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_
乐不思蜀的意思

乐不思蜀的意思
【拼音】:lè bù sī shǔ
【解释】:蜀:指三国时蜀国。
蜀后主刘禅投降司马昭后;被安置在洛阳仍过荒淫生活;快乐得不想回国。
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用法】:多用于形容人到了好的环境中而忘了本。
含贬义;多用在书面语里。
一般作谓语、定语。
【成语接龙】:乐不思蜀——蜀犬吠日——日居月诸——诸如此例——例行差事——事不过三——三长两短——短褐不全——全受全归——归马放牛——牛骥共牢——牢不可破
【近义词】:流连忘返、乐而忘返、乐不可支
【反义词】:狐死首丘、归心似箭、落叶归根、恋恋不舍、安不忘危
【出处】:《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成语典故】: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
他死后,儿子刘禅继位,又称刘阿斗。
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所灭。
刘禅投降后,魏王曹髦(máo)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国京都许昌居住。
魏王自己也无实权,掌大权的是司马昭。
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
刘禅随从人。
乐不思蜀文言文翻译以及成语出处

乐不思蜀文言文翻译以及成语出处(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合同协议、总结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自我鉴定、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assessment,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乐不思蜀文言文翻译以及成语出处乐不思蜀文言文翻译以及成语出处乐不思蜀,蜀指三国时期的蜀汉,始于昭烈帝刘备,终于汉怀帝(刘渊追谥)刘禅。
乐不思蜀的意思_乐不思蜀的成语解释

乐不思蜀成语解释蜀:指三国时蜀国。
蜀后主刘禅投降司马昭后;被安置在洛阳仍过荒淫生活;快乐得不想回国。
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成语出处晋习凿齿《汉晋春秋》:“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成语繁体樂不思蜀成语简拼LBSS成语注音ㄌㄜˋㄅㄨˋㄙㄕㄨˇ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用法乐不思蜀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忘本。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成语年代古代成语成语正音乐,不能读作“yuè”。
成语辨形蜀,不能写作“属”。
成语辨析乐不思蜀与“乐而忘返”有别:“乐而忘返”无“忘本”的意思;乐不思蜀则有“忘本”之意。
近义词乐不可支、乐而忘返反义词落叶归根、恋恋不舍成语例子那麦思敦更觉气色傲然,或饮或食,忽踊忽歌,大有“此间乐不思蜀”之意。
(鲁迅《月界旅行》第七回)英语翻译too happy to think of home成语谜语刘禅到中原成语故事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
他死后,儿子刘禅继位,又称刘阿斗。
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所灭。
刘禅投降后,魏王曹髦(máo)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国京都许昌居住。
魏王自己也无实权,掌大权的是司马昭。
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
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
”他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
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乐不思蜀”这个成语。
乐不思蜀文言文意思及注释

乐不思蜀文言文意思及注释三国的时候啊,蜀汉被曹魏给灭了。
刘禅呢,就被带到了洛阳。
司马昭这人可鬼精鬼精的啦,他就想看看刘禅是不是还惦记着他的蜀国老家,有没有复国的心思啥的。
于是就大摆宴席招待刘禅。
宴会上那是歌舞升平啊,可热闹啦。
司马昭就故意让人演奏蜀地的音乐,跳蜀地的舞蹈。
这时候啊,刘禅那些个旧臣们,像郤正这样的,心里就很不是滋味儿,毕竟自己的国家没了,听到家乡的音乐就忍不住难过。
可是刘禅呢,他可倒好,看得那叫一个高兴,就跟在自己蜀国的时候一样自在。
司马昭就问刘禅:“安乐公,颇思蜀否?”刘禅就回答说:“此间乐,不思蜀也。
”这就是乐不思蜀这个成语的来源啦。
咱再来说说这里面的一些字词注释哈。
“乐”就是快乐的意思,在这个故事里就是刘禅觉得在洛阳很快乐。
“不”就是否定词,这个大家都懂。
“思”呢,就是思念、想念的意思,正常来讲,一个人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应该会想念的,可刘禅不啊。
“蜀”就是指他原来统治的蜀汉政权,也就是他的老家。
你看刘禅这小子,咋就这么没心没肺呢?其实也有人说他这是一种自保的手段。
毕竟在人家司马昭的地盘上,要是表现出还想着复国,那脑袋可能就搬家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个故事就流传下来了,而且这个成语现在经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新环境里过得太舒服,都把自己原来的地方给忘得一干二净了。
咱再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那些蜀汉的旧臣们肯定是一脸无奈啊,自己跟着的君主就这么没骨气。
可刘禅呢,可能就想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管他那么多呢。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算是一种活法,只不过在我们传统的观念里,他这种做法好像不太能被接受,毕竟很多英雄豪杰都是宁死不屈,对自己的故土那是念念不忘的。
刘禅这么一搞,就成了大家口中的反面教材啦。
不过这成语的故事可真是充满了戏剧性,每次讲起来都觉得特别有趣呢。
乐不思蜀的成语

乐不思蜀的成语
摘要:
1.乐不思蜀成语的来源
2.乐不思蜀成语的意义
3.乐不思蜀成语的用法和例句
4.乐不思蜀成语的启示和应用
正文:
1.乐不思蜀成语的来源
乐不思蜀这个成语出自三国时期蜀汉的建立者刘备和丞相诸葛亮的故事。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人们过上好日子后就不再想念故乡或原来的生活。
相传刘备统一了益州后,百姓过上了安定、富足的生活。
而诸葛亮则认为,益州这个地方虽然富饶,但是容易让人沉溺其中,乐而忘返。
于是,诸葛亮用“乐不思蜀”来形容这种状况,并告诫刘备不要沉溺于安逸的生活,要有远大的志向。
2.乐不思蜀成语的意义
乐不思蜀这个成语的意义在于告诫人们不要沉溺于安逸的生活,要有远大的志向,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
同时,这个成语也用来形容人们过上好日子后就不再想念故乡或原来的生活。
3.乐不思蜀成语的用法和例句
乐不思蜀这个成语一般用来形容人们过上好日子后,忘记了过去的艰辛,不再想念故乡或原来的生活。
在句子中,可以用来修饰人或事物。
例句:自从搬到城市后,他过上了富足的生活,逐渐乐不思蜀,忘记了家
乡的亲朋好友。
4.乐不思蜀成语的启示和应用
乐不思蜀这个成语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生活水平提高后,不要沉溺于安逸的生活,要有远大的志向,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
同时,这个成语也提醒我们要珍惜过去的友谊和亲情,不要因为生活条件的改变而忘记了自己的根。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用乐不思蜀这个成语来形容人们在生活条件改善后,忘记了过去的艰辛,不再珍惜过去的友谊和亲情。
乐不思蜀流连忘返的意思

乐不思蜀流连忘返的意思
“乐不思蜀流连忘返”是一句成语,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因为沉迷于某种快乐中而忘却了回家的路,比喻沉迷于某种事物而忘却了本职工作或责任。
这句成语的来源是一个历史上的典故。
相传,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丞相诸葛亮曾经在卧龙岗度过了七年安逸的生活,忘记了自己本应该回去治理国家的职责和责任,直到一位朋友替他担心,才把他叫醒,让他回到了汉中继续治理政务。
这个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了“乐不思蜀流连忘返”这个成语的典故来源。
这句成语一般用来形容人们沉迷于某种快乐中,忘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或者是在某种危险或困境中,因为沉迷于某种快感或享受而难以自拔。
因此,“乐不思蜀流连忘返”也常常被用作警告人们不要沉迷于享乐中,而忘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拓展:
“乐不思蜀流连忘返”这句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沉迷于某种爱好或兴趣中,忘记了周围的世界和未来的目标。
这种沉迷有时可以带来短暂的快乐和满足感,但如果不加控制,可能会使人们失去自我和长远规划,导致未来的失败和悔恨。
因此,人们应该时刻保持清醒和理智,对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进行理性的评估和规划,以避免沉迷于其中而失去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乐不思蜀的故事概括

乐不思蜀的故事概括乐不思蜀,源自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典故。
相传,三国时期蜀汉丞相庞统和刘备的关系非常密切,庞统常常建议刘备采取一些行动,但刘备往往不听从他的建议,而是沉迷于享乐之中,因此庞统常常感到失望和无奈。
后来,庞统在一次出征途中病逝,临终前写下了“乐不思蜀”四个字,意思是说刘备沉溺于享乐,不思进取,最终导致了蜀汉的覆灭。
这个故事反映了一个人沉迷于享乐而忘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最终导致了失败和悲剧。
这个故事也给人们以深刻的启示,警示人们不要迷失在短暂的快乐中,而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努力奋斗,追求更高的目标。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
有些人在工作之余沉迷于游戏、娱乐,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和目标;有些人在学习之余沉迷于网购、社交,忘记了自己的学业和前途。
这些人都可以被称之为“乐不思蜀”,他们忘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最终可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因此,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成为“乐不思蜀”的人。
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合理安排时间,不要让短暂的快乐影响自己的长远发展。
我们要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努力工作学习,追求更高的目标,不断提升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在工作中,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不要因为一时的轻松而放松对工作的要求,要时刻保持敬业精神,努力工作,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学习中,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不要因为一时的放纵而忽略了学业,要时刻保持专注,努力学习,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乐不思蜀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沉迷于短暂的快乐,忘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合理安排时间,努力工作学习,追求更高的目标,不断提升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这样才能避免成为“乐不思蜀”的人,才能走上成功的道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乐不思蜀的意思是什么

乐不思蜀的意思是什么乐不思蜀的意思:意思是很快乐,不思念蜀国。
原义指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不思复国。
后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原文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
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
”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郤正闻之,求见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
”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
”左右皆笑。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译文司马昭宴请刘禅,故意安排蜀国的节目,在旁的人都为刘禅的亡国感到悲伤,而刘禅却欢乐嬉笑,无动于衷。
司马昭看见这种情形就对贾充说:“想不到刘禅竟糊涂到了这种地步,即使诸葛亮活到这时,也不能辅佐,何况是姜维呢!”贾充说:“不是如此,殿下您又怎么能吞并他呢。
”有一天,司马昭问他说:"是否会思念蜀地?"刘禅回答说:“这里很快乐,不思念蜀国。
”知道了这事,随侍刘禅的郤正就指点他说:“如果司马昭再问起时,你应哭泣著回说:‘先人的坟墓都葬在蜀地,我是天天都在惦念著。
’”后来司马昭再次问他时,刘禅便照著郤正教他的话回答。
司马昭于是说:“为何像是郤正的语气呢?”刘禅听了大惊,睁眼望著司马昭说:“您的话确实没有错。
”左右的人都笑了。
解读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
他死后,儿子刘禅(小名阿斗)继位。
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所灭。
刘禅投降后,魏帝曹奂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国都城洛阳居住。
魏帝自己也无实权,掌大权的是司马昭。
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
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不思蜀
【成语名字】乐不思蜀【汉语拼音】lè bù sī shǔ【成语解释】快乐到一点也不想回去蜀国。
典出晋.习凿齿《汉晋春秋》。
后用“乐不思蜀”比喻人因留恋异地而不想返回故乡。
或形容快乐得忘了归去。
【成语典故】晋.习凿齿《汉晋春秋》(据《三国志.卷三三.蜀书.后主禅传》裴松之注引)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
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
”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郄正闻之,求见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
”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郄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成语出处】1、清.全祖望〈余生生借鉴楼记〉:“僦居湖上,有七子诗社,详见予所作诸公志序中,而生生最长。
社中奉为祭酒,尝曰:『吾敢谓此闲乐不思蜀耶!』爰署其居曰『借鉴楼』。
”2、清.王韬《淞隐漫录.卷八.海底奇境》:“余固未知身之已死也。
如果没于洪涛,获此妙境,真觉此间乐不思蜀矣。
”【成语用法】一、语义说明比喻人因留恋异地而不想返回故乡。
使用类别用在“弃源忘本”的表述上。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