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使用呼吸机时呼吸衰竭临床诊断标准

使用呼吸机时呼吸衰竭临床诊断标准呼吸衰竭是指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导致呼吸系统功能丧失,无法维持正常的氧和二氧化碳交换。
呼吸衰竭通常需要使用呼吸机来提供机械通气支持。
呼吸衰竭的临床诊断标准是基于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气分析和呼吸功能检查结果。
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包括呼吸困难、气促、疲劳、心悸、胸闷等症状。
呼吸衰竭患者常常出现呼吸频率增快、呼吸表浅、使用辅助呼吸肌力量进行呼吸、辅助呼吸肌的使用对呼吸暂停或暂停有意义、呼吸节律不规则以及心率增快等。
这些临床表现提示呼吸系统功能受损,有可能发生呼吸衰竭。
血气分析是诊断呼吸衰竭的重要方法之一。
常规血气分析结果可以查看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动脉血pH值等指标。
通常情况下,呼吸衰竭患者的PaO2水平低于60 mm Hg,PaCO2水平高于50 mm Hg,动脉血酸碱平衡(pH)异常(低于7.35或高于7.45)。
这些异常指标反映了呼吸系统无法有效地维持氧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呼吸功能检查也是诊断呼吸衰竭的重要方法之一。
常见的呼吸功能检查包括肺活量、呼气峰流速(PEF),最大吸气流速(MIF),呼气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呼吸系统的功能状态。
在呼吸衰竭患者中,呼气流速降低、肺活量减少、MIF降低和FEV1下降等指标异常。
这些异常结果提示呼吸系统受损,有可能导致呼吸衰竭。
除了临床症状、血气分析和呼吸功能检查,其他辅助检查也有助于呼吸衰竭的诊断。
例如,胸部X射线可以显示肺部病变,如肺炎、肺水肿等。
心电图可以评估心脏功能,判断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
这些辅助检查结果可以提供关于呼吸衰竭原因的重要信息。
总之,呼吸衰竭的临床诊断标准是基于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气分析和呼吸功能检查结果。
临床表现包括呼吸困难、气促、疲劳等症状。
血气分析结果可以显示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呼吸功能检查可以反映呼吸系统的功能状态。
呼吸衰竭诊断和处理原则

呼吸衰竭诊断和处理原则
(五)抗感染
感染 痰 阻呼衰,慢阻肺肺心病感染表现特殊性 治疗:引流通畅,广谱高效抗生素
(六)合并症治疗
肺心病,右心功能不全,消化道出血,休克,多器 官功能衰竭
(七)营养支持
呼吸功能↑,摄入不足,发热
呼吸衰竭诊断和处理原则
(四)血液循环系统 PaO2↓+PaCO2↑→HR↑ CO↑ Bp↑肺动脉压↑→右心衰竭 PaCO2↑:皮肤温暖多汗、头痛 PaO2↓ 酸中毒→心肌损害→Bp↓ 心律失常 心脏停搏
(五)消化与泌尿系统症状 ALT↑BUN↑胃肠道黏膜充血、水肿、应激性溃疡 → 消化出血
呼吸衰竭诊断和处理原则
肾血管扩张,尿量↑
PaCO2↑
PaCO2>65mmHg,pH↓,肾血管痉挛,尿量↓,HCO3-、Na+再吸收↑
呼吸衰竭诊断和处理原则
(五) 酸碱电解质
代酸
PaO2↓
① 产生能量↓,无氧代谢能量转换效率为氧化代谢的1/4→钠泵功
能障碍→K+出,Na+、H+进
② 乳酸,无机磷↑(氧化磷酸化过程抑制)
急性:对pH影响大
4、肺A-V样分流,常产生I型呼衰 肺泡萎陷,水肿,实变 若分流量>30%,吸氧亦难以纠正
呼吸衰竭诊断和处理原则
维持正常气体(O2 、CO2)交换,肺泡通 气和血流灌注比例(V/Q) 必须协调
呼吸衰竭诊断和处理原则
呼吸衰竭诊断和处理原则
5、氧耗量↑ 发热 寒颤 抽搐 呼吸困难
机
体
耗
缺氧
氧
加重
呼吸衰竭的诊断评估与治疗

呼吸频率
观察每分钟呼吸次数
2
呼吸模式
例如深浅、快慢
3
呼吸音
听诊肺部是否有异常
4
胸廓形态
观察胸廓是否有变形
通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模式、呼吸音和胸廓形态等,可以初步判断呼吸衰竭的严重程度。
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
反映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和形态,提示感染、贫血或其他血液系统疾病。
2
生化指标
评估肝肾功能、电解质平衡、血糖水平等,判断呼吸衰竭的严重程度和基础疾病。
康复治疗
包括呼吸训练、运动锻炼、心理疏导等,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能力。
生活方式调整
患者应戒烟、控制体重、合理饮食、避免剧烈运动等,以减少肺动脉高压的进展。
基础疾病的治疗
针对性治疗
基础疾病的治疗取决于具体的病因,例如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
多学科协作
呼吸衰竭患者可能需要多学科协作,例如心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等。
呼吸困难
患者主诉呼吸困难,甚至出现明显的呼吸窘迫。
3
血氧饱和度
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低于90%,甚至更低。
4
意识障碍
患者出现意识模糊、嗜睡甚至昏迷。
非侵入性通气支持
1
鼻塞
鼻塞是应用最广泛的非侵入性通气模式,适用于轻中度呼吸衰竭患者,尤其是在急性加重期间
2
面罩
面罩通气适用于鼻塞通气无效或患者难以耐受鼻塞通气的患者
其他
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严重感染等也会导致呼吸衰竭。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
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呼吸费力、喘息等症状。
咳嗽
呼吸衰竭患者可能出现干咳、湿咳或咯血。
呼吸衰竭的诊断与替代治疗

评估呼吸功能对于诊断和治疗呼吸衰竭至关重要,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1
呼吸肌力
评估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
2
肺功能
评估肺容量、气流速度和气体交换能力。
3
血气分析
评估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
4
影像学检查
评估肺部结构和功能。
评估呼吸功能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呼吸系统状况,从而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3
3. 神经系统疾病
脑卒中、脊髓损伤、神经肌肉疾病等会导致呼吸肌无力或麻痹,影响呼吸运动。
4
4. 其他疾病
药物中毒、代谢性疾病、重症感染等也会导致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的症状表现
呼吸困难
患者呼吸急促,用力呼吸,吸气费力。
疲乏无力
患者感觉疲惫,无力,活动受限。
胸闷胸痛
患者感到胸部压迫,呼吸不畅,甚至出现疼痛。
2
2. 慢性呼吸衰竭
可能持续数月或数年,需要长期管理。
3
3. 混合型呼吸衰竭
表现为急性和慢性的呼吸衰竭症状。
急性呼吸衰竭的原因
肺部疾病
肺炎、肺栓塞、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等肺部疾病会导致肺泡气体交换功能障碍,进而引起呼吸衰竭。
心血管疾病
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梗塞等心脏疾病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进而引起肺淤血和呼吸衰竭。
氧疗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1
1. 鼻导管吸氧
最常用的氧疗方法,通过鼻导管输送低浓度氧气,方便易行。
2
2. 面罩吸氧
适用于需要更高浓度氧气的患者,通过面罩密封呼吸道,提供较高氧浓度。
3
3. 高流量氧疗
可提供高浓度、高流量氧气,改善肺泡通气,适用于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
呼吸衰竭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分析

呼吸衰竭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分析摘要:呼吸衰竭是常见的一种临床综合症,临床上导致呼吸衰竭的原因有很多种,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肺水肿等等。
患有呼吸衰竭的患者有呼吸困难、紫绀、抽搐、昏迷等临床表现,并且出现低氧血症和低碳酸血症引起休克,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
因此,早期诊断呼吸衰竭并给予及时准确的救治显得至关重要。
呼吸衰竭的临床诊断方法最主要的为血气分析,还可辅助检查肺功能、胸部影像学和纤维支气管镜等。
确诊之后,呼吸衰竭的患者需及时救治,治疗的方法有氧疗、保持呼吸通畅、呼吸兴奋剂、机械通气以及支持治疗等,其中,机械通气中治疗效果最佳的方法是无创正压通气。
经治疗后呼吸衰竭的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减轻,休克和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肺通气量增加,换气功能增强。
关键词:呼吸衰竭;临床诊断;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分析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使静息状态下也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症,呼吸衰竭可以分为急性呼吸衰竭和慢性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衰竭发病时间短,发病急,而慢性呼吸衰竭发病时间长,发病重,如果患者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很有可能造成患者昏迷甚至死亡。
一、呼吸衰竭的临床诊断分析除原发疾病、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所致的临床表现外,呼吸衰竭的诊断主要依靠血气分析。
而结合肺功能、胸部影像学和纤维支气管镜等辅助检查对于明确呼吸衰竭的原因至关重要。
(一)、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气分析可以判断患者呼吸衰竭和酸碱失衡的严重程度,并且可以辅助呼吸衰竭患者的救治。
PH可以反映机体的代偿状态,有助于鉴别急性呼吸衰竭或者慢性呼吸衰竭。
在海平面、静息状态、呼吸空气条件下,动脉血氧分压小于60mmHg,伴有或者不伴有二氧化碳分压大于50mmHg, 便可以诊断为呼吸衰竭。
当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为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升高、PH正常时,说明患者酸中毒类型为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
第二篇 第十四章 呼吸衰竭

■轻度CO2潴留
■
脑血管扩张
头痛、头晕、烦躁不安
PaCO2>10.7kPa
言语不清、扑翼样震颤、精神错乱、 嗜睡、抽搐、呼吸( - )
二氧化碳麻醉
(3)肺性脑病(Pulmonary encephalopathy)
■脑血管受损(Cerebrovascular
2. 弥散障碍--指O2、CO2等气体通过肺
泡膜进行交换的物理弥散过程发生障碍 气体弥散速度取决于 肺泡膜两侧气体分压差 气体弥散系数 肺泡膜的弥散面积 厚度和通透性 血液与肺泡接触时间 心排出量 Hb含量 V/Q比例等
3. 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正常成年人静息时】 .
肺泡每分通气量( VA,4L/min)和肺血流量(Q,5L/min)的 · · 比值(VA/ Q)约为0.8。
临床表现
(一)呼吸困难:最早出现的症状
•
• •
表现为节律、频率、幅度的改变
中枢性:潮式、间歇式、抽泣样 慢阻肺:辅助呼吸肌参与、呼气延长→浅快→浅慢、 潮式
(二)发绀:缺氧的典型症状
• • • SaO2<90%,(还原血红蛋白≥50g/L — 发绀) 中央性发绀 — 由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所致 周围性发绀 — 末梢循环障碍
VA 肺上部 肺中部 肺下部 1.2L/min 1.8L/min 2.1L/min
·
·
Q
·
VA/ Q 3.0 0.9 0.6
· ·
0.4L/min 2.0L/min 3.4L/min
生理性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不协 调造成正常PaO2比PAO2稍低的原因。
(1) 通气/血流比失调的原因和类型
呼吸衰竭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2、临床症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犬只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包括排尿减少、 口渴、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呕吐、口腔及眼睑粘膜水肿等。
3、实验室检查:通过尿液分析、血液生化检查等实验室手段,可以了解肾 脏功能的情况。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和程度。
4、其他检查:如超声检查、X线检查等,可以帮助发现肾脏的病变和可能的 病因。
参考内容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犬类常见的临床疾病,其特征是肾脏功能在短时间内 迅速恶化。这种疾病的发生通常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包括中毒、血液循环问 题、尿路阻塞、肾脏损伤等。本次演示将探讨犬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诊断与治 疗方法。
一、临床诊断
1、病史调查:了解犬只的年龄、性别、品种、病史和家族病史。这些因素 可能增加犬只患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风险。
6、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呼吸衰竭的潜在病因。
六、结论
总之,呼吸衰竭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构成 极大的威胁。了解呼吸衰竭的原因、症状及治疗方法,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对于维护人们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自己的呼吸状况, 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以降低呼吸衰竭的风险。如有疑虑或出现相关 症状,请及时就医诊治。
谢谢观看
2、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肺部疾病,需要积极治 疗和管理。
3、避免药物滥用:特别是镇静剂和麻醉剂,可能导致呼吸抑制,应避免滥 用。
4、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等,这些人群的呼吸系统功能较为脆 弱,应特别。
5、避免环境刺激:如暴露在粉尘、烟雾等有害环境中,应尽量避免或减少 接触。
4、支持疗法:在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过程中,可能需要提供一些支持疗 法,如补充营养物质等。这些治疗可以减轻犬只的负担,有助于恢复。
呼吸衰竭的诊断与处理

心电图监测
总结词
心电图监测用于观察心脏电生理活动,有助于发现心律失常和心脏骤停等与呼 吸衰竭相关的心脏问题。
详细描述
心电图监测通过连续记录心脏的电活动,能够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 心肌梗死等心脏问题,这些问题可能进一步影响呼吸功能,加重呼吸衰竭。
呼吸功能评估
总结词
呼吸功能评估包括肺通气功能、换气功能和呼吸驱动力的测定,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呼吸生理特点和呼吸衰竭的原 因。
详细描述
氧疗通过增加吸入氧浓度,提高血液 中的氧分压,从而改善组织器官的缺 氧状态。对于呼吸衰竭患者,氧疗可 以缓解呼吸困难、纠正低氧血症,为 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
机械通气
总结词
通过机械装置辅助或替代呼吸运动,以 改善气体交换和呼吸功能。
VS
详细描述
机械通气是呼吸衰竭治疗的重要手段,通 过面罩、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方式,将 呼吸机与患者呼吸道相连,以辅助或完全 替代患者的呼吸运动。机械通气可以改善 通气不足、换气障碍等问题,纠正低氧血 症和高碳酸血症,维持酸碱平衡。
02
呼吸衰竭的评估与监测
血气分析
总结词
血气分析是诊断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 含量,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和酸碱平 衡状态。
详细描述
血气分析通过抽取动脉血液样本,测定 血液中的pH值、二氧化碳分压 (PaCO2)、氧分压(PaO2)、碳酸 氢盐(HCO3-)等指标,帮助医生判断 患者的呼吸功能是否正常,是否存在酸 碱平衡失调。
药物治疗
总结词
通过药物手段来缓解症状、改善呼吸功能。
详细描述
药物治疗是呼吸衰竭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 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平喘药、抗炎药、利 尿药、强心药等,可以缓解呼吸困难、改善 呼吸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衰竭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发表时间:2015-10-22T17:10:31.30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5期作者:张翠霞
[导读]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人民医院呼吸消化科 15000 要准确的诊断呼吸衰竭病症,需要综合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动脉血气特点以及呼吸功能检查等等因素,确诊病情因素才可能提供对症治疗措施,提升临床救治成功率。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人民医院呼吸消化科 15000
摘要:目的探究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特点,并总结治疗措施。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8月入院接受治疗的82例呼吸衰竭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按照患者的呼吸衰竭病程特点为患者开展对症治疗,救治率高达97.6%。
结论要准确的诊断呼吸衰竭病症,需要综合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动脉血气特点以及呼吸功能检查等等因素,确诊病情因素才可能提供对症治疗措施,提升临床救治成功率。
关键词:呼吸衰竭;诊断治疗;供氧
呼吸衰竭是因为肺部通气不足,弥散性功能障碍与肺通气/血流比失衡而造成的问题,会让人在静息的状态下呼吸而发生低氧血症或者二氧化碳潴留的问题,诱发各项生理功能与代谢功能的紊乱[1]。
呼吸衰竭发病急,病程迁延迅速,如果治疗不够及时,对患者造成的安全威胁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医生在处理此项病症的时候,需要依照患者的病情发展程度为其设计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以实现降低患者临床死亡率的目的。
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我院82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对其临床诊断与救治方式进行总结,具体内容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8月入院接受治疗的82例呼吸衰竭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区间在24岁至79岁之间,平均年龄(53.4±12.3)岁。
本次乳腺的82例呼吸衰竭患者,按照其病程特点,有33例急性呼吸衰竭,49例患者为慢性呼吸衰竭。
1.2方法
本组82例患者全部使用吸氧治疗,以改善患者的呼吸衰竭而出现的缺氧问题,其中41例患者使用面罩吸氧,26例患者使用鼻导管吸氧,另外15例患者使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7例严重肺部感染而造成病症出现的患者,为其提供阿奇霉片做抗感染治疗,每天0.5g,连续服用10d;另外5例患者因为外伤而总成胸腔积液存在,为其使用手术措施治疗,手术方式为患者抽取积液,以保证患者的呼吸畅通。
慢性呼吸衰竭:使用喹诺酮类或者氨基糖苷类联合美洛西林开展抗感染治疗,使用浓度为0.5%的沙丁胺醇溶液1mg至5㎎,以雾化吸入的方式为患者执行治疗措施,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氧流量保持在每分钟1~3L,氧浓度控制在25%~33%为患者开展用氧治疗,并且依照患者的个人病情适当的加入呼吸中枢兴奋剂,例如可以使用25mg的小剂量氢氯噻嗪,每天1次至3次,联合使用40mg的联合螺内酯,每天1次至2次,药物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钾的补充[2]。
在这个过程中要同步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治疗,为患者补充高蛋白和高热量的食物。
2.结果
本组82例患者经过临床诊断与对症治疗后,1例患者因为胸外伤程度严重,造成肺部挫伤程度严峻而抢救无效死亡,另外1例患者因为尿症牵连至全身脏器衰竭而死亡,临床死亡率为2.4%;另外80例患者经过临床救治后成功康复,病情慢慢得到好转控制,生活质量逐渐上升后顺利出院,救治成功率为97.6%。
3.讨论
呼吸衰竭属于人体呼吸生理病理性失调而造成的一种不良临床病症,不管何种愿意都会加重患者肺氧合障碍以及肺泡通气失衡,从而使得患者发生气体交换障碍症状而加重呼吸衰竭临床表现,此项病症的分类能够参照病程发展的急缓程度,分成急性与慢性两种[3]。
3.1呼吸衰竭的临床诊断
分析动脉气血可以对呼吸衰竭的类型进行分析,并且对病症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以更好的了解人体内的酸碱平衡程度,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参照标准,且效果突出,安全性极高,属于呼吸功能受损者接受最普遍的检查方式。
对谵妄昏迷、疾病为重的而无法顺利接受治疗的患者配合开展治疗,但是对呼吸功能、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障碍的判断具有优质表现效果。
患者如有严重的感染、气胸和胸腔积液等会加重呼吸衰竭病症,对患者开展X线检查时就能够得出相应的反映效果,在呼吸衰竭的病情诊断过程中使用X线能够准确的诊断出患者的患病原因,而临床随着支气管镜以及胸腔镜等技术的高速发展,这两项技术被使用在病情诊断方面的作用也愈发突出[4]。
3.2呼吸衰竭的治疗
呼吸衰竭的治疗不能够一概而就,而是需要按照患者的具体病情,对患者开展对症治疗,因为I型和II型的呼吸衰竭治疗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要保持患者有通畅的气道,可以为其提供氧气或者呼吸兴奋剂等治疗[5]。
I型的呼吸衰竭,因为患者通气功能受到了阻碍,因此在氧疗过程中需要升高氧气的浓度,但是II型的呼吸衰竭患者,对其治疗则要使用低流量吸氧动作,避免其出现PaCO2对呼吸作用造成抑制。
对患者提供快速、准确的临床动脉血气分析和影像学检查等确诊患者的病情,之后依照患者的具体病情特征为患者开展抢救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为其使用抗生素行抗感染和积液抽取治疗,同时可以为患者提供氧气治疗,以改善患者出现的机体缺氧病症;对于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为其开展抗感染治疗、雾化吸入通气以及小剂量呼吸中枢兴奋剂等治疗方式。
本次研究中82例患者,对其开展对症治疗,救治成功率高达97.6%,让80例患者顺利脱离生命危险而顺利出院,这和古力米热.依明等[6]的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临床上治疗呼吸衰竭,需要对患者的发病要素、临床表现特点和血气分析结果等行综合全面的考量,这样很容易诊断出呼吸衰竭的病症,也会对因为不同因素而造成的呼吸衰竭程度与病理特征有全面综合的了解,并且开展相应的指导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
[1]杨立慧.呼吸衰竭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与治疗[J].现代养生,2014,20:51.
[2]韩庆影,汤丽范.关于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与治疗[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23:16.
[3]顾艺难,秦少云.160例呼吸衰竭患者的诊治研究[J].实用临床医学,2013,08:18-20.
[4]叶裕良.扩张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与治疗[J].中国医药科学,2011,10:152-158.
[5]李珍莹.矽肺伴Ⅱ型呼吸衰竭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J].临床医学,2014,10:51-52.
[6]古力米热.依明,努尔阿米娜·米吉提.60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诊疗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26: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