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概念及特点——讲义

一、社会性概念

社会学家认为,所谓社会性是指生物作为社会的一员,在活动时,所表现出的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特性;比如,分享、合作、助人等倾向性。

二、0-3岁婴幼儿社会性发展概念

社会性发展则是指婴幼儿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情绪表达与控制、社会性行为,以及社会性适应等方面的变化过程。通过社会性发展,婴幼儿逐渐掌握社会规范,并且开始适应社会角色。

三、0-3岁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1.婴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快速且不平衡的

例如,婴幼儿依恋的发展,7个月以前就能快速与照看着形成依恋对象,但确立依恋关系却要花费近2两年的时间;

这也正说明,要建立安全依恋关系,需要家长花大量的时间陪伴婴幼儿。

2.婴幼儿社会性发展可塑性强

例如:1岁左右的明明,跟小朋友和家人在一起时,很喜欢打人;父母觉得这种行为很不对就采用体罚、冷暴力等措施着力纠正;半年后,明明终于不再打人了,但即使有人打他,他也不再出手。

这说明婴幼儿社会性发展在成人的引导下可塑性极强。

3.婴幼儿社会性认知和行为发展呈现不平衡性。

例如:妈妈说红红,不能爬栏杆,高高危险!

红红:好的,怕怕……!妈妈话音刚落,红红已经去爬栏杆了

这体现了婴幼儿社会认知与行为的不平衡性。

4.婴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例如:刚出生的瑞瑞,只要哭了,妈妈就知道她是饿了还是拉了!可过了几个月,妈妈却找不准瑞瑞哭的原因了。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说明瑞瑞从单纯社会化反应,发展到了丰富的社会情感需要,妈妈就很难判断准确了。

5.婴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由外部到内部的发展过程;

例如:迪迪和豆豆刚好都12个月大,俩人的父母经常让孩子一起玩;可可迪迪和豆豆却是各玩各的,他们更关注的是自己父母,到1岁半以后,他们才对对方产生兴趣。

这说明,婴幼儿的行为意图是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

6.婴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从被动规范化到主动失范化的发展过程;

比如:一岁半的妹妹趁哥哥不注意,拿走3岁哥哥最心爱的玩具,哥哥讨要无果,生气的走了,妈妈告诉妹妹:“快还给哥哥,哥哥生气了。妹妹嘟囔着:“哥哥走了,走了”。

这说明妹妹是明显的被动遵从行为,而哥哥是主动抗拒行为。

总之,从发展的角度出发,婴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呈现快速、可塑性强等特点,它不是天生的,也不是通过短期训练就可以获得的,是需要教育者尽早对婴幼儿进行恰逢其时的引导,才会使其一生都受益。

育婴员——婴幼儿社会性的观察、记录、分析、指导

育婴员——婴幼儿社会性的观察、记录、分析、指导 一、婴幼儿社会性发展 婴幼儿社会性发展意义重大,作为心理个体,婴幼儿会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及独特个性、培养自己的情绪与情感;而作为行为个体,他也会与周围的人和事物建立联系、不断地学习社会规范以进行社会适应、不断地参与家庭与社会活动,达成与外界的有机互动。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婴幼儿逐渐拥有成熟的心理品质及社会生存能力,并成长为一个成熟的社会分子。可以说对于婴幼儿社会性的培养,正是让他学习并获得生存技能,转换身份以适应社会角色的历程。 从出生到3岁是培养个体交往和锻炼情绪反应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社会性发展与情绪、情感的形成显示出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们的发展是交织在一起的。 在上一单元中已经介绍了婴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基本过程与特点,这一单元里,继续介绍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过程与特点。 1.早期的同伴交往 婴幼儿在头三年里,虽然主要与其父母交往,但事实上也已开始了同伴间的相互交往,并在其交往中显现出婴幼儿在社交方式和社会接受性方面的差异。同时,随着婴幼儿认知能力的增长、活动范围的扩大,其与同伴交往的时间和数量越来越多,同伴交往在其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并对婴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发展起着曰益重要的影响。 婴幼儿早期同伴交往经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1)以客体为中心阶段 婴幼儿的交往更多地集中在玩具或物品上,而不是同伴。 (2)简单交往阶段 婴幼儿已能对同伴的行为做出反应,经常企图去控制另一个婴幼儿的行为。 (3)互补性交往阶段

婴幼儿同伴间的行为趋于互补,出现了更多更复杂的社交行为,相互间模仿已较普遍,婴幼儿不仅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动,而且还可以与同伴开展需要合作的游戏。 2.婴幼儿自我的发展 自我的发展是婴幼儿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婴幼儿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婴幼儿自我认知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 (1)5〜8个月 婴儿显示对镜像的兴趣,他们注视它、接近它、抚摸它,对它微笑。但他们对自己的镜像与对其他婴儿形象的反应没有区别,说明他们并未认识到镜像是自己的像、自己与他人的差别,以及自己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这是由于婴儿还没有萌生自我认知。 (2)9〜12个月 婴儿表现出了对自己作为活动主体的认识,表现为他们以自己的动作引起镜像中的动作。他们主动地引起自身动作与镜像动作相匹配,表明婴儿对自己作为活动的主体的认识。这阶段产生了初步的主体我。 (3)12〜15个月 婴幼儿已能区分由自己做出的活动与他人所做出的活动的区别,对自己镜像与自己活动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有了清楚的觉知,说明婴幼儿已会把自己与他人分开。主体我得到明确的发展。 (4)15~18个月 婴幼儿开始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识,表现在对客体特征(如红鼻头)与主体特征的联系上,认识到客体特征来自主体特征,对主体某些特征有了稳定的认识。这反映了在客体我水平上的自我认知的发展。 (5)18〜24个月 婴幼儿已具有了用语言标示自我的能力,如使用代词(“我”“你D标示自我与他人。婴幼儿在此年龄已经能意识到自己的独特特征,能从客体中认识自己,用语言标示自己,表明婴幼儿已具有明确的客体我。

婴幼儿社会性教育的基本任务——讲义

新生儿刚出生时,对周遭的世界一无所知,所具备的能力也十分有限,会用哭声表达自己的需要。 新生儿通过一步步成长,慢慢地了解、适应周围的环境,并且能够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成为人类社会中的一分子。 一、掌握与社会环境相匹配的社会知识 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每个人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遵守各种规则,在社会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一个人要成为社会的一份子,他所要学习的知识与技能是非常复杂的。 1.对自我的认知 婴幼儿社会化的起点是自我认知,它是自我意识中的认知成分,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 2.对他人及其社会角色的认知 社会性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儿童的社会化进程,将一个自然人转化为一个适应社会文化、参与社会活动、履行社会职责的社会人。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环境中扮演着多种社会角色,例如康康妈妈既是母亲,也是女儿,是妻子也是职员。 3.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婴幼儿一来到这个世界便处于人际关系之中,他们在认识和理解他人与自己关系的前提下,才能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对于婴幼儿而

言,对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的认知是人际关系认知中的重要内容。 4.对社会规则的认知 社会规则指人们社会行为的规矩、社会活动的准则,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理解与遵守的规范。婴幼儿要想在成长的过程中融入社会,必须了解并遵守社会规则。 二、发展适宜的社会性情绪体验、表达与控制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情绪是不可或缺的。我们通过自己的肢体动作、语言和表情等传达着情绪。高兴、悲伤、厌恶、害怕、生气……婴幼儿每天都在体验着不同的情绪。 1.帮助婴幼儿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 情绪没有对错之分,所有的情绪对婴幼儿的发展与生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婴儿出生后通过哭向成人表达自已饿了、尿了、需要安抚的生理与心理需求。 0-3岁正是婴幼儿情绪发展的关键时期,婴幼儿行为会受情绪影响。带来快乐情绪的行为会让婴幼儿重复,反之,出现不愉快情绪会让婴幼儿避免再出现这种行为。例如婴幼儿好奇用手触碰蜡烛的火苗,感到疼痛而缩手并有了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今后他就避免这种行为发生。 2.帮助婴幼儿学习适宜的情绪表达和初步的情绪控制 一般来说情绪表达应该有一定的限度,过于强烈的情绪表达有时是不合适的。例如在电影院看电影,因为是公众场合,我们感到悲伤只能低声啜泣而不是号啕大哭,以免影响他人。

《婴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课程标准

《婴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婴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本概念、特点、影响因素及教育干预方法。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规律,学会设计和实施适宜的社会性教育活动,为将来从事婴幼儿教育或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1、理解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本理论,掌握其主要特点和影响因素。 2、学会分析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的社会性行为表现及其意义。 3、掌握设计和实施适宜的婴幼儿社会性教育活动的方法和技巧。 4、提高学生对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观察、评价和干预能力。 5、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婴幼儿教育环境。 三、课程内容 1、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2、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3、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的社会性行为表现及其意义。 4、婴幼儿社会性教育的设计与实施。 5、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观察、评价与干预方法。 6、婴幼儿社会性教育实践案例分析。 四、课程实施 1、理论学习: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全面了解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理论知识。 2、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如到幼儿园观摩婴幼儿社会性教育活动,设计并实施自己的教育方案等。 3、综合运用: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反馈与改进:通过作业、测验、期中考试等方式,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五、课程评价

1、过程评价: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面。 2、结果评价:评价学生的理论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水平,包括作业、测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方面。 3、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理论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水平,以及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参与度、学习态度等方面,给出综合评价结果。 六、课程资源 1、教材:《婴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等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 2、网络资源:相关网站、博客等网络资源。 3、实践活动:到幼儿园观摩婴幼儿社会性教育活动,设计并实施自己的教育方案等实践活动。 4、教学视频:相关教学视频和多媒体资源。 《婴幼儿动作发展与教育》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婴幼儿动作发展与教育》是一门专注于研究婴幼儿动作发展和教育

社会性情绪发展及其特征——婴儿情绪和社会性

在今天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我们的孩子常常很小就被要求去学习各种知识与技能,家长们都望子成龙,而且我们也相信每个孩子都是无以伦比的上帝赐予我们的礼物,不过,我们在关注孩子智力开发的时候,也应该意识到关注孩子心灵的重要性。婴儿从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的一开始就从生物个体向社会个体发展,这个过程就是社会化,即学习一些社会行为技能、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和他人建立关系,以适应生活,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的发展过程。包括三个主要内容:情绪的发展、社会性依恋、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情绪的发展 在心理学上,对情绪的认识、评价和协调管理能力被称为“情商”(EQ)。美国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认为,EQ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能力,事实证明,情商高的孩子更容易获得快乐,他们在挫折面前能更快地调整和驾驭自己的心态与情绪,一种健全的人格和自尊也会让他们更快走向成功,并领悟和享受到生活本身的乐趣。人类婴儿天生具有情绪反应的能力,出生后即有情绪表现,这里介绍三种基本情绪:笑、哭和恐惧。 (一)微笑 1、自发性微笑(0-5周):自发微笑又称为反射性微笑。指的是婴儿不自觉的微笑。是一种肌肉的收缩。婴儿一出生就会笑,就像婴

儿一出生就会哭一样。这种笑是自发的,通常在婴儿睡眠时或者感到困倦时出现,持续时间很短,而且一般都是没有声音的笑,这种笑常常在没有任何外部刺激的时候发生。待婴儿稍微长大一些,在他清醒的时候抚摸他的脸颊、腹部,甚至抓着他的手让他拍手,婴儿也会出现笑容,但在这时候,他的笑也是反射性的,并不是对人们的回应,不具有任何交流的意义。 2、无选择社会性微笑(5周-4个月起):具有社会性功能,对人的脸和声音都容易引起婴儿微笑。一直到3个月左右,婴儿对父母都没有特别的偏爱,他们还不会认生;他们对所有的人都不加区分的微笑,不管是陌生人还是自己最亲近的父母;只要他看见的是人脸的正面,那么,不管这张脸的表情如何,生气也好,高兴也罢,他们都一样会报以微笑。 3、有选择社会性微笑(4个月以后):开始能认出熟悉的个体,能对不同个体作出不同反应。这种微笑增加了婴儿与照顾者之间的依恋。婴儿对经常照顾自己的母亲笑得最多、最频繁,其次是对经常看见的其他家庭成员,对陌生人笑得最少。 有研究表明,逗笑出现越早的孩子智力发展的越好,所以父母要使劲浑身解数逗孩子笑。 (二)哭的发展 学会语言之前,哭是表达需要的唯一方式,研究表明,所有婴儿啼哭的规律都是相同的,有一项研究历经4年,对3000多个不同人种的婴儿进行研究,总结出婴儿啼哭的5种原因:饥饿、瞌睡、身体

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概念及特点——讲义

一、社会性概念 社会学家认为,所谓社会性是指生物作为社会的一员,在活动时,所表现出的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特性;比如,分享、合作、助人等倾向性。 二、0-3岁婴幼儿社会性发展概念 社会性发展则是指婴幼儿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情绪表达与控制、社会性行为,以及社会性适应等方面的变化过程。通过社会性发展,婴幼儿逐渐掌握社会规范,并且开始适应社会角色。 三、0-3岁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1.婴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快速且不平衡的 例如,婴幼儿依恋的发展,7个月以前就能快速与照看着形成依恋对象,但确立依恋关系却要花费近2两年的时间; 这也正说明,要建立安全依恋关系,需要家长花大量的时间陪伴婴幼儿。 2.婴幼儿社会性发展可塑性强 例如:1岁左右的明明,跟小朋友和家人在一起时,很喜欢打人;父母觉得这种行为很不对就采用体罚、冷暴力等措施着力纠正;半年后,明明终于不再打人了,但即使有人打他,他也不再出手。 这说明婴幼儿社会性发展在成人的引导下可塑性极强。 3.婴幼儿社会性认知和行为发展呈现不平衡性。

例如:妈妈说红红,不能爬栏杆,高高危险! 红红:好的,怕怕……!妈妈话音刚落,红红已经去爬栏杆了 这体现了婴幼儿社会认知与行为的不平衡性。 4.婴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例如:刚出生的瑞瑞,只要哭了,妈妈就知道她是饿了还是拉了!可过了几个月,妈妈却找不准瑞瑞哭的原因了。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说明瑞瑞从单纯社会化反应,发展到了丰富的社会情感需要,妈妈就很难判断准确了。 5.婴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由外部到内部的发展过程; 例如:迪迪和豆豆刚好都12个月大,俩人的父母经常让孩子一起玩;可可迪迪和豆豆却是各玩各的,他们更关注的是自己父母,到1岁半以后,他们才对对方产生兴趣。 这说明,婴幼儿的行为意图是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 6.婴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从被动规范化到主动失范化的发展过程; 比如:一岁半的妹妹趁哥哥不注意,拿走3岁哥哥最心爱的玩具,哥哥讨要无果,生气的走了,妈妈告诉妹妹:“快还给哥哥,哥哥生气了。妹妹嘟囔着:“哥哥走了,走了”。 这说明妹妹是明显的被动遵从行为,而哥哥是主动抗拒行为。 总之,从发展的角度出发,婴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呈现快速、可塑性强等特点,它不是天生的,也不是通过短期训练就可以获得的,是需要教育者尽早对婴幼儿进行恰逢其时的引导,才会使其一生都受益。

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讲义

一、重要性 1.从婴幼儿发展的整体视角看 社会性发展是婴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高度重视。 2.从幼儿发展的规律来看 0-3岁是其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孩子一出生就便踏上了社会化之路,并表现出社交的倾向性。比如研究者给新生儿听各种声音,包括风声、雨声、动物的叫声、美妙的音乐、人的说话声等,发现他们无一例外都最喜欢听人说话的声音。研究者还发现,在众多图案中,婴儿最喜欢看的是人脸。此外各种亲社会行为也在这一时期萌芽,如2岁左右的孩子会分享玩具等。 3.从教育角度看 从小培养幼儿的社会能力(9-1),对其一生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社会能力的获得不是天生的,也不是短期训练可以获得,必须从娃娃抓起。 可见,婴幼儿社会性发展十分重要,我们应进一步探究其影响因素,加以积极引导,促进婴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二、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众多。传统观点认为主要有三类: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因素。随之发现,三类影响因素难以单独区分,是相互

作用、相互联系的。 近些年,越来越多研究者从生态环境观出发,通过剖析婴幼儿成长的生态环境来探讨影响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因素。他们认为婴幼儿所处的生态系统,分为四层,从小到大分别是:微、中观、外部和宏观系统。 微观系统指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对大多数婴儿来说,主要是家庭。而随着婴幼儿不断成长,社区、幼儿园、同伴等不断纳入进来。中观系统指各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如果有较强的积极联系,对婴幼儿社会性发展就有积极影响;相反,会产生消极影响。比如,家园合作能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外部系统是指婴幼儿未直接参与但对他们的发展产生影响的系统。如父母的工作环境。宏观系统指相应的文化和社会环境等。 下面着重分析其中最重要的四个因素: 1.家庭 这是婴幼儿进行社会性学习的首要场所。研究表明,父母自身的特征、教养方式与态度、社会经济地位、受教育程度等都会对婴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产生显著影响。 此外,家庭的氛围、物质环境、家庭规模和结构等也有着较大影响:如温暖家庭氛围中,父母的价值观和社会性行为更容易传递给婴幼儿;相反,婴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 反过来,婴幼儿的一些先天特征也会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与态度。如安静的婴儿会让父母产生较轻松的教养态度,而难以安抚的婴儿会

第十一单元 学前儿童的社会交往

第十一单元学前儿童的社会交往 一、社会性发展的概念 指儿童从一个生物人逐步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性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儿童社会性性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孩子在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的。 二、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1. 亲子关系的发展——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可包含隔代亲人的关系。主要包括父母与子女的情感联系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 2. 同伴关系的发展——同伴关系是指儿童与其他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具有平等、互惠的特点。 3. 师幼关系的发展——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 4.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亲社会行为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指个体帮助或者打算帮助他人的行为及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 5. 攻击性行为的发展——攻击性行为也称侵犯行为,就是伤害他人或者东西的行为,如打人、咬人、故意损坏东西、向他人挑衅等,这是一种不受欢迎的行为。 三、研究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意义 1. 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最重要目标 2, 幼儿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儿童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一节学前儿童的亲子交往与师幼交往 一、学前儿童的亲子交往 (一)亲子交往的概念:指儿童与其主要抚养人之间的交往 (二)亲子交往的形式:家长→ 儿童;儿童→ 家长;儿童←→ 家长。 (三)亲子交往的影响因素 1、父母方面的影响:教养方式;人格特征;社会支持系统(理论依据: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论。) 2、儿童方面的影响:性情;性别。 二、学前儿童亲子依恋的发展 (一)依恋的概述:依恋是个体对生活中特定的人的强烈的情绪关系。 (二)依恋的发展:婴儿依恋发展的三阶段:(鲍尔比) 1.无分化阶段:(0---3个月) 2.低分化阶段(3---6个月) 3.依恋形成阶段(6个月---2岁半) 4.修正目标合作阶段(2岁半后) (三)依恋的测量 1. 陌生情境研究结论(安斯沃斯):回避型、安全型、反抗型、无定向型 2. 梅因的成人依恋关系访问法:独立自主、心不在焉、心事重重、犹豫不决。 早期依恋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及意义? 1、依恋促进了父母与儿童之间的亲密性和联结性。 2、依恋对象能给婴儿提供安全感。 3、安全的依恋有助于儿童积极探索能力的发展。 4、婴儿期的依恋质量影响到儿童的同伴关系。 1/3页 如何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依恋? 1、注意“母性敏感期”期间的母子接触:“母性敏感期”是孩子刚出生的前几天。 2、尽量避免父母亲与孩子的长期分离,特别是6--8个月后的分离,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3、父母亲与孩子之间要保持经常的身体接触。

婴幼儿社会性发展概念及特点

婴幼儿社会性发展概念及特点婴幼儿社会性发展是指在婴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其对他人产生关注、与他人互动、学习社会行为规范等社会性能力的逐渐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下面将从概念和特点两方面来介绍婴幼儿社会性发展。 概念: 婴幼儿社会性发展是指在婴幼儿从出生到3岁左右的阶段,通过与 他人的交往和互动,逐渐形成并表现出对他人的情感依存、对社会行 为规范的认知和理解等社会性行为的发展过程。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 关键任务是建立和维持与父母和其他重要人物之间的情感联系,并与 他人产生初步的社会交往。 特点: 1. 依恋阶段:婴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最初表现为依恋行为,通过亲近 和依赖父母或主要照顾者来满足自身的需求,如食物、安全感等。在 这一阶段,婴幼儿对父母有强烈的依赖和信任感,同时也体现出对陌 生人的抵抗和不安。 2. 社会互动的出现:随着婴幼儿的成长,他们开始表现出更多的参 与社会互动的意愿。他们通过面部表情、眼神交流、手势等方式与他 人进行简单的沟通和交流,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3. 理解情绪:在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学会理解他 人的情绪,并产生一种共情的能力。他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面部表 情和声音来推测他人的情绪状态,并相应作出反应。

4. 分享与合作:在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后期阶段,他们开始表现出 与他人分享和合作的意愿。在玩耍和互动中,婴幼儿逐渐学会了与他 人分享玩具、合作解决简单的问题等,这体现了他们开始关注和尊重 他人的意愿和需求。 5. 模仿行为:婴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还体现在他们对他人行为的模仿上。他们会观察他人的行为,并试图去模仿和学习。通过模仿行为, 婴幼儿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并学习到适应社会的行为规范。 6. 多样化的互动方式:随着婴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他们积极参与各 种社交互动,包括与父母、同伴的面对面互动,以及通过儿童游戏、 玩具等实物的互动。通过不同方式的互动,婴幼儿逐渐学会了与他人 建立有效的沟通和理解。 总结: 婴幼儿社会性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和成熟的过程,涉及到依恋行为、社会互动、情绪理解、分享与合作、模仿行为等多个方面。婴幼儿社 会性发展的早期阶段主要以依恋为主,后期逐渐向社会互动和分享合 作方向发展。通过积极的互动和经验积累,婴幼儿能够逐渐建立和发 展起良好的社会性能力,为他们未来的社会适应和人际交往能力奠定 基础。

社会性情绪发展及其特征——讲义

一、社会性情绪概念 是指婴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情感因素,是婴幼儿在人际交往和社会行为的反馈中所产生的的蕴含着社会意义的情绪。 二、情绪识别的发展特征 1.3个月大的婴儿不仅能通过母亲的面部表情和相应语调分辨出母亲高兴、悲伤或愤怒的情绪,而且能对母亲的快乐表情做出积极回应,并会因为母亲的愤怒或悲伤而情绪低落。 2.6个月大的婴儿就可以解读主要照料者的表情,并用以调整自己的行为。 例如:妈妈正在打电话的时候,孩子爬过来想跟妈妈说话,但是他抬头看到妈妈示意不要他说话的表情和动作,孩子就停止了说话,趴在妈妈身边等妈妈电话结束。 三、情绪表达的发展特征 1.婴儿第一年的基本情绪包括愉悦、兴趣、惊奇、悲伤、厌烦、生气、惧怕、痛苦等。 2.10-12个月的婴儿会用哭泣表示同情、拒绝、排斥、恐惧和倔强等很多复杂的情绪。 3.1岁半左右会出现嫉妒、内疚、害羞、自豪等复杂的情绪。 4.18-24个月的婴儿会表现出羞耻和困窘等情绪。

婴幼儿的情绪表达主要是通过表情来实现,2岁开始开始用词语来表达情绪,快接近3岁,会经常讨论自己的情绪,并尝试积极主动地控制情绪,开始用语言来辅助情绪的自我调节。 四、情绪理解的发展特征 1.移情能力的发展 (1)0-1岁,婴幼儿对他人的情绪反应大都从自身的感受和体验出发。例如:听到其他婴儿的哭声自己也会跟着哭起来。 (2)2-3岁,幼儿开始从“自身体验”出发向“对他人的情感产生共鸣”过渡。例如:看到别的孩子受到责罚会感到很难过,还会模仿他人的方式向他人表示安慰。 2.同情心的发展 (1)1岁开始就能感受到他人,尤其是同伴的情绪,并产生同情心。(2)2岁开始,幼儿能理解他人的情绪,并试图弄清导致情绪产生的原因。例如:看到同伴哭了,幼儿过来安慰他,并询问导致哭的原因。 五、情绪调节的发展特征 婴儿调节能力的增强依赖于注意机制和简单运用技能的发展,并使其能够协调运用注意集中和注意分散来调节自己积极和消极的情绪体验,如婴儿通过转头、吸吮手指等策略缓和自己的情绪。 1周岁时,幼儿爬和走的能力使他们能接近或离开各种情境,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 2岁左右时,语言能力的发展使他们开始谈论自己的情绪,通过描述

幼儿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幼儿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一)婴儿认知的发展 新生儿来到这个世界时只具有一些与生俱来的反射活动。比如将乳头放进他的嘴里他就会吸吮(吸吮反射);轻触他的手掌心,手指(拇指除外)就会弯曲作抓握状(抓握反射),直至疲劳为止;用手托住他的胸腹部让他呈俯卧状,他的四肢会作游泳的动作(游泳反射);如果用双手支持他的躯干使保持直立的姿势,两足与桌面轻轻接触,他还会迈步(步行反射)。此外,从一个色彩鲜明的物体或用灯光在他眼前一定距离的地方缓慢地移动,他的眼睛会追随这种移动着的对象;在他头部一侧响起铃声,他会把头转向声源;看来,他已经有了初级的感觉和感觉与动作的初步协调了。不过新生儿的这些活动还是很原始和粗糙的,带有冲动的性质,动作还很不连贯自如。至于以上这些反射,有的在成长的过程中会被改变,有的则或迟或早会消失。(也有的会保留下来,例如膝跳反射。)因此,新生儿的这些活动还不是认知,只能说是认知发展的最初基础。 大约在出生后四、五个月之前,婴儿还不能认识外界物体是永久存在的。在他看来,存在的只有他直接感知到的东西。譬如,他正在玩一个玩具,如果玩具掉到地板上了,或者被别的东西遮盖了,他就转而注意其他的东西,不去找原来的玩具,也不表现出若有所失的表情,好象玩具巳不再存在了。只有从半岁到2岁左右,才逐渐认识到物体的永久性。在大约3—6岁期间,儿童逐步认识到,一个东西不管它的形状、位置如何改变,它的性质没有改变,它仍然是原来的东西。比如把一个胶泥球压成圆饼,或将一根直铁丝弯成弧形以后,儿童懂得胶泥球被压成圆饼以后仍是原来的胶泥,在铁丝被弯成弧形以后仍是原来的铁丝。但是如果再进一步问儿童,原来球状的胶泥和压成饼状的胶泥是不是一样多?原来直的铁丝和弯成弧形的铁丝是不是一样长?他们就不能正确回答了,他们多半会说,饼状的胶泥比球状的胶泥多,弧形的铁丝比直铁丝短;就是说,他们只知道压扁以后的胶泥和弯曲以后的铁丝变成别的形状而没有改变原来的性质,却不知道胶泥和铁丝的量也不因变形而有所改变。只有大约7—11、12岁的儿童。才能认识到在这种情况下物体也没有发生量的改变;他们回答说,饼状的胶泥和原来球状的胶泥是一样多的,弧形的铁丝也和原来的直铁丝是一般长的。 由此可见,儿童认知是经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的。这里不能全面讨论儿童认知发展的事实,只简略地提一提认知发展的基本趋向: 第一、认知发展由近及远。婴儿还不知道客观事物永久存在之前,认知的范围就限于自己。以后,从这点出发,才逐步承认客观事物也和自己一样存在。3—6岁左右的儿童认知范围继续扩大。但还只能凭自己的经验去认识事物,因此有时将自己的看法代替他人的看法。约七岁以后,能够克服这一缺点了,但直到少年期,遇到比较复杂的情况。譬如在社会交往中,他们仍有可能以为自己的看法就是社会的看法。 第二、儿童认知客观事物是由某一局部到整体、由片面到比较全面。他们往往先是专注于事物的某一部分而忽视其他部分,以偏概全。譬如,在比较两个等匀速运动的模型汽车的速度时,4到7岁的儿童只会单纯注意汽车运动的时间或空间,8岁以后才兼注意这两者。6岁以下的儿童,在时间上也只注意当前,到了7岁以后,才考虑到以前和以后的事物变化。第三、儿童最初只是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以后才随着年龄的增长,认识事物内在的本质属性。前面所举的胶泥和铁丝的例子,说明儿童最初是受物体的外部形状的支配,以后才把握物体的体积或长度。这一发展过程可以叫做由表及里的过程。 第四、儿童认识一个事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从最初的认识到比较完全的认识,是要经历多种水平或者阶段、由浅入深的。如前面所说的幼儿数数,依次逐步达到各种不同的指标,以后才形成数的概念,而数的概念形成之后还在发展,即使到小学以后,数的概念的发展也仍在继续进行。认知的深入,就同时包含着对事物各个部分及其间关系的进一步的分化。!!(二)学习发展的规律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讲义 第七章

第七章社会性发展领域的早期干预 社会性发展定义:指儿童融入社会,逐渐社会化的过程,包括自我意识、人际关系、情绪行为等方面的发展。 目的: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培养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和正常儿童一样走进社会、适应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学前儿童社会性能力的发展 儿童的社会性通常是在自己生物特性中,在于社会环境产生交互作用,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以下主要从自我意识、性别角色、依恋、同伴关系、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六个方面介绍学前儿童个性和社会性能力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定义:自我意识作为自我概念的核心,指主体对自我的认识,认识到自己是一个自觉者、行动者和思考者以及情绪感受者。 儿童在婴儿期的一个很重要认知成就是产生了客体永久性的概念。就是认识自己经历过的事物即使离开自己的视线,摸不着也看不见但是仍然存在,从而使认知的主体和客观世界分开来,这是自我意识产生的重要前提。 婴儿自我发展的一个重要行为指标是自我认识的出现。 二、性别角色的发展 定义:指一定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对不同性别社会成员所要求的态度和行为的总和。 性别认同:对自己在生物学特性上是男性还是女性的一个分类。 性别的同一性:无论什么情况下都知道自己是男还是女性。 性别恒常性:指对一个人性别不变形的了解和认识。幼儿首先获得的是自己的性别恒常性,然后是其他同性别儿童的性别恒常性,最后才是异性儿童的性别恒常性。 儿童在婴儿期就开始获得性别角色概念。3岁左右的儿童就已经能知道男孩好攻击,女孩需要帮助。 儿童的性别的发展也是从婴儿期开始,具体表现在婴儿在选择玩具和游戏存在性上的差异。4岁女孩在独立、自控和关心人和物三方面优于男孩,6岁男孩在好奇心、情绪稳定和观察力方面优于女孩。 儿童的性别角色认识的发展过程具有性别差异。在所有年龄阶段,男孩的性别角色知识和发展速度高于女孩,性别角色认识也比女孩丰富。 三、学前儿童依恋关系的发展 依恋:指婴幼儿与熟悉的人所建立的亲密感情连接。婴幼儿对其表现出各种依恋行为,比如哭、笑、身体接触和依附和追随等。 (1)婴幼儿依赖关系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在此阶段对所有人的反应都是一样的,不能区分出母亲和他人的不同。 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能够区分不同的人,并且表现出对母亲的喜爱。 第三阶段:形式特殊情感联系,儿童对母亲的特殊情感反应,他人很难替代母亲的地位。 (2)依恋关系的类型 安全型:以母亲为依托,探究周围事物,与母亲分离时,安全型儿童会有明显的哭闹。不安,不愿意母亲走等现象。 回避型: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没有表现出对母亲特别的反应,他们对母亲的反应与

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处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中,要受到诸 如自然地域、社会生活、文化、物质财富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同 一个国家、同一个民族,其成员一般都有一些共同的心理特点, 例如,我们常说中国人勤奋,美国人进取,英国人保守等。社会 上存在着的意识形态也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影响着人,儿童的社 会性发展也要受到其周围具体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如家庭、幼儿 园等。儿童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逐渐掌握 一定的风俗习惯、行为规则和道德准则,由自然人成为具有独特 个性的、社会的、文化的、理性的人。 幼儿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自己?◆行为表现: 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幼儿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吮吸自己的手指 和小脚,就像吮吸身体以外的东西一样;分不清“你”和“我”;当三八妇女节让孩子给妈妈送一份礼物时,孩子会把自己最喜欢

的娃娃、老师奖励的小红花或者自己爱吃的食物送给妈妈,而不会从妈妈的角度选择礼物;当老师问:“你们为什么说×××是好孩子?”孩子会回答说:“因为老师说他是好孩子”这些行为表现说明了什么? ◆现象分析: 自我意识是指主体对自身的意识,它包括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检查、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等。岁前的幼儿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他甚至不知道身体的各个部分是属于他自己的。到了岁时才能够认识自己的躯体,认识自己身体的器官,当大人问:“鼻子在哪里”,他就会用小手指着鼻尖。然后开始知道自己的名字。岁半至岁时,当幼儿掌握了代名词“我”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便进入了一个重要阶段。当幼儿尚未完全掌握代名词“我”时,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成人问幼儿:“你乖小乖”?幼儿回答:

(幼儿学前教育)—3岁儿童社会性发展特征19-24个月

0—3岁儿童社会性开展特征1 19--24个月儿童社会性开展特征 19-24个月儿童社会性开展的关键是学习发起并维持与他人交往的技巧。现在儿童的自我认识产生第二次飞跃,开展出客体自我。开始称呼自己为“我〞,也更能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感受,在目睹他人痛苦时出现抚慰等亲社会行为、同伴交往连续上一月龄段的特点。同时自控能力开始开展,听妈妈的话。有温顺乖巧的一面。 1.社会行为要紧特征 社会互动技能进一步开展:19-24个月的儿童会以物品为中心与他人进行互动,现在儿童能够接近正在操作玩具的陌生成人并围绕玩具进行互动。在接触玩具时,儿童常对成人微笑并发声。 交往中对他人的行为作出动态反响,19-24个月的儿童能对他人的社会交往行为作出相应的反响,以促进社会互动的进行。 出现自发的亲社会行为,19-24个月的局部儿童在目击别人的痛苦时会开始表现出一定的亲社会行为进行抚慰,如拍拍对方等。 同伴交往出现合作行为:19-24个月的儿童的分享与合作行为萌芽并开展,专门是在与同伴发生冲突时、开始学会使用分享或合作的方式解决冲突。 与亲子间与依恋对象的关系更加微妙:19-21个月儿童开始理解并采纳依恋对象的观点,能够对母亲的行为进行推断。 2.社会适应开展特征 生活适应上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19-24个月儿童能够自己脱衣服,有了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在陌生环境中不再“怕生〞:19-24个月儿童随着认识范围的扩大、接触陌生人的时机增多,慢慢地不再“怕生〞,每个儿童有一定的个体差异,但都能在陌生环境中通过少那么几分钟,多那么数十分钟的适应后,融入到环境中去。 3.自我意识开展特征 自我认识中的客体自我逐渐成熟:19-24个月儿童的客体自我逐渐成熟,这是自我意识开展的一大飞跃。现在儿童能够确认自己在镜中的形象,并能用自己

婴幼儿发展的概念教案

婴幼儿发展的概念教案 婴幼儿发展的教案概念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婴幼儿发展的概念和特点; 2. 理解婴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3. 掌握评估婴幼儿发展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 1. 婴幼儿发展的定义和特点; 2. 婴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3. 评估婴幼儿发展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婴幼儿的成长过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20分钟): a) 婴幼儿发展的定义和特点: 婴幼儿发展是指从出生到3岁的儿童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婴幼儿的发展具有迅速、明显、多维度和整体性的特点。 b) 婴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婴幼儿期是人一生中最关键和敏感的发展阶段,对儿童后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这个阶段,儿童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处于发育和成熟的重要时期,对刺激和经验有着较高的敏感性,能力和潜力的发展也最大。因此,婴幼儿期的良好发展对儿童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学习能力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c) 评估婴幼儿发展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记录和评估来了解婴幼儿的发展情况。观察婴幼儿的行为、动作和表情,关注他们的发展里程碑和特点,并将其记录下来。评估的方法可以包括用量表、标准化测试、家长访谈等。 3. 实践操作(2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婴幼儿的视频或图片资料进行观察和记录。学生们观察婴幼儿的表情、动作、行为等并将其记录下来,然后分析婴幼儿的发展情况。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评估婴幼儿发展的水平。 4. 总结(10分钟): 学生向全班汇报各组的观察结果和评估分析,并就婴幼儿发展的概念和重要性进行总结。 五、作业(自习完成): 要求学生写一篇300字左右的作文,发表对于婴幼儿发展概念的理解和反思。 六、板书设计:

婴幼儿概念及发展特点

婴幼儿概念及发展特点 婴幼儿是指出生后到两岁之间的儿童,这个阶段是人类生命周期中 发展最迅速、最关键的阶段之一。婴幼儿不仅身体上需要得到充分的 照顾,还需要接受全方位的刺激和培养。了解婴幼儿的概念及其发展 特点,对父母和教育者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婴幼儿的概念以及 其发展特点。 一、婴幼儿的概念 婴幼儿的概念指的是从出生到两岁的这个阶段的儿童。在这个时期,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极为迅速,从一个毫无知觉的婴儿,逐渐发展为能 够学会说话、行走和思考的幼儿。婴幼儿时期的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身体、认知、社交和情感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二、婴幼儿的身体发展特点 1. 生长速度快:婴幼儿的生长速度远超其他阶段,一岁时身高可以 达到出生时的两倍,体重也能增加到出生时的三倍左右。 2. 运动发育:婴幼儿期是大脑和肌肉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逐 渐翻身、爬行、站立、走路,这是身体活动能力的重要里程碑。 3. 器官发育:婴幼儿的器官和系统也在快速发育,包括大脑、心脏、肺部和消化系统。这个时期的器官发育会对日后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 三、婴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

1. 感知和对待信息的能力:婴幼儿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逐渐增强,能够分辨颜色、形状、声音等。同时,他们开始学会将所感知到的信 息对待,通过摸索、触摸等方式主动探索周围环境。 2. 记忆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婴幼儿期是大脑建立记忆的关键时期, 他们能够记住一些简单的事物和经历,并逐渐学会重复和模仿。 3. 概念和逻辑思维的发展:婴幼儿虽然还不能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但他们开始逐渐形成一定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思考。 四、婴幼儿的社交和情感发展特点 1. 社交兴趣的增加:婴幼儿开始对周围的人和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愿意与他人互动和玩耍。 2. 情感依赖:婴幼儿对父母和主要照顾者有强烈的依赖情感,他们 需要得到父母的关爱和呵护,才能建立起安全感。 3. 情绪表达:婴幼儿开始能够通过表情、声音和身体语言来表达情绪,包括对于喜、怒、哀、乐等情绪的表达。 总结:婴幼儿期是人类生命周期中发展最为迅速和关键的阶段。了 解婴幼儿的概念及其发展特点,有助于父母和教育者为其提供正确的 刺激和培养。婴幼儿的身体、认知、社交和情感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特 点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关注。只有在优质的环境中,婴幼儿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讲义 第二章

第二章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 重点提示: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学前儿童社会行为的类型与特点。 难点提示: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人际关系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师幼互动对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影响。 第一节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一、学前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特点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认知的发展、社会情感的发展、社会行为的发展三个方面。 社会认知是指人对社会性客体及其之间关系的认知。例如,对人际关系、社会群体、社会角色、社会规范和社会生活事件的认知,以及对这些认知与人的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判断。 (一)学前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 学前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学前儿童社会认知发展是一个逐步区分、认识社会性客体的过程。 即区分、认识人类客体与非人类客体、一个个体与另一个个体、自我与非我的过程,同时,这一过程还表现在儿童对不同情绪情感、行为意图及社会规则的认识上。 (2)学前儿童社会个各方面的发展是非同步、非等同的。 学前儿童对自我、他人、社会关系、社会规则以及对人的情绪、情感、行为意图、态度动机、个性品质等的认识并非同时开始,其发生和发展的总趋势是从认知自我到他人,再到相互关系;从认知情绪到行为,再到心理状态;从认知身体到心理,再到社会。此外,同一年龄的儿童在各方面的发展水平也是有差异的。 (3)学前儿童社会认知发展遵循认知发展的普遍规律,但不完全受认知发展规律的约束。 研究者认为,学前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与一般认知的发展并非完全平行。当学前儿童的一般认知达到一定水平后,其社会认知能力就更多地受社会、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4)学前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水平与人际交往关系密切。 学前儿童社会认知的对象既包括人及由人构成的社会关系,也包括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学前儿童不仅是认知者,而且是积极的行为者,他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交往、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认知社会的。 (二)学前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个别特点 1. 学前儿童自我认知发展的特点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表现在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控制三个方面。 (1)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如自信、自尊、自满、内疚、羞耻等都是自我体验,即自我对客体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它反映了自我的需要与客体的现实之间的关系。

学前儿童发展,讲义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 (课程代码:12340) 第十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学前儿童依恋的发展 第二节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发展 第三节学前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 第四节学前儿童道德的发展 第一节学前儿童依恋的发展 一、依恋的产生与特点 依恋是指儿童与经常接触的抚养者之间形成的强烈、持久、亲密的情感联系。 (一)依恋的特征 婴幼儿的依恋具有些重要的特征,表现在: (1)渴望和依恋对象在一起,和依恋对象在一起时,能感到最大的愉悦,寻求与依恋对象身体的接近,会比看到别人表现出较多的高兴微笑依偎、跟随、手舞足蹈、拥抱等。 (2)在儿童痛苦不安时,依恋对象比其他任何人都更能抚慰儿童。 (3)依恋对象让儿童获得慰藉和安全感。 婴儿的依恋行为有两种行为模式。一种称之为信号行为模式,婴儿会微笑、啼哭、注视和发出响声,目的是把母亲呼唤到身边;另一种称为接近行为模式,婴儿的行为有吸吮乳汁、抓住母亲不放和用目光追视母亲等,目的在于保持和母亲的接触。 总体而言,亲近是依恋的核心和外在的行为表现,强烈的相互依存的情感则是依恋基本的内在心理表征。 (二)依恋形成的前提与标志 依恋的产生是儿童感觉、知觉、记忆、表象等心理过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儿童个体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1.依恋建立的前提 依恋建立的前提有两个: (1)社会环境尤其是某种养育条件的存在是儿童依恋产生的首要前提。

(2)识别记忆客体永久性的获得是依恋建立的认知前提。 2.依恋形成的标志 一般认为,依恋形成的标志需要符合三条原则: (1)代表性:即能反映依恋这一行为表现不同于其它社会关系的本质规定性; (2)稳定性:即在依恋一般应出现的时期内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存在; (3)普遍性:即不因个体间的差异而影响该依恋想象的普遍存在。 二、依恋的发展过程 婴儿的依恋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0-3个月):无差别社会反应阶段 在这一阶段,婴儿对人的反应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加区分,没有差别,对所有人的反应几乎是一样的。 (二)第二阶段(3-6个月):有差别社会反应阶段 在这一阶段,婴儿开始识别熟悉的人( 如父母)和不熟悉的人的差别,也能区别一个熟悉的人与另一个熟悉的人。对陌生人表现出恐惧、害怕是这一阶段的一个典型的行为特征,即所谓的“认生现象出现。 (三)第三阶段(6个月-2岁):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 在这一阶段儿童对依恋对象的情感联结真正确立,明显的依恋表现开始出现。 (四)第四阶段(2岁以后):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 这时的儿童随着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的提高,自我中心减少,已经能够理解父母的需要,并与之建立起具有“目标-矫正’的双边“伙伴关系”性质。 三、依恋的类型 由于儿童和依恋对象的关系密切程度不同,交往质量不同,儿童的依恋存在不同的类型。 (一)安全型依恋 这类婴儿与母亲之间建立了信任密切、积极的情感联系,真良好、积极的依恋。绝大多数婴儿属于这一类约占70%。 (二)焦虑-回避型依恋 这种类型的婴儿实际上并没有对母亲形成特别强烈的依恋情感。这类婴儿约占10%。有时也把他们称作“无依恋”婴儿。 (三)焦虑-反抗型依恋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讲义 第三章

第三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重点提示: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与分析。 难点提示: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规定与组织。 第一节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 一、制定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依据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制定要依据三个方面的内容:社会与人发展的关系、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学前教育相关文件对社会领域的要求。 (一)社会与人发展的关系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的要求和愿望,并关注社会的变化,关注社会和世界的未来。社会现实是选择学前儿童社会性教育目标的基础。正是通过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幼儿增进了社会认知,发展了社会情感,完善了社会行为,提高了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另外,社会的发展、变化也是社会教育目标选择的重要依据。 (二)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核心在于发展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决定了儿童社会学习的顺序与次第。在不同的年龄段,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目标与内容是有差异的,教育者在制定教育目标时,必须要考虑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决定了教育目标的层次性;同时,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还具有个体差异性,即每个儿童的发展速度与特点也是有差异的,制定具体的教育活动目标时,也要考虑到个体的差异性,尽量做到因人施教,这决定了教育目标的个别性。 (三)学前教育相关文件对社会领域的要求 《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遵循我国宪法和教育法的基本精神,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制定的对全国学前儿童教育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的法规文件,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统领性和指导性文件。 小结: 1.识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制定要依据三个方面:社会与人发展的关系,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学前教育相关文件对社会领域的要求。 2.领会: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 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层级结构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结构,从纵向来看,可以分解为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教育活动目标四个层次;从横向来看,既可以按照心理结构划分为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也可以按照内容板块划分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两个方面。 (一)总目标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总目标是学前阶段社会教育任务和要求的总和,是确定其他层次目标的依据和基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列出有关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总目标为: (1)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2)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