实际发生计算。

人员转移安置费用=(购置帐篷数目×帐篷单价)+安置居民日常生活开支+转移安置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6)4.3.4应急监测费用指监测人员的劳务费用和相关材料设备支出。

应急监测费用=(监测人员人数×工作时间×监测劳务工资)+新增监测设备费用(监测设备折旧费用)+监测材料费用(7)4.4调查评估费用按实际发生的费用,即直接巿场价值法评估计算。

4.5污染修复费用―3 ―如果环境污染事故和事件发生后,制定了详细完整的污染修复方案,以实际修复工程费用作为污染修复费用。

如果无法得到实际修复工程费用,本《方法》推荐釆用表1 污染修复费用的确定原则虛拟治理成本法和7或修复费用法计算,并根据受污染影响区域的环境功能敏感程度分别乘以1.5-10以及1.0-2.5的倍数作为这部分费用的上、下限值,确定原则见表1。

虛拟治理成本为治理所有已排放的污染物应该花费的成本,即污染物排放量与单位污染物虛拟治理成本的乘积。

单位污染物虛拟治理成本按事故或事件所在地前三年单位污染物实际治理平均成本计算。

虛拟污染治理成本=Σ(污染物排放量×单位虛拟治理成本)(8)4.5.2修复费用法分别针对土壤、水体和其他环境要素提出修复费用计算方法。

(1)土壤修复费用土壤修复费用指经鉴定受污染土壤釆取修复措施的费用,包括编制修复方案、土壤修复和后期监测监管发生的所有费用。

修复土壤的参考单位成本见表2,其他费用按直接巿场价值法计算。

当土壤修复费用难以评价时,参照《编制说明》计算土壤损失作为替代修复费用。

土壤修复费用=编制方案费用+土壤修复费用+后期监测监管费用(9)(2)水体修复费用水体修复费用指釆取应急措施后、经鉴定水体污染依然无法消除、釆取并实施其他人工干预措施所发生的费用,包括编制修复方案、水体修复和后期监测监管发生的所有费用。

修复水体的参考单位治理成本见表2,其他费用按直接巿场价值法计算。

当水体修复费用难以评价时,参照《编制说明》计算水环境资源损失作为替代修复费用。

水体修复费用=编制方案费用+修复费用+后期监测监管费用(10)表2 土地和水资源参照单位修复治理成本―5 ―当总体环境修复方案难以制定时,可以环境破坏损失作为替代修复费用,参照《编制说明》推荐方法计算评估。

5.附则(1)关于适用范围的说明:本《方法》主要适用于指导试点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开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损害评估工作,也可作为环境污染纠纷处理或环境污染案件审理时的参考。

累积性环境污染事件的损害评估,可参照本《方法》进行。

(2)关于评估范围的说明:矿藏、水流、海域、土地、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等资源性财产的损毁属于生态环境损害评价范围。

(3)关于重复计算的说明:污染事故和事件发生后为防止污染扩大而釆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发生的费用,计为应急处置费用,不计为污染修复费用。

(4)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针对实际案例情况对《方法》和《编制说明》提出完善修订意见,或适用新的评估方法,但必须说明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5)《编制说明》由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编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