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除尘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木工车间除尘设计方案

木工车间除尘设计方案

木工车间除尘设计方案一、概述木工车间是加工木材制品的生产场所,由于木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严重污染空气质量,不仅影响工人的健康,也可能引发火灾等安全隐患。

因此,在木工车间中安装除尘设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设计方案旨在设计一个高效、可靠且经济实用的木工车间除尘系统,确保车间内空气的清洁,提高工作环境和工人的健康。

二、除尘原理常见的木工车间除尘原理包括重力除尘、离心除尘和静电除尘等。

重力除尘是利用粉尘颗粒的自重沉降的原理,离心除尘则是通过离心力将粉尘颗粒分离出去,而静电除尘则是利用静电力将粉尘颗粒吸附在收集板上。

根据木工车间的不同工艺和设备,可以选择适合的除尘原理。

三、除尘设备选择1.离心除尘器:离心除尘器是目前最常用的除尘设备之一,其结构简单、操作可靠。

对于木工车间来说,离心除尘器的效率较高,且能适应大气体流量和粉尘负荷变化的情况。

2.静电除尘器:静电除尘器是一种高效的除尘设备,能够有效地去除粉尘和细颗粒物。

对于细颗粒物较多的木工车间来说,静电除尘器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3.袋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器是一种能够高效去除颗粒物的设备,主要适用于粉尘颗粒较大的车间。

但由于木工车间中的颗粒物一般较小,袋式除尘器的效果可能不如上述两种设备。

四、除尘系统设计1.车间布局:根据车间的大小和工艺流程,将除尘设备布置在最佳位置,确保其能够高效地去除粉尘。

同时,为了方便设备维修和检修,应留有足够的通道空间。

2.管道设计:木工车间的管道应选择耐磨性好、导静电性能好的材料。

管道布局应尽量短、尽量少绕弯,以减少阻力。

同时,应设计合理的分支管道和阀门,方便调节和控制粉尘的流量。

3.防火措施:木工车间是一个易燃易爆的场所,除尘设备必须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例如,在进气口处设置防火阀,当车间内发生火灾时,防火阀会自动关闭,避免火势扩散。

4.除尘设备运行控制:除尘设备应配备自动控制系统,能够根据车间空气质量和粉尘负荷自动调节设备的工作状态,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车间除尘系统课程设计cad

车间除尘系统课程设计cad

车间除尘系统课程设计cad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车间除尘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和应用,通过学习CAD 软件操作,能够独立完成车间除尘系统的平面图和三维图的设计。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车间除尘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分类。

2.掌握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绘图技巧。

3.理解车间除尘系统的设计规范和标准。

4.能够使用CAD软件绘制简单的车间除尘系统平面图和三维图。

5.学会对车间除尘系统进行设计和优化。

6.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环保事业的认同感,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车间除尘系统的理论和CAD软件操作。

1.车间除尘系统:(1)除尘原理及分类(2)除尘设备的选择和应用(3)车间除尘系统的设计规范2.CAD软件操作:(1)CAD软件的基本操作(2)绘制平面图和三维图的方法(3)图纸的标注和打印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实践法和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用于讲解车间除尘系统的理论和CAD软件的基本操作。

2.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CAD软件,实际绘制除尘系统图纸。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除尘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四、教学资源1.教材:《车间除尘系统设计与应用》2.参考书:《CAD软件操作教程》3.多媒体资料:相关视频、图片等4.实验设备:计算机、CAD软件、打印机等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和平时成绩四个部分,各部分所占比例分别为20%、30%、30%和20%。

1.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

2.作业:主要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CAD软件进行除尘系统设计的能力。

3.考试: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内容涵盖车间除尘系统的理论和CAD软件操作。

4.平时成绩:主要评估学生在课堂外的学习成果,如自学、实践和案例分析等。

通风除尘系统设计

通风除尘系统设计

通风除尘系统设计一、设计背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工厂和生产车间中产生的粉尘和有害气体越来越多。

这些粉尘和有害气体不仅污染了空气,还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因此,设计一个高效的通风除尘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二、系统设计原则1.高效:系统能够高效地清除产生的粉尘和有害气体,始终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2.省能:系统应能够低耗能地工作,以减少运行成本。

3.稳定:系统应具备稳定的运行性能,能够适应不同工作条件下的需求。

4.高品质:系统的零部件应选用高品质材料,具备耐磨、耐腐蚀和耐高温等特性。

三、系统组成1.风机:负责产生足够的风量,以将空气中的粉尘和有害气体吸入系统。

2.过滤器:用于过滤空气中的粉尘,确保排出的气体符合国家标准。

3.净化设备:用于去除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并对废气进行处理,避免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4.排风口:将经过净化处理的空气排出系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5.控制系统:负责监控和控制通风除尘系统的运行状态,实现自动化运行。

四、系统设计流程1.确定通风需求:根据工作场所的面积和使用条件,确定通风除尘系统的各项参数,如风量、风速等。

2.选型:根据通风需求和场地条件,选购适合的风机、过滤器和净化设备等零部件。

3.布置布局:根据场地的空间布局,合理安排各组件的位置和布线。

4.安装调试: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工作,确保各组件能够正常运行。

5.运行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通风除尘系统,保证其稳定运行。

五、系统优化为了进一步提高通风除尘系统的效率和节能性,可以采取以下几种优化措施:1.使用高效过滤器:选用具有较高过滤效率和较长使用寿命的过滤器,以降低粉尘排放。

2.采用节能风机:选用具有较高效率和较低功耗的风机,减少系统运行的能量消耗。

3.定期清洁维护:定期清洁和更换过滤器,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净化效果。

4.优化管道设计:合理设计通风管道,减少管道阻力,提高风量利用率。

综上所述,通风除尘系统设计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程。

车间除尘设计方案

车间除尘设计方案
成本高
介绍各种除尘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滤筒除尘器:适用于处理高
温、高湿度、高粉尘浓度的
声波除尘器:适用于处理高
静电除尘器:适用于处理高 温、高湿度、高粉尘浓度的
工况,具有较高的除尘效率。
温、高湿度、高粉尘浓度的 工况,具有较高的除尘效率。
工况,具有较高的除尘效率。
泡沫除尘器:适用于处理高
旋风除尘器:适用于处理高
02
除尘效果不佳:可能出现除尘效果不佳,需要 调整除尘设备参数,优化除尘工艺,提高除尘 效率。
03
设备故障问题:可能出现设备故障,需要定期 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04
操作人员培训问题:可能出现操作人员操作不 当,需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操作人 员的操作技能。
05
环保问题:可能出现环保不达标,需要严格按 照环保法规进行除尘,确保除尘效果达到环保 要求。
0 设计除尘系统,包括除尘器类型、 2 风量、风压、管道布置等。
0 监测除尘效果,包括粉尘浓度、 4 排放浓度、能耗等。
0 定期维护和保养除尘系统,确保 6 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对车间除尘效果进行评估的方法和标准
0
粉尘浓度:测量车间内空气中的
1
粉尘浓度,判断除尘效果Biblioteka 除尘设备效率:评估除尘设备的
0
工作效率,判断除尘效果
01
影响员工健康:粉 尘吸入可能导致呼 吸道疾病、皮肤病 等
02
降低生产效率:粉 尘影响设备运行, 降低生产效率
03
增加生产成本:粉 尘处理需要投入额 外的人力、物力和 财力
04
环保问题:粉尘排 放可能造成环境污 染,影响企业形象 和声誉
强调车间除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某加工车间通风除尘系统设计

某加工车间通风除尘系统设计

课程名称工业通风与防尘院(系)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安全工程(1)班学生姓名学号设计地点指导教师设计起止时间:2014年5月12日至2014年5月25日目录1.前言 (1)2.车间简介 (2)2.1抛光间的基本情况 (2)2.2设计相关说明 (2)3.生产车间除尘系统设计 (4)3.1通风除尘系统各部件的选择 (4)3.1.1系统划分 (4)3.1.2排风罩的选择 (4)3.1.3风管的设计 (5)3.1.4除尘器的选择 (6)3.2系统组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通风除尘系统的阻力计算 (10)3.3.1风量的计算 (10)3.3.2系统的水力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结束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前言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会散发各种有害物质(粉尘、有害蒸气和气体)以及余热和余湿,如果不加以控制会使室内、外空气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危害人体的健康、动植物生长,影响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行。

因此控制工业有害物对室内外空气环境的影响和破环是当前非常重要的问题。

要控制有害物的扩散改善车间环境和防止大气污染,首先必须了解工业有害物产生的原因和散发的机理,认识各种工业有害物对人体及工农业生产的危害,明确室内外环境要求达到的控制目标(卫生标准和排放标准),提出改善空气环境的有效措施。

粉尘是占有害物质的大多数,粉尘是指粒径大小不等,能在空气中浮游的固体微粒。

粉尘的来源很广,冶金、机械、建材、轻工、电力等许多工业生产部门都会产生大量的粉尘。

粉尘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性,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其次是经皮肤进入人体,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的情况较少。

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同粉尘的性质、粒径大小、浓度、与人体持续接触的时间、车间的气象条件和进入人体的粉尘量等有关。

车间除尘系统设计

车间除尘系统设计

目录1 绪论1.1 课程设计的目的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课程理论知识,并能结合实践,学以致用。

本设计为车间除尘系统的设计,能使学生得到一次综合训练,特别是:1、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步骤,技术资料的查找与应用;2、基本计算方法和绘图能力的训练;3、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其有关课程的理论知识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4、熟悉、贯彻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及其它有关政策。

1.2 课程设计的任务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全面地完成此规定的设计。

其内容包括:1、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各一份;2、平面布置图一份;3、立面布置图一份;4、轴侧图一份。

1.3设计的内容1、罩的设计控制点速度Vx的确定;集气罩排风量、尺寸的确定。

2、道的初步设计管内流速的确定;管道直径的确定;弯头设计;直管长的确定;三通的设计计算。

3、损平衡计算分段计算;压力校核。

4、压损计算5、风机、校核6、机选择、校核7、有关说明1.4 设计课题与有关数据1、设计题目:车间除尘系统设计;2、课题已知条件;a 车间面积与两台产生污染设备的位置,见附图。

b 产生污染源设备的情况污染源:立方体长×宽×高=1200×650×950操作条件:20 ℃ 101.3 KPa污染源产生轻矿物粉尘,以轻微速度发散到尚属平静的空气中。

c 在该污染设备的顶部设计两个伞形集气罩,罩口边须距离污染源上平面H=600 mm时才操作正常。

d 管道和集气罩均用钢板制作钢管相对粗糙度 K=0.15排气筒口离地面高度12 me 所用除尘器LD14型布袋除尘器,该除尘器阻力为980 Pa;长:4503 mm;宽:2250 mm;除尘器进口高度:3653 mm;除尘器出口高度:8890 mm;所用除尘草图见附图或者自行设计。

f 有关尺寸墙厚 240 mm 方块柱 300×300车间大门可取 2010×20103010×30102550×24104010×4010窗台到地面距离: 民房 900~700 mm工业用房 1.0~2.0 m仓库 1.5~2.0 m图1.1 图2. 除尘器尺寸图型号:LD14-84型 过滤面积:168m2,最大风量:25200m3/h2 集气罩的设计2.1 集气罩由于空气污染物在车间的扩散机理是污染物依附于气流而扩散的,由题设条件可知,本设计适宜采用外部集气罩中的冷过程上部集气罩。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某企业加工车间通风除尘系统设计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某企业加工车间通风除尘系统设计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某企业加工车间通风除尘系统设计本课程设计旨在为某企业加工车间设计一个有效的通风除尘系统。

背景包括该企业加工车间存在的通风除尘问题以及对员工健康和生产环境的影响。

目标是通过设计一个高效可靠的通风除尘系统,改善车间空气质量,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并降低粉尘和污染物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概述工业通风的基础知识,包括通风原理、通风系统组成部分等。

工业通风是指通过机械设备,通过改变空气流动方式,控制室内温度、湿度、洁净度等参数,以满足特定工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的一种技术。

通风系统的设计与安装,可以有效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生产效率,保护工人健康,降低污染排放,实现节能减排。

通风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输入新鲜空气,替换室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调节室内温湿度,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通风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进风口:通风系统的起始部分,通过进风口输入新鲜空气。

进风口应位于车间远离污染源的地方,可以通过过滤设备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

进风口:通风系统的起始部分,通过进风口输入新鲜空气。

进风口应位于车间远离污染源的地方,可以通过过滤设备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

送风管道:将新鲜空气从进风口输送到加工车间,通过合理布置送风管道,可以确保空气流动均匀,并且把新鲜空气送到需要的位置。

送风管道:将新鲜空气从进风口输送到加工车间,通过合理布置送风管道,可以确保空气流动均匀,并且把新鲜空气送到需要的位置。

送风管道:将新鲜空气从进风口输送到加工车间,通过合理布置送风管道,可以确保空气流动均匀,并且把新鲜空气送到需要的位置。

送风管道:将新鲜空气从进风口输送到加工车间,通过合理布置送风管道,可以确保空气流动均匀,并且把新鲜空气送到需要的位置。

排风口:通风系统的出口部分,将室内的污浊空气排出车间。

排风口应位于车间相对污染源较远的地方,也可以通过过滤设备净化排出的空气。

排风口:通风系统的出口部分,将室内的污浊空气排出车间。

排风口应位于车间相对污染源较远的地方,也可以通过过滤设备净化排出的空气。

车间除尘方案范文

车间除尘方案范文

车间除尘方案范文车间除尘是指通过合理的技术手段,将车间内产生的粉尘物质去除或减少到一定的程度,以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卫生水平。

车间除尘方案的设计和实施需根据具体车间情况来确定,以下将就车间除尘方案的一般步骤进行详细介绍。

1.确定车间除尘方案的目标-保护工人的健康:去除或减少车间内的粉尘物质,降低工人接触粉尘的风险,防止粉尘对工人的影响。

-保证产品质量:避免粉尘污染对产品的质量产生影响,提高产品的品质。

-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粉尘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车间除尘设备的选择根据车间的特点以及除尘目标,选择合适的除尘设备,包括:-预处理设备:包括除尘器、旋风分离器等,用于去除粗大颗粒的粉尘。

-过滤设备:包括滤袋除尘器、湿式除尘器等,用于去除细小颗粒的粉尘。

-吸风设备:包括风机、风管等,用于产生负压,将粉尘吸入除尘设备。

3.各类车间除尘设备的布局根据车间的工艺流程,合理布局各类除尘设备,确保粉尘能够被有效地除尘设备捕捉和吸入,以达到车间除尘的效果。

4.设计合理的除尘管道系统设计合理的除尘管道系统可以确保车间除尘设备的捕集效率,并减少粉尘的二次污染。

管道的设计要考虑到风速、风量和阻力等因素,并合理选择材料,以提高管道的耐磨性和密封性。

5.检测和监控车间除尘效果定期检测和监控车间除尘设备的运行情况,包括风速、风量、除尘效率等参数。

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及时发现除尘设备的问题,并进行调整和维护,以保证车间除尘的效果。

6.培训工人的意识和技能向工人提供必要的培训,使他们了解车间除尘的重要性,掌握正确使用除尘设备的方法,并提供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以保护他们的健康。

7.定期维护和保养除尘设备定期对除尘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清理除尘设备的滤袋或湿式除尘器的沉淀池,更换损坏的滤袋或过滤材料,保证除尘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除尘效果。

总之,车间除尘方案的设计和实施需根据具体车间情况来确定,需考虑到车间特点、粉尘的性质与产生源、除尘设备的选择和布局等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风管 (8)其他设备...................., (8)某车间除尘系统设计第1章课程设计任务书一、目的: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课程理论知识,并能结合实践,学以致用。

本设计为车间除尘系统的设计,使学生得到一次综合训练。

特别是:1.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步骤,技术资料的查找与运用;2.基本计算方法和绘图能力的训练;3.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其有关的理论知识,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4.熟悉、贯彻国家环境保护法及其有关政策。

二、任务与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必须在老师指导下独立、全面地完成此规定的设计。

其内容包括:1.设计说明书一份,设计计算书一份2.平面布置图一份3.立面布置图一份4.轴侧图一份三、设计内容1.集气罩的设计控制点控制速度V的确定集气罩排风量、尺寸的确定2.管道的初步设计管内流速确定管道直径确定弯头设计直管长确定三通设计计算3.压损平衡计算分段计算压力校核4.总压损计算5.选风机、校核6.电机选择、校核7.车间大门设计四、设计课题与有关数据1.设计题:某车间除尘系统设计说明:本设计为新建项目进行设计。

项目设计完成后的验收标准有:《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96表2中二级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标准;2.课题已知条件a.车间面积与两台产生污染设备的位置见附图一b.产生污染源设备的情况污染源:两个污染源水平放置,立方体 L × W × H 1200×600×1000(mm)操作条件:20℃污染源产生粉尘情况:污染源产生轻矿物粉尘,以轻微速度发散到尚属平静的空气中。

c.在该污染设备的顶部设计二个伞形集气罩,罩口边须距污染面积H=600mm,才操作正常。

d.管道和集气罩均用钢板制作钢管相对粗糙度 K=排气筒口离地面高12me.所用除尘器:LD14型布袋除尘器布,该布袋除尘器阻力为980Pa,长,宽,除尘器进口高度,出口高度。

f.有关尺寸车间长宽高分别为:18米*12米*12米。

墙厚 240mm 方块柱 300 x300车间大门可取2010x2010窗台到地面距离民用房 900—700mm工业用房 -2.0cm仓库~ m附图一:车间平面及两个污染源的位置第2章局部排气通风系统的组成局部排气通风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局部气流,使局部工作范围不受有害物的污染,并且造成符合要求的空气环境。

典型的局部排气通风系统如图2所示,通常由下述几个部分组成。

集气罩集气罩是捕集含尘有害气体的设备装置。

通过集气罩口的气流运动,可在有害物散发地点直接捕集有害物而控制其在车间的扩散,保证室内工作区有害物浓度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

集气罩设计应该考虑实际环境,工作场合,以与工作场合匹配为宜,从而最大程度上收集有害气体,减少扩散。

除尘器为了保护大气环境或回收原材料,当排气中的粉尘含量超过排放标准时,必须采用除尘器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入大气。

风机风机由电动机带动,为空气流动提供动力。

为了防止风机的磨损和腐蚀,一般把它装置在除尘设备的后面。

风管风管用于连接该系统的各个设备,提供气体流动的道路。

风管布置要合理,力求短、直、顺。

风管布置设计的好坏关系到管内流体的压力损失大小,从而影响了风机的选择。

其他辅助设备其他辅助设备包括清灰除尘设备等,保障系统的运行。

第3章除尘系统设计计算除尘系统通常由集气罩、通风管道、除尘器、通风机、电动机、烟囱等部分组成。

本章节将对各部分进行详细计算与选择。

集气罩的设计计算污染物捕集装置按气流流动的方式分为吸气式和吹气式两大类。

吸气捕集装置按其形状分为两类:集气罩和集气管。

对密闭的生产设备,若污染物在设备内部发生时,会通过设备的孔和缝隙逸到车间内,如果设备内部允许微负压存在时,则可采用集气管捕集污染物,如果设备内部不允许微负压存在或污染物发生在污染源的表面时,则可用集气罩进行捕集。

集气罩种类繁多,应用广泛。

按集气罩与污染源的相对位置及围挡情况,可把集气罩分为三类:密闭集气罩、半封闭集气罩、外部集气罩。

外部集气罩又可分为上部吸气罩、下部吸气罩、侧吸罩。

根据要求,本设计采用上部吸气罩。

3.1.1 集气罩的设计由题目设计条件和要求可知,本设计采用外部集气罩中的冷过程上部集气罩。

对于外部集气罩排风量的确定多采用控制速度法。

的确定(1)控制点控制速度Vx本设计中,污染源产生轻矿物粉尘,以轻微速度发散到尚属平静的空气中,所以污染源的控制速度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表13-2可得表13-2 外部集气罩污染源控制速度v x取~1.0 m/s 之间。

本设计选用v x =0.6 m/s 。

(2)集气罩排风量、尺寸的确定;本设计中污染源尺寸为L × W × H 1200×600×1000(mm),故适宜采用矩形集气罩,长、宽分别以a 、b 表示。

由《环境工程设计手册》P48图得集气罩计算示意图如下:题目已知罩口边距污染面积H=600mm ,则有a=m mm 68.116806008.01200H 8.0L ==⨯+=+b=m mm 08.110806008.0600H 8.0W ==⨯+=+为保证罩口吸气速度均匀,吸气罩的扩张角α不应大于60°,本设计中取45°,则集气罩高度为h ’=mm a 84045tan 21680tan 2/=︒⨯÷=⨯α。

为提高集气罩的控制效果,减少无效气流的吸入,罩口加设法兰边。

法兰边宽150-200mm ,本设计取160mm ,则集气罩总高为h=h ’+ 160=840+160=1000mm集气罩置于污染源上的排风量可按下式(《环境工程设计手册》P48,式)计算: 式中 Q-----排风量()K-----考虑沿高度速度分布不均的安全系数,通常取K=P-----罩口敞开面周长(m )H-----罩口距污染源的距离()u-----控制速度(m/s )则可得集气罩排风量13132.10015782.26.06.02)08.168.1(4.1Q --⋅=⋅=⨯⨯⨯+⨯=h m s m 由于两个污染源完全相同,则集气罩计算相同。

总排风量Qz :Qz=2Q=2×=h由图一可知,污染源边缘距墙中心线600mm,墙厚240mm,集气罩外边缘距污染源边缘240mm,则集气罩外边缘距墙内边缘为600-120-240=240mm。

3.1.3 集气罩设计小结有以上设计计算,集气罩相关参数如下:长a=1680mm,宽b=1080mm,高h=1000mm,扩张角α=45°,排风量Q=h集气罩边缘距墙240mm。

管道的设计在净化系统中用以输送气流的管道称为风管,通过风管使系统的设备和部件连成一个整体。

管段设计主要是根据集气罩的流量以及净化设备的要求来完成必须的管道的参数设计。

这主要包括:管内流速的确定;管道直径的确定;弯头的设计;直管长度的确定;三通设计计算;沿程阻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

本设计采用圆形风管来进行连接。

3.2.1管道设计的原则根据蒋文举.《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管道设计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管道系统布置应从总体布局考虑,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力求简单、紧凑,安装、操作、维修方便,尽可能缩短管线长度,减少占地空间,适用、美观、节省投资。

2.管道应尽量集中成列、平行敷设,并应尽量沿墙或柱子敷设。

管径大的或保温管道应设在靠墙侧。

3.管道与梁、柱、墙、设备及管道之间应有一定的距离,以满足施工、运行、检修和热胀冷缩的要求,一般不小于100-200mm。

4.管道应尽量避免遮挡室内采光和妨碍门窗启闭;应不妨碍设备、管件、阀门和人孔的操作和检修;应不妨碍起重机的工作。

5.管道通过人行道时,与地面净距应不小于2m。

6.除尘管道力求顺直,保证气流畅通。

分支管与水平管或倾斜主干管连接时,应从上部或侧面接入;三通管的夹角一般不大于30°。

7. 进行管道压力损失计算时,管段长度一般按两管件中心线之间的距离计算,不扣除管件(如三通、弯头)本身的长度。

8. 对并联管道进行阻力平衡计算,除尘系统小于10%,否则进行管径调整。

3.2.2管道阻力分段计算图3-1 管道设计简图图1.管道内最低速度的确定《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表13-4所列为除尘管道内最低气体流速,可供设计参考。

在本设计中,污染物为轻矿粉,查《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表13-4得水平管内最低流速为14 m/s ,垂直管为12 m /s 。

考虑要用到垂直管和水平管两部分,而用同一管径。

故取管内气速:V 1=14 m /s2.管径的计算与实际速度的确定由Q=(πd 2V)/4得到:d=VQ π4 则有d 1=550mm核算实际速度:V 1=4Q/(πd 12)=14.9 m /s ;查计算表知:动压为 ;当量阻力系数/0.0306d λ=。

三通管后的管径d 2:d 2=774mm ,圆整取d 2=750mm ;核算实际速度:V 2=14.9 m /s ;查计算表知:动压为 ;当量阻力系数/0.0306d λ=。

3.管段长度的确定总体设计草图见图。

由除尘器进口高度:3653 mm ,故管段1的长度L 1=2000+7385=9385mm管段2的长度L 2=2000mm管段3的长度L3=1615+1267=2882mm管段4的长度L4=3000+8890=11890mm 管段5的长度L5=1200mm4.集气罩和弯头的确定查《环境工程设计手册》:1、对集气罩1,ξ=。

2、对集气罩2,ξ=。

3、采用90°弯头(R/d=阻力系数ξ=。

5.三通的确定根据管径与流量查《环境工程设计手册》:采用30°直流三通(如图):阻力系数ξ1=,阻力系数ξ2=。

图6.管道阻力计算(1) 管段①的阻力计算摩擦压力损失为局部阻力包括集气罩1、90°弯头(R/d=)和30°直流三通;故∑ξ=++=则局部压损为(2) 管段②的阻力计算摩擦压力损失为局部阻力包括集气罩2、90°弯头(R/d=)和30°直流三通;故∑ξ=++=则局部压损为(3) 管段③的阻力计算摩擦压力损失为局部阻力包括除尘器阻力、90°弯头(R/d=)和合流三通; 故局部压损为 (4) 管段④的阻力计算摩擦压力损失为局部阻力有两个90°弯头(R/d=); 故局部压损为 (5) 管段⑤的阻力计算摩擦压力损失为改管段有90°弯头(R/d=)两个;伞形风帽压力损失ξ=;通风机出口压力损失ξ=。

故局部压损 (6) 并联管压力平衡故有:()()121/79.5474.75/79.54 6.0%10%P P P ∆-∆∆=-=〈 显然压力平衡,符合节点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