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

合集下载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系统的实现途径与体系构建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系统的实现途径与体系构建

164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系统的实现途径与体系构建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Implementation and System Construction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袁志勇 ■ Yuan Zhiyong[摘 要] 随着我国国家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城市化发展的不断进步,我国建筑工程项目事业发展也是如日中天,无论是建设规模还是建设速度上,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建设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施工质量控制作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关键,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研究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现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体系构建方面的发展提供可行性的思路。

[关键词] 建筑工程 质量控制 实现途径[Abstract] Along with our country national policy of contin- uous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city progress, China's construction project development is also very influential, both the construction scale and construction speed, great achieve- ments have been made in China's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str- uction.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as a key constru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 ise engineer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present situation, proposes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China'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qu- ality control system provides a feasible way of development.[Key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control, realization way近几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遇到了新的发展机遇,现代建筑行业发展繁花似锦,建筑行业在取得如此大进步的同时,背后的质量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作为建设工程中的重要环节,施工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

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各项措施不可或缺。

本文将重点介绍施工质量控制的几种常见措施。

1. 强化管理和监督施工质量控制的首要措施是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从而能够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监督。

这需要项目经理和工程师具备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并能够合理分配资源、确定工期和任务。

管理者应定期进行巡视和检查,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按照质量要求进行,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和难题。

2. 制定详细的施工规范为了确保施工质量,施工单位需要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

这些规范应包括施工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检测方法等。

制定详细的规范可以明确施工的要求,提高施工质量的一致性和合理性。

3. 建立合理的质量监控机制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建立合理的质量监控机制。

这包括在关键节点进行现场检查和抽样检验,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监控机制应侧重于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包括材料的验收、工艺的合理施工、操作规程的执行、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等。

4. 定期进行质量检测和评估定期进行质量检测和评估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通过使用专业的检测设备和方法,对施工工程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测,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和改进。

同时,还需要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评估,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施工的质量水平。

5. 建立完善的质量信息管理系统质量信息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和参考依据。

建立完善的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及时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和信息,包括材料的采购和使用、施工工艺及参数、质量检测结果等。

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整理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为施工质量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依据。

6. 培训和教育施工人员。

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的建立情况

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的建立情况

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的建立情况建立全面的质量控制体系,强化承包人自检体系的管理,严格做好中间的质量检验以及现场质量验收,搞好工序监测。

坚持承包人自检、监理工程师抽检的质量保证系统。

在工程预定的投资范围内及预期的工期内,实现最佳的质量效果。

质量总目标为合格。

检验批的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质量,须经抽样检验合格,且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质量检查记录、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均应符合合格质量的规定,且其质量验收记录完整。

分部(子分部)工程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和设备安装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及功能的检验和抽样检测结果应符合有关规定,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

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子分部)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应完整,主要功能项目的抽查结果应符合相关专业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和规定,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

第一节监理质量保证措施一、质量控制原则1、以合同确定的质量目标为依据,以规范(标准)、设计文件为准绳,监督、检查承包方为实际质量目标所确定的质量保证体系和施工质量;2、以工序质量控制为核心,对工序活动实施跟踪动态控制,对工序活动条件和工序活动效果进行控制,当本道工序经确认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3、坚持实施技术复核(抽检、交检、预检)制度和程序;4、坚持以预防为主。

以预控为重点,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5、用于工程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必须是经检验确认的合格品;6、认真做好施工半成品、成品保护工作,严格执行工程质量评估及竣工验收规定和程序,不合格的工程不得验收和交付使用。

7、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

二、质量控制的方法质量控制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主要是:建立健全体系完整、运转灵活、控制有效的质量监督工作体系,对人员、材料、施工机具、施工工艺、施工环境这五大方面,采取现场巡视检查、平行检查、第三方检验、旁站监理、程序控制、指令性文件控制这六个方面的检查和控制。

道路施工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道路施工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道路施工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一、质量保证措施。

1、质量保证体系1、本合同工程项目经理部建立以项目经理全权负责,各施工队队长参与的工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工程质量管理的组织管理。

对工程质量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层层把关负责。

2、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项目总工牵头组织,施工队长现场把关的技术质量保证体系,按照全面质量管理标准,建立、健全各级岗位质量负责制,对每道工序,每个环节,严格加强质量管理控制,真正做到思想保证、组织保证、技术保证、控制保证、经济保证,以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实现全优工程的质量目标。

质量保证体系的具体内容见《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3、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工程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领导是关键,员工是基础,制度是手段,措施是保证。

施工队进场后,将分项分工序实施专项质量意识教育,做到人人明白质量要求,个个清楚质量标准,使全体参建人员增强质量责任感,牢固树立“创优质、建精品”、“宁当恶人、不当罪人”、“工程质量100-1=0”的思想意识。

4、狠抓工序质量管理。

确立以施工自检为基础,专业检测为主导,从工序质量控制分项、分部施工质量,对工程质量检验严格实行“三检”制和“四不准”制度,即对每道工序、每个分项工程质量进行自检、交叉检和复检,并做到人力、材料、机械设备不足,不准开工;未经检查认可的材料,不准使用;未经批准的施工工艺不准采用;前道工序或分项工程未经监理工程师签认,下道工序或另一部位不准施工。

全面加强试验检测,使工程质量的全过程都处于受控状态之中。

5、高度重视施工质量“常见病”、“多发病”的研究和治理。

加强施工工艺控制管理,克服粗制滥造,杜绝偷工减料;对砂浆、混凝土圬工砌体等工程严把施工配合比,消除“蜂窝”、“麻面”。

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施工措施,有效遏制施工质量通病,确保工程的内在和外观质量都达到优良。

6、择优选定合格的供货方,把好材料关,对工程上使用的所有材料进和行全面检查,严格进行规定项目的检测试验,对不合格的材料不准进入施工现场,且对所有材料进行分类管理,妥善贮存,并作好现场标识,谨防误用。

建筑工程分包的质量控制体系建立

建筑工程分包的质量控制体系建立

建筑工程分包的质量控制体系建立通过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可以确保建筑工程分包项目的质量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提高工程质量和进一步实现项目成功。

本文将探讨建筑工程分包的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和相关要点。

一、质量控制体系的意义建筑工程分包的质量控制体系是指由施工单位按照相关标准、规范和要求建立的一套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以确保分包工程达到预期质量。

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对于保证工程质量、降低质量风险、提高分包单位的管理和质量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二、建立质量控制体系的主要步骤1. 制定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是质量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包单位应制定相关制度和规范,包括工程质量管理制度、质量验收制度、质量监督制度等。

这些制度应明确分包工程的质量要求、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措施,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有效控制。

2. 确定质量控制程序质量控制程序是质量控制体系中的操作指南,它规定了各种质量检查、检验和测试的执行方法和标准,确保施工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得到质量控制和监督。

3. 建立记录和档案管理分包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记录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检验和测试数据,保存相关质量记录和证明材料。

这些记录和档案是对分包工程质量的有效管理和控制的重要依据。

4. 人员培训和管理为了有效执行质量控制体系,分包单位应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培训应涵盖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操作规程和相关技术要求,确保工作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专业素质。

同时,定期进行组织和行为评估,确保人员行为符合质量管理要求。

5. 进行质量内审和审核分包单位应定期进行内部审核,评估质量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通过内审,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保持质量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行。

三、质量控制体系的应用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是为了增强分包工程质量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高质量控制的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严格执行质量控制程序各级人员必须按照质量控制程序进行操作,确保每个工序都符合质量要求。

工程监理,质量控制措施、质量管理体系

工程监理,质量控制措施、质量管理体系

(一)质量控制措施建立健全质量控制程序和手段,完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顺利实现质量控制目标,具体内容如下:1、工程质量目标我公司经认真研究招标文件后,确定本工程质量控制目标:按照国家颁发的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及相应国家有关标准和相关专业质量验收规范,质量达到合格标准。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目标全面实现,对重要部位分项工程必须从严要求,确保包括各分部分项工程100%达到合格标准及施工合同规定的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目标的分解工程质量目标既是承包施工单位应达到的目标,也是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目标和向业主承诺的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分解:根据合格工程的要求,将质量总目标分解为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目标,首先对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目标的控制,以保证质量总目标。

质量监理是对施工全过程质量监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工程质量进行预控和动态控制,使其达到合同所要求的质量标准;二是对承包商的技术水平的管理,以使合同约定的工程质量标准得到实现。

质量监理是本项目监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将主要抓以下两环节:一是建立严格的监理程序;二是采用科学有效的监理手段。

质量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目标的实现:①适用性目标。

即功能,是指工程满足使用目的的各种性能。

包括:理化性能,结构性能,使用性能,外观性能等。

②耐久性目标。

即寿命,是指工程在规定的条件下,满足规定功能要求使用的年限,也就是工程竣工后的合理使用寿命周期。

③安全性目标。

是指工程建成后在使用过程中保证结构安全、保证人身和环境免受危害的程度。

④可靠性目标。

是指工程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⑤经济性目标。

是指工程从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到整个产品使用寿命周期内的成本和消耗的费用。

⑥与环境的协调性目标。

是指工程与其周围生态环境协调,与所在地区经济环境协调以及与周围已建工程相协调,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重点

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重点

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重点在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质量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只有做好质量管理工作,才能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得到有效控制,从而保证工程的安全、可靠和有效性。

而质量管理的重点主要包括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施工质量控制、质量监督和检验、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

一、建立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工程施工阶段,首先要建立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管理组织结构、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管理程序等。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它能够明确工作任务、责任权限、组织关系,并且为全面、系统、有序地开展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1.1建立科学的组织结构要根据工程施工的特点,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组织结构。

可以在项目部设置质量管理岗位,明确质量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和责任,确保每个施工环节都有专人进行质量管理。

1.2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质量管理文件、质量检查标准、质量验收标准等,确保对施工质量的全面管理和控制。

1.3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程序要建立施工质量管理的全过程程序,包括工程施工前、中、后的质量管理程序和文件,并定期更新和完善。

二、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质量控制是工程施工阶段的核心工作之一。

它是通过实施过程中的各种措施和方法,以达到预定的施工质量目标,防止质量事故和质量缺陷的发生。

2.1加强施工过程管理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深入的管理和监督,做到规范施工程序、明确作业要求,确保质量控制的有效性。

2.2加强材料和施工工艺的控制对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和施工工艺,要严格把关和控制,确保其符合施工图纸和质量标准的要求。

2.3加强质量记录和资料管理要做好施工质量的记录和资料管理工作,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好记录和跟踪,形成完整的质量档案和资料。

三、质量监督和检验质量监督和检验是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深入的监督和检查,以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确保工程的质量合格。

3.1强化监督检查力度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检查,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处理。

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体系一、引言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规范、标准和流程,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行统一管理,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对于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详细论述。

二、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客户满意: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核心目标,通过优质的工程质量满足客户的期望和要求。

2. 持续改进:通过不断的自我评估和改进,提升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效能,实现持续的质量提升。

3. 风险管理:通过规范的流程和控制措施,有效管理施工过程中的各类风险,以确保工程质量的稳定和可靠性。

4. 法律合规: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保证施工过程合法合规。

三、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步骤建立一个完善的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制定质量管理手册:根据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制定适用于项目的质量管理手册,明确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流程。

2. 编制工程质量计划: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和要求,编制详细的工程质量计划,包括各项工程质量控制活动和检查要点。

3. 建立质量管理组织:明确项目中负责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落实相关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4. 确定质量控制点:根据项目的工程特点和重点部位,确定质量控制点,对关键环节进行控制和检查。

5. 建立质量评估体系: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质量评估体系,通过定期评估和分析,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

四、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和维护建立好质量管理体系后,需要进行有效的运行和维护,以确保其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1. 质量培训和教育:加强对相关人员的质量培训和教育,提高其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以确保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得以有效执行。

2. 内部审核和评审: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评审,检查质量管理体系各项要求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风险管理和改进措施:持续进行风险管理,通过分析和评估工程中的各类风险,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提升质量管理体系的效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
理的理念是以项目为中心进行动态控制。

即以项目为中心成立项目部,以项目经理为管理主体,以技术负责人为技术权威的项目组织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动态控制,以实现项目的质量、进度、工期、安全等主要控制目标为目的,进行良性的pdca循环,达到项目效益的最大化。

(最专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风险世界网)
一、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1、施工质量保证体系专指现场施工管理组织的施工质量自控体系或管理系统,即施工单位为;实施承建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和目标控制,以现场现场施工管理组织架构为基础,通过质量管理目标的确定和分解,所需人员和资源的配置,以及施工质量相关制度的建立和运行,形成具有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能力的工作系统。

2、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是以现场施工管理组织机构为主体,根据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和业主方或总包方的总体系统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而建立的。

3、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主要内容:1)目标体系、2)业务职能分工、3)基本制度和主要工作流程。

4)现场施工质量计划或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5)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点及其控制措施;6)内外沟通协调关系网络及其运行措施。

4、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特点:系统性、互动性、双重性、一次性。

二、施工质量合保证体系的运行:
1、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应以质量计划为龙头,过程管理为中心,按照PDCA循环的原理进行。

计划、实施、检查、处置。

三检制:自检、互检、专检。

2、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按照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相结合的模式展开:1)事前控制:预先进行周密的质量控制计划;2)事中控制主要是通过技术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行为的自我约束和他人监控,达到施工质量控制目的;3)事后控制:包括对质量活动结果的评价认定和对质量偏差的纠正;4)以上三大环节不是孤立和分开的,是PDCA循环的具体化,在滚动中不断提高。

2、掌握施工质量的预控方法
施工质量预控是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的首要环节,包括确定施工质量目标、编制施工质量计划、落实各项施工准备工作以及对各项施工生产要素的质量预控。

三、施工质量计划预控
1、施工质量计划是施工质量控制的手段或工具。

2、施工质量的计划预控,是以预防为主作为指导思想,确定合理的施工程序、施工工艺和技术方法,以及制定与此相关的技术、组织、经济与管理措施,用以指导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活动。

3、施工质量计划是施工质量的全面预控措施,作用有二:一是为现场施工管理组织的全面全过程施工质量控制提供依据,二是成为发包方实施质量监督的依据。

4、施工质量计划预控的重要性在于它明确了具体的质量目标,制
定了行动方案和管理措施。

5、施工质量计划方式有三:《施工质量计划》、《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项目管理实施规划》。

6、施工组织设计,其特点在于能较强地反映施工质量控制的层次性、技术性、包容性和可操作性。

以施工技术方案为核心。

7、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程的范围和编制的时间不同,其内容和深度要求不同。

投标阶段一般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大纲工施工方案,目的在于获得中标承包权。

开工前进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应满足指导现场施工,进行施工管理的质量、工期、成本、和安全目标控制的需要。

8、施工组织设计基本内容包括:
1)、工程概况2)、施工条件析3)施工方案:技术方案、组织方案。

4)、施工进度计划:时间进度、资源进度5)、施工平面图6)、施工措施: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施工成本控制措施、施工进度控制措施、施工安全、职业健康和环境管理措施。

9、施工组织设计(或质量计划),经内审批准后报业主及监理机构审批后,才能作不组织施工和管理的依据。

四、施工准备状态预控
1、施工准备按其性质分类:1)、工程开工前的全面施工准备2)各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前的施工准备3)冬、雨季等季节性施工准备。

2、施工准备状态是施工组织设计或质量计划的各项安排和决定的内容,在施工准备过程工施工开始前,具体落实到位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