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治疗的临床思维

合集下载

呼吸衰竭治疗的临床思维

呼吸衰竭治疗的临床思维

呼吸衰竭治疗的临床思维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下面从思维基础和思维要点两个方面阐述其康复治疗的要点。

一、思维基础2呼吸衰竭的病因引起慢性呼吸衰竭最常见的基础疾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症肺结核、肺间质纤维化、尘肺、慢性支气管炎、外伤等。

其中最常见的疾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1发病机制及其诱因肺通气障碍1.1 通气动力下降.引起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肺内压与大气压的差值,而肺通气的源动力是呼吸运动。

使呼吸运动减弱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1.1.1 呼吸肌因素各种直接或间接因素如呼吸肌疾病、损伤,能量供应障碍,电解质紊乱或功能障碍等均可致呼吸运动减弱,肺泡通气量下降;呼吸肌本身疾病而使舒缩功能障碍。

呼吸运动减弱(如重症肌无力);能量供应障碍。

因绝对能量供应障碍或相对能量供应不足。

使呼吸肌活动减弱;其它因素,如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致呼吸肌活动减弱。

1.1.2 神经传导因素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神经损伤、神经传导阻滞等导致的呼吸肌活动减弱而引起的肺泡通气量下降。

1.1.3 中枢神经系统因素呼吸肌活动的传导神经信号源于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因此。

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中枢功能抑制、损伤(如安眠药物、麻醉剂等)。

会使呼吸运动减弱;或高位中枢动能抑制、损伤(如脑血管意外、脑外伤)等也会使呼吸中枢功能抑制。

最终使呼吸运动减弱。

1.2 通气阻力增加1.2.1 弹性阻力增加弹性阻力来自于胸廓和肺2个部分。

胸廓弹性阻力增加的因素主要有:(1)胸廓结构性改变(如鸡胸、脊柱畸形等);(2)胸壁大面积皮肤疤痕影响;(3)胸廓扩张;(4) 胸壁损伤(如胁骨骨折等);(5)胸膜增厚、胸膜粘连等。

肺弹性阻力增加的因素有:(1)各种原因引起的广泛性肺纤维化。

肺组织变硬,顺应性下降;(2)肺泡表面张力增加而致弹性阻力增加。

[基础医学]临床思维

[基础医学]临床思维
博爱 诚信 敬业 创新
45
临床误诊误治的思维学分析
1
临床误诊 误治的客 观原因
23
临床误诊 误治的思 维源泉
减少误诊误 治的思维方 法
博爱 诚信 敬业 创新
46
临床误诊误治的客观原因
Hale Waihona Puke 疾病规律 复杂多变认识手段和 技术水平的 限制
临床资料 的限制
博爱 诚信 敬业 创新
47
疾病规律复杂性
①疾病早期,各种较特异征象尚未充分显露,容易误诊。 ②随着疾病的发展,可出现继发病掩盖原发病,或原发病
博爱 诚信 敬业 创新
10
百闻不如一见!
但临床经验也有局限性
博爱 诚信 敬业 创新
11
什么叫诊断?
诊断
诊是诊察
12
断是在此基 础上对病因、 症状及预后 的判断。
博爱 诚信 敬业 创新
例三
➢患者中年、男性、因上腹部疼痛18小时来我 院急诊,曾在一级医院补液治疗后未缓解, 考虑急性胰腺炎收治入院.
采取任何一项实验室检查之前,都必须了解其意 义和可能出现的操作技术方面的误差。因为任何 一项辅助检查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相对性 !
博爱 诚信 敬业 创新
23
例六
➢女性,40岁,上腹部疼痛1小时,以往有高血压。 ➢查体: BP110/65mmHg,心率86次/分,律齐,腹
平软,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血常规、血淀 粉酶正常。心电图:大致正常。B超:胆囊壁毛, 胸腹联透:正常。
博爱 诚信 敬业 创新
4
学习临床思维的重要性
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 临床实践的需要
医生个人成长的需要
博爱 诚信 敬业 创新
5
现代医学发展的特点

呼吸病治疗的临床思维

呼吸病治疗的临床思维

呼吸病治疗的临床思维
蔡映云;顾宇彤
【期刊名称】《临床内科杂志》
【年(卷),期】2004(021)007
【摘要】呼吸疾病的特点:正确全面的诊断是治疗思维的基础。

包括病变部位、范围、发病机制、病因、诱发因素、病理解剖、功能状况、分型分期分度、并发症等。

如哮喘缓解期和发作期治疗方案不同,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发作性哮喘治疗方案也不同。

尼可刹米(可拉明)用于呼吸中枢抑制的失代偿性呼酸(Ⅱ型呼吸衰竭),
【总页数】3页(P444-446)
【作者】蔡映云;顾宇彤
【作者单位】20003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肺科;20003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肺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
【相关文献】
1.从呼吸病教学查房谈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J], 倪伟;徐蓉娟;
2.2006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编号:2006-03-02-087)“呼吸病诊治临床思维”学习班招生通知 [J],
3.“呼吸病诊治临床思维”学习班招生通知 [J],
4.“呼吸病诊治临床思维”学习班招生通知 [J],
5.2006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编号2006-03-02-087)“呼吸病诊治临床思维”学习班招生通知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呼吸衰竭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呼吸衰竭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2、临床症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犬只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包括排尿减少、 口渴、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呕吐、口腔及眼睑粘膜水肿等。
3、实验室检查:通过尿液分析、血液生化检查等实验室手段,可以了解肾 脏功能的情况。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和程度。
4、其他检查:如超声检查、X线检查等,可以帮助发现肾脏的病变和可能的 病因。
参考内容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犬类常见的临床疾病,其特征是肾脏功能在短时间内 迅速恶化。这种疾病的发生通常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包括中毒、血液循环问 题、尿路阻塞、肾脏损伤等。本次演示将探讨犬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诊断与治 疗方法。
一、临床诊断
1、病史调查:了解犬只的年龄、性别、品种、病史和家族病史。这些因素 可能增加犬只患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风险。
6、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呼吸衰竭的潜在病因。
六、结论
总之,呼吸衰竭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构成 极大的威胁。了解呼吸衰竭的原因、症状及治疗方法,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对于维护人们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自己的呼吸状况, 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以降低呼吸衰竭的风险。如有疑虑或出现相关 症状,请及时就医诊治。
谢谢观看
2、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肺部疾病,需要积极治 疗和管理。
3、避免药物滥用:特别是镇静剂和麻醉剂,可能导致呼吸抑制,应避免滥 用。
4、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等,这些人群的呼吸系统功能较为脆 弱,应特别。
5、避免环境刺激:如暴露在粉尘、烟雾等有害环境中,应尽量避免或减少 接触。
4、支持疗法:在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过程中,可能需要提供一些支持疗 法,如补充营养物质等。这些治疗可以减轻犬只的负担,有助于恢复。

呼吸病药物治疗的临床思维

呼吸病药物治疗的临床思维

4. 药物的相互作用
1)药剂学相互作用:理化反应 2)药动学相互作用:影响吸收
影响与血浆蛋白结合 影响代谢酶 影响排泄 3)药效学相互作用:药效增强或减弱 不良反应增强或减低
4) 药物相互作用举例(一)
抗组胺药和减鼻充血药与止咳药有协同作用
可待因与吗啡类或肌松剂并用加重呼吸抑制
可待因与抗胆碱类并用加重便秘和尿潴溜
粘液调节剂:通过调节机制使分泌液体的稀薄成分增 多而稀化痰液易于咳出。如溴己新、羟甲半胱氨酸
粘液促排剂:促进黏膜纤毛摆动,促进分泌物的引流。 如氨溴索、吉诺通
2. 药代动力学
1)吸收: 给药途径 药物理化特性 吸收部位 面积和血流 肝首过效应
2)分布: 组织亲和力 屏障 血浆蛋白结合
3)代谢: 原药活性 代谢产物活性 肝功能
4)排泄: 肾 肠道 呼吸道 汗腺 乳腺
惠菲宁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镇咳作用起效较快
➢ 右美沙芬口服后 胃肠道完全吸收 2小时左右达血药峰浓度(Cmax) 消除相半衰期(t1/2β)约4小时 经肝脏代谢,其原形及代谢产物主要由
肾脏排 泄。
➢ 血浆浆中氢溴酸右美沙芬 ——主要活性代谢产物氧去甲基右美沙芬 Tmax为2.38±0.76小时, Cmax为363.1±152.5ng/ml, t1/2为5.92±3.12小时
表1.复方止咳祛痰药的组成
中枢镇咳药 外周镇咳 药
祛痰剂
抗组胺药
肾上腺能药 茶碱类
惠菲宁 棕色合剂
新泰洛
右美沙芬 20mg/10ml 复方樟脑酊 1.2ml/10ml
磷酸可待因 10mg/10ml
甘草流浸 膏 1.2ml/10 ml
马来酸氯苯那敏 伪麻黄碱
4mg/10ml

呼吸衰竭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呼吸衰竭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呼吸肌无力
神经肌肉疾病、重症肌无力、药物中毒等导致呼吸肌无力,无法维持自主呼吸,需要借助呼吸机。
预期需要长时间机械通气
对于预计需要长时间机械通气的患者,例如昏迷状态或接受复杂手术,侵入性通气是更安全和有效的选择。
呼吸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1
1. 改善呼吸功能
提高肺活量,增强呼吸肌力量,改善气体交换,减轻呼吸困难。
2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抗生素、抗炎药等药物。
3
生活方式干预
戒烟、控制体重、定期锻炼等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改善呼吸功能。
中重度呼吸衰竭的治疗
1
呼吸支持
机械通气,高流量氧疗
2
药物治疗
改善通气,控制感染
3
支持治疗
营养支持,体液管理
4
并发症防治
预防感染,肺部感染
中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病情危重,需要立即进行专业的医疗干预。
心理支持
帮助患者了解病情,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呼吸衰竭的预后因素
疾病严重程度
呼吸衰竭的严重程度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轻度呼吸衰竭通常预后较好,而中重度呼吸衰竭则预后较差。
基础疾病
患者是否存在其他基础疾病,例如心脏病、糖尿病、肾脏疾病等,也会影响预后。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对预后至关重要。
血气分析在诊断中的作用
1
1. 评估肺功能
血气分析可以反映肺部的氧合和二氧化碳排泄功能,判断是否存在呼吸衰竭。
2
2. 评估酸碱平衡
血气分析可以测定血液的pH值和二氧化碳分压,判断是否存在酸中毒或碱中毒。
3
3. 评估氧气供应
血气分析可以反映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判断是否需要氧疗。

简述呼吸衰竭的治疗要点

简述呼吸衰竭的治疗要点

简述呼吸衰竭的治疗要点
呼吸衰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导致肺部无法有效地呼吸,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呼吸衰竭的治疗要点:
1. 氧疗:呼吸衰竭通常是由于肺部疾病、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引起的,因此氧疗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

通过给患者氧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氧气供应,缓解呼吸衰竭的症状。

2. 使用呼吸机:呼吸机是一种自动监测和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的设备,可以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

使用呼吸机可以控制呼吸频率和深度,避免过度呼吸和呼吸暂停,从而减少患者的痛苦。

3.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也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方法。

医生可能会给患者开一些药物,如扩张支气管的药物、利尿剂、激素等,以缓解呼吸困难和减轻症状。

4.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的呼吸衰竭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如肺移植、心脏移植等手术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5. 康复和自我管理:对于一些呼吸衰竭患者,康复和自我管理也非常重要。

患者需要通过适当的锻炼和饮食调理,促进身体的恢复和预防其他疾病的发生。

呼吸衰竭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定期进行检查和复诊,遵守医嘱,自我管理,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呼吸衰竭的基础和临床

呼吸衰竭的基础和临床

肺泡通气不足时的血气变化 肺通气功能障碍使总肺泡通气下降,导致肺泡内气体的氧分压(alveolarPO2 , PAO2)下降和二氧化碳分压( alveolar PCO2 ,PACO2 )升高。 故总肺泡通气不足时,血液流经肺泡不能充分动脉化,导致PaO2 降低PaCO2 升高,最终出现Ⅱ型呼吸衰竭。此时,PaCO2 的增值与PaO2 的降值成一定比例关系,其比值相当于呼吸商。
阻塞性通气不足( obstructive hypoventilation ):因呼吸道狭窄或阻塞所致的通气障碍称为阻塞性通气不足。生理情况下气道阻力 90% 发生在直径大于 2mm 的支气管与气管,仅 10%发生在直径小于 2mm 的外周小气道。因此,气管痉挛、管壁肿胀或纤维化,管腔被粘液、渗出物、异物等阻塞,肺组织弹性降低以致对气道管壁的牵引力减弱等,均可使气道内径变窄或不规则而增加气流阻力,从而引起阻塞性通气不足。
肺泡膜厚度增加:肺泡膜薄部由肺泡上皮细胞、肺泡上皮毛细血管膜之间很小的间隙、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两层基底膜构成。气体从肺泡腔弥散到红细胞内还需经过肺泡表面的液体层、血管内血浆和红细胞膜,其总厚度也不到5μm,故正常气体交换很快。
01
任何使弥散距离增大的疾病或病理改变,如
02
肺水肿、肿泡透明膜形成、肺纤维化及肺泡
1
肺换气功能障碍
肺换气功能障碍包括弥散障碍、肺泡通气与 血流比例失调以及解剖分流增加。
弥散障碍(diffusion impairment) 弥散障碍是指由于肺泡膜面积减少或肺泡膜 异常增厚和弥散时间缩短所引起的气体交换 障碍。
1、弥散障碍的原因
肺泡膜面积减少:肺实变、肺不张、肺叶切除、肺气肿或肺毛细血管关闭和阻塞均使参与气体交换的肺泡膜面积减少。只有当弥散面积减少一半以上时,才可能发生换气功能障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衰竭治疗的临床思维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下面从思维基础和思维要点两个方面阐述其康复治疗的要点。

一、思维基础2呼吸衰竭的病因引起慢性呼吸衰竭最常见的基础疾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症肺结核、肺间质纤维化、尘肺、慢性支气管炎、外伤等。

其中最常见的疾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1发病机制及其诱因肺通气障碍1.1 通气动力下降.引起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肺内压与大气压的差值,而肺通气的源动力是呼吸运动。

使呼吸运动减弱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1.1.1 呼吸肌因素各种直接或间接因素如呼吸肌疾病、损伤,能量供应障碍,电解质紊乱或功能障碍等均可致呼吸运动减弱,肺泡通气量下降;呼吸肌本身疾病而使舒缩功能障碍。

呼吸运动减弱(如重症肌无力);能量供应障碍。

因绝对能量供应障碍或相对能量供应不足。

使呼吸肌活动减弱;其它因素,如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致呼吸肌活动减弱。

1.1.2 神经传导因素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神经损伤、神经传导阻滞等导致的呼吸肌活动减弱而引起的肺泡通气量下降。

1.1.3 中枢神经系统因素呼吸肌活动的传导神经信号源于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因此。

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中枢功能抑制、损伤(如安眠药物、麻醉剂等)。

会使呼吸运动减弱;或高位中枢动能抑制、损伤(如脑血管意外、脑外伤)等也会使呼吸中枢功能抑制。

最终使呼吸运动减弱。

1.2 通气阻力增加1.2.1 弹性阻力增加弹性阻力来自于胸廓和肺2个部分。

胸廓弹性阻力增加的因素主要有:(1)胸廓结构性改变(如鸡胸、脊柱畸形等);(2)胸壁大面积皮肤疤痕影响;(3)胸廓扩张;(4) 胸壁损伤(如胁骨骨折等);(5)胸膜增厚、胸膜粘连等。

肺弹性阻力增加的因素有:(1)各种原因引起的广泛性肺纤维化。

肺组织变硬,顺应性下降;(2)肺泡表面张力增加而致弹性阻力增加。

肺泡表面张力是肺弹性阻力的主要构成部分。

约占肺总弹性阻力的2/3。

肺泡Ⅱ型细胞分泌的表而活性物质具有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

炎症、缺氧等原因可使表面活性物质破坏或生成减少,而使表面张力增加.致肺弹性阻力增加;(3)肺总容积减少。

见于肺不张、肺泡水肿、部分肺组织切除等而致肺弹性阻力增加。

(4)胸腔积液及气胸等时压迫肺组织,限制肺扩张,使肺弹性阻力增大。

1.2.2 非弹性阻力增加非弹性阻力包括惯性阻力、粘滞阻力和气道阻力,而主要为气道阻力,约占总阻力的80%一90%。

非弹性阻力增加的3个因素是:(1)管内因素。

如异物、肿瘤、渗出物等各种因素在支气管腔内,使管腔狭窄、阻塞;(2)管壁因素。

如支气管壁痉挛、肿胀、纤维化、坏死塌陷等因素而使管径变小,使通气阻力增加;(3)管外因素。

如管壁外的压迫。

使管腔变小,阻力增加。

2肺换气障碍肺换气是指肺泡内氧气通过呼吸膜弥散至肺毛细胞血管内,同时肺毛细血管内二氧化碳弥散至肺泡内。

均为顺浓度梯度弥散。

根据生理学知识可知,影响肺换气障碍的主要因素为呼吸膜的“弥散障碍”和“通气/血流比失调”。

2.1 弥散障碍2.1.1弥散膜面积减少各种原因引起的换气肺组织减少.如肺实变、肺不张、肺叶切除等,使气体弥散(交换)障碍2.1.2 弥散膜厚度增加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膜厚度增加,如肺问质水肿、肺泡透明膜形成等致气体弥散(交换)障碍。

2.1.3 弥散膜通透性下降如肺纤维化等.使弥散能力下降。

因二氧化碳的弥散能力是氧气的2O倍,故因弥散障碍而致呼衰常导致低氧血症,而无高碳酸血症,常表现为I型呼衰。

2.2 通气/血流比失调2.2.1 通气/血涑比<0.84 即部分肺泡因各种原因而导致通气量减少。

通气不足。

因流经的血流量未减少。

所以流经这部分肺泡的静脉血未能得到充分的氧合便掺人动脉血内.称静脉血掺杂,使得混合血液含氧量降低。

2.2.2 通气/血流比>0.84 即部分肺组织肺毛细血管内血流不足,致通过该部分肺组织的气体没能有效进行弥散交换,称死腔样通气,由于单位时间内肺血流量常相对稳定,因而发生这一情况的同时,其实通过其它部分肺组织的血流量会相对较多.而致不能充分气体交换,使混合血液氧含量下降。

由通气/血流比失调引起的呼衰,由于其代偿作用,一般仅有低氧血症血二氧化碳分压可正常、增高或降低。

3呼吸衰竭康复治疗的目的慢性呼吸衰竭康复治疗目的在于改善呼吸功能,提高病人工作、生活能力。

为此,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解除气道阻塞中的可逆因素;②控制咳嗽和痰液的生成;③消除和预防气道感染;④控制各种并发症;⑤避免吸烟和其它气道刺激物、麻醉和镇静剂、非必要的手术或所有可能加重本病的因素;⑥解除病人常伴有的精神焦虑和忧郁。

4呼吸衰竭康复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康复治疗分药物康复治疗和非药物康复治疗4-1慢性呼吸衰竭的药物康复治疗(1)β2受体激动剂已知气道平滑肌和肥大细胞只有β2受体。

常用的β2受体激动剂有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和非诺特罗,属短效β2受体激动剂,作用时间为4~6h。

新一代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丙卡特罗、沙美特罗和班布特罗作用时间长达12~24h,适用于夜间哮喘。

β2受体激动剂主要通过激动呼吸道的β2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的环磷腺苷(cAMP)含量增加,游离Ca2+减少,从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是控制哮喘发作症状的首选药物。

其用药方法可采用手持定量雾化(MDI)吸入、口服或静脉注射。

目前多主张采用吸入的方法给药,同时与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合用,既可增强疗效,又能减少用药剂量。

(2)抗胆碱药吸入抗胆碱药如异丙托溴铵可以阻断节后迷走神经通路,降低迷走神经兴奋性,阻断因吸入刺激物引起的反射性支气管收缩而起舒张支气管作用,还能减少气道内粘液腺及其它分泌细胞的粘液分泌,从而使气道阻力降低。

长期应用能够改善慢性呼吸衰竭病人的通气功能,已经作为CODP的一线药物。

与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吸入治疗,可使支气管舒张作用增强并持久。

(3)茶碱类药物茶碱类除能抑制磷酸二酯酶,提高平滑肌细胞内的cAMP浓度外,同时具有腺苷受体的拮抗作用,刺激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强呼吸肌的收缩;增强气道纤维清除功能和抗炎作用。

还可改善心输出量,降低肺循环阻力,促进水钠排出,是慢性呼吸衰竭病人的常用而有效药物。

(4)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是当前防治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最有效的药物,有利于急性期的缓解。

但在慢性呼吸衰竭的稳定阶段此类药物不能改善肺功能,也不能改变病人的生存期,而且长期应用还会带来很多不良反应,因此不主张长期应用(5)抗生素抗生素使用应遵循“早期、足量、联合、长程”的原则,要考虑病原微生物的特性、抗生素的特性、患者的年龄及肝肾功能状态。

在没有痰培养结果前,应根据感染的环境(社区或院内)及痰涂片革兰染色结果经验性选用抗生素,一般首选能兼顾革兰阳性、阴性细菌的广谱、强效抗生素,之后再根据临床疗效及痰培养、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针对性地调整用药。

铜绿假单胞菌对大多数抗生素均耐药,可选用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于革兰阴性产超广谱内酰胺酶酶菌、多重耐药菌为主的严重感染、混合感染、院内感染和免疫功能低下者可首选亚胺培南、美多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或其他敏感的抗生素;对耐甲氧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表皮葡萄球菌(MRSE)感染者,要及时使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治疗。

(6)呼吸兴奋剂的应用当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或抑制时,呼吸幅度变小、频率减慢,或有明显的二氧化碳潴留时,可给予呼吸兴奋剂。

COPD呼衰时,因支气管一肺病变、中枢反应性低下或呼吸肌疲劳而引起低通气者,此时应用呼吸兴奋剂的利弊应按上述3种因素的主次而定:对神经传导与呼吸肌病变、肺炎、肺水肿和肺广泛间质纤维化所致的换气功能障碍者,则呼吸兴奋剂有弊无利,不宜使用。

应用呼吸兴奋剂的前提是保持气道通畅和已解除气道痉挛,在氧疗的同时运用。

常用尼可刹米,可先静脉推注0.375~0.750 g,然后以3.O0~3.75 g加人500 ml液体中,按25~3O滴/rain静脉滴注,并根据意识、呼吸频率、幅度、节律及动脉血气分析调节剂量。

当Ⅱ型呼衰PaO。

接近正常或pH基本代偿时,应停止使用,以防止碱中毒。

如经治疗病情未见好转,应中断使用呼吸兴奋剂,并说眼患者和家属采用机械通气。

4-2慢性呼吸衰竭的非药物康复治疗(!)建立通畅的气道在氧疗和改善通气之前,必须采取各种措施,使呼吸道保持通畅。

首先要注意清除口咽部分泌物或胃内反流物,预防呕吐物反流至气管。

口咽部护理和鼓励病人咳痰很重要,可用多孔导管经鼻孔或经口腔吸引法,清除口咽部储留物;此法亦能刺激咳嗽,有利于气道内痰液的咳出。

对于痰多、粘稠难咳出者,要经常鼓励病人咳痰。

多翻身拍背,协助痰液排出;给予祛痰药使痰液稀释。

对于有严重排痰障碍者可考虑用纤支镜吸痰。

吸痰时可同时作深部痰培养以分离病原菌。

对有气道痉挛者,要积极治疗。

如经上述处理无效,可采用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近年来较多采用经鼻插管法治疗慢性呼吸衰竭。

(2)氧疗氧疗是通过增加吸入氧浓度,从而提高肺泡内氧分压(PaO2),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SaO2),增加可利用氧的方法。

合理的氧疗还能减轻呼吸作功和降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减轻右心负荷。

纠正缺氧是慢性呼吸衰竭康复治疗的根本目的,吸氧则是快速有效的手段。

常用的氧疗法为双腔鼻管、鼻导管、鼻塞或面罩吸氧。

长期夜间氧疗(1~2L/min,每日10h以上),对COPD导致的呼吸衰竭病人大有益处,有利于降低肺动脉压,减轻右心负荷,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5年存活率。

现在认为慢性呼吸衰竭病人每日吸氧时间应达到15h以上才能达到有效的康复治疗作用。

(3)机械通气肺泡有效通气量不足是慢性呼吸衰竭的重要原因,而呼吸肌疲劳无力亦是其重要原因。

对于严重呼吸衰竭病人,机械通气是抢救其生命的重要措施,是能使呼吸肌休息、减少做功的有效方法。

近年来采用面罩或鼻罩进行人工通气,在呼衰未发展到危重阶段尽早应用无创通气支持,有可能促进病人的康复,减少气管插管的需要。

无创通气可以减少慢性呼吸衰竭病人的急性加重次数。

通过鼻导管通气不影响病人进食和语言交流,更易为病人接受。

由于无创通气所需设备简单、调节方便,更适合于家庭使用。

对慢性呼吸衰竭病人,无创通气的使用没有严格的限制,以达到缓解呼吸困难、增加机体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为基准。

.机械通气并发症的防治:相关并发病包括呼吸机所致肺损伤、血流动力学紊乱、呼吸机相关肺炎、气囊压迫致气管一食管瘘,防治关键是机械通气必须在充分理解不同基础疾病产生的病理生理改变基础上合理应用,在难免顾此失彼时仔细权衡利弊,并加强监测以及时处理。

(4)呼吸肌的锻炼呼吸肌力量减弱、耐力降低是导致慢性呼吸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