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宋元美术第六讲

合集下载

《中国美术史》授课PPT之三:宋元的美术

《中国美术史》授课PPT之三:宋元的美术
以书法入画,画上题字做诗。 • 各具特色:黄画空灵潇洒;王画苍茫浑厚,倪画简淡疏荒。吴画沉郁湿
润。
元代绘画
3 花鸟画
院体水墨花鸟
钱选 • 提倡复古,在创作思想上主张
绘画重在体现文人的气质,即 所谓“士气”,就是力图摆脱 对于形似的刻意追求。
桃八枝花松图鼠图钱选钱选元

元代绘画 文人花鸟
3 花鸟画
宋代美术 文人花鸟
3 花鸟画
墨竹图 文同 宋
宋代美术 文人花鸟
3 花鸟画
枯木怪石图 苏轼 宋
宋代美术 宗教人物画
4 人物画
朝元仙杖图 武宗元 宋
宋代美术 风俗画
4 人物画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宋
宋代美术 风俗画
4 人物画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宋
宋代美术 风俗画
4 人物画
清明上河图(局部) 张择端 宋
宋元美术
宋代美术
1 概述
宋代概况
宋朝分为两个阶段:北宋(960-1127)和南宋(1127-1279), 宋朝延续了300多年,其绘画在隋唐五代的基础上继续得到发展。民 间绘画、宫廷绘画、士大夫绘画各自形成体系,彼此间又互相影响、 吸收、渗透,构成宋代绘画丰富多彩的面貌。
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高峰。它所反映的广泛的现实生 活内容,在古代绘画史上是极为突出的,表现了中国绘画的成熟与高 度繁荣。
点在于:作浅绛色山头多矾石,笔势雄伟;作水墨皴纹稀少,笔简意远,超逸 有致。
富春山居图 黄公望 元
元代绘画 元四家
2 山水画
富春山居图 黄公望 元
元代绘画 元四家
2 山水画
吴镇
• 师承董巨,笔墨雄秀苍润,题材 多描写渔夫和隐逸生活,寄托他 隐遁避世的思想情趣。善用湿笔 表现山川林木郁茂景色,笔力雄 劲,墨气沉厚。

中国美术史——宋代美术ppt课件

中国美术史——宋代美术ppt课件
一、北宋山水画
北宋山水画主要继承五代以荆浩、关仝为代表的北方 山水画派,多以全景式构图来表现北方山川林木,画风沉 雄壮伟,主要代表为李成、范宽和郭熙。
(一)李成、范宽及其流派
3
李成(919—967),唐宗室,五代时随祖
父避乱徙青州营丘(今山东临淄)。“学不为人, 自娱而已”,不愿侧身画工之列,不轻以画许人。
11
标志山水画“以简代密”转变的“米家山水”
12
(三)界画 与青绿山水
界画是指在 作画时使用界尺 引线,适于画建 筑物,其它景物 用工笔技法配合。 通称为“工笔界 画”。
右图:郭忠恕 雪霁江 行图 立轴 绢本设色 纵74.1厘米 横69.2厘 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 院藏
13
郭忠恕 明皇避暑宫图 立轴 绢本墨笔 纵161.5厘米 横105.6厘米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技法上创造出蟹爪枝和卷云皴,是 其深入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结果,是其 家乡地貌特征的反映。 ❀人与山川的契合达到了空前协调的 程度,含有浓厚的抒情意趣。创造出 “寒林”景象,表现萧条肃杀之气。 ❀与重墨的、沉郁厚重的荆关画法相 比,更注重用笔的精微变化,有惜墨 如金之谓。
4
荒寒的原野、劲拔的 枯树和矗立的石碑,使人 产生对逝去历史的追忆和 时代变迁的感慨。景物气 氛寂寥凝重,在山水画中 蕴含着耐人寻味的哲理。 画中的寒林枯树变化多姿 ,用笔尖利,窠石土坡圆 浑秀润,符合李成“气象 萧疏,烟林清旷,毫端颖 脱,墨法精微”的特色。
第六章 宋代美术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马一
1
两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全盛时 期,这一时期绘画题材日益丰富,画科进 一步完备,技法更加成熟,是古代绘画艺 术的一个高峰。本章我们学习宋代各绘画 门类的艺术成就,重点了解各个艺术形式 的代表人物极其主要作品。

第六章 宋元美术

第六章  宋元美术

范宽,本名中正,字中立(又作仲立),北宋山水画家,生活于北宋前期,名列北 宋山水画三大名家之一。陕西华原(今耀县)人。因为他性情宽厚,不拘成礼,时 人呼之为“宽”,遂以范宽自名。
范宽早年师从荆浩、李成,后来他觉悟到应当重视对自然山川景物的观察、体验, 因而长期生活于陕西华山、终南山等处,观览云烟惨淡风月阴霁的微妙变化,对景 造意,将崇山峻岭的雄强气势老树密林的荒寒景色,生动地现于笔下。他画山石落 笔雄健老硬,以短而有力的笔触(被后人称为雨点皴),画出岩石的形貌质感。画上的 大山巍然矗立,浑厚壮观,具有压顶逼人的气势。北宋后期画家王诜将李成与范宽 的山水画相比较,喻为“一文一武”,说明范宽的山水形象与李成的烟林情旷、气 象萧疏的情调体貌相反,而别具风格。北宋刘道醇《圣朝名画评》中,也认为“李 成之笔,近视如千里之远;范宽之笔,远望不离座外”。范宽的作品多取材于其家 乡陕西关中一带的山岳,雄阔壮美,笔力浑厚。注意写生,多采用全景式高远构图, 著名书画家米芾在其《画史》中说“范宽山水,显显如恒岱”。
赵伯驹的《江山秋色图》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
二、南宋四大家——李、刘、马、夏
李唐,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人。北宋末南宋初画家。字晞古。初以卖画为生, 徽宗赵佶朝(1100~1125)补入画院。高宗南渡,李唐亦流亡至临安,以成忠郎衔任 画院待诏,时年近八十。擅画山水,变荆浩、范宽之法,用峭劲的笔墨,写出山川雄 峻的气势。晚年去繁就简,创“大斧劈”皴,所画石质坚硬,立体感强。他画的山水 画对南宋画院有极大的影响,是南宋山水新画风的标志。兼工人物,初似李公麟,后 衣褶变为方折劲硬,并以画牛著称。李唐的画风为刘松年、马远、夏圭、萧照等师法, 在南宋一代传流很广,对后世影响很大。存世作品有《万壑松风图》、《清溪渔隐 图》、《长夏江寺图》、《采薇图》等。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第6章PPT课件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第6章PPT课件
39
一、山水画 • 元代新的绘画风气的到来与赵孟頫的开启密切相关。 • 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四人的创作集中体现了元代山
水画的最高成就。四家既有各自的鲜明个性特点,又都具 有元代山水画的时代风貌。他们强调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 状物寄情,属典型的文人画,对明、清绘画影响巨大。












35
二、金代绘画
• 赤壁图 武元直 金
36
• 幽竹枯槎图 王庭筠 金
37
• 文姬归汉图 (局部) 张瑀 金
38
返回主目录 返回节目录
第四节 元代绘画
• 元代由于政权的更替,战争引起的社会动荡等方面的原因, 绘画出现了和宋代显著不同的特点。人物画主要成就更多 地体现在寺观壁画方面,宋代院体绘画精密不苟的画风, 元代已成衰微之势。
• 继承宋代已成潮流的文人士大夫绘画在元代画坛上占据着 显著地位,元代前期的赵孟頫、高克恭、任仁发等位居显 要的馆阁士大夫均以擅长绘画著称。元代中后期文人画家 以集中于江浙一带的画家为代表。“元四家”的黄公望、 吴镇、倪瓒、王蒙主要师法董源、巨然和北宋山水诸家, 以水墨或浅绛写江南山水,各自创立自己的风貌。此时文 人画与工匠画有了更明确的分野。花鸟画也向水墨方向发 展,梅、兰、竹、石为主要题材,出现了李衎、管道昇、 柯九思、顾安、王冕等代表画家。
11
• 潇湘奇观图 米友仁 宋
12
• 青绿山水画在宋代仍受到宫廷贵族的欣赏。
13
• 千里江山图(局部) 王希孟 宋
14
• 到南宋,山水画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产生了开创南宋山水 画刚健峻锐,水墨苍劲新风格的南宋四家——李唐、刘松 年、马远、夏圭。

中国美术史——宋代美术课件

中国美术史——宋代美术课件

故宫博物院藏刘松年《四景山水图》春、夏、秋、冬四景,描绘幽居于山湖
楼阁中的大夫闲逸的生活。全卷书风精巧,彩绘清润,季节渲染十分得体,笔墨 苍逸劲健。其中界画屋宇丝毫不爽,山石多用小斧劈破,可以看出与李唐的渊源 关系,而秀润过之。
马远,南宋人,他与曾祖、祖父、伯、 兄及子马麟均为画院待诏,号称“一门五代 皆画手”。马远对于山水、人物、花鸟无一 不精,其山水画的成就尤为突出。马远有“ 马一角”之称,意指马远多作边角构图,取 舍大胆,往往留出大幅面的空白以突出主题 。
(二)文人山水画
文人画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和诗书画印等 多种艺术的结合,作者多为具备较全面、较 深厚文化修养的文人。它产生于北宋,成熟 于元代,极盛于明清。
宋代文人画尚未形成足以和宫廷绘画、民间 绘画分庭抗礼的体系,但已开始产生影响, 并有理论先行的特色。
王诜,上承李 成、郭熙,融 入李思训的金 碧画风,自成 一家。丰富的 文人修养,古 拙淡雅,与北 宋前期的重山 复水已有明显 不同。
一、北宋山水画
北宋山水画主要继承五代以荆浩、关仝为代表的北方 山水画派,多以全景式构图来表现北方山川林木,画风沉 雄壮伟,主要代表为李成、范宽和郭熙。
(一)李成、范宽及其流派
李成(919—967),唐宗室,五代时随祖
父避乱徙青州营丘(今山东临淄)。“学不为人, 自娱而已”,不愿侧身画工之列,不轻以画许人。
【年代】宋代
【作者】郭熙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 宫博物院
【画面尺寸】纵:120.8c m,横:167.7cm。
山有三远:自山下
而仰山颠,谓之。‘高 远’;自山前而窥山后, 谓之‘深远’;自近山 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这幅画的主要景物集 中在中轴线上,以全景式 高远、平远、深远相结合 之构图,表现初春时北方 高山大壑的雄伟气势。近 景有大石和巨松,背后衔 接中景扭动的山石,隔着 云雾,两座山峰在远景突 起,居中矗立,下临深渊, 深山中有宏伟的殿堂楼阁。 左侧平坡逶迤,令人觉得 既深且远。

第六章-宋元美术

第六章-宋元美术

第六章-宋元美术 《芙蓉锦鸡图》
宋代文人花鸟

北宋中后期绘画形成了独特体系,他们的绘画
抒情寄兴,状物言志,不完全拘泥于形似格法,多
好水墨写意,爱画梅兰竹菊等题材,以表现高洁品
质,文人画赋予梅兰竹菊以道德品质,号称“四君子
画”。
❖ 文人画:文人画在传统绘画里是指以水墨为主,讲 究诗书画一体,寄托一定的情操或抒发一定理想的 独特绘画形式。唐代诗人王维以诗入画,后世称他 为文人画的鼻祖。宋代中后期以来文人画继续发展, 代表人物有:文同、苏轼、赵孟坚、郑思肖等。
李公麟《五马图》
❖ 《五马图》介绍: ( 李公麟 长卷 纸本 墨笔 纵 29.3厘米 横225厘米(日)私人藏) 此图画西域进 贡给北宋王朝的五匹骏马,皆各由奚官牵引。无款, 马后有黄庭坚小行书签题马的年岁、尺寸、进贡年 月等,又跋称为李伯时(公麟), 传世精品。五马名 为:凤头骢( cong )、锦膊骢、好头赤、照夜白、 满川花。 全画用白描法,只在少数地方用淡墨略加渲染,很 好地体现了李公麟白描的特色。墨笔线条简练,以 提按、轻重、转折、回旋的手法,概括出马匹的不 同特征以及人物的不同风貌,形神毕肖,气韵飞动。
李公麟:《五马图一:凤头骢》
李公麟:《五马图二:锦膊骢》
李公麟:《五马图三:好头赤》
李公麟:《五马图四:照夜白》
李公麟:《五马图五:满川花》
梁楷的简笔人物画
❖ 梁楷,祖籍东平(今山东省东平县),南渡后流 寓钱塘,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宁宗嘉泰年间为画院待诏。他善画 人物、山水、道释、鬼神及花乌,性情狂放不羁, 喜爱饮酒。据载,他曾在画院独“金带”而不受, 不辞而别,人称“梁疯子”。梁楷书画风多粗简, 擅长简笔画。
第六章-宋元美术

(完整版)中国美术史·宋元美术

(完整版)中国美术史·宋元美术
由于两宋统治者对于道教的重视,道教壁画的创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宫廷组 织了多次创作活动。肖像画的突出成就则表现为宫廷写真高手和民间写真画师 的活跃,人物故事画和风俗画的发展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传统人物画发展到元代,已转入低谷。南宋那样生活气息浓厚的人物画,在元 代文人士大夫看来带有强烈的市井气而遭到厌弃。人物画逐渐与肖像画分工, 而与山水画合流,多以文人归隐的生活内容为主,在笔墨上规唐仿宋,追求温 和清腴,单纯静美。肖像画则逐渐向行业化发展,并日益转向民间。
四、宋元花鸟画代表画家及其作品
瑞芙柳古潇枇海果竹墨鹤蓉鸭木湘杷棠熟山石梅图锦怪竹山来桃图图鸡石鸟禽锦宋元元图鸡赵林卷宋柯王图宋佶椿九冕宋林元赵林思椿佶苏椿王轼渊
五、宋元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宋代人物画不及山水、花鸟繁盛,但仍有新的发展,题材大大突破了宗教和贵 族生活的范围。在反映现实方面更加深入广泛,历史故事画和风俗画占很大比 重,表现方法进一步提高,笔墨技巧日益丰富。出现了白描大师李公麟、风俗 画家张择端、减笔水墨梁楷等大师。
宋代书法特征有二:一是突破唐人重法的束缚,而以自己为主,以意代法。其 二是有意将书法同其他文学艺术形式结合起来。
元代书坛巨匠赵孟頫高举起“复古”的旗帜,主张学书法应该避开唐宋,要向 更远的晋朝书法大师学习,并身体力行地施行。最终,赵孟頫经过不懈的努力, 终于成为一代大师。赵孟頫也和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三、宋元花鸟画的艺术特点
宋代的花鸟画创作,代表院体风格的黄派花鸟占统治地位,画风艳丽工致。使 得与黄筌齐名但风格迥异的徐熙的孙子徐崇嗣也不得不改变家风,转而效仿黄 体而创造了“重彩没骨”法。此外,与院体花鸟相异趣,院外的水墨花卉也逐 渐盛行。宋代花鸟画的代表画家有赵佶、苏轼、林椿等。

【2019年整理】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__第6章

【2019年整理】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__第6章

• 溪山清远图(局部) 夏圭 宋
二、花鸟画
• 宋代是花鸟画空前发展的时期。一方面有画院画家应宫廷 厅堂壁装饰之需要而创作的承袭五代的“黄家富贵”的花 鸟画风,另一方面文人士大夫的水墨花鸟画也形成了独特 的体系,不拘陈法,寄情于笔墨,与院体花鸟画形成鲜明 对比。
1.精工富丽的院体花鸟画

双 喜 图
• 元代统治者不仅爱好工艺美术,而且有的甚至还亲自学习 各种手工艺技术。这样,就使得工艺美术和手工艺人的地 位得到空前的提高,几无异于画师。加上元代对外交往空 前扩大,文化、贸易往来频繁,不断吸收外来艺术的影响, 工艺美术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技术,增加了新品种,新式样。
一、宋、辽、金的工艺美术
• 定窑孩儿枕 宋
• 保圣寺降龙罗汉像 宋
• 灵岩寺罗汉彩塑 宋

山 西 晋 祠 女 彩 塑

• 养鸡女 大足石窟摩崖雕刻 宋来自二、辽、金、西夏的雕塑
• 下华严寺菩萨彩塑 山西大同 辽
• 戏曲人物砖雕 山西稷山出土 金

三、元代雕塑
山 西 晋 城 玉 皇 庙
星 宿 之 胃 土 雉 彩 塑
28
• 广目天王 北京居庸关云台山石刻
• 富春山居图(局部) 黄公望 元

渔 父 图
吴 镇

• 渔庄秋霁图 倪瓒 元

青 卞 隐 居 图
王 蒙

二、花鸟画
• 元代花鸟画大体上可分两类,一类是延续宋代院体花鸟画 而略有发展。另一类则是在继承苏轼、米芾等文人画传统 基础上继续发展并占主流地位的水墨花鸟画,大都借梅兰 竹菊之形以寓君子之德。
• 宋代初期承袭五代后蜀和南唐翰林图画院之制,设立画院。 宋代各朝都沿用翰林图画院的体制。画院崇尚写实,风格富 丽工致。被称为“院体”的宋代宫廷绘画以其丰富的艺术创 作构成中国绘画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后世绘画产生了很 大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略有发展。另一类则是在继承苏轼、米芾等文人画传统
基础上继续发展并占主流地位的水墨花鸟画,大都借梅兰 竹菊之形以寓君子之德。

花鸟图
钱选


墨梅图
王冕


秀石疏林图
赵孟頫

三、道释壁画和人物画
• 元代人物画成就远不如唐宋时期。唯有肖像画成绩比较突 出。同时,宗教壁画和界画受到元代统治者的偏爱,有了 较快的发展。
泼 墨 仙 人 图 梁 楷 宋

• (三)城市风俗画
• 张择端,字正道,北宋画家。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擅画
楼观、屋宇、林木、人物。所作风俗画市肆、桥梁、街道 、城郭刻画细致,界画精确,豆人寸马,形象如生。存世 作品有《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等,皆为我国 古代的艺术珍品。
• 清明上河图(局部)
武宗元:武宗元擅画道释人物,曾为开封、洛阳各寺观 作大量壁画。功人物、佛道、鬼神,师吴道子法,行笔如 流水,神采活动,大抵如写草书,笔术精高。
• 朝元仙仗图(局部)
武宗元

• 李公麟:北宋著名画家,号龙眠居士。文人士大夫画家,
以画著名,凡人物、释道、鞍马、山水、花鸟,无所不精
,擅长白描。传世作品有《五马图》等。
(一)宗教绘画和白描人物画 宋代的宗教人物画不及唐代盛行,也不及唐代气势雄伟。但
仍有不少名家参加了寺观壁画的创作与绘制,一定程度上继
承了唐代以来的传统。宋代人物画的表现主题、题材范围比 起唐代、五代的绘画则有明显的变化和拓展,平民市井的乡 村生活,各种社会风俗活动,以及边区少数民族生活,都成 了画家们精心构思和表现的内容。
• 《溪山行旅图》北宋早期山水大家范宽代表作,图画峻伟
大山,一泻千里的飞瀑如大山之眼,路边溪流淙淙伴着路
上驴队嗒嗒行过。构图上,巨大的山峰正面位于画幅正中 ,几乎接近立轴的顶部,顶天立地。以仰视的角度画出, 山之高远。用线勾廓,轮廓内雨点皴,主中锋。笔墨刚健 雄强,“得山之骨”。
溪 山 行 旅 图 范 宽 宋
造了雾气升腾的北方山野初春。

郭熙
早春图

(二)米点山水(米氏上水)
• 米芾借鉴了董源的山水画法,又根据他对江南山水的感受
,以水墨挥洒点染表现烟雨掩映树木,信笔作画而不求工
细; • 米友仁画山水亦“点滴云烟,草草而成”,自题为“墨戏 ”。以墨点表现江南烟雨景色的山水,不求修饰,崇尚天 真,充分表现了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与北宋流行的 李成、范宽画雄峻山川迥然不同而别开生面。 • 米友仁有《潇湘奇观图》,《云山得意图卷》等传世。
中外美术史
第六讲 宋元美术
主讲:张冬菊
本讲重点
中外美术史
宋元美术: 第一节 宋元山水画
第二节
第三节
宋元人物和花鸟画
宋元文人绘画和其他绘

宋元美术 第一节 宋代山水画
中外美术史
• 宋代在山水画和花鸟画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山水 画在表现自然而又超乎自然、营造境界方面达到了一个高
峰。其所形成的山水画的符号系统和审美规范成了中国绘
画艺术具有特征意义的重要标志。
• 一、宋初山水画 • 北宋时期,人们从山水画中寻求乐趣的心态十分普遍,“ 不下堂宴,坐穷泉塾”成为社会时尚,反映自然美的山水 画空前兴盛。 代表画家:李成、范宽、郭忠恕、燕文贵、许道宁
• 李成:水墨生动,以画寒林平远著称。善
用淡墨表现丰富的层次和虚空虚旷的空间
,以活脱的笔致画出寒林的情态,所画山
• 4、倪瓒:元代画家、诗人。擅画
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
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 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 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 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
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存世
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 》《容膝斋图》等。著有《清閟阁 集》。
• 5、王蒙:元代画家,赵孟頫外孙。山水画受 赵孟頫影响,师法董源、巨然,集诸家之长自
• 法常中国南宋画家,僧人。号
牧溪。继承“减笔”画法。擅
龙、虎、猿、鹤、芦雁、山水 、人物。师法梁楷,加以发展 变化。所画猿、鹤、观音、罗 汉等,造型严谨,形象准确。
第三节 元代文人画和其他绘画
元代新的绘画风气的到来与赵孟頫的开启密切相关。
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四人的创作集中体现了元代山水
画的最高成就。元四家既有各自的鲜明个性特点,又都具有
• 3、吴镇:元代画家。字仲圭,号梅花
道人。擅画山水、墨竹。山水师法董
源、巨然,兼取马远、夏圭,干湿笔 互用,尤擅带湿点苔,水墨苍莽,淋 漓雄厚。喜作渔父图,有清旷野逸之 趣。墨竹宗文同,格调简率遒劲。与
黄公望、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
。精书法,工诗文。存世作品有《渔 父图》、《双松平远图》、《洞庭渔 隐图》等。
的局部,画面上留出大副空白以突出景观,表现空旷浓郁 的诗意。这种“边景之景”被后世称为“马一角”重要传 世作品有《华灯侍宴图》、《山径春行图》、《西园雅集 图》等。
踏 歌 图 马 水墨淋漓,点景人物笔简 神全,寥寥数笔而神态迥出,传世作品《溪山清远图》,
• 刘松年,擅画山水人物。其山水皴法受李唐影响,但变雄
健为典雅,画风严密不苟,水墨青绿兼工,又精于界画。 现存《四景山水图》、《罗汉图》等。
• 马远,字遥父。他继承并发展了李唐的画风,以雄健的大斧 劈皴画奇异险峻的山石峰峦,以拖技的多姿形态画梅树,
尤善于在章法上大胆取舍剪裁,描绘山之一角、水之一涯


雪景寒林图
范宽

• 二、北宋中期绘画
• 米家山水、小静上水画、青绿山水
• 代表人物:郭熙、米芾、米友仁、惠崇、王詵、赵令穰、
王希孟、赵伯驹
• (一)、郭熙:以幽奇神奥取胜,布置造妙,变化多端
,画山石形如“鬼面”,皴如“乱云”,写瘦树枯枝, 状如“蟹爪”。 代表作品《早春图》
• 《早春图》郭熙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图画严冬港区,大地复苏的微妙变化,山 间雾气浮动,阳光和煦,穿插以行旅待渡 等活动,传达出欣欣向荣的感情。 • 画家以富有层次的墨色和圆润的卷云皴塑
三、南宋山水画
• 到南宋,山水画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产生了开创南宋山水 画刚健峻锐,水墨苍劲新风格的南宋四家——李唐、刘松
年、马远、夏圭。
• 李唐。他的山水画严谨质朴,气象雄伟,犹存北宋风范,
但造型章法以及笔墨上均明显地趋向简括,开创南宋山水
画的新风。传世:《万壑松风图》、《清溪渔隐图》等
• 万 壑 松 风 图 李 唐 宋
创风格。作品以繁密见胜,重峦叠嶂,长松茂
树,气势充沛,变化多端;喜用解索、牛毛皴 ,干湿互用,寄秀润清新于厚重浑穆之中;苔 点多焦墨渴笔,顺势而下。兼攻人物、墨竹, 并擅行楷。存世作品有《青卞隐居图》《夏山
高隐图》《丹山瀛海图》等。
二、水墨花鸟画
• 元代花鸟画大体上可分两类,一类是延续宋代院体花鸟画

潇湘奇观图
米友仁

(三)小景山水 王詵《渔村小景》 赵令穰《湖庄清夏图》
• (四)青绿山水
•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大青绿着色,染天染水,富丽细腻
,画中山川江河交流展现,点缀以飞流瀑布、丛林嘉树、庄
园茅舍,令人目接不暇,代表了画院青绿一体精密不苟,严 格尊依格法的画风。是青绿山水的一次复兴。
水画在北宋被誉为“古今第一”,代表作
品:《读碑窠石图》、《晴峦萧寺图》
• 《读碑窠石图》:传为活动与五代末期至北宋初期的画家 李成所作。图画陂陀下古木参差,老树窠石,中景处石碑
伫立,碑前一人戴笠骑骡,仰观碑文,一童子持杖而立,
背景空无。置景幽凄,是对荒芜日久的描绘,满溢着萧瑟 景致下诵读古碑的苍凉与深邃。 • 构图平远,画寒林枯杈用“蟹爪”,笔露锋芒,如悬针; 用墨少,以淡墨扫染画面。笔墨韵致爽利、清澹、明润,
• 五马图(局部) 李公麟

(二)水墨人物画 梁楷:南宋人, 他是名满中日的大书法家,曾于南宋宁宗担
任画院待诏。他是一个行迳相当特异的画家,善画山水、佛
道、鬼神。 他喜好饮酒,酒后的行为不拘礼法,人称是“梁 风(疯)子”。 梁楷传世的作品包含了《六祖伐竹图》、《 李白行吟图》、《泼墨仙人图》等,但以《泼墨仙人图》最 为有名。
《西湖柳艇图》等。
溪 山 清 远 图 ︵ 局 部 ︶ 夏 圭 宋
• 马、夏山水由于大胆剪裁,突破全景程式而画边角之景,
因而被称为“马一角,夏半边”。马、夏的边角这之景是
艺术上的高度提炼,把富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加以突出,使 画面情景交融富有浓郁诗意,是对传统山水的发展和丰富 。
第二节 宋代人物画和花鸟画
直接呼应了主题的苍凉、深邃。

读碑窠石图
李成

晴 峦 萧 寺 图 李 成 宋

• 范宽:深入自然山川,观察不同自然气候下山水的形态变
化,创造了不同的壮美景色,又擅雪景,所画崇山峻岭,
以顶天立地的章法突出雄伟壮观的气势,用碎而坚实的笔 墨皴出富有质感的山石,山麓画以重生的密林,成功刻画 出北方关狭地区的特色,被誉为“得山之骨,与山传神” • 代表作品:《溪山行旅图》、《雪景寒林图》
山水,变荆浩、范宽之法,用峭劲的笔墨,写出山川雄峻
的气势。晚年去繁就简,创“大斧劈”皴,所画石质坚硬 ,立体感强。他画的山水画对南宋画院有极大的影响,是 南宋山水新画风的标志。兼工人物,初似李公麟,后衣褶 变为方折劲硬,并以画牛著称。李唐的画风为刘松年、马
远、夏圭等师法,在南宋一代传流很广,对后世影响很大
。存世作品有《万壑松风》、《清溪渔隐》、《长夏江寺 》、《采薇》等图。

采薇图(局部) 李唐

• (五)宫廷花鸟画
宋代是花鸟画空前发展的时期。一方面有画院画家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