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令人感动的事》作文教案[1]1

合集下载

《一件令人感动的事》作文指导课教案

《一件令人感动的事》作文指导课教案

《一件令人感动的事》作文指导课教案《《一件令人感动的事》作文指导课教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教学目标:注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关键的地方可以写详细些,能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细节,写出人物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如何选择生活中感动的素材写一件事,如何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具体。

教学过程:一、体会感动触动心灵学习表达1、导课并板书题目,点明题眼为“感动”。

2、启发同学们回忆在学过的课文中,在电视上、报纸上、书籍中,看到过令人感动的故事或事情。

过渡:是啊,感动无处不在。

有些时候,感动是轰轰烈烈的;而有些时候,感动却是我们生活中一些细小的事情。

那么我们生活中的感动是什么呢?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来听一则故事,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生活中的感动是什么。

3、学生认真听故事——《被角》(课件出示故事、教师配乐朗读)4、老师看到你们一张张表情凝重的脸;看到很多同学湿润的眼睛。

这个故事中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或者说最令你动情的是什么?这种能触动我们心灵,牵动我们情思的情节或内容,叫做“动情点”。

(板书:动情点)这个故事之所以感人,正是因为捕捉到了这一个个“动情点”,(板书:捕捉)所以才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的心。

5、学生有感情朗读重点句子。

小结:这些描写,就像一张张照片出现在我们眼前,我们仿佛看到了“姥姥用那只勉强能动的手吃力地为我掖被角”的画面;仿佛看到了“姥姥想说什么,却说不清楚,嘴唇微微颤动着,两行老泪流了下来”的画面;仿佛看到了“姥姥去世时,“我”为她老人家也掖了掖那薄薄的被子”的画面。

6、点明细节描写及作用。

你们知道这种细致的描写叫什么描写吗?看来,写好文章,不仅要选择好动情点,还要注意用细节描写来说话。

(板书:细节描写)这样,文章才会打动别人,才会变得深刻。

二、认识感动捕捉生活凝练表述1、对于生活中的感动是什么,老师写了这样几句话,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课件出示,朗读)感动是什么?感动是姥姥为我掖被角时那颤抖的手;感动是妈妈为我准备的可口的早餐;感动是朋友在我失去信心时鼓励的眼神……2、引导学生完成填空练习其实,这(手指屏幕)每一句话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一件感动的事作文教学设计

一件感动的事作文教学设计

《一件感动的事》教学设计焦会教学目标:1、在自己亲身经历事情中选择一件感动的事,在说的基础上写出来。

2、在具体完整写事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3、做到语句xx,表达意思准确。

教学准备:回忆自己亲身经历的令人感动的事。

第一课时一、导语:同学们,在生活的海洋里,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着一些事情,如果把这些事情归归类的话,大的、小的,难过的、高兴的等等,这还真不是件小事情。

今天我们将一起回忆生活中的一类事情,那就是:一件让人感动的事。

(板书:一件让人感动的事情)二、带领学生审题:1、同学们发现没有,这次我们写的是一件事和以前写事的作文有什么不同?2、“感动”是什么意思呢?《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思想感情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引起同情或向慕。

”(板书:向慕:向往、思慕)从这个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感动”包括“内”和“外”两个方面的必要条件:一是外界发生了什么事情,二是引起了你内心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板书:外在事情,内在感情)正确地理解“感动”,对于我们准确地选材和表达,是非常重要的。

也就是说,我们选择的事情,应该主要是别人或者自己做过的事情,而这件事情必须引起自己思想感情的变化。

3、经过这样一分析,我们明白了:认真审题,弄清题目要求中的一些关键词语的含义,(板书:把”感动”划线)真是很重要。

关键词语的意思搞清楚了,作文重点写什么,怎么写就会更明确了。

三、学习例文:怎么样才能把一件感动的事写具体呢?出示例文(见材料)(1)自由读故事,划出让自己感动的地方。

(2)再读文章,哪些句子写得特别有感情,划下来,有感情地读。

(3)交流朗读,小结:抓住故事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来具体描写,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能把文章写具体。

师:总结正因为我们有了感动,我们才有了更多对世界的热爱,对朋友的珍惜,对亲人的关心。

于是就让感动蔓延包围,用一种精卫填海般的精神,在感动的瞬间执着,在感动的每一细节中永垂不朽。

《一件令你感动的事》习作指导教学设计(精选5篇)

《一件令你感动的事》习作指导教学设计(精选5篇)

《一件令你感动的事》习作指导教学设计(精选5篇)第一篇:《一件令你感动的事》习作指导教学设计习作指导:《一件令你感动的事》【学习目标】1.围绕“感动”这个话题,诉说故事,畅谈想法,感动心灵。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习惯,做到表达时有条理、有感情;在听他人说话要认真,有耐心。

3.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人感动的小事记下来。

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

4.能把一件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力争写得具体、生动。

【课前准备】1、“洗脚”公益广告视频。

2、感动中国背景音乐。

3、课件。

【教学过程】一、欣赏视频——动情。

教师播放电视公益广告。

1、公益广告:一个五六岁的男孩,用稚嫩的双手颤巍巍地打来一盆洗脚水,要给他的妈妈洗脚。

2、师:同学们,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二、联系生活——激情。

1、看生活中感动瞬间的图片。

哪个瞬间,感动了你?试着说一说。

2、师小结。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

坐在墙角里读书的孩子,我们感动于他们的执着;那个五六岁小男孩,70岁孝儿陪母逛庙会,我们感动于他们的孝心;雪中送报的邮递员,扶老人过马路的交警,洪水中用盆托住孩子的武警官兵,我们感动于他们的奉献;为地震灾区捐款的残疾儿童,背老人过河的青年,排队献血的人群,我们感动于他们的爱心。

时光年轮滚滚向前,生活中像这样深深触动心灵的事有很多,你经历过吗?把他们说出来,让我们一起分享彼此间的感动。

可以是看到的,听到的,甚至是经历的……三、分享感动——抒情。

(一)分享感动之“交流”1、出示要求:2、小组内交流各自感动的事,教师巡视启发。

3、全班交流(小组内推荐也可自我推荐讲述),然后评议。

(二)分享感动之“表达”1、师:请同学们用心写出自己感动的事,并取个好题目,谁写得最真挚感人!2、出示习作要求3、习作小提示(1)如何选材第一,选择刚出现或刚发生不久的材料。

第二,选择自己熟悉的或亲身经历的材料。

第三,选择自己发现的、有新意的、鲜为人知的材料。

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教案

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教案

五年级作文: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教学目标1.学会把一件事写清楚,写具体,突出感动的地方,并注意情感的自然流露。

2.学会在生活中寻找感人的材料,逐步培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3.能恰当地运用一些写作手法,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教学重点学会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难点如何选择生活中感动的素材写一件事,如何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具体,写生动。

教学准备1.准备好范文。

2.每位学生准备一件生活中令人感动的事。

教学过程一.单元引入回忆“感动”1、同学们,不久前,我们一起学习了第四组课文,回忆回忆,这组课文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我们来交流交流。

2:是啊,哪篇课文最让你感动呢?生自由说3、是啊,这一组课文每一个故事都很感人,故事中的人物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要感谢文章的作者,是他们对生活细心的观察,才给了我们这么多感动。

课前,老师也让大家收集了一些让你感动的人和事,我们也来交流交流,看看谁是生活的有心人。

师随机板书:感动事情人(设计理念:习作导入从单元课文入手,以聊天的形式展开贴近学生,容易拉近学生与本次习作的距离,学生有话可说,同时,也是对所写的一个回顾,习作教学本身就应该依托教材展开教学,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资源,为写作教学服务。

)二、交流感动,唤醒记忆。

1、感动无处不在,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同样有让我们感动的人和事,让我们结合课前老师让大家填的表,一起来交流交流。

2、学生交流,教师随机点拨,输理,引导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

预设:1)、身边的亲人让我们感动,在我们生病的时候,照顾我们的总是我们的父母和长辈。

2)、身边的同学让我们感动,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有同学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我们。

3)、身边的老师让我们感动,老师有时就像我们的父母,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

4)、从电视里,我们也了解到很多感人的故事。

汶川的地震的时候,有一个叫的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牺牲了自己。

预设板书:感动故事人妈妈不辞辛劳照顾我妈妈奶奶冒着大雨给我送伞奶奶老师喉咙哑了坚持上课老师同学帮我补习功课同学3、老师参与,共同分享,教师讲述身边的感动。

《令人感动的一件事》习作教学设计新

《令人感动的一件事》习作教学设计新

《一件感动的事》习作指导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会有条理地思维以及具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能运用一定的描写方法把令自己感动的一个小片断写通顺,写具体。

学习重点:能运用一定的描写方法把感动的片断写清楚、写具体。

学习难点:如何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具体。

教具准备:1.制作相关课件。

2.准备作文纸。

学习准备每位学生准备两支不同颜色的笔。

学习过程:一、视频导入,激发情感。

1.播放视频,唤起共鸣。

(课前的交流,让我们感受到了好多美的东西,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个很美的小故事。

这是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看到妈妈给奶奶洗脚,也用他那稚嫩的小手颤巍巍地打来一盆洗脚水,给他的妈妈洗脚。

)2.交流感受,打开话题。

(看了这个视频,同学们有什么感受?给我们说说。

这个故事的确很感人,感动也是一种美。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一件感动的事。

)【生活中令我们感动的东西很多,可是因为学生整天沐浴在爱的温暖中,对“感动”已经很漠然,这样的设计目的是唤起学生“头脑”中的“情感储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写什么”打下基础。

】二、开拓思路,指导选材1.利用图片,打开思路。

(感动并非是要惊天动地的大事,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一件平凡的小事,同样能让人感动。

请看——当看到他搀扶着年迈的爷爷过马路时,我感动了!当看到他们奋不顾身地救助他人时,我感动了!当看到他和她奉献爱心时,我感动了!当看到她背着受伤的同学上楼时,我感动了!当看到她冒雨清扫大街时,我感动了!当看到她在砖块上认真地写字时,我感动了!感动时时发生着。

)2.唤醒记忆,锁定典型。

(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请同学们轻轻闭上眼睛想一想,在你的身边哪一件事最让你感动?它是发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中,还是在报纸、电视或书上看到的,)不论是看到的、听到的、或是亲身经历过都可以。

)课件出示:※学校、家庭、社会……※报纸、电视、书上……※看到、听到、亲身经历……※友情、父母之爱、发生在别人身上……3.分享感动,捕捉动情点。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四令人感动的一件事》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四令人感动的一件事》教学设计
6.拓展任务:鼓励学生关注社会新闻,了解国内外感人事迹,选择一则事迹进行深入了解,并以PPT或手抄报的形式进行展示,提高学生的信息收集、整理和表达能力。
7.家长监督反馈:请家长关注学生在家的写作进度,协助学生完成作业,并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家长可从孩子的写作态度、进步程度等方面给予反馈,促进家校共育。
3.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难点:在小组活动中,如何引导学生相互尊重、倾听和分享,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一组感人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感人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欲望。
2.合作探究,深入分析: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感人事迹,并探讨这些事迹背后的原因、意义和影响。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句型进行表达,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7.课后反思,持续改进: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今后的教学质量。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一组感人的图片或视频引入新课,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感人事迹。同时,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令自己感动的事情?这些事情为什么让你感动?”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5.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修改和完善作文,提高写作水平。
五、作业布置
1.完成课堂作文的修改和完善,要求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认真修改,注意语言表达、篇章结构等方面的提升。
2.家长参与评价:请学生将修改后的作文给家长阅读,家长从情感真挚、内容具体等方面给予评价,并签字确认。此举旨在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写作成长。
2.邀请几名学生分享自己遇到的感人事迹,让其他学生倾听并思考这些事迹背后的原因和意义。在分享过程中,教师适时点评,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为后续的写作训练做好铺垫。

人教版语文五下习作四《一件令我感动的事》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五下习作四《一件令我感动的事》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五下习作四《一件令我感动的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记叙文的特点,掌握表达感动的相关词语和句式。

•了解描写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并在写作中运用。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培养表达感动情感的能力。

•锻炼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式进行记叙文写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感动瞬间,培养感恩之心,懂得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

二、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5分钟)•利用图片或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讨论感动的定义及重要性,引出“一件令我感动的事”的主题。

第二步:学习感动记叙文特点(20分钟)•引导学生分析感动记叙文的特点,如情感真挚、描写细腻,带入范例文段进行学习。

第三步:学习相关词语和句式(20分钟)•教授表达感动情感的相关词语和句式,通过例句进行讲解和练习。

第四步:实践运用(30分钟)•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写一篇记叙文《一件令我感动的事》,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观察力。

第五步:展示分享(15分钟)•部分学生课堂朗读自己的作文,分享感动的故事,鼓励同学互相学习和分享。

三、教学评价方式•作业评订:根据学生的写作内容、表达的情感和语言运用进行评定,提供具体的修改意见和鼓励。

•同学评价:同学间互相交流评价作文,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写作水平的提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以“一件令我感动的事”为题,引导学生理解记叙文的特点,并在实践中提升表达感动情感的能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安排,学生在感知与表达中得到平衡发展。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细节,激发创作灵感,培养更深层次的文学情感。

写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教案)

写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教案)

一件令人感动的事(习作讲评)一、教学目标:1、在互相赏识和交流评改中,学会怎样把一件事写清楚,写具体,突出感动的地方,注意情感的自然流露。

2、使学生能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乐于修改自己的习作。

3、体验作文的快乐,激发写作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学会怎样把一件事情写得具体而有真情。

2、养成乐于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之前,我们完成了习作“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翻阅你们作文时,一个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

2.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评析这篇作文,重温留在我们记忆深处那个感人的故事。

3.还记得这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吗?(指名回答:选一件令你感动的事写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

题目自己定。

写完以后,要认真改一改。

)(板书:内容具体语句通顺真情实感)二、总结习作情况在这次习作中,我看得出大家在选材上面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大家所写的“感动的事”有自己亲身经历的,有看到的,也有听到。

有的内容具体、构思巧妙;有的感情真实、语言生动。

可以说,每篇作文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但是也有少数同学的习作只是叙述性的语言,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

接下来,我们就来评析大家的习作。

三、欣赏题目1.来,先看看你们拟定的一些题目。

(课件出示)你喜欢哪个题目?为什么?2.小结:可以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给自己的习作拟个好题目其实并不难,我们可以用(边说边出示方法)开门见山、修辞手法、微不足道的但与事件密切相关的事物、借助标点符号、借用常用的代数式、模仿套用名篇的标题、故弄玄虚等方法给作文取题目。

3.未看文,先看题,一个新颖的、吸引人的题目,往往会激发你往下看的欲望。

四、欣赏开头1.接下来,请欣赏老师摘录下来的一些开头:3.小结:我们可以在开头设下悬念,以激发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可以用修辞的方法开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吸引读者;可以在文章的开头引用一些名言警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可以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主题;可以节选歌曲、诗词开头,增添情趣……正所谓“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四写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教材分析】
《记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它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习作四。

这是在学习了第四组以“他们感动我”为主题的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口语交际中的一则公益广告,和一个件感动的故事片段,引出学生口语交际的话题——说说自己经历过或听说过的感人的事。

然后揭示习作内容《记一件令人感动的事》和习作要求。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习作教学要求和新理念:“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小学生作文是练习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而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语言文字这种工具,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教学目标:
1.学会把一件事写清楚,写具体,突出感动的地方,并注意情感的自然流露。

2.学会在生活中寻找感人的材料,逐步培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3.能恰当地运用一些写作手法,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教学重点:学会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难点:如何选择生活中感动的素材写一件事,如何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具体,写生动。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每位学生准备一件生活中令人感动的事。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激发习作兴趣。

1、同学们,从上一节口语交际课中,老师知道你们经历过一些让自己深受感动的事。

可是由
于时间关系,老师无法完全分享每个同学的故事。

这样吧,这节课,你们提起手中的笔把一件令你感动的事写下来,老师就会知道了。

2、我们今天就来进行一次习作:记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调动他们的表达的欲望,变“要我写”为
“我要写”,是作文教学应特别注重的。

在教学过程中,处处为学生创设引起共鸣的情境,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二、明确习作要求。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读,本次习作的要求,并用笔画下来。

2、全班交流。

(1)、这次作文的写作内容是什么?怎样的事才是令人感动的呢?(能打动自己的心的事。

)(2)指导选材、交流心得
a提示问题,打开思路:
①谁做过哪些好事?怎样做的?为什么做?为什么让你感动?
②你经历过什么难忘的事,让你倍受感动?
③家里发生什么事使你高兴?其中让你感动的地方是什么?
④你做错过什么事情?受到老师教育并从错事中记住教训?
⑤有什么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同学之间的真挚友情使你感动?
……
b.指名学生回答
指名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值得回忆,印象深刻的事,从不同角度鼓励学生举例子,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丰富学生写作内容。

【设计意图】
许多学生在写作文时感到“没东西写”,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没有学会观察生活,对身边的人和事、物和景熟视无睹,充耳不闻,更谈不上用心体会了。

因此,作文教学就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会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处处留心,为作文提供流淌不息的源泉。

3、写事的作文,你知道要写清些什么?A、交代事情的时间、地点、任务、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B、要按一定的顺序写。

4、课文又告诉我们本次写作有什么要求呢?默读,用“”画出。

A、内容要具体。

B、语句要通顺。

C、感情要真实。

D、题目自己定。

E、写完以后,要认真改一改。

5、那么,有什么好的表达方法让文章的内容具体呢?感情真实,能打动人呢?
(1)、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来表现人物的品质。

出示《桥》的句子: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2)、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出示《再见了,亲人》句子:
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3)、通过对比的方法,表现人物的品质。

出示《桥》的句子: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

(4)、通过环境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

出示《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中逼近。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4、看看下面的两个片段的作文,你认为哪个片段好,好在哪里?哪个片段不好?应怎样改。

出示:
(1)下大雨了,妈妈下班来学校接我。

我们俩用一把雨伞,我没有淋着雨,但妈妈身上却湿了。

(2)“红烧蹄膀!”这是我的最爱啊!不是逢年过节,我们家可吃不上这样的美味佳肴。

我抄起筷子,直奔主题,在蹄膀上大大地夹了一筷子,接着是第二筷子、第三筷子……坐在旁边的妈妈津津有味地看着我狼吞虎咽,好像这美味就是吃到她的嘴巴里一样。

“妈,你怎么不吃啊?”妈妈双手捂着胃,缓缓地探了探身子,皱着眉头,略带痛苦地说:“这几天胃不太好,看到这些油腻的东西都没有什么胃口,还是你多多代劳吧!”哈哈,那我可不客气了,接着又是一场“恶战”,最后剩下几块残骨实在是无能为力了,只好放弃。

只见妈妈麻利地捡了碗筷,去往厨房,我悄悄跟在后头,看到的是妈妈埋头啃着那几块残骨的背影……
【设计意图】
真情实感离不开生动的、典型的细节,细节的多少和真实与否,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体验程度,也直接关系到文章的真情实感。

因此,在这次作文教学中特意安排了精彩回顾的环节,教会学生写文章怎样才内容具体呢,感情真实。

5、学生交流。

6、这篇作文的题目是自己定,你打算用什么作为题目呢?指导学生起题目。

三、习作练习:
1、学生试写,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辅导。

2、写完以后,要求学生自己对照要求修改,教师巡视,对写得好的学生及时表扬。

【设计意图】
特别强调修改的过程,这也是高年级学生在写作方面比较容易忽视的部分。

板书设计:
写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内容具体: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外貌
感情真实:在叙事中抒情
在描写环境中抒情
直接抒情
【设计意图】
板书即简单明了,又点明了写作要求和写作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