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抽动症发声食疗的经验 (1)
儿童抽动症的食物禁忌(新、选)

儿童抽动症的食物禁忌多吃:1.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
铁是造血的原料,缺铁会使大脑的功能紊乱,影响儿童的情绪,加重抽动症状。
因此抽动症孩子,应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肝脏、禽血、瘦血等。
2.多吃含锌丰富的食物。
锌是人体内的微量无素,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密切有关。
锌缺管常使儿童食欲不振,发育迟缓,智力减退。
研究发现,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大多数头发中锌含量较高。
所以,常吃含锌丰富的食物,如蛋类、豆类、花生等对提高智力有一定帮助。
忌:1.含铝食物。
因为铝是一种威胁人体健康的金属。
食铝过多可致智力减退,记忆力下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抽动症患儿应少吃油条,因为制作油条需要在面粉中加入明矾,而明矾的化学成分为硫酸钾铝。
因此,吃油条对小儿的智力发育不利。
2.含铅食物。
因为铅可使孩子视觉运动、记忆感觉、形象思维、行为等发生改变,出现多动,所以抽动症患儿应少食含铅的皮蛋、贝类等食品。
更有甚者可能会引起孩子铅中毒,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当心。
3.含酷氨酸的食物,乳类、乳制品、豆腐皮、大豆、松鱼干富含酷氨酸,而抽动症患儿大便中P-甲酚的含量要高于正常儿童,P-甲酚是人肠道微生物对酷氨酸进行代谢的产物,故应避免大量食用。
如挂面、糕点等。
4.食品添加剂和人工色素国外学者认为酒石黄等人工色素、香精、胡椒油等调味剂和抽动有关。
所以抽动小儿不宜吃有色素的食物,如可乐、橘子水、果子露、蜜饯、奶油蛋糕上的红绿裱花,以及加调味剂的各种食品。
5.糖类甜点心、各式糖果、饮料、冷饮等含糖量都非常高的食品,若摄入过多,能引起机体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小儿则可能出现抽动症,故应少吃。
6.含甲基水杨酸的食物,如西红柿、苹果、桔子等。
饮食中不要加入辛辣的调味品,如胡椒之类,也不宜使用酒石黄色素,如贝类、大红是、柑榄等食物。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抽动症的治疗经历

抽动症的治疗经历第一篇:抽动症的治疗经历各位焦急的宝宝爸爸、宝宝妈妈:你们好!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
我的儿子2006年12月27日晚上被初步确诊为多发性抽动症。
在经过四处奔波、跑了四家医院、见过6个医生之后,我和孩子爸爸决定不吃药、不针灸,对儿子进行物理治疗。
今年1月底我儿子症状迅速减轻并很快消失。
我不是专业的医生,不知道我儿子的情况是否具有代表性,但是在这段治疗的时间里,我发现很多医院纷纷打出了根治抽动症的广告,一些主流新闻媒体也在进行相关宣传,但是与此同时很多抽动症患儿病程在延长,抽动在加重。
这种状况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以下是我的经历和感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我儿子的情况我儿子2001年10月出生。
去年暑假期间和姥姥姥爷回北方,回来时出现努鼻症状,姥姥说是不是因为看动画片《西游记》看的。
我们当时没怎么在意,曾提醒他忍着点,后来发现老不好,就带他去医院,检查发现鼻腔内有糜烂,诊断为过敏性鼻炎(好像是我老公他们家的遗传病),开了口服药和软膏,使用后明显好转,症状不久消失。
到了11月份,可能因为天气变干的原因,又出现努鼻症状,医院检查结果还是过敏性鼻炎,开了和上次同样的药,但没有效果。
后来我们就没管了。
12月中旬,我儿子的幼儿园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在一家大商场举行义卖,我儿子和其他孩子上台表演。
当时我老公在场,发现他的努鼻现象加重。
12月27日傍晚我回到家,姥爷说:“你看他手总是抓。
”因为当时没出现什么症状,我就说没事儿。
晚上我儿子邀请一位小朋友到我家来玩,两个人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我严厉地批评了他,并要求他道歉。
晚上9点多要睡觉了,我让他把桌上的一杯奶喝掉,结果发现他拿杯子的手不停地抖动。
我马上握住他的手,发现有力度非常大的抽动。
我说你是不是紧张啊,他说不是,我就是想动。
我赶紧打车上医院。
先到了妇幼保健院,护士说神经科的医生下班了,可能儿童医院还有神经科的夜班。
我们又赶到儿童医院,正好有个医生值班。
抽动症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抽动症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1.日常生活:应合理的安排好患者的日常生活,做到生活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每天的作息时间相对比较固定等。
要保证患者有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紧张或兴奋激动等,在临睡前不宜过分兴奋,不要进行剧烈活动,也不要看惊险的影视片,睡前洗个温水澡,松懈紧张情绪,能舒适入睡。
禁游泳,避免用冷水洗脸、洗脚;防寒保暖。
2.居室环境:居室环境除了要注意开窗通风、适宜湿度、适宜温度以外,最重要是要求环境安静,减少噪音。
禁看电视、玩电脑、手机游戏。
3.饮食方面:改善营养,平衡膳食,做到粗细搭配、荤素得当、营养全面,不偏食、不挑食,不仅有助于调节神经系统的稳定和提高智力,避免辛辣油腻食品.禁食海鲜、萝卜、绿豆、螃蟹。
(1)建议抽动症患者食用的食物有:动物脑子及骨髓:蒸煮均可,常吃可益肾填髓,提高注意力及记忆力。
宜吃富含蛋白质、卵磷脂、维生素的食物,如蛋类、鱼类、瘦肉;动物的肝、血、脑、心、肾;牛奶、鸡蛋、豆制品、玉米、水果、新鲜蔬菜;果仁、西瓜子、南瓜子、松子仁等。
(2)不宜多吃糖或含糖多的饮料、含色素多的食品、防腐剂、调味剂、添加剂、人工色素、含铅、含铝食物,如:甜点心、各式糖果、饮料冷饮;可乐、橘子水、密饯、奶油蛋糕上的红绿裱花;煎炸类食品如方便面、涮羊肉、烤羊肉串等,也不宜多吃油腻香甜类食物和生冷食品。
煎炸类食品易伤阴动火,方便面类食品所含添加剂、防腐剂有损于大脑功能,肥甘厚味易酿生痰浊,生冷食品易损伤脾胃,使脾胃运化失常。
均对病情不利,故应忌之。
另外,饮料中也含有损害大脑功能的物质,不宜常喝,尤其是不能代替水天天饮用,果冻、炸薯片、虾条、沙拉酱;贝类、向日葵、皮蛋、爆米花、油条等。
(补充:第一,生冷不吃,西瓜不能吃(所以要吃热的),第二苹果橘子西红柿橙子不吃(含草酸与中药对立),第三绿豆,萝卜,螃蟹不吃(解中药),第四辛(海鲜)辣不吃(解中药),第五垃圾食物不吃(冷饮.烹炸食品等)第六吃西药停中药,)第七夏天空调要开在26度以上。
治疗儿童抽动症的经验方

治疗儿童抽动症的经验方公众号组成:炒僵蚕6克,蝉蜕6克,广姜黄6克,制白附子3克,全蝎3克,生白芍12克,穿山龙9克,莲子心3克,生大黄3克,甘草6克。
以上为5~7岁小儿用量,临证可随年龄、视病情增减。
功效:升清降浊,化痰熄风。
主治:儿童多发性抽动症。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饭后1小时服。
或用中药配方颗粒,每日一剂,分早、晚2次温开水化服。
方解:该方为郑启仲治疗儿童抽动症的经验方郑启仲认为,抽动症的病位在肝脾,病因为痰邪,病机为升降失常,肝风内动。
其依据有三:症多怪异,当责之痰:发病无明确病因,发作无明显诱因,抽动无一定规律;临床所见症状如眨眼、举眉、耸肩、努嘴、撞头、抖肩、怪声、秽语、咒骂、以及不自禁自残行为等,怪症百出,为痰作祟。
脾常不足,多痰之源:小儿“脾常不足”,易为饮食所伤,尤其在城市“洋餐”日多,膏粱厚味,常致积滞,聚湿生痰;小儿“阳常有余”,患病易从热化,而用药多寒凉,损伤脾胃,痰浊内生。
升降失常,抽动乃作:小儿“肝常有余”,家长望子成才,学习压力持续,日久则肝气郁滞,克脾碍胃,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痰引肝风,抽动乃作。
郑启仲把抽动症的病机概括为“痰邪内扰,气机失调,升降失常,肝风内动”。
治疗当以“升清降浊,平肝熄风,化痰止痉”为要。
在此观点指导下创拟了“升清降浊制动汤”,简称“升降制动汤”。
升降制动汤由升降散、牵正散、芍药甘草汤化裁而成。
升降散中僵蚕清热解郁,化痰息风,为治风痰之圣药;蝉蜕甘寒无毒,祛风止痉;姜黄辛苦性温,破瘀血而行气,理肝脾而散郁;大黄荡涤瘀浊,四药合用,僵蚕、蝉蜕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阴,一升一降,肝疏脾运,气机调畅,痰化浊清,风自息焉。
正如杨栗山在描述升降散的所治证候中说“如肉瞤筋惕者……苦笑无常,目不能闭者;如手舞足蹈,见神见鬼,似疯癫狂祟者……但服此散,无不取效。
”抽动症首发症状多起于面,牵正散中白附子祛风化痰,善治头面游走之风;全蝎搜风通络,与僵蚕、蝉蜕、白附子相伍,化痰通络,祛风止痉之力益彰。
2024年一位抽动症治愈家长的心得体会(2篇)

2024年一位抽动症治愈家长的心得体会治愈了抽动症的孩子,也就是我的孩子。
回想起这段经历,我不禁感慨万分。
抽动症是一种让人感到无助和困惑的神经发育障碍,让孩子们不受控地抽动、发声或产生其他不自主的运动。
对于一个家长来说,看到自己的孩子受到困扰,无法自由地生活和学习,无疑是一种巨大的痛苦。
我的孩子,小名小明,在3岁的时候开始出现抽动症状。
小明会频繁地眨眼、扭曲面部、咬牙等,还会有突然的无法控制的发声。
这些症状让他在社交活动中感到自卑和尴尬。
我的世界也变得灰暗起来,睡眠和精神状态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开始的时候,我和我的家人对抽动症知之甚少。
我们通过搜索了解到,抽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疾病,症状通常在幼儿阶段开始出现,并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缓解。
但也有一部分孩子,症状会持续到成年。
我们带小明到了一位儿科专家那里,经过一系列的检查,确诊他患有抽动症。
医生告诉我们,目前尚无针对抽动症的特效治疗方法,但可以通过药物和行为疗法来减轻症状。
这个消息对于我们来说既是安慰又是打击,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孩子尽早摆脱病痛,但现实告诉我们,这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
我和我的丈夫决定全心投入到小明康复的道路上。
我们找到了一位专业的行为疗法师,开始了行为疗法课程。
这个课程涉及到一系列训练和技巧,旨在帮助孩子减少抽动行为的频率和强度。
在每周的课程中,小明学会了控制他的眨眼动作,学会了通过深呼吸来缓解焦虑,学会了在发生抽动时停下来做一些其他动作来转移注意力。
这个过程实属不易,小明往往会因为疲劳或压力加重而无法控制自己的抽动。
但我和丈夫都坚信,只要坚持下去,我们一定能够帮助孩子找到摆脱抽动症的方法。
我们每天在家里也会陪着小明练习,鼓励他坚持下去。
除了行为疗法,药物治疗也是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找到了一位专业的儿科医生,根据小明的具体症状,开出了适合他的药物治疗方案。
药物能够有效地减轻症状,让小明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
尽管药物有一定的作用,但我们依然相信,药物治疗只是帮助孩子控制症状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根本解决问题的办法。
抽动症患儿饮食方面注意事项

动物肝脏、海产品等。
•
二,抽动症患儿应该多吃含钙高的食物好。当血清钙较低时,肌肉、神
经兴奋性增强,儿童就会出现手脚抽动现象。另外,还会出现夜间磨牙、易
惊等症状。在生活中家长宜多给孩子吃些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浆、
豆类、瘦肉、鸡蛋、绿叶蔬菜等,同时并补充鱼肝油。
•
三,抽动症患儿应该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患儿摄入糖分过多,可引起
产生抽动副作用。 • 3、体质因素:某些神经精神类型的儿童易发生本病,比如神经质、胆怯、多
动、情绪不稳定、对人对事敏感及有固执倾向者。而且本症常伴有不明原因 的头痛、腹痛及便秘、遗尿等,因此推测儿童抽动症与儿童本身的体质因素有 关。 • 4、精神因素:某些精神刺激可诱发本病,例如对学习要求过度、责备过多、 家庭不和、感情上受到忽视或环境中某些紧张气氛等,这些因素均可使小儿产 生矛盾心理,抽动行为即是心理上的矛盾冲突的外在表现。另外,过分限制儿童 的活动也可成为本病的诱因。 • 5、遗传因素:短暂性抽动障碍可有家庭聚集性,患儿家庭成员中患抽动障碍 着较为多见,故认为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 6、器质性因素:围产期损害,如产伤、窒息等因素可能与本病有关。
般儿童,因此该病给患儿内心造成的痛苦是巨大的,使他们在长期的 痛苦和挫折中备受煎熬。 • 5、同时也会对抽动症患儿产生社会退缩和社交障碍方面的影响。 • 对于抽动症一定要引起重视,要积极带孩子接受抽动症的治疗,同时, 在治疗抽动症的时候也不要忽略了饮食问题,那么,得了儿童抽动症 的孩子多吃什么食物好?
抽动症对儿童有什么危害
• 1、患有抽动症的孩子虽然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通常无异常,但 孩子通常会继发学习困难,成绩差,
• 2、如果同学、老师歧视嘲笑,患儿更不喜欢上学,甚至厌学、逃学。 • 3、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不但难以建立自尊、自信的健全
抽动障碍的偏方

抽动障碍的偏方
以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或多个部位的运动抽动和/或发声抽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包括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抽动秽语综合征)。
由于抽动的临床症状在紧张不安时加重,情绪放松时减轻,睡眠时消失,故心理因素的影响很容易被看成是本症的病因但真正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
多与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社会心理因素有关。
长久以来我们积累了很多改善或者治疗的偏方和饮食方式,有这种病情的患者不妨试一下。
★偏方1
猪脑鸡蛋200g清蒸食用。
含有丰富的饱和性脂肪酸以及不饱和性脂肪酸,同时还含有营养神经作用的DHA,可降低神经抽搐发生的几率。
★偏方2
核桃50毫升,调味或者炒菜食用。
含有丰富的DHA以及不
饱和性的脂肪酸,对神经组织具有很强的营养性的作用,有利于神经功能的康复。
★偏方3
山楂150g直接食用。
含有丰富的果酸以及维生素C,具有
很好的促进胃肠道蠕动的作用,同时对神经以及血管都具有很好的营养性作用。
常生活中按照以上食物疗法坚持,可以大大降低发生的概率。
20世纪60年代以前一直视为原因不明、罕见、可自愈性疾病。
然而近30余年来,对抽动障碍的认识发生了戏剧性变化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普遍认为抽动障碍非常多见是一种由遗传缺陷和不良环境因素所致的精神发育障碍由于本专业自身基础理
论发展较晚,更有效的预防措施尚待研究。
CD患儿食疗食谱

CD患儿食疗食谱CD的患儿在日常生活中最简便、最有效的治疗措施还是食物治疗。
1、蜜炖木瓜汤原料:木瓜100克,蜂蜜30克。
做法:木瓜洗净,加蜂蜜30克,水适量,蒸30分钟,去木瓜,分次饮汤,7天一个疗程。
说明:具有缓解肌肉抽动,适用于肌肉抽动尤以腹肌抽动,喉间异声的抽动症患儿。
2、百合鸡子汤原料:鸡蛋两个,百合60克做法:百合60克,用水浸泡一夜,取之加水3碗,煎煮2碗,然后取鸡蛋2个,去蛋白,蛋黄捣烂,倒入百合汤中拌匀(慢火煮),再加白糖或冰糖适量。
分2次,1天内服完。
说明:具有养阴润燥,清心安神的功效。
原治癔症,现适用于多发性抽动症,伴心脾不足,心神失宁,症见抽动,少眠的患儿,疗效尚佳。
3、百合银耳羹原料:百合50克,去心莲肉50克,银耳25克,冰糖50克做法:百合,莲肉加水适量,煮沸,再加银耳,文火煨至汤汁稍黏,加冰糖,冷后即可服用。
说明:具有清心安神的功效,适用于多发性抽动症,阴虚火旺,抽动兼见脾气急躁、大便偏干等症的患儿。
4、百合芦笋汤原料:百合50克,罐装芦笋250克,鸡汤500毫升,盐、味精适量。
做法:先将百合放入温水浸泡,发好洗净,加鸡汤500毫升,加热烧12分钟,再加入芦笋,煮开后加盐、味精,即成。
说明:具有清心安神的功效。
适用于多发性抽动症,症见心烦少眠,好动难静,记忆力减退的患儿。
经常服用,有改善睡眠的作用。
5、莲子猪心汤原料:莲子肉30克,猪心一副。
食盐、酱油、味精各适量。
做法:将猪心洗净切片装入光波饭煲中,加入莲子肉,放入光波炉中,用中火炖0分钟,加入食盐、味精、酱油等调味即成。
佐菜佐餐服食,每日晚1次。
说明:益智安神,补血养心,适用于心神不宁,惊悸怔仲,健忘、记忆力减退等症。
6、莲子百合粥:莲子、百合、粳米共煮成粥,每天早晨吃一次,有补肾脾、按心神之功。
7、茯苓山药粥:茯苓粉、鲜山药共煮加玉米面适量熬成粥,可健脾助运,以消痰湿。
(山药也可以切成小段加入少许冰糖隔水蒸或水煮后直接当点心食用)8、桂圆肉,莲子肉与大米煮粥,治疗夜寐不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家发声食疗的经验特别强调一下:我不是医生,以下内容出于我自己的经验,是一种心得,仅供大家参考。
并不适合每个孩子,请不要死搬硬套。
其次是个人经验,可能与现在官方的一些观点有不同或者相反的,您可以酌情考虑是不是有用,也不要和我争论、辩出是非。
如果您认可,请您看我以下的内容。
我儿子今年12岁,5岁多开始发现抽动,具体的情况在前面我写的一篇心得里有介绍,后来经过推拿治疗以后现在动作是都没有了,具体就不多说了。
发声比较难弄,但是最近有一些食疗有效的心得给大家分享,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
我儿子发声声音很响亮,也持续很多年,以前是动作和声音一起出现或者交替出现,那声音大的他在六楼叫,一楼都能听见,有时候频率也很高,1秒钟1次连着叫。
好一点的时候,早上刚起来的轻一点,下午3、4点开始至晚上就很多很响。
想了很多办法,中药也吃了几年(吃中药的时候动作很多,声音还少一点,声音比动作迟一两年出现的)。
推拿治好了动作,但是对声音只有一点效果,但是作用好像也不明显,或者有可能滞后,我现在其实也说不清楚了。
因为我自己的工作是研究药理的,对中医中药懂点基础的。
经过推拿动作消失了以后,我分析动作没有了,那说明大脑神经应该是得到调整了,至少是得到改善了,但这时候还有持续的声音,有时候甚至发声还有加重的现象,那有可能除了神经调节之外,是不是还有其他的相关的问题。
我想发声不管怎么样原因引起的,最后总是要肺和气管作用才能发出声音来。
那究竟怎么回事呢?我看中医基础理论,看到里面有说肺为娇脏,喜润不喜燥,尤其是小儿的肺脏更容易肺燥和肺热,容易引发咳嗽;再联想我儿子第一次长时间的发声发作就是在2012年的国庆节(这次最严重,持续了近1年半时间),在那次国庆节7天里都在外地旅游,吃麻辣的菜、烧烤、火锅、零食里也很多辣的,加上正好是秋天,中医讲秋燥,我就觉得是不是肺燥了。
另外,我儿子小时候挑食严重,尤其不喜欢吃五谷杂粮,正常的米饭都吃得少,身体瘦弱,符合中医肾虚形成的原理,肺和肾相关,肾虚可能肺也虚的。
从这个角度考虑,我想应该从这两方面着手调理。
因为对医院的医生和中药失望了,因此不想吃中药了,所以想进行食疗。
我想肺燥首先是表现在外的原因,肺虚是内在的原因,先从肺燥入手。
查了一些文献之后,最后选择用百合润肺(之前我家都没有吃过百合)。
因为文献介绍百合润肺功能强大,而且因为可以作为菜吃的,应该很安全。
夏天的时候我把百合和绿豆、土冰糖放一起煮15分钟,把汤弄出来给我儿子喝,果然效果很明显,连着2天之后,声音突然就少了,但是这个可能太凉,也有可能我放的太多,吃了4天肚子不好了,肚痛而且拉肚子(这里顺便说一下,我儿子小的时候一点都不怕冷,下雪天比别的孩子穿的少多了,可是吃了3年中药之后就变了,怕冷,夏天都不喜欢吃冰棍之类的冰的,不喜欢喝凉水,一定要喝热的,温的,胃也不好了,很容易肚痛拉肚子。
)好在几天后声音消失了,于是不吃了。
入秋了以后又有声音出现了,因为有意试一试是不是这个原因,这次还是用百合干,但是炖了雪梨,一个梨子20片百合干,1小块土冰糖炖锅里炖25分钟,倒了汤出来一天喝了一小碗。
效果也很明显,而且还没有肚子疼,基本上喝个两天声音就没有了,但是如果一两个星期不喝,又会出现声音,喝个一两天又没有了,我觉得既然找到对路的就不着急了,关键是要身体强壮起来。
关于肺虚,去年我好像在群里就说过这个试过的。
去年秋天我觉得他身体容易疲劳,声音也很多,当时我给判断是肺气虚(我不是医生,自己分析的,呵呵),问过一些认识的中医后,给儿子连吃了26天的西洋参,每天3-4片泡水喝,效果也很明显,体质也变好一些,声音后来也消失了一段时间,但是担心长期吃西洋参的不良后果(有些人说小的时候进补太多,长大了没得补;也有人说西洋参导致性早熟,虽然有的医生说不会,但是有的医生说会,搞不懂,不敢长期吃,但是我儿子去年吃了26天,到目前为止没发现什么不良作用,也没有性早熟)。
想来想去,肺虚肾虚相关,肾虚怎么来的?就是小时候没吃“好”,那我想现在就给补上嘛,从饮食入手,想方设法让他多吃米饭、面条、粗粮,特别是莲子、黑豆之类的;另外还加强锻炼,增加运动量(为了好增加饭量),暑假还送去学跆拳道,差不多8个月下来,体重增加了差不多4kg(从过年的时候33kg到现在37.5kg,今年早上称的,今天10月14日),我感觉情况越来越好,基本上可以放心了。
儿子今年12岁,我们一家从他5岁多点开始,跟这个抽动斗争了7年多,真是什么滋味都有。
现在应该要胜利了。
关于抽动症的治疗有几点心得要送给大家:1、出现抽动治疗后不要着急找医生看、马上吃药,先排除有没有其他疾病,比如什么舞蹈症、癫痫之类类似症状的,先确定是不是抽动症,别误诊了耽误治疗。
这些去医院医生都会安排检查进行排除的;自己可以区分的方法是抽动症在睡着了之后什么症状都没有,如果在睡着了之后还有动作、声音的,应该不是抽动症,要另外找原因。
2、如果确定是抽动症了,那么再找引起抽动的原因,一般先建议拍个片子看看劲椎、胸椎、脊柱有没有问题,比如异位、侧弯之类的,这个要找有推拿治疗抽动经验的医生看,跟大家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基本上的“西”医都认为抽动跟这些没有关系,可能这两年情况好一点了,病例多了,医生见得多了,了解了一些还好一点,前几年基本上的医生听都没有听过抽动症,更别说能判断了。
还有很多时候拍的片子结论写着是正常的,但是医生拿着片子说这有问题那有关系的很多,所以要找有经验的医生。
我儿子在治疗的过程中,我见过了太多的抽动症的孩子,绝大部分是这个引起的,或者至少和这个有关系。
医生说现在手机、电脑、IPAD之类的太多,小孩低头族多了有关系,而且现在的孩子爱静不爱动,身体虚弱的多,作业太多,书包太重。
如果有这些情况,那么恭喜你有一半的几率是找对原因了。
3、看看有没有长期的鼻炎、咽喉炎之类的毛病,如果有的话,也建议去拍片查查颈椎C1-C2位(颈椎开口位、颈椎正侧位),看看有没有左右不对称、生理曲度变直之类的问题。
颈椎外周的韧带与鼻咽部仅仅隔着一层膜,长期的炎症会影响到韧带,导致松弛,容易出现劲椎异动。
以上2、3点的颈椎、脊柱、胸椎的问题都会导致神经的异常,尤其是颈椎的问题,进而导致抽动。
胸椎的问题更多引起发声,因为有可能影响到肺。
4、个人建议坚决不要吃西药。
在这几年里,我见到了至少3个是吃西药吃坏了大脑神经的,有一个严重到甚至不能走路了,手一直抖,抖的都拿不住东西。
谁看到了都会心碎。
因为抽动目前没有特效的、对因的西药,现在医院给吃的西药都是治疗精神类疾病的药物,用以压制神经,而且一吃还不能随便停,停了更严重,久了就伤害神经。
这种伤害是不可逆的,等到伤害出现的时候,悔之晚已。
我们就这么1个2个宝贝孩子,冒不起这个风险。
5、中药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是不能断根。
而且很多中药里都有全蝎这类毒物,对肝肾功能有影响的。
对于中药,我们也吃了三年,而且找的还是名医,但是我的建议是如果情况非常的严重,而且你也是束手无策,都痛苦的想撞墙的时候,可以试试中药,可以稍微好点,让您心情好点,感觉看到点希望,但是不要一吃几年,也别把希望寄托在这上面,没有用的,最后还吃坏了孩子的身体。
群里也有家长说中药吃了好了什么的,如果您有耐心追踪一下,过一段时间照常出现。
抽动症本身就是这么个规律,哪怕您不去管它,不做任何治疗,过段时间它自己就会消停一阵子,但是还会有下一轮。
说吃中药吃好了的,我判断是刚好碰到它自己消停了,以前我儿子就这样,特别是年龄小的孩子,我现在看群里有时候有家长说吃中药几天就好了的,我就会看他孩子几岁了,如果是5、6、7、8这些年龄的孩子,我就会叹息,家长恐怕要白高兴了。
如果是9-12岁的孩子较少有看到说吃中药好的,因为年龄越大的孩子但是又没到青春期的孩子抽动症恐怕是越来越严重的,间歇的时间会缩短,吃中药撞到“吃好了”的几率降低了。
6、关于抽动症的原因。
根据我这么多年的经验和看到的其他孩子的情况,我觉得至少有一半的孩子是找得到原因的,这一半的孩子的原因是病理性的,其中颈椎的原因占了大部分。
找到原因之后就可以彻底解决。
还有一半找不到原因的孩子,多半是自己的体质问题,心理的问题也可能有,但是很多家长反应孩子情绪什么的都很好,明显不是心理问题,就是胆小什么的,归根接底还是体质的原因,我把它认为是功能性的。
关于功能性的抽动造成的原因,看看一下我的理解:(1)大家想一想以下几个问题有可能能帮你找到原因:为什么农村的孩子很少有这个毛病?为什么我们家长小时候周围很少有这个毛病,现在很多?正式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东部发达城市的发病率大于20%,而西部欠发达城市发病率不足5%?想想您孩子小的时候体质怎么样?常吃些什么东西?经常看电视吗?经常玩手机吗?经常吃零食吗?偏食吗?要知道中国的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已经严重到不能再严重了,而很多的食品添加剂、防腐剂、色素、香精对肝肾功能、神经系统都有损伤作用的,只是一般人不知道而已。
(2)我举个病例给大家听以帮助了解。
和我儿子同个推拿医生一起治的一个孩子,强壮的像头牛,这手臂上的肌肉拧都拧不进去,但是他是抽动症,他只有一个动作:会不由自主的捏起拳头狠狠地打自己的胸口,胸口一篇肌肉青紫,看起很可怕。
他说是不由自主的,控制不住的,但是他并不是因为胸口痒或者不舒服打的,没有原因。
他妈说他非常的偏食,什么肉、菜都不吃,从小到大就只爱吃牛肉。
医生说这就是他的原因,牛肉中肯定有什么成分在他身上富集导致了神经某个位点的损伤。
(3)牛肉是好东西吧?相信天天买牛肉吃的家庭应该条件可以,父母也不会买有问题的牛肉给他宝贝儿子吃,那么问题在哪里?牛肉中有什么成分可以导致伤害,谁也不懂,但是确实是出现问题了。
这个在另外几个偏好牛肉的孩子身上也观察到了,但是原因不清楚。
但是现在的牛肉都是养殖的牛,人为添加的添加剂很多。
是不是这些添加剂通过牛肉在人身上的残留的呢?我接触过研发兽药、饲料添加剂的人,我认为这个可能性很大。
上面说的是牛肉,那么其他食品呢?猪肉、鸡、饮料。
?人工干预的过多了,失去天然的本质,我们吃的是化工品。
这大概是不是可以用来解释农村的孩子发病少,以前的人发病少,西部比东部发病少的原因呢?除了这些,还有像我儿子这样从小正常饭食不进,都靠精细营养活命的,其实也是吃出来的,是吃的不正确,吃的不正常吃出来的。
所以病还是从口入,抽动症也一样,至少是其中一种原因。
总结一下:发现抽动症不要焦急,冷静分析原因,逐项排除。
先排除病理性的原因,再找功能性的原因。
病理性的好找,找到了找合适的医生治疗,肯定管用。
功能性的难找,要靠家长的细心、耐心,均衡饮食,严格禁止人工食品吃进肚子里,不要乱用药,平时加强锻炼,放松身心,强身健体,最终克服抽动的一定是要靠孩子自身的身体强健起来,我们能做的是帮助他,从饮食、从锻炼、从心理上帮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