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超前探孔技术交底

合集下载

TSP超前地质预报实施要求-技术交底资料

TSP超前地质预报实施要求-技术交底资料

超前地质预报现场实行规定一、TSP203隧道地质超前预报1、TSP203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布孔规定1)爆破孔24个:孔距1.5米,孔深1.5米;孔高(距地面)1-1.2米;倾角:向下10°-20°;孔径:38mm(不不不小于38mm)2)两个传感器孔:孔深2.0m(不不小于2.0m);倾角:向上5°-10°;距地面高度:1-1.2 m;孔径:45-50 mm(不不不小于45 mm,不不小于50 mm)最终一种爆炸孔距传感器孔距离:17-20 m3)所需材料:起爆器一种(内装好干电池);乳化炸药:3kg-4kg;瞬发电雷管30发;卷尺一把(5m钢卷尺和皮尺各一把)4)注意事项:●应采用瞬发电雷管和防水乳化炸药作震源之用;●必须满足TSP操作旳隧道开挖距离,接受器孔和炮孔应在同一平面上(图);●激发时炮孔中灌水,保证足够旳激发能量在岩层传播以及减少震源带来旳干扰;●假如围岩较软,打孔后轻易塌孔,需做好护孔工作,如使用PVC管支护;●爆炸孔尽量不在电缆线一侧;●爆炸孔布在隧道旳左右侧均可;●最终一种爆破孔尽量靠近掌子面。

●爆破孔、传感器孔,布孔示意图如下:2、现场配合1)施工单位提前2-3天报计划,即告知第三方预报单位;第一次预报施工断面需进洞深55米以上,每次预报长度为100m 左右,两次预报反复搭接长度为10m 左右。

2)假如要做TSP203地质超前预报,则需在每次报计划开始,同步进行打孔,检测单位抵达现场即可开始预报工作。

3)现场需要1名跟班技术员,2名炮工和2名杂工配合第三方进行预报工作。

4)在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时,应停止掌子面及其附近旳施工作业。

二、地质雷达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本次采用旳地质雷达为意大利生产旳RIS-K2型,天线使用中心频率为200MHz 和80MHz 旳两种低频屏蔽天线。

有效探测距离在完整灰岩地段不小于20m ,在岩溶发育地段根据雷达波形鉴定。

超前钻探技术交底书

超前钻探技术交底书

技术交底书
技术交底书表格编号1510
项目名称新建衢州至宁德铁路(福建段)站前工程QNFJZQ-1

第1 页
共3 页
交底编号WT-4
工程名称外屯隧道
设计文件图号衢宁施(隧)49-01
施工部位超前钻探
交底日期2016.1.28
技术交底内容:
1、技术交底范围
外屯隧道超前钻探施工。

2、设计情况
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是确定隧道掌子面前方突水(涌泥)、塌方等地质灾害风险源的位置、规模、性质等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超前钻探是隧道施工期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对其它探测手段成果的验证和补充。

通过钻孔钻进速度测试和对钻孔岩芯的观察及相关试验获取隧道掌子面前方岩石的强度指标、可钻性指标、地层岩性资料、岩体完整程度及地下水、气状况等诸方面的资料。

外屯隧道DK223+180-DK223+230、DK223+480-DK223+670、DK223+915-DK224+107段设置为超前钻探。

3、钻孔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明开挖面前方地质情况及前方地下水情况,确保施工安全,并为下一步施工方案提供依据。

4、钻孔布置
预报分为单孔和多孔水平钻探两种,出口多孔按四孔设计,超前探孔孔径为89mm,孔深一般30m,采用地质钻机接杆钻孔。

为防止遇高压水时突水失控,开孔采用φ120钻头,孔内放入3.0m长的φ108钢管做为孔口管,
交底人:复核人:接收人:
日期:日期:日期:。

隧道超前探孔技术交底

隧道超前探孔技术交底
2、超前钻探过程中应及时鉴定岩芯、岩粉,判定岩石名称,并选择代表性岩芯整理保存。
3、加强钻进设备的维修与保养,使钻机处于良好状态;强化协调和管理,各方面应积极配合,减少和缩短施钻时间。
四.钻孔质量保证措施
1)采用系统的钻探程序
1、测量布孔:施钻前按孔位设计图设计的位置用仪器准确测量放线,将开孔孔位用红漆标注在开挖工作面上。
二.超前地质钻探技术要求
1、孔数:超前水平钻孔每个断面为5个孔,拱部三个孔,边墙脚各一个孔。
2、孔深:连续钻探每循环孔深为30米,并且前后两循环钻孔重叠5米,即25米一循环。
3、孔径:钻孔直径为φ75,其满足钻探取芯、取样和孔内测试的要求。
三.超前地质钻探工作要求
1、超前钻探过程中应在现场做好钻探记录,包括钻孔位置、开孔时间、终孔时间、孔深、钻进压力、钻进速度随钻孔深度变化情况、冲洗液颜色和流量变化等。
新建铁路北京至沈阳客运专线
施工技术交底纪要
JSTJ-7标段
工程项目:隧道超前探孔
编号:________________
记录者:______________(签字)
交底者:______________(签字)
技术负责:____________(签字)
技术部门:____________(盖章)
日期:________________
2、设备就位:孔位布好后,设备就位,接通各动力电源和供风供水管路。
3、对正孔位,固定钻机:将钻具前端对准开挖工作面上的孔位,调整钻机方位,将钻机固定牢固。
4、开孔、安装孔口管:孔口管必须安设牢固。
5、成孔验收:施钻满足设计要求,经现场技术人员确认签收后方可停钻终孔。
2)控制钻进方向
1、钻机定位完毕后,对钻机进行机座加固,使钻机在钻进过程中位置不偏移,做到钻孔完毕钻机位置不变。在钻进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机器的松动情况,及时调整固定。

隧道超前支护施工技术交底-secret

隧道超前支护施工技术交底-secret

隧道超前支护施工技术交底施工准备1、施工之前对要用到的施工机械进行试运转。

2、对钢筋进行调直、除锈、清洗油渍等工作,直到露出金属光泽。

3、超前导管施工前,预备好足够的管接器。

施工方法施工顺序超前导管:钻孔装入导管压浆封端超前锚杆:钻孔装锚固剂装入锚杆锚杆垫板1、超前小导管施工隧道进洞段为Ⅱ类围岩区,设有φ50、壁厚4mm,长度为4.5m 的超前小导管,环向间距40cm,外插角6°。

(1)小导管加工小导管采用Φ50热轧缝钢管加工制成,管身钻孔,孔眼直径8mm,间距15cm,按梅花形交错布孔以加大浆液渗透能力,管头加工成锥形以便于送入,为确保接头质量,以长15cm的丝扣连接.或在端头连接处采用一根以1.0m的Φ40钢管,伸入Φ50钢管中40cm,在端部用电焊将管之间缝隙焊满,剩余60cm用作送入前一根钢管的尾部,并用电焊焊满,起连接和导向作用。

为防止浆液倒流,每根管棚尾部均焊有止浆板,止浆板采用2cm厚钢板制作,中间钻有Φ20带螺纹的眼,以备注浆时用.钢管大样如图所示:(2)凿岩机施作管棚错误!测量放样出隧道设计轮廓线并按40cm间距标出管棚的位置。

错误!凿岩机移动、定位。

错误!在标出的小导管位置上按设计角度6°进行钻孔。

错误!钻孔完结后,用高压风、水将钻孔吹洗净后,再把钻杆抽出。

错误!将钢管插进钻孔内,并将钢管口与孔口周壁用水泥密封。

错误!接上水泥浆液管,用高压把水泥浆压注入钢管,水泥浆液通过钢管的孔眼注入孔壁的缝隙内,固结附近岩土层。

(3)术质量要求错误!锚杆沿开挖轮廓线周边均匀布置,满足设计间距要求。

○2确保渗浆孔的直径和数量,以保证渗浆效果,注浆的灌浆强度不小于设计和规范要求,锚杆孔内灌浆密实度饱满。

错误!钻孔要求精度高,终孔位置准,各开孔的孔眼与终孔的孔眼均落在同一周界面上.避免较大的偏差与变形;○4管棚仰角按设计要求为6°;错误!管棚间距40cm,断面管棚数量37根;错误!确保钻孔的同轴度,以避免钢管送入时受卡;⑦确保两节钢管之间的连接严密牢固;⑧前后两组管棚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1。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现场工作技术交底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现场工作技术交底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现场工作技术交底概述在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现场勘探与分析,结合前期资料和经验,预测隧道掘进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地质情况与问题,从而及时采取措施应对,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从现场工作角度,介绍相关的技术交底。

施工前准备现场调查与勘测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与前期的现场调查与勘测密切相关。

在施工准备期间,需要组织专业的勘测队伍,对隧道线路及周边环境进行综合勘察,收集资料。

勘测人员需要准确记录各种地质结构、地层深度、水文地质条件、构造分布等信息。

信息分析与处理基于勘测所获取的信息,施工单位需要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处理,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以及地质超前预报方案。

在信息处理时,需要注意尽量完整地收集数据,同时避免数据过度冗余。

同时需要特别注重重复性研究,以确保所得结论正确可靠。

勘探设备准备勘探设备和仪器的准备工作也是关键环节。

为确保准确度和可靠性,需选用符合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设备,检查设备合格证、检定标志、检修记录,确保勘探设备状态良好。

另外,还要对勘探设备进行试验、校准及调试工作,保证其准确稳定地运行。

现场工作挖进点前的勘探工作当隧道开挖进度达到一定长度时,需要对进入的岩土进行详细的勘探。

勘探人员需要通过现场观察、测量、取样等手段,获取岩土情况,并对现场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在此基础上,编制合理的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方案,并根据预报方案安排相应施工措施。

施工过程管理在隧道掘进过程中,建议施工单位精心组织和管理现场施工人员,充分利用勘探数据和超前预报信息进行施工现场管理。

需要注意及时收集数据、制作实时统计表,互相提醒和协助,及时开展安全措施,并对突发情况进行应急演习,确保隧道掘进和地质超前预报的安全高效。

现场技术资料整理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还需要对现场数据进行整理、装订等工作,保证无遗漏地保存施工过程记录,并进行归档。

资料整理工作的质量与记录、分析的准确度直接相关,为方便资料查询、复查和开发后续工作提供了依据。

隧道钻孔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隧道钻孔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隧道钻孔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预防事故发生,现将隧道钻孔安全技术交底如下,请全体施工人员认真学习和执行。

二、交底内容1. 施工前准备(1)检查钻孔设备是否完好,电源、线路、接地装置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2)核对钻孔设计图纸,了解地质情况、钻孔深度、孔径等参数。

(3)熟悉钻孔施工工艺和安全操作规程。

2. 钻孔施工安全注意事项(1)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尘口罩、防护眼镜等。

(2)钻孔作业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3)钻孔设备应放置稳固,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发生倾倒。

(4)钻孔作业时,应保持施工现场整洁,及时清理钻孔废渣。

(5)钻孔过程中,密切关注钻孔进度、地质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施工,及时上报。

3. 钻孔作业人员安全要求(1)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培训,熟悉钻孔安全操作规程。

(2)作业人员应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更改施工工艺。

(3)作业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

4. 钻孔设备操作安全(1)操作人员必须取得相关操作证书,熟悉钻孔设备性能。

(2)操作钻孔设备前,应检查设备各部件是否完好,确认电源、线路、接地装置等符合安全要求。

(3)操作过程中,应保持设备稳定,不得随意移动。

(4)设备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切断电源,防止事故发生。

5. 钻孔作业现场安全(1)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通道,确保人员疏散畅通。

(2)施工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防护栏、安全网等。

(3)施工过程中,密切关注施工现场环境,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三、交底总结通过本次隧道钻孔安全技术交底,使全体施工人员充分认识到钻孔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重要性。

请大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四、交底时间年月日五、交底人(签名)六、接收人(签名)七、备注1. 施工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对隧道钻孔安全技术交底进行补充和完善。

2. 施工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调整安全技术措施。

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交底

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交底

工程技术交底书
7)触发/引爆测试
8)向炮孔内装药
爆破要求:使用瞬发电雷管,炸药量应大于200m探测距离要求,一般50g左右,最多不大于450g;应保证炸药与炮孔严密耦合,炸药装入后灌水封闭,遵守《爆破安全规程》的规定。

接收器与孔壁的耦合必须紧密。

9)起爆、采集、记录、处理数据。

四、超前钻探法(根据设计图及任务单要求施作)
1、超前地质钻探设计
超前地质钻探是利用钻机在隧道开挖工作面进行钻探获取地质信息的一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为查明地质是否与设计相符、确保安全,采用φ76超前探孔进行验证。

2、超前地质钻探技术要求
1)孔数及钻孔部位:超前水平钻孔每个断面为6个孔。

部位如下示意图:
2)孔深:连续钻探每循环孔深不小于30米,并且前后两循环钻孔搭接不小于5米。

3)孔径:钻孔直径为φ76。

3、超前地质钻探工作要求
1)实施超前地质钻探的人员应经技术培训和考核,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钻探前地质技术人员应进行技术、质量交底。

3)超前钻探过程中应在现场做好钻探记录,包括钻孔位置、开孔时间、终孔时间、孔深、钻进压力、钻进速度随钻孔深度变化情况、冲洗液颜色和流量变化、涌砂、空洞、振动、卡钻位置、突进里程、冲击器声音的变化等。

4)加强钻进设备的维修与保养,使钻机处于良好状态;强化协调和管理,各方面应积极配合,减少和缩短施钻时间。

4、钻孔质量保证措施
1)采用系统的钻探程序
中铁十二局成贵铁路CGZQSG-11标段二项目部
交底签收表。

超前水平钻孔加深炮眼技术交底

超前水平钻孔加深炮眼技术交底

表C2-6施工技术交底记录表交底内容:一、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目的:通过超前水平钻孔,了解隧道内岩层风化程度、节理裂隙发育状况、岩层产状、有无地下裂隙水等围岩变化情况。

二、超前水平钻:1、贵医站主体各导洞采用超前水平钻孔和加深炮眼,其中一孔钻芯取样;超前钻孔孔深30m,每25m一循环,每孔深30m,搭接5m;加深炮眼每孔深度3m,搭接2m。

2、超前水平钻采用ZDY-1250型钻机,钻孔直径108mm,钻杆每节长1m,钻孔位置布置图见附图。

钻机作业平台利用开挖完成的上台阶,下垫方木,用4根1m长的Φ25钢筋将钻机的四个角牢固固定在平台上在进行钻孔;加深炮眼用Y28型手持式凿岩机钻孔,钻杆长6m。

钻孔过程中必须做好现场施工记录,包括钻孔位置、开孔时间、终孔时间、孔深、钻进速度随孔深的变化情况、卡钻位置、突进里程等。

超前水平钻孔孔位示意图加深炮眼孔位示意图4、钻孔过程中应及时鉴定岩芯,判断岩石名称,对断层带、岩溶填充物、煤层等代表性岩土拍摄照片,并选择代表性岩芯整理保存。

5、终孔后钻探记录应由验孔人员、签字后才可作为资料使用。

三、施工围岩分级和围岩稳定性评价根据钻芯取样的岩石,判断前方围岩类别及围岩稳定性,围岩稳定性评价一般分为初步稳定性评价和长期稳定性评价。

1、施工围岩分级,根据钻芯取样确定围岩坚硬程度、完整性,并根据岩体含水情况和地应力高低划分施工阶段围岩分级。

2、围岩稳定性评价:根据施工围岩分级、掌子面稳定状态、软岩变形和地表沉陷变形观测资料,综合评价围岩稳定性。

根据软弱不利结构面楔体稳定性分析,评价围岩局部稳定性,预报拱顶掉块、侧壁片帮等灾害。

四、质量保证措施:1、超前水平钻应纳入隧道日常施工生产计划,委托有经验、有资质的施工单位施工。

2、超前地质预报紧密结合施工步骤,根据预报成果优化施工方案,并提出安全注意事项和改进措施。

3、根据围岩揭示情况,跟踪检查超前地质预报资料的准确性,不断改进预报方法,提高预报的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对钻具的导向装置尽可能加长,并且选用刚度较强的钻杆,从而提高钻具的刚度,减少钻具的下沉量,达到技术的要求。不得使用弯曲钻具。
3、本循环钻孔完毕后,根据测量结果总结出钻具的下沉量,下一循环钻探时通过调整孔深、仰俯角等措施控制下沉量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达到技术要求的精度。
3)准确鉴定岩性及其分布位置。
接底单位及签字
接底单位
负责人
接底项目
日期
接底者签字
顺号
姓名
职务或职名
所属单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设备就位:孔位布好后,设备就位,接通各动力电源和供风供水管路。
3、对正孔位,固定钻机:将钻具前端对准开挖工作面上的孔位,调整钻机方位,将钻机固定牢固。
4、开孔、安装孔口管:孔口管必须安设牢固。
5、成孔验收:施钻满足设计要求,经现场技术人员确认签收后方可停钻终孔。进行机座加固,使钻机在钻进过程中位置不偏移,做到钻孔完毕钻机位置不变。在钻进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机器的松动情况,及时调整固定。
2、超前钻探过程中应及时鉴定岩芯、岩粉,判定岩石名称,并选择代表性岩芯整理保存。
3、加强钻进设备的维修与保养,使钻机处于良好状态;强化协调和管理,各方面应积极配合,减少和缩短施钻时间。
四.钻孔质量保证措施
1)采用系统的钻探程序
1、测量布孔:施钻前按孔位设计图设计的位置用仪器准确测量放线,将开孔孔位用红漆标注在开挖工作面上。
新建铁路北京至沈阳客运专线
施工技术交底纪要
JSTJ-7标段
工程项目:隧道超前探孔
编号:________________
记录者:______________(签字)
交底者:______________(签字)
技术负责:____________(签字)
技术部门:____________(盖章)
日期:________________
二.超前地质钻探技术要求
1、孔数:超前水平钻孔每个断面为5个孔,拱部三个孔,边墙脚各一个孔。
2、孔深:连续钻探每循环孔深为30米,并且前后两循环钻孔重叠5米,即25米一循环。
3、孔径:钻孔直径为φ75,其满足钻探取芯、取样和孔内测试的要求。
三.超前地质钻探工作要求
1、超前钻探过程中应在现场做好钻探记录,包括钻孔位置、开孔时间、终孔时间、孔深、钻进压力、钻进速度随钻孔深度变化情况、冲洗液颜色和流量变化等。
单位: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京沈客专TJ-7标
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隧道工程
分部(分项)工程
超前地质预报
交底项目
超前探孔
图纸名称、图号
一.超前地质钻探设计
超前地质钻探是利用钻机在隧道开挖工作面进行钻探获取地质信息的一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为查明地质、确保安全,采用φ75超前探孔进行验证。本段超前地质钻探采用回转取芯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