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外上髁炎研究进展(二)

合集下载

针刀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针刀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164 CHINA MEDICAL HERALD Vol. 18 No. 18 June 2021
临床袁虽然都取得了一定疗效袁但非手术疗法对于一 些顽固病症往往长期效果较差袁易复发袁而对于手术 疗法袁患者因有恐惧心理而对其接受度较低遥 针刀作 为一种闭合性松解术袁因其创伤小尧疼痛轻尧操作方 便尧疗效显著等优点袁在临床上日渐广泛地应用于肱 骨外上髁炎的治疗并取得了满意效果遥 本文将对针刀 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相关内容作一综述遥 1 肱骨外上髁炎的病因病机
针刀常以痛点即阿是穴作为进针点袁在对粘连的 组织进行切割分离的同时也能达到针刺得气的效果遥 陈红根等[13]在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时袁用针刀分别刺激 病灶压痛点渊即正阿是穴冤和病灶外具有抑制患处疼 痛作用的压痛点渊即反阿是穴冤取得了满意疗效袁其总 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刺激阿是穴渊93.8%跃62.5%冤遥 有学者将针刀分别刺激正阿是穴和反阿是穴的疗效 作了进一步比较袁发现刺激反阿是穴的短期疗效要优 于刺激正阿是穴[14]遥 为针刀治疗点的选择提供了新的 思路遥
针刀对局部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能够产生积 极作用袁促进损伤组织蛋白的分解和炎症的吸收袁激发 人体的自我修复机制[10]遥 转化生长因子-茁渊TGF-茁冤在 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渊VEGF冤
具有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袁有研究表明针刀能够促进 损伤组织中 TGF-茁 和 VEGF 的表达袁减少炎症细胞 浸润袁抑制组织异常增生袁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袁有利 于损伤组织的恢复[11]遥 在慢性劳损性疾病的治疗中袁 针刀可以通过调节 PI3K/Akt 信号通路调节骨骼肌细 胞的凋亡与自噬袁修复劳损袁延缓其病理进程[12]遥 3 小针刀疗法
窑 针刀医学 窑
之脉噎噎出臂外两骨之间袁上贯肘袁循臑外上肩冶野大 肠 手 阳 明 之 脉 噎噎 循 臂 上 廉 袁 入 肘 外 廉 袁 上 臑 外 前 廉冶袁叶灵枢窑经筋曳记载野手阳明之筋噎噎上循臂袁上结 于肘外冶野手太阳之筋噎噎上循臂内廉袁 结于肘内锐骨 之后冶野手少阳之筋噎噎中循臂袁结于肘冶野手太阴之 筋噎噎上循臂袁结肘中冶袁由此可见肱骨外上髁的损伤 与经络经筋的损伤密切相关袁不通则痛袁疏通肘部经 络袁解除筋结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方法之一[2-3]遥

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

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

其他因素
如寒冷、潮湿等环境因素,以 及疲劳、紧张等心理因素也可 能诱发网球肘。
03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典型症状及分型
疼痛
肘外侧疼痛,可向前臂放射, 尤其在旋转前臂和屈伸腕关节
时疼痛加重。
肿胀
肘外侧肿胀,皮肤发红,局部 温度升高。
功能障碍
握力减弱,前臂旋转和腕关节 屈伸活动受限。
分型
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 、中度和重度三种类型。
使用护具
在康复期间,患者可以使用护具,如肘部带或护腕,以减 轻手臂的压力和防止进一步损伤。
07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方向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01
02
03
04
05
网球肘肱骨外上 髁炎定义ຫໍສະໝຸດ 病理生理机制临床症状
诊断方法
治疗手段
一种因过度使用手臂导致 的肘部疼痛和炎症,常见 于网球运动员。
重复应力导致肘部肌肉和 肌腱微小损伤,引发炎症 反应和疼痛。
05
预防策略及注意事项
运动前热身和拉伸活动重要性
提高肌肉温度
通过热身活动使肌肉温度升高,降低肌肉黏滞性,预防运动损伤 。
增加关节灵活性
热身活动可以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减少关节损伤的风险。
激活神经系统
热身活动可以激活神经系统,使身体更好地适应接下来的运动。
正确使用护具和装备知识普及
选择合适的球拍
根据个人身体条件和技术水平,合理安排训练和比赛的时间和强 度,避免过度疲劳和损伤。
充分休息和恢复
在训练和比赛后充分休息和恢复,帮助身体恢复到最佳状态,预 防损伤的发生。
加强身体素质训练
通过加强身体素质训练,提高身体的耐力和抗疲劳能力,降低损 伤风险。

肱骨外上髁炎中医外治的研究进展

肱骨外上髁炎中医外治的研究进展

肱骨外上髁炎中医外治的研究进展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是一种慢性损伤性疾病,其发病率在体育运动员中尤为常见,但普通人群中也有发生。

疼痛和功能障碍是肱骨外上髁炎的主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目前,西医常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但疗效不稳定且易发生并发症。

寻求中医外治方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成为了一个研究的热点。

中医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理论基础是“活血化瘀、祛风散寒”,采用中药外敷、针灸、推拿等方法,通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炎症、镇痛和改善肌肉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以下将介绍肱骨外上髁炎中医外治的研究进展。

1. 中药外敷治疗中药外敷是中医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常用方法,通过将研磨后的中药敷于患处,利用其渗透力和药性,达到消肿、散结、活血通络的目的。

研究发现,一些中药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和促进软组织修复的作用,比如川芎、艾叶、桑叶、蒲公英等。

这些中药可以有效缓解肱骨外上髁炎所致的疼痛和炎症,对于改善患处的血液循环和促进组织修复具有明显的疗效。

2. 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针刺或灸烧患处及相应的经络穴位,调理气血、温通经络、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减轻疼痛、消肿散结、促进软组织修复。

研究表明,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显著,不仅能够快速缓解疼痛,同时还能够改善肌肉功能和关节活动度,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3. 推拿按摩治疗推拿按摩是中医外治肱骨外上髁炎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手法的施加,可以改善局部循环、舒缓肌肉、减轻炎症和疼痛。

有研究显示,推拿按摩对于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有显著效果,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改善关节功能,并减少炎症反应。

而且,推拿按摩对于肱骨外上髁炎的预防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可以加强局部肌肉和韧带的力量,减少因为运动造成的损伤。

4. 综合疗法由于肱骨外上髁炎是一个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因此单一的治疗方法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一些研究表明,采用综合疗法对肱骨外上髁炎进行治疗效果更佳。

观察两种不同治法对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

观察两种不同治法对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

观察两种不同治法对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
蔡万德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5(000)035
【摘要】目的:探讨局部封闭配合推拿手法与单纯局部封闭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106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局部封闭法治疗,治疗组采用局部封闭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0%(P<0.05)。

结论:局部封闭配合推拿手法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局部封闭治疗。

【总页数】2页(P107-108)
【作者】蔡万德
【作者单位】130062吉林省肢体伤残康复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电针经筋结点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J], 盛国滨;龚鹏;刘刚;唐英;黄文婷;孙婷婷;李扬
2.体外冲击波与小针刀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J], 王风雷
3.复式手法松解术治疗复发性肱骨外上髁炎临床疗效观察 [J], 邢澍
4.傅瑞阳“旋后牵伸法”治疗50例肱骨外上髁炎临床疗效观察 [J], 张磊;沈袁;徐波;王娅玲;傅瑞阳
5.肱骨外上髁炎中医外治法的临床护理观察 [J], 吴晓梅;张莉娟;郑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肱骨外上髁炎临床进展

肱骨外上髁炎临床进展

肱骨外上髁炎临床进展肱骨外上髁炎是由于慢性劳损或急性损伤引起的肱骨外上髁周围软组织的病理改变,表现为肘部外侧疼痛,甚至造成臂腕功能障碍的劳损疾病[1]。

因打网球造成的患病率高,所以又叫“网球肘”。

这个病的发病缓慢,早期的患者肘部,外侧酸痛,活动首先,捏东西,拧毛巾等动作时疼痛会加剧。

在肱骨的外上髁形成了限制性的疼痛。

压痛有时会放射到下面。

严重时要把关节伸直,伸展手臂关节,或是拿筷子的动作会引起疼痛。

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1.引起肱骨外上髁炎的原因肱骨外上髁炎的原因还没找到,但是有很多学者进行分析,有的说的是神经卡压,有的说环状韧带损伤,有创伤炎症的机制,伸肌腱起止点的损伤,众说纷纭。

但是目前还是认为是伸肌腱附着点损伤造成的上海,影响局部变性反应,就是伸肌腱撕裂、变性,形成瘢痕化的结构,粘粘致使形成无菌的炎症反应等[2]。

肱骨外上髁炎相当于中医记载的“肘劳”、“肘痹”,属“筋骨病”范围,主要是由于慢性劳损所致, 多由体质素弱、气血亏虚、风寒湿邪侵袭而瘀阻经筋、致血不荣筋, 筋骨失养而发病。

《济生方》曰:“皆因体虚, 腠理空疏,受风夯实而成痹也。

”其发病与内外环境的失衡有关,风、寒、痰、湿、瘀是诱发内外环境失衡的重要因素。

2.肱骨外上髁炎的诊断医生需要根据病人的病史症状还有体征来对肱骨外上髁炎有一个基本的诊断,前臂伸肌紧张试验和MIlls征是比较重要的检测方法,他的优势是因为这样子不需要做辅助检查,患者就诊起来比较方便,可以节省治疗的费用。

但是如果只通过体格检查的话,误诊的几率就会比较高,这几年,高频超声波被认为是肱骨外上髁炎的主要辅助检查。

在判断腱损伤程度时,磁共振成像比较好。

3.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不会危及到患者什么,但是人体在感觉到疼痛时的感觉肯定不好,会间接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患者都是想要彻底根治这个疾病,目前为止的所有治疗方式都不能从根本问题解决肱骨外上髁炎。

为此,临床需要一整套完整的治疗方式来改变现状。

肱骨外上髁炎中医外治的研究进展

肱骨外上髁炎中医外治的研究进展

肱骨外上髁炎中医外治的研究进展1. 中医外治方法中医外治方法包括推拿、针灸、拔罐等。

其中推拿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按摩和揉捏患处,可以改善肌肉紧张和痛觉敏感性,缓解疼痛和炎症。

针灸是将细针刺入特定的穴位,刺激有益的生理反应,以调整身体的平衡。

拔罐是利用负压原理,在患处贴上吸力罐,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排毒。

2. 中医外治的疗效研究近年来,许多研究对中医外治在肱骨外上髁炎中的疗效进行了评估。

一项针对40例患者的研究发现,经过4周的针灸治疗,患者的疼痛和肿胀明显减轻,功能恢复良好。

另一项研究比较了推拿和常规治疗对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结果显示推拿治疗组疼痛和炎症缓解的效果更好。

中医外治在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中的机制研究主要涉及炎症因子、血液循环和神经调控等方面。

一项研究发现,经过针灸治疗后,患者外周血中炎症因子的水平显著下降,表明针灸能够抑制炎症反应。

另一项研究发现,推拿治疗能够增加患处的血流量,促进组织修复和康复。

还有研究发现,针灸和拔罐等中医外治方法可以通过影响神经系统,调节疼痛的传导和感知。

4. 中医外治的优势和局限性中医外治在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它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避免了手术治疗的风险和并发症。

中医外治方法多样,可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

不过,中医外治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治疗效果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需要患者具备一定的耐心和配合。

对于复杂的病例,中医外治可能需要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使用。

肱骨外上髁炎中医外治的研究进展表明,中医外治方法在治疗该疾病中具有一定的疗效。

随着对中医外治机制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实践的积累,相信中医外治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肱骨外上髁炎

肱骨外上髁炎

鉴别诊疗
• 肱桡关节滑囊炎:肘关节酸胀不适,夜间或休息 时加重,变动体位也不能缓解,常影响睡眠。在 肘关节横纹,肱二头肌腱与肱桡肌之间、肱骨外 上髁前内侧和桡骨小头旳内侧有压痛点。将上肢 伸直,在肘关节之掌侧,桡骨粗隆处有明显压痛。 肘关节功能正常。
针刀治疗
• 将肘关节屈曲90°平放于治疗桌面上,在肱骨外 上髁处常规消毒后,使针刀刀口线和伸腕肌纤维 走向平行,使针体和桌面垂直刺入,至肱骨外上 髁,先用纵行疏通剥离法后,再用切开剥离法, 直至锐边已刮平,然后,使针体与桌面呈45°角, 用横形铲剥法,使刀口紧贴骨面剥开骨突周围软 组织粘连,再疏通一下伸腕肌、伸指总肌、旋后 肌肌腱,出针。压迫针孔片刻,待不出血为止。 也可当即用25mg强旳松龙和120mg普鲁卡因在肱骨 外上髁周围封闭1次,疗效更佳。如无明显炎性肿 胀渗出,则不必打封闭。5天后还未愈,再作1次 治疗,一般只1次可治愈,最多不超出3次。
• 前臂后皮神经(桡神经分支)穿肱三头肌外侧后,沿臂外 侧面及前臂背面下降,分布于外上髁、鹰嘴和前臂背面达 腕。有旳研究者指出,在肱骨外上髁部有如爪状旳神经未 梢紧紧附着在外上髁旳骨面上。这可能是肱骨外上髁产生 顽固性疼痛旳原因之一。
局部解剖
病因病理
• 本病发病可因急性扭伤或拉伤而引起,但多数患者 发病缓慢,无明显外伤史,多见于需反复作前臂旋 转,用力伸腕动作旳成年人,如家庭妇女、羽毛球 运动员。伸指或伸腕肌旳主动收缩和被动牵拉,都 可在伸肌总腱附着处发生一定应力,如应力超出适 应能力,将损伤伸肌总腱及其筋膜。当年龄增长, 纤维结缔组织开始退行性变化,弹性减退时,则损 伤旳机会大为增长。
• 弹拨措施诸多,亦可将患肢前臂旋后、曲肘,安顿 桌上,肘下垫以软物。医生以双手食指和中指将肱 桡肌与伸腕肌向外扳,然后瞩患者将罹患前臂旋前, 用拇指向外方推邻近桡侧腕长伸肌和桡侧腕短伸肌, 反复多次。

肱骨外上髁炎中医外治的研究进展

肱骨外上髁炎中医外治的研究进展

肱骨外上髁炎中医外治的研究进展李俊毅1,孔 赏1,马虎升2 【摘 要】 肱骨外上髁炎临床常采用保守疗法治疗,中医外治法有多重优势,探讨更加有效的治疗途径及方法对提高本病的诊疗效率有重要意义。

综述近些年中医外治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研究现状,并对现存治疗方法提出总结和展望,为肱骨外上髁炎诊疗提供更多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肱骨外上髁炎;中药外治法;保守治疗;综述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9.12.020 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肘外侧疼痛综合征”,是由肱骨外上髁附着肌腱及软组织慢性损伤而致,患者长期前臂旋前、屈肘,反复机械运动导致肌腱劳损,若迁延失治则出现局部粘连瘢痕形成,属于退行性、炎症性病变[1]。

本病临床表现为肘关节疼痛,关节活动障碍。

肱骨外上髁是多个肌腱的附着点,包括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尺侧腕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因此该区域容易受牵拉。

本病常发病于反复高强度作业的手工劳动者,如网球运动员、打字员等。

本病属中医学“筋伤”“痹证”范畴,多由气血亏虚、劳损外伤、外感风寒湿邪引起局部气血凝滞,筋脉受阻,病理因素为寒、瘀、湿,中医外治法治疗本病优势显著,包括针灸、推拿手法、中药外敷、中药熏洗、耳穴疗法、放血疗法、穴位埋线等,因其费用低、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患者易于接受而应用广泛。

西药治疗常采用非甾体抗炎药及封闭注射等疗法,不良反应大,不宜长期使用。

因此,中药保守治疗在本病中的优势日益凸显。

本文结合近5年的文献将肱骨外上髁炎中医外治疗法综述如下。

1 针 灸1.1 毫针刺法 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时多选用肘部和前臂穴位,即近处选穴,能够散瘀止痛,调节气血,疏通经络,消散局部瘀肿,抑制炎症反应。

依据选穴规律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常用穴位为阿是穴、手三里、曲池、合谷、外关、肘髎、尺泽[2]。

刘国忠[3]用密集针毫针针刺法以痛点为中心直刺或斜刺20~100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针距0.3~2 cm,尽可能密集刺入,不行针,2~3 d1次,2~3次为1个疗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肱骨外上髁炎研究进展(二)
painchina
培恩e学
学习锦囊
随时在培恩e学后台回复关键词
查找学习资料
培恩e学助力疼痛科学习
真正成为疼痛进阶超级利器
肱骨外上髁炎研究进展(二)
治疗
肱骨外上髁炎被描述为自限性的疾病,一般在12~18个月之间,90%的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可康复。

但在一些患者中,症状迁延不愈且难以治疗。

虽然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许多治疗方法已被报道,但由于各种治疗缺乏统一的标准,很难确定哪种治疗方法最有效。

Ahmad等指出对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应以疼痛的治疗、运动的维持、握力及耐力的提高、正常功能的恢复以及防止进一步恶化作为治疗的目标。

非手术治疗功能锻炼与休息工作与学习中,适当休息、避免做引起肘关节疼痛的活动,症状往往会缓解。

功能锻炼可以使肌肉产生适应性调整。

理疗理疗是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另一种选择。

一些研究已经报道了物理疗法的良好效果,在短期随访中理疗比休息及减少活动更为有效。

离心运动和给予肌腱部分负荷有助于肌腱的愈合。

肩关节的稳定是恢复肘关节功能的必要因素,下斜方肌、前锯肌和肩袖的练习是很有必要的。

冲击波治疗体外冲击波疗法已被建议作为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重要方法。

通过特定频率的声波直接施加于桡侧腕短伸肌外的皮肤处,便可完成这项治疗。

目前许多研究表明,冲击波可以通过影响微循环促进新生血管,从而改善疼痛。

而且体外冲击波可以通过改善局部微
循环来减轻各种肌腱疾病的疼痛,这与以前的动物研究相一致。

徐远红等发现,体外冲击波对肱骨外上髁炎疗效肯定,在长期疗效方面冲击波治疗效果明显,能提高临床疗效。

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可用于短期缓解症状,但不能改变长期结果。

在Pattanittum等的研究中,他们发现即使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效果优于安慰剂,但是口服和外用非甾体抗炎药并没有区别,且它在理论上影响肌腱愈合的风险。

LuK等的研究指出,非甾体类抗炎药一般不用于肱骨外上髁炎的常规治疗。

激素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注射在肱骨外上髁炎治疗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由于其相对较低的成本和简单的应用方法被广泛用于治疗肌腱损伤。

局部注射可抑制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的增殖,抑制肉芽组织的形成。

然而,激素治疗是以炎症为病理基础的,研究表明肱骨外上髁炎的病理基础是肌腱变性。

注射类固醇类激素可暂时缓解疼痛,但可能加重局部肌腱组织坏死甚至导致脂肪和肌肉萎缩。

一些有关肌腱炎的随机对照试验表明,皮质类固醇类激素的注射在短期内可有效的减轻疼痛和改善功能,然而在中、远期需要观察。

自体血液制品的治疗自体血液制品注射是通过产生炎症反应来发挥作用,从而产生营养来促进肌腱的愈合。

在目前的研究中已经证实,其短期效果较好,但在长期随访中,效果不佳。

只有在其他治疗方法失败时,才推荐其作为治疗方法。

富血小板血浆的治疗近年来,富血小板血浆(PRP),已被广泛用于骨科疾病,例如肌腱、韧带、软骨以及其他软组织损伤的的治疗。

PRP是从全血中提取出来的血小板浓缩液,这些血小板中含有α颗粒,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及肝细胞生长因子,这些生长因子用于组织修复。

这些生长因子之间相互联系,并且激活了目标蛋白表面受体上的细胞内信号通路,诱导蛋白的再生过程。

同时PRP也包含了诸如纤维蛋白、纤维连接蛋白、黏连蛋白和凝血酶致敏蛋白等,它们的作用是连接细胞,对成骨细胞、成纤维细胞、核上皮细胞的迁徙有重要作用。

这表明包括生长因子在内的
血小板浓聚物激活了不同的细胞组织修复,从而促进骨和肌腱等软组织的再生。

Taco等对比了PRP和皮质类固醇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比较了视觉模拟评分(VAS)、上肢功能评分(DASH),在研究中发现,治疗后2年,PRP注射组的效果均优于激素组。

而且PRP组注射后,未发现并发症。

Bobin等在一篇Meta分析中得出结论,考虑到PRP的长期有效性,建议将PRP作为肱骨外上髁炎的首选治疗方案。

针灸疗法近年来,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陈霞等研究指出,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操作简单,经济廉价,效果明确,在临床应用广泛。

目前,针灸对肱骨外上髁炎治疗的研究,多集中于临床经验的总结,疗效标准不统一,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手术治疗经过长期保守治疗的患者持续疼痛以及功能受限适用于采用外科治疗方法。

手术方法包括了开放手术、经皮手术以及关节镜下手术。

开放手术的基本原则包括对桡侧腕短伸肌的血管纤维组织的清创以及对其的修复或不修复。

目前对于开放性手术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术式,尚未达成共识,但是其长期手术效果,已经被证实。

经皮手术是在肱骨外上髁中间位置切一小切口,暴露伸肌总腱的起点,然后用止血钳伸入小切口,将肌腱分离出来,进行切断从而得到一个肌腱起点的缺口。

该方法的优点是切口小,不涉及桡侧腕短伸肌的切断,也不需要清理关节的病理组织,相比较开放手术的患者,恢复较快,疼痛较轻。

关节镜治疗肱骨外上髁炎近年来越来越流行,采用肘关节前内侧及后外侧入路即可完成手术,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目前常用的术式有关节镜下清理术以及韧带切断术,但是因为切口小,所以手术时间要比开放手术的时间稍长,且术中有可能损伤桡神经及外侧副韧带。

术后需要患者至少三个月内避免剧烈的运动,办公室工作人员可在术后早期恢复工作,而体力工作者则建议在术后四周再开始体力工作。

Solheim等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关节镜下切断桡侧腕短伸肌与关节镜下单纯清理桡侧腕短伸肌止点这两种方法,均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疼痛,促进功能的恢复,但两者在快速DASH评分
及VAS评分方面,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目前对于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各种手术方式,仍没有统一的意见。

总而言之,肱骨外上髁炎的基础病变应为肌腱退变,而非炎症。

目前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中,常规激素的注射治疗越来越受到质疑,体外冲击波的使用,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同。

近年来,PRP的应用,开辟了肱骨外上髁炎非手术治疗的新思路。

手术是治疗慢性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近年来涌现出了各种新的治疗方案,但需要更多的信息来支持他们在肱骨外上髁炎治疗中的应用。

总之,作为一种运动医学及康复科门诊的常见疾病,如何迅速、有效、经济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医生们仍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治疗。

来源
实用骨科杂志2017年10月第23卷第10期
E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