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复习资料
沥青混合料知识点总结

沥青混合料知识点总结了解沥青混合料,首先需要了解其主要组成部分。
沥青混合料一般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矿料、沥青、添加剂和空气孔隙。
其中,矿料是沥青混合料的主要骨料,沥青是粘合骨料的胶凝物质,添加剂则是用来改善混合料性能的物质。
空气孔隙是指混合料内部的气体空间,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混合料的性能。
了解这些组成部分可以更好地理解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与特点。
在混合料的生产与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
例如,矿料的种类、粒径分布、形状等因素都会影响混合料的性能。
在选择骨料时,需要考虑到其物理性质、力学性质以及耐久性等因素。
而沥青的选择则需要考虑其黏度、温度敏感性、老化性能等因素。
此外,添加剂的选择也需要根据混合料的具体要求进行调整。
因此,在混合料的生产与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性能和耐久性。
混合料的设计是保证混合料质量的重要环节。
混合料的设计需要根据具体工程要求,结合原材料的性能与特点,进行合理的配合设计。
混合料设计需要考虑到混合料的抗压强度、抗变形性能、耐久性等因素,以确保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性能。
在混合料设计中,需要考虑骨料的配合比、沥青的用量、添加剂的种类与用量等因素,以确定最佳的混合比例。
混合料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原材料的性能与特点,以提高混合料的性能和耐久性。
在混合料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不同的施工方法与要求。
例如,热拌混合料需要在混合料厂内进行预制,然后在施工现场进行铺装。
而冷拌混合料则可以在施工现场进行混合与铺装。
对于不同类型的混合料,需要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与工艺,以确保混合料具有良好的密实性和耐久性。
另外,在混合料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施工的温度与湿度。
特别是对于热拌混合料,需要控制混合料的管理温度与铺装温度,以确保混合料的质量。
此外,在混合料的压实过程中,也需要注意控制温度与湿度,以确保混合料的良好密实性。
混合料的质量检验是保证混合料质量的重要环节。
混合料的质量检验需要对骨料、沥青和混合料进行全面的检测,以确保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性能和耐久性。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题简答200道精编版

1、什么是集料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答:集料的表观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烘干集料矿质实体包括闭口孔隙在内的表观单位体积的质量;集料的堆积密度是指烘干集料颗粒矿质实体的单位堆积体积(包括集料颗粒间空隙体积、集料矿质实体及其闭口、开口孔隙体积)的质量。
2、什么是改性沥青,用于沥青改性的聚合物主要有哪几类?答:改性沥青是指掺加橡胶、数值该分子聚合物、磨细的橡胶粉或其他填料等外掺剂(改性剂),或采取对沥青轻度氧化加工等措施,是沥青或沥青掺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善而制成的沥青结合料。
主要有三类,分别是树脂、橡胶、热塑性弹性体。
3、什么是屈强比,有什么实际意义?答:屈强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称为屈强比,反应钢材的利用率和结构安全可靠程度。
屈强比越小,表明结构的可靠性越高,不易因局部超载而造成破坏;屈强比过小,表明钢材强度利用率偏低,造成浪费,不经济。
4、AC-13、AM-20、SMA-13和OGFC-13分别表示哪种类型的沥青混合料?答:AC-13表示细粒式最大公称粒径尺寸为13.2mm的连续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M-20表示中粒式最大公称粒径19mm的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SMA-13表示细粒式最大公称粒径13.2mm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OGFC-13表示细粒式最大公称粒径13.2mm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5、现有甲、乙两厂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矿物组成成分表,试分析两厂各自所生产的水泥水化特性?答:甲厂生产的水泥:早期强度高,后期强度增长不明显,水化放热量大,水化速度快;乙厂生产的水泥:早期强度较低,后期强度增长较快,水化放热量较低,水化速度慢,但抗腐蚀能力较强。
6、影响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组成材料因素有哪些?答:单位用水量;水灰比;砂率;水泥品种和细度;集料。
7、何谓SMA混合料?有何特点?答:SMA混合料是沥青马蹄脂碎石的英文缩写,是一种以沥青混合料与少量的纤维稳定剂、细集料以及较多填料(矿粉)组成的沥青马蹄脂,填充于间断级配的粗集料骨架间隙中组成一体所形成的沥青混合料。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复习知识点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复习知识点沥青是一种由石油或沥青矿石经过加工制得的胶状物质,广泛应用于道路建设、防水材料、屋顶覆盖等领域。
而沥青混合料(ACM)则是将沥青与骨料、添加剂等混合制成的一种复合材料,常用于道路基层、面层和修补层的施工。
1.沥青的性质和特点:-黑色、胶状的物质,可软化、溶解于温度较高的条件下。
-耐水、耐酸碱,不易受化学腐蚀。
-具有良好的黏附性和可塑性,能与骨料等材料紧密结合。
-具有较高的抗变形和耐磨损性能。
-高温时有一定的流动性,可通过压实和冷却形成坚实的结构。
2.沥青混合料的组成:-骨料:常用的骨料有沥青砂、石粉、碎石等,用于提供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和稳定性。
-沥青:作为胶结剂,用于粘合骨料并形成坚固的结构。
-添加剂:如胶粘剂、改性剂、增粘剂等,用于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和工艺特性。
-矿质填料:如石粉、轻骨料等,用于填充骨料之间的空隙,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致密性和抗开裂性能。
3.沥青混合料的分类:-按骨料粒径分类:粗骨料、中骨料、细骨料。
-按沥青用量分类:富沥青混合料、贫沥青混合料。
-按沥青稠度分类:厚层沥青混合料、薄层沥青混合料。
4.沥青混合料的制备工艺:-骨料干燥:将骨料经过筛分、清洗后,通过加热和干燥去除水分,确保沥青能够与骨料粘结。
-沥青加热:将固态的沥青加热至液态,以便与骨料充分混合。
-混合配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沥青、骨料和添加剂的配比,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的性能。
-混合搅拌:将沥青和骨料加入搅拌设备中,通过搅拌使其均匀混合,形成沥青混合料。
-施工铺设:将混合料铺设在路面上,通过压实和冷却使其形成坚实的道路结构。
5.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研究:-抗剪强度:用于评估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和抗剪切能力。
-动态稳定性:用于评估沥青混合料在交通荷载下的变形能力和稳定性。
-抗老化性能:用于评估沥青混合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性能稳定性。
-密度和空隙率:用于评估沥青混合料的致密性和抗水损害能力。
-显微结构分析:通过显微镜等手段观察沥青混合料的内部结构,了解其性能和变形机制。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复习要点及试题.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复习要点及试题1粒子干涉理论颗粒之间的空隙,应由次小一级颗粒所填充;其余空隙由再次级小颗粒所填充,但填隙的颗粒不得大于其间隙之距离,否则大小颗粒粒子之间势必发生干涉现象。
因此,大小粒子之间应按一定数量分配,并从临界干涉的情况下可导出前分级粒度的间距计算公式t-前粒级的间隙(等于次粒级的粒径d)D-前粒级的粒径Ψ0-次粒级的理论实积率Ψs-次粒级的实积率2最大密度曲线n幂公式实际矿料的级配应允许有一定的波动范围,故将富勒最大密度曲线应改为n次幂的通式,即当n=1/2时为抛物线,即富勒曲线。
当n=0.45时,沥青混合料密度最大。
n=0.25-0.45时,水泥混凝土施工性能好。
0.3-0.7常用范围,可得级配的上限和下限。
泰波理论可用来解决连续级配的级配范围问题,故具有很大的实用意义。
3富勒理论“级配曲线愈接近抛物线时,则其密度愈大”,因此,当级配曲线为抛物线时为最大密度曲线。
P-通过率 d-筛孔尺寸 K—统计参数当d=D(集料最大粒径)时,P=100,则:1 悬浮密实结构特点:矿料颗粒连续存在,而且细集料含量较多,将较大颗粒挤开,使大颗粒不能形成骨架,而较小颗粒与沥青胶浆比较充分,将空隙填充密实,使大颗粒悬浮于较小颗粒与沥青胶浆之间,形成“悬浮-密实”结构。
路用性能特点:由于压实后密实度大,该类混合料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耐久性较好;但其高温性能对沥青的品质依赖性较大,由于沥青粘度降低,往往导致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变差。
②骨架空隙结构特点:采用连续开级配,粗集料含量高,彼此相互接触形成骨架;但细集料含量很少,不能充分填充粗集料件的空隙,形成所谓的“骨架-空隙”结构路用性能特点:粗集料的骨架作用,使之高温稳定性好;由于细集料含量少,空隙未能充分填充,耐水害、抗疲劳和耐久性能较差,所以一般要求采用高粘稠沥青,以防止沥青老化和剥落③骨架密实结构特点:采用间断级配,粗、细集料含量较高,中间料含量很少,使得粗集料能形成骨架,细集料和沥青胶浆又能充分填充骨架间的空隙,形成“骨架-密实”结构。
沥青混合料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蠕变:黏弹性物体在应力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应变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
2、松弛:黏弹性物体在保持应变不变的条件下,应力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的现象。
3、有效密度:沥青混合料的总质量与有效体积的比值。
有效体积包括集料实体体积、闭口孔隙体积以及部分开口孔隙体积。
(P96~97)4、毛体积密度:沥青混合料的总质量与毛体积的比值。
毛体积包括沥青体积、有效体积以及空隙体积。
5、SMA:是沥青玛蹄脂碎石,是由大量的沥青、矿粉、粗集料和少量的纤维稳定剂、细集料组成的一种沥青混合料。
6、VCA:是粗集料间隙率,包括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CA DRA和压实沥青混合料时间粗集料间隙率VCA mix。
VCA DRA是指粗集料实体之外的空间体积占整个试件体积的百分率(P17)。
VCA mix是指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内粗集料骨架以外的体积占整个试件体积的百分率(P133)。
7、VFA(沥青饱和度):是指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中沥青实体体积占矿料骨架实体以外的空间体积百分率,又称为沥青填隙率。
(P100)8、公称最大粒径:是指全部通过或允许少量不通过的最小一级标准筛的筛孔尺寸,通常比最大粒径小一个粒径级。
(P94)9、乳化沥青:是黏稠沥青经热熔和机械作用以微滴状态分散于含有乳化剂—稳定剂的水中,形成水包油(O/W)型的沥青乳液。
10、橡胶沥青:是指含量15%以上的橡胶粉在高温条件下(180℃以上)与沥青均匀拌合而得到的改性沥青结合料。
二、简答题:1、沥青的体膨胀系数与沥青的路用性能有何关系?答:沥青的体体膨胀系数与沥青的路用性能有密切关系。
体膨胀系数越大,则夏季沥青路面越容易产生泛油,而冬季又容易出现收缩裂缝。
2、采用沥青化学组分分析方法可将沥青分离为哪几个组分?与沥青的技术性质有何关系?答:三组分:沥青质、胶质、油分。
四组分:沥青质、胶质、芳香族、饱和分。
①沥青质含量对沥青的流变特性有很大影响。
增加沥青质含量,变生产出较硬、针入度较小和软化点较高的沥青,黏度较大。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人员资格考试培训资料

3. 每一评定路段的测点数及计算方法应遵照相应的施工及验收规
范或现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进行
沥青基本知识
♠ 定义
各种碳氢(C,H)化合物及其非金属(O,S,N)的衔生物,并有微量 金属元素(钠,镍,铁,镁,钙等以无机盐或氧化物的形式存 在)的混合物
♥ 颜色
黑褐色至黑色
♦ 形态
液态、固态或半固体
♣ 可溶性
苯、三氯乙烯 、松节油、二硫化碳等
沥青普通分类
沥青
地沥青
焦油沥青
天然沥青
石油沥青
煤沥青
木沥青
道路沥青
建筑沥青
特种沥青
蒸馏沥青的加工工艺
原油
脱盐脱水
经加热(一般360℃)进入常压塔
塔内分馏出汽油、柴油、重柴油
塔底常压重(渣)油再加热(一般390℃) 进入减压蒸馏塔(维持高真空度) 塔内分馏出重柴油、轻润 滑油、中润滑油 塔底渣油在条件合适时可 得到合格的道路沥青
试样的保护和存放
● 加盖密封,乳化沥青应防冻 ● 应一次加热,取足样品,尽量减少重 复加热次数
● 样品应有标签、来源、时间、地点、 品 种、取样人等
沥青试样准备方法T0602-1993
目的与适用范围
1. 按规程T0601取样的沥青试样
2. 适用于粘稠道路沥青、煤沥青等需加热的试样,准 备后立即进行试验
总
资料分析、试验精密度要求等
则
1. 本规程包括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样采选、试验方法、数据整 理、 2. 适用于公路沥青路面等工程的设计、施工、养护以及质量检查、
验收等各个阶段
3. 使用的仪具设备均应经相应的计量部门或检测机构检定合格,并
在使用中进行校正
沥青混合料知识点

1.高温稳定性:在高温条件下,抵抗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不发生显著永久变形,保持平整度的特性。
高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沥青混合料类型的影响(高温稳定性形成机理来源于沥青结合料的高温粘结性和矿料级配的嵌挤作用);材料(选取优质材料,合适的沥青用量,适当的级配设计。
适当减少沥青用量,加大压实度,使混合料充分嵌挤,又没有留下大的空隙率是提高沥青路面高温稳定性的重要措施);气候;荷载;评价高温稳定性的试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马歇尔稳定度和流值)和车辙试验(动稳定度)2.低温抗裂性:低温下产生体积收缩,边界约束在其内部产生温度应力,沥青混合料抵抗这种应力而不破坏的特性。
温度应力超过容许应力时会发生开裂;影响低温性能因素:沥青黏度和沥青温度敏感性,低温弯拉试验的破坏应变指标加以评价。
3.耐久性:使用过程中抵抗环境因素及行车荷载反复作用的能力。
4.抗滑性:路面的抗滑能力与沥青混合料的粗糙度、级配组成、沥青用量和矿质集料的微表面等因素有关;抗滑性的主要因素:矿物组成、化学成分及风化程度、加工方法所决定的矿料自身表面结构;矿料级配所确定的路面构造深度;沥青用量及含蜡量。
4.施工和易性:混合料在拌和、摊铺与碾压过程中集料颗粒保持分布均匀、表面被沥青膜完整的包裹,并能被压实到规定密度的性质。
施工和易性的因素:组成材料的矿料级配、粗细集料之间比例、沥青与矿粉之间比例、矿料与沥青之间比例和施工条件(温度、拌和时间、拌和设备等)5.水稳定性的因素:集料的化学组成、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空隙率或混合料类型、沥青用量和沥青膜厚度、沥青品质水稳定性测试方法:粘附性试验(黏附性等级)、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冻融劈裂试验(冻融劈裂强度比)5.气候分区指标:高温、低温、雨量6.蠕变:在恒定荷载下随时间而增加的应变7.合成级配:几种矿质集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合得到的沥青混合料的级配情况8.沥青马蹄脂碎石或SMA混合料:一种粗集料多、矿粉多、沥青用量多,而细集料少,并掺加少量纤维稳定剂组成的沥青马蹄脂混合料。
沥青复习资料

沥青复习资料1、沥青的相对密度:在规定温度下,沥青质量与同体积的水质量之比。
2、针入度:在规定温度和时间内,附加一定质量的标准阵垂直灌入沥青的深度,以0.1mm表示。
3、针入度指数:沥青结合料的温度感应指标,反应针入度随温度而变化的程度,由不同温度的针入度按规定方法计算得到。
4、延度:规定形态的沥青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以一定速度拉伸至断开时的长度,以cm表示。
5、软化点:试样在规定尺寸的金属环内,上置规定尺寸和质量的钢球,放于水或甘油中,依规定速度加热,至钢球下沉达规定距离时的温度,以℃表示。
6、沥青混凝土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同温度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单位无量纲。
7、沥青混合料的表观密度:单位体积,(含混合料实体体积与不吸水内部闭口空隙之和),压实沥青混合料的干密度,又称视密度,由水中重法测定(仅适用于几乎不吸水的密室试件),以t/m3表示。
8、沥青混合料的表格相对密度:又称视比重,是表观密度与同温度水的密度比值,为无量纲。
9、沥青混合料的毛体积密度:单位体积,(含混合料的实体矿物成分及不吸水的闭口空隙、能吸水的开口空隙等全部毛体积),压实沥青混合料的干质量,由表干法、蜡封法、体积法,以t/m3表示。
10、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隙率:混合料内矿料及沥青以外的空隙,(不包括矿料自身已被沥青封闭的空隙)的体积占试件总体积的百分率,以VV表示。
11、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沥青体积百分率:沥青占总体积的百分率。
以V A表示。
12、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沥青饱和度:沥青部分的体积占矿料骨架以外空隙部分体积(VMA)的百分率,以VFA表示。
13、沥青含量:沥青结合料质量与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比值,以百分率计。
14、油石比: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结合料质量与矿料总质量比值,以百分率计。
15、进行沥青性质常规检验的取样数量为:粘稠或固体沥青不少于1.5kg,液体不少于1L,沥青乳液不少于4L。
16、试样需加热采取时,应一次取够一批试验所需的数量装入另一盛样器,其余试样密封保存,应尽量减少重复加热取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大学11级《沥青与沥青混合料》复习资料
By歌舞飛揚
一、名词解释:
1、蠕变:黏弹性物体在应力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应变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
2、松弛:黏弹性物体在应变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应力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的现象。
3、有效密度:沥青混合料的总质量与有效体积的比值。
有效体积包括集料实体体积、闭口孔隙体积以及部分开口孔隙体积。
(P96~97)
4、毛体积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烘干岩石矿质实体包括孔隙(闭口、开口孔隙)体积在内的单位毛体积的质量。
毛体积包括沥青体积、有效体积以及空隙体积。
5、SMA:是沥青玛蹄脂碎石的缩写,是一种以沥青结合料与少量的纤维稳定剂、细集料以及较多的填料(矿粉)组成的沥青玛蹄脂,填充于间断级配的粗集料骨架间隙中组成一体所形成的沥青混合料(即由大量的沥青、矿粉、粗集料和少量的纤维稳定剂、细集料组成的一种沥青混合料)。
6、VCA:是粗集料间隙率,包括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CA
DRA
和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粗集料
间隙率VCA
mix 。
VCA
DRA
是指粗集料实体之外的空间体积占整个试件体积的百分率
(P17)。
VCA
mix
是指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内粗集料骨架以外的体积占整个试件体积的百分率(P133)。
7、VFA(沥青饱和度):是指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矿料间隙中,扣除被集料吸收的沥青以外的有效沥青实体体积占矿料间隙中所占的百分率。
又称为沥青填隙率。
(P100)8、公称最大粒径:是指全部通过或允许少量不通过的最小一级标准筛的筛孔尺寸,通常比最大粒径小一个粒径级。
(P94)
9、乳化沥青:是黏稠沥青经热熔和机械作用以微滴状态分散于含有乳化剂—稳定剂的水中,形成水包油(O/W)型的沥青乳液。
10、橡胶沥青:是指含量15%以上的橡胶粉在高温条件下(180℃以上)与沥青均匀拌合而得到的改性沥青结合料。
二、简答题:
1、沥青的体膨胀系数与沥青的路用性能有何关系?
答:沥青的体体膨胀系数大体在-4-4
210~610
⨯⨯/℃范围内变化。
沥青的体体膨胀系数与沥青的路用性能有密切关系。
体膨胀系数越大,则夏季沥青路面越容易产生泛油,而冬季又容易出现收缩裂缝。
2、采用沥青化学组分分析方法可将沥青分离为哪几个组分?与沥青的技术性质有何关系?
答:三组分:沥青质、胶质、油分。
四组分:沥青质、胶质、芳香族、饱和分。
①沥青质含量对沥青的流变特性有很大影响。
增加沥青质含量,变生产出较硬、针入度较小和软化点较高的沥青,黏度较大。
②胶质分子量大,因此具有很好的黏附力,是沥青质的扩散剂或胶溶剂,胶质对沥青质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沥青胶体结构的类型。
③芳香族和饱和分在沥青中主要使胶质—沥青质软化(塑化),使沥青胶体体系保持稳定。
3、沥青可划分为几种胶体结构,及其分类方法?(P43)
答:①溶胶型:这类沥青对温度的变化敏感,高温时黏度小,低温时由于黏度增大而使流动性变差,冷却时变为脆性固体。
②凝胶型:具有较好的粘弹性的温度定性:温度升高,流动性加大,低温抗裂性差。
③溶凝胶型:介于两者之间。
分类方法:根据胶团粒子大小、数量及其在连续相中的分散状态,沥青的胶体结构分类。
也可通过针入度指数进行划分,2
PI为凝胶型沥青,
-
+
>
PI为溶胶型沥青,2
<
=
PI为溶凝胶型沥青。
-
2
2+
~
4、沥青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试验反应沥青的哪些性能?简述主要试验条件。
答:沥青针入度、软化点都是反映沥青粘滞性的指标,延度反映沥青承受塑性变形的总能力。
针入度:25 ℃,标准针质量100g,贯入时间5s;软化点:从 5 ℃开始,5 ℃/min升温,3.5g的钢球;延度:对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15℃、聚合物改性沥青采用±。
5℃,拉伸速度50.25cm/min
5、改性沥青的评价方法。
(常用指标、其它指标)
答:常用指标:针入度、软化点、延度、黏度等。
其它指标:聚合物改性沥青离析试验、沥青弹性恢复试验、黏韧性试验以及测力延度试验。
6、沥青混合料按其组成结构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各种结构类型沥青混合料的路用特性?
答:①悬浮密实型结构:粘聚力较高、低温抗裂性较好、密实性与耐久性好、内摩阻力较小、高温稳定性较差。
典型代表:AC——沥青混凝土。
②骨架空隙型结构:内摩擦角较高、高温稳定性较好、粘聚力较低、耐久性差。
典型代表:OGFC——开级配磨耗层沥青混合料。
③骨架密实型结构:较高的密实度,内阻力和内摩擦角同时具有,水稳定性及高温稳定性好、低温抗裂性和耐久性好、施工和易性较差。
典型代表:SMA
7、什么是沥青混合料的黏结力?影响黏结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力是指沥青与矿料间通过复杂的物理化学作用而形成的矿料颗粒间的作用力。
影响因素:①沥青的内聚力以及沥青与矿料间的作用力
②沥青的粘度
③沥青与矿料在界面上的交互作用
④沥青膜的厚度(矿料的比表面积和沥青用量)
⑤使用条件
8、沥青混合料施工和易性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1)组成材料影响:①原材料的性质②矿料级配:间断级配中粗细集料的颗粒尺寸相差过大,缺乏中间尺寸颗粒,沥青混合料容易离析。
细集料太少,沥青层就不容易均匀分布在粗颗粒表面,细集料过多,则使拌和困难。
③沥青用量和矿粉用量:沥青用
量过少,或矿粉用量过多时,混合料容易产生疏松且不易压实,反之,沥青用量过多或
矿粉质量不好,则容易使混合料黏结成团块,不易摊铺。
(2)施工条件影响:应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施工,保证其流动性、拌合均匀,压实过程
中应保持一定的压实温度,以保证达到规定压实密度。
施工温度过高既会引起沥青老化,也会严重影响沥青混合料的使用性能。
9、沥青混合料结构强度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①沥青结合料的粘度
②矿质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③沥青与矿料在界面上的交互作用
④沥青混合料中矿料比面和沥青用量的影响
⑤使用条件的影响
10、SMA混合料的特点有哪些?
答:属于骨架密实型结构,具有表面耐磨抗滑,密实性好,耐久性好,抗疲劳能力强、
有较强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具有良好的低温变形能力。
SMA中的纤维的作用是吸油、稳定、增强,并提高高温抗剪强度。
11、简述再生沥青混合料技术类型及其适用性。
(P147)
答:①厂拌热再生:是将回收沥青路面材料运至沥青拌合厂,经破碎、筛分,以一定比
例与新集料、新沥青、再生剂(必要时)等拌制成热拌再生混合料铺筑路面技术。
适用性:可用于高等级路面的沥青路面及柔性基层。
②就地热再生:采用专用的就地热再生设备,对沥青路面进行加热、铣刨,就地掺入一定数量的新沥青、新沥青混合料、再生剂等,经热拌和、摊铺、碾压等工序,一次性实现对表面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旧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的技术。
适用性:适用于仅存在浅层轻微病害的高速公路及一、二级公路沥青路面表面层的就地
再生利用,再生层可用作上面层或者中面层。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再生深度一般为
20~50mm。
③厂拌冷再生:厂拌冷再生是将回收沥青路面材料运至拌和厂,经破碎、筛分后,以一
定的比例与新集料、活性填料、水进行常温拌合,常温铺筑形成路面机构层的沥青路面
再生技术。
适用性:高等级公路和一、二级公路沥青路面的下面层以及基层、底基层,三、四级公
路的面层。
④就地冷再生:采用专用的就地冷再生设备,对沥青路面进行现场冷铣刨、破碎、筛分(必要时),掺入一定数量的新集料、再生结合料、活性填料、水等,经常温拌和、摊铺、碾压等工序,一次性实现对表面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旧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的技术。
适用性:作为一、二级公路的下面层或基层,作为三级公路的面层或基层上面层。
12、什么是温拌沥青混合料?其特点是什么?
答:温拌沥青混合料是采用温拌技术生产的混合料,用过使用特定的技术或添加剂,使
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介于热拌沥青混合料和冷拌沥青混合料之间,同时生产出的混合料
的路用性能应能够达到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特点:①节能效果:温拌降低了拌和温度,减少了对集料加热所消耗的能量,节约燃料
的消耗。
②减排环保效果:减少燃料消耗的同时,可以明显降低粉尘、废气等污染物的
排放量。
13、当量软化点T
800与当量脆点T
1.2
分别定义为与沥青针入度800和1.2对应的温度,他
们代替软化点和脆点反映了沥青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
800lg800K T A -= 1.2lg1.2K T A
-= 14、试算法基本假定:在矿质混合料中,某一粒径的颗粒是由一种集料提供的,在其他集料中不含这一粒径的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